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雲計算數據中心的雲數據中心
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數據中心總數量已經達到504,155個。截至2012年3月,全國已有13個省市自治區規劃了約30個左右的10萬台伺服器以上規模的大型數據中心建設項目,項目總投資達2700億元。
產業界敦促雲計算落地的呼聲愈演愈烈,業內人士紛紛在促進雲計算進入商用階段的同時建議避免盲目的數據中心投資。那麼相比於傳統的數據中心,所謂的「下一代雲計算數據中心」究竟有何不同?服務有哪些增值?記者就這一問題采訪了世紀互聯(北京世紀互聯寬頻數據中心有限公司,21VianetGroup,Inc. NASDAQ:VNET)雲計算首席專家李志霄博士。
李志霄博士認為,從傳統數據中心到雲計算數據中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進入一個雲計算數據中心,除了規模化、集中程度更高,可見的基礎設施與傳統數據中心差異並不會很大,但是服務會不斷升級。
從提供的服務方面劃分,數據中心向雲計算數據中心進階的過程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託管型、管理服務型、託管管理型和雲計算管理型(就是所謂的雲計算數據中心)。
l 託管型——典型服務:提供IP+寬頻+電力
在託管型數據中心裡,伺服器由客戶自行購買安裝,期間對設備的監控和管理工作也由客戶自行完成。數據中心主要提供IP接入,帶寬接入和電力供應等服務。總體來說,提供伺服器運行的物理環境。
l 管理服務型——典型服務:安裝、調試、監控、濕度控制+IP/帶寬/VPN+電力
客戶自行購買的伺服器設備進入到管理服務型數據中心,工程師將完成從安裝到調試的整個過程。當客戶的伺服器開始正常運轉,與之相關聯的網路監控(包括IP、帶寬、流量、網路安全等)和機房監控(機房環境參數、機電設備等)也隨之開始。對客戶設備狀態進行實時的監測以提供最適宜的運行環境。除IP、帶寬資源外,也提供VPN接入和管理。
l 託管管理型——典型服務:伺服器/存儲+咨詢+自動化的管理和監控+IP/帶寬/VPN +電力
相比管理服務型數據中心,這一型數據中心不僅提供管理服務,也向客戶提供伺服器和存儲,客戶無需自行購買設備就可以使用數據中心所提供的存儲空間和計算環境。同時,相關IT咨詢服務也可以幫助客戶選擇最適合的IT解決方案以優化IT管理結構。
l 雲計算數據中心——典型服務:IT效能託管+伺服器/存儲+咨詢+自動化的管理和監控+IP/帶寬/VPN +電力
雲計算數據中心中託管的不再是客戶的設備,而是計算能力和IT可用性。數據在雲端進行傳輸,雲計算數據中心為其調配所需的計算能力,並對整個基礎構架的後台進行管理。從軟體、硬體兩方面運行維護,軟體層面不斷根據實際的網路使用情況對雲平台進行調試,硬體層面保障機房環境和網路資源正常運轉調配。數據中心去完成整個IT的解決方案,客戶可以完全不用操心後台,就有充足的計算能力(像水電供應一樣)可以使用。
「互聯網數據中心發展到今天,從基礎建設到服務管理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無論是公有雲還是私有雲,對運行環境的要求會越來越復雜。作為這個環境的提供者,數據中心所承載的職能是不斷遞增的。」世紀互聯李志霄博士認為雲計算會提升客戶對於數據中心的要求。當前中國的數據中心數量、規模都正在因此而成長,但是否能真正實現雲化,還需要數據中心提升自身服務能力。
B. 如何構建雲數據中心
NewMedia新媒體聯盟創始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趨勢觀察家袁國寶在他的新作《新基建:數字經濟重構經濟增長新格局》一書中寫到詳細雲數據中心的構建步驟主要分為3步。
新基建
一、虛擬化
利用軟硬體管理程序將物理資源映射為虛擬資源的技術被稱為虛擬化技術。對關鍵IT資源進行虛擬化,是打造雲數據中心的基礎和前提。
雲數據中心需要虛擬化的關鍵IT資源主要有伺服器、存儲及網路。其中,伺服器虛擬化主要包括Unix伺服器虛擬化與x86伺服器虛擬化。Unix伺服器又被稱為小型機,而小型機廠商普遍為自身的小型機產品開發了差異化的虛擬化程序,導致這些虛擬化程序無法對其他廠商的小型機產品進行虛擬化。
目前,市場中常見的x86伺服器虛擬化產品有VMware ESX/ESXi、微軟的Hyper-V、開源KVM虛擬機等。Oracle和華為等伺服器廠商還開發了基於Xenia內核的虛擬化平台。
雲數據中心需要同時調用不同廠商以及不同類型的伺服器資源,而對伺服器進行虛擬化後,便可以有效解決不同伺服器間的硬體差異問題,使用戶獲得標准邏輯形式的計算資源。
存儲虛擬化的邏輯為:在物理存儲系統上增加一個虛擬層,從而將物理存儲虛擬化為邏輯存儲單元。通過存儲虛擬化,雲數據中心服務商可以將不同品牌、不同級別的存儲設備資源整合到一個大型的邏輯存儲空間內,然後對這個存儲空間進行劃分,以便滿足不同用戶的個性化需要。
網路虛擬化涉及到了網路設備及網路安全設備、網路本身的虛擬化。其中,需要虛擬化的網路設備及網路安全設備有網卡、路由器、交換機、HBA卡、防火牆、IDS/IPS、負載均衡設備等。網路本身的虛擬化主要涉及到FC存儲網路與IP網路的虛擬化。
目前,個體與組織對網路需求愈發個性化,為了更加低成本地滿足其需求,雲數據中心廠商對網路進行虛擬化成為必然選擇。與此同時,網路虛擬化後,雲數據中心可以在網路環境與多層應用環境中將非同組用戶實現邏輯隔離,這既能提高數據安全性,又能降低網路管理復雜性。
將關鍵IT資源進行虛擬化後,雲數據中心服務商便可以對這些資源進行統一調配與集中共享,大幅度增加資源利用率。測試數據顯示,未虛擬化前,數據中心IT資源利用率僅有10%~20%,而虛擬化後的資源利用率達到了50%~60%。
二、資源池化
資源池化是指IT資源完成虛擬化後,為其標上特定的功能標簽,再將其分配到不同的資源組,最終完成其池化。
資源池化可以解決不同結構IT設備的規格與標準的差異問題,對資源進行邏輯分類、分組,最終將資源用標准化的邏輯形式提供給用戶。資源池化過程中,雲數據中心服務商可按照硬體特性,對不同服務等級的資源池組進行劃分。雲數據中心的資源池主要包括伺服器資源池、存儲資源池及網路資源池。
存儲資源池化過程中,雲數據中心服務商需要重點分析存儲容量、FC SAN網路需要的HBA卡的埠數量、IP網路所需的網卡埠數量等是否與自身的業務規模相匹配。
網路資源池化過程中,雲數據中心服務商則需要重點分析進出口鏈路帶寬、HBA卡與埠數量、IP網卡與埠數量,安全設備埠數量與帶寬等是否與自身的業務規模相匹配。
三、自動化
自動化是指使IT資源都具備按照預設程序進行處理的過程。如果說IT資源的虛擬化與池化能夠讓數據中心的計算能力、存儲空間、網路帶寬與鏈路等成為動態化的基礎設施,那麼,IT資源的自動化便是讓數據中心獲得了一套能夠對基礎設施進行自動化管理的有效工具。
雲數據中心可以利用基於SOA的流程管理工具對數據中心的業務任務、IT任務進行統一IT編排。然後利用可編程的工作流程工具從資產中解耦工作流程及流程的執行邏輯。在IT編排工具的幫助下,系統設計師可以對現有工作流程進行修改,添加新的工作流程,甚至利用可重復使用的適配器對資產進行修改等,不需要重新開展工作,有效降低開發人力、物力成本。
C. 國內的雲數據中心和國外的相比怎麼樣啊
數據中心目前看還是國外的相對標准,目前國內建設數據中心大多參考國外標准建設,但是帶寬出口是硬傷,國內互聯網現狀是三大運營商各為其主,並不能真正互聯互通,導致國內數據中心線路花樣百出,單線,雙線,BGP等等,總之穩定性相對於國外有待提高,但是說到雲數據中心,這個其實是看數據中心的雲計算虛擬化技術應用的范圍來講,如果數據中心全部用來做虛擬化,那麼可以成為雲數據中心。
希望中電華聯雲計算數據中心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D. 建立一個雲數據中心,需要基礎設施、系統、服務以及應用軟體
關於基礎設施,視數據中心規模,可分別採用H3C_12500,S7500E,S5800,S5820X系列交換機,其他軟體不了解,謝謝
E. 雲計算數據中心運維需要購買哪些網路設備以及設備的報價
機房設備多的話可以加套機房管理,溫濕度、煙感、交換路由、伺服器、空調等等的設備情況都監控的到。
對資料庫的數據進行審計,可以加資料庫審計設備。還有日誌的審計設備。
具體還要看你那邊是個什麼情況了。
報價不會有人往這上面發的,有興趣可以私聊我
F. 雲伺服器哪家比較好呢
快速部署、可持續、可復制實施。幫助用戶盡快使用虛擬化數據中心,可以給用戶提供直接的服務,幫助用戶構建、運營、移交,即直接幫助用戶建設新一代虛擬化數據中心,然後幫助用戶運營這個數據中心,熟悉這種創新的技術,讓用戶有能力持續的運營,之後會把這個數據中心移交給用戶,或者這個用戶的外包服務商,完成服務的循環。快速將其數據中心轉向雲計算虛擬化數據中心體系架構。般都是都是有缺點的,路過,簡單的說說吧,西部數碼也是有缺點的,缺點就是熱情,不過現在很多都直接在西部數碼思朴互聯,進行咨詢和處理了,公司運營的daiLi,是西部數碼著名的優秀大daiLi,缺點就是太熱情了,熱情的讓人受不了,開了後更熱情,這個應該是個缺點了,自己去對比和查看吧,實在不行,先試試情況,看看情況而定。
G. 雲數據中心和雲化數據中心的區別
阿里雲
的伺服器一共有兩塊硬碟,一塊是
系統盤
c盤
,用了
存儲系統
數據,一塊是數據盤,客戶用來存放其他數據。這樣做的好處是,進行
系統初始化
的時候,數據盤的數據不會隨著系統初始化而丟失。
H. 如何選擇Web APP與Native App原生開發模式的區別,APP開發模式比較
昆明天度APP開發模式通常分為Web APP與Native APP原生模式兩種,這兩種模式均各自有自己的優勢,到底是採用Native App開發還是採用Web App開發一直是業界爭論的焦點,但是隨著HTML5的發展及雲服務普及,採用HTML5進行Web App開發正在成為一種趨勢,用戶可以根據應用特點和需求進行選擇,亦可選擇兩者混合模式:
Native App開發
Native App開發即我們所稱的傳統APP開發模式(原生APP開發模式),該開發針對IOS、Android等不同的手機操作系統要採用不同的語言和框架進行開發,該模式通常是由「雲伺服器數據+APP應用客戶端」兩部份構成,APP應用所有的UI元素、數據內容、邏輯框架均安裝在手機終端上。
Web App開發
Web App開發即是一種框架型APP開發模式(HTML5 APP 框架開發模式),該開發具有跨平台的優勢,該模式通常由「HTML5雲網站+APP應用客戶端」兩部份構成,APP應用客戶端只需安裝應用的框架部份,而應用的數據則是每次打開APP的時候,去雲端取數據呈現給手機用戶。
原生APP開發及Web APP開發模式的區別
Web APP需開發「html5雲網站」和「APP客戶端」,昆明天度網路公司總結這類型APP應用呈現以下特點:
(1)每次打開APP,都要通過APP框架向雲網站取UI及數據;
(2)手機用戶無法上網則無法訪問APP應用中的數據。
(3)框架型的APP無法調用手機終端的硬體設備(語音、攝像頭、簡訊、GPS、藍牙、重力感應等)
(4)框架型APP的訪問速度受手機終端上網的限制,每次使用均會消耗一定的手機上網流量;
(5)框架型APP應用的安裝包小巧,只包含框架文件,而大量的UI元素、數據內容剛存放在雲端;
(6)APP用戶每次都可以訪問到實時的最新的雲端數據;
(7)APP用戶無須頻繁更新APP應用,與雲端實現的是實時數據交互;
適用企業:電子商務、金融、新聞資訊、企業集團需經常更新內容的APP應用。
Native App(原生型APP)需要開發「雲伺服器數據中心」和「APP客戶端」,昆明天度網路公司總結這類型的APP應用呈現以下特點:
(1)每次獲取最新的APP功能,需要升級APP應用;
(2)原生型APP應用的安裝包相對較大,包含UI元素、數據內容、邏輯框架;
(3)手機用戶無法上網也可訪問APP應用中以前下載的數據。
(4)原生型的APP可以調用手機終端的硬體設備(語音、攝像頭、簡訊、GPS、藍牙、重力感應等)
(5)APP應用更新新功能,涉及到每次要向各個應用商店進行提交審核。
適用企業:游戲、電子雜志、管理應用、物聯網等無需經常更新程序框架的APP應用。
到底該如何選擇Web App和Native App開發模式
移動Web無所不在,移動Web是目前唯一的支持各種設備訪問的平台,與桌面Web一樣,移動Web支持各種標準的協議。移動Web也是唯一一個可供開發者發布移動應用的平台,它將各種移動交互與桌面任務有效地連接了起來;而開發Native App可以充分利用設備的特性,而這一點往往是Web瀏覽器做不到的,所以對一個產品本身而言,Native App是最佳的選擇。下面幾節將討論一下Native App的一些主要功能。
什麼時候應該選擇Native App
1.為應用收費
沒有任何地方規定開發者不能對一個移動Web App收取使用費,但是由於某些原因,人們常常認為不能或是不應該對一個Web App收取費用。由於歷史原因,導致移動設備上付費服務遭遇兩大阻力:
2.付款方式
在移動設備上輸入信用卡號相當麻煩,而且在許多老式設備上也沒有安全保障。一種典型的方式是,如果你需要對你的應用收費,你可以與運營商達成協議,讓運營商代為為你的服務收費。這也意味著,你需要和多個運營商達成合作。這通常是首選的方法,因為許多手機用戶可能根本就沒有信用卡,比如青少年。
另一種方法是將用戶的信用卡信息保存在一個安全的網站上。用戶可以通過登錄到該網站購買應用服務。這個過程不算特別理想,因為這意味著用戶不能直接通過他們的移動設備購買服務了。
3.強制分成
移動運營商是會提成的。App無論是通過運營商還是通過移動設備發布,他們都為應用提供了一套收費機制。這些運營商和移動設備將會提取部分收益,然後將剩餘的部分交給應用開發商,這也意味著,開發人員必須遵守他們的市場規則。適應運營商的市場規則通常是非常困難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資源。相比而言,移動設備的市場規則則簡單許多,但是也存在不少的困難。
妨礙運營商和移動設備開發商利益的應用以及服務都將受到阻擾。過去,那些不靠運營商和移動設備開發商運作的網站如果收入過於顯眼的話,都逃脫不了被關閉的命運,但是最近,這樣的事情鮮少發生了。
如果你想為你的Native App收費,那麼你就必須接受這個現實——你必須遵守別人的市場規則,還得放棄部分收益。
4.開發游戲
如果你是想開發一個移動游戲(移動游戲是移動市場上最大的一塊),那麼你需要開發一個Native App。游戲對資源的佔用很大,並且需要使用許多設備API或平台API。雖然,現在有幾款完全使用Web技術開發的游戲佔有了一定的市場份額,但是和Native App市場的佔有情況相比,還是微不足道的。游戲用戶對應用的視覺和操作效果要求很高。移動Web雖然提供了一些模擬體驗,但還遠遠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
在開發移動游戲時,你需要慎重考慮你的應用需要支持哪些平台。幸運的是,現在有許多工具能夠幫助你將你的游戲推向多個平台,但是完成這些工作,還是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5.使用定位功能
下一個功能就是定位功能,可以通過GPS或者是信號檢測確定用戶當前的位置信息。以前只能通過Native App的APIs查看用戶的位置信息,但現在大多數主流移動瀏覽器上都嵌入了W3C Geolocation API。像iPhone或Android這樣安裝了WebKit的設備,或是配置了Opera或Mozilla瀏覽器的設備,都可以獲取用戶的位置信息。
我相信定位功能會為Web技術帶來許多全新的應用。如果能夠合理利用Web瀏覽器,Web開發商就能使用用戶的位置信息和其他內容開發出更加有趣的應用。雖然這在技術上沒有太大的困難,但卻受到隱私保護條例的限制。我們將Web瀏覽器當做是用戶進入World Wide Web的入口。加入定位功能,意味著在網站中引入了一些敏感信息,這有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但是位置感知應用中顯示的位置信息必須經過用戶的授權,用戶當然有權禁止應用發布自己的位置信息。
6.使用攝像頭
攝像頭可以為你的應用提供豐富的可能性。以往移動MMS(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被用於處理移動照片。換言之,你拍了一張照片後,需要使用MMS將它傳送給一個伺服器,伺服器對照片做出相應的處理,並將處理完成的結果通知給你。這個過程是非常耗時的,而且相當復雜,也沒有可靠性保障。
通過訪問攝像頭,Native App開發者能夠簡化拍照的過程。用戶可以直接在客戶端對照片做一些簡單的處理,只有在有需要的時候才將照片上傳給伺服器,而且是通過可靠的HTTP傳輸。W3C正在開發一個訪問攝像頭的API,但現在還沒有將這部分工作正式整合到瀏覽器中。
在許多類型的移動Apps中,攝像頭是非常有用的,比如快拍應用、短片拍攝應用等等,攝像頭可以用來捕捉許多重要的瞬間。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看到——只要通過攝像頭拍攝某個標識,應用程序就能自動完成對標識上的語言轉換工作——這個技術在日本已經開始流行起來了。
7.使用感應器
現在越來越來越多的移動設備上都新增了感應器功能,該裝置可以感知設備的物理速度以及重力,並將感知的數據結果傳送給設備。這個裝置常被用來感應設置是否被翻轉,應用根據接受到的信息自動調節畫面的方向。
感應器可以用來幫助用戶提升與設備交互時的真實感;大多數移動設備都是手持的,應用能夠根據設備的方向調整內容畫面,比如翻轉屏幕,或是檢測物理移動,並能據此猜測用戶所處的環境。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用戶正在走路,那麼感應器能夠檢測到一個輕緩的移動或是速度,這時可以為用戶提供一個大字體的用戶界面,從而使得用戶更容易看清屏幕上的內容。
然而,開發者也不能過分依賴感應器,因為感應器無法區分究竟哪些交互是有意的,而哪些是沒有意義的。每個移動交互都需要通過「傳輸測試」。設計你的交互時必須考慮用戶在一個擁擠的汽車或是火車上的場景。考慮一下如果用戶正身處擁擠的地鐵或是正在駕車時,你的應用能否正確處理用戶搖晃移動設備的動作。通常,大多數開發者都沒有考慮這些因素。確保為每個任務設計一個備用方案以處理特殊場景中的移動交互。
8.訪問文件系統
如果你的應用需要將數據保存在本地,那麼你需要開發一個Native App。比如你要保存用戶的地址簿、電話或E-mail信息,或是保存從其他設備上獲取的數據。
訪問文件系統常常會涉及到安全和用戶隱私保護的問題。惡意應用程序可能會修改或是刪除你的移動設備上的數據。一個攜帶病毒的應用程序可以利用移動設備上的關系網將病毒擴散到許多其他的手機上,在採用移動應用認證機制以前,這種事情是常常發生的。
另一方面,移動設備正變得越來越私人化,移動設備上保存了大量用戶的個人信息,以及用戶的朋友信息和商業信息。針對這些私人信息開發應用是一個不錯的想法。但是這也存在一定的風險,使用保存在移動設備上的數據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加有針對性的服務。
開發者必須謹記,只有在獲得用戶的授權後才能訪問用戶的私人數據。我們看到許多應用在沒有得到用戶授權的情況下使用了大量的用戶私人數據,而被誤認為是垃圾信息或是釣魚應用,即使這些應用原本是在提供一些非常有用的服務。人們對你的應用的誤解將會影響到你的服務的推廣,如果運營商收到過多關於你的應用的投訴,那麼你的服務可能將被終止,甚至會牽連其他的應用。
訪問文件系統時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在沒有獲得用戶授權的情況下,不要訪問任何用戶的私人數據。而這一點,往往被大多數應用忽略了。W3C正在為移動開發商開發相關的標准API,但目前該工作尚未完成。
9.離線用戶
最後一個需要開發Native App的理由就是,用戶有可能是離線的或者無法接入移動網路。這在城市可能很少發生,即使是在農村,網路的覆蓋也已經逐步普及了。但是短暫的網路連接中斷還是時常發生的,你的應用程序應該考慮如何處理這種情景。
想想用戶通常在什麼時候,在哪裡會使用你的App。如果是一個移動游戲,那麼用戶很可能在飛機上使用這個App。跟蹤地圖應用常在偏遠且網路覆蓋不佳的地方使用。移動旅遊向導常在一個國外的網路中訪問,往往需要支付漫遊和國際網路費用。這時,應用程序最好能夠為用戶提供離線服務,保證用戶在不接入網路的情況下,仍然能享受同等的服務。
現在支持HTML5的瀏覽器也能實現離線訪問功能,但對用戶來說可能不太明顯。隨著越來越多的瀏覽器都開始支持離線訪問,應用需要明確地告訴用戶網路連接中斷時,他們仍然可以訪問移動Web Apps。
Native Apps常常假設網路連接是可靠的。App通常只考慮了網路狀況良好的情景,想當然地認為網路是封閉的,並且網速足夠快。移動設備從網路良好的環境突然進入一個網路糟糕的環境並不少見。Native Apps應該在網路狀況最差的情況下測試。比如用戶啟動任務時可能還是全信號覆蓋,而在任務結束時可能已經完全沒有網路信號了。
用戶在安裝Native Apps時,根本不會考慮是在線訪問還是離線訪問——他們期望的是不管在任何狀況下,Native Apps都能正常工作。而這也是開發者的職責。
什麼時候應該選擇Web App
只要你的應用程序不滿足之前提到的Native App條件之一,那麼你就沒有必要開發一個Native App,而應該選擇開發一個Web App。正如文章之前提到的,我是一個Native App的擁護者,我認為Native App有許多優秀的特質,並且具有很大的市場潛力,但是Web Apps是唯一一個經久不衰的移動內容、服務、應用開發平台。
Native App並不能明顯地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它反而會增加項目的成本,減少了應用發布的渠道,增加了App升級的復雜度,削弱了開發者對應用的控制和利潤,並且可能會給設備帶來麻煩。Native App可以為開發者帶來短期的效益,但這是有一定風險的,甚至可能會影響到移動市場的可持久發展。
移動Web App的優勢在前文中已經提到過了。如果上一節提到的幾點功能是促成你選擇Native App的唯一原因,那麼如果能夠在移動瀏覽器上屏蔽這些障礙,你是否還會堅持選擇Native App呢?Palm的webOS已經著手解決了上述的部分問題。他們基於WebKit構建了一個全移動操作系統,將手機變成了一個Web瀏覽器。所謂的「Native Apps」實際上就是一個Web Apps。
PhoneGap也是一個類似的項目,這個開源項目用於幫助開發者在iPhone、Android以及BlackBerry設備上開發Native Apps,並且能夠模擬設備上的功能(如定位功能和文件系統)供Web Apps調用。這些代碼可以在各個設備的應用商店中發布並且出售,但是他們使用的通用代碼和設計是可以共享的。由於開發的是一個Web App,開發者可以為低端的移動瀏覽器開發一個簡化版的應用。只用開發一次,就可以部署在多個平台上了,
對於那些有著豐富的移動開發經驗的程序員來說,一提到「要開發一個功能豐富的應用」時,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Native App。雖然在很多設備上,這一想法仍然適用,但是現在移動Web Apps上也提供了足夠豐富的功能介面供開發者調用。這使得Web App不僅可以像Native App一樣被設計得功能豐富界面絢麗,而且還能在各個平台上遷移,甚至不用修改一行代碼。
現在在移動設備開發中,移動Web Apps的創新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時期。但更重要的是,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移動設備開發商決定共同制定一個移動Web開發的標准,就像是桌面Web上的標准一樣。不僅如此,那些支持移動Web App創新功能的設備或是支持第三方瀏覽器的移動設備都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I. 什麼是雲數據中心與傳統數據中心有什麼不同
雲計算數據中心【中國龍網雲數據中心www.clwidc.net】是一種基於雲計算架構的,計算、存儲及網路資源松耦合,完全虛擬化各種IT設備、模塊化程度較高、自動化程度較高、具備較高綠色節能程度的新型數據中心。
雲數據中心的特點首先是高度的虛擬化,這其中包括伺服器、存儲、網路、應用等虛擬化,使用戶可以按需調用各種資源;其次是自動化管理程度,包括對物理伺服器、虛擬伺服器的管理,對相關業務的自動化流程管理、對客戶服務的收費等自動化管理;最後是綠色節能,雲計算數據中心在各方面符合綠色節能標准,一般PUE值不超過1.5。
雲數據中心與傳統數據中心在區別:
一是雲數據中心的基礎設備更加規模化、標准化,由此帶來了管理的復雜性。
其次,雲數據中心為了節省成本、實現日益增多的業務,必須採用各種虛擬化技術。
第三大管理差異,體現在自動化方面。
在雲數據中心,當業務需要遷移、設備需要統一配置、故障需要及時檢查排除、流程需要跟蹤時,如何高效管理這樣海量的設備和應用?當然需要通過自動化的手段來實現。
雲數據中心的出現無疑是一新的進展。除了高度的虛擬化等特徵,還包括新技術和新產品,如低功耗CPU,固態硬碟等。可以說雲數據中心是傳統數據中心的拯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