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雲伺服器是什麼到底有什麼用嗎
雲伺服器,從使用的角度來說,就是一個伺服器主機。(參考:易邁雲 推出企業0元購買雲伺服器的永久性活動 )
所謂的伺服器,就是一台電腦,只是其配置和物理結構遠優與普通家用主機。比如說,可以安裝多個CPU,能插2個電源,壞了一個另外一個依舊能使電腦正常運行,可以在不關機的情況下直接更換壞掉的電源,硬碟也組建了RAID陣列,可以在壞了一塊硬碟的情況下直接不關機更換硬碟,擁有容錯能力的內存,更強悍的主板等等,當然這些都是一台實體伺服器所具備的。
所謂的雲伺服器,是指在實體伺服器的操作系統下,利用軟體,虛擬出來的伺服器。這種伺服器,不需要你花錢去買主機、硬碟、CPU、內存等硬體回來自己組裝,它可以很快的在網頁上完成創建,也可以很方便的在後期增加CPU個數、提升內存、增加硬碟容量、提高網路帶寬等,這一切,不需要你像實體機一樣要斷電,拆開機箱進行增加,只需要暫停伺服器的運行,然後在網頁頁面的後台管理上點點滑鼠就能完成,更不用擔心新增的硬體兼容性好不好,因為那一切都是虛擬的。
虛擬出來的伺服器,也就是雲伺服器,它運行時所佔用的是實體伺服器的資源,只是一台實體伺服器不可能只生成一個雲伺服器,很多個雲伺服器都在同一台實體伺服器上運行,運行的多了,實體伺服器也會卡。
除了可以方便的提高配置和性能外,雲伺服器還有很明顯的優勢:不用你來維護實體伺服器、不佔用自己的空間擺放實體伺服器、不用擔心淘汰下來的實體伺服器如何處理、很多人用同一台實體伺服器可以攤薄成本、很多人用同一套網路設備(如防火牆、路由器、防病毒牆等)同樣也可以減少初期投入、降低投入風險,萬一哪天不幹了,不用發愁那些硬體設備怎麼處理。
在使用上,我們大家都知道,即使是實體伺服器,若不在身邊,也可以通過遠程工具來登錄和管理,比如用遠程桌面來登錄,用FTP工具來傳送文件。而雲伺服器,由於看不見摸不著,是必須通過遠程來操作的。
❷ 雲計算的基本概念是什麼
一、在講什麼是雲計算之前,先思考下我們為什麼需要「雲」「雲計算」
如今越來越多的應用正在遷移到「雲」上,如我們生活中接觸的各種「雲盤」存儲。實際上,「雲」並不新潮,已經持續了超過10年,並還在不斷擴大到所有領域。可預見的事:下一個10年中,幾乎所有的應用都會部署到雲端,而它們中的大部分都將直接通過你手中的移動設備,為我們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
為什麼會需要「雲」?
傳統的應用正在變得越來越復雜:需要支持更多的用戶,需要更強的計算能力,需要更加穩定安全等等,而為了支撐這些不斷增長的需求,企業不得不去購買各類硬體設備(伺服器,存儲,帶寬等等)和軟體(資料庫,中間件等等),另外還需要組建一個完整的運維團隊來支持這些設備或軟體的正常運作,這些維護工作就包括安裝、配置、測試、運行、升級以及保證系統的安全等。便會發現支持這些應用的開銷變得非常巨大,而且它們的費用會隨著你應用的數量或規模的增加而不斷提高。這也是為什麼即使是在那些擁有很出色IT部門的大企業中,那些用戶仍在不斷抱怨他們所使用的系統難以滿足他們的需求。而對於那些中小規模的企業,甚至個人創業者來說,創造軟體產品的運維成本就更加難以承受了。
所以,雲計算,應運而生——更大、更快、更強
針對上述問題解決方案便是「雲計算」!將應用部署到雲端後,可以不必再關注那些令人頭疼的硬體和軟體問題,它們會由雲服務提供商的專業團隊去解決。使用的是共享的硬體,這意味著像使用一個工具一樣去利用雲服務(就像插上插座,你就能使用電一樣簡單)。
只需要按照你的需要來支付相應的費用,而關於軟體的更新,資源的按需擴展都能自動完成。
二、形象點來說說「雲計算」
【1】 水龍頭觀點論:
當需要的時候,扭開水龍頭,水就來了,我只需要操心交水費就是了!
當你需要用一個軟體時,你不用跑去電腦城,打開應用商店,它就下載下來了,你只需要交錢就是了;
當你想看報紙的時候,你不用跑去報刊亭,只要打開頭條新聞,新聞唾手可得;
當你想看書的時候,你不用跑去書城,只需要打開閱讀軟體,找到這樣的一本書,在手機上閱讀;
當你想聽音樂的時候,你不用再跑去音像店苦苦找尋CD光碟,打開音樂軟體,就能聆聽音樂;
雲計算,像在每個不同地區開設不同的自來水公司,沒有地域限制,優秀的雲軟體服務商,向世界每個角落提供軟體服務——就像天空上的雲一樣,不論你身處何方,只要你抬頭,就能看見!
【2】葷段子觀點論:
網上很流行的一種比喻:男人找個女友或老婆是自建私有雲,單身約炮或者到娛樂場所消費是公有雲服務,按需使用並可彈性擴容,已婚男人找二奶小蜜則屬於混合雲。
這種解釋方式對男人比較適用,通常稍微一解釋就心領神會!
【3】共享單車-滴滴出行論:
出行需要用車,雲計算或者雲服務好比乘坐計程車或專車快車共享單車,隨時需要隨時用,按用量(路程)付費即可。
自己買車開車是混合雲,車是自己的,出去付費停車或加油相當於部分使用公有雲,而亞馬遜或微軟雲在國內跟黑車差不多被政策限制
【4】一日三餐吃貨論:
餓了要吃飯,在家裡自己做飯屬於自建私有雲,需要建造廚房購買鍋碗瓢盆柴米油鹽等,吃完飯還需要自己刷鍋洗碗等運維工作,費時費力;
外面餐館提供的就相當於公有雲服務,按需胡吃海塞吃完結賬抹嘴走人,餐館後廚如何安排做菜順序並加快出菜速度就是負載均衡和虛擬化概念;
請廚師到家裡上門做飯則屬於典型的混合雲,在資產安全的情況下有限使用公有雲。
三、「雲計算」的五大特點
大規模、分布式
「雲」一般具有相當的規模,一些知名的雲供應商如Google雲計算、Amazon、IBM、微軟、阿里等也都擁能擁有上百萬級的伺服器規模。而依靠這些分布式的伺服器所構建起來的「雲」能夠為使用者提供前所未有的計算能力。
虛擬化
雲計算都會採用虛擬化技術,用戶並不需要關注具體的硬體實體,只需要選擇一家雲服務提供商,注冊一個賬號,登陸到它們的雲控制台,去購買和配置你需要的服務(比如 雲伺服器,雲存儲,CDN等等),再為你的應用做一些簡單的配置之後,你就可以讓你的應用對外服務了,這比傳統的在企業的數據中心去部署一套應用要簡單方便得多。而且你可以隨時隨地通過你的PC或移動設備來控制你的資源,這就好像是雲服務商為每一個用戶都提供了一個IDC(Internet Data Center)一樣。
高可用性和擴展性
那些知名的雲計算供應商一般都會採用數據多副本容錯、計算節點同構可互換等措施來保障服務的高可靠性。基於雲服務的應用可以持續對外提供服務(7*24小時),另外「雲」的規模可以動態伸縮,來滿足應用和用戶規模增長的需要。
按需服務,更加經濟
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購買服務,甚至可以按使用量來進行精確計費。這能大大節省IT成本,而資源的整體利用率也將得到明顯的改善。
安全
網路安全已經成為所有企業或個人創業者必須面對的問題,企業的IT團隊或個人很難應對那些來自網路的惡意攻擊,而使用雲服務則可以藉助更專業的安全團隊來有效降低安全風險。
❸ 雲服務的四種部署方式
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行業雲。
雲服務產品大可歸結到三層服務模式之中,但推及到雲計算的商業化落地,必須要根據不同的場景,來提供不同的部署方式,例如一個學生黨可能只需要一台伺服器來做一些實驗,那隻想為這台伺服器付費,一個銀行涉及到數據安全,對於保密和隱私比較看重。
(3)雲伺服器運算模型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數據備份的第一條規則是,備份數量越多越好。保證數據安全的秘訣有三個那就是備份,備份,備份。每當有任何懷疑時,請再次備份。
重要的不僅是保持備份數據的更新,更重要的是定期測試這些備份數據的完整性。此外請務必保持這些備份存儲在一個與雲伺服器不同的位置。
備份的偉大之處在於不僅在發生災難時保護你的數據,如果雲服務宕機,用戶馬上可以利用這些數據繼續工作。
❹ 雲計算有哪三種模式,其具體含義是什麼
雲計算包括以下: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台即服務(PaaS)和軟體即服務(SaaS)。
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
IaaS(Infrastructure-as-a- 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消費者通過Internet可以從完善的計算機基礎設施獲得服務。例如:硬體伺服器租用。
PaaS:平台即服務
PaaS(Platform-as-a- Service):平台即服務。PaaS實際上是指將軟體研發的平台作為一種服務,以SaaS的模式提交給用戶。因此,PaaS也是SaaS模式的一種應用。但是,PaaS的出現可以加快SaaS的發展,尤其是加快SaaS應用的開發速度。例如:軟體的個性化定製開發。
SaaS:軟體即服務
SaaS(Software-as-a- Service):軟體即服務。它是一種通過Internet提供軟體的模式,用戶無需購買軟體,而是向提供商租用基於Web的軟體,來管理企業經營活動。例如:陽光雲伺服器。
❺ 雲計算部署模型的特徵在於
雲計算的四種部署模型如下:
(1)私有雲。雲端資源只給一個單位組織內的用戶使用,這是私有雲的核心特徵。而雲端的所有權、日程管理和操作的主體到底屬於誰並沒有嚴格的規定,可能是本單位,也可能是第三方機構,還可能是二者的聯合。雲端可能位於本單位內部,也可能託管在其他地方。
(2)社區雲。雲端資源專門給固定的幾個單位內的用戶使用,而這些單位對雲端具有相同的訴求(如安全要求、雲端使命、規章制度、合規性要求等)。雲端的所有權、日常管理的操作的主體可能是本社區內的一個或多個單位,也可能是社區外的第三方機構,還可能是二者的聯合。雲端可能部署在本地,也可能部署與他處。
(3)公共雲。雲端資源開發給社會公眾使用。雲端的所有權、日常管理和操作的主體可以是一個商業組織、學術機構、政府部門或者它們其中的幾個聯合。雲端可能部署在本地,也可能部署於其他地方,比如中山市民公共雲的雲端可能就建在中山,也可能建在深圳。
(4)混合雲。混合雲由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類型的雲(私有雲、社區雲、公共雲)組成,它們各自獨立,但用標準的或專有的技術將它們組合起點,而這些技術能實現雲之間的數據和應用程序的平滑流轉。由多個相同類型的雲組合在一起,混合雲屬於多雲的一種。私有雲和公共雲構成的混合雲是目前最流行的——當私有雲資源短暫性需求過大(稱為雲爆發,Cloud Bursting)時,自動租賃公共雲資源來平抑私有雲資源的需求峰值。例如,網店在節假日期間點擊量巨大,這時就會臨時使用公共雲資源的應急。
雲計算的3種服務模式如下:
(1)軟體即服務(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雲服務提供商把IT系通中的應用軟體層作為服務租出去,消費者不用自己安裝應用軟體,直接使用即可,這進一步降低了雲服務消費者的技術門檻。
(2)平台即服務(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雲服務提供商把IT系統中的平台軟體層作為服務租出去,消費者自己開發或者安裝程序,並運行程序。
(3)基礎設施及服務(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雲服務提供商把IT系統的基礎設施層作為服務租出去,由消費者自己安裝操作系統、中間件、資料庫和應用程序。
❻ 怎麼選擇雲伺服器配置
雲伺服器的配置規格影響價格,也直接決定了它的計算能力和特點,是在采購時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選雲伺服器配置,看這三個維度
雲伺服器的配置規格主要取決於類型、代別、實例大小三個最重要的維度。
維度一:類型
雲伺服器的「類型」或「系列」,是指具有同一類設計目的或性能特點的雲伺服器類別。
通常來說,雲廠商會提供通用均衡型、計算密集型、內存優化型、圖形計算型等常見的雲伺服器類型。這些類型對應著硬體資源的某種合理配比或針對性強化,方便你在面向不同場景時,選擇最合適的那個型號。
vCPU 數和內存大小(按GB計算)的比例,是決定和區分雲伺服器類型的重要依據之一。
通用均衡型的比例通常是1:4,如2核8G,這是一個經典搭配,可用於建站、應用服務等各種常見負載,比如作為官網和企業應用程序的後端伺服器等。
如果 vCPU 和內存比是1:2,甚至1:1,那就是計算密集型的范疇,它可以用於進行科學計算、視頻編碼、代碼編譯等計算密集型負載。
比例為1:8及以上,就被歸入內存優化型,比如8核64G的搭配,它在資料庫、緩存服務、大數據分析等應用場景較為常見。
圖形計算型是帶有GPU能力的虛擬機,一般用於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模型的訓練和推理。隨著 AI的火熱,這類機器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各種研發和生產環境中。
在主流雲計算平台上,常常使用字母縮寫來表達雲伺服器的系列。比如,AWS 的通用型是M系列,阿里雲的內存優化型為R系列,Azure的計算優化型為F系列。
https://www.wy.cn/computing/wcloud/all?utm_source=wemedia
❼ 美國國家標准和技術研究院的雲計算中定義明確的服務模式有哪些
美國國家標准與技術研究所(NIST)對雲計算的定義
同時附上NIST的PPT供參考
雲計算是一種模型,它可以實現隨時隨地,便捷地,隨需應變地從可配置計算資源共享池中獲取所需的資源(例如,網路、伺服器、存儲、應用、及服務),資源能夠快速供應並釋放,使管理資源的工作量和與服務提供商的交互減小到最低限度。
基本特點
隨需應變的自助服務 消費者可以單方面地按需自動獲取計算能力,如伺服器時間和網路存儲,從而免去了與每個服務提供者進行交互的過程。
無處不在的網路訪問 網路中提供許多可用功能,可通過各種統一的標准機制從多樣化的瘦客戶端或者胖客戶端平台獲取(例如,行動電話、筆記本電腦、或PDA掌上電腦)。
資源共享池 服
務提供者將計算資源匯集到資源池中,通過多租戶模式共享給多個消費者,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對不同的物理資源和虛擬資源進行動態分配或重分配。資源的所在地具
有保密性,消費者通常不知道資源的確切位置,也無力控制資源的分配,但是可以指定較精確的概要位置(如,國家、省、或數據中心)。資源類型包括存儲、處
理、內存、帶寬、和虛擬機等。
快速而靈活 能夠快速而靈活地提供各種功能以實現擴展,並且可以快速釋放資源來實現收縮。對消費者來說,可取用的功能是應有盡有的,並且可以在任何時間進行任意數量的購買。
計量付費服務 雲系統利用一種計量功能(通常是通過一個付費使用的業務模式)來自動調控和優化資源利用,根據不同的服務類型按照合適的度量指標進行計量(如,存儲、處理、帶寬和活躍用戶賬戶)。監控,控制和報告資源使用情況,提升服務提供者和服務消費者的透明度。
服務模型
軟體即服務(SaaS) 該模式的雲服務,是在雲基礎設施上運行的、由提供者提供的應用程序。這些應用程序可以被各種不同的客戶端設備,通過像Web瀏覽器(例如,基於Web的電子郵件)這樣的瘦客戶端界面,所訪問。消費者不直接管理或控制底層雲基礎設施,包括網路,伺服器,操作系統,存儲,甚至單個應用的功能,但有限的特定於用戶的應用程序配置設置則可能是個例外。
平台即服務(PaaS) 該模式的雲服務,是將消費者創建或獲取的應用程序,利用資源提供者指定的編程語言和工具部署到雲的基礎設施上。消費者不直接管理或控制包括網路,伺服器,運行系統,存儲,甚至單個應用的功能在內的底層雲基礎設施,但可以控制部署的應用程序,也有可能配置應用的託管環境。
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 該模式的雲服務,是租用處理、存儲、網路和其他基本的計算資源,消費者能夠在上面部署和運行任意軟體,包括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消費者不管理或控制底層的雲計算基礎設施,但可以控制操作系統、存儲、部署的應用,也有可能選擇網路構件(例如,主機防火牆)。
部署模型
私有雲(Private cloud) 私有雲是為一個用戶/機構單獨使用而構建的,可以由該用戶/機構或第三方管理,存在預置(on premise)和外置(off premise)兩個狀態。
社區雲(Community cloud) 社區雲是指一些由有著共同利益(如,任務、安全需求、政策、遵約考慮等)並打算共享基礎設施的組織共同創立的雲,可以由該用戶/機構或第三方管理,存在on premise或off premise兩個狀態。
公共雲(Public cloud) 公共雲對一般公眾或一個大型的行業組織公開可用,由銷售雲服務的組織機構所有。
混合雲(Hybrid
cloud) 混合雲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雲(私有雲、社區雲、或公共雲)組成,它們各自獨立,但通過標准化技術或專有技術綁定在一起,雲之間實現了數據和應用程序的可移植性(例如,解決雲之間負載均衡的雲爆發(cloud bursting))。
❽ 雲計算解決方案有幾種,分別是什麼
1、IaaS:將硬體設備等基礎資源封裝成服務供用戶使用。在IaaS環境中,用戶相當於在使用裸機和磁碟,既可以讓它運行Windows,也可以讓它運行Linux。IaaS最大優勢在於它允許用戶動態申請或釋放節點,按使用量計費。而IaaS是由公眾共享的,因而具有更高的資源使用效率。
2、PaaS:為用戶應用程序提供運行環境。PaaS本身負責動態資源擴展和容錯管理,這樣用戶應用程序就不必過於擔心節點之間的協調問題。但與此同時,用戶的自主性較低,必須使用特定的編程環境,遵循特定的編程模型,而這種編程模型只適用於解決某些計算問題。
3、SaaS:更有針對性的是,將特定於應用程序的功能封裝為服務。與PaaS不同,SaaS不提供計算或存儲資源類型的服務,也不像IaaS那樣提供運行用戶定義的應用程序的環境。相反,SaaS只提供一些特殊用途的服務供應調用。
(8)雲伺服器運算模型擴展閱讀:
1、從技術方面來講
雲伺服器使用了雲計算技術,而雲計算技術,整合了計算、網路、存儲等各種軟體和硬體技術。傳統的伺服器,就是獨立的了,不會整合這些資源。
2、從安全性方面來講
雲伺服器具有天然防ARP攻擊和MAC欺騙,快照備份,數據永久不丟失。而傳統的伺服器則不具有這方面的功能。
3、從可靠性來講
雲伺服器是基於伺服器集群的,因此硬體冗餘度較高,故障率低;而傳統的伺服器則相對來說硬體冗餘較少,故障率較高。
4、從靈活性方面來講
用戶可以在線實時增加自己的配置,可擴展空間較大;而傳統的伺服器則有這方面的局限性,如果有新的應用,只能再買一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