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騰訊雲伺服器如何使用
關於騰訊雲伺服器的使用,在官網的文檔幫助寫的很清楚,這里簡單說下:
1、配置 linux 雲伺服器
登錄雲伺服器控制台,在實例列表中找到剛購買的雲伺服器,在右側操作欄中單擊【登錄】。
在彈出的窗口中,根據您本地機器的操作系統類型,選擇不同的登錄方式:
如果您的本地機器是 Windows 操作系統,請先下載 RDP 文件到本地,再雙擊打開剛下載的 RDP 文件。
如果您的本地機器是 Linux 操作系統,推薦您首先安裝 rdesktop 軟體,並按照Linux 系統使用 RDP 登錄。
如果您的本地機器是 MacOS 操作系統,推薦您首先安裝 Microsoft Remote Desktop for Mac 軟體,並按照MacOS 系統使用 RDP 登錄。
注意:
您可以在站內信查找雲伺服器的初始密碼,也可以通過重置實例密碼後再登錄。
輸入雲伺服器的用戶名和密碼,即可正常登錄。
如果有幫助的話,記得採納哦!
2. 對個人用戶來說,macOS 和 Windows 相比各有怎樣的優勢和劣勢
首頁發現話題
提問
登錄加入知乎
對個人用戶來說,macOS 和 Windows 相比各有怎樣的優勢和劣勢?
關注問題寫回答
Mac
macOS
Microsoft Windows
操作系統
對個人用戶來說,macOS 和 Windows 相比各有怎樣的優勢和劣勢?
誠心請教,在不考慮特別職業的情況下 macOS 和 Windows 平日使用的優缺點。(類似不考慮黑客、做圖這類針對專業人群的使用)平日應用、或者少量…顯示全部
關注者
1092
被瀏覽
534241
10 條評論
分享
邀請回答
關注問題寫回答
195 個回答
默認排序
劉航
63 人贊同了該回答
首先闡明利益相關:
桌面端,Windows 20年用戶,從3.1開始使用,每一代都用過,自己裝盜版系統、盜版軟體,折騰個從頭到尾。從今年開始轉投Mac,一台MacMini,一台黑蘋果。
移動端,安卓10年用戶,從G1開始折騰安卓,用過10台以上的安卓機,蘋果只用過一台3GS,但最終還是投入蘋果陣營,目前6s Plus。隨身帶的移動設備,除了手機只有一台iPad Pro 12.9,已經基本取代之前用的Surface Pro 3,成為移動端的主力了。
個人職業背景,應該符合樓主提出的非專業用戶。作為文字工作者和產業研究人員,日常應用以文字處理和信息查詢和數據處理為主。生活上,重度電影美劇愛好者,輕度攝影愛好者,游戲已經基本放棄。
說說從Windows轉投蘋果的過程,以及兩個系統的對比。
說起來可能各位不信,導致本人轉投蘋果的誘因是辦公室的無線顯示投屏功能,Win10的無線顯示經常抽筋,導致給客戶做演示的時候出醜,後來一直採用iPad Pro通過Airplay到小米盒子的方式進行,方便快捷,從不出問題,又試用了同事的MBP的Airplay,深深折服,遂起了這個念頭。
第二個重要原因是和移動端的協同。過去一直是桌面端Windows+移動端Android的搭配,本人有點強迫症,需要聯系人、郵件、書簽、瀏覽記錄等信息在桌面和移動端的各設備上實現實時同步。奈何Google服務在中國被禁,全程後台VPN又實在是耗電,也沒有找到穩定性和速度足以支撐後台應用的服務,微軟的Onedrive同步速度如龜,於是率先在手機和隨身設備上更換了iOS設備,通過iCloud同步,無縫銜接,確實方便了很多。另外,Win10自帶的UWP的聯系人和郵件,都可以和iCloud的伺服器進行同步,可堪一用,但Outlook始終不行,還是很麻煩的。另外,在使用iOS之後,發現了一些很好用的App,如Ulysses、OmniFocus等軟體又沒有windows版本,於是開始考慮使用Mac系統的可行性。
第三個是雲端文件的同步。過去一直採用堅果雲+各應用自帶同步服務(比如Evernote)的方式。但是iOS上的文件管理如同噩夢,堅果雲的iOS客戶端為在線版本,可以通過本地伺服器實現離線,但是非常不方便。通過Webdav伺服器用其他的客戶端同步,速度也非常慢。而iOS端的iCloud應用可以後台同步,而且可以將應用的修改反向同步到伺服器,可以解決iOS文件管理缺失的問題。另外,如果用過安卓版的Evernote的同學們,估計都知道安卓共享介面的不規范,很多程序共享到Evernote只有一個鏈接,而不是剪輯整個頁面,非常不方便。而iOS端的共享介面則比較規范,大多可以進行剪輯。
最後一個,也是意外的收獲。在iOS平台上收獲了一個後台級的穩定VPN服務,現在已經實現全程掛VPN,且耗電量可以接受。用Surge調用EurekaVPT的SSledge。
最後對比一下兩個系統:
前一半是Windows占優的方面:
1、Windows具有變態的兼容性和軟體選擇性,如果要跑一些專業軟體,只能選擇Windows,比如我想在Mac上找個期貨看盤的軟體都沒有;
2、Windows擁有殺手級的Office 2016,尤其是Excel,是Mac版不能比的;
3、游戲,玩游戲的人不要選Mac;
4、文件管理系統,這個我認為是個人使用習慣所導致的。大家普遍都是基於文件的系統操作邏輯,比如我要打開一個文檔,就要先找到這個文檔,然後打開。而iOS是典型的應用操作邏輯,掀開App,再操作文檔。Mac介於兩者之間,文件管理系統強於iOS,但是不如Windows,尤其是對於文件管理的強迫症患者而言。
5、窗口操作和多窗口管理,其實Mac藉助軟體(SizeUP或者BTT一類的軟體)也可以實現方便的窗口管理,但是不像Windows集成在系統內,需要一定的折騰能力。另外,多顯示器的窗口管理,Mac不如Windows;
6、IE,不得不說,IE是我購買PD12並安裝Win10虛擬機的唯一原因。除了網銀一類的原因外,很多機遇ActiveX的網頁空間,以及像Thomson One這樣的網頁服務都要求用IE打開;
7、軟體的內存管理,8G內存跑Win10,正常工作狀態基本上不會看到內存佔用超過80%的狀態,而Mac,開幾個網頁就到了。不過,我理解這是內存管理機制的問題,Mac默認是不退出軟體的,所以內存佔用一直保留,如果內存不夠用,會自動退出一部分內存佔用,保證新打開的軟體的應用,所以雖然佔用高,但是不會感覺變慢。而windos如果內存超過80%,真的會感覺變卡,直到注銷,在任務管理器裡面關進程有時候都不管用;
8、變態的硬體兼容性,各種滑鼠、鍵盤、顯卡等等,基本沒有windows不能驅動的,而用Mac,想找一個能正常驅動各種滑鼠側鍵的軟體都很難,現在只能用羅技的滑鼠,靠官方的Logi Option驅動;
9、可以找到各種免費的破解軟體,這個不多說了
後一半是Mac占優的部分:
1、效率更高,例如Alfred、Automator這樣的效率神奇,讓Mac操作起來更順手,另外,效率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助攻,就是快捷鍵,Mac幾乎所有的軟體、所有的功能都能通過快捷鍵操作,這在Windows上是不可想像的,想像一下,雙擊Command調出Alfred界面,雙擊Shift調出歷史剪貼板,多高的效率啊;
2、各種應用場景的便捷性,比如Airplay、Keynote Remote、iCloud,便捷性秒殺Windows;
3、移動端協同,包括iCloud同步、家庭共享、Handoff、Airdrop等等,其實這是上一條的延伸,蘋果在設計這些功能時都是以應用場景為導向的;
4、部分殺手級應用的獨占性,目前這樣的應用包括:Omni系列、Bear、Surge、Alfred、Workflow、Affinity,雖然不多,但是都很重要;
5、方便的正版軟體管理和家庭共享。Mac和iOS上的App Store都可以實現多設備相同ID登陸的正版軟體共享,也能實現家庭成員共享。有些MAS上沒有的軟體,也大多都有多設備授權的購買渠道,對於正版軟體用戶而言是更好的選擇;
6、系統穩定性,這個很多人都說了,其實Win7和Win10也是很穩定的系統,可以做到全生命周期不重裝(別折騰的前提下)。但是本人不喜歡win10的UWP設計,大多數UWP軟體都很垃圾,如果完全禁止掉UWP軟體的運行和Windows Store的應用又會讓系統變的不穩定;
7、Time Machine,殺手級備份,不解釋;
8、操作界面美觀,顯示效果更好,只有用過Mac外接顯示器,才能知道顯示器真實的顯示效果;
最後總結一下,Mac適用於用著蘋果全家桶的同學,整個生態圈帶來的協同效率會超出想像;此外,Mac適合於折騰過後,想去煩從簡的人,擁有一定的動手能力,又不想再大動干戈的,可以很高效地使用Mac。
最後,盜版軟體用戶不要選擇Mac,升級頻率較高,每次升級後,都要重新破解
3. 2021 年國外 17 個最佳免費雲存儲伺服器,你知道幾個(上)
雲存儲服務非常適合個人巨量數據的存儲以及與朋友和家人共享文件,使文檔在所有設備之間保持同步等功能。
實際上,在全球很多個人雲服務企業。幾乎所有的優質產品都提供了更多的空間,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通常免費的的空間已經足夠一般人使用。
一、MEGA
使用MEGA獲得高達20GB的免費雲存儲。它提供安全的端到端加密,以幫助打擊侵犯隱私的行為。如果您完成任務,您可以在不付費的情況下獲得完整的20 GB。
一個有趣的功能是能夠以收件人需要 URL 第二部分的方式共享鏈接,這基本上就像密碼一樣,然後才能解密信息。
通過瀏覽器、桌面同步客戶端或移動應用查看和更新您的文件,以便它可以在各種平台(如 Android、iOS、Windows 和其他平台上運行)上運行。
二、pCloud
pCloud 提供10 GB免費空間,通過完成任務和推薦其他朋友使用可以免費擴充到 20 GB。
Windows、Mac 和 Linux 操作系統有一個桌面客戶端。還有一個移動應用程序,非常直觀和易於使用。
除了單個文件和通過瀏覽器上傳的整個文件夾外,它還支持從遠程URL中添加文件。移動應用程序可以直接將照片和視頻上傳到的帳戶。
文件和文件夾都可以與非用戶共享。共享文件夾甚至可以作為ZIP存檔下載。
此服務還允許生成文件夾的上傳鏈接,以便任何人都可以將文件發送到自己的的帳戶。唯一的電子郵件地址還可將文件直接發送到雲帳戶上的文件夾。
除上述內容外,還可以從 Facebook 和 Instagram 等社交媒體帳戶備份照片。
此應用程序在 iPhone、iPad、安卓、視窗等上運行。
3、MediaFire
可以立即獲得10 GB的免費在線文件託管與MediaFire,如果推薦朋友下載安裝,可以將其空間增加到50 GB或更多。
有文件和文件夾的共享選項,並通過MediaFire網站輕松上傳單個文件或整個文件夾。文件上傳可以高達 4 GB。
移動用戶可以下載應用程序在移動中查看和共享文件或上傳照片和視頻。可以在安卓系統或計算機上使用該雲存儲。
4、Dropbox
Dropbox 用戶從2 GB的免費空間開始,使用幾種簡單的賺取更多收入的方法,最多可達 18 GB 左右。
用戶可以從桌面或移動應用查看和上傳所有 Dropbox 文件,並與任何人共享整個文件夾,即使他們沒有 Dropbox 帳戶。
如果您的 Dropbox 帳戶中存儲了 Microsoft Office 文件,則可以使用MicrosoftOffe 在線免費從瀏覽器內編輯它們。
5、Box
10 GB的免費在線存儲空間由 Box(以前 Box.net)提供。
幾乎所有設備都有移動應用程序,可供上傳/下載/共享內容。桌面同步客戶端也使得將文件上傳到 Box 變得超級簡單。
用戶可以共享整個數據文件夾或選擇單個文件與公共鏈接共享。
獲取安卓、iPhone、iPad、視窗或macOS的盒子。
6、 Degoo
它為用戶提供100 GB的免費存儲。
如果您有很多朋友想要使用 Degoo 來存儲他們的文件,您甚至可以通過推薦他們建立帳戶來獲得 500 GB以上的=空間。
通過推薦加入的每個人可獲得5 GB。還可以觀看廣告以獲得更多的免費在線空間(每個觀看的廣告
4. python程序怎麼部署到雲伺服器
你需要登錄雲伺服器管理控制台,記錄被我打馬賽克位置的公網ip。
登錄伺服器
windows推薦下putty進行連接遠程伺服器,linux和macos不需要那麼麻煩,ssl就行了。
putty
在下圖的host name中輸入你的公網IP,點擊open。
putty界面
輸入密碼,看不見輸入不要慌,linux就是這樣保護安全的。
Paste_Image.png
登錄成功界面見下圖,然後想怎麼操作就怎麼操作了。
登陸成功界面
運行我的python文件
推薦FileZilla進行文件傳輸(不具體說明了),我上傳了我的flask網站項目
我的項目
記住伺服器同時有Python2和Python3,
python
運行的時候記得使用合適的版本,我用的是虛擬環境(自行網路如何創建虛擬環境)
在運行python之前先安裝一個screen,他可以將一個程序在後台運行
sudo apt-get install screen
運行python文件,成功後按下ctrl+A和ctrl+D可以隱藏。隱藏後可以輸入screen -r 恢復。
運行成功
5. 老版本mac如何升級系統
在Mac App Store的搜索欄里搜索macOSMojave,點擊下載,在高級中勾選「下載可用更新」,根據提示下載安裝即可完成系統升級,12年中後期的Mac電腦都支持升級。
直至出現Done的字樣,既製作完成。重啟電腦後,按住Option鍵,選擇U盤等待進入恢復界面。
在磁碟工具中抹除系統盤後,回到之前界面選擇安裝macOSMojave即可完成安裝。 整個安裝過程根據機器型號,網速不同耗時不等,需要耐心等待。
經過自己人肉測試,此次系統完成升級需要40分鍾左右時間;另外還有一個小小的BUG就是系統升級後Word的兼容問題,會導致在使用「宋體」的文檔編輯後自動將字體更換成「MS明朝」,手動更換字體也無效,將Word也升級到最新版本可以解決。
6. macos12.2.1使用wps提示雲服務連接異常
先檢測更新一下自己的wps。
1、可以先檢測更新一下自己的wps,看是否是因為wps不是最新版本的問題,點擊「wps文字」,幫助,檢測更新,如果不是最新版本的更新至最新版本,如果是最新版本可以使用下面的一種方法。2、可以重新下載安裝wps,3、可以登錄網頁版wps雲文檔。
7. 伺服器能當家用電腦主機嗎
定位不同,伺服器不適用在家裡當家用電腦主機用。
原因有三個:
1,伺服器的視頻卡和家用機的視頻卡不同,一般家用計算機使用的視頻卡是游戲視頻卡。
2,伺服器上的其他附件不適合正常的操作系統安裝,並且缺少驅動程序。
3,如果使用伺服器系統,DX太低,並且包括防病毒軟體在內的許多日常軟體將無法運行。
(7)雲伺服器可以裝macos擴展閱讀:
伺服器主機和家庭電腦是有區別的,伺服器主要用於企業和個人的工作,家用電腦主要用於日常個人應用或娛樂。這兩種方法的使用方式不同,所需的性能也不同。
家用電腦可能在性能方面更注重,伺服器不一樣,它對穩定性有更高的要求,因為伺服器主機是為了讓用戶能夠隨時隨地正常地訪問主機、傳輸和共享數據。
主板是一台主機比較重要的部分,伺服器需要24小時滿負荷運行,因此對穩定性的要求相對較高。使用的主板和桌面也將不同。讓我們來看看伺服器的主板和桌面之間的區別。
桌面主板只能支持一個處理器運行,最大內存是4GB,很少支持ECC技術,普通機箱電源可以滿足要求。伺服器主板的尺寸比較大,需要專用的伺服器機箱電源。一些低調的伺服器可能使用高端的桌面晶元組,但是其他伺服器使用專用的伺服器晶元組。
8. 微軟開源跨平台的數據(庫)管理工具——Azure Data Studio
Azure Data Studio是一種跨平台資料庫工具,適用於在Windows,MacOS和Linux上使用Microsoft系列內部部署和雲數據平台的數據專業人員。此前已發布預覽版名稱 SQL Operations Studio 下,Azure Data Studio 提供了與 IntelliSense、 代碼段、 源代碼管理集成和集成的終端的現代編輯器體驗。 它在設計時考慮了數據平台用戶,內置了查詢結果集和可自定義的儀錶板。
Github倉庫:
官網介紹:
目前官方支持的資料庫有SQL Server、Azure SQL 資料庫伺服器、Azure SQL 數據倉庫和pgsql(PostgresSql),其中pgsql是通過插件的方式來實現的。
筆者這里只介紹SQLServer和pgSql的連接和使用,其它的請參考官方文檔,文檔中詳細介紹了各種強大的功能,我這里只是通過截圖的方式大致的演示下。下載和安裝就不說了,可以到官網下載或者github上下載
安裝好後,打開,點擊第一個伺服器欄
在右側彈出面板填入你的資料庫連接信息,其中上半部分是已經保存的連接,下面是編輯或者添加連接:
其中還有一些高級的配置,暫時用不到
設置好連接後,點擊Connect按鈕進行連接,連接成功左邊伺服器列表就會出現,下面截圖是我設置好的本地SQL Server和PgSql
選擇剛剛創建的資料庫
PostgresSql連接需要安裝一個PostgresSql擴展,,目前擴展還是技術預覽版,但已經可以使用了,記得安裝完擴展後重啟下工具
後續連接和SQLServer類似就不在介紹了。
這塊的功能和SSMS類似
數據導出支持Excel、Json和Xml
你可以根據當前查詢的數據來生成各種不同的圖表,方便數據專業人員進行數據分析,下面是一些圖表的截圖,感覺還不錯,對專業的數據分析人員還是很有用的
這塊功能和Visual Studio Code一樣,就不在詳細介紹了
擴展安裝也是和VSCode類似,但是有些擴展可能需要離線安裝,目前擴展還不是豐富,但是已經有很多不錯的插件了
主題切換都是延續了VSCode類似的用法,目前擴展中已經有幾款比較不錯的主題了,你剛剛打開的軟體是自帶的主題,我上面已經用上了下載好的主題
切換主題也是一樣的
筆者只是大致的試用體驗了一下,總體來說是非常實用的,跨平台而且功能豐富,界面美觀以及不錯的數據分析功能,強大的可擴展性(官方提供了自己創建擴展的方法,等應用擴展商店的擴展擴展豐富之後,肯定會讓它更加的強大)!
9. Linux (MacOS) 使用openconnect連接GlobalProtect SSL VPN網路
公司GlobalProtect提供的vpn客戶端有windows版本和MacOS版本,但沒有linux版本。
本文以debian 10為例通過安裝openconnect實現命令行連接(debian 10 對應ubuntu 18.04)。
centos7需要先安裝epel源,再安裝openconnect
macos需要先安裝Homebrew,然後通過brew安裝openconnect
由於公司VPN連接成功後會更改默認路由,所有流量都會經過VPN,出口IP會變成辦公網路的出口IP。如果linux機器是公有雲伺服器,比如阿里雲ECS,由於默認路由的變更,會導致無法通過ssh連接。
針對默認路由的變更做如下操作:再連接前記錄默認路由網關和網卡設備,連接後再改回來。連接腳本及相關配置如下:
10. 游戲主機Game Over!未來是「雲游戲」的時代
在計算領域,除了科學研究和專業設計以外, 游戲 同樣是推動其不斷向前發展的源動力,也是刺激消費者不斷更新換代的誘因。
隨著5G時代的到來,一個名為「雲 游戲 」的概念再度喧囂塵上,很多人都認為它是傳統 游戲 主機的「殺手」,讓用戶無需購買昂貴的專業 游戲 設備和PC的情況下就能玩上高品質 游戲 。那麼,雲 游戲 果真如此神奇嗎?
區分「雲游」和「端游」
與「雲游」對應的,就是「端游」,即需要基於終端設備才能運行的 游戲 。而終端設備,則包括台式機、 游戲 本、智能手機、 游戲 掌機和PS4等家用 游戲 主機等。
英雄聯盟、王者榮耀、絕地求生、和平精英、生化危機、塞爾達傳說……我們熟悉的 游戲 幾乎都運行在「端游」平台,每當最新3A級大作問世,往往都需要我們對PC進行DIY升級、更換手機或置辦下一代 游戲 主機——硬體平台的開銷再加上購買正版 游戲 的費用,每每都讓預算有限的玩家亞歷山大。
雲 游戲 又稱「雲游」,很多用戶都會將它和「網游」混淆,實際上它們在運行機制上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網游屬於「端游」的分支,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需要聯網運行的單機 游戲 ,比如王者榮耀和絕地求生就分別屬於手機和PC平台最具代表性的網游——它們都需要將整個 游戲 安裝在終端設備的存儲空間中,在 游戲 過程中所有的畫面渲染和計算都是依靠終端設備的CPU、GPU和內存完成, 游戲 廠商只是通過網路連接的伺服器對數據進行驗證和交互。
「雲游」的本質,就是將 游戲 安裝包、 游戲 過程中的渲染、計算都從本地轉移到了千里之外的雲伺服器,對終端設備的CPU、GPU和內存的要求降到了最低(無需置辦昂貴的高性能主機),它需要的僅僅是一塊用來顯示畫面的屏幕,以及和雲端通訊的網路,用來反饋操縱桿、手柄等設備的操作信息並傳輸實時的 游戲 畫面。
擴展閱讀:網頁 游戲 也是端游
雖然網頁 游戲 無需安裝,可以點開即玩,但它本質上卻依舊屬於端游的范疇,因頁游是基於Flash或html5,數據從伺服器下載,運算仍在PC本地,PC硬體的性能限制了網頁 游戲 的質量。
在業內,「雲游」又常被稱為GAAS(On-Demand Gaming as a Service,按需求定製的 游戲 服務),玩家只需一個賬號就能暢玩某雲 游戲 平台上的所有 游戲 。
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PPTV上的點播服務,只是點播的內容從只能看的視頻換成了可以玩的 游戲 ——當你想玩某款最新 游戲 時,無需考慮PC性能是否足夠,也無需購買昂貴 游戲 主機、無需下載和購買不算便宜的 游戲 ,「點播」它就可以了。
雲 游戲 的喜
當 游戲 安裝、載入和運行從本地轉移到雲端之後,可以解決現實中的很多問題。
對普通的 游戲 玩家而言,雲 游戲 的內容無需安裝和更新就能即刻運行;再無各種軟硬體沖突、不兼容、閃退的隱憂;在任何時候和地點都可以用隨手可得的(帶屏幕的)設備讀取在線保存的存檔,還能獲得始終如一的畫質和體驗。
最關鍵的是,相對於自己攢機,雲 游戲 更加經濟。比如某款3A大作需要至少7000元的DIY主機才能流暢運行,而通過雲 游戲 平台,你可能只需要花費10小時就能通關,整個過程的開銷不過10小時x租用成本(不足百元或更少)。
對 游戲 開發商而言,雲 游戲 無需再針對不同時期、不同品牌和不同平台的硬體進行適配,開發和管理成本更低;可以最大限度杜絕盜版及外掛問題;用戶因無需購買昂貴主機而大幅降低了 游戲 門檻,可最大限度擴大受眾人群,推廣成本更低。
雲 游戲 的憂
雲 游戲 雖然前景美妙,但在過去的很長一個時期卻都是畫在紙上的肉餅。早在2009年,美國OnLive公司就在GDC(舊金山 游戲 開發者大會)發布了雲 游戲 平台,並於2011年6月將雲 游戲 服務拓展至Android與iOS平台。
可惜,雲 游戲 的 「先天死穴」,註定了OnLive將以悲劇收場。
雲 游戲 的運行,需要玩家所在的本地端設備、保存和處理 游戲 運算的雲端,以及將二者串聯起來的網路支持。在這個過程中,對本地端設備的硬體要求是最低的,無需下載客戶端,只需要最基本的視頻解壓能力(對CPU有一點點要求)以及能用來顯示畫面的屏幕,以及用於操作的鍵鼠手柄即可。
雲端和網路,就是雲 游戲 的 「先天死穴」。
其中,雲端需要雲服務供應商和 游戲 開發商聯合部署,需要投入龐大的計算資源,以10年前的CPU和GPU矩陣,顯然並不具備多少性能冗餘量。
網路更是影響雲 游戲 體驗的核心要素。雲 游戲 的本質是將 游戲 放在雲端伺服器上運行,並將渲染完畢的畫面轉碼成為實時的視頻流,再傳輸到本地端設備的屏幕上。雲 游戲 使用的技術類似於視頻串流技術,涉及到視頻編碼、網路傳輸、視頻解碼以及上傳用戶的實時操作信息,而每一個流程都存在延遲——你可以想像在玩《王者榮耀》時,超過100ms的延遲就會影響操作的精準性、200ms就會感到明顯的卡頓,460ms就等於斷網了。
受制於當年硬體和網路的限制,OnLive雲 游戲 平台只能提供最高720P解析度和30fps幀數—— 游戲 體驗極差。
因此,當時的資本方並不看好該平台的前景,最終OnLive雲 游戲 平台於2015年宣布關閉,隨後又被索尼收購了其知識產權。
最令人唏噓的是,OnLive關閉時其同時在線人數只有1800人,還幾乎沒有付費用戶,而該平台每月的維護費用卻高達500萬美元!
柳暗花明又一村
隨著百兆光纖的普及,以及5G網路商用日期的臨近,雲 游戲 正逐漸迎來柳暗花明的一刻。
繼OnLive之後,曾有很多廠商也加入到了雲 游戲 的戰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英偉達旗下的GRID平台(已退市)及2015年開發的GeForce Now。
GeForce Now支持英偉達自家的Shield以及PC和Mac OS平台,需要50Mbps的網路才能確保較好的 游戲 體驗,其收費標准7.99美元包月,目前已經收錄了包括《絕地求生》在內的100餘款 游戲 。
傳統 游戲 主機廠商索尼和任天堂也沒閑著,先後推出了PlayStation Now以及Switch的雲版本,前者可以直接在線聯網運行平台上的所有 游戲 ,包月價格為9.99美元,按季度或包年價格還有優惠;後者暫時僅上線了《生化危機7》和《刺客信條:奧德賽》等 游戲 ,採取針對指定 游戲 收費的策略,比如《生化危機7》在雲版的價格約124.8元/180天,暫時還沒有什麼影響力。
雖然英偉達和索尼布局雲 游戲 的時間較早,但他們卻都遇到了一個無法逃避的問題——如果沒有每年在數據中心、伺服器和網路設備上花費數十億美元的預算,那就無法跟上雲 游戲 時代的步伐。
對索尼而言,PlayStation 游戲 主機業務為其貢獻了三分之一的利潤,顯然很難下定全力投入到雲 游戲 戰場的決心;英偉達受制於自身的硬體廠商身份和體量,GeForce Now似乎只能影響到少數專業的 游戲 玩家。
好消息是,真正意義上的「大鱷」終於在2019年前後入局了。
有消息稱,亞馬遜正秘密開發一款可以繞開昂貴的 游戲 機的雲 游戲 平台。2014年和2017年,亞馬遜先後收購了Twitch和GameSparks(英國雲 游戲 後端專業廠商),這些都為其布局雲 游戲 奠定了基礎。而Alexa的成功,也為通過語音控制 游戲 成為了可能,如果亞馬遜雲 游戲 平台真能在預計的2020年上線,那這家廠商就能完成 游戲 、視頻、音樂、圖書、粘片存儲等媒體服務的閉環,正式與雲 游戲 巨頭展開競爭。
微軟在2018年1月收購了PlayFab(為 游戲 開發商提供基於雲工具的初創公司),並於同年10月發布了Project xCloud雲 游戲 平台,內含3000多款Xbox 游戲 。
同時,2019年5月還傳出微軟與索尼展開雲 游戲 合作,而業內對此的解讀則是——索尼高層感到受到雲 游戲 的趨勢和強大的谷歌帶來的威脅,並決定將其網路基礎設施建設任務交給微軟來解決。請放心,索尼曾表示與微軟的合作不會影響到下一代 游戲 主機(PS5)的開發計劃,這只是為下一個10年試水鋪路。
谷歌曾在2018年10月發布了Project Stream項目,在Windows,macOSX,Chrome OS,Linux系統中,只需Chrome瀏覽器就能通過串流技術運行《刺客信條:奧德賽》這款育碧新發售的3A大作,在25Mbps的寬頻、15Mbps穩定下載速度和延遲小於40ms的網路下可以提供1080P和60fps的畫質,開創了「用瀏覽器玩3A 游戲 」的先河。
2019年3月,谷歌又在GDC大會上祭出了全新的Stadia雲 游戲 平台,它可以通過任何PC、平板、電視、手機,以及支持谷歌Chromecast設備運行,兼容Android、iOS、Windows等系統。
玩家可以在同一時間使用不同設備玩一款 游戲 (存檔可隨意切換並共享),比如正在家裡用電視玩 游戲 ,臨時外出只需暫停 游戲 ,然後就能通過手機繼續開始剛才 游戲 的進度了。Stadia目前支持4K解析度+60fps+HDR畫質的 游戲 (需要30Mbps寬頻),平台發布後還將更新支持8K、120fps的 游戲 標准,如此強悍性能的背後,則源於谷歌數據中心分散在全世界的7500個節點,數據中心中的每個硬體棧都將擁有10.7TFlops的浮點運算能力!
如果說上述巨頭在雲 游戲 領域的布局距離我們太過遙遠,那我們不妨將目光收回到國內。目前國內最知名的雲 游戲 平台主要以動視雲 科技 的格來雲 游戲 為主,Windows、Android和iOS系統主機只需安裝客戶端APP,就能聯網運行豐富的3A 游戲 大作,其採取針對指定 游戲 收費的策略,以《正當防衛4》為例,包天需要1199 G幣,基本約等於10元人民幣。
很多華為手機都能安裝「雲電腦」,通過這個APP在手機里就能利用雲運行Windows 10系統和其中的各種 游戲 和軟體。如果你租用4核8G標準的雲電腦,可以勉強搞定一些主流3D 游戲 的運行,其收費標准為4元/小時。
此外,以OPPO和一加為代表的手機廠商也開始涉足該領域,在MWC2019上這兩家廠商就曾分別展示了其雲 游戲 服務。
如果說上述企業的影響力有限,那當國內最大 游戲 公司騰訊也選擇跟進之後,雲電腦的未來是不是就充滿光明了呢?目前騰訊已經上線了Start雲 游戲 平台,官網https://start.qq.com/,兼容Windows、Android、iOS、電視端和MacOS等系統平台。
考慮到國內雲 游戲 公司規模普遍較小,騰訊的入局可能會直接改變競爭的態勢,而有消息稱「想重回 游戲 巔峰」的網易也在雲 游戲 方面蠢蠢欲動。
繞不過的幾道坎兒
針對雲 游戲 ,Ubisoft(育碧)CEO古利莫特曾預測: 「最多再經歷一個十年的主機時代,所有的 游戲 都會成為雲 游戲 ,是所有的 游戲 。」實際上,索尼、任天堂、EA、亞馬遜、谷歌、微軟和騰訊之所以發力雲 游戲 ,就是看到了這種 游戲 模式幾乎不可逆的「錢景」。
只是,現階段雲 游戲 仍有幾道繞不過的坎兒。
首先,雲 游戲 需要有豐富的優質 游戲 資源支持,如何吸引更多 游戲 開發商的加盟,需要雲 游戲 服務平台有著足夠強大的影響力。
其次,網速和延遲短期內依舊是雲 游戲 的「生死劫」,只有超過25Mbps的穩定網路環境,才能保證1080P畫質下的最基礎流暢運行。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100M以上寬頻接入用戶總數占寬頻用戶總數的比重為70.3%,我國固定寬頻網路平均可用下載速率為28.06Mbps,已經基本可以滿足雲 游戲 流暢運行的下限。
5G網路的商用,有望進一步縮短無線網路和有線網路之間的距離,其低延遲的特性堪稱是雲 游戲 的絕配。
但需要注意的,5G網路的推廣和提速需要一個過程,5G低延遲只是理想狀態,我們不能指望5G剛出現就能達到理論層面的性能,而且距離5G網路大范圍覆蓋和收費標准降至如今4G的水平尚有很長一段時間。
雲 游戲 的最後一道坎兒,就是租用的收費標准了。是按照單個 游戲 的時長收費?還是在付費時間段內可以隨便運行該平台的所有 游戲 ?如果收費太高,那我們為啥不去網吧?畢竟後者只需4元/小時的平均收費,同樣可以玩所有的3A大作。
小結
雲 游戲 是區別於端游、手游、頁游之外的全新模式,它打破的是各類終端限制的壁壘,讓同一款 游戲 可運行在任何帶有屏幕的終端設備上,也是未來 游戲 發展的終極趨勢。雲 游戲 何時能夠徹底爆發,這個問題取決於網路延遲的優化,以及產業鏈廠商之間能否談妥可執行的利益分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