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余凱離開百度2年半造出兩顆AI晶元落地三大場景是真的嗎
12月20日消息,今天嵌入式AI創企地平線發布其首款嵌入式人工智慧視覺晶元——「征程」1.0處理器和「旭日」1.0處理器,面向智能駕駛和智能攝像頭,並落地智能駕駛、智慧城市、智能商業三大場景。至此,歷時兩年半,地平線的「晶元夢」塵埃落定。
在會後的采訪中,地平線創始人&CEO余凱表示,這兩款晶元都是基於高斯架構,針對不同場景的兩個封裝,並在今年成功流片,而且走的是量產流片,但並沒有表明具體的量產量。該晶元具備低功耗、高性能、低延遲三個特點,通過「晶元+演算法」面向三大場景提供解決方案。此外,地平線的晶元架構演進更快,明年會推出伯努利架構的晶元。
地平線由前網路研究院副院長、網路深度學習實驗室主任余凱於2015年7月創辦,致力於面向B端提供完整的嵌入式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前不久地平線剛剛完成由英特爾領頭的近億美元A+輪融資,目前投資方包括英特爾、紅杉資本、高瓴資本、晨興資本、金沙江創投、創新工場等。
一、從演算法出發 定義晶元
地平線做AI晶元這件事可以追溯到2015年5月,當余凱從網路離開時,就談到創業要做「AI晶元」,主要面向智能駕駛和智能家居領域。
結語:火熱的AI晶元行業
近期,隨著華為麒麟970晶元、蘋果A11晶元、高通845晶元等的發布,推動著AI晶元不斷走向火熱,也使AI晶元、端智能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AI晶元的火熱也催生了地平線、寒武紀、深鑒科技、啟英泰倫等一批創業公司走向前台,成為時代的「弄潮兒」。
隨著AI的發展,端側智能的需求越來越多,將一些簡單、實時、涉及隱私的需求放在本地去做計算,更加及時、穩定、安全的滿足行業或用戶的需求已是一種趨勢。智東西(公眾號:dxcom)圍繞智能晶元產業已累計進行了近30篇重磅報道,AI晶元快速發展正成為人工智慧產業落地的一大助推引擎。
而各家的發展也使AI晶元呈現不同的路徑,比如高通845晶元走的是一種相對「溫和」的通用路線,深鑒科技的FPGA(現場可編程門陣列)晶元,地平線此番發布的則屬於ASIC專用晶元。
此次地平線推出的嵌入式視覺AI晶元以及解決方案再一次推動AI晶元,使更多的設備智能化,推進AI晶元在智能駕駛、智慧城市、以及智慧商業等場景的落地。
但是從落地場景來看仍是幾個競爭激烈的場景,以智能攝像頭的應用為例,主要一個就是安防領域,在這方面有安防巨頭海康威視、大華等,也有獨角獸計算機視覺公司商湯科技、Face++等,包括晶元領域的深鑒科技等都在圍繞攝像頭等安防場景進行布局,競爭尤為激烈。
如何快速落地場景,如何發現更新的落地場景和商業模式,都是地平線接下來面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