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20年國內大廠 IoT物聯網平台橫向對比報告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中秋巧遇國慶!
值此佳節,我們為 IoT 物聯網領域的廣大開發者們帶來了《2020年國內 IoT物聯網雲平台橫向對比報告》。
《報告》旨在以開發者視角出發,面向中小型物聯網企業 CTO,技術 Leader 等研發人員做技術選型參考。調研對象包括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電信AEP、網路雲。
根據調研,阿里雲物聯網平台依託於阿里雲的十年技術優勢,支持主流物聯網協議接入,設備端和雲端的多語言SDK,開發文檔結構清晰,案例豐富。其提供了虛擬設備模擬,在線調試,以及完整日誌服務和實時監控告警,內置數據分析和應用可視化搭建。阿里雲在數據存儲、大數據分析、可視化等方面有著豐富雲產品,活躍的雲棲開發者社區,以及完備的技術工單體系,成為中小物聯網企業IoT設備上雲的首選平台。
騰訊雲物聯網平台起步較晚,借鑒前輩經驗,設備端SDK相對弱些,開發文檔豐富,最佳實踐案例一般。數據流轉能力較弱,優勢在於騰訊連連微信小程序打通,便利智能家居場景。但涉足工業、農業、城市等復雜領域物聯網場景的中小企業需慎重選擇騰訊雲IoT平台。
華為雲物聯網平台優勢在於NB設備的LwM2M協議支持,但設備端和雲端的SDK支持力度不足,開發文檔結構一般,最佳實踐案例少,配套雲產品弱,且默認不提供設備日誌服務。除華為合作夥伴交付項目外,中小企業慎重選擇華為雲IoT平台。
天翼物聯AEP平台接入協議豐富,NB-IoT基站部署廣泛,NB設備推薦選擇天翼物聯。但設備端僅有C SDK,雲端僅有 Java SDK,開發文檔少,無最佳實踐案例,開發者不友好。數據存儲、分析等雲上能力弱,非NB場景的中小企業不推薦選擇天翼物聯。
網路智能雲整體投入不足,未見技術推廣活動,設備端和雲端的SDK匱乏,開發文檔少,開發者生態薄弱,不推薦用於企業生產實踐。
綜合對比,阿里雲在功能、文檔、文檔案例、服務等方面表現最為全面,適合中小物聯網企業。騰訊雲在微信小程序集成上有優勢,適合輕量級智能家居場景。華為雲在NB設備支持上有特色,適合有特定需求的企業。天翼物聯在NB-IoT設備支持上有優勢,適合NB場景。網路智能雲在企業生產實踐上不被推薦。具體選擇還需根據企業實際需求和場景進行考慮。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代表各大雲廠商真實水平,歡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