導航:首頁 > 配伺服器 > 伺服器和處理器有什麼不同

伺服器和處理器有什麼不同

發布時間:2022-08-25 00:44:25

A. 伺服器CPU和普通的電腦CPU有什麼區別

.CPU
伺服器CPU的指令一般是採用的RISC(精簡指令集)。根據研究,在大多數的應用中,CPU僅僅使用了很少的幾種命令,於是研究人員就根據這種情況設計了該指令集,運用集中的各種命令組合來實現各種需求。這種設計的好處就是針對性更強,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專門的優化,處理效更高。相對應的則是CISC(復雜指令集),他的特點就是盡量把各種常用的功能集成到一塊,例如我們常常聽到的MMX,SSE,SSE+,3D!NOW!等等都是這種類型的。
另外,伺服器的CPU設計一般都要考慮它的多路功能,就是多個CPU一起工作,而PC則一般只一顆CPU。

B. 伺服器CPU跟普通的台式機CPU有什麼區別

CPU,也即中央處理器,是一台電腦的神經中樞。作為PC的核心部件,CPU同時兼具運算核心和控制核心兩大使命,可以說意義非小。不過在不同的產品線,CPU的構造和功用也並不相同,比如企業和消費領域的CPU並不盡相同。一般來說,伺服器CPU和家用CPU有以下幾點區別:

1.指令集

伺服器CPU的指令一般是採用的RISC(精簡指令集)。這種設計的好處就是針對性更強,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專門的優化,能效更高。而家用版cpu一般為CISC復雜指令集,追求指令集的大而全,盡量把各種常用的功能集成到一塊,但是調用速度和命中率較低。

2.穩定性

伺服器CPU是為了長時間穩定工作而存在的,基本都是設計為能常年連續工作的,而普通桌面級CPU是按72個小時連續工作而設計的。所以伺服器CPU相比家用CPU在穩定性和可靠性方面有著天壤之別。所以通常情況下,伺服器是365天開機工作的,而家用電腦在不使用時,還是習慣讓他保持關機狀態。

3.介面

介面不同。以幾年前的INTEL為例,當時其桌面級CPU為775介面,而伺服器CPU則有775和771等。伺服器要求數據吞吐量要高,匯流排帶寬比家用的同一時期的CPU高。

4.緩存

廠商通常捨得在伺服器部件上花成本,所以最新的伺服器CPU往往應用了最先進的工藝和技術。比如在緩存方面,很早已經在伺服器CPU上應用的3級緩存,直到最近幾年才應用到家用CPU上。

5.多路互聯

伺服器CPU支持多路互聯,簡單的說就是1台機器可裝很多CPU,普通桌面級CPU不支持這種工作方式。

6.價格

伺服器CPU入門級的一般是對普通CPU做了伺服器化,支持多路互聯和長時間工作等,性能並沒有太大提升,價格也高。高端伺服器則是運用大量的先進技術,價格更貴。對於伺服器而言,價格占考慮因素比重很低,因為如果性能不足或無法足時運行,帶來的損失將遠遠超過本身。

那麼,根據以上說法,看起來伺服器CPU的相比家用CPU有著諸多優點,那麼是否可以將伺服器CPU安裝到家用電腦上使用呢?

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其實CPU的性能要靠主板和內存才能完全發揮出來,而由於先天性的設計特點,很多家用電腦的主板是不適合伺服器CPU使用的,即使可以用,很多時候也無法保證發揮出其性能優勢。而且伺服器主板一般都沒有顯卡槽,因為對伺服器來說用集成顯卡即可了,對於游戲性能並沒有要求。但是在家用領域,獨顯則是高清游戲必不可少的環節。所以說家用CPU的設計更符合PC的特點。

C. 普通家用CPU和伺服器CPU有什麼區別

一台普通的P4 3.0 和一台DELL伺服器的3.0 內存都是2G,整體性能上的主要區別有以下幾點:
1、伺服器是按24小時長時間運行機制設計的,穩定性更好,當然價格更貴。
2、關於數據匯流排,伺服器考慮得速度更快一些,一般採用SCIS或SAS。
3、伺服器具有RAID功能,支持盤陣。
如果你對做伺服器的機器要求不高,一般的PC就可以勝任;反過來,如果拿伺服器當PC用,就感覺不搭調了。

具體來說,你要知道伺服器與普通PC的區別,這要從硬體和軟體兩方面來看。
根據應用的不同兩者的差別很大,打個比方,PC就相當於什麼都會的門診醫生,但是醫術不是那麼精湛,而伺服器就應該是某個方面的專家了,處理能力越出眾,它「專」的就越厲害。
一、從硬體上看:
1.CPU
伺服器CPU的指令一般是採用的RISC(精簡指令集)。根據研究,在大多數的應用中,CPU僅僅使用了很少的幾種命令,於是研究人員就根據這種情況設計了該指令集,運用集中的各種命令組合來實現各種需求。這種設計的好處就是針對性更強,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專門的優化,處理效更高。相對應的則是 CISC(復雜指令集),他的特點就是盡量把各種常用的功能集成到一塊,例如我們常常聽到的MMX,SSE,SSE+,3D!NOW!等等都是這種類型的。
另外,伺服器的CPU設計一般都要考慮它的多路功能,就是多個CPU一起工作,而PC則一般只一顆CPU。
2.內存
內存在伺服器上的原則也上越快越大越好,不過它對糾錯和穩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ECC(「錯誤檢查和糾正「好象沒人這么叫的)。我們現在使用的PC上很少有人能夠用到1G的內存(玩游戲的不算),而在伺服器上,這G級的內存有時也會顯著捉襟見肘,記得去年國家發布銀河最新超級計算機時,他的內存更是達到了1個 T;相比內存的速度,人們在應用的時候更優先考慮內存的穩定和糾錯能力,只有在保證了這兩條,才能再考慮別的東西。
3.硬碟
硬碟性能無論是在PC上還是伺服器上,性能的提升一直很緩慢,個人認為,依靠機械的發展,硬碟的發展是不可能出現質的飛躍。由於使用伺服器的一般都是企業單位,裡面都是保存了大量珍貴數據,這對硬碟就提出了安全穩定的要求,硬碟上出現的相關技術也基本上圍繞這兩個要求轉。比如:數據冗餘備份,熱插拔等。另外,伺服器硬碟必須能做到24*7不間斷工作的要求。
4.主板
這個我了解的比較少,很少看到伺服器有主板的說法,不過我覺得應該提提伺服器的匯流排設計——多路,就是多個CPU如何能夠協調工作。有興趣建議你看看操作系統方面的書,看老外寫的,很好!
5.顯卡
除了圖形和3D設計,伺服器上的顯卡基本上就是你只要能接上顯示器能顯示就行!
二、接下來說說軟體,軟體就主要指操作系統,比如我們熟悉的NT,2000 SERVER,2003 SERVER,LINUX,SOLRAIS和UNIX等等,都是專門針對伺服器設計的,比如:負載均衡,多路CPU的支持

D. 普通cpu與伺服器cpu有什麼不同

第一個不同是伺服器的CPU發熱量低,能適應長時間不斷電工作。
第二是不同是伺服器的CPU一級和二級緩存非常大,我們的台式機CPU的一級緩存大多數是64K,而伺服器的可以達到128K甚至更高,二級緩存賽揚處理器只有可憐的256K,甚至是128k,而伺服器的可以高達2M。

這就是為什麼同樣頻率的CPU,伺服器的最貴,賽揚的最便宜。
鑒別一塊CPU的性能只看主頻是完全錯誤的,一定要注意2級緩存;一塊迅馳1.86G的筆記本CPU,性能和一個P4 3.0查不多。而兩者的差別就在二級緩存。至於二級緩存的作用。樓主可以在網上搜一下

E. 電腦cpu和伺服器cpu的區別

你應該說的是普通商用家用CPU和伺服器CPU的區別是什麼,因為伺服器CPU也屬於電腦CPU。伺服器CPU的指令及緩存和介面和普通商用家用CPU不一樣。按理說伺服器CPU的穩定性是很強的。本來就是針對24小時不間斷工作運行而設計的。但是同樣。很多伺服器CPU都是從24小時不間斷運行很久在主板上拆下來。而且所用的伺服器主板往往多是其他的主板改裝而來。穩定性不太可靠。所以就有了洋垃圾的稱謂。不過人品好的話。確實是性價比很高的電腦。而且目前很多游戲都針對了多核進行優化。對於以多核多線程健長的伺服器CPU是個福音。

F. 伺服器CPU和家用的CPU有什麼區別

一、穩定性不同

1、伺服器CPU:伺服器CPU是為了長時間穩定工作而存在的,基本都是設計為能常年連續工作的。伺服器都是365天開機運行,只有偶爾停機維護,對穩定性要求極高。

2、家用CPU:是按72個小時連續工作而設計的,家用電腦在不使用時,還是習慣讓他保持關機狀態,每天都會關機。

二、多路互聯支持不同

1、伺服器CPU:是伺服器上的一項技術,比如伺服器主板可以同時擁有多個CPU插槽,可以同時安裝多個CPU,這個就是CPU多路互聯技術,這項技術目前只有伺服器CPU才支持

2、家用CPU:一塊主板只可以安裝一個CPU,不支持多路互聯。


三、價格不同

1、伺服器CPU:伺服器CPU針對高穩定性設計,在用料上一般都是選用優質材質,並且支持多路互聯和長時間工作,和相同性能的普通CPU比,價格自然也是更高。

2、家用CPU:家用CPU價格要遠遠低於伺服器CPU。

G. 關於伺服器處理器和普通處理器的區別

1、穩定性要求不同

伺服器CPU是為了長時間穩定工作而存在的,基本都是設計為能常年連續工作的。伺服器CPU相比家用CPU在穩定性和可靠性方面有著天壤之別,一般伺服器都是365天開機運行,只有偶爾停機維護,對穩定性要求極高。

普通CPU則是按72個小時連續工作而設計的,家用電腦在不使用時,我們還是習慣讓他保持關機狀態,一般每天都會關機。

2、多路互聯支持不同

多路互聯是伺服器上的一項技術,比如伺服器主板可以同時擁有多個CPU插槽,可以同時安裝多個CPU,這個就是CPU多路互聯技術,這項技術目前只有伺服器CPU才支持,普通家用電腦,一塊主板只可以安裝一個CPU,不支持多路互聯。

3、價格不同

由於伺服器CPU針對高穩定性設計,在用料上一般都是選用優質材質,並且支持多路互聯和長時間工作,和相同性能的普通CPU比,價格自然也是更高。此外,高端伺服器CPU更上運用大量的最新先進技術,價格更貴,因此一般伺服器CPU價格都在千元以上,高端伺服器CPU都是在萬元以上,甚至幾十萬。

H. 伺服器CPU與普通PC的CPU區別有哪些

主要區別在於:
1.指令集不同
家用或者用工作用電腦配備的普通CPU,通常為CISC復雜指令集,追求指令集的大而全,盡量把各種常用的功能集成到一塊,但是調用速度和命中率相比伺服器CPU較低一些。
伺服器CPU的指令一般是採用的RISC(精簡指令集)。這種設計的好處就是針對性更強,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專門的優化,能效更高。
2.緩存不同
緩存也決定著CPU的性能,由於伺服器CPU對運算性能要求高,所以伺服器CPU往往應用了最先進的工藝和技術,並且配備了一二三級緩存,運行能力更強。伺服器CPU很早就用上了3級緩存。
普通cpu是近幾年才用上了緩存技術。
3.介面不同
伺服器cpu和普通cpu介面往往不同,目前伺服器CPU介面大多為Socket
771、Socket
775、LGA
2011、LGA
1150相比普通CPU介面盡管不少相同,但實際上搭配的主板並不相同。伺服器cpu配備的主板通常沒有顯卡卡槽,因為CPU自帶的核心顯卡即可滿足需求,並且其CPU匯流排帶寬比家用CPU高。
4.穩定性要求不同
伺服器CPU是為了長時間穩定工作而存在的,基本都是設計為能常年連續工作的。伺服器CPU相比家用CPU在穩定性和可靠性方面有著天壤之別,一般伺服器都是365天開機運行,只有偶爾停機維護,對穩定性要求極高。
普通CPU則是按72個小時連續工作而設計的,家用電腦在不使用時,還是習慣讓他保持關機狀態,一般每天都會關機。
5.多路互聯支持不同
多路互聯是伺服器上的一項技術,比如伺服器主板可以同時擁有多個CPU插槽,可以同時安裝多個CPU,這個就是CPU多路互聯技術,這項技術目前只有伺服器CPU才支持,普通家用電腦,一塊主板只可以安裝一個CPU,不支持多路互聯。
6.價格不同
由於伺服器CPU針對高穩定性設計,在用料上一般都是選用優質材質,並且支持多路互聯和長時間工作,和相同性能的普通CPU比,價格自然也是更高。此外,高端伺服器CPU更上運用大量的最新先進技術,價格更貴,因此一般伺服器CPU價格都在千元以上,高端伺服器CPU都是在萬元以上,甚至幾十萬。
而普通CPU價格通常幾百元到幾千元,主流產品價格基本在千元左右。

I. 伺服器是處理器嗎兩者有什麼不同

伺服器
伺服器是指管理和傳輸信息的一種計算機系統。

伺服器是一種高性能計算機,作為網路的節點,存儲、處理網路上80%的數據、信息,因此也被稱為網路的靈魂。做一個形象的比喻:伺服器就像是郵局的交換機,而微機、筆記本、PDA、手機等固定或移動的網路終端,就如散落在家庭、各種辦公場所、公共場所等處的電話機。我們與外界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的電話交流、溝通,必須經過交換機,才能到達目標電話;同樣如此,網路終端設備如家庭、企業中的微機上網,獲取資訊,與外界溝通、娛樂等,也必須經過伺服器,因此也可以說是伺服器在「組織」和「領導」這些設備。

它是網路上一種為客戶端計算機提供各種服務的高性能的計算機,它在網路操作系統的控制下,將與其相連的硬碟、磁帶、列印機、Modem及各種專用通訊設備提供給網路上的客戶站點共享,也能為網路用戶提供集中計算、信息發表及數據管理等服務。它的高性能主要體現在高速度的運算能力、長時間的可靠運行、強大的外部數據吞吐能力等方面。

伺服器的構成與微機基本相似,有處理器、硬碟、內存、系統匯流排等,它們是針對具體的網路應用特別制定的,因而伺服器與微機在處理能力、穩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擴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存在差異很大。尤其是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網路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對自己信息系統的數據處理能力、安全性等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果您在進行電子商務的過程中被黑客竊走密碼、損失關鍵商業數據;如果您在自動取款機上不能正常的存取,您應該考慮在這些設備系統的幕後指揮者————伺服器,而不是埋怨工作人員的素質和其他客觀條件的限制。

目前,按照體系架構來區分,伺服器主要分為兩類:

ISC(精簡指令集)架構伺服器:這是使用RISC晶元並且主要採用UNIX操作系統的伺服器,如Sun公司的SPARC、HP公司的PA-RISC、DEC的Alpha晶元、SGI公司的MIPS等。

IA架構伺服器:又稱CISC(復雜指令集)架構伺服器,即通常所講的PC伺服器,它是基於PC機體系結構,使用Intel或與其兼容的處理器晶元的伺服器,如聯想的萬全系列、HP的Netserver系列伺服器等。

從當前的網路發展狀況看,以「小、巧、穩」為特點的IA架構的PC伺服器得到了更為廣泛的應用。

處理器
處理器:處理器(Center Processing Unit,簡稱CPU)是手機的核心部件,手機中的微處理器類似計算機中的中央處理器(CPU),它是整台手機的控制中樞系統,也是邏輯部分的控制核心。微處理器通過運行存儲器內的軟體及調用存儲器內的資料庫,達到對手機整體監控的目的。凡是要處理的數據都要經過CPU來完成,手機各個部分管理等都離不開微處理器這個司令部的統一、協調指揮。隨著集成電路生產技術及工藝水平的不斷提高,手機中微處理器的功能越來越強大,如在微處理器中集成先進的數字信號處理器(DSP)等。處理器的性能決定了整部手機的性能。

主頻:處理器主頻是衡量手機CPU性能高低的一個重要技術參數,幾乎所有的人在選購時都將它作為一個參考值。「工作頻率」又稱為「主頻」,頻率越高,表明指令的執行速度越快,指令的執行時間也就越短,對信息的處理能力與效率就高。這里要對初學者說的是,處理器的工作頻率並不能完全決定其工作性能,設計方法、運行環境等這些都是性能好壞的重要因素。目前現在主流手機上使用的CPU主頻有104MHz、160MHZ、200MHZ、220MHz以及400MHz不等。

J. 伺服器cpu和普通cpu有什麼區別

伺服器CPU是按照365天不斷電設計的,畢竟伺服器崩潰的話會造成重大損失。

閱讀全文

與伺服器和處理器有什麼不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任意門app如何取消訂單 瀏覽:619
嘀嗒加密呼叫是什麼意思 瀏覽:825
null是編譯期常量嗎 瀏覽:33
袋鼠跳跳app怎麼玩 瀏覽:697
python強制刪除非空文件夾 瀏覽:311
pdf轉word後如何排版 瀏覽:421
第七感pdf 瀏覽:114
pythonfor雙循環 瀏覽:260
華為手機如何找到電腦的文件夾 瀏覽:962
程序員感覺疲憊 瀏覽:481
php清空清空cookies 瀏覽:25
觸漫直播申請的內部app在哪裡 瀏覽:245
如何卡崩高級伺服器生存 瀏覽:650
華為手機雲電腦app在哪裡 瀏覽:31
linux文件夾大小限制 瀏覽:67
python老是出現錯誤 瀏覽:689
為什麼安卓音樂效果不好 瀏覽:163
單片機如何下載程序 瀏覽:6
如何刪除榮耀內置app 瀏覽:824
命令符電腦生產日期 瀏覽: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