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操作系統 > linux內核10

linux內核10

發布時間:2022-06-16 06:33:11

1. 請問哪個linux發行版的內核版本是2.6.10

ubuntu LINUX 5.04(2005年發布)的內核為2.6.10

1樓不要亂說,2.6.10都出來好幾年了

2. 如何學習linux內核

Linux是最受歡迎的自由電腦操作系統內核。它是一個用C語言寫成,符合POSIX標準的類Unix操作系統。Linux最早是由芬蘭黑客LinusTorvalds為嘗試在英特爾x86架構上提供自由免費的類Unix操作系統而開發的。該計劃開始於1991年,在計劃的早期有一些Minix黑客提供了協助,而今天全球無數程序員正在為該計劃無償提供幫助。技術上說Linux是一個內核。「內核」指的是一個提供硬體抽象層、磁碟及文件系統控制、多任務等功能的系統軟體。一個內核不是一套完整的操作系統。一套基於Linux內核的完整操作系統叫作Linux操作系統,或是GNU/Linux。
組成進程管理(processmanagement)、1
定時器(timer)、2
中斷管理(interruptmanagement)、3
內存管理(memorymanagement)、4
模塊管理(molemanagement)、5
虛擬文件系統介面(VFSlayer)、6
文件系統(filesystem)、7
設備驅動程序(devicedriver)、8
進程間通信(inter-processcommunication)、9
網路管理(networkmanagement)、10
系統啟動(systeminit)等操作系統功能的實現。想學先買有關的書,再請教微機老師或專業人士。

3. Linux內核有多大,不同Linux版本內核有什麼差別呢

根據版本的不同,內核大小也不同,新版本為幾百M。

1、發行版的不同,主要是對於版本的選擇,穩定性的測試,還有錯誤修正補丁都會讓每個發行版有自己特殊的內核。

2、官方內核的不同,這個區別很好說,官方的開發是基於 git 版本控制的,去看兩個 git 版本就知道了。一般是硬體支持,還有新的功能演算法,還有驅動增減,錯誤修補什麼的。

Linux的內核版本編號有點像如下的樣子:

2.6.32-642.el6.x86_64

主版本.次版本。發布版本-修改版本。

雖然編號就是如上的方式來編寫,不過依據Linux內核的發展歷程,內核版本的定義有點不太相同。

奇數、偶數版本分類:

在2.6x版本以前,托瓦斯將內核的發展方向分為兩類,並根據這兩類內核的發展分別給予不同的內核編號,那就是:

主、次版本為奇數:開發中版本。

如2.5.xx,這種內核版本主要用於測試與發展新功能,所以通常這種版本僅有內核開發工程師會使用。如果有新增的內核程序代碼,會加到這種版本當中,等到很多工程師測試沒問題後,才加入下一版本的穩定內核中;

主、次版本為偶數:穩定版本。

如2.6.xx,等到內核功能發展成熟後會加到這類版本中,主要用在一般家庭計算機以及企業版本中,重點在於提供一個用戶相對穩定的Linux操作環境平台。

至於發布版本則是在主、次版本架構不變的情況下,新增的功能累積到一定程度後新發布的內核版本。而由於Linux 的內核是使用CPL的授權,因此大家都能夠進行內核程序代碼的修改。

因此,如果有針對一個版本的內核修改過的部分程序代碼,那麼這個被修改過的新內核版本就可以加上所謂的修改版本。

Linux內核版本與Linux發行版本。

Linux內核版本與發行版本的版本並不相同,因為所謂的Linux版本指的應該是內核版本,而目前最新的內核版本應該是4.7.2(2016/08)才對,並不會有7.x的版本出現。

(3)linux內核10擴展閱讀:

Linux內核的任務:

1、從技術層面講,內核是硬體與軟體之間的一個中間層。作用是將應用層序的請求傳遞給硬體,並充當底層驅動程序,對系統中的各種設備和組件進行定址。

2、從應用程序的層面講,應用程序與硬體沒有聯系,只與內核有聯系,內核是應用程序知道的層次中的最底層。在實際工作中內核抽象了相關細節。

3、內核是一個資源管理程序。負責將可用的共享資源(CPU時間、磁碟空間、網路連接等)分配得到各個系統進程。

4、內核就像一個庫,提供了一組面向系統的命令。系統調用對於應用程序來說,就像調用普通函數一樣。

4. Linux 內核的特點有哪些

Linux 是一個開放自由的操作系統內核,具有一些鮮明特點如下:
(1) Linux 是一個一體化內核;
註:「一體化內核」是也稱「宏內核」,是相對於「微內核」而言的。幾乎所有
的嵌入式和實時系統都採用微內核,如 VxWorks、uC/OS-II、PSOS 等。
(2) 可移植性強。盡管 Linus 最初只為在 X86 PC 上實現一個「類 UNIX」,後來隨
著加入者的努力,Linux 目前已經成為支持硬體平台最廣泛的操作系統;
註:目前已經在 X86、IA64、ARM、MIPS、AVR32、M68K、S390、Blackfin、M32R
等眾多架構處理器上運行。
(3) 是一個可裁剪操作系統內核。Linux 極具伸縮性,內核可以任意裁剪,可以大至
幾十或者上百兆,可以小至幾百 K,運行的設備從超級計算機、大型伺服器到
小型嵌入式系統、掌上移動設備或者嵌入式模塊,都可以運行;
(4) 模塊化。Linux 內核採用模塊化設計,很多功能模塊都可以編譯為模塊,可以在
內核運行中動態載入/卸載而無需重啟系統;
(5) 網路支持完善。Linux 內核集成了完整的 POSIX 網路協議棧,網路功能完善;
(6) 穩定性強。運行 Linux 的內核的伺服器可以做到幾年不用復位重啟;
(7) 安全性好。Linux 源碼開放,由眾多黑客參與 Linux 的開發,一旦發現漏洞都能及時修復;
(8) 支持的設備廣泛。Linux 源碼中,設備驅動源碼佔了很大比例,幾乎能支持任何
常見設備,無論是很老舊的設備還是最新推出的硬體設備,幾乎都能找到 Linux下的驅動。致遠電子那邊有很多的,你可以去看一下

5. linux內核主要由哪幾個部分組成

一個完整的Linux內核一般由5部分組成,它們分別是內存管理、進程管理、進程間通信、虛擬文件系統和網路介面。

1、內存管理
內存管理主要完成的是如何合理有效地管理整個系統的物理內存,同時快速響應內核各個子系統對內存分配的請求。

Linux內存管理支持虛擬內存,而多餘出的這部分內存就是通過磁碟申請得到的,平時系統只把當前運行的程序塊保留在內存中,其他程序塊則保留在磁碟中。在內存緊缺時,內存管理負責在磁碟和內存間交換程序塊。

2、進程管理
進程管理主要控制系統進程對CPU的訪問。當需要某個進程運行時,由進程調度器根據基於優先順序的調度演算法啟動新的進程。:Linux支持多任務運行,那麼如何在一個單CPU上支持多任務呢?這個工作就是由進程調度管理來實現的。

在系統運行時,每個進程都會分得一定的時間片,然後進程調度器根據時間片的不同,選擇每個進程依次運行,例如當某個進程的時間片用完後,調度器會選擇一個新的進程繼續運行。

由於切換的時間和頻率都非常的快,由此用戶感覺是多個程序在同時運行,而實際上,CPU在同一時間內只有一個進程在運行,這一切都是進程調度管理的結果。

3、進程間通信
進程間通信主要用於控制不同進程之間在用戶空間的同步、數據共享和交換。由於不用的用戶進程擁有不同的進程空間,因此進程間的通信要藉助於內核的中轉來實現。

一般情況下,當一個進程等待硬體操作完成時,會被掛起。當硬體操作完成,進程被恢復執行,而協調這個過程的就是進程間的通信機制。

4、虛擬文件系統
Linux內核中的虛擬文件系統用一個通用的文件模型表示了各種不同的文件系統,這個文件模型屏蔽了很多具體文件系統的差異,使Linux內核支持很多不同的文件系統。

這個文件系統可以分為邏輯文件系統和設備驅動程序:邏輯文件系統指Linux所支持的文件系統,例如ext2、ext3和fat等;設備驅動程序指為每一種硬體控制器所編寫的設備驅動程序模塊。

5、網路介面
網路介面提供了對各種網路標準的實現和各種網路硬體的支持。網路介面一般分為網路協議和網路驅動程序。網路協議部分負責實現每一種可能的網路傳輸協議。

網路設備驅動程序則主要負責與硬體設備進行通信,每一種可能的網路硬體設備都有相應的設備驅動程序。

(5)linux內核10擴展閱讀

Linux 操作系統的誕生、發展和成長過程始終依賴著五個重要支柱:UNIX操作系統、MINIX操作系統、GNU計劃、POSIX標准和Internet 網路。

1981 年IBM公司推出微型計算機IBM PC。

1991年,GNU計劃已經開發出了許多工具軟體,最受期盼的GNU C編譯器已經出現,GNU的操作系統核心HURD一直處於實驗階段,沒有任何可用性,實質上也沒能開發出完整的GNU操作系統,但是GNU奠定了Linux用戶基礎和開發環境。

1991年初,林納斯·托瓦茲開始在一台386sx兼容微機上學習minix操作系統。1991年4月,林納斯·托瓦茲開始醞釀並著手編制自己的操作系統。

1991 年4 月13 日在comp.os.minix 上發布說自己已經成功地將bash 移植到了minix 上,而且已經愛不釋手、不能離開這個shell軟體了。

1993年,大約有100餘名程序員參與了Linux內核代碼編寫/修改工作,其中核心組由5人組成,此時Linux 0.99的代碼大約有十萬行,用戶大約有10萬左右。

1994年3月,Linux1.0發布,代碼量17萬行,當時是按照完全自由免費的協議發布,隨後正式採用GPL協議。

1995年1月,Bob Young創辦了RedHat(小紅帽),以GNU/Linux為核心,集成了400多個源代碼開放的程序模塊,搞出了一種冠以品牌的Linux,即RedHat Linux,稱為Linux"發行版",在市場上出售。這在經營模式上是一種創舉。

2001年1月,Linux 2.4發布,它進一步地提升了SMP系統的擴展性,同時它也集成了很多用於支持桌面系統的特性:USB,PC卡(PCMCIA)的支持,內置的即插即用,等等功能。

2003年12月,Linux 2.6版內核發布,相對於2.4版內核2.6在對系統的支持都有很大的變化。

2004年的第1月,SuSE嫁到了Novell,SCO繼續頂著罵名四處強行「化緣」, Asianux, MandrakeSoft也在五年中首次宣布季度贏利。3月,SGI宣布成功實現了Linux操作系統支持256個Itanium 2處理器。

6. linux 內核是什麼, 本人有linux基礎

Linux內核:Linux是一種開源電腦操作系統內核。它是一個用C語言寫成,符合POSIX標準的類Unix操作系統。Linux最早是由芬蘭Linus Torvalds為嘗試在英特爾x86架構上提供自由的類Unix操作系統而開發的。該計劃開始於1991年,在計劃的早期有一些Minix 黑客提供了協助,而今天全球無數程序員正在為該計劃無償提供幫助。

Linux最早是由芬蘭人Linus Torvalds設計的。當時由於UNⅨ的商業化,Andrew Tannebaum教授開發了Minix操作系統以便於不受AT&T許可協議的約束,為教學科研提供一個操作系統。

(6)linux內核10擴展閱讀:

Linux將標準的GNU許可協議改稱Copyleft,以便與Copyright相對照。通用的公共許可(GPL)允許用戶銷售、拷貝和改變具有Copyleft的應用程序。當然這些程序也可以是Copyright的,但是你必須允許進一步的銷售、拷貝和對其代碼進行改變,同時也必須使他人可以免費得到修改後的源代碼。事實證明,GPL對於Linux的成功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它啟動了一個十分繁榮的商用Linux階段,還為編程人員提供了一種凝聚力,誘使大家加入這個充滿了慈善精神的Linux運動。

7. Linux內核版本號的意義

版本號(version number)為版本的標識號。每一個操作系統(或廣義的講,每一個軟體)都有一個版本號。版本號能使用戶了解所使用的操作系統是否為最新的版本以及它所提供的功能與設施。 每一個版本號可以分為主版本號與次版本號兩部分。

Linux內核使用三種不同的版本編號方式。

第一種方式用於1.0版本之前(包括1.0)。第一個版本是0.01,緊接著是0.02、0.03、0.10、0.11、0.12、0.95、0.96、0.97、0.98、0.99和之後的1.0。

第二種方式用於1.0之後到2.6,數字由三部分「A.B.C」,A代表主版本號,B代表次主版本號,C代表較小的末版本號。

第三種方式從2004年2.6.0版本開始,使用一種「time-based」的方式。3.0版本之前,是一種「A.B.C.D」的格式。七年裡,前兩個數字A.B即「2.6」保持不變,C隨著新版本的發布而增加,D代表一些bug修復,安全更新,添加新特性和驅動的次數。



(7)linux內核10擴展閱讀

Linux內核第二種方式只有在內核發生很大變化時(歷史上只發生過兩次,1994年的1.0,1996年的2.0),A才變化。可以通過數字B來判斷Linux是否穩定,偶數的B代表穩定版,奇數的B代表開發版。C代表一些bug修復,安全更新,新特性和驅動的次數。

以版本2.4.0為例,2代表主版本號,4代表次版本號,0代表改動較小的末版本號。在版本號中,序號的第二位為偶數的版本表明這是一個可以使用的穩定版本,如2.2.5,而序號的第二位為奇數的版本有一些新的東西加入,是個不一定很穩定的測試版本,如2.3.1。

這樣穩定版本來源於上一個測試版升級版本號,而一個穩定版本發展到完全成熟後就不再發展。

3.0版本之後是「A.B.C」格式,B隨著新版本的發布而增加,C代表一些bug修復,安全更新,新特性和驅動的次數。第三種方式中不再使用偶數代表穩定版,奇數代表開發版這樣的命名方式。舉個例子:3.7.0代表的不是開發版,而是穩定版。

8. linux內核是什麼,有啥作用 ,

Linux是一種開源電腦操作系統內核。它是一個用C語言寫成,符合POSIX標準的類Unix操作系統。

操作系統是一個用來和硬體打交道並為用戶程序提供一個有限服務集的低級支撐軟體。一個計算機系統是一個硬體和軟體的共生體,它們互相依賴,不可分割。

計算機的硬體,含有外圍設備、處理器、內存、硬碟和其他的電子設備組成計算機的發動機。但是沒有軟體來操作和控制它,自身是不能工作的。完成這個控制工作的軟體就稱為操作系統,在Linux的術語中被稱為「內核」,也可以稱為「核心」。

Linux內核的主要模塊(或組件)分以下幾個部分:存儲管理、CPU和進程管理、文件系統、設備管理和驅動、網路通信,以及系統的初始化(引導)、系統調用等。


(8)linux內核10擴展閱讀:

Linux內核的特性

1、可移植性

Linux是全球被最廣泛移植的操作系統內核。從掌上電腦iPad到巨型電腦IBM S/390,甚至於微軟出品的游戲機XBOX都可以看到Linux內核的蹤跡。Linux也是IBM超級計算機Blue Gene的操作系統。

2、網路支持

作為一個生產操作系統和開源軟體,Linux 是測試新協議及其增強的良好平台。Linux 支持大量網路協議,包括典型的 TCP/IP,以及高速網路的擴展(大於 1 Gigabit Ethernet [GbE] 和 10 GbE)。Linux 也可以支持諸如流控制傳輸協議(SCTP)之類的協議,它提供了很多比 TCP 更高級的特性(是傳輸層協議的接替者)。

3、動態內核

Linux 還是一個動態內核,支持動態添加或刪除軟體組件。被稱為動態可載入內核模塊,它們可以在引導時根據需要(當前特定設備需要這個模塊)或在任何時候由用戶插入。

4、系統管理程序

Linux 最新的一個增強是可以用作其他操作系統的操作系統。該系統對內核進行了修改,稱為基於內核的虛擬機(KVM)。這個修改為用戶空間啟用了一個新的介面,它可以允許其他操作系統在啟用了 KVM 的內核之上運行。除了運行 Linux 的其他實例之外, Microsoft® Windows® 也可以進行虛擬化。惟一的限制是底層處理器必須支持新的虛擬化指令。

9. 如何查詢Linux內核版本

查詢Linux內核版本可以使用uname命令。

1、uname -v查詢內核版本

-a或--all:顯示全部的信息;
-m或--machine:顯示電腦類型;
-n或-nodename:顯示在網路上的主機名稱;
-r或--kernel-releas:輸出內核發行號
-s或--sysname:顯示操作系統名稱;
-v:--kernel-version:輸出內核版本
-p或--processor:輸出處理器類型或"unknown";
-i或--hardware-platform:輸出硬體平台或"unknown";
-o或--operating-system:輸出操作系統名稱;
--version:顯示版本信息。


閱讀全文

與linux內核10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程序員模式計算器安卓 瀏覽:96
在雲平台搭建伺服器 瀏覽:329
程序員開頭 瀏覽:773
西夏pdf 瀏覽:223
coloros備份後的文件夾 瀏覽:124
linux源碼pdf 瀏覽:791
什麼app在微信小程序里看電視電影 瀏覽:112
伺服器dns地址fec0 瀏覽:331
化州用什麼app交社保 瀏覽:494
linuxvi怎麼打開 瀏覽:245
程序員的電視劇完整版資源 瀏覽:921
運行時間軸的腳本命令是哪個 瀏覽:620
怎麼部署rtx伺服器 瀏覽:899
手機qq怎麼壓縮視頻文件 瀏覽:531
魔獸釣魚起鉤演算法 瀏覽:474
安卓手機怎麼知道蘋果手機在哪裡 瀏覽:830
華為雲伺服器企業試用 瀏覽:109
CRYPTO加密是什麼 瀏覽:49
平安三號壓縮包 瀏覽:330
潘石屹老師編程 瀏覽: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