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linux如何查看內存信息
查看內存信息(顯示插槽個數和每個插槽里內存條的大小)
dmidecode -t memory | grep Size
查看內存條廠家
dmidecode -t memory | grep Manufacturer
free 查看當前內存使用情況
㈡ linux中查看物理內存和配置空間的命令是什麼
linux中查看物理內存的命令是:dmidecode -t memory | grep Size。(如果沒有安裝dmidecode 需要先執行yum -y install dmidecode)
物理內存是沒辦法配置的,只能配置虛擬內存,在Linux系統即Swap分區,查看Swap分區的命令是:free -k 或者 free -m。m代表以MB為單位,k代表以KB為單位。
(2)linuxmemory查看擴展閱讀
dmidecode命令介紹
使用方法:
dmidecode [OPTIONS]
參數介紹:
-d, --dev-mem FILE 從設備文件讀取內存(默認: /dev/mem)
-h, --help顯示此幫助文本並退出。
-q, --quiet 減少詳細輸出。
-t, --type TYPE 僅顯示給定類型的條目。
-V, --version 查看版本號。
㈢ linux 怎麼查看內存使用情況
1. /proc/meminfo
查看RAM使用情況最簡單的方法是通過/proc/meminfo。這個動態更新的虛擬文件實際上是許多其他內存相關工具(如:free / ps / top)等的組合顯示。/proc/meminfo列出了所有你想了解的內存的使用情況。進程的內存使用信息也可以通過/proc/<pid>/statm 和 /proc/<pid>/status 來查看。
1
$ cat /proc/meminfo
2. atop
atop命令是一個終端環境的監控命令。它顯示的是各種系統資源(CPU, memory, network, I/O, kernel)的綜合,並且在高負載的情況下進行了彩色標注。
1
$ sudo atop
3. free
free命令是一個快速查看內存使用情況的方法,它是對 /proc/meminfo 收集到的信息的一個概述。
1
$ free -h
4. GNOME System Monitor
GNOME System Monitor 是一個顯示最近一段時間內的CPU、內存、交換區及網路的使用情況的視圖工具。它還提供了一種查看CPU及內存使用情況的方法。
㈣ 2021-01-11:linux中,如何看內存的使用情況呢
1./proc/meminfo
查看 RAM 使用情況最簡單的方法是通過 /proc/meminfo。這個動態更新的虛擬文件實際上是許多其他內存相關工具 (如:free / ps / top) 等的組合顯示。/proc/meminfo 列出了所有你想了解的內存的使用情況。進程的內存使用信息也可以通過 /proc//statm 和 /proc//status 來查看。
$cat/proc/meminfo
圖0:Linux下查看內存使用情況方法總結
2.atop
atop 命令是一個終端環境的監控命令。它顯示的是各種系統資源(CPU, memory, network, I/O, kernel)的綜合,並且在高負載的情況下進行了彩色標注。
$sudoatop
3.free
free 命令是一個快速查看內存使用情況的方法,它是對 /proc/meminfo 收集到的信息的一個概述。
$free-h
4.GNOME System Monitor
GNOME System Monitor 是一個顯示最近一段時間內的 CPU、內存、交換區及網路的使用情況的視圖工具。它還提供了一種查看 CPU 及內存使用情況的方法。
$gnome-system-monitor
5.htop
htop 命令顯示了每個進程的內存實時使用率。它提供了所有進程的常駐內存大小、程序總內存大小、共享庫大小等的報告。列表可以水平及垂直滾動。
$htop
6.KDE System Monitor
功能同 4 中介紹的 GENOME 版本。
$ksysguard
7.memstat
memstat 是一個有效識別 executable(s), process(es) and shared libraries 使用虛擬內存情況的命令。給定一個進程 ID,memstat 可以列出這個進程相關的可執行文件、數據和共享庫。
$memstat-p
8.nmon
nmon 是一個基於 ncurses 的系統基準測試工具,它可以監控 CPU、內存、I/O、文件系統及網路資源等的互動模式。對於內存的使用,它可以實時的顯示總 / 剩餘內存、交換空間等信息。
$nmon
9.ps
ps 命令可以實時的顯示各個進程的內存使用情況。Reported memory usage information includes %MEM (percent of physical memory used), VSZ (totalamount of virtual memory used), and RSS (total amount of physical memory used)。你可以使用 「–sort」 選項對進程進行排序,例如按 RSS 進行排序:
$psaux–sort-rss
圖8:Linux下查看內存使用情況方法總結
10.smem
smem 命令允許你統計基於 / proc 信息的不同進程和用戶的內存使用情況。內存使用情況的分析可以導出圖表(如條形圖和餅圖)。
11.top
top 命令提供了實時的運行中的程序的資源使用統計。你可以根據內存的使用和大小來進行排序。
12.vmstat
vmstat 命令顯示實時的和平均的統計,覆蓋 CPU、內存、I/O 等內容。例如內存情況,不僅顯示物理內存,也統計虛擬內存。
㈤ linux 下怎麼查看一個進程佔用內存大小
這里介紹下查看一個進程佔用內存大小的方法。
1、首先單擊桌面左上角的應用程序,選擇系統工具選項,如下圖所示。
㈥ linux查看系統內存大小
在Linux下查看內存我們一般用free命令:
[root@scs-2 tmp]# free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3266180 3250004 16176 0 110652 2668236
-/+ buffers/cache: 471116 2795064
Swap: 2048276 80160 1968116
下面是對這些數值的解釋:
total:總計物理內存的大小。
used:已使用多大。
free:可用有多少。
Shared:多個進程共享的內存總額。
Buffers/cached:磁碟緩存的大小。
第三行(-/+ buffers/cached):
used:已使用多大。
free:可用有多少。
第四行就不多解釋了。
區別:第二行(mem)的used/free與第三行(-/+ buffers/cache) used/free的區別。 這兩個的區別在於使用的角度來看,第一行是從OS的角度來看,因為對於OS,buffers/cached 都是屬於被使用,所以他的可用內存是16176KB,已用內存是3250004KB,其中包括,內核(OS)使用+Application(X, oracle,etc)使用的+buffers+cached.
第三行所指的是從應用程序角度來看,對於應用程序來說,buffers/cached 是等於可用的,因為buffer/cached是為了提高文件讀取的性能,當應用程序需在用到內存的時候,buffer/cached會很快地被回收。
所以從應用程序的角度來說,可用內存=系統free memory+buffers+cached。
如上例:
2795064=16176+110652+2668236
接下來解釋什麼時候內存會被交換,以及按什麼方交換。 當可用內存少於額定值的時候,就會開會進行交換。
如何看額定值:
cat /proc/meminfo
㈦ 怎麼看linux的memory
linux下查看內存信息,使用free命令,具體操作和展示信息如下:
#free-m
Mem:15918128213097026012542
-/+buffers/cache:76768241
Swap:399983991
其中的相關說明:
Mem:表示物理內存統計
-/+ buffers/cached:表示物理內存的緩存統計
Swap:表示硬碟上交換分區的使用情況(這里我們不去關心)
系統的總物理內存:15918MB(16GB,因為顯存佔用部分內存),但系統當前真正可用的內存並不是第一行free標記的 3039MB,它僅代表未被分配的內存。
我們使用total1、used1、free1、used2、free2等名稱來代表上面統計數據的各值,1、2 分別代表第一行和第二行的數據。
total1:表示物理內存總量。
used1:表示總計分配給緩存(包含buffers 與cache )使用的數量,但其中可能部分緩存並未實際使用。
free1:未被分配的內存。
shared1:共享內存,一般系統不會用到,這里也不討論。
buffers1:系統分配但未被使用的buffers 數量。
cached1:系統分配但未被使用的cache 數量。buffer 與cache 的區別見後面。
used2:實際使用的buffers 與cache 總量,也是實際使用的內存總量。
free2:未被使用的buffers 與cache 和未被分配的內存之和,這就是系統當前實際可用內存。
可以整理出如下等式:
total1 = used1 + free1
total1 = used2 + free2
used1= buffers1 + cached1 + used2
free2= buffers1 + cached1 + free1
buffer 與cache 的區別
A buffer is something that has yet to be "written" to disk.
理解為buffer是准備寫入磁碟。
A cache is something that has been "read" from the disk and stored for later use.
從磁碟讀出來准備給用戶訪問。
㈧ linux查看amd顯卡顯存
通過dmesg指令
#dmesg | grep memory
2.通過lspci
#lspci | grep vga
上面的第一個欄位獲得,id:xx:xx.x格式
#lspci -v -s id
就能查看你的memory了
㈨ linux查看伺服器cpu,內存使用情況
第一種:用 top 命令 中的cpu 信息觀察
Top可以看到的cpu信息有:
Tasks: 29 total, 1 running, 28 sleeping, 0 stopped, 0 zombie
Cpu(s): 0.3% us, 1.0% sy, 0.0% ni, 98.7% id, 0.0% wa, 0.0% hi, 0.0% si
具體的解釋如下:
Tasks: 29 total 進程總數
1 running 正在運行的進程數
28 sleeping 睡眠的進程數
0 stopped 停止的進程數
0 zombie 僵屍進程數
Cpu(s):
0.3% us 用戶空間佔用CPU百分比
1.0% sy 內核空間佔用CPU百分比
0.0% ni 用戶進程空間內改變過優先順序的進程佔用CPU百分比
98.7% id 空閑CPU百分比
0.0% wa 等待輸入輸出的CPU時間百分比
0.0% hi
0.0% si
0.0% wa 的百分比可以大致的體現出當前的磁碟io請求是否頻繁。如果 wa的數量比較大,說明等待輸入輸出的的io比較多。
第二種:用vmstat
vmstat 命令報告關於線程、虛擬內存、磁碟、陷阱和 CPU 活動的統計信息。由 vmstat 命令生成的報告可以用於平衡系統負載活動。系統范圍內的這些統計信息(所有的處理器中)都計算出以百分比表示的平均值,或者計算其總和。
輸入命令:
vmstat 2 5
如果發現等待的進程和處在非中斷睡眠狀態的進程數非常多,並且發送到塊設備的塊數和從塊設備接收到的塊數非常大,那就說明磁碟io比較多。
vmstat參數解釋:
Procs
r: 等待運行的進程數 b: 處在非中斷睡眠狀態的進程數 w: 被交換出去的可運行的進程數。此數由 linux 計算得出,但 linux 並不耗盡交換空間
Memory
swpd: 虛擬內存使用情況,單位:KB
free: 空閑的內存,單位KB
buff: 被用來做為緩存的內存數,單位:KB
Swap
si: 從磁碟交換到內存的交換頁數量,單位:KB/秒
so: 從內存交換到磁碟的交換頁數量,單位:KB/秒
IO
bi: 發送到塊設備的塊數,單位:塊/秒
bo: 從塊設備接收到的塊數,單位:塊/秒
System
in: 每秒的中斷數,包括時鍾中斷
cs: 每秒的環境(上下文)切換次數
CPU
按 CPU 的總使用百分比來顯示
us: CPU 使用時間
sy: CPU 系統使用時間
id: 閑置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