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雲計算
最近,大公司如MS、Google、IBM等都在炒作一個概念就是雲計算,如IBM跟歐盟 合作開展雲計算,歐盟撥款1.7億萬歐元;Google與IBM 聯合力推雲計算模式;Yahoo! 也把寶押在了雲計算上;我國也在無錫 跟IBM公司聯合建立了一個雲計算中心;有人說微軟收購Yahoo!一個重要的考慮就是在Yahoo在雲計算方面的領先地位,多少有點兒道理。那麼,什麼是雲計算哪?我看到有一位推廣自由開源的老先生把雲計算(Cloud Computing)翻譯成「雲霧計算」著實是可笑,好多網友也在問什麼是雲計算,什麼是霧計算,說明好多人對於雲計算是一頭霧水。雲計算可不是「雲雨」,可不是雲山霧罩。
「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處理(Distributed Computing)、並行處理(Parallel Computing)和網格計算(Grid Computing)的發展,或者說是這些計算機科學概念的商業實現。許多跨國信息技術行業的公司如IBM、Yahoo和Google等正在使用雲計算的概念兜售自己的產品和服務。雲計算這個名詞可能是借用了量子物理中的「電子雲」(Electron Cloud),強調說明計算的彌漫性、無所不在的分布性和社會性特徵。量子物理上有「電子雲(electron cloud)」,在原子核周圍運動的電子不是一個經驗世界的軌道例如像天體一樣的運行軌道,而是彌漫空間的、雲狀的存在,描述電子的運動不是牛頓經典力學而是一個概率分布的密度函數,用薛定諤波動方程來描述,特定的時間內粒子位於某個位置的概率有多大,這跟經典力學的提法完全不同。電子雲有以下特性,概然性、彌漫性、同時性等等,雲計算可能的確是來自電子雲的概念,前今年就有所謂「無所不在的計算」,IBM有一個無所不在的計算叫「Ubiquitous 「,MS(Bill)不久也跟著提出一個無所不在的計算「Pervade「,現在人們對無所不在的計算又有了新的認識,現在說是」Omnipresent 「。但是,雲計算的確不是純粹的商業炒作,的確會改變信息產業的格局,現在許多人已經用上了Google Doc和Google Apps,用上了許多遠程軟體應用如Office字處理而不是用自己本地機器上安裝這些應用軟體,以後誰還會花錢買Office軟體哪?還有許多企業應用如電子商務應用,例如要寫一個交易程序,Google的企業方案就包含了現成的模板,一個銷售人員根本沒學習過Netbeanr也能做出來。這種計算和產業動向是符合開源精神的,符合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趨勢。現在有這樣的說法,當今世界只有五台計算機,一台是Google的,一台是IBM的,一台是Yahoo的,一台是Amazon的,一台是微軟的,因為這五個公司率先在分布式處理的商業應用上捷足先登引領潮流。Sun公司很早就提出說「網路就是計算機」是有先見之明的。
有以下五個主要原因使得分布式計算必然會越來越普遍,逐漸發展成主流的計算模式而取代集中式的大型計算機:
1。現在分布式系統的第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具有比集中式系統更好的性能價格比。你不要花幾十萬美元就能獲得高效能計算。
2。多數應用本身就是分布式的。如工業企業應用,管理部門和現場不在同一個地方。
3。高可靠性。冗餘不僅是生物進化的必要條件,而且也是信息技術。現代分布式系統具有高度容錯機制,控制核反應堆主要採用分布式來實現高可靠性。
4。可擴展性。買一台性能更高的大型機,或者再買一台性能相同的大型機的費用都比添加幾台PC的費用高得多。
5。高度靈活性。能夠兼容不同硬體廠商的產品,兼容低配置機器和外設而獲得高性能計算。
粗略地計算,目前的個人計算機每個CPU晶元的處理能力是200MIPS,就是每秒種執行200M也就是兩億次指令,而最近Yahoo!公司報道他們已經實現了有一萬個節點(node)就是一萬台PC計算機連接的分布式系統,總的處理能力是 2,000,000MIPS,最快的晶元也達不到這個速度,因為在一定面積上設計的晶元的速度是存在一個極限的,不可逾越。而當前世界著名的超級計算機所謂的TOP500,達到每秒幾百萬億次指令執行,都是採用分布式設計的,世界第一的IBM BlueGene超級計算機採用了32部機架,每部機架部署有768個PowerPC440 CPU。順便說一句,這TOP500基本都是使用Linux操作系統的!現在社會和家庭擁有的個人計算機就是PC,只有30%的計算能力被利用,甚至更低,而其餘70%的實際上是被閑置的,這些閑置的計算機資源和計算能力只有通過分布式系統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這樣可以大大提高一個國家的計算能力,而計算能力是衡量一個國家國力和科學研究能力的指標,這一點現在還沒有被國人充分認識到。一個國家和地區的計算能力現在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不亞於石油和其他戰略物資的重要性。雲計算就是把普通的伺服器或者個人計算機連接起來以獲得超級計算機也叫高性能和高可用性計算機的功能,但是成本更低。這在世界上也是個先進的項目。雲計算模式必定能大大提高我國科學計算機和商業計算能力,使得我國經濟競爭力大大提升。美國和歐洲有許多社會分布的分布式計算系統,他們動員和使用這些社會計算能力進行人類基因組學(Genomics)的研究、天文學問題研究、數學難題研究以及其他的科學問題研究。去年的一個研究報告估計我國個人計算機PC保有量接近兩億台。
按照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宗師Andrew S. Tanenbaum(AST)給分布式系統的的定義:「分布式系統是這樣的系統,它運行在不具有共享內存的多台機器上,但在用戶的眼裡卻像是一台計算機」。(引自《現代操作系統》,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年中文版)。它的目標是讓每個用戶感覺聯網的計算機是一個分時系統——就像使用個人計算機一樣 ——而不是一個由許多計算機聯合起來的集體,即使由五個節點組成的分布式系統也應該讓用戶感覺自己是在使用一台價值20萬美元的大型計算機,唯一不尋常的感覺是處理速度提高了許多,別的沒有什麼不同。例如,這里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機器A的用戶要使用安裝在機器B上用戶的目錄里的文件,A用戶要使用遠程登錄命令rlogin B登錄到機器B的目錄上,那麼這就不是一個真正的分布式系統,因為用戶A意識到了另外一台機器的存在,分布式系統必須要做到,用戶A登錄到一個目錄上的時候不知道自己是在本地機器上還是在遠程機器上的目錄上,對於用戶A來說機器B是透明的,這就是分布式系統設計時考慮的「透明性」要求。其他有關的問題包括:分布式文件系統的問題,目錄和文件訪問機制以及一致性問題,分布式系統進程的通信問題等等。目前的雲計算嚴格說還沒有到達真正的分布式計算的語義學水平。
⑵ 華為發布最強AI訓練集群Atlas 900的意義何在
日前,在華為全聯接2019大會上,華為副董事長胡厚昆發布了Atlas 900 AI訓練集群。
此次發布的Atlas 900 AI訓練集群由數千顆升騰910 AI處理器互聯構成,每顆升騰910 AI處理器內置32個達芬奇AI Core,單晶元提供比業界高一倍的算力。集群總算力達到256P~1024P FLOPS @FP16,相當於50萬台PC的計算能力。
華為已在華為雲上部署了一個Atlas 900 AI訓練集群,集群規模為1024顆升騰910 AI處理器。華為以極優惠的價格,面向全球科研機構和大學,即刻開放申請使用。
傳統上,我們對華為的認知是一個做基站的通訊業廠商,後來華為開始做手機,是一個手機廠商,而事實上,華為還有一個企業業務BG,為企業服務也是華為的重要業務。
那麼,華為搞這個Atlas 900 AI訓練集群的目的是什麼?這個東西到底有多先進?其意義何在呢?
一、 升騰910的實力
最近幾年,隨著深度學習演算法的突破,人工智慧開始熱了起來。但是人工智慧的計算模式與傳統的CPU計算不太一樣,這讓算力成了瓶頸。
一開始,人們用很多CPU組成傳統的超級計算機,做AI計算。
後來,人們用GPU並行計算的優勢,把GPU做人工智慧計算。我們熟悉的AlphaGO,就是在nVIDIA的GPU上訓練的。
但是,從理論角度,GPU設計出來是跑 游戲 ,跑設計的,而不是為了計算的。後來nVIDIA的黃老闆發現,這么強大的計算能力只用來玩 游戲 太浪費,搞出來通用計算,GPU才能跑計算。
而那個時候,深度學習還沒突破,人工智慧還沒熱鬧起來,所以GPU跑AI計算其實也是兼職,不是專職。
最後,人們乾脆搞專門的晶元用來做AI計算,谷歌在搞,網路在搞,中科院投資的寒武紀在搞。
華為一開始是買的寒武紀的IP,用在自己的麒麟970上面,但是很快華為發現這個東西自己也可以來,於是就開發出達芬奇架構,搞出來升騰910。
按照華為的數據,在7nm工藝上,升騰910相比Nvidia 12nm下的Tesla V100要快一倍。
因為Tesla V100不僅算AI,也要當超算的加速器用,閹割一下還得當顯卡用,所以晶體管不能全部用在算AI上。
而升騰910是專用的,這個差別,類似於CPU挖礦,GPU挖礦和礦機晶元挖礦的區別。
從專用晶元比較,網路的昆侖,寒武紀公布的晶元算力效率也很強大。但是它們相比華為的硬體實力有很大差距。
所以,華為的產品已經流片上線,它們的產品還在PPT和流片實驗階段。
目前,你能用上的AI計算,華為的方案是最強的。
二、 華為的意圖
目前,華為的升騰910和Atlas 900 AI訓練集群對外不銷售,而是通過網路提供廉價的算力。
從成本上看,Atlas 900 AI訓練集群採用「HCCS、 PCIe 4.0、100G以太」三類高速互聯方式,高速低延遲互聯的另外一個涵義就是「貴!」。
而升騰910用7nm流片,7nm本身就很貴,nVIDIA還用便宜的12nm,華為用昂貴的7nm加上昂貴的高速互聯,成本應該高很多。
但是,華為偏偏不高價賣。
nVIDIA的Tesla V100一個賣1萬美元。谷歌對外租,但是你要租一個32核的算力一個小時24美元,租一年優惠價是37842美元。
華為的價格還沒出來,但是華為說了會以極優惠的價格,面向全球科研機構和大學。
華為高成本搭建算力平台,低價出租,這是做慈善嗎?
當然不是,華為的意圖也很有意思。
現在人工智慧熱,相當於淘金。而華為,nVIDIA和谷歌(未來也許有網路、寒武紀)是賣水的。
在通訊行業,電信運營商是淘金的,華為、諾基亞,愛立信是賣水的。
華為知道賣水能發財,目前這個布局期,我賣便宜點,盡量讓淘金者喝我的水,然後習慣用我的杯子,我的水桶(AI配套的軟體框架),等你習慣了,整個AI業界都用我的算力。我再舒舒服服的收費,淘金者就只能從我這買水了。
這個策略,和當年微軟縱容盜版Windows一樣,你習慣用Windows不是個系統問題,而是整個生態都在Windows下沒法換了。X86處理器也沒法換。
這是華為的意圖。
三、 華為的AI大局缺一個網路
我們知道,當年在桌面計算上。是Wintel聯盟,英特爾出硬體,微軟出軟體,搭建生態系統。
後來移動領域,是AA,ARM和安卓,ARM和蘋果。
華為要搞這個,不僅是開放算力的問題,還需要有一個搞軟體,搞應用的把算力需求放到華為平台上來。
這個人是誰呢?網路最合適 。
網路深耕AI的年頭很長,布局時間和谷歌差不多,其他家的AI還在概念的時候,網路的AI已經落地到工業企業,用於質檢,物流,客服很多領域了。
網路的做法是,前台服務結合行業,後台算力在網路的AI雲上,網路提供軟體框架,落地到解決方案。網路雲端相當於AI的大系統。
華為的AI賣水要成功,需要和網路結合起來,華為AI提供算力,網路把華為的AI算力,做成AI雲平台,讓應用端直接調用,應用端解決實際問題。
最後是任何行業需要AI提高效率,那麼它就用網路AI雲平台的方案,直接調動功能。而網路AI再使用華為的AI計算硬體的算力。
華為與網路聯手,或者能夠變成AI時代的Wintel。
⑶ 國內的雲伺服器哪家好
阿里雲:雲伺服器租用的速度比較快,多線bgp很好用;硬傷是防禦一直存在問題;售後技術支持與其他品牌相比,不是很給力,在線服務是機器人,解決問題效率不高。
騰訊雲:主機性能優秀,CPU內存方面非常穩定;學生機有非常明顯價格優勢;同樣技術支持幾乎都是繞圈子,跟大品牌一貫的客服風格有關,在線支持也是機器人。
西部數碼:雲集群架構方面有較大優勢;客服響應速度非常快,技術解決能力值得稱贊;且不斷在進行產品的完善升級,並推出了高防雲伺服器,現數據中心已是萬兆集群環境。
不足之處是特殊節日活動的價格與BAT相比稍顯遜色,但跟其他品牌比,優勢很大。西部數碼近期也在價格方面做了更大讓利,海外數據中心資源目前僅支持香港和美國。
華為雲:產品種類多,有彈性雲、GPU加速雲、FPGA加速雲、裸金屬伺服器等等。每款雲主機下面又分為很多配置和類型,速度和穩定性可以。但主機租用價格較貴,售後服務跟不上,免費試用的產品不靠譜。
⑷ 雲伺服器和傳統伺服器之間的區別在哪裡
1、傳統伺服器有產權,而雲主機則只是一種服務而已,沒有任何產權;
2、傳統伺服器是獨立的伺服器,所有功能由自己完成,而雲主機則是一個集群,他們的功能需要相互之間的協助才能完成;
3、傳統伺服器在性能上更加穩定,而雲主機在性能上比傳統的伺服器相對較差;
4、傳統伺服器在國內已經非常成熟,而雲主機的真正技術國內沒有人掌握,
所以目前國內市場上很多所謂的雲主機都是假的;
5、雲主機相對於傳統伺服器,性價比更高;
6、雲主機是按需購買,成本控制上更加靈活;
7、雲主機相對於傳統伺服器而言,效率更高,但是穩定性則不如傳統伺服器;
雲主機的客戶一般集中在對網路穩定性以及對主機性能要求不高的小型企業和手遊行業,
而大中型企業一般對網路穩定性以及主機性能要求都比較高,所以他們都會選擇傳統伺服器。
⑸ 什麼是超算服務
華為超算服務充分利用華為雲計算平台彈性計算服務與對象存儲服務的天然優勢,向用戶提供了一個高效、安全、可靠的分布式計算平台。採用華為超算平台,用戶不必再考慮復雜的分布式計算平台的搭建和管理,也不必關心復雜的作業調度和資源分 配,用戶只需專心於自己的數據處理與分析演算法設計。
⑹ 華為生產的超級計算機擠進世界Top500,這代表了什麼
實話實說,沒啥意義。具體如下細說
看紙面上的數據,聯想在超級計算機領域內甩開華為好幾個身位,在這個TOP500的名單中,聯想是連續好多年都是名列前茅,但大家曾經說過聯想持續在世界超級計算機Top500里領先全球,有什麼含義嗎?怎麼華為剛剛擠進來這個Top500就必須要有有含義呢?想不明白呀!
所以華為就只能對外公布了,升騰AI處理器不會公開銷售,只是華為內部使用,這大概就是華為的應對之策吧。所以華為的超級計算機能夠得到現在的好成績,還是得益於未被制裁的時候,獲得了國際技術的幫助。但現在,這些有益的幫助都被美國壓制住了。接下來,華為還能繼續取得好成績才是真的牛了!
⑺ 華為雲電腦將停止服務運營,數據永久刪除,你知道什麼是雲電腦嗎
華為雲電腦將停止服務運營,數據永久刪除,雲電腦通俗一點來講,就是華為的雲端電腦APP給大家充當主機,那麼我們無論使用手機還是平板都是可以操作Win10系統的。不僅如此,華為的服務套餐,還會為大家提供大約10GB的儲存空間,可以說很多人都覺得華為的雲電腦非常的便利,但是,現在華為的雲端電腦即將下線,華為已經發出通知,就是讓大家盡量的把雲端電腦的數據導出,以免造成不可避免的損失。
現在距離華為雲電腦下架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很多華為雲電腦的忠實客戶覺得非常可惜。畢竟華為雲電腦在一些職場辦公人士眼裡真的是非常便利的雲端電腦,出差的時候辦公一點都不費勁,就像是在辦公室里使用電腦一樣的快速和便利。
華為雲電腦將停止服務運營,數據永久刪除, 雲電腦時代即將過去。
⑻ 華為2288HV5能當超算伺服器嗎
1、用ServiceCD的方式安裝;
2、用光碟或ISO鏡像文件進行安裝;
3、在載入硬碟控制器驅動的過程中完成OS安裝。
本文將介紹如何用光碟/ISO鏡像文件直接為華為伺服器RH2288H V2做系統,步驟如下:
一、獲取OS安裝相關材料;
二、設置BIOS參數;
三、為華為Tecal伺服器配置硬碟RAID關系;
四、通過光碟或鏡像文件直接安裝服務區OS;
五、登錄伺服器遠程式控制制界面,載入光碟或鏡像文件:
①若使用光碟進行安裝,應將OS安裝光碟放置到伺服器物理光碟機中,執行6;
②若使用ISO鏡像文件,執行2.
六、在伺服器
Remote Countrol命令窗口工具欄,單機光碟,將會彈出虛擬光碟機對話框,在框中點選『鏡像文件』並單擊「瀏覽」,將會彈開新對話框。在框中選
擇OS的ISO鏡像文件後,單擊「打開」。在虛擬光碟機對話框中,單擊「連接」,等待,直到「連接」狀態變為「斷開」,此時表示虛擬光碟機已成功連到華為服務
器RH2288H V2。
七、重啟華為伺服器RH2288H V2。
在伺服器啟動過程中,在屏幕下方出現「F11」相關英文提示以後,及時按鍵盤「F11」,進入『Boot Manager』界面。在『啟動方式』選項上選
擇『界面』,接著選擇『從光碟機啟動』。示例:「HUAWEI DVD-ROM VM 1.1.0」,最後,按『Enter』鍵進入華為伺服器RH2288H V2操作系統引導界面。
八、在『Welcome』界面進行三步設置:
①在『Language』語言選擇區域,建議設置為『English(US)』;
②在『Keyboard Layout』鍵盤模式區域,建議設置為『English(US)』;
③在『License Agreement』允許許可權區域,選擇設置『I Agree to the License Terms』。
九、按照實際需求增加/刪除軟體,完成後單擊『OK』,為避免以後出現一些特殊同類型的網卡不能再華為伺服器RH2288H V2上使用,建議勾選『C/C++ Compiler and Tools』。
十、按照向導提示
更換光碟,完成基礎安裝,之後重啟系統,進入『Password for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root」 』界面,設
置root用戶密碼,牢記並備份!接著單擊『Next』,之後打開『Hostname
⑼ 現階段體驗最好的雲電腦是什麼
現階段體驗最好的雲電腦是極雲普惠。
極雲普惠雲電腦指的是長沙市極雲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個軟體客戶端,通過遠程機房的頂級硬體設備進行計算,將實時畫面傳輸到本地終端,用戶在本地終端通過網路和遠程機房進行互動。
特點:
極雲普惠雲電腦的出現使得用戶能夠用手機、平板或者低配置電腦玩大型游戲,解決了用戶因為配置不夠而無法玩大型游戲的問題。
極雲普惠雲電腦個人雲盤可以讓用戶自己保存文件,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保存游戲文件、游戲存檔、游戲mod補丁和個人配置。儲存的文件不會因為用戶斷開連接而消失,下次連接可以繼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