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微軟非把伺服器沉在海底而華為卻放置在深山中,有什麼不同
因為現在雲計算逐漸成為了信息技術發展的戰略重點,它集合了眾多計算資源,讓每一位網民都可以隨時獲取資源,而這背後真正依賴的並不是高高在上的雲朵,是陸地上有無數台伺服器構成的數據中心。
那麼對於數據中心來說冷卻屬於數據中心的主要成本因素,所以怎麼解決冷卻降溫這個問題就是節約成本要考慮的最大的問題。
Facebook位於瑞典呂勒奧的數據中心,距離北極圈不到70km,這里常年低溫可以將冷空氣吸入散熱。阿里巴巴位於杭州千島湖的數據中心,這里年平均氣溫17 ,可以利用深層湖水的循環流動,幫助伺服器降溫。而騰訊位於貴州貴安的數據中心,這里有五條山洞,隧道面積超過3萬平方米,安全隱蔽且溫度較低。微軟更是腦洞大開,直接將伺服器沉到了海底,想要利用海洋的自然冷卻能力,打造一個綠色節能的海底數據中心。
所以這沒有什麼是尖端技術。只是微軟為了節省維護伺服器(包括冷卻)的費用而已。就比如華為在大山深處建立數據中心一樣,他們的目的都是相同的。
放在深山和沉在海底,目的是一樣的:散熱。現在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其能源消耗是及其巨大的,而設備運轉時的熱量也是巨大的,相當多的電力要用來散熱。而如果有一個本身就低溫或散熱好的環境將會節省大量能耗。
但目的相同,方式不同,是因為這兩家公司所處政治、地理環境的不同。
其實沒什麼不同,只不過散熱方式不同罷了
微軟把伺服器沉入海底 是通過海水的低溫及流動性帶走伺服器的熱量。
華為把伺服器放在深山裡,是通過深山隧道的低溫環境和風流帶走伺服器的散熱。
大家要知道伺服器端的熱量放射是非常大的,你家一台電腦如果沒有風扇散熱,電腦很快就會溫度過高死機。所以伺服器必須保持低溫下或者常溫下運行。
所以兩者並沒有什麼本質區別,只不過散熱形式不同罷了。同時可以節約很多散熱上的成本。
如果資金允許,條件允許,把伺服器放南極和北極是最好的。但同時伺服器散發的熱量也會影響力南北極的環境了。
微軟之所以選擇沉入海里來降溫,是因為其選擇的一個地理環境就是海洋寒流常年經過的地方,其選址也是經過了嚴格審核的,不是隨隨便便的選有水的地方就行。同時選擇的也是海洋生物活動少的地方。
其分別在加州海岸和歐洲海岸附近海域設置了伺服器,而且效果還不錯。
其實沒什麼不同,目的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散熱。
所以,不管是微軟還是蘋果,不管是華為還是谷歌,他們建伺服器的時候都會從幾個方面考慮:成本、安全。從成本方面來說,主要是場所、電力和硬體成本。而電力方面又因伺服器散熱而需要考慮降溫的成本,實際上很多伺服器的電力都因散熱而浪費掉。
所以,微軟把伺服器沉到海底也是基於上面說的幾點考慮。首先不需要場地成本,通過集裝箱的方式沉入海底,避免了建設機房的成本;其次通過海水散熱減少了空調的使用,這種天然的降溫方式比耗費大量的空調降溫要劃算得多,對於微軟在向雲廠家轉型的過程中,大規模採用海底部署的方式節省的成本是非常可觀的。
現在很多的雲廠家,都在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盡可能地降低成本來部署伺服器。比如谷歌想出了用廁所的水給伺服器來散熱,當然是與污水凈化廠合作的方式。
在我國,越來越多的公司把伺服器部署在貴州的深山老林裡面。比如蘋果公司就把中國區的數據伺服器放在了貴州。後續包括阿里、華為、中國移動等公司把伺服器建立在貴州後,騰訊公司也把伺服器建在了貴州。其原因主要包括:當地的氣候比較涼爽和穩定,電力便宜,地質穩定。所以伺服器建在這些地方是比較安全和劃算的。
所以來說,廠家肯定是因地適宜的選擇合適的方式,並沒對錯,目的完全相同。
這個我還真不知道!願聞其詳
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為了隔熱降溫,節能減少成本。
大多數企業給伺服器降溫都是通過空調降溫的,這樣成本是很高的。伺服器運行得時候運產生熱量的,就像使用手機的時候會發熱一樣的,微軟和華為都有很多伺服器的,這些伺服器放在一起產生的熱量是很高的,伺服器所處的環境溫度一旦過高就無法工作了,所以微軟和華為都是為了給伺服器降溫,他們只是採取的方式不同。
微軟把伺服器放入海底,海水可以很好的隔絕陽關的照射,海水還能通過導熱的方式給伺服器降溫。
華為把伺服器放入深山中同樣可以隔絕陽光照射,而且大家都知道山洞裡的溫度是比外面低很多的,這樣可以直接給伺服器降溫還不要成本,再通過空調來調節溫度。所以微軟和華為的目的是一樣,只是方式不同。
眾所周知,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在全球范圍內也誕生了很多的 科技 巨頭企業,像微軟、華為、蘋果等公司都是家喻戶曉的 科技 企業,而對於這些大型的 科技 企業來說,建立一個合適的伺服器數據中心無疑是十分重要的;在互聯網時代,所有的數據傳輸幾乎都需要依賴於伺服器的支撐才行,所以很多互聯網公司都有自己的伺服器數據中心!
目前幾乎所有的大型網路運營公司,都在尋找並研發最合適的伺服器冷卻技術;因為伺服器的運行會產生大量的熱量,而且還需要消耗大量的電力,這對於建設伺服器的場所來說,就有嚴格的要求;像馬雲的阿里雲以及亞馬遜和360等企業就將自己的數據中心給建在了寧夏,而華為、騰訊和蘋果iCloud則選擇將數據中心給建在了貴州的大山中,其目的就是為了利用該地獨特的氣候,以達到低溫和自然風製冷的效果,並有效地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
據悉,在貴州的大山深處,華為選擇了將山體挖空來放置伺服器。據悉,華為貴州伺服器中心僅一期的建築面積就超過40萬平方米,可以容納60萬台存儲伺服器,其規模無疑也是十分龐大的,那麼華為為何會選擇在貴州「挖空」一座大山來建數據中心呢?這裡面有這幾個關鍵原因。
貴州之所以會受到華為等無數 科技 企業的青睞,並在這里建設自己的伺服器中心,主要是因為貴州的地理位置優越,這里山區眾多,而且氣候宜人,就算是在夏天平均氣溫也僅僅在25度上下,很適合伺服器的散熱;而且貴州很多山區都有天然的溶洞,建設伺服器中心也有利於形成恆溫恆壓的環境,在貴州還很少會發生地震、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發生,這些有利條件可以充分保障大數據中心的穩定性。
除了華為這樣的企業將數據中心給建設在大山中以外,還有美國微軟將伺服器給沉入海底,想要在海底建設自己的數據中心;據悉,早在2014年的時候,美國微軟就發起了「水下數據中心建設計劃」,為了完成這一計劃,微軟公司還展開了相關的海底實驗,微軟公司為了解決海底伺服器的防水問題,甚至還花巨資聘請了艦艇製造商「法國海軍集團」,採用潛艇級別的防水和散熱技術來建設自己的水下數據中心。微軟用重達17噸的鋼制密封艙,裝下近300台電腦伺服器和超過100種的感測器,然後沉入加州海岸底,這些海底伺服器則通過艙內外安置的冷熱交換器,將艙內的高溫水與艙外海水循環交替,以達到散熱的目的。
這些 科技 企業之所以會大費盡周折地去嘗試將伺服器放置在大山深處和海底,主要都是因為伺服器也特別怕熱,特別是成千上萬台伺服器組成的數據中心,散熱一直都是一個難題,每年僅僅是這些服務區的散熱和電費運營都是一大筆的開銷。綜合來看,相比於微軟的海底數據中心,華為的大山數據中心建設方案無疑更為成熟一些,因為將數據中心給建設在深山中,可以不受海岸線等地理位置的限制,而且研發和建設成本也更低,目前微軟團隊仍處於試驗中,距離成熟的商用仍有一段距離,所以華為挖空深山放置伺服器方案無疑要更加的技高一籌,不知道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
⑵ 為什麼微軟非把伺服器沉在海底而華為卻放置在深山中,有什麼不同
二零一八年六月, 微軟將一個長度十二米,直徑約三米的數據中心沉入了蘇格蘭的海底 ,這個數據中心裝載著八百四十八台伺服器,准備進行長達五年的可靠性測試。但電器大都是特別怕水的,為什麼微軟還要將伺服器部署在海底呢?
其實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為了給伺服器降溫 ,我們的個人電腦都要使用到風扇來給CPU散熱,更何況是無數台伺服器聚集在一起的溫度了。對此伺服器的各大廠商們也都想盡了降溫方法。
比如華為就在貴州的一座大山上建立了一個數據中心, 因為這里的氣候適宜,即便是在最炎熱的夏季溫度也只有二十度左右。 還有位於杭州千島湖的阿里巴巴,也利用了深層湖水的循環流動來給伺服器散熱 。 以及距離北極圈不過七十千米的facebook,更是利用了這里的冷空氣來給伺服器降溫。
而微軟公司將伺服器放入海底的這個想法則是利用了水的傳導性。
與其花費巨額代價買空調或者風扇降溫,不如直接將伺服器沉入海底,利用可再生能源給數據中心帶來足夠的能量。這個項目被稱為Natick。
微軟公司為了讓這個方案可行,也是下足了血本, 他們請來了法國的一個專門研究軍用潛艇密封性和防水性的專業團隊,並用一百五十天時間嘗試試驗才取得成功。
不過這個方法並不是一勞永逸的,因為部署在海里的伺服器無法進行正常維護, 只能持續幾年時間後重新取回,然後再用新的伺服器來代替。 所以微軟為了延長伺服器的使用壽命, 會用氮氣填充來防止內部的腐蝕。
其實早在二零一五年八月,微軟就曾在加州的海岸附近進行過為期四個月的試驗性嘗試,最後的結果跟預期相符,因此才將這個項目延續下來。
而 這個項目的好處除了降低成本之外,還值得一提的就是距離了 。延遲對於網路提供者來說簡直就是災難,而降低延遲最好的方法就是將伺服器盡可能的靠近用戶。
目前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都生活在距離海岸兩百公里以內的范圍,而將伺服器部署在這里,無疑是大大降低了延遲的問題。
因為現在雲計算逐漸成為了信息技術發展的戰略重點,它集合了眾多計算資源,讓每一位網民都可以隨時獲取資源,而這背後真正依賴的並不是高高在上的雲朵,是陸地上有無數台伺服器構成的數據中心。
那麼對於數據中心來說冷卻屬於數據中心的主要成本因素,所以怎麼解決冷卻降溫這個問題就是節約成本要考慮的最大的問題。
Facebook位於瑞典呂勒奧的數據中心,距離北極圈不到70km,這里常年低溫可以將冷空氣吸入散熱。阿里巴巴位於杭州千島湖的數據中心,這里年平均氣溫17 ,可以利用深層湖水的循環流動,幫助伺服器降溫。而騰訊位於貴州貴安的數據中心,這里有五條山洞,隧道面積超過3萬平方米,安全隱蔽且溫度較低。微軟更是腦洞大開,直接將伺服器沉到了海底,想要利用海洋的自然冷卻能力,打造一個綠色節能的海底數據中心。
所以這沒有什麼是尖端技術。只是微軟為了節省維護伺服器(包括冷卻)的費用而已。就比如華為在大山深處建立數據中心一樣,他們的目的都是相同的。
⑶ 微軟把伺服器沉在海底,華為放置在深山中,這是為什麼
引言:有些伺服器喜歡把一些東西設置跟別人不一樣,那麼與此同時你也能夠看出區別。像有些微軟的伺服器都會沉在海底,把華為放置在深山中,那麼對於這樣的情況也會有一定的長度。伺服器一定要好好愛護才行,因為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為了在使用的過程當中會有不同的體驗。
有些人會覺得自己的功能比別人來說差不了多少,但是其實是為了打造更好的一款手機,也是為了讓大家有更好的體驗。人們的需求不同導致大家在選擇的過程當中也是非常不同的,所以你要努力的去改變自己原來的思路要讓自己在使用的過程當中可以打造一些內涵不同的現象,如果說你喜歡華為,那麼你一定要熱衷下去,讓自己可以有更好的現象。
⑷ 為什麼科技巨頭,都搶著把伺服器放在貴州它到底有啥好處
現在是 科技 時代,計算機應用已經普及,伺服器作為網路公司最重要的處理集成,全世界很多 科技 巨頭企業,都會為怎樣放置自己公司佔地面積可觀的伺服器,費了很多腦筋。
尤其是網路公司像著名的微軟公司,他們的伺服器是要服務全球網路,不容出現半點差錯,所以終端伺服器設置先進,體積龐大,因為24小時常年不休,伺服器高速運轉溫度非常高,散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一旦伺服器過熱就會出現宕機。
微軟劍走偏鋒,經過研究,竟然把總量800多台的伺服器都沉入海底散熱,因為海水常年問題很低,是天然的空調溫度,而且不用電費,這種方法是一種特別出心裁的方法,浸泡在海水裡的伺服器,散熱的問題是很好的解決了。
但是伺服器的使用壽命卻受到了影響,而且為伺服器做防水層成本也很高,也非常考驗伺服器連通海底電纜的供電設施,而且每隔幾年就要更換一批新的伺服器。
像微軟那種把伺服器這種電子設備沉入海水裡的方法,這是極端個例,絕大多數企業都按照伺服器本身的特點,需要尋找乾燥、通風好、防震好、電費優惠的地區來存放伺服器設備,
在這些先決條件的篩選之下,我國有一個特殊的地區,貴州被這些 科技 企業所青睞,現在有大批量的伺服器都存放在貴州地區。
比如我國著名的移動電信和聯通就把大數據中心設立在貴州,相應的大批量的伺服器也都安置在當地。
一提起貴州,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覺得印象中貴州是大山環繞之地,交通和經濟都算不上特別發達地區, 為什麼巨頭們要把大批量的伺服器設置在貴州?到底有啥好處?
首先簡單說一下移動、聯通和電信這些企業的伺服器,其實就是電腦和所有網路數據的終端處理器總成以及資料庫的存儲地。
小型的伺服器外觀很像電腦的機箱,大型的伺服器像一台一台高大的櫃子,一排一排站立在機房當中,蔚為壯觀。
伺服器因為數量龐大,擺放眾多,當機房內的所有伺服器都一起工作運轉時,風扇會把機器的熱風,煽動的房間里溫度比室外會高,所以機房需要配備空調降溫。
一般放置伺服器的大型機房,都會設置兩條電路備用,以避免因特殊情況臨時停電導致大型網路停擺,那將是運行事故,不允許發生的。
這樣算下來,常年24小時不停歇的電費,是一筆非常驚人的開銷,如果能節約一部分電費,那將是企業非常樂意看到的開源節流的好事。
於是,選址貴州來放置伺服器,首先看中了貴州的環境,氣候涼爽,不需要大功率的空調來給機房降溫,冬天沒有極端寒冷的天氣,不存在氣候原因對伺服器造成干擾。
而且貴州地區正好處在西電東送的樞紐位置,卡在長江區域優惠電費的階梯,運營的電費便宜,相對於其他地區,總體可以節省大筆的電費,為企業的運營節約了可觀成本。
我國的三大運營商認可貴州,就更加帶動了其他企業把伺服器也帶到貴州去,這樣一來,國內著名的企業比如網路網、京東購物、騰訊和淘寶等等公司,都把伺服器陸續遷移到了貴州,目前為止,貴州已經為眾多企業安置了伺服器達到上百萬台。
而且貴州風景秀美,氣候宜人,房價也適中,關於人才引進也有很多政策扶持,這些年政府也吸引了很多能人精英到貴州發展,帶動了為各大企業做機械維護和檢修的人才儲備,這樣一來,企業就更中意貴州了。
不僅國內的企業,國外的巨頭公司也開始把眼光投向貴州,著名的蘋果公司,戴爾電腦
惠普電子等等企業,也都把伺服器和數據中心建設在貴州。
我國的國貨之光華為公司,為建設七星湖雲端中心,在貴州選址後,最終挖空一座大山來建設天然散熱的機房,存放大量的終端伺服器,工程簡直令人嘆為觀止。
隨著越來越多的合作方湧入貴州,現在貴州放置伺服器的企業從2013年起發展到現在,已經超過一萬家,未來這個數字還可能被不斷刷新,在企業得到優惠政策扶持,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也將記錄著貴州地區可喜的經濟飛躍和日新月異的變化。
⑸ 為什麼微軟要把數據中心設在水下
是因為微軟公司為了減少散熱成本。大家都知道,數據中心的運轉會散發大量熱量,若不及時散熱就就極其可能燒毀伺服器。但是增加散熱設備又會加大電力使用,從而增加成本,於是微軟的工程師們想出了一些「奇特」的方法——將數據中心存放於水下。數據中心散熱量很大,尤其是數據高峰時,會加大伺服器的運行壓力,同時也會加速工作,產生熱量也較多,如果不能及時降溫,就會有燒壞的風險。
微軟公司表示,今後會將更多的數據中心建設在水下,並廣泛進行落實。不得不說,微軟真是一個非常有想法的科技創新型公司!微軟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每一位研發人員和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不過想到以後的海洋中,不僅有海底隧道,海底電纜、還會有數據中心,是不是會感覺很神奇。
⑹ 可以放在伺服器里的液體
所謂液冷,是指通過某種液體,比如水、氟化液或是某種特殊的不導電的油,來替代空氣,把CPU、內存條、晶元組、擴展卡等器件在運行時所產生的熱量帶走。其工作方式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間接的冷板方式,即器件本身不直接接觸液體,而是先把熱量傳輸給裝有液體的銅製冷板,再通過液體循環帶出設備,由於冷板只能覆蓋部分發熱元件,其他元件的熱量仍然需要風扇來將熱量帶出去;另一種是直接的浸沒方式,即把器件甚至是整機直接浸泡在液體中,再通過液體循環把熱量帶出去,完全不需要風扇。打個不太恰當但可能很形象的比喻,前者象是把銅壺放在電爐上燒水,後者是在用熱得快燒水,前者是對風冷方式的改良,是早期數據中心液冷技術向單機系統的遷移,後者則顯然更具革命性。
⑺ 大型科技公司會把伺服器放在海底,為何要這么操作有什麼科學依據
⑻ 有的伺服器為啥放水裡或者山洞
一、騰訊把伺服器裝進山洞
騰訊貴安七星數據中心,建在貴州省貴安新區兩座山的山體上,是要存放30萬台伺服器的災備數據中心。整個數據中心總佔地面積約為47萬平方米,隧洞的面積超過3萬平方米,能塞下4個標准足球場還有富餘。
騰訊方面透露,利用山洞建數據中心,主要出於兩方面考慮。
一是山洞結構可以散熱。山洞特殊的結構,就像一個巨大的空調。山洞外的冷空氣從主洞口進入,經過製冷模塊與IT設備熱回風進行間接換熱後,從豎井排出。這樣既可以充分利用外部自然冷源,又避免了外界空氣對設備的影響。
更主要的是安全。騰訊稱,貴安七星數據中心是參照我國高等級人防標准建設,具備突發防護能力,可防相應級別常規打擊和核打擊。發生突發事件時,它將自動切換到防護模式不間斷運行。(來~UPS了解一下)
而且利用最新AI技術,該數據中心還能實現網路、主機、業務3級雲安全布防,人臉識別、安防機器人等均被應用其中,此外騰訊還在計劃部署無人機入侵防控系統。
二、微軟把數據中心建到海底的項目
在人們對網路和計算的需求呈指數級增長的今天,已有的數據中心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生產、生活的需要。因此微軟在2014年開啟了代號為「Natick」的海底數據中心項目,旨在滿足世界人口密集區域對雲計算基礎設施的大量需求。
微軟宣布,在蘇格蘭奧克尼群島附近的一片海域,一個集裝箱大小的海底數據中心已經開始運轉。
在雲計算中,數據中心擔任著不可取代的角色,為了降低運營數據中心帶來的大量能耗,微軟於2014年開啟了Natick項目, 探索 在深海底部建立數據中心的可能。如今這個項目已經進入了第二階段,微軟嘗試運用潛艇技術和可再生能源開發新型海底數據中心,為沿海城市提供高速度、低能耗的雲服務。
海底數據中心的想法最初是在2013年的微軟的年度創新活動「ThinkWeek」中提出的,希望可以利用海水冷卻伺服器達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除此之外,這個項目還具有多重優勢,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距離海岸約193公里以內的區域,將數據中心部署在沿海城市的附近水域可以極大地縮短數據與用戶的距離,使得網速提升,沿海居民打 游戲 、看視頻的流暢度相應提升。
最重要的是,還能加快AI任務,使AI驅動技術能夠為人們營造更加流暢、真實的用戶體驗,滿足人口密集區域對雲計算基礎設施的大量需求。
經過了105天在海底的平穩運行,原型機在可行性上驗證了海底數據中心的設想。Natick項目團隊深受鼓舞,開始了項目的下一階段,嘗試在蘇格蘭附近的歐洲海洋能源中心部署一個完整的、五年免維護的數據中心。
海底數據中心可以藉助大洋深處提供的不間斷免費冷卻系統節省大量的成本,同時還可以促進海上風力發電場、潮汐渦輪機組等海洋可再生能源行業的共同發展。
三、阿里巴巴把伺服器泡進「水裡」
阿里的工程師研發出了液冷伺服器技術。
他們把伺服器「泡在水裡」——這是一種極其高效的散熱方式:浸沒式液冷。伺服器被浸泡在特殊冷卻液里,產生熱量可被冷卻液直接帶走進入外循環,全程用於散熱的能耗幾乎為零,整體節能70%。
這個問題,可以跟大家科普一下。伺服器里放的是什麼?是數據,數據最重要的是安全性,那麼那麼多大批量的伺服器運行,會有什麼效果?伺服器是全天 24 小時不停的在運行,會釋放大量的熱,上萬台伺服器在一起,得釋放多少熱量,是不是很費電?
在正式回答問題之前,給大家看段視頻,長長見識。
山洞是陰涼的,一般數據中心都建在貴州的大山洞裡,因為貴州的溫度也比較低,又加上山洞陰涼,有利於伺服器的散熱,貴州的電費也低,省錢。放到山洞或者水裡,本身就有利於降溫,本身就容易散熱,這樣對於一些通風散熱設備來講,可以使用的少一些,這樣就少運行一些散熱設備,也省電,省錢,省成本。
其實放到山洞裡,也有利於安全性,山洞本身都是比較堅固的,安全性比較容易保障,其實放到水裡在降溫層面來講肯定是比放到山洞裡更好,但是放到水裡那就要求密封性比較好,在安全性的考慮上就不如放到山洞裡。放到水裡在降溫省電方面,能夠節省成本,但是在安全保障方面,可能要特殊處理,成本就會上去。
總之,是各有特色。
最後解釋一下伺服器,其實放數據的地方,運行的伺服器說白了就是電腦的主機。大家在軟體上的數據,互聯網上的數據都存放在了伺服器里,也就是電腦主機里,成千上萬台的伺服器組合在一起,運行著大家的數據。另外,數據都是有備份的,分布式存的,比如:在上海存放的數據,可能在貴州有備份,一旦上海的伺服器有問題,被炸毀了,那麼就會啟用貴州備份的數據。所以,一般伺服器的數據都是有保障的,不會丟失。
隨著雲概念的興起伺服器在現在 科技 領域佔比已經越來越重要的了,雖然用戶在使用的時候是看不見伺服器存在的,但是組為運營者卻需要考慮實際伺服器的如何存放以及如何才能節省的成本的運行,由於伺服器本身的屬性功率高而且發熱量也大,所以能夠存儲伺服器要求必須是低溫的地方,未來的大數據以及人工智慧的發展都離不開伺服器的存在,於是國家響應 科技 發展的大趨勢就找到一塊非常適合存放伺服器的地方,就是貴州省目前大多數的互聯網企業基本都在貴州有自己的數據中心,像騰訊華為,都給自己在貴州找到了存放伺服器的地盤,貴州是天然的存放伺服器最佳的地點,首先貴州的氣溫整體偏低非常適合存放伺服器,同時由於國家政策的傾向在貴州的電費也是非常低。
正是由於擁有如此多的優勢國內很多互聯網企業紛紛跑向貴州給自己的伺服器找個窩,對於集群的伺服器來講最重要的散熱能力,撒熱不好消費的電費也高對於機器的壽命也是一種考驗。所以為了解決伺服器散熱的問題,已經有很多公司做過試驗,國內放在貴州的伺服器地點基本上是選擇在山洞裡面,這樣的能夠達到極好的散熱效果,有能力的企業基本上買下幾座山然後把山內部挖空然後在裡面放置伺服器,如果是散熱好的伺服器只是在電費這一塊就把修建的費用非節省出來了,加上當地政府的政策電費本身就比較低,所以在貴州設置數據中心是一個非常值得做的事情。
當然也有很多企業嘗試別的方案,像微軟的伺服器放置在海底,由於海底的溫度更低所以也是放置伺服器的絕好位置,但是放在海底需要保證伺服器的密封性,總之在效果上要優於山洞中但是在安全性能的保障上可能要比在山上花費的成本要高一些,當然放置在海底還有幾項優勢,可以充分利用海浪來發電,這樣還能節省電力的成本,另外微軟放置在海底的伺服器可不僅僅只是在一個地方,因為美國很多發達的區域都靠海,所以靠近用戶能夠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不過國內的互聯網公司還是傾向於在山洞中放置伺服器。
未來伺服器的重要性還會繼續加強,所以特別 雲計算的發展很多中小企業已經不是自己在設置自己的伺服器了直接在大公司的雲計算體系裡面租借一個伺服器維護自己的雲計算功能,省錢還能省心畢竟伺服器的安全維護都是交給大企業去做了,國內從事雲計算的企業不在少數,當然最強還是阿里巴巴的阿里雲,屬於自主研發的在全球已經能夠排到前四的位置,並且和谷歌的雲計算市場佔比差距很小,人工智慧也是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但是背後的數據計算依然會放在伺服器去完成。
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的存儲伺服器的方式進化出來,但是存放伺服器的首要條件是散熱能力,要不然幾萬個伺服器同時堆積在一起熱量將是非常巨大的,而且電費的費用也會非常大,未來隨著技術的成熟相信會有更加 科技 化的存儲方式產生,但無論怎麼折騰首先要考慮的都是散熱問題,希望能幫到你
第一個是散熱問題,電子元器件在電流通過的時候都會產生熱量,尤其是CPU,大量的伺服器聚集在一起長期工作會產生大量熱量致使伺服器溫度升高,伺服器過熱就要降溫,這就跟平時我們玩電腦一樣,有的公司把伺服器放在了南極,有的花費了巨額的代價來買空調,但是這些成本太大,實在有些浪費了,伺服器選擇放在海底,可以利用冰冷的海水來為伺服器散熱,而同時又能利用海浪來發電,為數據中心提供電量,從而降低維護成本。放在山洞同樣是為了利用山洞的低溫環境來給伺服器降溫,降低維護成本。
第二個是房租問題,數據中心往往佔地面積比較大,比如騰訊貴安七星數據中心,建在貴州省貴安新區兩座山的山體上,存放30萬台伺服器的災備數據中心。整個數據中心總佔地面積約為47萬平方米,隧洞的面積超過3萬平方米,能塞下4個標准足球場還有富餘。這么大的面積在城市房租也是很貴的。
放在水裡是因為省錢+降溫。
伺服器/電腦發熱是很嚴重的問題,長時間高溫高負荷運作會影響伺服器壽命,因此需要降溫。而一般的風冷降溫用風扇噪音大且耗電。大的伺服器群用在降溫上的電費是很高的,因此很多廠商會把伺服器建到水廠電廠旁邊,原因就是電費便宜。
如果伺服器放到水裡就省去了散熱電費成本。
我猜想放山洞是因為山洞基礎溫度低,散熱所要降的溫度差小,這樣用一些節能的散熱方案也是可以行的。
[靈光一閃]
伺服器會產生大量的熱量,為了節約成本便於散熱,所以會考慮講伺服器放下水下或者山洞裡。
例如前段時間,微軟公司就成功地蘇格蘭奧克群島的海岸附近,安裝了一個水下數據中心的原型。實際上,數據中心裡的耗電量很大一部分是用來散熱的,而用於伺服器計算的能耗只佔約15%,所以很多大型 科技 公司都想盡辦法降低數據中心的散熱降溫成本。
將數據中心搬到海里是目前成本較低又有效的方法,微軟水下數據中心Project Natick的方向是用冰冷的海水來為伺服器散熱,而同時又能利用海浪來發電,為數據中心提供電量。
阿里雲伺服器放在千島湖湖底,騰訊將伺服器搬到貴州山洞裡,都是為了降低散熱成本。
服務區屬於24小時全年運行配備,電器設備運行都有自發熱,放在深山,水中能降低設備發熱,發燙,從而提高設備運行,
水裡和山洞裡可以更有效的進行散熱,伺服器平時最大的問題就是散熱,散熱還不能用空調,空調有冷凝,會傷害電子元器件,普通的伺服器機房只能風冷,噪音大,維護麻煩
誰說的伺服器放水裡?那還不短路了?阿里是把它們放在一種特製溶液里,那可不是水啊。
不管放在哪,目的是找一個溫度較低的地方,省空調電呀。
主要是降溫,安全,節約能源。
⑼ 為什麼華為要把伺服器放在深山裡,原因是什麼
科技是全世界所有國家都在全力發展的一個領域,我們也能感受到科技的發展給我們帶來的便利。科技樹也是不斷有新的分岔出現,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再說了,科學家精力畢竟有限,數量更是有限,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在所有領域都做到科技領先。
其實這么做肯定是有原因的,首先微軟選擇將伺服器沉入海底,是為了能夠解決伺服器散熱的問題,上千台伺服器同時運轉,伺服器製冷費用是一筆天文數字,所以微軟克服萬難將伺服器放置海中,用「水冷」的方式解決問題。
而華為則是為了「省電」,全球數據重心的電力能耗佔全球總耗電量的2%,「電老虎」的名頭可見一斑,如果在城市當中建立一個數據中心的話,很難做到為它供電。建在貴州大山中是因為一方面便於散熱,另一方面是因為貴州的喀斯特地貌能很好的保護大數據中國的穩定性,更重要的是貴州有非常多富餘的電量能夠供給給華為。
兩項比較一下,看似好像是微軟的操作難度更高,然而實際上,微軟的選擇的海岸地區限制條件更多,總的來說,微軟贏在了操作技術,華為的大山數據中心建設方案無疑是更為成熟,並且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並且規模遠比微軟更大,整體上是華為更勝一籌,不過微軟的二期試驗已經開始了,不排除微軟可能會逆襲超越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