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操作系統 > 單片機國外

單片機國外

發布時間:2022-06-29 07:43:20

單片機控制器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單片機,亦稱單片微電腦或單片微型計算機。它是把中央處理器(CPU)、隨機存取存儲器(RAM)、只讀存儲器(ROM)、輸入/輸出埠(I/0)等主要計算機功能部件都集成在一塊集成電路晶元上的微型計算機。現在可以說單片機是百花齊放的時期,世界上各大晶元製造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單片機,從8位、16位到32位,數不勝數,應有盡有,它們各具特色,互成互補,為單片機的應用提供廣闊的天地。縱觀單片機的發展過程,可以預示單片機的發展趨勢 。
1、低功耗CMOS化
MCS-51系列的8031推出時的功耗達630mW,而現在的單片機普遍都在100mW左右,隨著對單片機功耗要求越來越低,現在的各個單片機製造商基本都採用了CMOS(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工藝)。80C51就採用了HMOS(即高密度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工藝)和CHMOS(互補高密度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工藝)。CMOS雖然功耗較低,但由於其物理特徵決定其工作速度不夠高,而CHMOS則具備了高速和低功耗的特點,這些特徵,更適合於在要求低功耗,電池供電的應用場合。所以這種工藝將是今後一段時期單片機發展的主要途徑。
2、微型單片化
現在常規的單片機普遍都是將中央處理器(CPU)、隨機存取數據存儲(RAM)、只讀程序存儲器(ROM)、並行和串列通信介面,中斷系統、定時電路、時鍾電路集成在一塊單一的晶元上,增強型的單片機集成了如A/D轉換器、PMW(脈寬調制電路)、WDT(看門狗)、有些單片機將LCD(液晶)驅動電路都集成在單一的晶元上,這樣單片機包含的單元電路就更多,功能就越強大。甚至單片機廠商還可以根據用戶的要求量身定做,製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單片機晶元。 此外,現在的產品普遍要求體積小、重量輕,這就要求單片機除了功能強和功耗低外,還要求其體積要小。現在的許多單片機都具有多種封裝形式,其中SMD(表面封裝)越來越受歡迎,使得由單片機構成的系統正朝微型化方向發展。
3、主流與多品種共存
現在雖然單片機的品種繁多,各具特色,但仍以80C51為核心的單片機佔主流,兼容其結構和指令系統的有PHILIPS公司的產品,ATMEL公司的產品和中國台灣的Winbond系列單片機。所以C8051為核心的單片機占據了半壁江山。而Microchip公司的PIC精簡指令集(RISC)也有著強勁的發展勢頭,中國台灣的HOLTEK公司近年的單片機產量與日俱增,與其低價質優的優勢,占據一定的市場分額。此外還有MOTOROLA公司的產品,日本幾大公司的專用單片機。在一定的時期內,這種情形將得以延續,將不存在某個單片機一統天下的壟斷局面,走的是依存互補,相輔相成、共同發展的道路。
4、大容量、高性能
以往單片機內的ROM為1KB~4KB,RAM 為64~128B。但在需要復雜控制的場合,該存儲容量是不夠的,必須進行外接擴充。為了適應這種領域的要求,須運用新的工藝,使片內存儲器大容量化。目前,單片機內ROM 最大可達64KB,RAM 最大為2KB。另外單片機進一步改變CPU的性能,加快指令運算的速度和提高系統控制的可靠性。採用精簡指令集(RISC)結構和流水線技術,可以大幅度提高運行速度。現指令速度最高者已達100MIPS(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s,即兆指令每秒),並加強了位處理、中斷和定時控制功能。這類單片機的運算速度比標準的單片機高出10 倍以上。由於這類單片機有極高的指令速度,可以使用軟體模擬其I/O 功能,由此引入了虛擬外設的新概念。
5、串列擴展技術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通用型單片機通過三匯流排結構擴展外圍器件成為單片機應用的主流結構。隨著低價位OTP(One Time Programble)及各種特殊類型片內程序存儲器的發展,加之處圍介面不斷進入片內,推動了單片機「單片」應用結構的發展。特別是I2C、SPI 等串列匯流排的引入,可以使單片機的引腳設計得更少,單片機系統結構更加簡化及規范化。
6、結論
單片機改變了我們生活,縱觀我們現在生活的各個領域,從導彈的導航裝置,到飛機上各種儀表的控制,從計算機的網路通訊與數據傳輸,到工業自動化過程的實時控制和數據處理,以及我們生活中廣泛使用的各種智能IC卡、電子寵物等,這些都離不開單片機, 單片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㈡ 國外的一些產品用51單片機也都會配一塊比較大的內存晶元,這能說明該產品一定應用了操作系統嗎

通常,51單片機產品很少應用操作系統的,雖然配了一塊存儲器晶元,也不一定就是用於操作系統的。可能是設備在運行中需要採集大量的數據並要保存,或者系統程序很復雜,有大量數據需要計算,特別是有浮點數進行運算,就需要很大的內存。有操作系統的目的,是要實現多任務操作,如人機交互數據,有控制鍵盤,有顯示屏,並顯示復雜的圖形,控制多個輸入輸出設備,並有網路連接,需要支持TCP/IP協議,這才可能需要操作系統。而對於51單片機,很難運行操作系統來執行多任務。

㈢ 為啥MSP430單片機在國內很少人用但是國外很流行

現在電子市場都國際化了,中國外國都一樣,8位機很便宜,所以用得廣,32位機性能強大,所以也開始普及,16位單片機市場並不紅火,國內外都是這樣子

㈣ 學習單片機如51或AVR,在國外好找工作嗎

好找,但是不可能工資高,就是做底層的編程。或者,智能作些測試工作。
現在國外基本不用51了,AVR和PIC是比較低級的,MOTO68HC系列作為低功耗單片機用的很多,還有MSP430等。
DSP用的領域比較廣,一般是配合ARM一起用,掌握了對找工作有好處。不過總體而言,如果單純的只會編程,工作都不會有很大的前途,還是要結合硬體的了解才行。

㈤ 國外學生是在哪個階段學習單片機的是通過什麼方式學習的

相信很多電子信息專業的學生,對單片機的學習還是很模糊的,今天小編來帶領大家總結一下單片機的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單片機的學習一定要自己多動手去做實驗,業精於勤荒於嬉。

步驟閱讀

工具/原料

㈥ 國內外msp430單片機的發展狀況

MSP430系列單片機是美國德州儀器(TI)1996年開始推向市場的一種16位超低功耗的混合信號處理器(Mixed Signal Processor)。稱之為混合信號處理器,主要是由於其針對實際應用需求,把許多模擬電路、數字電路和微處理器集成在一個晶元上,以提供「單片」解決方案。

MSP430 系列是一個 16 位的、具有精簡指令集的、超低功耗的混合型單片機,在 1996 年問世,由於它具有極低的功耗、豐富的片內外設和方便靈活的開發手段,已成為眾多單片機系列中一顆耀眼的新星。回憶 MSP430 系列單片機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出有這樣三個階段:
開始階段 從 1996 年推出 MSP430 系列開始到 2000 年初,這個階段首先推出有 33X 、 32X 、 31X 等幾個系列,而後於 2000 年初又推出了 11X 、 11X1 系列。
MSP430 的 33X 、 32X 、 31X 等系列具有 LCD 驅動模塊,對提高系統的集成度較有利。每一系列有 ROM 型( C )、 OTP 型( P )、和 EPROM 型( E )等晶元。 EPROM 型的價格昂貴,運行環境溫度范圍窄,主要用於樣機開發。這也表明了這幾個系列的開發模式,即:用戶可以用 EPROM 型開發樣機;用 OTP 型進行小批量生產;而 ROM 型適應大批量生產的產品。
2000 年推出了 11X/11X1 系列。這個系列採用 20 腳封裝,內存容量、片上功能和 I/O 引腳數比較少,但是價格比較低廉。
這個時期的 MSP430 已經顯露出了它的特低功耗等的一系列技術特點,但也有不盡如人意之處。它的許多重要特性,如:片內串列通信介面、硬體乘法器、足夠的 I/O 引腳等,只有 33X 系列才具備。 33X 系列價格較高,比較適合於較為復雜的應用系統。當用戶設計需要更多考慮成本時, 33X 並不一定是最適合的。而片內高精度A/D 轉換器又只有 32X 系列才有。
尋找突破,引入Flash技術 隨著 Flash 技術的迅速發展, TI 公司也將這一技術引入 MSP430 系列中。在 2000 年 7 月推出 F13X/F14X 系列,在 2001 年 7 月到 2002 年又相繼推出 F41X 、 F43X 、 F44X 這些全部是 Flash 型單片機。
F41X 單片機是目前應用比較廣的單片機,它有 48 個 I/O 口, 96 段 LCD 驅動。 F43X 、 F44X 系列是在 13X 、 14X 的基礎上,增加了液晶驅動器,將驅動 LCD 的段數由 3XX 系列的最多 120 段增加到 160 段。並且相應地調整了顯示存儲器在存儲區內的地址,為以後的發展拓展了空間。
MSP430 系列由於具有 Flash 存儲器,在系統設計、開發調試及實際應用上都表現出較明顯的優點。這是 TI 公司推出具有 Flash 型存儲器及 JTAG 邊界掃描技術的廉價開發工具 MSP-FET430X110 ,將國際上先進的 JTAG 技術和 Flash 在線編程技術引入 MSP430 。
這種以 Flash 技術與 FET 開發工具組合的開發方式,具有方便、廉價、實用等優點,給用戶提供了一個較為理想的樣機開發方式。
另外, 2001 年 TI 公司又公布了 BOOTSTRAP 技術,利用它可在燒斷熔絲以後只要幾根線就可更改並運行內部的程序。這為系統軟體的升級提供了又一方便的手段。 BOOTSTRAP 具有很高的保密性,口令可達到 32 個位元組的長度。
蓬勃發展階段 在前一階段,引進新技術和內部進行調整之後,為 MSP430 的功能擴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於是 TI 公司在 2002 年底和 2003 年期間又陸續推出了 F15X 和 F16X 系列的產品。
在這一新的系列中,有了兩個方面的發展。一是從存儲器方面來說,將 RAM 容量大大增加,如 F1611 的 RAM 容量增加到了 10KB 。這樣一來,希望將實時操作系統( RTOS )引入 MSP430 的,就不會因 RAM 不夠而發愁了。二是從外圍模塊來說,增加了 I 2 C 、 DMA 、 DAC12 和 SVS 等模塊。
在 2003 年中, TI 公司還推出了專門用於電量計量的 MSP430FE42X 和用於水表、氣表、熱表上的具有無磁感測模塊的 MSP430FW42X 單片機。我們相信由於 MSP430 的開放性的基本架構和新技術的應用,新的 MSP430 的產品品種必將會不斷出現。

註:轉貼

㈦ 請問單片機或者嵌入式這個方向在國外怎麼稱呼

單片機——Single Board Computer
嵌入式——Embedded System
國內一般歸入自動化系或是計算機系等專業,像我們學校的自動化系有一大半都是做嵌入式的。

㈧ 如何應對單片機相關的晶元和編程軟體被國外製裁

應對單片機相關的晶元和編程軟體被國外製裁方法:
短期內還會繼續使用既有的編程語言。長期會謀求建立自己的基礎軟體生態系統,包括編程語言。

㈨ 現在中國單片機的水平是如何,和國外單片機有何優勢,劣勢

中國單片機的水平比歐美發達國家晚10年左右,也就是說要差2代。國內比較有名的是周立功單片機。
計算機普及後,國內對單片機的重視程度不夠,這是一大劣勢。在技術上,沒有優勢可言。先進的單片機晶元都是國外製造的,我們只是應用,還是學人家的用法。

㈩ 單片機的國內外發展情況~~~

國外蒸蒸日上,廠家繁多,種類齊全,速度越來越快,功耗越來越低,性能越來越強,國內除台灣做的比較好外,大陸也有幾傢具備研發和生產能力,如上海華虹、海爾等,只不過大陸產品占的市場份額太小了,可以忽略不計

閱讀全文

與單片機國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習編程的思路 瀏覽:222
app易語言post怎麼學 瀏覽:963
地梁的箍筋加密區位置 瀏覽:300
二分法排序程序及編譯結果 瀏覽:677
日語命令形和禁止型 瀏覽:283
安裝軟體用管理員解壓 瀏覽:503
編譯原理代碼塊 瀏覽:398
小孩可以用壓縮面膜嗎 瀏覽:12
錐形倒角怎麼計演算法 瀏覽:880
java合並鏈表 瀏覽:505
pic單片機編譯器 瀏覽:803
麗水四軸加工中心編程 瀏覽:689
國產系統怎麼解壓 瀏覽:552
戰雙程序員 瀏覽:483
him觸摸編程軟體 瀏覽:931
植物大戰僵屍存檔怎麼轉移安卓 瀏覽:852
java棧的元素 瀏覽:739
程序員與籃球事件 瀏覽:676
app反編譯不完整 瀏覽:789
電腦上的文件夾怎麼調整 瀏覽: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