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登錄雲伺服器管理控制台,記錄被我打馬賽克位置的公網ip。
登錄伺服器
windows推薦下putty進行連接遠程伺服器,linux和macos不需要那麼麻煩,ssl就行了。
putty
在下圖的host name中輸入你的公網IP,點擊open。
putty界面
輸入密碼,看不見輸入不要慌,linux就是這樣保護安全的。
Paste_Image.png
登錄成功界面見下圖,然後想怎麼操作就怎麼操作了。
登陸成功界面
運行我的python文件
推薦FileZilla進行文件傳輸(不具體說明了),我上傳了我的flask網站項目
我的項目
記住伺服器同時有Python2和Python3,
python
運行的時候記得使用合適的版本,我用的是虛擬環境(自行網路如何創建虛擬環境)
在運行python之前先安裝一個screen,他可以將一個程序在後台運行
sudo apt-get install screen
運行python文件,成功後按下ctrl+A和ctrl+D可以隱藏。隱藏後可以輸入screen -r 恢復。
運行成功
B. 如何進行伺服器的批量管理以及python 的paramiko的模塊
最近對公司的通道機賬號進行改造管理,全面的更加深入的理解了公司賬號管理的架構。(註:基本上所有的機器上的ssh不能使用,只有部分機器能夠使用。為了安全的角度考慮,安裝的不是公版的ssh,而都是定製版的ssh,(限制了機器上的源IP地址即可))。
自動化管理伺服器,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我們公司自己開發的(伺服器大概是3W台),基本上伺服器之間不能夠通過ssh互相連通,只能是一台伺服器能夠連到所有的伺服器上,這台伺服器我們稱之為通道機(也叫堡壘機),當我們想登某台伺服器的時候,需要先登上這台通道機,然後經過一系列的驗證之後,就能自動的登上你要登到的伺服器上。
並且我們自己開發了一套叫做通道機API的方式,來管理3W台伺服器,比如收集各台伺服器的信息等。其這個API的本質就是使用的是POST的方式將命令post到目標機上,然後返回結果進行處理即可。這是一個大概的思想。
第二種方法,就是使用ssh的協議進行管理,使用python的paramiko來進行管理,下面會進行介紹:
有一些想法,可以使用python的paramiko模塊來進行管理名下伺服器,前提是能夠ssh到各個伺服器上。
下面對這個paramiko的模塊做個簡單的介紹和分享:
1.簡介:
paramiko是用python語言寫的一個模塊,遵循SSH2協議,支持以加密和認證的方式,進行遠程伺服器的連接。
由於使用的是python這樣的能夠跨平台運行的語言,所以所有python支持的平台,如Linux, Solaris, BSD, MacOS X,Windows等,paramiko都可以支持,因此,如果
需要使用SSH從一個平台連接到另外一個平台,進行一系列的操作時,paramiko是最佳工具之一。
舉個常見的例子,現有這樣的需求:需要使用windows客戶端,遠程連接到Linux伺服器,查看上面的日誌狀態,大家通常使用的方法會是:
1:用telnet
2:用PUTTY
3:用WinSCP
4:用XManager等…
那現在如果需求又增加一條,要從伺服器上下載文件,該怎麼辦?那常用的辦法可能會是:
1:Linux上安裝FTP並配置
2:Linux上安裝Sambe並配置…
大家會發現,常見的解決方法都會需要對遠程伺服器必要的配置,如果遠程伺服器只有一兩台還好說,如果有N台,還需要逐台進行配置,或者需要使用代碼進行以上操作
時,上面的辦法就不太方便了。
使用paramiko可以很好的解決以上問題,比起前面的方法,它僅需要在本地上安裝相應的軟體(python以及PyCrypto),對遠程伺服器沒有配置要求,對於連接多台服
務器,進行復雜的連接操作特別有幫助。
2.使用的幾個簡單的案例:
下面是兩種使用paramiko連接到linux伺服器的代碼:
方式一:
1 ssh = paramiko.SSHClient()2 ssh.set_missing_host_key_policy(paramiko.AutoAddPolicy())3 ssh.connect("IP地址",22,"用戶名","密碼")
上面的第二行代碼的作用是允許連接不在know_hosts文件中的主機。
方式二:
1 t = paramiko.Transport(("IP地址","埠"))2 t.connect(username = 「用戶名」, password = 「口令」)3 如果連接遠程主機需要提供密鑰,上面第二行代碼可改成:4 t.connect(username = 「用戶名」, password = 「口令」, hostkey=」密鑰」)
3.一些簡單的例子:
如果linux伺服器開放了22埠,在windows端,我們可以使用paramiko遠程連接到該伺服器,並執行任意命令,然後通過 print或其它方式得到該結果。
C. python socket如何連接到華為雲伺服器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python使用socket連接遠程伺服器的方法,涉及Python中socket通信的基本技巧,具有一定參考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本文實例講述了python使用socket連接遠程伺服器的方法。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具體如下:
import socket
print "Creating socket...",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STREAM)
print "done."
print "Looking up port number...",
port = socket.getservbyname('http', 'tcp')
print "done."
print "Connecting to remote host on port %d..." % port,
s.connect(("www.jb51.net", port))
print "done."
D. 干貨分享!Python三大web框架簡單介紹
1、Django
Django是一個開放源代碼的Web應用框架,由Python寫成。採用了MTV的框架模式,即模型M,模板T和視圖V。它最初是被開發來用於管理勞倫斯出版集團旗下的一些以新聞內容為主的網站的,即是CMS(內容管理系統)軟體。
2、Flask
Flask是一個使用 Python 編寫的輕量級 Web 應用框架。其 WSGI 工具箱採用 Werkzeug ,模板引擎則使用 Jinja2 。Flask使用 BSD 授權。
Flask也被稱為 “microframework” ,因為它使用簡單的核心,用 extension 增加其他功能。Flask沒有默認使用的資料庫、窗體驗證工具。
Flask 很輕,花很少的成本就能夠開發一個簡單的網站。非常適合初學者學習。Flask 框架學會以後,可以考慮學習插件的使用。例如使用 WTForm + Flask-WTForm 來驗證表單數據,用 SQLAlchemy + Flask-SQLAlchemy 來對你的資料庫進行控制。
3、Tornado
Tornado是一種 Web 伺服器軟體的開源版本。Tornado 和現在的主流 Web 伺服器框架(包括大多數 Python 的框架)有著明顯的區別:它是非阻塞式伺服器,而且速度相當快。
得利於其 非阻塞的方式和對epoll的運用,Tornado 每秒可以處理數以千計的連接,因此 Tornado 是實時 Web 服務的一個 理想框架。
關於干貨分享!Python三大web框架簡單介紹,環球青藤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了,學習是永無止境的,學習一項技能更是受益終身,所以,只要肯努力學,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如果您還想繼續了解關於python編程的學習方法及素材等內容,可以點擊本站其他文章學習。
E. 如何用 python 搭建一個郵件伺服器
有人說表示只學Python沒有用,必須學會一個框架(比如Django和web.py)才能找到工作。
其實掌握一個類似於框架的高級工具是有用的,但是基礎的東西可以讓你永遠不被淘汰,不要被工具限制了自己的發展。
今天不使用框架,也不使用Python標准庫中的高級包,只使用標准庫中的socket介面寫一個Python伺服器。
框架與底層
在當今Python伺服器框架 (framework, 比如Django, Twisted, web.py等等) 橫行的時代,從底層的socket開始寫伺服器似乎是一個出力不討好的笨方法。
框架的意義在於掩蓋底層的細節,提供一套對於開發人員更加友好的API,並處理諸如MVC的布局問題。
框架允許我們快速的構建一個成型而且成熟的Python伺服器。然而,框架本身也是依賴於底層(比如socket)。對於底層socket的了解,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使用框架,更可以讓我們明白框架是如何設計的。
更進一步,如果擁有良好的底層socket編程知識和其他系統編程知識,你完全可以設計並開發一款自己的框架。
如果你可以從底層socket開始,實現一個完整的Python伺服器,支持用戶層的協議,並處理好諸如MVC(Model-View-Control)、多線程(threading)等問題,並整理出一套清晰的函數或者類,作為介面(API)呈現給用戶,你就相當於設計了一個框架。
socket介面是實際上是操作系統提供的系統調用。
socket的使用並不局限於Python語言,你可以用C或者Java來寫出同樣的socket伺服器,而所有語言使用socket的方式都類似(Apache就是使用C實現的伺服器)。
但是你不能跨語言的使用框架。
框架的好處在於幫你處理了一些細節,從而實現快速開發,但同時受到Python本身性能的限制。
我們已經看到,許多成功的網站都是利用動態語言(比如Python, Ruby或者PHP,比如twitter和facebook)快速開發,在網站成功之後,將代碼轉換成諸如C和JAVA這樣一些效率比較高的語言,從而讓伺服器能更有效率的面對每天億萬次的請求。
在這種情況下,底層的重要性,就遠遠超過了框架。
TCP/IP和socket簡介
回到我們的任務。
我們需要對網路傳輸,特別是TCP/IP協議和socket有一定的了解。
socket是進程間通信的一種方法,它是基於網路傳輸協議的上層介面。
socket有許多種類型,比如基於TCP協議或者UDP協議(兩種網路傳輸協議),其中又以TCP socket最為常用。
TCP socket與雙向管道(plex PIPE)有些類似,一個進程向socket的一端寫入或讀取文本流,而另一個進程可以從socket的另一端讀取或寫入,比較特別是,這兩個建立socket通信的進程可以分別屬於兩台不同的計算機。
TCP協議,就是規定了一些通信的守則,以便在網路環境下能夠有效實現上述進程間通信過程。
雙向管道(plex PIPE)存活於同一台電腦中,所以不必區分兩個進程的所在計算機的地址,而socket必須包含有地址信息,以便實現網路通信。
一個socket包含四個地址信息: 兩台計算機的IP地址和兩個進程所使用的埠(port)。IP地址用於定位計算機,而port用於定位進程 (一台計算機上可以有多個進程分別使用不同的埠)。
TCP socket
在互聯網上,讓某台計算機作為伺服器。
伺服器開放自己的埠,被動等待其他計算機連接。
當其他計算機作為客戶,主動使用socket連接到伺服器的時候,伺服器就開始為客戶提供服務。
在Python中,我們使用標准庫中的socket包來進行底層的socket編程。
首先是伺服器端,我們使用bind()方法來賦予socket以固定的地址和埠,並使用listen()方法來被動的監聽該埠。
當有客戶嘗試用connect()方法連接的時候,伺服器使用accept()接受連接,從而建立一個連接的socket:
socket.socket()創建一個socket對象,並說明socket使用的是IPv4(AF_INET,IP version 4)和TCP協議(SOCK_STREAM)。
然後用另一台電腦作為客戶,我們主動使用connect()方法來搜索伺服器端的IP地址(在Linux中,你可以用$ifconfig來查詢自己的IP地址)和埠,以便客戶可以找到伺服器,並建立連接: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們對socket的兩端都可以調用recv()方法來接收信息,調用sendall()方法來發送信息。
這樣,我們就可以在分處於兩台計算機的兩個進程間進行通信了。
當通信結束的時候,我們使用close()方法來關閉socket連接。
(如果沒有兩台計算機做實驗,也可以將客戶端IP想要connect的IP改為"127.0.0.1",這是個特殊的IP地址,用來連接當地主機。)
基於TCP socket的HTTP伺服器
上面的例子中,我們已經可以使用TCP socket來為兩台遠程計算機建立連接。
然而,socket傳輸自由度太高,從而帶來很多安全和兼容的問題。
我們往往利用一些應用層的協議(比如HTTP協議)來規定socket使用規則,以及所傳輸信息的格式。
HTTP協議利用請求-回應(request-response)的方式來使用TCP socket。
客戶端向伺服器發一段文本作為request,伺服器端在接收到request之後,向客戶端發送一段文本作為response。
在完成了這樣一次request-response交易之後,TCP socket被廢棄。
下次的request將建立新的socket。
request和response本質上說是兩個文本,只是HTTP協議對這兩個文本都有一定的格式要求。
Request <——> Response
現在,我們寫出一個HTTP伺服器端:
HTTP伺服器程序的解釋
如我們上面所看到的,伺服器會根據request向客戶傳輸的兩條信息text_content和pic_content中的一條,作為response文本。
整個response分為起始行(start line), 頭信息(head)和主體(body)三部分。起始行就是第一行:
它實際上又由空格分為三個片段,HTTP/1.x表示所使用的HTTP版本,200表示狀態(status code),200是HTTP協議規定的,表示伺服器正常接收並處理請求,OK是供人來閱讀的status code。
頭信息跟隨起始行,它和主體之間有一個空行。
這里的text_content或者pic_content都只有一行的頭信息,text_content用來表示主體信息的類型為html文本:
而pic_content的頭信息(Content-Type: image/jpg)說明主體的類型為jpg圖片(image/jpg)。
主體信息為html或者jpg文件的內容。
(注意,對於jpg文件,我們使用"rb"模式打開,是為了與windows兼容。因為在windows下,jpg被認為是二進制(binary)文件,在UNIX系統下,則不需要區分文本文件和二進制文件。)
我們並沒有寫客戶端程序,後面我們會用瀏覽器作為客戶端。
request由客戶端程序發給伺服器。
盡管request也可以像response那樣分為三部分,request的格式與response的格式並不相同。
request由客戶發送給伺服器,比如下面是一個request:
起始行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請求方法(request method),第二部分是URL,第三部分為HTTP版本。
request method可以有GET, PUT, POST, DELETE, HEAD。最常用的為GET和POST。
GET是請求伺服器發送資源給客戶,POST是請求伺服器接收客戶送來的數據。
當我們打開一個網頁時,我們通常是使用GET方法;當我們填寫表格並提交時,我們通常使用POST方法。
第二部分為URL,它通常指向一個資源(伺服器上的資源或者其它地方的資源)。像現在這樣,就是指向當前伺服器的當前目錄的test.jpg。
按照HTTP協議的規定,伺服器需要根據請求執行一定的操作。
正如我們在伺服器程序中看到的,我們的Python程序先檢查了request的方法,隨後根據URL的不同,來生成不同的response(text_content或者pic_content)。
隨後,這個response被發送回給客戶端。
使用瀏覽器實驗
為了配合上面的伺服器程序,我已經在放置Python程序的文件夾里,保存了一個test.jpg圖片文件。
我們在終端運行上面的Python程序,作為伺服器端,再打開一個瀏覽器作為客戶端。
(如果有時間,你也完全可以用Python寫一個客戶端。原理與上面的TCP socket的客戶端程序相類似。)
在瀏覽器的地址欄輸入:
(當然,你也可以用令一台電腦,並輸入伺服器的IP地址)
OK,我已經有了一個用Python實現的,並從socket寫起的伺服器了。
從終端,我們可以看到,瀏覽器實際上發出了兩個請求。
第一個請求為 (關鍵信息在起始行,這一個請求的主體為空):
我們的Python程序根據這個請求,發送給伺服器text_content的內容。
瀏覽器接收到text_content之後,發現正文的html文本中有<IMG src="text.jpg" />,知道需要獲得text.jpg文件來補充為圖片,立即發出了第二個請求:
我們的Python程序分析過起始行之後,發現/test.jpg符合if條件,所以將pic_content發送給客戶。
最後,瀏覽器根據html語言的語法,將html文本和圖畫以適當的方式顯示出來。
探索的方向
1) 在我們上面的伺服器程序中,我們用while循環來讓伺服器一直工作下去。
實際上,我們還可以根據多線程的知識,將while循環中的內容改為多進程或者多線程工作。
2) 我們的伺服器程序還不完善,我們還可以讓我們的Python程序調用Python的其他功能,以實現更復雜的功能。比如說製作一個時間伺服器,讓伺服器向客戶返回日期和時間。你還可以使用Python自帶的資料庫,來實現一個完整的LAMP伺服器。
3) socket包是比較底層的包。Python標准庫中還有高層的包,比如SocketServer,SimpleHTTPServer,CGIHTTPServer,cgi。這些都包都是在幫助我們更容易的使用socket。如果你已經了解了socket,那麼這些包就很容易明白了。利用這些高層的包,你可以寫一個相當成熟的伺服器。
4) 在經歷了所有的辛苦和麻煩之後,你可能發現,框架是那麼的方便,所以決定去使用框架。或者,你已經有了參與到框架開發的熱情。
F. python爬蟲 如何自己用雲伺服器上搭建代理伺服器 並使用requests測試代理
1、簡介
使用同一個ip頻繁爬取一個網站,久了之後會被該網站的伺服器屏蔽。所以這個時候需要使用代理伺服器。通過ip欺騙的方式去爬取網站
可以使用http://yum.iqianyue.com.com/proxy中找到很多伺服器代理地址
2、應用
# *-*coding:utf-8*-*
from urllib import request
def use_porxy(porxy_addr,url):
porxy = request.ProxyHandler({'http':porxy_addr})
opener = request.build_opener(porxy, request.ProxyHandler)
request.install_opener(opener)
data = request.urlopen(url).read().decode('utf-8')
return data
data = use_porxy("114.115.182.59:128","http://www..com")
print(len(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