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cpu x86與arm 單片機的關系
X86、ARM是指CPU晶元的架構,可能以前比較老的機子是用的Arm的單片機吧,現在的安卓機追求高性能單片機還是不能勝任的。
⑵ CPU和單片機區別在哪
隨著嵌入式科技的發展 CPU 和 單片機 無明顯的界限,單片機外形有DIP封裝 也有 SMT 封裝的,CPU一般都是 SMT封裝的。
其實在單片機系統里,單片機就是CPU。單片機就是在一塊矽片上集成了中央處理器,隨機存儲器,程序存儲器,定時器和各種I/O介面,也就是說集成在一塊晶元上的計算機。單片機的主要特點是體積比較小,重量輕,再加上良好的抗干擾性和可靠性,單片機已經成為工業控制的不可缺少的器件之一處理能力上單片機肯定趕不上CPU
⑶ 電腦上的CPU和單片機有什麼區別
一、不同的指代
1、CPU:作為計算機系統的操作和控制核心,是信息處理和程序操作的最終執行單元。
2、單片機:又稱mcu,是適當降低中央處理器的頻率和規格,將存儲器、定時器、usb、a/d轉換、uart、plc、dma等外圍介面,甚至lcd驅動電路集成在一個單片機上,組成一個片級計算機。
二、不同的功能
1、CPU:主要用於解釋計算機指令和處理計算機軟體中的數據。CPU是計算機的核心部件,負責讀取、解碼和執行指令。
2、單片機:單片機與溫度感測器通過I2C匯流排連接。I2C匯流排佔用單片機的兩條輸入輸出線,它們之間的通信完全由軟體完成。溫度感測器的地址可以通過兩個地址引腳來設置,這樣就可以在一條I2C匯流排上同時連接八個這樣的感測器。
(3)286cpu與單片機擴展閱讀:
單片機的分類
1、按用途分類:
通用型:向用戶提供所有可開發資源(rom、ram、i/o、eprom)。
特殊類型:硬體和指令按特定用途設計,如記錄器核心控制器、列印機控制器、電機控制器等。
2、根據基本操作處理的數據位數分類:
根據匯流排或數據寄存器的寬度,單片機可分為1位、4位、8位、16位、32位甚至64位單片機。
大多數4位MCU用於計算器、車輛儀表、車輛防盜裝置、傳呼機、無線電話、CD播放器、LCD驅動器控制器、LCD游戲機、兒童玩具、磅秤、充電器、胎壓計、溫濕度計、遙控器和假人;大多數8位MCU用於儀表,
電機控制器、電動玩具機、變頻空調、傳呼機、傳真機、來電顯示、電話錄音機、CRT顯示器、鍵盤和USB等;一般控制領域主要採用8位和16位單片機,一般不帶操作系統,手機主要採用16位單片機。
32位單片機主要用於數據機、GPS、PDA、HPC、機頂盒、集線器、網橋、路由器、工作站、ISDN電話、激光列印機和彩色傳真機。
32位用於網路操作、多媒體處理等復雜的處理場合,一般採用嵌入式操作系統。
⑷ 電腦的CPU與單片機的CPU處理速度有多大的差別
51和arm 才有可比性 和電腦沒設么好比的
計算速度不是光看晶振頻率的
比如arm的晶元 採用MIPS 有流水線指令處理
處理速度可以比51 高幾百倍
⑸ 286、386、486 這些CPU差在那裡
這些都是10幾年前的CPU了,老古董了。
以前的技術很落後,決定CPU性能的不全是架構和緩存,而是CPU的主頻。
286、386、486這些都是用主頻命名的inter的CPU。
286屬於第二代X86處理器 字長是16-bit 也就是常說的十六位處理器 。
而386/486屬於第三代 第四代x86處理器 字長是32-bit 也就是常說的三十二位處理器
其中386SX並不是樓上說的16位處理器 他也是貨真價實的32bit處理器 之所以叫做SX 是因為他的匯流排設計和286相同(都是24位地址匯流排定址,內存最高定址到16MB,16位外部數據匯流排) 可以廉價的從286升級到386系統,也是32bit處理器。
486引入了片內全速高速緩存的概念 大大加強了數據命中率 有效提高了處理器性能
後期486引入了FSB、外頻等概念 系統匯流排頻率和CPU外頻以及CPU對北橋的前端匯流排(FSB)頻率脫鉤 有效的提高了處理器頻率。
⑹ 286是什麼,是主板還是CPU等
是 CPU 的簡稱,全名是 80286,是 INTEL 的產品
⑺ 求cpu從286進化到現在的型號和頻率
上網路去查吧,就這點分,鬼才願意把上萬字的東西整理好再貼上。
補充:本來這里不是廁所的,但樓主自己挖了個茅坑,還自己往裡吐了兩陀大便。
⑻ 關於cpu286、386和484的配製
除了學術研究,現在討論這些還有意義嗎?
⑼ 下列對計算機的分類,不正確的是 1。按Cpu 晶元可分為單片機、中板機、多晶元機和多板機 2按字
正確答案:1
解析:按晶元可分為286、386、486、Pentium、PⅡ、PⅢ、Pentium4和Pentium D機。分成單片機、單板機等,是按照結構劃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