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阿里雲伺服器,1核cpu 1內存 1M寬頻可以支持多少人訪問
從理論上說阿里雲伺服器,1核cpu 1G內存 1M寬頻能夠支持 3000 PV的每天訪問量,具體要看網站程序的復雜程度,耗費CPU 內存的程度。
比如說 wordpress程序用這個配置運行就是可以的。超過5000PV的話就要考慮升級配置了。
記得之前貼過阿里雲伺服器1核1G內存1M帶寬能跑多少流量?能放幾個網站?的內容,可以說正好符合你的提問,所以拿來給你看看,希望能幫助到你解決這個問題。
B. 阿里雲的ECS伺服器1M寬頻等於多少入網kbps和出網kbps,求指教!
阿里雲ECS雲伺服器1M公網帶寬,出網帶寬為1Mbps(下載速度128KB/S),入網帶寬為10Mbps(上傳速度1.25M/秒)。詳細說明及演算法參考下方:
阿里雲ECS雲伺服器1M公網帶寬是指出網帶寬為1M,由於IDC服務商提供的寬頻單位是指比特bit,而用戶下載速度使用的單位是位元組Byte,8比特bit = 1位元組Byte,所以寬頻和下載速度之間有個8倍的關系。
1M寬頻下載速度計算轉換:1Mbit/s = 1024Kbit/s = 128KByte/s
可以參考:我對阿里雲伺服器公網寬頻的理解及誤區(以1M為例)
入網帶寬:免費,流入雲伺服器ECS的帶寬,如FTP客戶端上傳數據到雲伺服器;
出網帶寬:付費,用戶購買的公網帶寬值得就是出網帶寬方向,雲伺服器對外提供服務的帶寬。
入帶寬峰值:當所購出帶寬峰值小於等於10Mbit/s時,阿里雲會分配10Mbit/s入方向帶寬;當所購出帶寬峰值大於10Mbit/s時,阿里雲會分配與購買的出帶寬峰值相等的入方向帶寬。
出帶寬峰值:出網帶寬是用戶付費購買的。
綜上,阿里雲伺服器1M帶寬出網帶寬為1Mbps,入網帶寬為10Mbps。
C. 阿里雲經濟型主機1M帶寬是個什麼概念
1M帶寬就是你的網速,打比方你網站要是很多人訪問同時下載數據量的限制,假如你的同時訪問數據在達到帶寬上線,其他人訪問你的網站就訪問不了了,訪問速度會很慢
D. 阿里雲的伺服器4核8g,10M帶寬並發訪問,能支持多少用戶
沒有準確的答案的。
這款配置還是相對較高的配置,以官網來說,每天大概500ip,PV大概3000左右,同時在線人數最多不會超過50人吧,這種流量相對一個企業站來說還算可以,這個伺服器完全可以符合要求,目前運行了相當長時間,伺服器沒有出現過任何中斷,截取Alexa的排名數據僅供參考。
(4)阿里雲伺服器帶寬單位擴展閱讀:
這款配置的峰值並發用戶應該可以到幾百個用戶,這里有太多因素決定同時並發數了,比如網站圖片視頻數量多少,資料庫是否和文件伺服器分開,每個用戶在站點上打開的頁面多少等都會影響伺服器負載。
另外這些數據其實都只是一個預估的數據,顯示情況遠比理想狀況復雜很多很多,比如要是在這台伺服器安裝配置一些額外的服務,而當前服務運行的進程可能就會直接對伺服器造成負載的提升等等。
因此能支持多少用戶這種問題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個配置可以支持絕大部分企業站點的正常運行相當長時間。
E. 雲主機的帶寬是什麼意思
雲主機的帶寬是網路帶寬。
所謂帶寬,是「頻帶寬度」的簡稱,原是通訊和電子技術中的一個術語,指通訊線路或設備所能傳送信號的范圍。
而網路中的帶寬是指在規定時間內從一端流到另一端的信息量,即數據傳輸率。帶寬對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有兩種基本的應用。
在計算機網路、IDC機房中,其網路傳輸速率的單位用b/s(比特每秒)(或bit/s,有時也寫作bps,即bit per second)表示。
在通信領域和計算機領域,應特別注意數量單位「千」、「兆」、「吉」等的英文縮寫所代表的數值。計算機中的數量單位用位元組作為度量單位,「千位元組」的「千」用大寫K表示,它等於210,即1024,而不是1000。
例如網路環境是並發數目是1000,高清視頻碼率是2Mbps,標清碼率是1Mbps。假如:1:2,單節點並發按600計算,那麼它的總輸出帶寬是2002+4001=800Mbps
網上商城或者是下載類型的網站,如視頻網站,就需要上百兆的帶寬了,具體的還需要根據網站的情況而定。否則帶寬過小無法保證網站的正常訪問速度的,影響用戶的體驗。
另外,針對有些服務商不同的雲伺服器付費模式,如果用戶是訪問量固定,且有固定流量高峰的網站,使用帶寬計費的話比較合適。
F. 阿里雲1m的帶寬能滿足什麼樣的訪問量
1M 公網帶寬的理論下載速度是 128 k/s,而老魏平時使用時大概在 120k/s。
比如一個網頁的大小是 128K,如果需要一個客戶一秒內打開這個頁面(打開頁面的過程其實就是頁面從雲伺服器完全下載到訪客本地電腦的過程),那麼 1M 帶寬要用時 1 秒鍾以上才能打開。因為 1M 帶寬的理論傳輸速度是128KB/s,實際使用時很少達到這個數值;如果同時兩個用戶打開,就分別需要 2 秒鍾時間才能完全打開這個頁面。如果要求 2 個用戶在 1 秒內同時打開頁面(用戶體驗度好),就要提高到 2M 帶寬。
為了加深你的理解,找到了阿里雲1M/2M/3M/5M區別在哪?如何選擇?的文章,我仔細讀了一下還是不錯的。內容可以完全回答你的提問。
另外你還有不懂的就再問吧。
G. 阿里雲的伺服器4核8g,10M帶寬並發訪問,能支持多少用戶
蟹妖~~關注極迭代,和小夥伴一起看___4核8G+10M帶寬屬於比較好的機器了,能夠滿足大部分場景的需要。但要說能支持多少用戶,就不能這樣拍腦袋得到答案。用戶支撐數量是由很多因素構成的,比如用的語言、架構、處理的業務類型、數據大小等等,這是一個不斷調優的過程。
首先需要確定業務類型
不同的業務會有不同的特點,有些CPU佔用比較高,比如內存計算類的;有些內存佔用高,比如數據處理類的;有些需要大帶寬,比如網路爬蟲類的;有些磁碟佔用高,鄭者仿比如圖片和資料庫類的。同樣配置的機器跑不同的業務,效果就會天差地別,而且未用到的資源就大大的浪費了。根據自己的業務類型,調整機器的資源嫌虧配比,是節省資金,提高支撐能力的好辦法。其次確定數據尺寸
網路傳輸的數據尺寸決定了帶寬的佔用程度,尺寸越小帶寬越大,單位時間能夠接入和處理的用戶請求就更多。那麼減少無效的數據傳輸,減少請求包的大小,是提高用戶接入能力必須考慮的地方。採用合理的語言架構
經過良好設計的系統,和隨意堆砌的系統,接入能力是完全不同的。為了解決資源浪費問題,可以採用Docker之類的容器化,微服務化,能夠有效的提高資源使用率,減少伺服器壓力喊纖。採用Nginx或Tengine、開啟NIO、開啟壓縮、以及設置靜態和局部緩存等,降低伺服器負載採用MongoDB、NoSQL資料庫,降低數據查詢壓力提高響應速度....總之一句話:盡力減少前端無效請求,後端盡力將請求在靠近用戶側解決掉,避免業務過長,堆積在後端底層。不斷測算和調優
支撐的TPS數,是需要不斷監控不斷調優的。很多時候,一個微小的參數調整,都能帶來成倍的性能提高。一個數十秒的業務請求,也許調優後就能在幾十毫秒完成。真正的線上服務,持續監控和持續調優是長期進行的。H. 阿里雲伺服器試用問題,公網帶寬是什麼意思
1、公網帶寬:是指伺服器對外提供的網路帶寬,即是通過互聯網訪問阿里雲伺服器的能力。而網路帶寬是指在單位時間(一般指的是1秒鍾)內能傳輸的數據量。網路和高速公路類似,帶寬越大,就類似高速公路的車道越多,其通行能力越強。
2、阿里雲伺服器沒有數據盤是沒有關系的,伺服器默認分配有系統盤,上面安裝好了鏡像操作系統。如果對磁碟容量沒有特別需求,用系統盤就可以了,日後可以升級擴充容量。
3、如果阿里雲伺服器沒有公網帶寬,就沒有辦法從外部(互聯網)訪問到這台伺服器。只能通過阿里雲的內部網路訪問到伺服器同一機房網路環境下的其他伺服器。
(8)阿里雲伺服器帶寬單位擴展閱讀
1、公網帶寬的計費方式
阿里雲採用後付費方式,按實際使用流量收取ECS實例的公網帶寬費用,不受ECS實例的計費方式和網路類型的限制,按小時計費。並且網路帶寬價格因地域而不同。
2、公網帶寬類型
(1)出網帶寬:從ECS實例流出的帶寬,比如您的ECS實例對外提供訪問,或者從客戶端FTP等工具下載ECS實例內部資源。
(2)入網帶寬:流入ECS實例的帶寬,比如您在ECS實例內部下載外部網路資源,或者從客戶端FTP等工具上傳資源到ECS實例。
3、購買公網帶寬
根據訪問公網的方式不同,可以採用不同的方式購買公網帶寬:
(1)如果每個ECS實例均使用自己的公網IP地址訪問公網,您需要在創建ECS實例時一起購買公網帶寬。購買方法是:創建ECS實例時,設置公網帶寬時,選擇分配公網IP地址,並設置帶寬峰值。
(2)對於VPC類型ECS實例,如果您想使用彈性公網IP(EIP)地址訪問公網,您只需要購買EIP服務即可。
I. 阿里雲上行帶寬是不是不限制
按流量的話上行帶寬是共享的,按帶寬的話,那麼上行帶寬就是你在控制台頁面看到的帶寬數值,下行帶寬確實是不限制的(因為整個機房擁有156MB/S或更快速度的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