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宮斗群里的雪主和雲主是什麼意思
在真正的歷史上,沒有雪主和雲主,凡是有這兩個等級的宮斗群,可以直接歸類於「雷群」。
我只知道,歷史上有縣主、郡主和公主,記得看某個資料的時候,看到在某些時期,縣主、郡主是皇帝女兒(即公主)的封號,後來改為公主。
㈡ 雨、雪、雲、霧、露、霜、冰雹的形成原因及它們和人類的生活關系
雨是由雲「變」來的。雨滴的體積是雲滴體積的100萬倍。也就是說,要100萬個雲滴才能構成一個雨滴。在濕空氣中,因冷卻而凝結出雲滴。對於雲體溫度高於0℃的暖雲來說,雲中存在大小不同的雲滴,大雲滴下降速度快,上升速度慢;小雲滴下降速度慢,上升速度快。於是,由於大小雲滴相對速度的差異,使得大雲滴有機會與小雲滴相撞,結果小雲滴就合並到大雲滴中去了。這樣,大雲滴不斷地增大,又因為上升氣流分布不均勻,大雲滴可以在雲中多次上下運動,再加上雲內的湍流作用,大雲滴增大的機會就增加,於是大雲滴越來越大,直到上升氣流托不住它,掉下來成為雨
還有一種比較專業的意見,我覺得更有道理:
當你飛行在1萬米高空,看到更高處仍有少量霧障與淡雲時,往往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大多數雲粒都在雲海海面以下,這些高雲有什麼特殊,能比其它雲飄得更高呢?�實際上,20公里高空都還有極稀薄的水分子存在,如前所述,這個高度的水分子不是從地面直接就蒸騰上來的,而是「第二次蒸發」後,負氫氧根離子還原出來的水分子。因為氫氧根(OH�-)的分子量是17,比水氣分子量小1,故比水氣浮得更高。當它們在平流層底部還原成水(H�2O)後,在-45℃的氣溫環境下,立即凝結成固態的霰粒,其直徑在1微米以下,反射陽光,就像是霧障,特別濃密時,便猶如淡雲。
由於大量霰粒向雲海掉落,雲層的水霧向霰粒聚集,凍成較大的霰粒。當聚到1毫米左右直徑時,原霰粒熔解為水,成為雨滴下落到地面。在冬季,原霰粒未被熔解,形成雪花或大霰粒下落到地面,這便是雨和雪的成因。�在晴天時,高空霰粒在穿過沒有雲的雲層時,因氣溫增高而在半空熔解,化為薄霧,或降落地面成為露、霜、或在降落途中,又被第二天的陽光和風再次蒸發。這些高空霰粒體積太小,容易熔解,不易現場「抓獲」,故它的存在和作用常被氣象學家們忽略。
�現氣象學一講雨雪的成因,就說是暖濕氣流遇到了冷氣團,或濕熱空氣上升後冷卻凝結雲雲。問題是,在夏秋雨季里,這些冷氣團是從哪裡來的呢?難道是從南北極圈專門跑來下雨的不成?既然濕熱空氣把地面的水汽與熱能帶到了高空,高空應該更熱,為何又會冷卻凝結為雨雪的呢?不首先弄清對流層頂部出現低溫的原因,這種雨雪成因理論就根本不能自圓其說。
�如前所述,第二次蒸發是高空寒冷的主因,大量霰粒落入雲海並吸熱熔解,會使雲海「雪上加霜」,當雲汽在這種寒冷條件下凝結為雨滴和雪粒後,比重增大,浮力消失,當然會向下飄落,形成雨雪。現在所說的「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台風雨」、「人工降雨」等都只是在說明降雨過程所伴隨的現象,並沒有說清降雨的原因
=========================================
我們都知道,雲是由許多小水滴和小冰晶組成的,雨滴和雪花是由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增長變大而成的。那麼,雪是怎麼形成的呢?
在水雲中,雲滴都是小水滴。它們主要是靠繼續凝結和互相碰撞並合而增大成為雨滴的。
冰雲是由微小的冰晶組成的。這些小冰晶在相互碰撞時,冰晶表面會增熱而有些融化,並且會互相沾合又重新凍結起來。這樣重復多次,冰晶便增大了。另外,在雲內也有水汽,所以冰晶也能靠凝華繼續增長。但是,冰雲一般都很高,而且也不厚,在那裡水汽不多,凝華增長很慢,相互碰撞的機會也不多,所以不能增長到很大而形成降水。即使引起了降水,也往往在下降途中被蒸發掉,很少能落到地面。
最有利於雲滴增長的是混合雲。混合雲是由小冰晶和過冷卻水滴共同組成的。當一團空氣對於冰晶說來已經達到飽和的時候,對於水滴說來卻還沒有達到飽和。這時雲中的水汽向冰晶表面上凝華,而過冷卻水滴卻在蒸發,這時就產生了冰晶從過冷卻水滴上"吸附"水汽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冰晶增長得很快。另外,過冷卻水是很不穩定的。一碰它,它就要凍結起來。所以,在混合雲里,當過冷卻水滴和冰晶相碰撞的時候,就會凍結沾附在冰晶表面上,使它迅速增大。當小冰晶增大到能夠克服空氣的阻力和浮力時,便落到地面,這就是雪花。
在初春和秋末,靠近地面的空氣在0℃以上,但是這層空氣不厚,溫度也不很高,會使雪花沒有來得及完全融化就落到了地面。這叫做降"濕雪",或"雨雪並降"。這種現象在氣象學里叫「雨夾雪」。
同樣雪的大小也按降水量分類. 雪可分為小雪,中雪和大雪三類, 具體見表3.
表3. 各類雪的降水量標准
種類
小雪
中雪
大雪
24小時降水量
2.5以下
2.6-5.0
大於5.0
12小時降水量
1.0以下
1.1-3.0
大於3.0
雪的形成和種類
作者:大山文章來源:網上收集點擊數:97更新時間:2005-1-16
我們都知道,雲是由許多小水滴和小冰晶組成的,雨滴和雪花是由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增長變大而成的。那麼,雪是怎麼形成的呢?
在水雲中,雲滴都是小水滴。它們主要是靠繼續凝結和互相碰撞並合而增大成為雨滴的。
冰雲是由微小的冰晶組成的。這些小冰晶在相互碰撞時,冰晶表面會增熱而有些融化,並且會互相沾合又重新凍結起來。這樣重復多次,冰晶便增大了。另外,在雲內也有水汽,所以冰晶也能靠凝華繼續增長。但是,冰雲一般都很高,而且也不厚,在那裡水汽不多,凝華增長很慢,相互碰撞的機會也不多,所以不能增長到很大而形成降水。即使引起了降水,也往往在下降途中被蒸發掉,很少能落到地面。
最有利於雲滴增長的是混合雲。混合雲是由小冰晶和過冷卻水滴共同組成的。當一團空氣對於冰晶說來已經達到飽和的時候,對於水滴說來卻還沒有達到飽和。這時雲中的水汽向冰晶表面上凝華,而過冷卻水滴卻在蒸發,這時就產生了冰晶從過冷卻水滴上"吸附"水汽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冰晶增長得很快。另外,過冷卻水是很不穩定的。一碰它,它就要凍結起來。所以,在混合雲里,當過冷卻水滴和冰晶相碰撞的時候,就會凍結沾附在冰晶表面上,使它迅速增大。當小冰晶增大到能夠克服空氣的阻力和浮力時,便落到地面,這就是雪花。
在初春和秋末,靠近地面的空氣在0℃以上,但是這層空氣不厚,溫度也不很高,會使雪花沒有來得及完全融化就落到了地面。這叫做降"濕雪",或"雨雪並降"。這種現象在氣象學里叫「雨夾雪」。
同樣雪的大小也按降水量分類. 雪可分為小雪,中雪和大雪三類, 具體見表3.
表3. 各類雪的降水量標准
種類 小雪 中雪 大雪
24小時降水量 2.5以下 2.6-5.0 大於5.0
12小時降水量 1.0以下 1.1-3.0 大於3.0
雪花的形狀
雪花的形狀極多,而且十分美麗.如果把雪花放在放大鏡下,可以發現每片雪花都是一幅極其精美的圖案,連許多藝術家都贊嘆不止。但是,各種各樣的雪花形狀是怎樣形成的呢?雪花大都是六角形的,這是因為雪花屬於六方晶系。雲中雪花"胚胎"的小冰晶,主要有兩種形狀。一種呈六棱體狀,長而細,叫柱晶,但有時它的兩端是尖的,樣子象一根針,叫針晶。別一種則呈六角形的薄片狀,就象從六棱鉛筆上切下來的薄片那樣,叫片晶。
如果周圍的空氣過飽和的程度比較低,冰晶便增長得很慢,並且各邊都在均勻地增長。它增大下降時,仍然保持著原來的樣子,分別被叫做柱狀、針狀和片狀的雪晶。
如果周圍的空氣呈高度過飽和狀態,那麼冰晶在增長過程中不僅體積會增大,而且形狀也會變化。最常見的是由片狀變為星狀。
原來,在冰晶增長的同時,冰晶附近的水汽會被消耗。所以,越靠近冰晶的地方,水汽越稀薄,過飽和程度越低。在緊靠冰晶表面的地方,因為多餘的水汽都已凝華在冰晶上了,所以剛剛達到飽和。這樣,靠近冰晶處的水汽密度就要比離它遠的地方小。水汽就從冰晶周圍向冰晶所在處移動。水汽分子首先遇到冰晶的各個角棱和凸出部分,並在這里凝華而使冰晶增長。於是冰晶的各個角棱和凸出部分將首先迅速地增長,而逐漸成為枝叉狀。以後,又因為同樣的原因在各個枝叉和角棱處長出新的小枝叉來。與此同時,在各個角棱和枝叉之間的凹陷處。空氣已經不再是飽和的了。有時,在這里甚至有升華過程,以致水汽被輸送到其他地方去。這樣就使得角棱和枝叉更為突出,而慢慢地形成了我們熟悉的星狀雪花。
上面說的實際上是一個典型的星狀雪花的形成過程。它的相當部位,不論形狀或大小,都應當是相同的。這種典型的星狀雪花只有在一個理想的、平靜的環境中(譬如在實驗室內)才能形成。在大氣中,它不能象上面說的那樣有步驟地增大,所形成的形狀也就不能那樣典型。這是因為冰晶逐漸在下降著,而且有時在旋轉著,各個枝叉接觸水汽的多少有所不同,而那些接觸水汽較多的枝又便增長得較多。因此,我們平常所看到的雪花雖大體上一樣但又互不相同。
另外,雪花在雲內下降的過程中,也會從適宜於形成這種形狀的環境降到適宜於形成另一種形狀的環境,於是便出觀了各種復雜的雪花形狀。有的象袖扣,有的象刺猾。即使都是星狀雪花,也有三個枝叉的、六個枝叉的,甚至有十二個枝叉、十八個枝又的。
以上所述都是單個雪花的情況。在雪花下降時,各個雪花也很容易互相攀附並合在一起,成為更大的雪片。雪花的並合大多在以下三種情況下出觀。(1)當溫度低於0℃的時候,雪花在緩慢下降的途中相撞。碰撞產生了壓力和熱,使相撞部分有些融化而彼此沾附在一起,隨後這些融化的水又立即凍結起來。這樣,兩個雪花就並合到一起了。(2)在溫度略高於0℃的時候,雪花上本來已覆有一層水膜,這時如果兩個雪花相碰,便借著水的表面張力而沾合在一起。(3)如果雪花的枝叉很復雜,則兩個雪花也可以只因簡單的攀連而相掛在一起。
雪花從雲中下降到地面,路途很長,在條件適合時,可以經多次攀連並合而變得很大。在降大雪的時候,有時有一些鵝毛般的大雪片,就是經過多次並合而成的。
但是,有時雪花互碰時不是互相並合在一起,而是給碰破了,這時便產生一些畸形的雪花。例如,在降雪的時候,有時會見到一些單個的"星枝",就屬於這種情況。
===========================================
雲是降水的基礎,是地球上水分循環的中間環節,並且雲的發生發展總伴隨著能量的交換。雲的形狀千變萬化,一定的雲狀常伴隨著一定的天氣出現,因而雲對於天氣變化具有一定的指示意義。
(一)雲的形成條件和分類
大氣中,凝結的重要條件是,要有凝結核的存在,及空氣達到過飽和。對於雲的形成來說,其過飽和主要是由空氣垂直上升所進行的絕熱冷卻引起的。上升運動的形式和規模不同,形成的雲的狀態、高度、厚度也不同。大氣的上升運動主要有如下四種方式:
1.熱力對流
指地表受熱不均和大氣層結不穩定引起的對流上升運動。由對流運動所形成的雲多屬積狀雲。
2.動力抬升
指暖濕氣流受鋒面、輻合氣流的作用所引起的大范圍上升運動。這種運動形成的雲主要是層狀雲。
3.大氣波動
指大氣流經不平的地面或在逆溫層以下所產生的波狀運動。由大氣波動產生的雲主要屬於波狀雲。
4.地形抬升
指大氣運行中遇地形阻擋,被迫抬升而產生的上升運動。這種運動形成的雲既有積狀雲,有波狀雲和層狀雲,通常稱之為地形雲。
盡管雲的形態千差萬別,但其形成總有一定的規律。根據雲的形成高度並結合其形態,國分類法將雲分為4族10屬。我國於1972年出版的《中國雲圖》將雲分成3族11屬(表3·3,詳見《氣學與氣候學實習》第五章)。
(二)各種雲的形成
1.積狀雲的形成
積狀雲是垂直發展的雲塊,主要包括淡積雲、濃積雲和積雨雲。積狀雲多形成於夏季午後,具孤立分散、雲底平坦和頂部凸起的外貌形態。
積狀雲的形成總是與不穩定大氣中的對流上升運動相聯系。有對流能否形成積雲,除了取決於凝結的條件外,還取決於對流上升所能達到的高度。如果對流上升所能達到的最大高度(對流上限)高於凝結高度,則積狀雲形成,否則就不會形成積狀雲。對流愈強,對流上限高於凝結高度的差值就愈大,積狀雲厚度就愈大。對流上升區的水平范圍廣大,則積狀雲的水平范圍也就愈大。
淡積雲、濃積雲和積雨雲是積狀雲發展的不同階段。氣團內部熱力對流所產生的積狀雲最為典型。夏半年,地面受到太陽強烈輻射,地溫很高,進一步加熱了近地面氣層。由於地表的不均一性,有的地方空氣加熱得厲害些,有的地方空氣濕一些,因而貼地氣層中就生成了大大小小與周圍溫度、濕度及密度稍有不同的氣塊(熱泡)。這些氣塊內部溫度較高,受周圍空氣的浮力作用而隨風飄浮,不斷生消。較大的氣塊上升的高度較大,當到達凝結高度以上,就形成了對流單體,再逐步發展,就形成孤立、分散、底部平坦、頂部凸起的淡積雲。由於空氣運動是連續的,相互補償的,上升部分的空氣因冷卻,水汽凝結成雲,而雲體周圍有空氣下沉補充,下沉空氣絕熱增溫快,不會形成雲。所以積狀雲是分散的,雲塊間露出藍天。對於一定的地區,在同一時間里,空氣溫、濕度的水平分布近於一致,其凝結高度基本相同,因而積雲底部平坦。
如果對流上限稍高於凝結高度,則一般只形成淡積雲。由於雲頂一般在0℃等溫線高度以下,所以雲體由水滴組成,雲內上升氣流的速度不大,一般不超過5m/s,雲中湍流也較弱。在淡積雲出現的高度上,如果有強風和較強的湍流時,淡積雲的雲體會變得破碎,這種雲叫碎積雲。
當對流上限超過凝結高度許多時,雲體高大,頂部呈花椰菜狀,形成濃積雲。其雲頂伸展至低於0℃的高度,頂部由過冷卻水滴組成,雲中上升氣流強,可達15—20m/s,雲中湍流也強。
如果上升氣流更強,濃積雲雲頂即可更向上伸展,雲頂可伸展至-15℃以下的高空。於是雲頂凍結為冰晶,出現絲縷結構,形成積雨雲。積雨雲頂部,在高空風的吹拂下,向水平方向展開成砧狀,稱為砧狀雲。在順高空風的方向上,雲砧能伸展很遠,因而它的伸展方向,可作為判定積雨雲的移動方向。積雨雲的厚度很大,在中緯度地區為5 000—8 000m,在低緯度地區可達10000m以上。雲中上升下沉氣流的速度都很大,上升氣流常可達20—30m/s,曾觀測到60m/s的上升速度,下沉速度也有10—15m/s。雲中湍流十分強烈。
熱力對流形成的積狀雲具有明顯的日變化。通常,上午多為淡積雲。隨著對流的增強,逐漸發展為濃積雲。下午對流最旺盛,往往可發展為積雨雲。傍晚對流減弱,積雨雲逐漸消散,有時可以演變為偽卷雲、積雲性高積雲和積雲性層積雲。如果到了下午,天空還只是淡積雲,這表明空氣比較穩定,積雲不能再發展長大,天氣較好,所以淡積雲又叫晴天積雲,是連續晴天的預兆。夏天,如果早上很早就出現了濃積雲,則表示空氣已很不穩定,就可能發展為積雨雲。因此,早上有濃積雲是有雷雨的預兆。傍晚層積雲是積狀雲消散後演變成的,說明空氣層結穩定,一到夜間雲就散去,這是連晴的預兆。由此可知,利用熱力對流形成的積雲的日變化特點,有助於直接判斷短期天氣的變化。
2.層狀雲的形成
層狀雲是均勻幕狀的雲層,常具有較大的水平范圍,其中包括卷層雲、卷雲、高層雲及雨層雲。
層狀雲是由於空氣大規模的系統性上升運動而產生的,主要是鋒面上的上升運動引起的。這種系統性的上升運動,通常水平范圍大,上升速度只有0.1—1m/s,因持續時間長,能使空氣上升好幾千米。例如當暖空氣向冷空氣一側移動時,由於二者密度不同,穩定的暖濕空氣沿冷空氣斜坡緩慢滑升,絕熱冷卻,形成層狀雲。雲的底部同冷暖空氣交綏的傾斜面(又稱鋒面)大體吻合,雲頂近似水平。在傾斜面的不同部位,雲厚的差別很大。最前面的是卷雲和卷層雲,其厚度最薄,一般為幾百米至2000m,雲體由冰晶組成。位於中部的是高層雲,其厚度一般為1000—3000m,頂部多為冰晶組成,主體部分多為冰晶與過冷卻水滴共同組成。最後面是雨層雲,其厚度一般為3000—6000m,其頂部為冰晶組成,中部為過冷卻水滴與冰晶共同組成,底部由於溫度高於0℃,故為水滴組成。
從上述的系統性層狀雲形成中可以看到,在降水來臨之前,有些雲可以作為徵兆。如卷層雲,通常出現在層狀雲系的前部,其出現還往往伴隨著日、月暈,因此如看到天空有暈,便知道有卷層雲移來,則未來將有雨層雲移來,天氣可能轉雨。農諺「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就是指此徵兆。
3.波狀雲的形成
波狀雲是波浪起伏的雲層,包括卷積雲、高積雲、層積雲。雲中的上升速度可達每秒幾十厘米,僅次於積狀雲中的上升速度。
當空氣存在波動時,波峰處空氣上升,波谷處空氣下沉。
空氣上升處由於絕熱冷卻而形成雲,空氣下沉處則無雲形成。如果在波動形成之前該處已有厚度均勻的層狀雲存在,則在波峰處雲加厚,波谷處雲減薄以至消失,從而形成厚度不大、保持一定間距的平行雲條,呈一列列或一行行的波狀雲。
一般認為形成波動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由於大氣中存在著空氣密度和氣流速度不同的界面,在此界面上引起波動。二是由於氣流越山而形成的波動(稱地形波或背風波)。在上層風速大、密度小,下層風速小、密度大的界面上產生波動時,由於各高度上的風向、風速常隨時間變化,波動的方向也隨之改變,新產生的波動疊加在原來的波動之上,從而形成棋盤格子般的雲塊。波動氣層甚高時形成卷積雲,較高時形成高積雲,低時形成層積雲。
波狀雲的厚度不大,一般為幾十米到幾百米,有時可達1000—2000m。在它出現時,常表明氣層比較穩定,天氣少變化。諺語「瓦塊雲,曬死人」、「天上鯉魚斑,明天曬谷不用翻」,就是指透光高積雲或透光層積雲出現後,天氣晴好而少變。但是系統性波狀雲,像卷積雲是在卷雲或卷層雲上產生波動後演變成的,所以它和大片層狀雲連在一起,表示將有風雨來臨。「魚鱗天,不雨也風顛」就是指此種預兆。
4.特殊雲狀的形成
除上述幾種雲的形成外,還有一些特殊雲狀,如堡狀、絮狀、懸球狀、莢狀等,它們的出現往往能預測天氣的變化趨勢。因此,了解它們的成因和特徵,有助於利用它們判斷未來天氣。
(1)懸球狀雲:是指從雲底下垂的雲團,多出現在積雨雲的底部。有時在高積雲、高層雲和雨層雲的底部也可以見到。
當雲中有大量的水滴時,如果雲底附近有強烈的上升氣流,將下降的水滴托住,便會形成好像懸掛在雲底的雲團,這就是懸球狀雲。
懸球狀雲的出現,通常預兆有降水產生,因為一旦上升氣流減弱,原先被托住的水滴就會降落下來,形成降水。
(2)堡狀雲和絮狀雲:堡狀雲底部水平,頂部則是並列著突起的小雲塔,形狀像遠方的城堡。這種雲的形成,常常是在波狀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當波狀雲在逆溫層下形成以後,如果逆溫層不太厚,則逆溫層下湍流發展時,較強的上升氣流就穿過逆溫層,使水汽凝結,形成具有圓弧頂部的雲朵,這就是堡狀雲。常見的堡狀雲有堡狀高積雲和堡狀層積雲。
絮狀雲的個體破碎,形狀像棉絮團,它常是潮濕氣層中的強烈湍流混合作用而形成的,主要為絮狀高積雲。
夏半年如早晨出現堡狀高積雲或絮狀高積雲,表示該高度上氣層不穩定,到了中午,低層對流一發展,上下不穩定氣層結合起來,會產生強烈上升氣流,形成積雨雲,下雷暴雨或冰雹。傍晚對流減弱,如出現堡狀高積雲,表明高空將有不穩定系統逼近,次日可能出現系統性雷暴雨。
(3)莢狀雲:莢狀雲中間厚、邊緣薄,雲塊呈豆莢狀。常見的莢狀雲主要是莢狀高積雲和莢狀層積雲。
莢狀雲是由局部上升氣流和下降氣流相匯合而形成的。當上升氣流使空氣絕熱冷卻而形成雲時,如果遇到下降氣流的阻擋,其邊緣部分因下降氣流而逐漸變薄,這樣便形成莢狀雲。在山區,氣流受到地形的影響也能形成莢狀雲。
上面介紹了積狀雲、層狀雲、波狀雲和一些特殊雲狀形成的物理過程。但它們並不是孤立的不變的。由於條件的變化,它們可以是發展的或消散的,也可以從這種雲轉化為那種雲。例如積狀雲中,淡積雲可以發展到濃積雲,最後形成積雨雲。積雨雲在消散時,可以演變成偽卷雲、積雲性高積雲和積雲性層積雲。又例如,波狀雲發展時,可以演變成層狀雲(蔽光高積雲可以演變成為高層雲,蔽光層積雲可以演變成為雨層雲)。層狀雲消散時,也會演變成為波狀雲(雨層雲消散時,可演變為高層雲、高積雲或層積雲)。總之,雲的產生、發展和演變是復雜的,也是有規律的。
參考資料:《氣象學與氣候學(第三版)》作者:周淑珍
============================================
霧是由浮游在空中的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水汽凝結物,霧生成在大氣的近地面層中。霧既然是水汽凝結物,因此應從造成水汽凝結的條件中尋找它的成因。大氣中水汽達到飽和的原因不外兩個:一是由於蒸發,增加了大氣中的水汽;另一是由於空氣自身的冷卻。對於霧來說冷卻更重要。當空氣中有凝結核時,飽和空氣如繼續有水汽增加或繼續冶卻,便會發生凝結。凝結的水滴如使水平能見度降低到1千米以內時,霧就形成了。
另外,過大的風速和強烈的擾動不利於霧的生成。
因此,凡是在有利於空氣低層冷卻的地區,如果水汽充分,風力微和,大氣層結穩定,並有大量的凝結核存在,便最容易生成霧。一般在工業區和城市中心形成霧的機會更多,因為那裡有豐富的凝結核存在。
============================================
露是水蒸氣遇到冷的物體凝結成的水珠。為了說明露的成因,可以模擬自然界形成露的條件,利用水的蒸發增加空氣的濕度,利用冰降低物體的溫度,這樣,在冷的物體上就會有露出現。通過此實驗,既可以使學生了解露的成因,又可以使學生學習模擬實驗的設計方法。
============================================
在寒冷季節的清晨,草葉上、土塊上常常會覆蓋著一層霜的結晶。它們在初升起的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待太陽升高後就融化了。人們常常把這種現象叫"下霜"。翻翻日歷,每年10月下旬,總有"霜降"這個節氣。我們看到過降雪,也看到過降雨,可是誰也沒有看到過降霜。其實,霜不是從天空降下來的,而是在近地面層的空氣里形成的。
霜是一種白色的冰晶,多形成於夜間。少數情況下,在日落以前太陽斜照的時候也能開始形成。通常,日出後不久霜就融化了。但是在天氣嚴寒的時候或者在背陰的地方,霜也能終日不消。
霜本身對植物既沒有害處,也沒有益處。通常人們所說的"霜害",實際上是在形成霜的同時產生的"凍害"。
霜的形成不僅和當時的天氣條件有關,而且與所附著的物體的屬性也有關。當物體表面的溫度很低,而物體表面附近的空氣溫度卻比較高,那麼在空氣和物體表面之間有一個溫度差,如果物體表面與空氣之間的溫度差主要是由物體表面輻射冷卻造成的,則在較暖的空氣和較冷的物體表面相接觸時空氣就會冷卻,達到水汽過飽和的時候多餘的水汽就會析出。如果溫度在0°C以下,則多餘的水汽就在物體表面上凝華為冰晶,這就是霜。因此霜總是在有利於物體表面輻射冷卻的天氣條件下形成。
另外,雲對地面物體夜間的輻射冷卻是有妨礙的,天空有雲不利於霜的形成,因此,霜大都出現在晴朗的夜晚,也就是地面輻射冷卻強烈的時候。
此外,風對於霜的形成也有影響。有微風的時候,空氣緩慢地流過冷物體表面,不斷地供應著水汽,有利於霜的形成。但是,風大的時候,由於空氣流動得很快,接觸冷物體表面的時間太短,同時風大的時候,上下層的空氣容易互相混合,不利於溫度降低,從而也會妨礙霜的形成。大致說來,當風速達到3級或3級以上時,霜就不容易形成了。
因此,霜一般形成在寒冷季節里晴朗、微風或無風的夜晚。
霜的形成,不僅和上述天氣條件有關,而且和地面物體的屬性有關。霜是在輻射冷卻的物體表面上形成的,所以物體表面越容易輻射散熱並迅速冷卻,在它上面就越容易形成霜。同類物體,在同樣條件下,假如質量相同,其內部含有的熱量也就相同。如果夜間它們同時輻射散熱,那末,在同一時間內表面積較大的物體散熱較多,冷卻得較快,在它上面就更容易有霜形成。這就是說,一種物體,如果與其質量相比,表面積相對大的,那麼在它上面就容易形成霜。草葉很輕,表面積卻較大,所以草葉上就容易形成霜。另外,物體表面粗糙的,要比表面光滑的更有利於輻射散熱,所以在表面粗糙的物體上更容易形成霜,如土塊。
霜的消失有兩種方式:一是升華為水汽,一是融化成水。最常見的是日出以後因溫度升高而融化消失。霜所融化的水,對農作物有一定好處。
==================================================
冰雹和雨、雪一樣都是從雲里掉下來的。不過下冰雹的雲是一種發展十分強盛的積雨雲,而且只有發展特別旺盛的積雨雲才可能降冰雹。
積雨雲和各種雲一樣都是由地面附近空氣上升凝結形成的。空氣從地面上升,在上升過程中氣壓降低,體積膨脹,如果上升空氣與周圍沒有熱量交換,由於膨脹消耗能量,空氣溫度就要降低,這種溫度變化稱為絕熱冷卻。根據計算,在大氣中空氣每上升100米,因絕熱變化會使溫度降低1度左右。我們知道在-定溫度下,空氣中容納水汽有一個限度,達到這個限度就稱為「飽和」,溫度降低後,空氣中可能容納的水汽量就要降低。因此,原來沒有飽和的空氣在上升運動中由於絕熱冷卻可能達到飽和,空氣達到飽和之後過剩的水汽便附著在飄浮於空中的凝結核上,形成水滴。當溫度低於攝氏零度時,過剩的水汽便會凝華成細小的冰晶。這些水滴和冰晶聚集在一起,飄浮於空中便成了雲。
㈢ 雲、雨、雪、雹、霜分別是什麼狀態!(急)!
一、分類:
氣態:雲。
液態:雨。
固態:雪、雹、霜。
二、分類原因:
1、雲是氣態。
氣態的氣體與液體一樣是流體:它可以流動,可變形。與液體不同的是氣體可以被壓縮。假如沒有限制(容器或力場)的話,氣體可以擴散,其體積不受限制。
2、雨是液態。
液態與氣態不同,它有一定的體積。液態又與固態不同,它有流動性,因而沒有固定的形狀。
3、雪、雹、霜是固態。
與液體和氣體相比固體有比較固定的體積和形狀、質地比較堅硬。固體分為晶體和非晶體,晶體具有固定的熔化溫度,非晶體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
(3)雪雲伺服器擴展閱讀:
水的密度在3.982℃時最大,為1000kg/m3,溫度高於3.982℃時(也可以忽略為4℃),水的密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 ,在0~3.984℃時,水熱縮冷漲,密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這是由分子排列決定的。也可以說由氫鍵導致。由於水分子有很強的極性,能通過氫鍵結合成締合分子。
液態水,除含有簡單的水分子(H₂O)外,同時還含有締合分子(H₂O)2和(H₂O)3等,當溫度在0℃水未結冰時,大多數水分子是以(H₂O)3的締合分子存在。
當溫度升高到3.98℃(101.325kPa)時水分子多以(H₂O)2締合分子形式存在,分子占據空間相對減小,此時水的密度最大。
如果溫度再繼續升高在3.982℃以上,一般物質熱脹冷縮的規律即佔主導地位了。水溫降到0℃時,水結成冰,水結冰時幾乎全部分子締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巨大的締合分子。
在冰中水分子的排布是每一個氧原子有四個氫原子為近鄰兩個氫鍵這種排布導致成是種敞開結構,冰的結構中有較大的空隙,所以冰的密度反比同溫度的水小。
㈣ 下雪的雲是什麼雲雲腳距離地面一般是多少
通常為雨層雲或積雲性層積雲,有時積雲性高積雲也能下雪。在中國積雨雲下雪比較少見,主要是因為中國大部為季風氣候,冬季大氣層結較穩定不易形成積雨雲。通常海洋性氣候地區積雨雲降雪才會比較常見(甚至常出現雷雪,即下雪時伴有雷暴)。雲腳(專業的稱法是雲底)距地面通常為600-3000米,不過2000米以下較多見,通常和下雪時的大氣相對濕度和雲型有關,低雲雲底較中雲低,大氣相對濕度高時雲底較大氣相對濕度低時低。
㈤ 武林外傳全部伺服器合區之後的名字
電信一區 桃源 煙雨 2009-6-26
仙境
電信一區 神州 神龍 2009-6-26
長空
網通一區 至尊 龍吟 2009-6-26
劍舞
網通一區 傾情 楚歌 2009-6-19
霸王
網通一區 昆侖 問天 2009-6-19
盛世
電信一區 蝶舞 無雙 2009-6-19
乾坤
電信一區 天下 滅世 2009-6-19
爭鋒
電信四區 天龍 群龍 2009-6-5
飛花
春分
群英
網通一區 虎躍 武神 2009-5-31
武帝
電信一區 天涯 天殤 2009-5-22
劍殤
網通二區 絕代 風靈 2009-5-15
風流
玄劍
電信四區 秦淮 飛仙 2009-5-8
飛雪
聚仙
電信三區 天劍 天威 2009-4-24
雷霸
神威
網通二區 錦綉 陽春 2009-4-10
白露
賀歲
電信四區 新月 夢回 2009-3-27
神曲
聚天
電信四區 無塵 天翔 2009-3-20
虎嘯
網通二區 爭鳴 永恆 2009-3-13
凌雲
幻影
電信四區 月光 亂舞 2009-2-27
戰殤
九耀
網通二區 紅袖 風流 2009-2-13
奇緣
電信四區 天玄 秦淮 2009-1-23
龍光
若水
網通二區 聖靈 白露 2009-1-9
烈日
電信四區 驕陽 虎嘯 2009-1-9
群雄
網通二區 無涯 玄劍 2008-12-26
夜藍
電信四區 展翅 無塵 2008-12-26
驚雲
網通二區 長庚 靈虛 2008-12-5
落櫻
網通二區 耀日 九天 2008-12-5
無雙
電信四區 蒼茫 龍光 2008-10-17
金戈
網通二區 斬月 長庚 2008-10-17
炫天
網通二區 紅妝 落櫻 2008-10-17
風行
電信四區 無痕 天玄 2008-10-10
神道
電信四區 翔龍 戰殤 2008-9-26
封印
微夏
網通二區 落翼 無涯 2008-9-19
流金
電信四區 夜天 驚雲 2008-9-12
神戒
網通二區 飛揚 聖靈 2008-9-5
雪雲
電信四區 長生 展翅 2008-8-29
日月
伏魔
網通二區 巨闕 烈日 2008-8-22
漣漪
雨露
電信四區 梟雄 御天 2008-8-15
聖羽
紫溟
網通二區 噬魂 絕代 2008-8-1
梵音
雷神
電信四區 悍馬 微夏 2008-7-11
貫日
網通二區 水月 流金 2008-7-4
太初
網通二區 蒼龍 天羽 2008-6-27
狂刀
電信四區 戰天 若水 2008-6-20
唯尊
網通二區 倜儻 落翼 2008-6-13
樂土
網通二區 裁決 如歌 2008-6-6
神尊
曉夜
電信四區 琉璃 翔龍 2008-5-23
蒼濤
電信四區 磐石 封印 2008-5-16
叱吒
網通二區 隕星 雷神 2008-5-9
昭雪
電信四區 風火 紫溟 2008-4-25
烙印
電信四區 舞天 聖羽 2008-4-18
玄戰
網通二區 戰魄 梵音 2008-4-11
北溟
電信四區 鶴羽 梟雄 2008-3-21
銘心
網通二區 飛霜 噬魂 2008-3-14
離歌
網通二區 嘯天 曉夜 2008-2-22
霸槍
電信四區 風雲 天鳳 2008-1-26
寒玉
盤龍
網通二區 神武 神尊 2008-1-22
武尊
電信四區 問情 叱吒 2008-1-18
亂世
網通二區 天塹 霸槍 2007-12-7
霧影
電信四區 仙麟 磐石 2007-12-7
神殿
電信四區 流光 紅日 2007-12-7
逍遙
網通二區 凌天 裁決 2007-12-7
風暴
網通二區 耀星 狂刀 2007-12-7
天外
網通二區 聖火 琴吟 2007-11-1
神鷹
網通二區 龍威 嘯天 2007-11-1
光明
電信三區 銀翎 化魄 2007-10-25
武侯
電信四區 絕世 寒玉 2007-10-25
傳說
網通一區 雄風 傾情 2007-10-25
九霄
電信一區 烈焰 劍殤 2007-10-15
金殿
網通二區 縹緲 風暴 2007-9-21
光輝
神將
電信四區 鐵血 風雲 2007-9-21
莫邪
豪情
電信四區 昊天 盤龍 2007-9-21
飛仙
電信四區 風雷 流光 2007-8-23
龍淵
電信三區 神俠 天劍 2007-8-23
玄天
電信三區 傲世 神威 2007-8-23
白虎
皓月
網通二區 凌霄 蒼龍 2007-8-16
龍翔
蟠龍
網通二區 月影 耀星 2007-8-16
霸業
干將
電信二區 龍澤 金陵 2007-6-21
古劍
電信二區 逐日 升龍 2007-6-21
裂天
電信三區 流芳 雷霸 2007-6-21
傲天
電信三區 吉祥 武侯 2007-6-21
破軍
電信三區 江海 銀翎 2007-6-7
祥瑞
輝煌
網通二區 英傑 凌天 2007-6-7
青龍
電信二區 滄海 萬世 2007-6-7
雷騰
神光
網通二區 仙風 神鷹 2007-3-28
北斗
電信三區 赤日 玄天 2007-3-28
追月
網通二區 君王 凌霄 2007-3-28
丹青
電信三區 樓蘭 傲世 2007-3-28
蛟龍
網通二區 王朝 聖火 2007-3-21
九鼎
電信三區 傲翔 神俠 2007-3-21
奔雷
開天
電信二區 天地 神光 2007-3-21
江山
網通一區 蓬萊 武帝 2007-3-14
鴻圖
電信一區 鐵騎 爭鋒 2007-3-14
虎踞
電信三區 瀟湘 破軍 2007-3-14
倚天
㈥ 雲的作用是什麼
雲可以產生雨,形成一個完成的水循環系統。
雲吸收從地面散發的熱量,並將其反射回地面,這有助於使地球保溫。但是雲同時也將太陽光直接反射回太空,這樣便有降溫作用。哪種作用占上風取決於雲的形狀和位置。從地面向上十幾公里這層大氣中,越靠近地面,溫度越高,空氣也越充足;越往高空,溫度越低,空氣也越稀薄。
另一方面,江河湖海的水面,以及土壤和動、植物的水分,隨著蒸發到空中變成水汽。水汽進入大氣後,成雲致雨,或凝聚為霜露,然後又返回地面,滲入土壤或流入江河湖海。以後又再蒸發(汽化),再凝結(凝華)下降。周而復始,循環不已。
(6)雪雲伺服器擴展閱讀:
雲的形成要有兩個最基本的條件:一是有充分的水汽,二是有使水汽凝結的空氣冷卻,兩個條件缺一不可。有了大量的水汽,有了空氣冷卻,水汽還不能凝結形成雲,這時還需要另一個促使水汽凝結的條件棗凝結核。
漂浮在天空中的雲彩是由許多細小的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有的是由小水滴或小冰晶混合在一起組成的。有時也包含一些較大的雨滴及冰、雪粒,雲的底部不接觸地面,並有一定厚度。
㈦ 倩女幽魂的松雲卧雪伺服器是改名了嗎
百花凋謝色無香,如今繁榮的瑪法大陸再次復興,疾風瑟瑟載情腸,無憂猭奇必將展開一段嶄新的篇章。期待嗎,雨雨風風洗幾場。
㈧ 想問為什麼選擇雲伺服器
雲伺服器可以:有效業務降低運營成本,明顯提高業務環境管理效率,降低業務部署的難度,提高部署效率,提高業務的可靠性與連續性。
雲伺服器(ElasticComputeService,ECS)是一種簡單高效、安全可靠、處理能力可彈性伸縮的計算服務。其管理方式比物理伺服器更簡單高效。用戶無需提前購買硬體,即可迅速創建或釋放任意多台雲伺服器。
更多關於為什麼選擇雲伺服器,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58eaa11615834751.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㈨ 雨,雪,雲,霧,露,霜,冰雹的成因及它們和人類生活的關系是什麼
雨:空氣中的水蒸氣,在高空中凝結核的吸附下,形成小水滴,當水滴質量超過凝結核承載極限時,向下墜落,成雨。
雪:水蒸氣在極度低溫條件下直接凝華成小冰晶,成雪。
雲: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固成的小冰晶,大量集中漂浮在空中。
霧:水蒸氣在近地面遇冷液化,大量液化成小水滴,懸浮在近地面。
露:水蒸氣在植物上,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抽象來看此時也可以把植物當作凝結核。
霜:水蒸氣驟然遇冷,幅度較大,直接凝華成小冰晶,附著在物體暴露在空氣部分的表面。
冰雹:雨的形成中,水滴在下落過程中驟然遇冷,凝固成冰。
和人類生活關系:天氣現象及自然災害,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提前有效預知,合理規避及利用,會減小我們的不必要的意外損失,會節約生產力。
另:凝結核是以上天氣現象及氣象災害的必備因素,凝結核是指提供給水蒸氣依附的細小顆粒,最常見最廣泛的凝結核是灰塵。
累死寶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