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操作系統 > linux配置數據源

linux配置數據源

發布時間:2022-06-19 06:58:00

⑴ 我開發PHP請問linux上的mysql的數據源如何配置,linux有什麼象dreamwave一樣的可視化開發軟體謝謝

在LINUX上無需配置什麼數據源,只是要在編譯PHP的時侯增加參數包含MYSQL資料庫支持即可,這樣你的PHP就可以使用mysql_connect函數鏈接任何MYSQL伺服器,並執行SQL語句。

⑵ linux下怎麼配置jndi數據源配置

一 首先要配置Tomcat的server.xml文件,在對應的web應用的<Context>中加入<Resource>元素,比如:
<Context path="/Manager" reloadable="true">
<Resource
name="hello"
type="javax.sql.DataSource"
driverClassName="com.mysql.jdbc.Driver"
username="root"
password="123456"
maxIdle="4"
maxActive="4"
maxWait="5000"
url="jdbc:mysql://127.0.0.1/jspdev"
/>
</Context>
其中:
name:指定Resource的JNDI名字
type:指定Resource所屬的Java類名
driverClassName:指定連接資料庫的JDBC驅動程序
username:指定連接資料庫的用戶名
password:指定連接資料庫的口令
maxIdle:指定資料庫連接池中的最大空閑連接數目,0表示不受限制
maxActive:指定資料庫連接池中的最大活動連接數目,0表示不受限制
maxWait:指定連接池中連接處於空閑狀態的最長時間,超過會拋出異常,-1表示無限
url:指定連接資料庫的URL

二 在Web應用中使用數據源:
javax.naming.Context提供了查找JNDI Resource的介面,可以通過三個步驟來使用數據源對象:
A.獲得對數據源的引用:
Context ctx = new InitalContext();
DataSource ds =
(DataSource)ctx.lookup("java:comp/env/hello");
B.獲得資料庫連接對象:
Connection con = ds.getConnection();

C.返回資料庫連接到連接池:
con.close();
在連接池中使用close()方法和在非連接池中使用close()方法的區別是:前者僅僅是把資料庫連接對象返回到資料庫連接池中,是連接對象又恢復到空閑狀態,而非關閉資料庫連接,而後者將直接關閉和資料庫的連接。

三 如果通過數據源訪問資料庫,由於數據源由Servlet容器創建並維護,所以必須把JDBC驅動程序拷貝到Tomcat安裝目錄下的common/lib目錄下,確保Servlet容器能夠訪問驅動程序。

⑶ 帆軟 linux下怎麼增加數據源

1.設計器本地加好鏈接後復制DataSource.xml文件到伺服器上。
2.設計器遠程設計,連到Linux上直接加
3.直接修改DataSource.xml文件
還有問題的話可以到www.fanruan.com/幫助文檔中尋找答案或者帆軟論壇求助

⑷ Linux下的timesten數據源,PermSize和 TempSize應該配置多大

32位windows的Timesten 7.0.5 資料庫預設的分配內存大小為permsize(2M),tempsize(7M),這樣的內存插入多一些數據後就會出現似類如下的錯誤:
802: Data store space exhausted
6220: Permanent data partition free space insufficient to allocate 36232 bytes of memory

解決的辦法是加大permsize,tempsize,windows具體配置方法可以在odbc數據源配置(First Connection)中修改這兩個參數,單位是MB,如附件中圖片所示

也可以在注冊表中直接修改,系統ODBC的注冊表地址是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ODBC\ODBC.INI。

如果是linux,直接改sys.odbc.ini文件對應的參數即可。

⑸ linux更換數據源卡在這一步怎麼辦

有可能是數據源本身的問題,也有可能是本地網路配置的問題,建議配置那種別人配置好的那種,強烈看看《Linux就該這么學》比著里邊配置數據源那一章好好看看。

⑹ 關於linux里的pxe的安裝和配置

1、准備CentOS5
2、安裝tftp/dhcp/vsftp
yum -y install tftp-server dhcp vsftpd
3、禁用防火牆或者開通相應的埠
設置/etc/sysconfig/selinux
SELINUX=disabled
重啟或執行setenforce 0
service iptables stop
4、配置tftp-server
vi /etc/xinetd.d/tftp
server_args = -s /var/lib/tftpboot 這里如果不修改默認是/tftpboot 會提示
PXE-T01:File not found
PXE-E3B:TFTP Error – file not found
PXE……………..
#設置disable的值由yes變為no
disable = no
/etc/init.d/xinetd restart重啟xinetd服務
netstat -nulp檢查tftp啟動是否成功
udp 0 0 0.0.0.0:69 0.0.0.0:*
5、配置dhcp
vi /etc/dhcp/dhcpd.conf或者vi /etc/dhcpd.conf
option domain-name-servers 8.8.8.8, 202.106.0.20;
default-lease-time 86400;
max-lease-time 604800;
authoritative;
ddns-update-style ad-hoc;
filename 「pxelinux.0″;
subnet 192.168.209.0 netmask 255.255.255.0 {
range 192.168.209.15 192.168.209.17;
next-server 192.168.209.18;
option subnet-mask 255.255.255.0;
option broadcast-address 192.168.209.255;
option routers 192.168.209.18;
}
#啟動dhcp
/etc/init.d/dhcpd start
#檢查dhcp是否啟動成功:
netstat -nulp
udp 0 0 0.0.0.0:67 0.0.0.0:* 4741/dhcpd
6、默認配置vsftp即可
/etc/init.d/vsftpd start
netstat -ntlp
tcp 0 0 0.0.0.0:21 0.0.0.0:* LISTEN 4680/vsftpd
7、設置ftp數據源
mount /dev/cdrom /var/ftp/pub
mount -o loop /opt/CentOS-5.9-x86_64-bin-DVD-1of2.iso /var/ftp/pub
8、PXE Boot loader (PXE引導載入程序)
pxelinux.0是syslinux套件提供的,如果沒有請安裝
yum install syslinux
用以下命令查看系統是否已安裝和存放的目錄,
rpm -ql syslinux | grep pxelinux.0
發現pxelinux.0存放在
/usr/share/syslinux/pxelinux.0 或者/usr/lib/syslinux/pxelinux.0
mkdir /var/lib/tftpboot
把pxelinux.0復制到tftpboot
cp /usr/lib/syslinux/pxelinux.0 /var/lib/tftpboot
9、 需要引導文件
cp /var/ftp/pub/images/pxeboot/initrd.img /var/lib/tftpboot
cp /var/ftp/pub/images/pxeboot/vmlinuz /var/lib/tftpboot
cp /var/ftp/pub/isolinux/*.msg /var/lib/tftpboot
mkdir /var/lib/tftpboot/pxelinux.cfg/
cp /var/ftp/pub/isolinux/isolinux.cfg /var/lib//tftpboot/pxelinux.cfg/default
10、設置開機自啟動tftp-server/dhcp/vsftp
chkconfig xinetd on
chkconfig dhcpd on
chkconfig vsftpd on
service xinetd start(或者/etc/init.d/xinetd start)
service dhcpd start(或者/etc/init.d/dhcpd start)
service vsftpd start(或者/etc/init.d/vsftpd start)
11、netstat -ntul 檢查服務是否正確啟動
tcp 0 0 0.0.0.0:21 0.0.0.0:* LISTEN
udp 0 0 0.0.0.0:67 0.0.0.0:*
udp 0 0 0.0.0.0:69 0.0.0.0:*
12、訪問ftp://ip/pub 檢查ftp是否生效
13、在其他電腦用網卡引導檢查是否可以通過PXE安裝CentOS/RHEL
14、無人干預安裝CentOS/RHEL,這不是必須的:
用system-config-kickstart 配置ks.cfg
15、配置default文件
vi /var/lib//tftpboot/pxelinux.cfg/default
label linux
kernel vmlinuz
append initrd=initrd.img ks=ftp://192.168.209.18/ks.cfg

⑺ linux怎麼配置163的yum源不成功

首先必須知道你的linux是什麼版本的,...
1

然後配置163的yum數據源。需要在/etc/y...
2

我們講一下,如何確定baseurl。首先登...
3

因為我們的系統是Redhat的,這里選擇ce...
4

我們看到網站有很多的信息,現在系統是...
5

對於這種情況,我們選擇大版本6,然後...
6

然後執行yum list,會看到列出的信息

⑻ linux配置ftp伺服器的過程

第一步:打開終端(快捷鍵是Ctrl+Alt+t),如果當前用戶不是root用戶,請輸入命令「su」,然後輸入root賬戶密碼即可;
第二步:輸入命令「apt-get update」,這一步是為了更新下載的數據源,如果不更新可能造成有幾個後面的軟體包無法下載;
第三步:輸入命令「apt-get install vsftpd」完成安裝vsftpd;
第四步:判斷vsftp是否安裝成功,輸入命令「service vsftpd restart」重啟vsftpd服務,如果他在運行狀態說明安裝成功;
第五步:新建「/home/uftp」目錄作為用戶主目錄,輸入命令「mkdir /home/uftp」回車 ,然後輸入命令「ls /home」查看home目錄下有uftp這個目錄嗎,如果有就是創建成功;
第六步:新建用戶uftp並且設置密碼,輸入命令「useradd -d /home/uftp -s /bin/bash uftp」
回車,然後再輸入命令「passwd uftp」回車,然後輸入兩次密碼就設置ok了
第七步:使用vi修改配置文件/etc/vsftpd.conf,輸入命令「vi /etc/vsftpd.conf」回車,
向文件中添加「userlist_deny=NO」」userlist_enable=YES」?, 「userlist_file=/etc/allowed_users」?,
「seccomp_sandbox=NO」,最後把文件中的「local_enable=YES」保存(如果提示無法保存,直接退出來,把讀寫和執行許可權給這個文件,具體操作為:輸入命令: 「chmod 777 /etc/vsftpd.conf」回車就可以了);
第八步:新建文件/etc/allowed_users,輸入命令「vi /etc/allowed_users」,打開後再這個文件內寫入「uftp」保存即可;《Linux就該這么學》
第九步:查看/etc/ftpusers文件(不能訪問ftp服務用戶清單)的內容,輸入命令「vi /etc/ftpusers」回車,如果裡面有uftp,就把他刪除;
第十步:安裝winscp軟體,進行遠程登錄訪問;下載直接在網路下載就行

⑼ linux下的tomcat6的詳細配置,

Tomcat 是一款優秀的JSP/Servlet容器,最初由SUN開發,後來被貢獻給了Apache社區。Tomcat現在的版本已到6。Tomcat6實現了Servlet2.5和JSP2.1規范。針對web開發和web服務,提供了更多的新功能。本文使用的版本為Tomcat6.0.14,要求的JDK版本至少為1.5。Tomcat不同版本間的配置有差異,如果讀者使用的是其他版本,請仔細閱讀Tomat官方文檔,或者到網上尋找相關的資料。

Tomcat有安裝版和解壓縮版兩種版本,安裝版除了提供一個圖形界面的後台和Windows服務外,其他的和解壓縮版沒有區別。我使用壓縮版。

第一步,我們需要下載Tomcat,下載地址是http://tomcat.apache.org。下載完成後,解壓縮,我的Tomcat位於C:\Tomcat6下,以下用$TOMCAT表示這個目錄。

$TOMCAT\bin下面是Tomcat用到的腳本程序,擴展名為.bat是用於windows平台的批處理文件,擴展名為.sh的是用於linux或Unix平台的腳本。我們通常用到的是startup.bat、shutdown.bat腳本。我們也可以用catalina.bat start啟動Tomcat,用catalina.bat stop關閉Tomcat,事實上,startup.bat正是catalina.bat start的別名,同理shutdownup.bat 是catalina.bat stop的別名。

第二步,啟動和停止

Catalina.bat才是操作Tomcat的核心腳本,可以通過catalina –help查看catalina可以使用的參數及其說明。啟動Tomcat後,我們輸入如下網址:http://localhost:8080/,如果看到Tomcat的頁面,證明安裝成功,如果不成功,請檢查是否設置了正確的JAVA_HOME,JDK的版本是否太低。如果還是不成功,可能是埠沖突,下面將會介紹如何修改埠號。

TOMCAT配置

$TOMCAT\conf下是Tomcat的配置文件,最重要的配置文件是Servler.xml。Server.xml可以重新指定,方式是catalina.bat –config,比如指定config.xml取代Servler.xml,命令如下:

catalina.bat run –config conf\config.xml

Server.xml中可以配置部署應用需要的所有信息,從Tomcat5開始,應用配置可以從Server.xml獨立出來,這也是Tomcat現在所推薦的配置方式,帶來的一個好處,顯而易見,更容易維護了。另一個好處,是在Servler.xml的修改,只能通過重啟Tomcat才能發生作用,分拆後,修改完成,可以不用重啟Tomcat就發生作用。本文就採用這種配置方式。下面進行詳細的介紹。

(1) 埠的修改

Server元素下可以有多個Service,埠就是在Service元素下配置的。Connector元素的配置如下:

<Connnector port="8080" protocal="HTTP/1.1"connectionTimeout="20000"redirectPort= "8443"/>

其中protocal制定了該埠偵聽的協議類型,HTTP/1.1表示偵聽的是客戶的HTTP請求,即我們通過瀏覽器訪問需要輸入的埠,當埠號是80的時候,可以不用在瀏覽器地址欄輸入埠號,這就是我們訪問很多網站不需要指定埠的原因。有時候protocal沒有指定,這時候默認的是HTTP/1.1。注意這個埠必須是閑置的。

Service下面可以配置多個埠,用於偵聽不同的協議。

(2) 虛擬主機

Service元素下必須有一個Engine元素,Engine有一個名稱,和一個默認的虛擬主機名,形式如下:

<Engine name="Catalina" defaultHost="localhost">

虛擬主機就配置在Engine元素下。形式如下:

<Host name="localhost" appBase="webapps"

unpackWARs="true" autoDeploy="true"

xmlValidation="false" xmlNamespaceAware="false">

</Host>

name是虛擬主機的名字,appBase是虛擬主機指向的目錄,Tomcat啟動時,會自動載入appBase下的應用。unpackWARs表示是否自動解壓縮appBase下已打成WAR包的應用,autoDeploy表示在伺服器運行的時候,將一個應用放入appBase下,是否自動部署。

Tomcat應用部署

應用可以配置在Server.xml中,這里介紹分拆後的配法。

應用的獨立配置文件應該配置在路徑$TOMCAT\conf\engineName\hostName\下,其中engineName是應用所在的Engine的名字,對於本例而言是Catalina,hostName是應用所在的虛擬主機的名字,本例為localhost。配置文件的名字是這樣約定的:如果訪問路徑就在虛擬主機下,那麼名字為空,如 .xml,其他情況下,文件名就是訪問路徑,不過需要用#替換路徑中的/。本例中訪問路徑為/struts,相應的文件名是struts.xml,內容如下:

<Context docBase="C:/WAP/struts" reloadable="true"/>

其中docBase指定應用所在的目錄,如果是相對目錄,對應的就是虛擬主機下appBase的目錄,也可以是絕對目錄,這個時候應用在什麼地方都可以。reloadable表示是否支持熱部署,比如class更新,如果reloadable為true,應用會重新部署。注意:在分拆後,Context的path屬性將不再起作用,這是Tomcat6和之前的版本不同的地方。

以上配置完成,我們就可以訪問應用了,訪問地址是http://localhost:8080/struts

下面介紹資源的配置

這里指的主要是數據源的配置。Tomcat6使用的是DBCP數據源,它的配置方式如下:

<Resource name="jdbc/test" auth="Application" type="javax.sql.DataSource" maxActive="100"

maxIdle="30" maxWait="10000" username="sa" password="123456" driverClassName="com.microsoft.jdbc.sqlserver.SQLServerDriver"

url="jdbc:microsoft:sqlserver://localhost:1433;DatabaseName=test"/>

它可以直接配置在Context元素下,這時數據源就只有他所屬的應用能夠訪問。如果需要所有的應用能夠訪問,可以配置在$TOMCAT\conf\context.xml中,直接配置下根元素下即可。這個文件在啟動tomcat的時候,所有的應用都會載入。

如果需要節省資源,共享同一個數據源,可以配置在Server.xml的GlobalNamingResources節點下,在應用中可以通過別名訪問,提供別名的方式是在應用所在的元素下添加如下的子元素,例:

<ResouceLink name=」jdbc/test2」 global=」jdbc/test」 type=」javax.sql.DataSource」/>

name就是別名,global是在GlobalNamingResources所定義的資源。

閱讀全文

與linux配置數據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java定義異常類 瀏覽:707
的運行命令 瀏覽:585
24v電動駐車空調壓縮機 瀏覽:840
老程序員編程步驟 瀏覽:305
物理去除加密軟體 瀏覽:227
匯編語言可調試編譯器 瀏覽:447
jpeg如何轉成pdf 瀏覽:841
微機室為什麼有伺服器 瀏覽:657
安卓手機怎麼打語音電話不斷網 瀏覽:458
單片機匯編頭文件 瀏覽:946
juniper命令行 瀏覽:68
程序員咨詢銷售工作怎麼樣 瀏覽:782
蘋果文件伺服器是什麼 瀏覽:180
企業透明加密軟體有監視功能嗎 瀏覽:494
桌面的運行命令 瀏覽:10
主流廠商伺服器維護流程是什麼 瀏覽:807
壓縮棉的被子先洗洗在用 瀏覽:242
批處理bat代碼和文件夾 瀏覽:298
怎麼交叉編譯tslib14 瀏覽:494
致程序員生產力飆升 瀏覽: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