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谷歌雲再次打破圓周率計算紀錄,這具有哪些重大意義
2022年6月9日谷歌雲的一份新聞稿中表示,其雲服務打破了其在2019年創下的記錄,將圓周率數到100萬億位數。上次,谷歌雲把圓周率提高到了31.4萬億位數。
所有這些微調和基準測試使谷歌能夠計算小數點後的第100萬億位數字。計算完成後,谷歌還使用另一種演算法對最終的數字進行驗證,並最終進行驗證。
❷ 有沒有永久雲伺服器,有的話推薦一下
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不存在絕對意義上永久的雲伺服器的。
道理想想都知道了,人家伺服器方要時常維護伺服器運營,這就需要大量的成本,而他收回成本的錢從哪裡來,就是從你們購買雲伺服器的價格中獲得。
雲伺服器簡稱ESC,是一種簡單高效、安全可靠、處理能力可彈性伸縮的計算服務。其管理方式比物理伺服器更簡單高效。用戶無需提前購買硬體,即可迅速創建或釋放任意多台雲伺服器。
主要有騰訊雲、阿里雲、網路雲等等,這些都是大企業的伺服器,品牌、質量、價格都有一定的優勢。
如果你想租的話,上述雲伺服器是個不錯的選擇。
❸ 租谷歌雲伺服器還要自己維護嗎
租數據地帶的伺服器就是售後技術團隊維護的
❹ 雲計算前景好么
作為一名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數據與機器學習領域,所以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目前部分高校陸續開設了雲計算與數據科學專業,從發展趨勢來看,雲計算專業是不錯的選擇,具體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雲計算是第三次信息化浪潮的代表技術。 當今 社會 正處在第三次信息化浪潮中,雲計算、物聯網和大數據是此次信息化浪潮的三個代表技術。雲計算提供服務支撐,物聯網提供數據採集,大數據完成數據價值化。另外,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均有密切的聯系,也都是未來產業互聯網的核心技術,從這個角度來看,未來雲計算的發展前景將非常廣闊。
第二:雲計算技術已經落地使用。 與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智能技術不同,雲計算技術目前已經被廣泛採用,大量的互聯網企業和 科技 企業已經完成了雲端化升級,包括設計雲端化、開發雲端化、部署雲端化和服務雲端化,雲計算提供的服務也逐漸從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向PaaS(平台即服務)和SaaS(軟體即服務)過渡。
第三:雲計算與邊緣計算整合。 隨著5G和物聯網逐漸開始落地應用,邊緣計算將成為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而雲計算與邊緣計算的結合將構建出一個響應更加迅速且安全級別更高的互聯網服務環境。
第四:雲計算將整合大量的行業資源。 雲計算發展的早期提供的服務主要以IaaS為主,這個階段主要解決的是硬體資源的整合,隨著PaaS的發展,雲計算開始整合更多的行業資源,從而形成多領域的垂直發展。PaaS將被更多的 科技 企業整合進自身的產品中,從而為客戶提供更加穩定且可動態擴展的服務。
全球雲計算市場風起雲涌、群雄爭霸,中國雲計算市場百花齊放、百舸爭流。
世界雲計算戰場已經成為中美之間的角逐,中國雲計算產業也迎來了屬於它的快速發展期!
雲計算:賦能未來的三駕馬車之一
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被譽為驅動未來、賦能實體經濟的三駕馬車!目前,《財富》全球50強企業中有48家公司公開宣布了自己的雲部署計劃,其中多家企業的IT部門已在廣泛使用雲服務。
Adobe轉型SaaS服務9年間,公司市值增幅達10倍;Salesforce上市9年間,公司市值增幅達30倍。微軟第三財季營收為306億美元,而雲計算成為其中微軟業務營收增長的最大功臣,智能雲服務板塊收入達97億美元,增長22%。
援引調研機構Canalys給出的數據報告:2018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突破800億美元,達到804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46.5%,2018年AWS營收254億美元,佔有31.7%的市場份額,微軟Azure則位居市場第二,全年營收規模達到135億美元,市場份額達到16.8%。此外,據《福布斯》網路版報道,Bain Company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到2020年全球雲計算市場的規模預計將升至390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CAGR)達到17%。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佔GDP比率為0.37%,國內雲計算市場規模佔GDP比重同期僅為0.13%!
中國有著和美國實力相當的消費互聯網巨頭,卻在產業互聯網相差幾倍,伴隨著互聯網人口紅利消失,國內2C消費互聯網用戶紅利消退,而2B產業互聯網已經在走來的路上了,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三駕馬車,將會見證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同時迎來屬於自己的黃金發展。產業互聯網加速、 科技 賦能、我國雲計算千億市場正等待屬於它的耕耘者。
雲計算:十大發展趨勢這里分享一份來自雲計算行業從業人士、分析師和企業決策層,對雲計算產業2019年的發展趨勢所作出的十大預測,供各位知友參考。
1、廣泛使用智能決策成為企業先進標志
人工智慧走出「 娛樂 界」,開始在企業運營中廣泛輔助人類做決策。
企業對於使用人工智慧等技術進行業務創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迫切。同時,以雲為基礎的智能商業也將觸發企業進行組織變革。
2、企業將整體上雲
更多大型企業逐漸放棄自建的IT基礎設施,整體遷移到公有雲,出現「雲基原生企業」。
美國視頻網站Netflix的基礎設施已經全部搬遷到亞馬遜AWS上。中國少數企業在2018年實現了這樣的整體上雲搬遷,而在2019年預計這樣整體搬遷上雲的案例將會大量涌現。
生產資料的雲化意味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啟。
3、雲成為企業獲取人工智慧最重要路徑
雲天然解決了企業數據和技術的統一,並構成了企業獲取人工智慧能力的最重要路徑。
目前,公有雲平台已經成為客戶低成本獲取人工智慧服務的最重要渠道。
在商業領域,經過雲服務商自身業務驗證的人工智慧技術備受企業決策者青睞。
4、 硬體雲服務商逐步告別公有雲市場
2018年傳統硬體起家的廠商在公有雲時代集體遭遇水土不服。
IBM的雲計算份額下滑,此前惠普、思科、富士通等企業藉助開源OpenStack 技術進入公有雲市場先後挫折。分析認為硬體廠商在公有雲市場折戟,在於沒有搞清楚雲計算的本質。
雲計算的本質並非「計算機」而是服務,加上此類企業幾乎與互聯網時代完美錯身。由此,上述廠商的硬體基因如此強大既有商業如此成功以至於面臨「創新者的窘境」。
5、公有雲市場進一步集中
根據權威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和IDC的統計,包括亞馬遜AWS、微軟Azure、阿里雲、谷歌雲在內四家廠商成為了全球公有雲市場的主導力量,並且這四家廠商的營收增長速度都遠超行業平均增長。
華爾街投行高盛預計,2019年亞馬遜、微軟、阿里巴巴等巨頭廠商將占據核心雲計算市場約84%的份額。這些廠商在人才、技術、運營、服務、資本、生態等多方面都大幅領先行業對手,可以預見2019年全球雲計算市場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並在未來幾年更加顯著。
6、企業更偏好全棧解決方案
過去一年,隨著智能技術在商業領域的加速滲透,很多企業已經在部分業務環節中實現了智能化。
但是,相對人工智慧技術提升某一業務或者環節而言,越來越多的CEO群體表示更加青睞全面的解決方案。這類方案不但可以實現公司業務的數據化,還提供一整套經過驗證的智能工具,幫助企業實現智能決策。
2019年,更全面的智能解決方案將會不斷出現,並得到市場歡迎。
7、企業因為安全擁抱雲計算
過去提到上雲,安全成為一個阻礙因素。
很多企業在選擇是否上雲時,最重要的擔憂是安全問題,不僅擔憂自身的信息安全,也擔心業務系統的穩定性。但是隨著全 社會 數字化轉型,各類企業業務經營將不可能避免地觸網,為了尋求業務安全反而開始成為促進企業積極上雲的驅動因素。
雲計算廠商擁有強大的安全團隊,服務過多類型的客戶,可以讓企業低成本獲得了強大的安全防護能力,這改變了以往企業在安全方面的投資習慣。
8、雲計算滲透率進一步提高
經過10多年發展,雲計算技術已經逐漸成熟,企業對於雲計算的接受程度也在進一步提高。
由於雲計算能夠給企業IT運營、業務創新等帶來明顯效用,上雲已經成為企業常態。
2019年,全 社會 將把越來越多的預算投放在雲計算領域,而這將進一步提升雲計算在整體IT支出的佔比。華爾街投行高盛預測,2019年雲計算的市場滲透率將首次突破10%,到2021年該數字將躍升至15%。這意味著,雲計算將進一步蠶食企業IT支出,提升在IT市場的影響力。
9、雲計算產業並購活動將更加頻繁
2018年,雲計算領域出現了諸多規模巨大的並購交易,這些交易分部在晶元、安全、人工智慧、開發者社區、雲解決方案等不同領域。
主流雲計算廠商為了維持高速增長,需要推出更多高附加值的產品或者服務,並不斷擴大付費客戶群體規模,通過合並或者收購成為快速見效的手段。
2019年,雲計算巨頭公司針對技術或者客戶方向的收購活動預計還將高頻出現。此外,部分公司還可能通過收購跨界進入雲計算產業。
10、雲廠商嘗試向產業上游延伸
隨著主流雲計算廠商在IT市場上擁有更強大的市場影響力,它們開始嘗試向產業上游延伸,嘗試涉足晶元、伺服器等核心環節,這給傳統硬體產業鏈帶來沖擊。
過去幾年,諸多雲計算廠商先後宣布人工智慧晶元、物聯網晶元等開發計劃,比如谷歌推出TPU(張量處理器)、阿里雲開發神經網路晶元Ali-NPU、亞馬遜AWS開發人工智慧晶元Inferentia等。2019年,預計更多雲廠商主導的專用晶元或者其他硬體將會上市。在特定場景下,這些專用晶元將挑戰傳統晶元的絕對統治地位。
雲計算:百花齊放 百舸爭流雲計算行業將會見證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上雲,雲計算的滲透正在逐步從互聯網領域客戶,向傳統產業的領域滲透。
在國家產業政策的驅動下,各個國家部委、省政府、垂直性的行業協會、大型央企,正在逐步將一類非敏感性的業務系統,搬遷到公有雲上,並優選私有雲作為整個IT架構轉型和業務升級的載體,我們看到過去的一年中,國內幾乎所有的省份都啟動了區域性的雲計算建設項目。
銀行、保險、製造業等均選擇雲計算作為未來戰略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載體,一改過去主要以互聯網客戶為主的現狀。雲計算產業正在進入廣泛的應用滲透,以及產品迭代升級與客戶拓展交互推進的階段,整體行業正在進入業績逐步兌現的階段。
雲計算市場無論是放眼全球還是聚焦國內,已然百家爭鳴的雲服務市場將會迎來新一輪的洗牌。
包括全球六大雲計算巨頭:亞馬遜AWS,谷歌,阿里雲,IBM,微軟Azure和甲骨文,也包括雲服務市場的新玩家、初創企業等,從全球到國內,2019年雲服務市場將不會太安靜。
「馬太效應」這個詞經常會被拿來形容雲計算這個行業,這和雲計算產品既有的行業基因有密切聯系,規模化競爭,布局及盈利、重資產化、先入為主,意味著更早入局的擁有更多資源的雲服務商往往擁有更大的獲勝機會,亞馬遜AWS能有今天的成績便是最好的例證。
當然,這也並不是意味著新來的玩家沒有機會,不過對於新玩家而言無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對雲計算行業的掌控力、具備擴展行業應用和計算能力、具有能夠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能力、具有能夠滿足差異化需求和定製化服務能力、需要更加專注在所屬領域的縱向發展和延伸,以達到更高的產品進入壁壘,保持在所屬細分領域存在價值和競爭力,這樣新玩家才可以在雲服務的江湖佔有一方天地,雲計算市場將會呈現多寡頭和垂直領域雲服務商並存發展的局面。
雲計算將會向成為「雲生態」更進一步,不只是孤立獨自發展,將會與人工智慧、大數據和物聯網、5G等技術做更多的融合、交流和碰撞,彼此依附且相互助力!
我是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員,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要明白雲計算是什麼?雲計算(cloud computing)通過互聯網按需提供 IT 資源,並且採用按使用量付費的定價方式。您可以根據需要從諸如 Amazon Web Services (AWS) 、 Microsoft Azure、阿里雲、華為雲、騰訊雲之類的雲提供商那裡獲得技術服務,例如計算能力、存儲和資料庫,而無需購買、擁有和維護物理數據中心及伺服器。
雲計算本質上來說是分布式計算的一種,還是沒有脫離計算機網路的概念和范疇,比如以前的企業都會自建機房,部署ERP、OA、MES等各種軟體伺服器,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帶寬越來越大,慢慢的頭部互聯網公司搭建了龐大的數據中心,擁有專業的運維團隊,如果用戶上雲省去了運維費用,簡單的組建就可以快速部署全國設置全球的應用場景。這將是未來互聯網發展的趨勢。比如微軟這些年通過雲轉型就非常成功,國內的阿里雲這幾年也發展迅速。
我個人用過以上幾個知名的雲,各有優勢,但領先的技術還是首推國外的AWS和Azure。國內的雲發展的空間無限大,也有越來越多企事業單位上雲,每年的雲計算從業人員也越來越多,但還是應用層面的比較多,希望將來有更多服務商和有志之士把精力投入到基礎層面的研發上,才能趕超歐美。
相信雲計算絕對是一個非常有發展前景的領域。當地時間周一,聯合國宣布將與谷歌展開合作,它將利用這家搜索引擎巨頭公司的雲計算技術對抗氣候變化問題。聯合國希望利用谷歌的先進技術監測人類對環境的影響,以便在未來時間內實施更適當的應對措施。
谷歌將通過提供它的雲計算技術和「地球觀測公共目錄」來協助聯合國展開相關工作。
據聯合國的新聞稿了解到,谷歌此次的協助將可能是無價的,因為在面對實時環境問題時,聯合國環境部門面臨的主要障礙之一就是缺乏充足的數據支持。
對於這次合作,谷歌地球項目總監Rebeca Moore表示,公司非常高興能讓所有國家獲得最新技術和信息以此來支持全球氣候行動和可持續發展。
前景非常廣闊。
1,雲計算的基本原理。通過使計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計算機上,而非本地計算機或遠程伺服器中,企業數據中心的運行將更與互聯網相似。這使得企業能夠將資源切換到需要的應用上,根據需求訪問計算機和存儲系統。這就好比是從古老的單台發電機模式轉向了電廠集中供電的模式。它意味著計算能力也可以作為一種商品進行流通,就像煤氣、水電一樣,取用方便,費用低廉。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是通過互聯網進行傳輸的。雲計算的藍圖已經呼之欲出:在未來,只需要一台筆記本或者一個手機,就可以通過網路服務來實現我們需要的一切,甚至包括超級計算這樣的任務。從這個角度而言,最終用戶才是雲計算的真正擁有者。雲計算的應用包含這樣的一種思想,把力量聯合起來,給其中的每一個成員使用。從最根本的意義來說,雲計算就是利用互聯網上的軟體和數據的能力。
2,「雲計算」的特點。首先,雲計算提供了最可靠、最安全的數據存儲中心,用戶不用再擔心數據丟失、病毒入侵等麻煩。因為在「雲」的另一端,有全世界最專業的團隊幫助用戶管理信息,有全世界最先進的數據中心幫助用戶保存數據。同時,嚴格的許可權管理策略可以幫助用戶放心地與用戶指定的人共享數據。其次,雲計算對用戶端的設備要求最低,使用起來也最方便。用戶只要有一台可以上網的電腦,有一個自己喜歡的瀏覽器,唯一要做的就是在瀏覽器中鍵入 URL ,然後盡情享受雲計算帶來的無限樂趣。此外,雲計算可以輕松實現不同設備間的數據與應用共享。在雲計算的網路應用模式中,數據只有一份,保存在「雲」的另一端,你的所有電子設備只需要連接互聯網,就可以同時訪問和使用同一份數據。當然,這一切都是在嚴格的安全管理機制下進行的,只有對數據擁有訪問許可權的人,才可以使用或與他人分享這份數據。最後,雲計算為我們使用網路提供了幾乎無限多的可能,為存儲和管理數據提供了幾乎無限多的空間,也為我們完成各類應用提供了幾乎無限強大的計算能力。
3,「雲計算」的未來前景。目前,PC依然是我們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核心工具——我們用PC處理文檔、存儲資料,通過電子郵件或U盤與他人分享信息。如果PC硬碟壞了,我們會因為資料丟失而束手無策。而在「雲計算」時代,「雲」會替我們做存儲和計算的工作。「雲」就是計算機群,每一群包括了幾十萬台、甚至上百萬台計算機。「雲」的好處還在於,其中的計算機可以隨時更新,保證「雲」長生不老。屆時,我們只需要一台能上網的電腦,不需關心存儲或計算發生在哪朵「雲」上,但一旦有需要,我們可以在任何地點用任何設備,如電腦、手機等,快速地計算和找到這些資料。我們再也不用擔心資料丟失。雲計算是一種新興的共享基礎架構的方法,它可以將巨大的系統池連接在一起以提供各種IT服務。雲計算+always-On設備 被評為「25年來最具影響力的十大IT技術組合」。「雲計算」帶來的就是這樣一種變革——由專業網路公司來搭建計算機存儲、運算中心,用戶通過一根網線藉助瀏覽器就可以很方便的訪問,把「雲」作為資料存儲以及應用服務的中心。
4,現在很多互聯網公司都在推進服務上雲,這樣公司業務可以更快推出服務,可以節約大量成本,以後很多傳統行業的服務回上雲
雲計算的前景好嗎!現在很多院校都開設了雲計算與數據科學專業,從發展趨勢來看,雲計算專業是不錯的選擇
說到雲計算,可能很多人會感覺離我們好像很遙遠,但是雲計算卻時時刻刻陪伴在我們身邊,如果你淘寶了,如果你導航了,如果你上網瀏覽網頁了。有人說我去深山老林裡面去,那應該和雲計算沒什麼關系了吧?那你最好不要帶上手機,因為手機會有天氣預報,這樣就可以了。
雲計算作為一個大型數據服務的提供載體,可能幫助大部分人獲取資訊和想要的消息,而資訊的提供商需要有一個數據中心來幫助其儲存數據,這種資料庫有自己運營的,也有需要租借的,今天我們介紹的就是一種共享的租借伺服器,這是接下來雲計算領域的主流。
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有一天你開了一個公司,生產了一個產品,你需要建立一個網站來對你們公司進行介紹,當然也包括產品,同時還要開發一款APP,畢竟現在移動端的人太多了,大家不可能時時都在抱著電腦。那麼數據的存儲需要一個伺服器,這個伺服器如果自己買,費用有點貴,而且作為初創型的公司,可能不能負擔,那怎麼辦?還有一種方式是從阿里巴巴或者網路等這種大型的互聯網服務商租用一部分伺服器的空間進行數據存儲,那麼這個東西就叫做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
從互聯網最初的運行來看,主要的IT結構是以本地部署伺服器,儲存源等,其模式主要是數據中心IDC,費用比較大,而且後期的維護需要專門的人來進行管理,現在的IaaS模式解決掉了這個問題,伺服器有提供商維護,網站所有者只需要數據的提供即可。在IaaS的快速發展下,新的雲計算數據中心大概率出現涌現。
雲計算中的伺服器是整個IaaS中成本最大的部分,在未來五年的時間,擺闊雲計算、5G、AI以及IOT將成為推動雲伺服器爆炸性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從2013年以來,我國的伺服器市場的收入和發展出現了快速增長的趨勢,今年的一季度達到了66億美元的產值,而在2013年一季度的時候,雲計算的伺服器費用產值才不到30億美元的空間,五年的時間增長超過一倍,市場發展趨勢明顯。
隨著雲計算產業的不斷發展,再加上IaaS模式的發展,大型伺服器的生產商的供貨量將會大幅度提升,同時隨著市場的不斷擴大,國內生產伺服器的龍頭企業也將會直接受益。從目前來看,浪潮信息作為國內的第一大,全球第三大的伺服器生產商,業績增長明顯增強,目前維持在第三的規模,但是其同比增長率達到77.5%,屬於規模前三的企業中增長速度最快的企業。
自互聯網誕生以來,其發揮其發揮了空前的作用,極大提升了各種工作的效率,實現了人類的互聯,故基於互聯網相關技術的雲計算發展潛力巨大,如果您從事的是該專業,希望您做好此領域的細分工作,精研技術,深挖自身潛力。
全球范圍內,混合雲和公有雲已經成為企業用雲的主要形式。雖然目前大部分公司都在使用雲,但是這些公司中大部分對雲的技術和知識是較為欠缺的。而管理服務提供商為雲使用企業提供雲管理平台,幫助雲技術不足的企業更加方便的使用和管理雲。因此,在企業上雲成主流趨勢的背景下,全球雲管理服務及公有雲服務市場高速增長。
企業擁抱多雲,混合雲和公有雲成主要模式
根據Flexera發布的《2021年雲計算市場發展狀態報告》,受訪企業中有92%的企業採用了多雲戰略,其中,採用了混合雲戰略的企業佔比由58%上升至82%。對於大部分企業來說,混合雲和公有雲是企業主要的雲應用方式。企業多雲戰略下,管理服務提供商(MSP)也必須做出轉型,幫助企業上雲。
雲計算滲透率上升,雲管理服務行業高速增長
根據Gartner統計,2015-2020年,全球雲計算市場滲透率逐年上升,由4.3%上升至13.2%,至2021年,全球雲計算滲透率將上升至15.3%。可見,隨著世界互聯網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運用雲的技術,企業應用雲計算成為大勢所趨。
受限於公司技術的原因,IT外包化、網路外包化趨勢明顯。因此,雲管理服務行業在最近幾年發展迅速。據Gartner統計,從投資上來看,企業對於雲管理服務行業的投資正穩步增加,從2016年的185.9億美元逐步增長到2020年的427.3億美元,年增長率維持在20%左右。
公有雲應用繼續加速,推動公有雲服務市場高速增長
Flexera《2021年雲計算市場發展狀態報告》數據顯示,36%的受訪企業每年在公共雲上的花費超過1200萬美元,55%的企業工作負載預計將在12個月內進入公共雲。90%的受訪者預計,由於疫情,雲的使用將超過計劃。
近年來,全球以IaaS、PaaS和SaaS為代表的的全球公有雲市場呈現穩步上升趨勢。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全球及中國公有雲服務市場(2020年)跟蹤》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公有雲服務整體市場規模(IaaS/PaaS/SaaS)達到3124億美元,同比增長24.1%。
—— 更多數據來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 《中國雲計算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雲計算的前景好不好?這個問題,毋庸置疑,我的答案一個字:好!
這個問題,就好比八十年代末期計算機進入中國的時候,學生在選擇學習計算機課程時,心裡一直在問:學計算機前景好么?現在,這樣的問題已經不再是問題,計算機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離開了計算機(現在叫互聯網、電腦、職能手機),我們會感覺寸步難行。
在我的印象中,最近六七年來,經常上網時,網路上出現了「網路雲」、「阿里雲」、「騰訊雲」等詞彙,當時不知道這是幹啥用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網路知,就順手網路了下,大致意思好像是利用互聯網計算的一種方式,「雲」就是互聯網的形象說法,換句話說,在八九十年代,我們教科書上的稱呼為:大型計算機,現在的形象說法叫雲計算。
在我看來,雲計算與八九十年代的高速計算機的區別之一為,雲計算是基於大數據計算,採用智能化計算,為企業和政府機構提供服務的一種方式,必將越來越多地影響到普通民眾的生活。雲計算的興起,必定也要對電腦晶元等核心部件產生沖擊,促進科學技術革命升級。
由此看來,雲計算的前景是廣闊的,學習雲計算的相關知識,在未來的 社會 中很有前瞻性,無論是找工作還是自己創業,都是不錯的選擇。
❺ 泛播谷歌雲伺服器在哪
請參照http://jingyan..com/article/3d69c5518591f4f0cf02d7fb.html或是您的google流_器 右上方 找一個 小小的 "9宮格"的圖示。
伺服器需要逐一傳送,重復10次相同的工作。但由於其能夠針對每個客戶的及時響應,所以現在的網頁瀏覽全部都是採用IP單播協議。
泛播也是採用以上的思路,將相同的IP地址配置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伺服器上,每台伺服器提供相同的服務,甚至數據都是同步的,伺服器服務范圍為以自己為原點。
❻ 谷歌雲伺服器購買的時候怎麼選擇語言
不同的瀏覽器有不同的清理方法。以下為您推薦:
☆ IE6
1、點擊工具菜單。
2、選擇 Internet 選項。
3、點擊常規標簽。
4、點擊刪除文件按鈕。
5、在確認 窗口中點擊確定按鈕。
6、點擊確定按鈕關閉"Internet 選項"窗口。
☆ IE 7
1、點擊工具菜單。如果您沒找到該菜單,請按鍵盤上的 Alt 鍵來顯示菜單。
2、選擇刪除瀏覽的歷史記錄。
3、點擊刪除文件按鈕。
4、在確認窗口中點擊是按鈕。
5、點擊關閉按鈕。
❼ 谷歌雲計算擁有伺服器大約多少台
舉個例子,比如京東這個商城的伺服器大約在2000台左右,網路的伺服器預估在20000-100000台左右,每台伺服器的功率大約在500W左右。也就是說網路每個月的用電量約0.5*24*30*(20000-100000)=(7200000-36000000),按100W人口的大型城市來說,平均一家人3人,月用電在100千瓦時計算,大約在33000000,並且谷歌比網路需要的伺服器更多,因為在很多國家都是用谷歌雲計算,大約估計伺服器應該在50W台以上。
❽ 對於谷歌雲而言,中國市場不重要嗎
對於谷歌雲而言,中國市場不重要嗎
我國此前也曾發布《國務院關於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以及《雲計算綜合標准化體系建設指南》,將雲計算提升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
亞馬遜AWS、微軟Azure等雲服務巨頭顯然已經看到中國市場未來在雲計算上的巨大機遇,截止目前,AWS在華兩個區域布局有數據中心,共4個可用區,據不完全估計年營收或已達到15億元人民幣,摺合約2億美元,該數字僅次於阿里雲、騰訊雲。微軟Azure在中國已有3個數據中心,雖在營收上沒有給出確切數據,但通過與世紀互聯的合作,微軟Azure在中國已有11萬企業客戶,1 400多個雲合作夥伴,入華成效顯著。
競爭對手對中國雲計算市場不斷拋出的橄欖枝,置若罔聞、視若無睹都不會成為谷歌雲的最佳選擇。谷歌在雲計算上的「淡定表現」是一種假象還是在谷歌的整體戰略中,雲計算只是個「配角」?
谷歌的雲計算是個配角嗎?
如果要論雲計算在谷歌發展戰略中的地位,我們可能需要從谷歌的企業文化說起。20年前,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在加利福尼亞的山景城創辦了谷歌,兩位創始人雖然性格迥異,但在如何管理公司或谷歌未來應該朝著哪個方向發展上卻有著驚人的共識:崇尚技術,這讓谷歌有了很深的工程師文化;崇尚創新,又使谷歌的「登月」文化傳承至今;夢想改變世界的大情懷,又讓谷歌的各項業務不因短時的利益而改變航向。
因此,兩位所向披靡的谷歌創始人帶領谷歌涉足了一切他們可以涉足的領域,只要有創新、只要他們認為對未來有益,谷歌就會去做,這就有了我們看到的谷歌無人駕駛汽車、谷歌眼鏡,甚至是谷歌收購的Youtobe等等。於是,當我們將谷歌的雲計算業務放在谷歌整個產品生態中去的時候,谷歌雲就稍顯渺小。
谷歌旗下的產品分為三大類,針對消費者的「人人適用」類,針對企業客戶的「企業適用」類,針對開發者的「開發者適用」類,看起來產品圖譜很簡單,但如果把每類下的產品數量相加,谷歌的總產品數量則有110種之多。然而,谷歌的雲計算業務沒有被單獨歸為一類,外界通常籠統地將谷歌雲端平台、谷歌G Suite等統稱為谷歌雲業務,在谷歌一年一度的財報中,也鮮有提及「谷歌雲」,而是把它歸到了「其他收入」行列。
值得考慮的是,谷歌母公司Alphabet2017年度營收超1000億美元,谷歌雲的營收只佔到了4%(實際佔比可能比這個更少),谷歌公司的營收大王——廣告業務,其2017年營收佔到了谷歌總營收約90%。對比AWS已被亞馬遜宣稱成為營收主力,谷歌雲的地位確實有不小落差。一言以蔽之,有了廣告業務這個收入引擎,谷歌董事會們並沒有指望雲計算能給他們賺多少錢。
如果用「雲計算不重要」來形容谷歌雲的戰略地位又不太恰當。因為2015年穀歌CEO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請來了重量級人物,企業計算巨頭VMware(現已被戴爾科技集團收購)創始人黛安·格林(Diane Greene)加入谷歌,擔任谷歌雲CEO(Google Cloud CEO)。在隨後的2016年穀歌消費者大會上,黛安·格林宣布正式啟用Google Cloud 谷歌雲,谷歌雲的征途由此開始。
在戴安·格林的帶領下,谷歌雲產品目前已覆蓋計算、存儲和資料庫、網路、大數據、物聯網、機器學習、身份驗證與安全、管理工具、開發者工具等九大方面。今年2月,谷歌首次就雲計算部門的營收進行了宣布,戴安·格林表示2017年穀歌雲的季度營收已經達到10億美元,按此推算谷歌雲年營收最高達到40億美元,位於國際巨頭亞馬遜AWS 2017年度營收175億美元之後,卻排在中國體量最大的雲服務商阿里雲2017年度營收17.85億美元之前。
此前,戴爾·格林還在演講中透露,拉里·佩奇等谷歌董事會高層都為谷歌雲2017年取得的成就感到興奮,並正在籌備雲計算相關企業的收購事宜。如此看來,谷歌對雲計算的態度大致明了:不打算靠雲計算賺錢,但可能在謀劃繼續往裡面砸錢,不急不躁,小步慢跑。
2016年11月,世界人工智慧頂級專家李飛飛加入谷歌,擔任谷歌雲人工智慧機與器學習首席科學家(Chief Scientist, Cloud AI & ML),這里谷歌將「Cloud(雲計算)」、「AI(人工智慧)」、「ML(機器學習)」融合成了一個詞,簡稱為「Cloud AI & ML」。可以看出,這位深耕人工智慧、機器領域的科學家將會於「谷歌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重組後的Alphabet組織架構圖,僅供參考)
2015年穀歌母公司Alphabet啟動企業結構重組,2017年完成重組後,「Cloud」作為一個單獨的部門位列其中。AI或ML沒有單獨成立部門,原因或許在於Alphabet的各個子公司中,無論是神秘的谷歌X實驗室、人工智慧Deepmind,還是無人駕駛汽車項目Waymo都離不開AI&ML,也就是說對於谷歌各項子業務,AI&ML都作為底層支撐,無需單獨成立部門。
對於谷歌雲也是如此。李飛飛這位以研究AI&ML擅長的首席科學家被冠以「Cloud AI & ML」的頭銜,她工作關鍵將是把AI&ML深度融進雲計算。
李飛飛也這么做了,她的第一站就是中國。
2017年12月,在上海舉行的谷歌開發者大會上,李飛飛宣布「谷歌AI中國中心」正式成立,那天她身著一件中國紅風格的旗袍短袖侃侃而談。李飛飛是谷歌雲官網掛出的十位高管中唯一一位華人面孔,這個身份或許與谷歌選定其為Cloud AI & ML首席科學家不無關系。
在2018年3月,谷歌 Cloud Next 17上,李飛飛發布了谷歌雲面向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的一系列新API 以及收購機器學習競賽平台Kaggle。
之後谷歌雲可能還會藉助「谷歌AI中國中心」進一步壯大其在中國的雲計算業務,這一天希望不會等太久。
谷歌這次會妥協嗎?
2010年,谷歌搜索業務退出中國的事件,現在想想仍然心有餘悸。關於谷歌退出中國的原因外界說法很多,一種聲音認為,谷歌單方面確認其遭受來自中國黑客的網路攻擊;另一聲音,谷歌在與中國本土搜索引擎網路爭搶份額的過程中敗下陣來,倉皇逃脫;還有一種聲音則是因為,谷歌無法接受中國政府提出的「內容審查」要求;另外,也有人指出,是李開復的離職,讓谷歌缺乏一個中國區領導者,致使其無法本土化。
總之,谷歌最後選擇了不妥協。
然而這次,谷歌雲將經受的來自中國政府的考驗相對更加嚴峻,因為涉及到了中國用戶的數據問題。中國《網路安全法》對數據主權做了規定,即數據要採取本地化存儲,對於本國或者外國公司在採集和存儲與個人信息和關鍵數據相關數據時,必須使用主權國家境內的伺服器。
無論是亞馬遜AWS還是微軟Azure、蘋果icloud等跨國公司巨頭都已經選擇順應中國政府的要求,與中國本地公司合作,基礎設施交由中國公司運營,蘋果icloud甚至將鑰匙串一並遷移回中國。谷歌雲會跟它的競爭對手們一樣選擇妥協嗎?谷歌雲的華人領導者李飛飛能否帶領谷歌雲歸航?
谷歌創始人拉里佩奇曾表示:「企業只以盈利為目的,而不為改變世界做出貢獻,就不能成為另人滿意的企業」。在谷歌的整個生態中,「現在」與「未來」是兩個明顯的分界線。谷歌的營收大王廣告業務是「現在」,而「未來」則是人工智慧、無人駕駛等一切可以讓人類變得更好的技術,當下,谷歌將「雲計算」也劃分到了「未來」里。
「非盈利」的想法可能不會使谷歌雲選擇快速攻入中國市場,它的步伐用「培育雲計算「可能比用「佔領市場」更為貼切。
❾ Google有多少伺服器
根據八月份的InformationWeek的報道,Google擁有大約200,000到450,000台伺服器分布在65個數據中心。
這個數字的范圍如此之大,是因為對於伺服器的定義不同而不同。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
Google從未討論過這個估計數字的准確與否,因為這樣敏感的商業數據,對於競爭對手很重要。
DiBona,是Google的開源程序經理,他認為,如果Google購買那些軟體許可,或者代碼許可,(那些是基於伺服器個數來購買的,就是每伺服器多少錢)這樣人們就會知道Google的架構是怎樣的,而使用開源軟體的好處就是,人們不知道Google使用了多少個類似的軟體系統。
其實,上面的數字仍然只是一個估計,沒有人知道確切的數字,即使是Google的普通員工也不知道。
❿ 谷歌雲服務排全球第三,雲服務能撐起谷歌萬億市值嗎
雲服務無法撐起谷歌萬億市值,市值破萬億的新聞1月才發布不久,谷歌於2月3日美股盤發布的新公告顯示,谷歌營收並不理想,股價下跌了4%,市場又沒有破萬億了……而且,谷歌的業務支撐,主要營收來源一直都是谷歌的廣告收入,佔比大約是84%(由網站營收和網路營收構成 )。
隨著網路通訊技術的發展,雲服務的也迎來了更新換代的時機。當我們的網速足夠快的時候,很多信息及資源都可以通過在網路伺服器直接獲取,免除了下載的操作。特別是5G雲存儲技術的發展,誰越早布局,越能獲利。因此,谷歌也不願意錯過這樣的機會,大力地收購相關公司,拓展全球市場及基礎建設。
不過,目前谷歌的雲服務也僅僅排名第三,並未能撐起谷歌的萬億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