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青銅重器出土最多的是什麼省份,山東還是陝西
黃河,古稱河,發源於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最後於山東省墾利縣注入渤海。幹流河道全長5464千米,僅次於長江,為中國第二長河。黃河還是世界第五長河。 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河口鎮為上游,河長3472千米;河口鎮至河南鄭州桃花峪間為中游,河長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為下游,河長786千米。(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這里採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黃河橫貫中國東西,流域東西長1900千米,南北寬1100千米,總面積達752443平方千米。 黃河多年平均流量1774.5立方米/秒,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580億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徑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畝均水量324立方米。 黃河中遊河段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支流帶入大量泥沙,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輸沙量達39.1億噸(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黃河典故 黃河是中國第二大河,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與黃河有關的掌故是很多的,都與黃河的水文地理特性有關。 那些王朝與黃河有關:夏商 河洛文化,中華民族文化,華夏文化,漢文化 河洛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源泉之一,是指產生在河洛地區的區域性文化,是中華民族主流文化。 河洛文化指的是中國古代河洛地區的文化。河洛地區指的黃河中游潼關至鄭州段的南岸,洛水、伊水及嵩山周圍地區,包括潁水上游登封等地,大致包括北緯34°至35°、東經110°至114°之間的地區,概言之就是今天河南省的西部地區。河洛地區南為外方山、伏牛山山脈,北為黃河,西為秦嶺與關中平原,東為豫東大平原,北通幽燕,南達江淮,在古代雄踞於中原,為「天下之中」(《史記·周本記》),即所謂「中國」(西周何尊銘文),是古代中國東西南北的交通中樞,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文字的產生是人類古代社會進入文明時代最重要的標志。 河圖洛書是中華文明之始。易經系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論語》上講:「鳳鳥不至,河不出圖。」《竹書紀年》里講:黃帝在河洛修壇沉璧,受龍圖龜書。 太極圖是河洛交會的自然現象,這是因為太極圖很像是黃河洛河交匯形成的旋渦,通過這個自然現象觸發靈感,人族伏羲才創造出太極和八卦。 河洛地區先民們創造的河洛文化是以中原文化為代表的黃河文明的核心和發祥地,河洛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搖籃文化,是數千年來的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因而河洛文化在中國古代文化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河洛地區文化積淀厚重,歷代名家輩出。這里是河圖洛書的發源地,研究易經的人尋根拜祖,哪個不到河洛匯流處?這里是少林拳,太極拳,軌跡拳,萇家拳的發源地,欲學武術真功的人,舍此何求? 我們依託資源的優勢,開設河洛講壇,傳承文明,開拓創新! 河洛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核心文化 我們現在通常所說的中華民族文化,是在當今中國版圖范圍之內,以漢民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共同創造的文化。大量考古發現資料和古代文獻記載說明,華夏文化是漢文化、中華民族文化的母體文化。華夏文化主要源自中國古代早期國家夏商文化及其更為久遠的河南龍山文化,多年來的考古發現與研究已經證實,河南龍山文化是夏文 化形成的直接源頭。河洛地區是河南龍山文化的重要分布地區,就這點而言,河洛地區可以說是夏文化、華夏文化的發源地及其形成、發展的核心地區,也可以說是以後漢文化、中華民族文化的發源地。 20世紀初河南安陽殷墟出土了大量甲骨,以王國維為代表的一批學者,通過艱辛努力,釋讀了甲骨文,利用地下出土文物與古代歷史文獻相結合的「二重證據法」,證明了殷墟確實屬於商代晚期都城,證實了司馬遷《史記·殷本紀》關於有商一代歷史的基本可信。 20世紀50年代,河南省考古工作者在鄭州市發現了屬於商代早期的二里崗遺址,幾十年來的田野考古工作證實,二里崗遺址是一座商代早期大型城址,其中有規模巨大的城牆、數量眾多的宮殿建築遺址,有重要的手工業作坊遺址,還有一些「重器」——大型青銅禮器的出土。這就說明該遺址不是一般的大型城址,而應該是商代早期都城遺址之一。80年代初,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在配合首陽山電廠基本建設時,在偃師縣城和塔庄一帶發現了一座保存較好的商代早期城址。此後,考古發現了這座城址的宮城遺址及其中多座宮殿建築遺址,勘探了「小城」和「大城」城牆與范圍,發掘了城門遺址、庫房遺址和一些手工業遺址,清理了同時期的若干墓葬。通過對這些豐富考古資料的深入、全面、系統的考古學研究,證明偃師商城遺址與鄭州商城遺址同樣是一座商代早期的都城遺址,而且偃師商城還是目前我們所知道的保存著宮城與郭城時代最早的中國古代都城遺址。鄭州商城和偃師商城的考古發現與研究,從考古學上解決了早期商代王朝的存在問題,從而使安陽殷墟的商代晚期文明在河洛地區找到源頭。 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考古學家在河南偃師二里頭村找到了早於安陽殷墟商代遺址、晚於河南龍山文化的大型建築遺址。其後,這里又發現了數十座大型夯土建築遺址,考古工作者全面發掘了其中的第一、二號大型建築遺址及其它宮殿建築遺址。研究表明,這是目前所知時代最早的中國古代宮殿建築遺址。除此之外,二里頭遺址還發現了圍繞這一大型夯土建築群遺址的圍牆遺跡,初步研究確認這是宮殿建築群周圍的宮城遺跡。在二里頭遺址范圍之內還發現了制銅手工業作坊遺址、貴族墓葬、重要的青銅禮器、玉器等遺物。上述一系列考古發現證實,晚於河南龍山文化的二里頭遺址,不但早於安陽殷墟遺址,也早於鄭州商城遺址和偃師商城遺址。據此,學術界一般認為以二里頭遺址命名的「二里頭文化」就是「夏文化」。二里頭遺址不但是一處重要的、典型的「二里頭文化」遺址,還是一座夏王朝的都城遺址,即歷史文獻所說的「夏墟」。正是由於偃師二里頭遺址的考古發現與研究,不但確定了夏代後期的都城遺址,而且使河洛地區在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形成與早期發展中的歷史地位更為突出。 河洛地區的夏商王國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早期王國。在同時期的當今中國范圍之內,各地沒有比夏商王國對以後中國古代歷史發展影響更大、更為重要的王國。尋找直接產生夏商王國文明的考古學文化,是實施中國古代文明「探源工程」的關鍵。田野考古揭示,河洛地區的河南龍山文化就是夏文化的母體文化。 近年來學術界在中國古代文明起源與形成研究中,由於遼西紅山文化、江浙等地良渚文化的考古新發現,一種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形成的多地區、「多元」學說比較流行,而河洛地區在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形成的關鍵性作用卻被忽視。我認為,考古學文化與古代文明在學術概念上不是等同的,不能因各地考古學文化的不同就推導出古代文明起源與形成的「多元」。有的考古學文化的發展反映出從史前向「文明」的過渡,甚至從中還能看到文明的形成、國家的出現,但大多數考古學文化則是伴隨著社會歷史的「文明化」進程發展,被先進的考古學文化所「同化」、「融化」,也有極少數考古學文化的發展趨於「石化」,近代的民族學資料可以提供這方面的許多生動例證。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形成的歷史道路,也基本上遵循著上述歷史發展過程。近年來,還有一些學者提出,在中國古代歷史的「文明化」過程中,在不同地區的不同考古學文化社會群體,基本在相同時期或稍有先後進入「文明」時代,形成「萬邦」、「萬國」的局面。但是這些「萬邦」、「萬國」,是否即真正具有科學意義上的、數以「萬」計的「國家」,這還是個需要進一步研究的重大學術課題。作為科學常識而言,這些「萬邦」、「萬國」對以夏商王國為代表的華夏文明的影響不可能是等同的,進而言之,即使當時的「萬邦」、「萬國」文化對河洛地區的夏文化產生影響,形成於河洛地區的夏文化及華夏文明也不可能是河洛地區以外的「文明」所造就的。這是因為,近年來不斷發現的考古新資料說明,夏文化產生於河洛地區的河南龍山文化,也就是說夏文化基本上是河洛地區「土生土長」的考古學文化。我們承認紅山文化、良渚文化都對同時期及其後的中原地區、河洛地區考古學文化的發展產生過程度不同的作用,但是河洛地區古代文明的形成與早期發展的源頭,只能是河洛地區的河南龍山文化,而不是紅山文化或良渚文化,更不是中原地區以外的其它考古學文化。因此,我們以為,從探索中國古代文明形成源頭來說,夏文化直接淵源於河洛地區的河南龍山文化;從對夏王朝以後的中國古代歷史發展而言,河洛地區的河南龍山文化、夏文化是孕育華夏文明、中華民族文化、漢文化的核心文化。 中流砥柱 "中流砥柱"。這一成語比喻堅強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體,就像立在黃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樣。砥柱山其實是一巨石,位於黃河三門峽段的急流中,是一個石島,人稱"砥柱石",或"中流砥柱"。黃河水到峽谷中被兩岸山石束成窄窄的一股,沖到砥柱石前,形成急速的漩渦,分成兩股流開,離開三門峽谷,場景驚心動魄。過去黃河水運發達,曾為航船要道。但在三門峽段,常有觸礁者。以至水底的山有"米堆"、"谷堆"之稱。後船每行至此,船夫們便下船用纖繩拉過。傳說中的砥柱石,是用來鎮定河水波瀾的,在船夫們的眼中,砥柱石卻是一座航標。石上原刻有"照我來"三大字,意即要航朝它駛來。船隻要朝它駛來,眼看要撞上時,砥柱前面的波濤回過水來,正好將船推向安全的航道,十分神奇。 說到黃河的航運,在歷史上曾發揮過重要的作用。因此早在春秋時期就有"秦粟輸晉,泛舟之役"的記載。西漢及唐朝均建都長安,利用黃河及渭水水道,溝通運河、江淮,使長安運輸便利,成為國際大都市。但黃河上中遊河段險灘多、水流急,中下游泥沙多,不利於航行。自清末以來,公路、鐵路興起,航道久不整冶,黃河水運遂告衰敗。 歷史上曾有"黃河清,聖人出"的說法。但黃河的水能變清嗎?黃河水在青海境的河段是很清的,但流經黃土高原後,各支流帶入大量泥沙。這主要是因為人類活動對環境破壞的結果,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現在每年入黃的泥沙已非人力所能控制,雖經長期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減少泥沙50%,但至下游仍有8億噸,黃河仍然清不了。出聖人是很難的嘍。出了聖人,首先把黃河治好,這句話就改做了"聖人出,黃河清"了。 鯉魚跳龍門 "鯉魚跳龍門"。龍門在晉陝峽谷的最南端,北距壺口瀑布65公里。龍門之南就是開闊的關中平原了。黃河水從狹窄的龍門口進入寬闊的河床中,河性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龍門之形成,因其東龍門山和其西梁山各申出山脊,相互靠攏,成為一個只100多米寬的狹窄口門,束住河水,形成湍急的水流。每當洪水季節,水位升高,而出了狹谷後河谷變寬,水位驟降,落差很大,故有"龍門三跌水"之說。"鯉魚跳龍門"的傳說,就是指跳躍此處。說的是小鯉魚不畏險阻,紛紛爭跳這個成龍的門關。能跳過者,立時成龍。只有那些百折不撓的鯉魚,最終才能成龍。這個傳說千百年來也激勵著炎黃子孫頑強拼博,奮斗不息。古人認為此龍門峽為大禹所開,故又稱之為"禹門口"。 黃河的彎多,素有"九曲黃河"的說法。黃河在黃土高原轉了許多的大彎之後,呼嘯奔騰遠去。留下那首高亢的信天遊民歌還在我們耳旁回盪:"你曉得?天下黃河幾十幾道灣?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九"和"九十九"在古代是形容多的意思,說明黃河的彎曲多。黃河自河源到河口,有很多大的彎曲,幹流的主要大彎有6個,小彎更多了,大多在黃土高原。大彎中,180度的大彎有3個,90度的大彎有2個,45度大彎有1個。而黃河總的走勢就構成一個"幾"字型的大彎,總的流向仍然是自西向東的,自河源至河口直線距離僅為2068公里,但實際流程是5464公里,是直線距離的2.64倍。 黃河有一個馬蹄形的大彎叫"河套"。俗語雲:"黃河百害,惟富一套"。這里說的一套就是指河套地區。本來自西而東的黃河由甘肅到了寧夏的中衛,沿賀蘭山轉而向北,至內蒙古的臨河受陰山阻擋又折而向東,到托克托縣突然掉頭,沿呂梁山南下,繞了一個大彎,這個特有的大彎曲,好比套在寧蒙平原上的一個大布套,所以人們稱這里為"河套"。河套平原西起賀蘭山、大青山,東到呼和浩特、和林格爾,南達鄂爾多斯高原,北抵狼山、大青山,縱貫寧夏、內蒙。寧夏部分稱西套,也叫寧夏平原或銀川平原;內蒙部分稱東套,並又分為前套和後套,統稱為河套平原。黃河流經這里,地處平原,河面開闊,水流平緩,人們興修了許多引黃水利工程,形成黃河灌區,使得糧棉富足,"塞上江南"。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這句子的本意是說受了很大冤枉,就算跳進黃河這樣的大河也洗不清了。其實,不論是誰,跳進黃河就別想洗清。之所以有這樣的說法,是因為黃河的泥沙。黃河以泥沙多而聞名於世。我國古人常以"黃水一石,含泥六斗"、"黃河斗水,泥居其七"等來描述黃河的多沙狀況。黃河的平均含沙量為35公斤每立方米。其沙量之多在世界江河中是絕無僅有的。同時,黃河的泥沙顆粒很細,有時河水甚至成泥漿狀態,沾在身體上確實不易洗凈,真的是"跳進黃河洗不清了"。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句詩說的是黃河從西方遙遠的天邊奔騰而來,又滾滾東逝入海。今天,"黃河之水天上來"卻常常被人們用來形容黃河下游的"懸河"現象。"懸河",是指河床高出兩岸地面的河流,又稱"地上河"。懸河的成因是,含沙量大的河流,至河谷開闊、比降不大、水流平緩的河段,泥沙大量堆集,河床不斷抬高,水位相應上升,為防止水害,兩岸大堤亦隨之不斷加高,年長日久,河床高出兩岸地面,成為"懸河"。黃河至下游後,每年大約有4億噸泥沙淤積於下遊河道,河床逐年升高,使黃河下游成為世界上著名的"懸河"。現在黃河下游的河床,一般比堤外地面高出3-5米,在河南封丘縣的曹崗,竟高出10米之多。真成了"黃河之水天上來了。"由於河道高出地面,一般來說鄭州以下的黃河下遊河道成了淮河、海河兩大水系的分水嶺,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黃河兩岸已不屬於黃河流域了。 三門峽 "人門"、"神門"、"鬼門"--------"三門峽"名稱的由來。三門峽是黃河進入大平原以前最後一段峽谷是最險要的一座山峽。這里地勢險峻,水流湍急,兩岸石壁陡峭,河中兩座石島把急流分為三股。人們把這三股水路分別叫做"人門"、"神門"、"鬼門","三門峽"名稱由此而來,鬼門、神門中水勢險惡,彷彿只有鬼神才能通過;而人門則水勢稍緩,但也是水深流急,舟船難行。如今"三門天險"已經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條橫亘峽谷的大壩,像一條銀色的緞帶把山西、河南兩省連接起來,這就是1957年動工興建的黃河幹流上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三門峽水利樞紐。 "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毛澤東。歷史上,黃河多次決泛,縱橫亂流,河道大幅度擺動,導致黃淮之間大面積地區經常蒙受慘痛災難,歷代統治者都把治河做為大事。新中國成立後,中央十分重視冶黃工作。1952年毛澤東第一次出京視察,就選擇了黃河,並把公元1855年蘭考東壩頭銅瓦廂決口處作為視察的重點。他從濟南礫口到徐州黃河故道,蘭考到開封北郊柳園口,從邙山腳下到黃河北岸的人民勝利渠,在這次視察中,毛澤東提出"一定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號召。 渭水 "涇渭分明" 渭水是黃河最大的支流,發源於甘肅,經陝西而入黃河;涇水又是渭河的支流,發源於寧夏。二水在西安市高陵縣船張村相匯。"涇渭分明"這一家喻戶曉的成語即源出涇渭兩河交匯處。說的是是在涇水、渭水相會合處,清濁分明,分界清楚而不混,用以比喻界限清楚。古人認為是涇水濁而渭水清的。這據考證,唐代詩人杜甫的《秋雨嘆》中:"濁涇清渭何當分",大概是這則成語的雛形了。那麼,現在還能不能在兩河交匯處見到清水濁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景觀呢?仍然是可以的。但是,當我們來到二河匯合的地方,看到的卻是渭水濁於涇水。許多專家親赴實地考察,看到的也是涇清渭濁的現象。《現代漢語詞典》因此將這一成語解釋為"涇河水清,渭河水混,涇河流入渭河時,清濁不混。"有人還就此撰文,認為是古人搞錯了,應該是涇清而渭濁。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真的是古人錯了嗎?實際上,從流經的地域來看,渭水自甘肅烏鼠山流經陝西入黃,流涇的是關中平原、八百里秦川之地;而涇水全程流經的是黃土高原,是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就河水含沙量而言,應該是涇水大於渭水的。據統計,目前涇河平均每年向渭河輸送3.04億噸泥沙,平均含沙量為196公斤每立方米;在未納入涇河之前,渭河平均每年輸送泥沙1.78億噸,平均含沙量26.8公斤每立方米。從數字上看,還是涇濁渭清,尤其在枯水季節。但到了現代,由於渭河流域尤其是上游地區人類活動的原因,環境破壞嚴重,水土流失也同樣為一個重要問題。由於渭河流經地區土壤所含礦物成份的原因,當渭河含泥沙量達到每立方米10公斤時,水色便呈赤黃色了。從表面上看,涇渭分明的自然景觀仍然存在,但已是渭水水色深於涇水了。並不是古人搞錯了,這是後人人為對環境發生的影響,不能不引起重視。因為這一成語的緣故,每年來涇渭會合處看"涇渭分明"的人不少。現在,當地人已經准備開發這一旅遊資源,利用遊艇,載送遊人到"涇渭分明"去看。 --------------典故與名篇------------- 紫氣東來 周昭王二十年,函谷關關令尹喜,見東方紫氣繚繞,雲蒸霞蔚,登上關前土崗眺望,見一位老者(老子)騎青牛自東而來。便力挽老子在此寫下了舉世聞名的《道德經》。後人為了紀念這一盛事,將尹喜登高遠矚的土崗起名為"望氣台",並在土崗上修建有三丈多高的"瞻紫樓",取"紫氣東來"之意。 假虞滅虢、唇亡齒寒 公元前655年,晉獻公欲借虞國之道伐虢。虞國大夫宮之奇向虞公諫道,虞虢之間的關系就好象嘴唇和牙齒一樣,互為表裡,嘴唇剝去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虢國是虞國的屏障,虢滅亡了,虞國將跟著滅亡。虞公不聽宮之奇之言,答應晉國借道。結果,晉滅虢後回師,又滅了虞國。 雞鳴狗盜 戰國齊公子孟嘗君,以養士稱,廣致人才,威望日增。秦昭王知道後,拜為相。後引起秦王手下一些人的嫉恨。昭王囚孟嘗君,謀欲殺之。孟嘗君使人求助於昭王幸姬。幸姬想要狐白裘。孟嘗君座客有能為狗盜者,夜入秦宮,學為狗偷,得狐白裘獻幸姬。於是幸姬為言昭王,孟嘗君得釋。孟嘗君飛車東逃,欲出函谷關。昭王悔,著人馳傳以追。當時關法:雞鳴而出客。孟嘗君夜半至關下,恐人追至。座客中有能為雞鳴者,遂學雞鳴,孟嘗君遂出關。 周召分陝 周武王死後,其子成王年幼,用武王弟周公旦、召公爽輔政。當時,天下很不穩定,周、召二人決定分陝而治(分陝的具體位置,《水經注》說以陝城或陝陌為界,《括地誌》則說以陝原為界)。這樣,周公可以把主要的精力用於防備殷商遺民的反叛,穩定東方新發展的地方;召公的責任則是進一步開發黃河中游地區的農業生產,建立鞏固的後方,為周王朝進一步開拓疆土解除後顧之憂。古籍所稱"陝西",均指今陝縣以西。元明之後,陝西省之得名,亦源於此。 召公遺愛 周公、召公分陝而治,陝縣以西由召公治理。相傳他下鄉視察時,就在田間地頭處理民間事務。地方官吏要群眾騰出房屋讓他休息,燒茶備飯招待他,他馬上制止了,說:"不勞一身而勞百姓,非吾先君文王之志"。召公還在棠梨樹下受理民事,聽訟決獄,他秉公而斷,使民無冤抑,把他分管的這一塊地面治理得有條有理,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因此,召公死後,人們思念他的政績,懷念棠梨樹,寫成甘棠的詩篇。濃蔭郁蔥的甘棠樹下,留下了召公一顆體恤民情,廣施仁政的博愛之心,也留下了"召公遺愛"的千古美談。 杜甫夜宿石壕村子 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杜甫由於受房官一案的牽連,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由洛陽行至華州。此時,正值安史之亂,途中夜宿石壕村(今陝縣觀音堂鎮甘壕村)時,發現這里徵兵之殘苦較之新安所見更甚,不是白天來抓兵,而是夜間來捕捉。他親眼目睹一老翁翻牆外逃,老婦苦苦哀求並說全家的不幸:"三男鄴城戍,二男新戰死------,唯有乳下孫------。"這使人聞之落淚的話語,更加激發杜甫憂念時世,俯就弱者的高尚情操,於是揮筆寫就千古名篇《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澠池會盟友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載:謙頗為趙將伐齊有功拜為上卿。時藺相如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詐以十五城換和氏璧。趙王從繆賢薦,遣藺相如出使秦國。相如不辱使命,既挫敗了秦王陰謀,又完璧歸趙。趙王以為賢大夫使不辱於諸侯,拜相如為上大夫。秦不以城予趙,趙亦不予秦璧,拔石城。明年,復攻趙,殺二萬人。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欲與趙王為好會於西河外澠池。趙王畏秦,欲勿行。廉頗、藺相如計曰: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趙王遂行,相如從。廉頗送至境,與王訣曰: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王許之,遂與秦王會澠池。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秦瑟"。趙王鼓瑟。秦御史前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秦盆缶,以相娛樂"。秦王怒,不許。於是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缶。相如曰:"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於是秦王不悅,為一擊缶。相如顧召趙御史前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缶"。秦之群臣曰:"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藺相如亦曰:"請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於趙。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
2. 2022掛職鍛煉工作總結報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規定,根據培養鍛煉公務員的需要,選派公務員到下級機關或者上級機關、其他地區機關以及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擔任相應職務。更多2022掛職鍛煉 工作 總結 報告 請點擊「 2021總結 」查看。
2021掛職鍛煉工作 總結報告 1
根據組織安排,我於20__年2月選派到財政部駐湖南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掛職鍛煉,一年多來,自己始終珍惜機遇,認真學習,積極工作,深入思考。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指導下,得到了較為全面的學習和鍛煉,在政策理論水平,業務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宏觀 思維方式 等方面都得到極大提升,現將一年多來的掛職情況總結如下:
一、工作和學習情況
(一)認真學習全面提高綜合素質
掛職學習是鍛煉幹部、提高素質的有效方式,是取真經,學本領的難得機遇,我倍加珍惜,把這次掛職學習定位為我人生旅途中的「加油站」、「充電器」,切實通過掛職學習,達到拓寬視野,開闊思路,增強本領,提高素質的目的。
首先樹立目標,主動適應。剛來專員辦時,我們局長曾送我八個字「謙虛謹慎,少說多做」,帶著組織的囑咐和期望,我迅速進入角色,融入專員辦的集體中,並給自己樹立三大目標,一是要改掉陋習,消除惰性思想,改正粗心毛病;二是要堅持學習,更新知識結構,提高業務水平;三是要樹立形象,留下良好印象,結下深厚友誼。
其次主動學習,不斷提高。一是學習政策理論知識,關心國家政策及方針,定期瀏覽財政部網頁及專員辦辦公平台,閱讀時政要聞、政策解讀、通訊材料及 調研報告 等,並且把理論學習與實踐相結合,與個人思考相結合。二是鑽研業務知識。專員辦的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要求高。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必須准確掌握國家的 政策法規 ,在工作中我不斷通過「學、聽、看、想」來提高業務水平,即開展每項檢查前,認真學習相關的政策法規和工作流程;檢查過程中,認真聽取領導的指導意見,細心察看領導的工作 方法 ;檢查結束後及時思考,總結工作 經驗 。三是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只要有鍛煉展示的機會和平台,就抓住機遇,主動參與,20__ 年專員辦開展三期道德講堂活動,我兩期作為一處代表發言,每月的讀書交流會,只要是沒外出檢查,都積極參與,每次會議也積極發言,同時不忘積極參加我縣財政局組織的活動,比如參加我縣財政系統開展的「好作風建設年」演講比賽,並獲二等獎。
再次是善於思考,吸取經驗。學而不思則罔,我充分認識思考的重要性,注重學習與思考相結合,養成邊學習邊思考的習慣,不斷帶著問題學習、結合實際工作學習,通過對問題的思考深化對知識的理解。每參加一項檢查,我都力求從表象去抓住問題的本質,結合當前的大環境去剖析其存在的原因和後果,並且不斷總結,不斷汲取。
(二)積極工作大力發揚務實作風
以「到位不越位,掛職不失職,幫忙不添亂,實干不作秀」為掛職原則,以務實精乾的工作作風樹立掛職幹部形象,一年多來主要做好了以下工作:
一是做好協查員。專員辦作為財政部駐地方的監督檢查機構,開展監督檢查是其工作的重心,掛職一年多來,我協同專員辦參與了中央社保資金專項審查、成品油調庫核查、小額貸款貼息核查,20__年度和20__ 年度中央非稅收入清算,企業自備電廠中央政府性基金征繳情況調研、中央非稅收入徵收質量專項檢查、地方政府性債務甄別核查等檢查任務。檢查過程中,我找准位置,不越位,不搶位,關鍵時候能補位,努力工作,積極作為,一是發揮年輕幹部接收性強、勇於創新的優點。有些業務自己初次接觸,我只有「臨陣磨槍」,加班加點學習政策文件,翻閱以前年度相關檢查的工作底稿和 工作報告 進行學習,並結合自己的長處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二是發揚山區幹部吃苦耐勞的作風。開展檢查工作經常是累月在外,加班加點也是「新常態」,我調節心態,克服困難,全身心投入工作。三是學習專員辦領導幹部的「長」補自己的「短」。專員辦的領導幹部非常講究工作中的方式方法,而我相對經驗欠缺,所以遇到不懂的業務,我積極主動向領導請教,平時細心觀察。
二是做好聯絡員。到專員辦掛職鍛煉,不僅能提高掛職幹部能力,也促進了專員辦與桂陽財政聯系更加緊密,掛職期間,我認真學習領會上級財政政策文件精神,第一時間傳達給我們桂陽財政,同時把桂陽財政的困難和具體情況及時向專員辦匯報,使上下互聯互通更加高效、快捷,並積極創造我們桂陽財政與專員辦交流的機會,不斷加強專員辦與桂陽財政的感情聯系。掛職期間,專員辦先後到我縣開展了地方政府性債務甄別核查,選派蔣濤同志到我縣正和鎮財政所掛職鍛煉,組織我縣正和財政所、邵陽縣三閣司財政所、長沙縣干杉財政所、在長沙召開鄉鎮財政資金監管會議,業務一處到我縣開展支部聯基層活動,並不辭辛勞到我所在的光明鄉,通報我在專員辦的掛職情況等活動,每一次我都認真當好聯絡員,做好溝通協調工作,在專員辦與桂陽財政間,充分發揮了橋梁和紐帶作用。
(三)遵守紀律努力塑造廉潔形象
掛職作為一種特殊身份,時刻不能忘記自己代表的不僅是個人形象,更是代表原單位的整體形象,身負著組織的使命、厚望和期待。因此,我對自己高標准、嚴要求,無論在任何情況都保持自省、自重、自勵、慎獨,時時處處經得起各種誘惑和考驗,守住法紀和道德品行底線,切實樹好形象,展示形象。一年多來在工作紀律方面,嚴於律己,遵守掛職紀律,做到了服從安排、保守秘密、按時上下班,特殊情況離崗經過領導批准,不參加違法違紀活動等。在廉政方面,嚴格遵守黨風廉政建設和作風建設的各項規定,耐得住艱苦、抗得住誘惑、抵得住人情、管得住小節,外出檢查只在食堂用餐,中餐一律不飲酒,不接受贈送和宴請,在細節中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切實樹立掛職幹部廉政形象。
二、感悟
(一)只有加強學習,才能與時俱進
掛職一年多來,感受最深的是專員辦濃厚的學習氛圍,這種學習氛圍,一是體現在領導幹部對學習的高度自覺性。專員辦各項工作緊張、繁忙,但每個人都不忘學習,充分利用每一點時間空隙。工作之餘有的繼續深造讀研讀博,有的繼續參加中央機關公務員考試,前任副專員胡孝輝同志長年堅持寫學習筆記的佳話廣為流傳。這種學習的高度自覺性來源於個人對知識的渴望,來源於專員辦工作的需要,也是來源於全辦同志你追我趕的競爭氛圍。二是體現在單位開展學習活動豐富多彩。專員辦是一個學習型機關,各種學習活動豐富多彩,每月有「讀書交流會」,每季有「道德講堂」,每年有「集中學習」,善於以活動為平台,鼓勵領導幹部在活動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善於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營造學習氛圍。置身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對於自感知識匱乏,能力欠缺的我,絲毫不敢懈怠,只有加倍努力,也更親切的感受到,當今社會的文盲已經不是目不識丁,只有加強學習,才能適應日新月異的經濟社會發展,才能滿足人民群眾更高的要求。
(二)只有增強本領,才能更好的服務人民
專員辦人才濟濟,精華雲集,領導幹部有「三高」,一是學歷高。大都科班出身,有些還是來自國內頂尖學府,研究生以上學歷比比皆是。二是水平高。體現在思維的深度、學識的厚度、和能力的高度,每個人都可為人師,有很高的調查研究能力,有好些人還是注冊會計師。三是素質高。在政治修養和道德修養上有很高的造詣,每個人都是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為官,踏踏實實幹事,對待我們基層掛職幹部謙遜,熱情,不擺架子。剛來專員辦掛職的時候,與專員辦的年輕幹部做橫向比較,常常會有一種自卑感和失落感,通過比較,認識到自己的能力不足和「本領恐慌」,也深刻的體會到只有不斷增強本領,才能解決更多的矛盾,才能更好服務人民群眾。
(三)只有勤思考善總結,才能更快成長
專員辦的領導幹部在工作中不僅講究工作方式方法,更注重思考和總結。每個季度、半年、全年都要寫工作總結,每項檢查結束都要寫調研報告、檢查報告。這一切都讓我 反思 自己以前工作的不足,在基層工作時,更多的是貫徹落實政策,很少去思考政策本身,對自己工作中總結也不夠,通過這一年多的掛職學習,耳濡目染專員辦領導幹部在工作中是如何思考和總結,深刻的認識到了勤思考和善總結在個人成長中的重要性,拿破崙說:「不會從失敗中尋找教訓的人,他們的成功之路是遙遠的」,年輕幹部要更快更好成長,只有養成勤思考善總結的習慣,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總結,在總結中進步。
三、收獲
(一)豐富了閱歷增長了才幹
掛職期間,參加專員辦專項檢查工作近十餘項,通過參與這些項目檢查,豐富了閱歷,開闊了視野,積累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從項目檢查過程中,不斷提高了水平,增長了才幹。一是提高了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充分認識了思考的重要性,具備了一定的宏觀思維,能從整體從大局出發辯證的看待分析問題。二是進一步提高了溝通協調能力。在處理人際關系及待人接物方面得到了很好的鍛煉。三是提高了調查研究能力,掌握了調查研究中一些實用的工作方法,比較能准確的歸納總結問題,並提出解決對策,在撰寫調研報告方面也有顯著提高。
(二)收獲了友誼搭建了橋梁
掛職鍛煉,既是一次學習鍛煉的機會,同時也是一次結交朋友的機會。掛職鍛煉期間,我在不越位的前提下奮發有為,樹立以人為本、和諧共贏的理念,珍惜緣份,尊重領導,團結同志,與專員辦領導和同志們結下了深厚友誼。同時,專員辦與我們桂陽縣財的政聯系也更加密切,上下聯通的橋梁越來越牢固,越來越暢通,掛職期間,還為我所在的鄉鎮爭取到困難資金十五萬元。
(三)看到了不足明確了方向
通過一年的掛職學習,自己的政策理論水平,業務能力,溝通協調能力等都有極大提高,但與專員辦的領導比較還有很大的差距,一是學習還不夠深入。對與工作相關的政策文件看的多,但缺少深入研究,學習上不系統,影響了工作上深層次的指導。二是工作上積極但缺少思考。雖然已經認識到思考的重要性,但由於在基層工作時思想的惰性養成了不善思考的習慣,有時還不能把思考和實際工作有效結合。這些問題的原因一方面是學習的態度還不夠堅定,另一方面是思想觀念還需要進一步解放。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以專員辦的領導和同志們為榜樣、為標桿,對照不足,不斷完善自我、提高自我。
回首在湖南專員辦掛職鍛煉的這一年,領導的關心和教導,同志們的交心和點撥都是我今後受用不盡的財富。我真誠感謝組織上給予我這樣的學習鍛煉機會,衷心感謝領導和同志們對我的指導和幫助。今後,我將把專員辦的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及開展檢查工作過程中其他地方學到的一些好經驗、好做法,運用到基層財政工作的實踐中去,以更加昂揚的鬥志,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為基層財政事業作出更加積極的貢獻。
2021掛職鍛煉工作總結報告2
20__ 年2月,我根據組織的安排,來到市信訪局開始了為期一年的掛職鍛煉。半年的時間雖然過得很快,但是收獲頗豐。
一、提高認識,堅定做好信訪工作的信心
信訪工作對我來說是個全新的工作,通過這段時間的工作,使我深深了解到信訪工作的重要性。信訪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標准,突出對人民群眾講感情,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深入群眾,深入基層,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意願,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 熱點 問題,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
訪問題絕大部分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屬於人民內部矛盾。我們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我們的政府是為人民辦實事的政府,群眾有問題、有困難、有要求,就必然向黨和政府來反映,這是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信任和寄予厚望的表現。信訪工作是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紐帶、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對維護社會穩定、保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起到重要作用,信訪工作的好壞直接體現了「____ 」在基層是否得到落實,通過學習和實踐,堅定了我做好信訪工作學的信心。
二、認真學習,盡快進入工作角色
要想做好信訪工作,只有真誠和熱心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加強自身學習,熟悉和掌握有關信訪政策和法律法規。接待室的工作很繁雜,沒有時間學習,我放棄了平時自己的 愛好 ,利用業余時間,認真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訪條例》、《省信訪條例》和 其它 相關法律法規。在學習中遇到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虛心向同志們請教,通過學習,自身工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在較短時間內便進入了工作角色。
我參與接待了集體上訪、動遷補償上訪、換屆選舉上訪等區幾個影響較大的群體上訪事件。這些上訪人數多,情況復雜,有的是拖了好幾年沒有解決,因此怨氣很大,在接待中,我認真做好記錄,並且熱心、真誠地向他們解釋,同時宣傳黨的相關政策,協調相關部門領導認真處理,確保了事件沒有進一步擴大,最後問題得到了妥善解決。通過這些上訪事件的處理,提高了我在紛繁的事件中駕馭工作的能力,使我受益匪淺。
三、真誠辦案,切實解決來訪群眾實際問題
信訪工作的歸宿和落腳點就是依據政策規定幫助群眾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問題,為民辦好事辦實事,我時刻牢記黨的宗旨,從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的角度出發,針對來訪群眾的思想認識和實際問題,盡力多做解疑、釋惑、順氣工作,努力真正做到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幫群眾所需,解群眾所難,實實在在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雖然在這只是掛職鍛煉,我還是信訪工作作為自己的本職工作全力做好,為我市經濟社會的穩定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封丘縣一位70多的歲老人,因家庭贍養矛盾,上訪到省政府,接到省信訪局交辦的案件後,我及時把該案件轉交給封丘縣信訪局,並限期辦理此案,在案件辦理過程中我幾次和縣信訪據的領導上他的子女家,耐心細致地做他們的工作,最後全家達成一致,老人也非常滿意。
在信訪工作中,我們經常面對的都是有怨氣不滿或其它想法的群眾,給我的感覺就是要做好信訪工作,確實需要付出很多很多的努力,但最重要的一點:必須付出真誠的心、無私的愛,才能在信訪和群眾之間架起理解和溝通的橋梁,雖然掛職鍛煉的時間很短,我不斷摸索信訪工作的規律,接待上訪群眾時做到熱心,不冷漠處之;聽取反映的問題時耐心,不厭其煩;處理問題時細心,不專橫武斷;碰到棘手問題時有恆心,不半途而廢,直到問題解決。針對上訪群眾的不同情況,我自學了心理學,根據不同上訪人的心理總結出自己的接待策略:對「哭鬧型」的,一杯熱茶、一張笑臉,充當「親友團」;對「叫罵型」的,勇於忍受,甘做「出氣筒」;對「別有用心型」的,據理力爭,維護黨和政府的尊嚴。
四、存在的不足
1、對自己要求不夠嚴格。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僥幸心理,認為有些工作可以不做的就不做了,不能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
2、工作思路不夠開,缺乏創新性思維。在工作中過於追求循規蹈矩,不敢創新,怕犯錯誤,做一些事情顧慮太多。
3、業務不夠熟練。雖然取得了一定進步,但是實際工作中還是有很多的問題自己不能夠很好掌握,對於法律等相關業務知識的學習交流還不夠。
過去的已經過去,盡管還存在好多問題,但我相信,在組織和領導的關懷下,在同事們的幫助下,我一定踏踏實實工作,一步一個腳印,將自己的工作幹得更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2021掛職鍛煉工作總結報告3
根據組織安排,20__ 年_月20日至20__ 年_月20日,我在信訪局擔任為期一年的信訪專員,在短短一年的時間里,我跟隨信訪局的同志們一起接訪、勸訪,交辦、轉送信訪人提出的信訪事項,討論、分析當前的信訪形式,感觸頗深,現將體會總結如下:
一、縣委、政府領導高度重視信訪工作
信訪工作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紐帶、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隨著我縣經濟改革的不斷發展,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不斷出現,大量的糾紛都通過信訪 渠道 反映出來,大規模的集體訪劇增,掛職期間,縣委、政府領導就聖星竹業拖欠工人工資、齊雲山鎮蘭渡村村民與蘭渡茶林場土地糾紛、海陽鎮川湖村村民就本村村民違章建築集體上訪事件,即時召集相關職能部門協調,研究處置方案,將復雜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親身體會到領導重視信訪工作不僅體現在會議文件上,還切切實實落實到行動上。
二、勝任信訪工作必須具備各方面綜合知識
信訪工作接觸面廣、工作量大,業務性、專業性、政策性都很強。群眾反映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企業改制、勞動社保、土地徵用、拆遷安置、涉法涉訴、幹部作風、優撫救濟等方面,一個合格的信訪幹部,既要學會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還要通曉黨的各個時期的政策,同時還必須具備相關的 法律知識 。原以為法院工作就是定紛止爭,和信訪工作的化解矛盾大相徑庭,接觸信訪實踐以後,深感學疏才淺,對許多知識一知半解,急需充電學習。
三、信訪幹部工作作風、敬業精神可敬可賀
信訪局七位同志,每人人手一份事,有的身兼數職,工作條件清苦,無權又無利,是個名符其實的清水的衙門。但是縣委大院這些單位中,每天最早開門的少不了信訪局,最後一個關門的也幾乎是信訪局,這樣的上下班習慣黃同心同志堅持了20多年,這也是信訪局一貫保持的良好作風。每個同志對重大信訪事項都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雖然工作煩瑣,條件艱苦,但是每個人都很樂觀。新局長汪國華同志在努力改善辦公條件的同時,特別強調信訪幹部的精、氣、神,經常給大家鼓勁,告誡大家不要覺得做信訪工作低人一等,自己看不起自己,一個單位的形象是靠集體樹起來的。
四、掛職鍛煉很有必要
通過到信訪局掛職鍛煉,加深了與群眾的感情,學到了很多做群眾工作的方法,同時也意識到有相當一部分上訪事項,是因為我們各個部門的辦事人員方法簡單,作風粗暴,執行政策法規標准不一造成的,對我今後的工作而言,更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由於經常將信訪動態反饋給單位的領導和同事,加深了法院領導和同事對信訪工作的直觀了解。程力院長帶隊到信訪局看望我,既體現了對幹警個人的關心,又加強了部門和部門之間的聯系,對全縣大信訪格局的形成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一年的掛職鍛煉,我和信訪局的同志門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和他們在一起共事,我收獲了很多,感謝組織給我提供這樣一次機會,既增長了我的見識,又多了一份人生閱歷。
2021掛職鍛煉工作總結報告4
根據市委組織部安排,我於____ 年_月至____ 年_月在市交通局掛職鍛煉,在辦公室工作,任副主任。一年來,我堅持以事業為重,自覺克服工作、生活不便等種種困難,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以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和飽滿的熱情,扎扎實實地開展工作,在實踐中學習了知識,得到了鍛煉,增長了才幹,取得了成績,提高了能力,得到了掛職部門的好評。現總結如下:
一、工作情況
(一)加強業務學習,迅速實現角色轉換。一個合格的掛職鍛煉幹部,必須注重學習,尤其是面對知識經濟的時代,學習顯得更為重要和緊迫。因此,無論工作多忙多累,我都比較注重學習,做到自加壓力,認真學習,勤於思考,並根據工作需要,堅持學習相關交通業務知識。同時辦公室領導給了我許多學習鍛煉的機會。他們安排我參加了各種會議,接觸到了省交通廳的領導,接觸了市直交通單位的領導,接觸了市直有關部門相關科室領導,這些接觸對於開拓我的視野、增長知識面、結識新的領導和朋友起了極好的作用。學習不僅增強了理論素質,同時提高了自己的思想水平和黨性修養,使自己在第一時間實現了角色轉換。
(二)深入調查研究,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我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工作,在發現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也提高了自身分析實際問題、處理矛盾和解決工作難題的能力。
一是完成了局機關房產情況調查、交通大院戶口清理、交通大院停放車輛摸底、機關房屋產權證辦理、編寫《辦公室業務工作手冊》、____ 年交通系統辦公室工作考核等工作,特別是全省交管站改革情況調查工作受到省廳肯定。
二是搞好配合工作,積極參與、按時完成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市級文明單位創建、市交通局機關及市直交通單位衛生單位創建、____年度《中交報》、《湖交報》征訂發行等工作分配的任務。
三是及時完成領導交辦的工作。對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如籌備大型工作會議,整理領導講話錄音稿,起草文件和通知,撰寫簡報及會議紀要等材料,都是不折不扣地完成,做到事事有落實,件件有回應。
(三)嚴格要求自己,樹立自身良好形象。一年來,我嚴格遵守掛職鍛煉單位的工作紀律,按時上下班,有事請假,尊敬領導、團結同志,注重搞好同各科室同事們的關系,沒有做違紀違規的事情,沒有向掛職單位提條件,嚴格遵守了掛職鍛煉幹部行為規范,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示了掛職鍛煉幹部的優良素質和良好形象。
二、工作體會
一年的工作和學習,使我加深了對交通工作重要性和辦公室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對搞好辦公室工作,促進單位整體工作發展進行了認真的思考,得到了一些寶貴的啟示。我深深體會到,辦公室工作是一項全局性、綜合性和統攬性很強的工作,必須緊扣中心圍繞大局,不斷 創新思維 ,改進作風,強化服務,提高效能,才能更好地履行自身職能,才能展示出自身的作用和旺盛的活力,辦公室工作要從以下幾方面來落實。
(一)必須提高工作效率。辦公室是局機關工作的綜合部和聯絡部,辦公室開展的信息調研,督促檢查,文秘政務,後勤保障等工作都屬於服務工作。關鍵就是要注重工作的效率、效果和效能。就是要嚴要求,快節奏,高效率,高質量。因此,在參謀決策上,要統籌兼顧,提早謀劃,想領導之未想,謀領導之未謀,及時准確的開展調查研究,收集整理信息,為局領導決策搞好超前謀劃,在文字材料上簡潔明了,抓主抓重,提倡「短、平、快」,杜絕「假、大、空」,在督查落實上,突出重點,找准薄環節,果斷迅速,講求實效。在綜合協調上,立足大局,兼顧各方,多商量,重推理,既努力體現上級要求,又要兼顧各方利益,在後勤保障上,要未雨綢繆,後勤先行,確保工作正常高效運轉。
(二)必須轉變工作作風。辦公室是「窗口」部門,辦公室的作風關繫到局機關的形象。好的作風,就是一個巨大的政治優勢和寶貴的精神財富。因此,必須堅持不斷改進辦公室的'工作作風,強化勤政為民的意識,以良好的作風展示辦公室的精神風貌,不論是辦事,辦公,辦文,還是開展調查研究,督促檢查,都要從實際出發,防止搞形式主義,教條主義和官僚主義。要堅決克服會議多,文件多,事務性應酬多的「三多」問題,切實做好協調安排,把好關口,保證領導集中精力謀大局,抓大事。要帶著感情做群眾工作,切實克服「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衙門作風,始終心繫群眾,心系基層,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以良好的作風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
三、存在不足
掛職鍛煉的一年,我在思想覺悟和工作能力上提高較大,但是和領導、同志們對我們掛職幹部的要求與期望相比,還存在許多問題與不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習多,實踐少。雖說原來在縣市工作時也接觸了一些交通方面的業務知識,但都不精通。因此在市交通局掛職鍛煉的工作期間,我有意識的、積極主動地向周圍同志學習,向書本學習,在工作實踐中學習,端正、豐富了對交通工作的認識,各項能力提高較快,但是做的工作還不夠多,特別是能將自己的知識有效地運用到工作中去,打開工作新局面這方面做的還遠遠不夠。
(二)思考多,總結少。姚局長叮囑我,在工作中,既要勤於思考,更要善於總結,同時要到其他科室學習基建投資政策、 財務管理 制度、運輸行業管理等交通業務知識,這樣可以使自己的進步成長更快。遺憾的是,雖然我在工作中基本做到了在實踐中勤於思考,但是對工作中的一些想法並沒做到及時總結,腿勤腦勤手不勤,而且也不夠深刻和全面。
(三)執行多,創新少。掛職鍛煉期間,我對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能夠做到認真完成,但是在工作中的獨立性、開拓性還不夠,有時不能領會領導意圖,在工作中缺乏面對新問題,想出新辦法,打開新局面的能力和獨擋一面的魄力,許多工作放不開手腳,求穩有餘,敢試敢闖的勁頭不足。
一年來的跨行業、跨部門掛職鍛煉,收獲頗豐。我不但分享了荊東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新江口大橋擴寬改造、螺山乾渠宦子口船閘工程全面完工,荊監一級公路鑼場至郝穴段、石首港工業綜合碼頭、荊州港鹽卡二期工程開工建設的喜悅,還學會了著眼全局思考問題的思維方式及全盤考慮處理事情的工作方法,對交通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同時,領導和同事們對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苟、勤勤懇懇、無私奉獻、 愛崗敬業 的精神也深深影響著我,領導和同事對我的關心、支持、幫助時時感動著我。一年工作,我結交了朋友,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知識,增長了才幹,受用終生。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把這次掛職鍛煉的經歷作為我人生寶貴的財富加以 收藏 ,盡心盡力干好本職工作,不斷地完善和超越自我,爭取更大的成績。
3. 關於廣才的古詩句
《梅花》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廣寒官中第一仙,情深不礙韻超然。
勸君莫作兒女態,但向花前傾玉船。
《古風 其十九》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
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
霓裳曳廣帶,飄拂升天行。
邀我登雲台,高揖衛叔卿。
恍恍與之去,駕鴻凌紫冥。
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
《老將行》
年代: 唐 作者: 王維
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
射殺山中白額虎,肯數鄴下黃須兒。
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
漢兵奮迅如霹靂,虜騎崩騰畏蒺藜。
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
自從棄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時飛雀無全目,今日垂楊生左肘。
路旁時賣故侯瓜,門前學種先生柳。
蒼茫古木連窮巷,寥落寒山對虛牖。
誓令疏勒出飛泉,不似穎川空使酒。
賀蘭山下陣如雲,羽檄交馳日夕聞。
節使三河募年少,詔書五道出將軍。
試拂鐵衣如雪色,聊持寶劍動星文。
願得燕弓射大將,恥令越甲鳴吾君。
莫嫌舊日雲中守,猶堪一戰取功勛。
胡秉言鴻濛混沌兮,孕盤古,無極始出兮,太極來。
初生兩儀兮,列四象,衍生八卦兮,智慧開。始祖伏羲,長坐方壇、聽八風之氣,觀草長鶯飛,審雷霆雨雪,察四季消長,度鷹翔魚躍,悟八卦之魂,生八卦之理。
開陰陽之道,正姻緣、和人倫秩序。「塗光休氣兆北閾,赤文綠字煥東周」。
人奉之為神,尊八卦祖師。開華夏之文明,蘊奧妙神奇矣。
西伯姬昌兮,演文王八卦。推論解讀兮,八八六十四。
疊加成象,鑒析准確。乾坤立道列南北,造化天地成萬物。
雷聲震震曰善教,巽逐陰風曰進退。坎險陷陷心憚慮,離麗附和柔順心。
艮止審慎動靜適,兌喜悅悅善照臨。下古孔子兮,精修十翼。
察言、觀變,制器、卜占。取義象位之說,闡陰陽之對立。
成系統之世界觀,釋宇宙萬物和人類社會之變化。強宇宙變化之生生不息,說「天地之大德」,提「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之精論,。
告後人「物極必反」之思想,調「居安思危」之憂患。倡「順乎天而應乎人」,張自強不息,變革以成偉業。
以「保合太和」之最高理想目標,承「和諧」之思想。立「易與天地准」。
拓模糊解釋現實之精確,確立易卦包羅萬象之精髓,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人更三聖,世歷三古。
陰陽互應,剛柔相濟,厚德載物,唯有周易。易道深矣。
「求千太萬後之果,明千思萬緒之象」,經上下幾千年,收無數仁人志士之鑒析,成群經之首而不愧。古哉周易,新哉周易,東方文化之核心。
天開新宇兮,浩正氣,地現阡陌兮,展心懿。古為今用取精華,陰陽二進舉世奇。
揭示二元之規律,珍惜瑰寶悟易理。智慧若清泉,綿遠若流長,用之不完,汲之不盡。
「鴛鴦綉罷從君看,不把金針度與人」,玉匣存來枕邊放,怎舍一時離己身。
1. 《歸雁》
唐:杜甫
聞道今春雁,南歸自廣州。
見花辭漲海,避雪到羅浮。
是物關兵氣,何時免客愁。
年年霜露隔,不過五湖秋。
杜甫作此詩時,正逢戰亂,大雁南歸廣州,一定要經過那些戰亂的地方;詩人因戰亂無法回鄉,便將鄉愁寄託於大雁。
2.《啰嗊曲》
唐:劉采春
那年離別日,只道住桐廬。
桐廬人不見,今得廣州書。
這是一位女詩人寫的,五言絕句短小精悍,卻把對遠在廣州的丈夫濃濃的思念寄託詩中。
3.《閏三月二日發船廣州來歸亭下之官憲台宋》
楊萬里
諸人政坐愛閑游,天遣南遊天盡頭。
到得廣州天盡處,方教回首向韶州。
這是宋代楊萬里一首宦遊詩,將自己宦遊生涯苦中作樂蘊含其中。
4.《中秋廣江驛示韋益》
唐:李群玉
莫惜三更坐,難消萬里情。
同看一片月,俱在廣州城。
淚逐金波滿,魂隨夜鵲驚。
支頤鄉思斷,無語到雞鳴。
中期佳節,詩人望著那片月,勾起了濃濃的思鄉之情。中秋始於唐代,盛行於宋朝,成為僅次於春節的傳統節日,本詩便是在中秋夜所作。
5.《約同人游拾翠洲》
袁崇煥
春風十里五羊城,拾翠洲前綠草生。
君若來時須並馬,一尊同去聽流鶯。
拾翠洲就是現在的沙面島。當年袁崇煥(生於廣東東莞)從這里去北方抗金,是何等的意氣風發。袁崇煥回家了,會見親友,游覽山水。詩,回憶這段經歷,詩寫得很悠閑,也很瀟灑。表明這個時候袁崇煥的心情很好,體現了袁崇煥的鄉情和親情。
1.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1)出自唐代偉大詩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間創作的一首歌行體古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全詩原文: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卧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2. 吳苑宮闈今冷落,廣陵台殿已荒涼。
1)出自《渡中江望石城泣下》李煜
2)全詩原文: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唐)李煜
江南江北舊家鄉,三十年來夢一場。
吳苑宮闈今冷落,廣陵台殿已荒涼。
雲籠遠岫愁千片,雨打歸舟淚萬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閑坐細思量。
1. 《歸雁》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聞道今春雁,南歸自廣州。見花辭漲海,避雪到羅浮。
是物關兵氣,何時免客愁。年年霜露隔,不過五湖秋。
2. 《得廣州俸米供給麻券授家人》
年代: 宋 作者: 曾豐
陶潛營五斗,王績辦三升。
醉飽曾無幾,驅馳已不勝。
猶須糊汝口,未果枕吾肱。
有可供飢渴,休官豈不能。
3. 《和潘經略廣州峽山五首》
年代: 宋 作者: 釋寶曇
是身猶孤雲,夢入岩下寺。
天如護蒼江,山故插厚地。
一舟巫峽來,八月新雨霽。
煙鬟十二外,野花或垂髻。
4. 《高起居知廣州》
年代: 宋 作者: 楊億
作藩南越古稱雄,五管皆歸節制中,
腰佩金龜三品綬,船開書鷁一帆風。
橘官手版趨塵遠,梅使星車附信通。
暫阻螭頭夾香案,清宵應夢未央宮。
5. 《廣州雜詠(四首)》
年代: 明 作者: 劉崧
鯽魚潮退余溪鹵,牡蠣高結海沙。
紅豆桂花供釀酒,檳榔蔞葉當呼茶。
6. 《廣州重別方處士之封川》
年代: 唐 作者: 李群玉
楚國傲名客,九州遍芳聲。白衣謝簪紱,雲卧重岩扃。
長波飛素舸,五月下南溟。大笑相逢日,天邊作酒星。
七年一雲雨,常恨輝容隔。天末又分襟,離憂鬢堪白。
願回凌潮楫,且著登山屐。共期羅浮秋,與子醉海色。
隋唐五代部分2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謝朓餞別校書叔雲)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唐李白將進酒)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唐李白行路難) 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海。(唐李白江上吟)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唐李白行路難)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唐李白行路難)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唐李白北風行)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唐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鷺洲。(唐李白登金陵鳳凰台)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唐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唐李白清平調)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李白將進酒)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唐王灣次北固山下)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唐崔顥黃鶴樓)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唐張旭山中留客)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高適別董大)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唐高適燕歌行) 拜迎長官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唐高適封丘縣) 今夜偏知春意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唐劉方平夜月) 柴門聞狗吠,風雪夜歸人。(唐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唐杜甫水檻遣心)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二十二韻)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唐杜甫月夜)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唐杜甫春夜喜雨)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唐杜甫春望)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唐杜甫春望)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唐杜甫登岳陽樓)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唐杜甫春日憶李白)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題)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唐杜甫不見) 星隨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唐杜甫旅夜書懷) 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唐杜甫)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唐杜甫登高)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唐杜甫登高)
希望採納
4. 李商隱的生平簡介
李商隱(公元813—858),男,漢族,字義山,故又稱李義山,號玉溪(豀)生、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詩人。邠國公杜悰的表兄弟。他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下轄沁陽市、博愛縣),生於河南滎陽(今鄭州滎陽)。19歲因文才深得牛黨要員太平軍節度使令狐楚的賞識,引為幕府巡官。25歲進士及第。26歲受聘於涇源節度使王茂元幕,辟為書記。王愛其才,招為婿。他因此遭到牛黨的排斥。此後,李商隱便在牛李兩黨爭斗的夾縫中求生存,輾轉於各藩鎮之間當幕僚,鬱郁而不得志,後潦倒終生,46歲便憂郁而死。
晚唐詩歌在前輩的光芒照耀下有著大不如前的趨勢,而李商隱卻又將唐詩推向了又一個高峰,是晚唐著名的詩人,杜牧與他齊名,兩人並稱「小李杜」。李商隱又與李賀、李白合稱「三李」。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與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最後抑鬱寡歡而死,死後葬於鄭州滎陽(今滎陽苜蓿窪村)。據《新唐書》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奚生詩》三卷,《賦》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失傳。有《李義山詩集》。
出身家世
李商隱曾自稱與唐朝的皇族同宗。經張采田考證,確認他是唐代皇族的遠房宗室。[2]但是沒有官方的屬籍文件證明此事,因而可以認為李商隱和唐朝皇室的這種血緣關系已經相當遙遠了。李商隱數次在詩歌和文章中申明自己的皇族宗室身份,但這並沒有給他帶來任何實際的利益。
李商隱的家世,有記載的可以追溯到他的高祖李涉。李涉曾擔任過最高級的行政職位是美原(治今陝西富平西北)縣令;曾祖李叔恆(一作叔洪),曾任安陽(今屬河南)縣尉;祖父李俌,曾任邢州(治今河北邢台)錄事參軍;父親李嗣,曾任殿中侍御史,在李商隱出生的時候,李嗣任獲嘉(今屬河南)縣令。
生卒年考
商隱生年,馮浩主元和八年(813年)說,張采田主元和七年(812年)說。這是當今學者通常採用的說法。大部分學者贊成的是馮浩說,其最主要的是文選《上崔華州書》所雲:「中丞閣下:餘生二十五年矣。」馮浩題注曰:「開成元年十二月,《紀》以中書舍人崔龜從為華州防禦使,例兼御史中丞憲銜,固有中丞閣下之稱。」書上於開成二年(837年)春初,詩人二十五歲。以此上推商隱生於元和八年。至於卒年,關涉詩人晚年行蹤和創作,尤須一辨。
早年生活
在李商隱10歲前後,他的父親在浙江幕府去世,他和母親、弟妹們回到了河南故鄉,生活貧困,要靠親戚接濟。在家中李商隱是長子,因此也就同時背負上了撐持門戶的責任。後來,他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在少年時期曾「佣書販舂」,即為別人抄書掙錢,貼補家用。
李商隱早年的貧苦生活對他性格和觀念的形成影響很大。一方面,他渴望早日做官,以光宗耀祖。事實上,他也確實努力承擔起家族的責任。成年後,李商隱曾利用為母親守孝的時間,將寄葬在各地的親屬靈柩遷葬到滎陽。陳貽焮認為這是除了受宗法思想支配外,還由於從小孤貧,家道衰微,因此更加看重骨肉之情。另一方面,早年的經歷使他養成憂郁、敏感、清高的性格,這些特徵既大量地從他的詩文中流露出來,也表現在他曲折坎坷的仕途生涯。
李商隱的啟蒙教育可能來自他的父親,對他影響最大的老師,則是他回到故鄉後遇到的一位同族叔父。這位堂叔父曾上過太學,但沒有做過官,終身隱居。據李商隱回憶,這位叔父在經學、小學、古文、書法方面均有造詣,而且對李商隱非常器重。受他的影響,李商隱「能為古文,不喜偶對」。大約在他16歲時,寫出了兩篇優秀的文章(《才論》、《聖論》,今不存),獲得一些士大夫的贊賞。這些士大夫中,就包括時任天平軍節度使的令狐楚。
令狐楚是李商隱求學生涯中又一位重要的人物,他本人是駢體文的專家,對李商隱的才華非常欣賞,不僅教授他駢體文的寫作技巧,而且還資助他的家庭生活,鼓勵他與自己的子弟交遊。在令狐楚的幫助下,李商隱的駢體文寫作進步非常迅速,由此他獲得極大的信心,希望可以憑借這種能力展開他的仕途。在這一時期(大和四年,公元830年)的《謝書》中,李商隱表達了對令狐楚的感激之情以及本人的躊躇滿志:「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攜筆硯奉龍韜。自蒙夜半傳書後,不羨王祥有佩刀。」
應舉之路
在唐代,缺乏門第背景的知識分子希望在仕途有所發展,主要的入口有兩個:科舉和幕府。前者被認為是進入官場的資格,是官方對其行政能力的認可;後者是一些有勢力的官僚自己培養的政治團隊,如果表現出色,也往往可以通過這些官僚的舉薦成為朝廷正式的官員。中晚唐時期,很多官員都既有考取科舉的資格,也有作為幕僚的經歷。
文宗開成二年(837年),李商隱考取了進士資格。在此之前,他已經失敗過多次。李商隱初次應舉的年份難以考證,有人相信甚至在10年之前——即文宗太和二年(828年)——李商隱就開始了他漫長而艱苦的應舉之路。與大多數缺乏權勢背景的考生一樣,李商隱並不指望一舉成功。他流傳下來的詩文中沒有提及當時的情形,這多少說明他對於初試的失敗不是非常在意。然而,隨著失敗次數的增多,他漸漸開始不滿。在《送從翁從東川弘農尚書幕》詩中,他將沒有錄取他的考官(太和七年,)比喻成阻撓他成功的小人:「鸞皇期一舉,燕雀不相饒。」
應舉的失敗不會讓李商隱反省自己學識不足。早在太和四年,曾經與他一起游學的令狐綯就考中進士。這顯然不是因為令狐綯的學識才華比李商隱優秀,而是由於他父親令狐楚的影響力。權貴們互相提攜,大量錄取上流社會關系網中的考生,在唐代科舉中是很普遍的現象。許多缺乏靠山的考生都會在考試之前就去刻意結交關系,或者想出種種辦法引起考官及名流的注意。據李商隱自述,他在這方面是比較低調的(《與陶進士書》),但如果說他不曾對令狐楚寄予希望,可能性也不大。從李商隱在開成元年寫給令狐綯的一封信中「爾來足下仕益達,仆固不動」之類的話,可以看出他的情緒已經相當煩躁了。而他於開成二年的中舉,也正是令狐父子對當值考官施加影響的結果。
步入仕途
李商隱考中進士的當年(開成二年,837年)年末,令狐楚病逝。在參與料理令狐楚的喪事後不久,李商隱應涇原節度使王茂元的聘請,去涇州(治今甘肅涇縣北)作了王的幕僚。王茂元對李商隱的才華非常欣賞,甚至將女兒嫁給了他。從李商隱後來的經歷中可以看出,這樁婚姻將其拖入了牛李黨爭的政治漩渦中。
李商隱的尷尬處境在於:王茂元與李德裕交好,被視為「李黨」的成員;而令狐楚父子屬於「牛黨」。因此,他的行為就被很輕易地被解讀為對剛剛去世的老師和恩主的背叛。李商隱很快就為此付出了代價。[5-6]在唐代,取得進士資格一般並不會立即授予官職,還需要再通過由吏部舉辦的考試。開成三年(838年)春天,李商隱參加授官考試,結果在復審中被除名。這件事對李商隱最直接的影響是使得他獲得朝廷正式官職的時間推遲了一年。不過,他並沒有後悔娶了王茂元的女兒王晏媄。他們婚後的感情很好,在李商隱的眼中,王氏是一位秀麗溫和體貼的妻子。
開成四年(839年),李商隱再次參加授官考試,順利通過,得到了秘書省校書郎的職位。這是一個低級的官職,但有一定的發展機會。沒過多久,被調任弘農(今河南靈寶)縣尉。雖然縣尉與校書郎的品級差不多,但遠離權力的中心,顯然會使以後發展受到影響。李商隱在弘農任職期間很不順利,他因為替死囚減刑(「活獄」)而受到上司陝虢觀察使孫簡的責難。孫簡很可能以某種不留情面的態度對待李商隱,使他感到非常屈辱,難以忍受,最終以請長假的方式辭職(《任弘農尉獻州刺史乞假歸京》)。湊巧的是,在此前後孫簡正好被調走,接任的姚合設法緩和了緊張的局面,在他的勸慰下,李商隱勉強留了下來。但他此刻顯然已經沒有心情繼續工作,不久(開成五年,840年)就再次辭職並得到獲准。
閑居時期
辭去了弘農縣尉,李商隱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於武宗會昌二年(842年)設法又回到秘書省任職。這一次,他的職位(「正字」)品階比之前的(「校書郎」)還低。即便如此,李商隱畢竟又有了一個新的發展起點。在唐代,大家普遍認為在京城裡的任職會比外派的官員有更多的機會升遷,而李商隱所在的秘書省,又比較容易受到高層的關注。對李商隱而言,另一個好消息是,宰相李德裕獲得了武宗充分的信任,這位精乾的政治家幾乎被授予全權處理朝政。李商隱積極支持李德裕的政治主張,他躊躇滿志,有理由期待受到重用的機會。
然而,命運似乎與他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李商隱重入秘書省不到一年,他的母親去世。他必須遵循慣例,離職回家守孝三年。這意味著年屆而立的李商隱不得不放棄躋身權力階層的最好的機會。這次變故對李商隱政治生涯的打擊是致命的。他閑居在家的三年(會昌二年末至會昌四年末),是李德裕執政最輝煌的時期。錯過了這個時期,隨著不久之後武宗的去世,李德裕政治集團驟然失勢,李商隱已經難以找到政治上的知音。會昌三年(843年),李商隱的岳父王茂元在代表政府討伐藩鎮叛亂時病故。王茂元生前沒有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幫助李商隱的升遷,但他的去世無疑使李商隱的處境更加困難。
李商隱在閑居的幾年裡處理了一些家庭的事務,其中最主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將一些親屬的墓葬遷回了故鄉的家族墓園。這種維護家族榮譽的努力多少使他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從現存的部分詩文中可以看出,李商隱盡量調整自己的心態,淡化對政治生涯的興趣和期待。他有時從事農耕,聲稱自己「渴然有農夫望歲之志」,模仿陶淵明的風格寫作田園詩歌。不過,紛亂的時局始終吸引著李商隱的注意力。他有非常鮮明的政治傾向,幾乎無法隱藏。
幕府游歷
會昌五年(845年)十月,李商隱結束了守孝,重新回到秘書省。此時,武宗與宰相李德裕富有效率的合作關系已經到了晚期。次年三月,武宗去世,傳言他是由於長期服用道士進獻的長生葯而中毒身亡。經過一系列的宮廷斗爭,宣宗李忱即位,他反對武宗的大部分政策,尤其厭惡李德裕。因此,幾乎整個會昌六年(846年),都持續新一輪政治清洗,曾經權傾一時的宰相李德裕及其支持者迅速被排擠出權力中心。在宣宗本人的支持下,以白敏中為首的牛黨新勢力逐漸占據了政府中的重要位置。
這一年,李商隱在秘書省任正字。35歲的李商隱終於有了兒子(李袞師),他的堂弟李羲叟也在這一年中了進士,這兩個好消息大概只能讓他興奮一時。由於支持李德裕的政治綱領以及之前就被令狐綯等人視為背叛,他不大可能分享牛黨的勝利。盡管他的職位幾乎低得不值得在權力斗爭中被排擠,但仍然可以想像他的郁悶心情。因此,當大中元年(847年)桂管觀察使鄭亞邀請他往赴桂林任職時,他幾乎沒有猶豫。[6] 從太和三年(829年)受聘於當時的天平軍節度使令狐楚開始,李商隱多次進入地方官員的運作機構中擔任幕僚的角色。事實上,他身為幕僚的經歷比正式任職於朝廷的時間更長。不過,在宣宗大中元年(847年)之前,他似乎一直將這樣的經歷作為過渡。對於在政治上頗有抱負的李商隱來說,這種經驗非常重要,既是他歷練工作能力的過程,也是積累社會關系的途徑。不過,畢竟只是為日後的大展宏圖而進行的准備活動。從時間上看,以往每一次的工作經驗幾乎都在數月之內,變動頻繁,而且一旦有了入朝為官的機會,就會立即辭去幕府的工作。而這一次,李商隱作為鄭亞的幕僚前往桂林時,他也許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仕途已近末路。在之後的10年間,他將在幕府游歷中逐漸耗盡所有的政治熱情。
大中元年三月,李商隱告別家人,隨鄭亞出發,經過兩個月左右的行程,來到距京城大約5000里以外的南方。鄭亞的這次南遷,是牛黨清洗計劃的一部分。李商隱願意主動跟從一位被貶斥的官員,表明他同情李德裕一黨。另一方面,也顯示對自己的升遷不再抱有信心了。在桂林不到一年,鄭亞就再次被貶官為循州刺史,李商隱也隨之失去了工作。大中二年秋,他回到京城長安。據說,他在潦倒之際,寫信給故友令狐綯(他已經進入權力的核心)請求幫助,但遭到拒絕,結果只能通過自己考試得到一個盩厔縣尉的小職位。具有諷刺意味的是:10年之前,他正好也是一個相當的職位(弘農縣尉)。
李商隱擔任盩厔尉時間不長,又被調回京城。此時,與大中元年他在秘書省的情形非常相似:低微的官職,渺茫的前途,落寞之餘,期盼著出現變化。大中三年九月,李商隱得到武寧軍節度使盧弘止的邀請,前往徐州任職。盧弘止是一位有能力的官員,對李商隱也非常欣賞。如果他的仕途順利,李商隱可能還有最後一次機會。然而不巧的是,李商隱追隨盧弘止僅僅一年多後,後者就於大中五年春天病故。這樣,李商隱不得不再一次另謀生路。
夕陽晚景
大中五年,李商隱經歷的另一次重大打擊,是他的妻子王氏在春夏間病逝。從李商隱的詩文上看,他和王氏的感情非常好。這位出身於富貴家庭的女性,多年來一直盡心照料家庭,支持丈夫。由於李商隱多年在外游歷,夫妻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聚少離多。可以想像,李商隱對於妻子是有一份歉疚的心意;而他仕途上的坎坷,無疑增強了這份歉疚的感情。家庭的巨大變故並沒有給李商隱很長的時間去體驗痛苦。
這年秋天,被任命為西川節度使的柳仲郢向李商隱發出了邀請,希望他能隨自己去西南邊境的四川任職。李商隱接受了參軍的職位,他在簡單地安排了家裡的事情之後,於十一月入川赴職。他在四川的梓州幕府生活了四年,大部分時間都鬱郁寡歡。他曾一度對佛教發生了很大的興趣,與當地的僧人交往,並捐錢刊印佛經,甚至想過出家為僧。梓幕生活是李商隱宦遊生涯中最平淡穩定的時期,他已經再也無心無力去追求仕途的成功了。
大中九年,柳仲郢被調回京城任職。出於照顧,他給李商隱安排了一個鹽鐵推官的職位,雖然品階低,待遇卻比較豐厚。李商隱在這個職位上工作了兩到三年,罷職後回到故鄉閑居。大中十三年秋冬,李商隱在家鄉病故。
墓葬祖籍
《全唐文·李商隱》載《請盧尚書撰曾祖妣志文狀》:「安陽君年十九,一舉中進士第,……始命於安陽,年二十九棄代,祔葬於懷州雍店之東原先大夫故美原令之左次。」《覃懷志·陵墓》:「唐李商隱墓:文集內雲,祖塋在懷州東郊,今不可考。」清乾隆五十四年《懷慶府志·陵墓》:唐李商隱墓在城東(按《文集》雲,祖塋在懷州東郊,今考在清化北山下。)清道光五年《河內縣志·古跡志》:「河內不應有商隱墓,舊志雲在城東者非也。」但是,該志對李商隱的高祖、曾祖墓記載頗詳:「唐李既濟墓:李商隱之高祖也,商隱請盧尚書撰曾祖妣志文狀雲曾祖安陽君祔葬於懷州雍店之東原先大夫故美原令之左次。美原諱某,字既濟,其墓長樂賈至為之銘。」「李叔恆墓,商隱之曾祖即所謂安陽君也,舊唐書雲,叔恆年十九登進士第,位終安陽令,義山文集作叔洪。」民國二十六年《沁陽縣志·陵墓》:李商隱墓相傳在城東。清康熙三十二年《河內縣志·河內縣古跡圖》將李義山墓標記在河內城以東, 朱溝支渠以西, 沁陽以南的范圍內, 離城僅數里。且《河內古籍圖》中所標的李商隱墓位置也是似是而非。能夠證明其似是而非的,是該志和李商隱墓標在同一平行線的沁園的位置。查康熙三十二年《河內縣志·古跡》關於沁園的記載:「沁園在府城東北三十里沁水北岸,金時官僚宴遊之地,有石圖本尚存。」既然沁園在府城東北三十里,為什麼畫在城東幾里的地方?如若按照該志所畫沁園的位置的比例推論李商隱墓的位置,也應在離縣城三十里的雍店之東原。如此說來,文獻對李商隱墓准確的記載,應當是「雍店之東原」和「清化北山下。」。
關於李商隱的墓葬地點,還有兩種說法。一處位於沁陽市山王莊鎮廟後村,另一處位於滎陽市豫龍鎮苜蓿窪村南。前者是李商隱的原籍所在地,後者是其祖輩遷居所至的家鄉。由於李商隱晚年生活的資料稀少,他死亡和埋葬的地點還沒有定論。
沁陽李商隱墓的文獻依據是清代康熙年間的《河內縣志》的古跡圖和乾隆年間的《河內通志·陵墓》里的相關內容。《河內縣志》里標示出了「李義山墓」的所在地。《河內通志·陵墓》明確記載:「李商隱墓,在府城東。文集內雲祖塋在懷州東郊,今不可考。」
當地政府於1987年1月7日宣布李商隱墓為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並於1998年、2001年兩次對墓地進行了整修。現墓冢區四周砌圍牆,整個平面呈方形,邊長9米,周圍以青石砌築平台,台上築盝頂形封丘,前樹墓碑,碑首雕作盤龍,碑身正面正中篆書「唐故李商隱之墓」,碑陰上部刻李商隱生平簡介,下部刻清康熙三十二年《河內縣志》內的古跡圖。四周鋪設方磚,植松柏。唐代李商隱愛妻《王晏媄墓》埋葬同墓園。滎陽的李商隱墓沒有成形的墓園,荒冢距離位於苜蓿灣村南200米左右的農田裡。據滎陽政府網站的介紹,墓冢高約4.2米,東西長約10.4米,南北寬約10.6米。沒有墓碑,荒冢上遍布枯木和野草。現為鄭州市和滎陽市的文物保護單位。
沁陽廟後村明洪武年間,川籍移民周明彥創建村落,因村前有個小土孤埠,故名獨埠周家。清咸豐年間,孫、李、姜等姓陸續遷入,並在土埠上修築廟宇,故易名廟後。1925的廟後、劉家疃、小寧家三村為一村,統稱廟後。清咸豐年間遷入的李姓怎麼會於李商隱有關系?
5. 國學經典誦讀100句
國學經典進課堂的教育活動目前已經逐漸常態化,國學經典的巨大文化張力和價值導向在當下的文化語境中越來越被重視和推崇。以下是我整理的國學經典誦讀100句的相關資料,供大家欣賞學習!
1.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唐.王維.終南別業)
2.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後漢書.班超傳)
3. 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後漢書.宋弘傳)
4.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5.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東晉.陶淵明.讀山海經)
6.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東晉.陶淵明.雜詩)
7. 子之矛,攻子之盾。 (韓非子.難一)
8. 亡羊補牢,未為遲也。 (戰國策.楚策)
9. 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晉書.王獻之傳)
10. 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 (晉.陸機.文賦)
11. 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南朝.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12.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 (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13.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賀知章.詠柳)
14.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唐.陳子昂.登幽州台歌)
15.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唐.宋之問.渡漢江)
16.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17.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18. 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 (唐.張九齡.賦得自君之出矣)
19.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 (唐.李白.北風行)
20.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唐.李白.宣州謝朓餞別校書叔雲)
21.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22.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唐.李白.宣州謝朓餞別校書叔雲)
23.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唐.李白.將進酒)
24.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唐.李白.望天門山)
25.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漢書.東方朔傳)
26.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歌行)
27. 人生有新故,貴賤不相逾。 (漢.辛延年.羽林郎)
28. 有志者,事竟成。 (後漢書.耿弇傳)
29. 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後凋。 (後漢書.王霸傳)
30.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後漢書.馮異傳)
31.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南朝.謝靈運.登池上樓)
32.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 (南朝.劉勰.文心雕龍)
33.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 (南朝.劉勰.文心雕龍)
34. 句有可削,足見其疏;字不得減,乃知其密。 (南朝.劉勰.文心雕龍)
35. 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 (南朝.江淹.別賦)
36. 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 (後漢書)
37.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三國.曹操.龜雖壽)
38.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三國.曹操.短歌行)
39.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唐.王維.觀獵)
40.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唐.王維.使至塞上)
41. 項庄舞劍,意在沛公。 (史記.項羽本紀)
42.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史記.滑稽列傳)
43.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史記.張儀列傳)
4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記.李將軍傳)
45. 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史記.太史公自序)
46.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唐.李白.將進酒)
47.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48.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唐.李白.早發白帝城)
49. 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東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50.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51.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史記.陳涉世家)
52.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北朝民歌.木蘭詩)
53.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北齊書.元景安傳)
54.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北齊.杜弼.檄梁文)
55.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歸)
56.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 (唐.王績.野望)
57.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唐.張志和.漁父)
58.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新唐書.元行沖傳)
59. 疾風知勁草,板盪識誠臣。 (唐太宗.贈蕭禹)
60.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唐.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61.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唐.孟浩然.春曉)
62.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63.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唐.劉方平.月夜)
64.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唐.張繼.楓橋夜泊)
65.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唐.韓翃.寒食)
66.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唐.李白.論詩)
67.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68.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唐.王昌齡.從軍行)
69.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 (唐.王昌齡.出塞)
70.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71.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唐.王維.漢江臨泛)
72.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唐.王維.鳥鳴澗)
73.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74.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75.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76.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荀子.非十二子)
77.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子.勸學)
78.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荀子.勸學)
79.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荀子.勸學)
80.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81.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唐.李白.渡荊門送別)
82.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唐.李白.子夜吳歌)
83.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唐.李白.月下獨酌)
84.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85.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唐.杜甫.前出塞)
86.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唐.杜甫.水檻遣心)
87.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唐.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88.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89.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三國.劉備)
90.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唐.李白.蜀道難)
91.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92.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北朝民歌.敕勒歌)
93.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維.山居秋暝)
94.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唐.王維.山居秋暝)
95.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唐.李白.靜夜思)
96. 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唐.李白.勞勞亭)
97. 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唐.李白.登金陵鳳凰台)
98.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唐.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99.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唐.李白.清平調)
100.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閣序)
1.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唐.李白.行路難)
2.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唐.李白.北風行)
3.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唐.王灣.次北固山下)
4.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唐.崔顥.黃鶴樓)
5.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 (唐.張旭.山中留客)
6.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唐.孟郊.登科後)
7.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 唐.白居易.琵琶行)
8.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 唐.白居易.琵琶行)
9.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 唐.白居易.琵琶行)
10.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 唐.白居易.琵琶行)
11.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唐.高適. 別董大)
12.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唐.高適.燕歌行)
13. 拜迎長官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 (唐.高適.封丘縣)
14. 今夜偏知春意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唐.劉方平.夜月)
15. 柴門聞狗吠,風雪夜歸人。 (唐.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6.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二十二韻)
17.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 (唐.杜甫.月夜)
18.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唐.杜甫.望岳)
19.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唐.杜甫. 春日憶李白)
20.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
21.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
22.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唐.杜甫.偶題)
23.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 (唐.杜甫. 不見)
24.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那得幾回聞。 (唐.杜甫.贈花卿)
25.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 (唐.杜甫.蜀相)
26. 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雲白日眠。 (唐.杜甫.恨別)
27.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唐.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28. 流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29.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 (唐.杜甫.戲為六絕句)
30.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雲接地陰。 (唐.杜甫.秋興)
31.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唐.杜甫.曲江)
32.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唐.楊巨源.城東早春)
33.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崔護.題都城南庄)
34.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愁思落誰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35. 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 (唐.李益.喜見外弟又言別)
36.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唐.孟郊.遊子吟)
37.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38.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唐.韓愈.原道)
39. 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 (唐.韓愈.送孟東野序)
40.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唐.韓愈.調張籍)
41.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
42.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唐.杜甫.春夜喜雨)
43.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唐.杜甫.春望)
44.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唐.杜甫.春望)
45.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唐.杜甫.登岳陽樓)
46.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唐.韓愈.師說)
47.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唐.韓愈.初春小雨)
48.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唐.韓愈.左遷至藍關示孫湘)
49.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 (唐.韓愈.進學解)
50.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唐.韓愈.馬說)
51.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唐.劉禹錫.秋詞)
52.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唐.劉禹錫.烏衣巷)
53. 沉舟側畔千帆進,病樹前頭萬木春。 (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
54.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唐.劉禹錫.竹枝)
55.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唐.劉禹錫.浪淘沙)
56.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唐.劉禹錫.望洞庭)
57.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唐.劉禹錫.陋室銘)
58.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唐.劉禹錫.陋室銘)
59.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 唐.顏真卿)
60.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 唐.羅隱.蜂)
61. 日斜深巷無人跡,時見梨花片片開。 ( 唐.戴叔倫.過柳溪道院)
62.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 唐.賈島.題李凝幽居)
63.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 唐.賈島.劍客)
64.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唐.賈島.題詩後)
65.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 李紳.憫農)
66.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唐.李賀.馬詩)
67.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行)
68.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唐.白居易.與元九書)
69.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70.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71.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 唐.白居易.憶江南)
72.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唐.杜甫.曲江)
73.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74.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唐.杜甫.客至)
75.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唐.韋應物.滁州西澗)
76.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 唐.白居易.琵琶行)
77.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 唐.白居易.長恨歌)
78.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 唐.許渾.咸陽城西樓晚眺)
79.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 唐.高駢.山亭夏日)
80.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 唐.劉希夷)
81.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 唐.王翰.涼州詞)
82.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唐.李賀.南國)
83. 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 (唐.李賀.南國)
84. 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唐.李賀.李憑箜篌引)
85.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唐.李賀.李憑箜篌引)
86.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 (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87. 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88.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宋.陸游. 病起書懷)
89.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90. 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清.曹雪芹.紅樓夢)
91. 小樓一夜聽風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宋.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92.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宋.陸游.書憤)
93.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 (宋.陸游)
94.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宋.陸游)
95.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宋.楊萬里.小池)
96.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97. 月子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 (宋.楊萬里.竹枝詞)
98.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宋.葉紹翁.游園不值)
99.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宋.宋祁.玉樓春)
100.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宋.文天祥.過零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