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公網IP,有什麼作用
公網IP就是除了保留IP地址以外的IP地址,可以與Internet上的其他計算機隨意互相訪問。通常所說的IP地址,其實就是指的公網 IP。互聯網上的每台計算機都有一個獨立的IP地址,該IP地址唯一確定互聯網上的一台計算機。這里的IP地址就是指的公網IP地址。
公網、內網是兩種Internet的接入方式。公網接入方式:上網的計算機得到的IP地址是Internet上的非保留地址,公網的計算機和Internet上的其他計算機可隨意互相訪問。
公網IP的作用:
1、用戶需要架設網站,如果域名解析未生效,可直接輸入公網IP就可以訪問到他的網站。
2、用戶需要遠程連接,直接利用公網IP進行遠程桌面,就可以連接到對應的主機進行管理。
3、網路之間通信是以公網IP地址進行識別,所以聯網必須使用旺旺IP地址。
(1)雲伺服器的公網ip是nat嗎擴展閱讀
公網 IP和內網 IP 的區別:
1、意義不一樣
公有地址 (Public address)由 Inter NIC(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網際網路信息中心)負責。
這些 IP 地址分配給注冊並向 Inter NIC 提出申請的組織機構。通過它直接訪問網際網路。私有地址(Private address)屬於非注冊地址,專門為組織機構內部使用。
2、唯一性不同
外網 IP 是全世界唯一的 IP 地址,僅分配給一個網路設備。而內網 IP 是由路由器分配給每一部內部使用的 IP 地址。不同內網的 IP 可以一樣。
3、訪問許可權不同
訪問互聯網需要公網 IP 作為身份的標識,而私網 IP 則用於區域網,在公網上是不能使用私網 IP 地址來實現互聯網訪問的。
4、多少不一樣
外網 IP 有限,無法分配給所有人,遵循先到先得,內網 IP 理論上可做到無限個。
❷ 彈性公網IP可以綁定路由器嗎
不可以,彈性公網ip是要在購買了雲伺服器之後,才可以得到分配的ip地址。這個ip地址就是固定給雲伺服器所來用的。不論是實施什麼網路操作和運營,必須要使用這個固定ip地址。因此對於家裡的路由器的綁定,實行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具體的話得向服務商去咨詢。
拓展資料:彈性公網IP(Elastic IP Address,簡稱EIP)是可以獨立購買和持有的公網IP地址資源。目前,EIP支持綁定到專有網路類型的ECS實例、專有網路類型的私網SLB實例、專有網路類型的輔助彈性網卡、NAT網關和高可用虛擬IP上。EIP是一種NAT IP,它實際位於阿里雲的公網網關上,通過NAT方式映射到被綁定的雲資源上。當EIP和雲資源綁定後,雲資源可以通過EIP與公網通信。
❸ 網路中NAT是什麼意思
NAT即為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中文意思是「網路地址轉換」。
NAT是1994年提出的。當在專用網內部的一些主機本來已經分配到了本地IP地址,但現在又想和網際網路上的主機通信(並時,可使用NAT方法。
這種方法需要在專用網連接到網際網路的路由器上安裝NAT軟體。
裝有NAT軟體的路由器叫做NAT路由器,它至少有一個有效的外部全球IP地址。
另外,這種通過使用少量的公有IP 地址代表較多的私有IP 地址的方式,將有助於減緩可用的IP地址空間的枯竭。在RFC 2663中有對NAT的說明。
3、埠多路復用(Port address Translation,PAT):
是指改變外出數據包的源埠並進行埠轉換,即埠地址轉換(PAT,Port Address Translation).採用埠多路復用方式。
內部網路的所有主機均可共享一個合法外部IP地址實現對Internet的訪問,從而可以最大限度地節約IP地址資源。
通常我們使用的如下應用就可以直接利用傳統的NAT技術:HTTP、TELNET、FINGER、NTP、NFS、ARCHIE、RLOGIN、RSH、RCP等。
❹ 阿里雲伺服器是如何實現每台伺服器都是公網IP的呢
根據我所知道的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利用公有雲(比如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等)部署了應用之後,為了訪問申請的雲伺服器,需要使用公網IP,公有雲服務商不僅提供了固定的公網IP,更多採用的是彈性公網IP。
彈性公網IP
申請了彈性公網IP之後,可以將期綁定到雲伺服器實例,用於通過公網訪問自己申請的雲主機。
總結
騰訊雲、阿里雲、華為雲均支持彈性公網IP。隨著公有雲業務的不斷發展,雲服務提供商的公網資源是遠遠不夠的,目前通過運營商上網也採用了運營商級別的NAT。將來有可能所有的雲主機均得採用彈性公網IP。
對於公有雲服務商提供的雲伺服器的公網IP,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如需更多幫助,請私信關注。謝謝
瞎回答的很多。實質上,並沒有魔術。阿里雲的ip就是買的,是一大段一大段ip范圍買下的。
那些說類似專線獨立ip的人,都是瞎掰,專線實質上是電信買下的ip范圍里租一個給你用,電信那端通過調整路由表把對應的ip報文轉發到你那根物理線路上。
阿里雲的技術方式完全不一樣。
首先阿里和電信一樣,都是購買巨大的一段ip地址范圍,它的地址范圍不比電信小多少。ipv4的地址范圍就是這些大佬買光的,國外aws,google,微軟的ip范圍更大。
其次,阿里雲內部,不是簡單的改路由器,而是當有bgp能力的核心路由把全網路里屬於阿里雲的ip報文導入數據中心後,通過伺服器進行報文數據軟交換,也就是常說的sdn(軟體定義的網路)技術把ip分配給具體的虛擬機。這樣確保虛擬機綁ip可輕松的自動綁定。當你在界面上點一下申請彈性ip的時候,阿里雲就從它的ip池裡空餘的ip中,分一個給你,注意,這個ip池比阿里的機器數量,甚至虛擬機數量要大很多。當你分配了彈性ip後,如果要綁定彈性ip到具體某個虛擬機時候,背地裡,阿里雲就簡單的把這個ip和虛擬機的路由關系告訴它的軟交換伺服器集群,然後所有進入阿里雲中的報文里,屬於這個ip的報文被投遞給這台虛擬機。
下面有很多瞎回答的,NAT是可以減少公網IP地址的使用,但還是需要公網IP。
公網IP只可能是雲服務商自己向電信或移動等運營商買的。
阿里雲有很多伺服器,但是並不是所有伺服器都需要公網IP,比如資料庫伺服器,負載均衡伺服器等,只需要內網IP就夠了。實際需要使用公網IP的伺服器就是直接面對用戶的那幾台而已。
藉助內網IP和彈性公網IP,以及IP回收等,實際需要使用的公網IP數量是可控的。
那麼,阿里雲到底有多少公網IP呢?可以看下這里的不精確統計
http://as.chacuo.net/companyview/s_alibaba
大概是 860萬個公網IP。
這裡麵包含了阿里在國內、美國、新加坡的IP地址統計,應該還不完整。
一句話回答:就是買的。
通過BGP自治號(AS)查詢,阿里雲大約有3千萬個公網IP,AS名稱為「CNNIC-ALIBABA-CN-NET-AP」,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查。
另外這么多IP當然不可能是運營商分配的,事實上運營商的公網IP還沒阿里雲多,這些IP是阿里雲向CNNIC申請,APNIC審核並最終由ICANN分配的。
在邏輯上阿里實際就是一個運營商,它和移動聯通電信的網路連接,和移動聯通電信三網互通原理完全一樣,都是基於邊界網關協議BGP,搞一次地址廣播的花費至少就要花好幾百萬
沒啥特別的實現方法,就是大批量買IP地址,通過廣域網路由協議發布。
原來IPV4地址還不值錢,阿里早就大段大段地買,囤積了非常多的IPV4地址資源。
國內的BAT,從IPV4資源來看,阿里比騰訊多一個數量級,騰訊比網路多一個數量級,網路比其他廠商多一個數量級。
查了下阿里的AS信息,大概有十來個B段地址。
現在的IPV4地址,基本上已經分配完了,現在要拿到新的IP網段,基本上只能找ISP買,或者收購其他有IPV4資源的公司。
全世界所有的公網IP地址都源自ICANN這個組織,這個組織掌握著全球「互聯網地址簿」
互聯網協議(IP)地址的空間分配、協議標識符的指派、通用頂級域名(gTLD)、國家和地區頂級域名(ccTLD)系統的管理、根伺服器系統的管理等都是由ICANN負責管理。
ICANN先分配給亞太互聯網信息中心(APNIC)、歐洲IP資源網路協調中心(PIPE NCC)、美洲互聯網號碼注冊機構(ARIN)、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互聯網信息中心(LACNIC)、非洲互聯網路信息中心(AfriNIC),再由這些地域性的組織分配給所在區域的ISP。
IPV4最多可以提供約42.9億個IP地址,這么多年過去了,用著用著就發現不夠用了。雖然全世界的各個分配機構都相繼宣告了IPV4地址已經耗盡,但還是有大量的ISP私藏了大量的IPV4的IP地址。
絕大多數人對IPV4地址枯竭這件事都理解有偏差宣告枯竭的對象是IPV4地址分配組織,它只是告訴大家我手裡所有的IPV4地址已經全部發放完畢了,至於已經從分配組織獲得的IP地址,分配組織才不管你用還是不用。假如還想從分配組織手裡申請新的IPV4地址就必須要等別人不用歸還,稀缺的資源往往需要排隊走關系。
所以但凡稍微有點實力的ISP運營商都不會傻傻地將IPV4地址退回去,而是大批量的囤貨,即使不用也會攥著手裡。假如真有那些堅持不下去的ISP運營商,退了多少IPV4地址立馬就會被瓜分掉。IPV6在不斷的普及當中,當簡短的IPV4地址註定會變成一種稀缺資源。
ISP手裡囤積的IPV4地址是完全足夠日常使用
IPV4地址就像海綿里的水,你擠擠它就會出來。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伺服器的運營商和網路運營商能夠保證公網IP地址的供應。
IPV4地址到目前為止還能游刃有餘,很大程度上歸功於NAT技術,即網路地址轉換。NAT技術能夠將當前地址空間中的IP地址映射到另一個地址空間,可以理解成一個轉換表,其中存儲著外部地址/埠到內部地址/埠的轉換關系。通過NAT技術就無需每台設備都擁有一個獨立唯一的IP地址,可以很多台設備共用一個公網IP地址,而區域網內使用私網不重復的IP地址即可。
NAT技術不僅可以緩解IP地址短缺的問題,還可以有效地保護私有網路。現在申請寬頻已經很難再申請到公網IP地址了,甚至於運營商可以實現一個地區都使用內網IP地址。那麼問題就來了,絕大多數人並不喜歡NAT轉換技術,希望設備能夠獲得公網的IP,便於遠程管理。所以很多「攻城獅們」會嘗試通過各種NAT穿透技術來解決NAT轉換技術所帶來的問題,比如:SOCKS、UPNP、ALG等等。
實際上伺服器對於公網IP地址的需求量也並沒有那麼大,比如:很多網站、域名可以存放在一台伺服器上,共用一個公網IP地址。理論上伺服器的配置足夠、帶寬足夠可以同時存放N多個網站,應用類的APP伺服器也是同樣的道理。
公網IP地址的配置和區域網的IP地址配置並無二致互聯網內很多組織都共同維護著一本類似「114」的地址查詢薄,IP地址由分配組織分配給ISP後,分配組織就會更新地址簿,其他組織就會同步更新。
這就好比快遞,收快遞的人也許並不知道送到具體哪個地方,他只需要將包裹收好貼上地址後統一放到快遞站點,再由快遞站點送到區域中轉站,再由區域中轉站送到市級以上的大型中轉站,大型中轉站就知道如何層層下發,最終有派件員送到收快遞的人手中。
IP地址分配組織會標識每個IP地址具體是屬於哪個ISP運營商,至於ISP運營商是想很多個網站或者應用用一個公網IP地址、還是一個伺服器用多個公網IP地址、還是一個伺服器使用彈性的公網IP地址,就不是IP地址分配組織會管的事情了。
阿里雲伺服器是如何實現每台伺服器都是公網IP的呢?伺服器那麼多,不應該每台伺服器都去運營商購買公網IP吧。難道是使用NAT轉換的嗎?
阿里雲的ip就是買的,是一大段一大段ip范圍買下的。
那些說類似專線獨立ip的人,都是瞎掰,專線實質上是電信買下的ip范圍里租一個給你用,電信那端通過調整路由表把對應的ip報文轉發到你那根物理線路上。
阿里雲的技術方式完全不一樣。
首先阿里和電信一樣,都是購買巨大的一段ip地址范圍,它的地址范圍不比電信小多少。ipv4的地址范圍就是這些大佬買光的,國外aws,google,微軟的ip范圍更大。
其次,阿里雲內部,不是簡單的改路由器,而是當有bgp能力的核心路由把全網路里屬於阿里雲的ip報文導入數據中心後,通過伺服器進行報文數據軟交換,也就是常說的sdn(軟體定義的網路)技術把ip分配給具體的虛擬機。這樣確保虛擬機綁ip可輕松的自動綁定。當你在界面上點一下申請彈性ip的時候,阿里雲就從它的ip池裡空餘的ip中,分一個給你,注意,這個ip池比阿里的機器數量,甚至虛擬機數量要大很多。當你分配了彈性ip後,如果要綁定彈性ip到具體某個虛擬機時候,背地裡,阿里雲就簡單的把這個ip和虛擬機的路由關系告訴它的軟交換伺服器集群,然後所有進入阿里雲中的報文里,屬於這個ip的報文被投遞給這台虛擬機。
阿里雲有很多伺服器,但是並不是所有伺服器都需要公網IP,比如資料庫伺服器,負載均衡伺服器等,只需要內網IP就夠了。實際需要使用公網IP的伺服器就是直接面對用戶的那幾台而已。
藉助內網IP和彈性公網IP,以及IP回收等,實際需要使用的公網IP數量是可控的。
人家阿里有自己的as號好吧,bgp互聯的,有自己ip段,nat個錘子
很正常,開過專線的就知道,給錢,一條線路,所有內網電腦全可以分配外網ip。
當然是向運營商買ip了,不可能是NAT,至於為什麼不是,你需要了解NAT的工作原理,NAT其中一個必要條件是NAT轉換必須有一方是公網地址
❺ 雲伺服器上的公網IP和內網IP區別
伺服器公網ip
可以用於域名解析ip,伺服器遠程登錄ip,是最主要的伺服器ip地址。
內網ip
不能用於域名解析。
不可以直接用於伺服器遠程登錄,其主要作用是:跟當前帳號下的其他同集群的機器通信。
一些小型企業或者學校,通常都是申請一個固定的IP地址,然後通過IP共享(IP
Sharing),使用整個公司或學校的機器都能夠訪問互聯網。而這些企業或學校的機器使用的IP地址就是內網IP,內網IP是在規劃IPv4協議時,考慮到IP地址資源可能不足,就專門為內部網設計私有IP地址(或稱之為保留地址),一般常用內網IP地址都是這種形式的:10.X.X.X、
172.16.X.X-172.31.X.X、192.168.X.X等。需要注意的是,內網的計算機可向Internet上的其他計算機發送連接請求,但Internet上其他的計算機無法向內網的計算機發送連接請求。
公網IP就是除了保留IP地址以外的IP地址,可以與Internet上的其他計算機隨意互相訪問。我們通常所說的IP地址,其實就是指的公網
IP。互聯網上的每台計算機都有一個獨立的IP地址,該IP地址唯一確定互聯網上的一台計算機。這里的IP地址就是指的公網IP地址。
其實,互聯網上的計算機是通過「公網IP+內網IP」來唯一確定的,就像很多大樓都是201房間一樣,房間號可能一樣,但是大樓肯定是唯一的。公網
IP地址和內網IP地址也是同樣,不同企業或學校的機器可能有相同的內網IP地址,但是他們的公網IP地址肯定不同。那麼這些企業或學校的計算機是怎樣
IP地址共享的呢?這就需要使用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網路地址轉換)功能。當內部計算機要連接互聯網時,首先需要通過NAT技術,將內部計算機數據包中有關IP地址的設置都設成
NAT主機的公共IP地址,然後再傳送到Internet,雖然內部計算機使用的是私有IP地址,但在連接Internet時,就可以通過NAT主機的
NAT技術,將內網我IP地址修改為公網IP地址,如此一來,內網計算機就可以向Internet請求數據了。
❻ 阿里雲的雲伺服器IP一欄裡面有兩個IP地址後面括弧一個是「公」一個「私有」什麼意思
意思是公網IP和內網IP。
所謂的內網就是從路由器以下開始的。我們內網用戶的電腦都是經過交換機和路由器之後才能連到外網。路由器只需一個公網IP就可以供下面多個電腦聯網使用。由於不同的內網IP能夠重復使用。
公網IP,用戶就無需經過路由器或交換機,直接可以上網。除此之外,還能夠直接被外界所訪問到,無需經如何設備,直接連接電腦。
(6)雲伺服器的公網ip是nat嗎擴展閱讀:
公網IP好處
1、公網IP有更好的下載體驗
如果擁有公網IP,當進行P2P下載的時候,能夠更快地找到其他節點,獲取更多下載數據,下載速度更快,下載資源也不容易斷流。如果是內網IP,一些稍微「冷門」的資源可能根本無法下載。
2、公網IP更出色的互聯體驗
隨著物聯網的快速發展,很多智能設備都支持連接網路(智能電視、智能攝像頭等),例如家中的智能安全攝像頭,如果用戶是公網IP,用戶可以直接通過公網IP連接,不經過任何第三方伺服器,免去了泄露隱私的風險。
3、公網IP游戲體驗更出色
公網IP無需路由器或交換機轉發,聯機效率更高,而且有些游戲硬性跪地需要公網IP才能連接。
❼ 什麼是「公網IP或者埠」
公網、內網是兩種Internet的接入方式。內網接入方式:上網的計算機得到的IP地址是Inetnet上的保留地址,保留地址有如下3種形式:10.x.x.x172.16.x.x至172.31.x.x192.168.x.x內網的計算機以NAT(網路地址轉換)協議,通過一個公共的網關訪問Internet。內網的計算機可向Internet上的其他計算機發送連接請求,但Internet上其他的計算機無法向內網的計算機發送連接請求。公網接入方式:上網的計算機得到的IP地址是Inetnet上的非保留地址。公網的計算機和Internet上的其他計算機可隨意互相訪問。NAT(NetworkAddressTranslator)是網路地址轉換,它實現內網的IP地址與公網的地址之間的相互轉換,將大量的內網IP地址轉換為一個或少量的公網IP地址,減少對公網IP地址的佔用。NAT的最典型應用是:在一個區域網內,只需要一台計算機連接上Internet,就可以利用NAT共享Internet連接,使區域網內其他計算機也可以上網。使用NAT協議,區域網內的計算機可以訪問Internet上的計算機,但Internet上的計算機無法訪問區域網內的計算機。Windows操作系統的Internet連接共享、sygate、winroute、unix/linux的natd等軟體,都是使用NAT協議來共享Internet連接。所有ISP(Internet服務提供商)提供的內網Internet接入方式,幾乎都是基於NAT協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