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配伺服器 > 雲伺服器市場調研

雲伺服器市場調研

發布時間:2024-06-24 08:56:13

① 企業數字化轉型陣痛,專有雲真是那枚萬能解葯嗎一文看懂雲計算

這是京東數科的第871篇文章。

雲計算與雲朵多少有共通之處,雲舒捲自如,就如雲計算的資源用量,可彈性擴展;雲可以隨風飄至不同位置,而雲計算,大部分時候,用戶並不知道數據中心部署在何方,但它切實存在。

這朵雲仍在擴張——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雲計算發展白皮書(2020年)》,2019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達到1883億美元,增速20.86%,預計未來幾年的平均增長率仍將保持在18%左右。同年度,我國雲計算市場規模為1334億元,增速38.6%。


其中有兩個數值值得探究,其一,我國的雲計算市場規模極大,佔全球市場七成左右;其二,增速極快。這意味著,在中國發展了十餘年的雲計算市場,迎來新的"諸神之戰"。


新的戰場將會從公有雲轉移至專有雲,未來十年,是專有雲的天下。

為何傳統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更適宜用專有雲來實現?企業應如何選擇對應的雲服務商?雲計算領域玩家又該如何抓住這一波機遇?


當消費互聯網早已被定調為"流量紅利開發殆盡",新一輪發展紅利轉向了傳統行業,它們在數字化轉型期間所產生的計算、數據存儲等需求,為雲計算帶來機遇。報告顯示,95%的企業認為雲計算可以降低企業的IT成本,越來越多的行業用戶,如銀行、地產、航空、零售業、製造業、農業,都存在上雲訴求。


除了企業自身的需求之外,政策也開始向雲計算傾斜。今年,新基建被寫入工作報告,央視列舉的七大新基建重點中,大數據中心、5G基建、人工智慧和工業互聯網等赫然在列。新基建無疑會大大增加未來的數據存儲及計算需求,背後需要雲計算作為底座。截止2020年7月,已有20餘個省份發布新基建規劃,僅廣東就提出了5.9億元的新基建項目。


以企業數字化轉型為內驅,新基建推動為外驅,雲計算市場的新一輪爆發,確有其市場底層邏輯。


而從演變趨勢來看,目前雲計算已經出現了從單一的私有雲、公有雲形態,向以專有雲、混合雲為主的多雲形態的演進。

它們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雲資源所屬的主體:


① 公有雲 :由雲服務商直接提供雲產品與服務,企業需要將數據託管在服務商的數據中心,也因此對數據的掌握力度相對較弱。但其靈活度強,資源用量可彈性擴展,成本也較低。


② 私有雲 :雲服務商單獨為企業構建服務體系,部署機房、伺服器,可針對企業方的需求提供定製化方案。它更適合對數據安全性要求較高的行業,如政府部門,同時部署成本更高,自身還需定期運維。


③ 混合雲 :公有雲過於開放,數據安全性不足;私有雲過於封閉,運維繁瑣成本居高不下,同時數據流通范圍受限,於是,混合雲將兩者相結合。把機密性不高的服務部署在公有雲,核心敏感數據部署在私有雲,且在兩者之間搭建橋梁,用內網專有通道通信。


④ 專有雲 :專有雲與混合雲有共通之處,同樣是將數據按機密性進行分級,並分別部署在不同的資源池中。兩者的區別是,混合雲依然要為企業構建私有雲,而專有雲是由雲服務商直接提供"專供"的雲分區,從物理層面隔離出虛擬化資源池。專有雲從形式上看更類似混合雲,但成本更低。


近兩年,專有雲市場增速明顯。根據艾瑞咨詢《2020年中國專有雲行業發展洞察報告》,2018年時,中國專有雲的市場規模為59.2億元,預計五年復合增長率為56.7%,至2023年時,預計專有雲市場將達559.4億元。

私有雲市場規模同樣在增長,但相對而言增速已在放緩,根據《雲計算發展白皮書(2020年)》,它在2019年時市場規模達645億元,同比增長22.8%,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會在1500億元左右。



公有雲是一塊"大蛋糕",幾乎已被巨頭瓜分完畢,長尾玩家很難彎道超車。中國公有雲的市場規模在2019年時為689億元。盡管目前的增速依然可觀——2019年增速為57.6%——但未來公有雲的發展依然存在阻力。


首先,數據安全問題。 即便是業內龍頭老大阿里雲,也出過多次宕機事故,2019年年初,出現IO HANG故障,導致國內大量互聯網公司癱瘓,此後又連發兩次故障。公有雲的客戶一般為互聯網企業和中小企業,但市場客群變化正在發生,工業、政務、醫療、金融等傳統行業加速上雲,它們對數據安全、服務可控要求更高,也更青睞專有雲、私有雲的解決方案。


其次,時延問題。 公有雲過往多以大規模的數據中心為樞紐,所有數據從海量的終端設備傳導至"中心"進行處理,消耗大量帶寬資源,也延緩了數據回傳,造成時延。為此,雲廠商們在企業近場構築物理和虛擬資源池,把計算能力拓展至邊緣側,提供更迅速的、端到端的邊緣雲計算服務。在"中心+邊緣節點"的生態中,專有雲即為近端分布雲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它天然地符合公有雲的變革方向。

至此,專有雲市場的發展優勢也變得如雨後晴空般明晰。

對比公有雲,它能有效解決數據安全問題與時延問題,近端設備部署讓訪問速度更快,彈性拓展能力又並未減弱;對比私有雲,既兼具了其業務架構靈活的優勢,又規避了數據孤島,打通雲端與本地數據,實現雙向數據傳輸。


沒有廠商不想做增量,為佔領增量市場,各廠商轉向專有雲、混合雲;同時基於自身過往優勢推出行業定製化解決方案。


看似塵埃已定,進入"後江湖市場"的雲計算領域,硝煙再起。


① 華為雲、天翼雲:推出混合雲,滿足政企用戶彈性擴展需求


私密性、安全性是政務部門、大企業上雲首先要考慮的,但安全性最強的私有雲在使用過程中,也逐漸暴露了彈性拓展能力不足的問題,催生混合雲使用訴求。



目前,中國電信與31個省,超過236所城市合作,構建省級政務雲平台11個,地級市政務雲平台則高達100餘個。IDC擁有量在國內排名第一,在"2+4+31+X"一省一池全國資源布局下,數據中心已超700個。


在現有政務資源布局下,天翼雲的混合雲業務轉型水到渠成。



華為雲更進一步,它直接停止了單一的私有雲服務。革新前,華為與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工商銀行、應急管理部等過往客戶做了溝通,互聯網驅動業務飛速變化,用戶所需的功能與架構革新很難用一年一次的定期升級來解決,混合雲更符合長期使用需求。


但在轉型過程中,華為雲面對的境況比天翼雲更復雜。它起家於私有雲,已積累大量私有雲相關客戶,假如要將現有客戶進行混合雲升級,成本最低的方式是通過數據通道打通私有雲與公有雲,但這樣的"拼裝物",在組件持續疊加、系統多次升級的過程中,研發運維難度上升,大概率會導致體驗下滑。


而要做到長期體驗的穩定,雲服務商需以公有雲架構為基礎,重新調整體系。大幅革新下,如何證明自己在混合雲業務上足以趕超競對、並維持過往的數據安全優勢,是華為雲需向客戶重點驗證的課題。


2016年與2017年,華為雲迅猛拓張政府客戶,為660座城市建了本地雲,放棄單一私有雲後,如何幫過往的政企客戶做轉型,爭取其長期支持,會成為華為混合雲業務的核心突破點。


② 京東數科金融雲T1:提供金融行業解決方案


相較政府業務部門,金融行業的上雲迫切度不遑多讓。


一方面,傳統銀行業務受互聯網沖擊嚴重,互聯網金融正在瓜分市場,用戶向線上遷移,《2019年中國銀行業服務報告》顯示,去年只有10.23%的銀行業務通過櫃台完成;另一方面,金融行業的發展還未觸及天花板,理財、保險、證券在中國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從業者有拓荒掘金意。


市場環境決定了,金融企業必須用線上的方式去觸達用戶。他們的剛性訴求是:和互聯網企業一樣採用開放架構,易於對產品進行靈活敏捷的調整和修改;同時在用戶引流、粘性保持等方面能提供更多支持。


為解決這些痛點,京東數科推出了T1金融雲,涵蓋金融專有雲、數字化運營平台U+、數據中台、技術中台、分布式關系型資料庫StarDB等。

從雲計算的角度來看,金融專有雲保障了數據安全,及彈性擴容。U+平台的"一站式移動研發平台"則以PaaS的形式提供APP、小程序開發的能力,部署周期大為縮短,它還提供APP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性能監控、崩潰問題分析、消息推送等。據了解,該PaaS平台能將開發資源壓縮至38%,性能提高50%以上,在其支持下,蘇州農商行在幾個月內快速上線了網貸系統、智能客服系統、手機銀行。


對金融客戶來說,它大大降低了中台、APP的開發和運維難度,降低銀行數字化轉型成本。


這當然不是終點,"金融行業解決方案輸出者"T1金融雲,還提供了更多深度運營服務——"摹略"智能營銷決策系統記錄用戶行為的關鍵觸點,面向多個業務場景提供精細化運營策略,提供A/B測試,可分析並復盤策略有效性。前不久召開的京東全球 科技 探索 者大會上,京東數字 科技 集團副總裁曹鵬還提到了"智能語音外呼機器人",京東數科機器人每日的呼叫量超百萬,轉化率比人工呼叫高出63%。此外,"鷹眼"簡訊營銷、"良研"用戶調研、智能客服、直播、工單系統等解決方案也在提高用戶粘性。


它正處於飛速增長期,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的《中國金融雲市場(2020上半年)跟蹤》,京東數科T1金融雲發布一年內打下了金融雲市場9.5%的市場份額。可以預估,這一數字還將持續增長。

阿里雲、騰訊雲藉助過往優勢撬動新業務


商業的本質,是依託於過往優勢,製造杠桿,撬動更大的利潤和市場,華為雲如是,阿里雲與騰訊雲同樣如此。


阿里雲今年的最大動向是很好的改造了自己原有的產品,與雲平台基礎相結合,再打造一個數字原生操作系統,進而改造成為企業應用開發平台。如此一番操作,即有利於導流,又順利將雲市場服務下沉至中小企業。值得一提的是,對於大中型企業,阿里雲主推專有雲。

騰訊雲則提出了物聯網生態戰略,在 汽車 和智慧酒店領域均有涉獵,用專有雲、公有雲等產品,為企業升級業務管理體系。它的IoT戰略是2B2C的,發展的重要抓手在於微信流量,替代了打開率低下的各類APP,提高了物聯網設備的活躍度。



作為新基建的一環,雲計算湧入越來越多的行業,其服務形態也在變得更細化、更落地。


而從用戶端來看,採用多個雲服務商、多種雲形態變得越來越普遍。《Flexera 2020年雲狀態報告》的數據顯示,93%的企業採用了多雲策略,87%的企業則採用了混合雲策略,受訪者平均使用2.2個公共雲和2.2個私有雲。

多雲策略下,催生多網融合需求,即將雲跨服務商打通,讓同一企業部署在不同雲服務商的數據形成交互。目前,天翼雲已實現"一線多雲",上雲後,可利用專線再連接到其它雲服務商。


雲計算優化的路徑沒有盡頭,多雲融合、多網融合正成為新趨勢,一旦這一進程完成,雲服務商再難借用過往數據沉澱留住客戶,競爭最終依然要回歸解決方案的有效性。


#雲計算#

② 雲計算未來幾年的發展怎麼樣

1、雲計算市場規模快速增長,國家政策大力支持企業上雲

隨著雲計算的技術和產業日趨成熟,我國雲計算產業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加速產業轉型的重要力量。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預測,預計未來幾年我國私有雲市場將保持穩定增長,到2022年私有雲市場規模將達到1,172億元。雲計算是信息技術發展和服務模式創新的集中體現,是信息化發展的重大變革和必然趨勢,隨著雲計算市場的快速發展和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未來雲計算產業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

2、國產代替進口推動行業發展

近年來,國家對晶元、操作系統、資料庫等信息產業的發展尤為重視,2016年,國務院印發的《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中提出,要構建結構合理、先進管用、開放兼容、自主可控、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技術體系,推動移動互聯網、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高性能計算、移動智能終端等技術研發和綜合應用。2018年,在中央國家機關發布的新采購名單中,龍芯、申威、飛騰等國產CPU被列入了政府采購名錄。

③ 阿里雲營收躋身全球前三,中國雲服務市場有多大

中國雲計算市場近年發展迅猛,報告顯示,2015至2018年期間,中國雲計算市場將會達到149%的年復合增長率。而阿里雲的表現尤為突出:僅2015年第四季度,阿里雲營收約1.28億美元,營收增長達126%,年度凈收入預估高於谷歌雲服務,並達到了全球第二名微軟雲計算平台體量的1/3。

雲計算興起的主要原因在於它能有效節約企業的時間成本以及其他開支,報告稱,雲計算被引入之前,企業有大約70%-80%的IT預算耗費在了如基礎設施的維護、升級和集成等低附加值領域。阿里巴巴研究院表示,70%以上的計算機支出都是可以被省去的。在德意志銀行對50多位CIO、CTO、總監和IT部門的VP進行調研後發現,超過50%的受訪者表示得益於雲計算服務,企業的IT支出能夠最多減少4成。另外這些企業也表示,2016-2017年預計將在雲計算服務方面增加27%-30%的支出,這也與2015年20%的數據形成了明顯對比。

報告中提到,在中國市場上雲計算能夠快速發展的最大契機在於企業的發展需要更深度的成本節約,以及通過雲計算服務來釋放更多的資源以專注核心業務體系。另外政府方面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互聯網+」戰略的提出讓更多國有企業,大型私企和政府部門本身更加重視IT部門,並著手改造。

在中國本土市場上阿里巴巴佔有明顯優勢,德意志銀行針對CIO的調查中有65%的受訪者表示使用阿里雲作為獨家服務提供商。在阿里巴巴集團體系中,雲計算服務正在成為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報告顯示,阿里雲目前佔到集團估值的6%,相比之下,螞蟻金服貢獻了7%的估值,而菜鳥網路僅佔1%。

④ 雲計算前景好么

作為一名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數據與機器學習領域,所以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目前部分高校陸續開設了雲計算與數據科學專業,從發展趨勢來看,雲計算專業是不錯的選擇,具體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雲計算是第三次信息化浪潮的代表技術。 當今 社會 正處在第三次信息化浪潮中,雲計算、物聯網和大數據是此次信息化浪潮的三個代表技術。雲計算提供服務支撐,物聯網提供數據採集,大數據完成數據價值化。另外,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均有密切的聯系,也都是未來產業互聯網的核心技術,從這個角度來看,未來雲計算的發展前景將非常廣闊。

第二:雲計算技術已經落地使用。 與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智能技術不同,雲計算技術目前已經被廣泛採用,大量的互聯網企業和 科技 企業已經完成了雲端化升級,包括設計雲端化、開發雲端化、部署雲端化和服務雲端化,雲計算提供的服務也逐漸從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向PaaS(平台即服務)和SaaS(軟體即服務)過渡。

第三:雲計算與邊緣計算整合。 隨著5G和物聯網逐漸開始落地應用,邊緣計算將成為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而雲計算與邊緣計算的結合將構建出一個響應更加迅速且安全級別更高的互聯網服務環境。

第四:雲計算將整合大量的行業資源。 雲計算發展的早期提供的服務主要以IaaS為主,這個階段主要解決的是硬體資源的整合,隨著PaaS的發展,雲計算開始整合更多的行業資源,從而形成多領域的垂直發展。PaaS將被更多的 科技 企業整合進自身的產品中,從而為客戶提供更加穩定且可動態擴展的服務。

全球雲計算市場風起雲涌、群雄爭霸,中國雲計算市場百花齊放、百舸爭流。

世界雲計算戰場已經成為中美之間的角逐,中國雲計算產業也迎來了屬於它的快速發展期!

雲計算:賦能未來的三駕馬車之一

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被譽為驅動未來、賦能實體經濟的三駕馬車!目前,《財富》全球50強企業中有48家公司公開宣布了自己的雲部署計劃,其中多家企業的IT部門已在廣泛使用雲服務。

Adobe轉型SaaS服務9年間,公司市值增幅達10倍;Salesforce上市9年間,公司市值增幅達30倍。微軟第三財季營收為306億美元,而雲計算成為其中微軟業務營收增長的最大功臣,智能雲服務板塊收入達97億美元,增長22%。

援引調研機構Canalys給出的數據報告:2018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突破800億美元,達到804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46.5%,2018年AWS營收254億美元,佔有31.7%的市場份額,微軟Azure則位居市場第二,全年營收規模達到135億美元,市場份額達到16.8%。此外,據《福布斯》網路版報道,Bain Company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到2020年全球雲計算市場的規模預計將升至390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CAGR)達到17%。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佔GDP比率為0.37%,國內雲計算市場規模佔GDP比重同期僅為0.13%!

中國有著和美國實力相當的消費互聯網巨頭,卻在產業互聯網相差幾倍,伴隨著互聯網人口紅利消失,國內2C消費互聯網用戶紅利消退,而2B產業互聯網已經在走來的路上了,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三駕馬車,將會見證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同時迎來屬於自己的黃金發展。產業互聯網加速、 科技 賦能、我國雲計算千億市場正等待屬於它的耕耘者。

雲計算:十大發展趨勢

這里分享一份來自雲計算行業從業人士、分析師和企業決策層,對雲計算產業2019年的發展趨勢所作出的十大預測,供各位知友參考。

1、廣泛使用智能決策成為企業先進標志

人工智慧走出「 娛樂 界」,開始在企業運營中廣泛輔助人類做決策。

企業對於使用人工智慧等技術進行業務創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迫切。同時,以雲為基礎的智能商業也將觸發企業進行組織變革。

2、企業將整體上雲

更多大型企業逐漸放棄自建的IT基礎設施,整體遷移到公有雲,出現「雲基原生企業」。

美國視頻網站Netflix的基礎設施已經全部搬遷到亞馬遜AWS上。中國少數企業在2018年實現了這樣的整體上雲搬遷,而在2019年預計這樣整體搬遷上雲的案例將會大量涌現。

生產資料的雲化意味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啟。

3、雲成為企業獲取人工智慧最重要路徑

雲天然解決了企業數據和技術的統一,並構成了企業獲取人工智慧能力的最重要路徑。

目前,公有雲平台已經成為客戶低成本獲取人工智慧服務的最重要渠道。

在商業領域,經過雲服務商自身業務驗證的人工智慧技術備受企業決策者青睞。

4、 硬體雲服務商逐步告別公有雲市場

2018年傳統硬體起家的廠商在公有雲時代集體遭遇水土不服。

IBM的雲計算份額下滑,此前惠普、思科、富士通等企業藉助開源OpenStack 技術進入公有雲市場先後挫折。分析認為硬體廠商在公有雲市場折戟,在於沒有搞清楚雲計算的本質。

雲計算的本質並非「計算機」而是服務,加上此類企業幾乎與互聯網時代完美錯身。由此,上述廠商的硬體基因如此強大既有商業如此成功以至於面臨「創新者的窘境」。

5、公有雲市場進一步集中

根據權威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和IDC的統計,包括亞馬遜AWS、微軟Azure、阿里雲、谷歌雲在內四家廠商成為了全球公有雲市場的主導力量,並且這四家廠商的營收增長速度都遠超行業平均增長。

華爾街投行高盛預計,2019年亞馬遜、微軟、阿里巴巴等巨頭廠商將占據核心雲計算市場約84%的份額。這些廠商在人才、技術、運營、服務、資本、生態等多方面都大幅領先行業對手,可以預見2019年全球雲計算市場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並在未來幾年更加顯著。

6、企業更偏好全棧解決方案

過去一年,隨著智能技術在商業領域的加速滲透,很多企業已經在部分業務環節中實現了智能化。

但是,相對人工智慧技術提升某一業務或者環節而言,越來越多的CEO群體表示更加青睞全面的解決方案。這類方案不但可以實現公司業務的數據化,還提供一整套經過驗證的智能工具,幫助企業實現智能決策。

2019年,更全面的智能解決方案將會不斷出現,並得到市場歡迎。

7、企業因為安全擁抱雲計算

過去提到上雲,安全成為一個阻礙因素。

很多企業在選擇是否上雲時,最重要的擔憂是安全問題,不僅擔憂自身的信息安全,也擔心業務系統的穩定性。但是隨著全 社會 數字化轉型,各類企業業務經營將不可能避免地觸網,為了尋求業務安全反而開始成為促進企業積極上雲的驅動因素。

雲計算廠商擁有強大的安全團隊,服務過多類型的客戶,可以讓企業低成本獲得了強大的安全防護能力,這改變了以往企業在安全方面的投資習慣。

8、雲計算滲透率進一步提高

經過10多年發展,雲計算技術已經逐漸成熟,企業對於雲計算的接受程度也在進一步提高。

由於雲計算能夠給企業IT運營、業務創新等帶來明顯效用,上雲已經成為企業常態。

2019年,全 社會 將把越來越多的預算投放在雲計算領域,而這將進一步提升雲計算在整體IT支出的佔比。華爾街投行高盛預測,2019年雲計算的市場滲透率將首次突破10%,到2021年該數字將躍升至15%。這意味著,雲計算將進一步蠶食企業IT支出,提升在IT市場的影響力。

9、雲計算產業並購活動將更加頻繁

2018年,雲計算領域出現了諸多規模巨大的並購交易,這些交易分部在晶元、安全、人工智慧、開發者社區、雲解決方案等不同領域。

主流雲計算廠商為了維持高速增長,需要推出更多高附加值的產品或者服務,並不斷擴大付費客戶群體規模,通過合並或者收購成為快速見效的手段。

2019年,雲計算巨頭公司針對技術或者客戶方向的收購活動預計還將高頻出現。此外,部分公司還可能通過收購跨界進入雲計算產業。

10、雲廠商嘗試向產業上游延伸

隨著主流雲計算廠商在IT市場上擁有更強大的市場影響力,它們開始嘗試向產業上游延伸,嘗試涉足晶元、伺服器等核心環節,這給傳統硬體產業鏈帶來沖擊。

過去幾年,諸多雲計算廠商先後宣布人工智慧晶元、物聯網晶元等開發計劃,比如谷歌推出TPU(張量處理器)、阿里雲開發神經網路晶元Ali-NPU、亞馬遜AWS開發人工智慧晶元Inferentia等。2019年,預計更多雲廠商主導的專用晶元或者其他硬體將會上市。在特定場景下,這些專用晶元將挑戰傳統晶元的絕對統治地位。

雲計算:百花齊放 百舸爭流

雲計算行業將會見證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上雲,雲計算的滲透正在逐步從互聯網領域客戶,向傳統產業的領域滲透。

在國家產業政策的驅動下,各個國家部委、省政府、垂直性的行業協會、大型央企,正在逐步將一類非敏感性的業務系統,搬遷到公有雲上,並優選私有雲作為整個IT架構轉型和業務升級的載體,我們看到過去的一年中,國內幾乎所有的省份都啟動了區域性的雲計算建設項目。

銀行、保險、製造業等均選擇雲計算作為未來戰略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載體,一改過去主要以互聯網客戶為主的現狀。雲計算產業正在進入廣泛的應用滲透,以及產品迭代升級與客戶拓展交互推進的階段,整體行業正在進入業績逐步兌現的階段。

雲計算市場無論是放眼全球還是聚焦國內,已然百家爭鳴的雲服務市場將會迎來新一輪的洗牌。

包括全球六大雲計算巨頭:亞馬遜AWS,谷歌,阿里雲,IBM,微軟Azure和甲骨文,也包括雲服務市場的新玩家、初創企業等,從全球到國內,2019年雲服務市場將不會太安靜。

「馬太效應」這個詞經常會被拿來形容雲計算這個行業,這和雲計算產品既有的行業基因有密切聯系,規模化競爭,布局及盈利、重資產化、先入為主,意味著更早入局的擁有更多資源的雲服務商往往擁有更大的獲勝機會,亞馬遜AWS能有今天的成績便是最好的例證。

當然,這也並不是意味著新來的玩家沒有機會,不過對於新玩家而言無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對雲計算行業的掌控力、具備擴展行業應用和計算能力、具有能夠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能力、具有能夠滿足差異化需求和定製化服務能力、需要更加專注在所屬領域的縱向發展和延伸,以達到更高的產品進入壁壘,保持在所屬細分領域存在價值和競爭力,這樣新玩家才可以在雲服務的江湖佔有一方天地,雲計算市場將會呈現多寡頭和垂直領域雲服務商並存發展的局面。

雲計算將會向成為「雲生態」更進一步,不只是孤立獨自發展,將會與人工智慧、大數據和物聯網、5G等技術做更多的融合、交流和碰撞,彼此依附且相互助力!

我是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員,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要明白雲計算是什麼?雲計算(cloud computing)通過互聯網按需提供 IT 資源,並且採用按使用量付費的定價方式。您可以根據需要從諸如 Amazon Web Services (AWS) 、 Microsoft Azure、阿里雲、華為雲、騰訊雲之類的雲提供商那裡獲得技術服務,例如計算能力、存儲和資料庫,而無需購買、擁有和維護物理數據中心及伺服器。

雲計算本質上來說是分布式計算的一種,還是沒有脫離計算機網路的概念和范疇,比如以前的企業都會自建機房,部署ERP、OA、MES等各種軟體伺服器,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帶寬越來越大,慢慢的頭部互聯網公司搭建了龐大的數據中心,擁有專業的運維團隊,如果用戶上雲省去了運維費用,簡單的組建就可以快速部署全國設置全球的應用場景。這將是未來互聯網發展的趨勢。比如微軟這些年通過雲轉型就非常成功,國內的阿里雲這幾年也發展迅速。

我個人用過以上幾個知名的雲,各有優勢,但領先的技術還是首推國外的AWS和Azure。國內的雲發展的空間無限大,也有越來越多企事業單位上雲,每年的雲計算從業人員也越來越多,但還是應用層面的比較多,希望將來有更多服務商和有志之士把精力投入到基礎層面的研發上,才能趕超歐美。

相信雲計算絕對是一個非常有發展前景的領域。當地時間周一,聯合國宣布將與谷歌展開合作,它將利用這家搜索引擎巨頭公司的雲計算技術對抗氣候變化問題。聯合國希望利用谷歌的先進技術監測人類對環境的影響,以便在未來時間內實施更適當的應對措施。

谷歌將通過提供它的雲計算技術和「地球觀測公共目錄」來協助聯合國展開相關工作。

據聯合國的新聞稿了解到,谷歌此次的協助將可能是無價的,因為在面對實時環境問題時,聯合國環境部門面臨的主要障礙之一就是缺乏充足的數據支持。

對於這次合作,谷歌地球項目總監Rebeca Moore表示,公司非常高興能讓所有國家獲得最新技術和信息以此來支持全球氣候行動和可持續發展。

前景非常廣闊。

1,雲計算的基本原理。通過使計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計算機上,而非本地計算機或遠程伺服器中,企業數據中心的運行將更與互聯網相似。這使得企業能夠將資源切換到需要的應用上,根據需求訪問計算機和存儲系統。這就好比是從古老的單台發電機模式轉向了電廠集中供電的模式。它意味著計算能力也可以作為一種商品進行流通,就像煤氣、水電一樣,取用方便,費用低廉。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是通過互聯網進行傳輸的。雲計算的藍圖已經呼之欲出:在未來,只需要一台筆記本或者一個手機,就可以通過網路服務來實現我們需要的一切,甚至包括超級計算這樣的任務。從這個角度而言,最終用戶才是雲計算的真正擁有者。雲計算的應用包含這樣的一種思想,把力量聯合起來,給其中的每一個成員使用。從最根本的意義來說,雲計算就是利用互聯網上的軟體和數據的能力。

2,「雲計算」的特點。首先,雲計算提供了最可靠、最安全的數據存儲中心,用戶不用再擔心數據丟失、病毒入侵等麻煩。因為在「雲」的另一端,有全世界最專業的團隊幫助用戶管理信息,有全世界最先進的數據中心幫助用戶保存數據。同時,嚴格的許可權管理策略可以幫助用戶放心地與用戶指定的人共享數據。其次,雲計算對用戶端的設備要求最低,使用起來也最方便。用戶只要有一台可以上網的電腦,有一個自己喜歡的瀏覽器,唯一要做的就是在瀏覽器中鍵入 URL ,然後盡情享受雲計算帶來的無限樂趣。此外,雲計算可以輕松實現不同設備間的數據與應用共享。在雲計算的網路應用模式中,數據只有一份,保存在「雲」的另一端,你的所有電子設備只需要連接互聯網,就可以同時訪問和使用同一份數據。當然,這一切都是在嚴格的安全管理機制下進行的,只有對數據擁有訪問許可權的人,才可以使用或與他人分享這份數據。最後,雲計算為我們使用網路提供了幾乎無限多的可能,為存儲和管理數據提供了幾乎無限多的空間,也為我們完成各類應用提供了幾乎無限強大的計算能力。

3,「雲計算」的未來前景。目前,PC依然是我們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核心工具——我們用PC處理文檔、存儲資料,通過電子郵件或U盤與他人分享信息。如果PC硬碟壞了,我們會因為資料丟失而束手無策。而在「雲計算」時代,「雲」會替我們做存儲和計算的工作。「雲」就是計算機群,每一群包括了幾十萬台、甚至上百萬台計算機。「雲」的好處還在於,其中的計算機可以隨時更新,保證「雲」長生不老。屆時,我們只需要一台能上網的電腦,不需關心存儲或計算發生在哪朵「雲」上,但一旦有需要,我們可以在任何地點用任何設備,如電腦、手機等,快速地計算和找到這些資料。我們再也不用擔心資料丟失。雲計算是一種新興的共享基礎架構的方法,它可以將巨大的系統池連接在一起以提供各種IT服務。雲計算+always-On設備 被評為「25年來最具影響力的十大IT技術組合」。「雲計算」帶來的就是這樣一種變革——由專業網路公司來搭建計算機存儲、運算中心,用戶通過一根網線藉助瀏覽器就可以很方便的訪問,把「雲」作為資料存儲以及應用服務的中心。

4,現在很多互聯網公司都在推進服務上雲,這樣公司業務可以更快推出服務,可以節約大量成本,以後很多傳統行業的服務回上雲

雲計算的前景好嗎!現在很多院校都開設了雲計算與數據科學專業,從發展趨勢來看,雲計算專業是不錯的選擇


說到雲計算,可能很多人會感覺離我們好像很遙遠,但是雲計算卻時時刻刻陪伴在我們身邊,如果你淘寶了,如果你導航了,如果你上網瀏覽網頁了。有人說我去深山老林裡面去,那應該和雲計算沒什麼關系了吧?那你最好不要帶上手機,因為手機會有天氣預報,這樣就可以了。


雲計算作為一個大型數據服務的提供載體,可能幫助大部分人獲取資訊和想要的消息,而資訊的提供商需要有一個數據中心來幫助其儲存數據,這種資料庫有自己運營的,也有需要租借的,今天我們介紹的就是一種共享的租借伺服器,這是接下來雲計算領域的主流。


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有一天你開了一個公司,生產了一個產品,你需要建立一個網站來對你們公司進行介紹,當然也包括產品,同時還要開發一款APP,畢竟現在移動端的人太多了,大家不可能時時都在抱著電腦。那麼數據的存儲需要一個伺服器,這個伺服器如果自己買,費用有點貴,而且作為初創型的公司,可能不能負擔,那怎麼辦?還有一種方式是從阿里巴巴或者網路等這種大型的互聯網服務商租用一部分伺服器的空間進行數據存儲,那麼這個東西就叫做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


從互聯網最初的運行來看,主要的IT結構是以本地部署伺服器,儲存源等,其模式主要是數據中心IDC,費用比較大,而且後期的維護需要專門的人來進行管理,現在的IaaS模式解決掉了這個問題,伺服器有提供商維護,網站所有者只需要數據的提供即可。在IaaS的快速發展下,新的雲計算數據中心大概率出現涌現。


雲計算中的伺服器是整個IaaS中成本最大的部分,在未來五年的時間,擺闊雲計算、5G、AI以及IOT將成為推動雲伺服器爆炸性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從2013年以來,我國的伺服器市場的收入和發展出現了快速增長的趨勢,今年的一季度達到了66億美元的產值,而在2013年一季度的時候,雲計算的伺服器費用產值才不到30億美元的空間,五年的時間增長超過一倍,市場發展趨勢明顯。


隨著雲計算產業的不斷發展,再加上IaaS模式的發展,大型伺服器的生產商的供貨量將會大幅度提升,同時隨著市場的不斷擴大,國內生產伺服器的龍頭企業也將會直接受益。從目前來看,浪潮信息作為國內的第一大,全球第三大的伺服器生產商,業績增長明顯增強,目前維持在第三的規模,但是其同比增長率達到77.5%,屬於規模前三的企業中增長速度最快的企業。


自互聯網誕生以來,其發揮其發揮了空前的作用,極大提升了各種工作的效率,實現了人類的互聯,故基於互聯網相關技術的雲計算發展潛力巨大,如果您從事的是該專業,希望您做好此領域的細分工作,精研技術,深挖自身潛力。

全球范圍內,混合雲和公有雲已經成為企業用雲的主要形式。雖然目前大部分公司都在使用雲,但是這些公司中大部分對雲的技術和知識是較為欠缺的。而管理服務提供商為雲使用企業提供雲管理平台,幫助雲技術不足的企業更加方便的使用和管理雲。因此,在企業上雲成主流趨勢的背景下,全球雲管理服務及公有雲服務市場高速增長。

企業擁抱多雲,混合雲和公有雲成主要模式

根據Flexera發布的《2021年雲計算市場發展狀態報告》,受訪企業中有92%的企業採用了多雲戰略,其中,採用了混合雲戰略的企業佔比由58%上升至82%。對於大部分企業來說,混合雲和公有雲是企業主要的雲應用方式。企業多雲戰略下,管理服務提供商(MSP)也必須做出轉型,幫助企業上雲。

雲計算滲透率上升,雲管理服務行業高速增長

根據Gartner統計,2015-2020年,全球雲計算市場滲透率逐年上升,由4.3%上升至13.2%,至2021年,全球雲計算滲透率將上升至15.3%。可見,隨著世界互聯網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運用雲的技術,企業應用雲計算成為大勢所趨。

受限於公司技術的原因,IT外包化、網路外包化趨勢明顯。因此,雲管理服務行業在最近幾年發展迅速。據Gartner統計,從投資上來看,企業對於雲管理服務行業的投資正穩步增加,從2016年的185.9億美元逐步增長到2020年的427.3億美元,年增長率維持在20%左右。

公有雲應用繼續加速,推動公有雲服務市場高速增長

Flexera《2021年雲計算市場發展狀態報告》數據顯示,36%的受訪企業每年在公共雲上的花費超過1200萬美元,55%的企業工作負載預計將在12個月內進入公共雲。90%的受訪者預計,由於疫情,雲的使用將超過計劃。

近年來,全球以IaaS、PaaS和SaaS為代表的的全球公有雲市場呈現穩步上升趨勢。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全球及中國公有雲服務市場(2020年)跟蹤》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公有雲服務整體市場規模(IaaS/PaaS/SaaS)達到3124億美元,同比增長24.1%。

—— 更多數據來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 《中國雲計算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雲計算的前景好不好?這個問題,毋庸置疑,我的答案一個字:好!

這個問題,就好比八十年代末期計算機進入中國的時候,學生在選擇學習計算機課程時,心裡一直在問:學計算機前景好么?現在,這樣的問題已經不再是問題,計算機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離開了計算機(現在叫互聯網、電腦、職能手機),我們會感覺寸步難行。

在我的印象中,最近六七年來,經常上網時,網路上出現了「網路雲」、「阿里雲」、「騰訊雲」等詞彙,當時不知道這是幹啥用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網路知,就順手網路了下,大致意思好像是利用互聯網計算的一種方式,「雲」就是互聯網的形象說法,換句話說,在八九十年代,我們教科書上的稱呼為:大型計算機,現在的形象說法叫雲計算。

在我看來,雲計算與八九十年代的高速計算機的區別之一為,雲計算是基於大數據計算,採用智能化計算,為企業和政府機構提供服務的一種方式,必將越來越多地影響到普通民眾的生活。雲計算的興起,必定也要對電腦晶元等核心部件產生沖擊,促進科學技術革命升級。

由此看來,雲計算的前景是廣闊的,學習雲計算的相關知識,在未來的 社會 中很有前瞻性,無論是找工作還是自己創業,都是不錯的選擇。

⑤ 雲計算就業前景好嗎

隨著技術發展,雲伺服器正在全球范圍內逐步取代傳統伺服器,雲計算和雲伺服器的發展也使中國成為全球伺服器大國。隨著移動終端、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政府將業務從傳統數據中心向雲數據中心遷移。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歐美等發達國家占據了雲服務市場的主導地位,其中,美國、西歐分別占據了全球50%和23.5%的市場份額;雖然中國市場所佔份額僅為4%,但近幾年一直呈上升之勢。2017年全球雲服務市場規模達745億美元,我國雲服務市場規模達640億元,年增速達到24.9%和28%。預計2018-2020年,我國的雲計算發展速度顯著高於全球雲計算市場增長速度。從數據和發展情況來看,雲計算行業的前途絕對是不可限量。

從就業方面來看,雲計算囊括了眾多技術崗位:

例如雲計算工程師、雲計算運維工程師、雲網路安全工程師、雲架構師、雲計算軟體工程師、雲服務開發工程師、雲系統管理員、雲網路運維工程師、雲計算顧問、雲產品經理等等。

行業本身有前途,那麼行業中的任何一個崗位都不會差。所以從事哪一個崗位最有前途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通過自己的學習和提高如何勝任其中一個崗位,腳踏實地地做好一個崗位,真正的為我國雲計算的發展出一份力。

如果是想要學雲計算的話,現在開始也為時不晚,現在可以學習雲計算的專業機構也很多,可以去線下的機構試聽了解一下

總的來說就是這樣,南京課工場大數據學院祝大家都能高薪就業!

⑥ 各大企業是怎麼做雲服務的

企業雲服務,就是對企業進行雲服務。

雲服務的商業模式是通過繁殖大量創業公司提供豐富的個性化產品,以滿足市場上日益膨脹的個性化需求。其繁殖方式是為創業公司提供資金、推廣、支付、物流、客服一整套服務,把自己的運營能力像水和電一樣讓外部隨需使用。

要了解雲服務,一定要先了解雲計算的基本原理。
雲計算:通過使計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計算機上,而非本地計算機或遠程伺服器中,企業數據中心的運行將更與互聯網相似。這使得企業能夠將資源切換到需要的應用上,根據需求訪問計算機和存儲系統。
這種服務類型是將網路中的各種資源調動起來,為用戶服務。(個人認為有點像BT)。團結就是力量!
這種服務將是未來的主流。
如微軟、蘋果:
微軟正式推出雲服務平台——Windows Azure
蘋果於2011年6月7日在WWDC2011上,正式發布了iCloud雲服務。
Ray Ozzie,微軟的軟體架構師,在PDC開場演講中特別強調了服務和「雲」。他說,廣為普通人所用的伺服器需求和在企業內部所用的伺服器需求有著本質的不同。由於伺服器分散在世界上不同的數據中心,以及因新聞、博客、產品發布、甚至購物季節等帶來的巨大變化需求,我們需要很多專業的知識。在亞馬遜宣布EC2之前的幾個月,微軟就已經開始了他們自己的雲平台。
據市場調研機構IDC稱,當下美國的經濟危機讓那些投資雲計算的IT公司看到了希望的曙光,這將給他們未來五年帶來大幅度的增長。基於對企業主管、CIO和其他業務領導的調查結果,IDC近日表示,到2012年在IT雲服務上的開支將達到420億美元,而這個增長部分是由於美國經濟危機以及波及全球范圍的經濟衰退所推動的。
雲服務讓用戶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存儲和讀取數據.
通過繁殖大量創業公司提供豐富的個性化產品,以滿足市場上日益膨脹的個性化需求。其繁殖方式是為創業公司提供資金、推廣、支付、物流、客服一整套服務,把自己的運營能力像水和電一樣讓外部隨需使用。這就是雲服務的商業模式。

⑦ 亞馬遜中國雲計算伺服器20億出售,預示退出中國市場嗎

這並不意味著亞馬遜退出中國,只是其中的一塊業務而已。

光環新聞在公告中表示,為遵守中國法律法規,進一步提高公司運營的AWS雲服務的安全性與服務品質,公司與亞馬遜簽署了《分期資產出售主協議》,公司將向亞馬遜購買基於亞馬遜雲技術的雲服務相關的特定經營性資產,從而在中國境內持續穩定地提供並運營基於亞馬遜雲技術的雲服務。

而此次交易並非是光環新網對亞馬遜中國雲計算業務的收購,只是根據中國監管要求,購買了AWS伺服器等資產,還有軟體服務等資產並未在出售范圍內,且僅限於AWS和光環新網合作的北京區域,不涉及AWS寧夏區域。

​亞馬遜發言人也澄清說,公司仍致力於在中國發展業務,但為了遵守中國法律,必須出售特定物理基礎設施資產。

閱讀全文

與雲伺服器市場調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解壓游戲覆蓋方式 瀏覽:531
遺傳演算法的變異運算元怎麼實現 瀏覽:685
spring如何添加app 瀏覽:664
python循環import 瀏覽:552
怎樣把js代碼加密 瀏覽:800
frp伺服器百度雲 瀏覽:792
12306演算法 瀏覽:630
單片機驅動小馬達 瀏覽:100
pythoncookbook27 瀏覽:518
c的指針和python 瀏覽:186
python寫sftp 瀏覽:957
讀文pdf 瀏覽:507
pythonnumpy內積 瀏覽:782
linux硬碟模式 瀏覽:15
怎麼查安卓的空間 瀏覽:589
linux命令復制命令 瀏覽:115
勞動法裡面有沒有帶工資演算法的 瀏覽:457
如何在u盤里拷解壓軟體 瀏覽:690
oracle資料庫登陸命令 瀏覽:616
python自動化運維之路 瀏覽: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