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U盤上的操作系統 Puppy linux 4.1.2 如何安裝
1. 硬碟安裝Puppy Linux
(1) 下載Grub4dos
下載 grub4dos後,把裡面的grub.exe,grldr和menu.lst解壓到C盤根目錄下,修改C盤根目錄下的BOOT.INI,增加以下啟動項。
復制內容到剪貼板
代碼:
C:grldr="GRUB LOADER"
(2) 修改C:menu.lst文件,增加title Puppy Linux項等內容。
可參照下面這個例子(安裝在C盤)
復制內容到剪貼板
代碼:
title Puppy Linux
kernel (hd0,0)/vmlinuz root=/dev/ram0 PMEDIA=idehd
initrd (hd0,0)/initrd.gz
注意:有空格,上面的(hd0,0)就是vmlinuz內核文件所在的分區地址,如果你是在d:abc那就應該這樣了
復制內容到剪貼板
代碼:
kernel (hd0,4)/abc/vmlinuz root=/dev/ram0 PMEDIA=idehd
initrd (hd0,4)/abc/initrd.gz
這兩條都需要改變,因為vmlinuz和initrd.gz放在同一個地方。
(3) 用winrar解開Puppy Linux iso文件,將initrd.gz,vmlinuz,pup_4xx.sfs,zdrv_4xx.sfs四個文件復制到FAT32格式磁碟根目錄下(NTFS格式不認),如C盤或D盤。
(4) 重啟,在出現Windows啟動菜單時選擇GRUB LOADER啟動項。
然後在Grub啟動列表裡選擇Puppy Linux ——正常啟動PuppyLinux,載入pup_save.2fs文件(如果有的話)。啟動運行後,會進行初始配置選擇:選擇鍵盤,通常選第一個us就可以了。
選擇 X server。 puppy 自帶了兩種 X server 一個是 Xorg 另一個是 Xvesa。 Xvesa 比 Xorg 更小巧但功能相比也要少一些。建議這里還是選擇"Xorg",如果「Xorg」測試不通過的話,再選擇"Xvesa"(解析度較低,但保證能進入圖形介面)。
選擇顯示器的解析度和色彩的深度,這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配置完後,不一會就可以看到Puppy Linux 4.0 的桌面環境了。進入menu/setup/network wizard 或 pppoe設置,就可以在 Puppy Linux 4.0 里上網了。無線網卡在 Puppy Linux 4.0 中也能正常識別了。
2. 安裝中文支持包
用於顯示和輸入漢字。
3. 安裝initrd補丁
用於支持安裝Puppy分區的中文文件名顯示(這一步可選)。
4. 安裝中文支持附加包
提供一些額外的中文字體和補丁,使系統更好的支持中文(這一步可選)。
5. 安裝最新中文化測試包0.0.4
該測試包正在逐步完善之中,目前已對常用軟體、右鍵菜單、及桌面圖標進行了初步中文化,如發現bug或需要改進之處,請到http://puppy.cnbits.com發貼報告。
6. 設置本地語言環境 locale
點「menu->desktop->chooselocale country localisation」,彈出窗口上按「local」按鈕。再彈出一個窗口,選擇:zh_CN.utf8,點OK。
7.重啟puppy linux系統
在關機前會有提示是否要保存會話,選yes,保存文件名為pup_save.2fs,大小建議為256M以上。
——原文鏈接:http://www.ownlinux.cn/2008/07/08/puppy-linux-40/
B. linux puppy怎麼安裝到u盤
很少玩Linxu系統,但今天看到了Puppy
Linux的介紹,於是也湊湊熱鬧弄一個到U盤玩玩,順便當移動系統。用本身自帶的Puppy universal installer嫌太麻煩了,還要自己刻盤。用Flashboot製作結果又啟動不了,最後還是使用UNetbootin搞定。
准備工作:
下載UNetbootin:http://unetbootin.sourceforge.net/
當前Windows版的最新文件是:unetbootin-windows-372.exe。不需要安裝,直接點擊就能運行了。
下載Puppy Linux:http://distro.ibiblio.org/pub/linux/distributions/puppylinux/puppy-4.3.1
這里用的是當前最新版本:4.3.1正式版。下載那裡一共提供了5個ISO下載,其中一個在根目錄,其他四個在special-puppies里。我這里使用的是pup-431-small.iso,只有96M的大小。
准備U盤:確保有足夠剩餘空間,最好自行格式化一下。
安裝步驟:
1.運行UNetbootin。從界面可以看到UNetbootin提供了多種的途徑進行製作。因為我使用的是下載回來的ISO,所以選擇磁碟鏡像(Disk Image)的方式,類型選"ISO",然後選擇鏡像文件的位置。
2.最下面的類型選擇「USB設備」,然後在旁邊的驅動器列表選擇U盤的盤符,UNetbootin會檢測你U盤的盤符,但是並不是總是對的,有時你U盤的盤符並不在裡面(例如我這次……),這時你要點擊上面的「顯示所有驅動器」列出所有的盤符,然後再選擇。
3.當確定一切設定無誤後,點擊確定就開始製作了。
4.完成後,你U盤里的文件應該會如下圖:
其中pupsave-icyfire.2fs為第一次運行系統後退出系統時保存的session文件,所以應該排除出這個列表。
發現用UNetbootin製作出來的文件比用Flashboot製作出來多不少。
修改配置文件:
系統安裝到U盤後並不是直接就能用了,還需要對配置文件syslinux.cfg進行一點修改。用編輯器打開syslinux.cfg,把最後那句:
append initrd=/initrd.gz pmedia=cd
改為:
append initrd=/initrd.gz pmedia=usbflash
最後配置文件應該如下:
default vesamenu.c32
prompt 1
menu title UNetbootin
timeout 100
label unetbootindefault
menu label Default
kernel /ubnkern
append initrd=/ubninit pmedia=cd
label ubnentry0
menu label puppy
kernel /vmlinuz
append initrd=/initrd.gz pmedia=usbflash
事實上裡面的另外一個啟動是多餘的,可以自行刪掉,只留下Puppy Linux。
重啟電腦,啟動方式改為USB HDD,沒有意外的話就能進入Puppy Linux系統了。
C. linux裝在U盤上
我呢是個菜鳥,所以我找到了這么一個很簡單的在U盤上安裝linux的方法。
准備:1、puppylinux此版本的linux小巧功能也不錯,呵呵
下載puppylinux:ftp://distro.ibiblio.org/pub/linux/distributions/puppylinux/puppy-4.1.2-k2.6.25.16-seamonkey.iso
2、然後我們再有這個在U盤安裝puppylinux的小工具就行了
下載地址:http://puppy.cnbits.com/sites/default/files/pup2usb.exe
方法:1、運行下載的工具如下圖
最後點開始就可以了,呵呵簡單吧
D. 如何把Linux裝到U盤里
U盤操作系統Puppy Linux4.1正式版已於2008年10月6日發布了。初次體驗Puppy4.1,你可能會覺得與4.0沒什麼區別,其實在底層(你看不到的基礎部分)有了很大改進,大大提高Puppy的硬體兼容性,並支持熱插拔。官方發布的Puppy4.1 iso有兩個:一個是基於Linux內核2.6.25.16的標准版本;另一個是基於Linux內核2.6.21.7的復古版本,僅適用於老硬體。下載:Puppy4.1正式版官方英文ISO 下載:用於安裝到U盤的Ghost版Puppy Linux4.1 gho鏡像下載:devx_410.sfs 文件(用於C / C++編譯) 查看: http://puppylinux.com/download/release-4.1.htm]Puppy4.1正式版發行說明 與puppy4.0相比,puppy4.1的主要變化有:* 2.6.25.16, 2.6.21.7 內核:標准版本基於2.6.25.16* 更多的驅動程序支持* SCSI內核* LZMA-enabled 內核* 改進的PCMCIA 支持* 改進的硬體檢測* Puppy事件管理* 啟動更快* Psip VOIP網路電話* PPLOG 博客* Pmusic音頻播放器* Ayttm聊天程序替代了pidgin* 冰島(Xfprot)病毒檢測* 改進的網路配置向導:Network Wizard* SeaMonkey 包含了郵件與新聞組* 改進的modem支持* GPRS modem 支持* Bug修復及更多應用程序升級(如rox、abiword、gnumeric)等Puppy Linux 4.1專用的中文支持包,它的作用是在佔用空間盡可能小的情況下使普通的英文版Puppy 4.1支持中文顯示和輸入。下載地址:eeload(推薦) 本地中文支持包的功能包括:支持locale為zh_CN.UTF-8 中文輸入法fcitx-3.5-070713,支持拼音和五筆 支持中文的虛擬終端sakura 支持中文cd和ntfs/fat分區掛載 支持通過fstab自定義掛載點 修正geany不能輸入中文和新文件中輸入中文後不能保存的問題 修正jwm菜單和窗口標題欄不能顯示中文的問題 修正didiwiki不能新建頁面的問題 修正SeaMonkey游標跳轉的問題 注意:因為安裝過程中需要修改SeaMonkey的配置文件,所以請先關閉SeaMonkey,再啟動安裝程序。效果截圖: http://softbbs.pconline.com.cn/viewpic.jsp?imgUrl=http%3A%2F%2Fpuppy.cnbits.com%2Fsites%2Fdefault%2Ffiles%2Fchinese_pack-0.6.jpg
E. 如何在U盤安裝puppy linux微型操作系統
使用「unetbootin」可以輕松安裝LINUX系統到U盤上,把製作好的U盤插到電腦上,選擇U盤為第一順序啟動,即可啟動U盤LINUX系統。
安裝方法:首先把U盤插到電腦上(容量要足夠),然後雙擊打開unetbootin軟體選擇「光碟鏡像」,點擊右側的...(瀏覽),選中要使用的LINUX.iso文件,再選中要安裝的U盤的盤符(圖中是H),然後點擊「確定」,即可開始自動把LINUX安裝到U盤。
F. puppy linux已下載到硬碟上,怎樣從硬碟上直接安裝到U盤
我是在XP下安裝虛擬機VMWARE
在VMWARE下再裝LINUX!
運行VMWare
Workstation
3.0
進入主界面,選擇File->New
Virtual
Machine(直接點主界面右邊那個圖標也行)彈出一對話框,點Next,在Guest
operating
system下拉表裡選擇Linux,
再點Next,選擇你想將虛擬機文件放置的地方。繼續點Next,在這里選第二項NAT(我建議,你也可以選別的)這種方式也可以實現Host
OS與Guest
OS的雙向訪問。但網路內其他機器不能訪問Guest
OS,Guest
OS可通過Host
OS用NAT協議訪問網路內其他機器。OK,點Finish!
現在在主界面Virtual
Machine
Name下選擇我們剛剛建立的虛擬機,
打開Setting->Configuration
Editor進行設置,我只講一項:怎樣增加一塊虛擬硬碟,其他的自己去摸索點底部的Add,蹦出一對話框,選Hard
Disk,點Next,再Next,在這里調節虛擬硬碟大小,注意,但位是Gb,點Next,Click
finish.OK!
開始真正的安裝:
如果是物理光碟,請將第一張盤放入光碟機。。。
if
not
,打開Setting->Configuration
Editor,選DVD/CD-ROM,
看對話框右邊:選Use
ISO
image......
好了,回到主界面,點Power
On.。。。。
第1步:第一步:選擇安裝方式。
1、圖形安裝(直接回車)
2、文本安裝(輸入
linux
text)
第2步:選擇「OK」為檢查光碟
選擇「Skip"跳過檢查。我確認我的光碟是好的,我跳過!
第3步:這一段是費話,跳過!
第4步:我選擇簡體中文,因為我是中國人,前二天我還參加上海的抗日大遊行呢!不過選擇韓語也無所謂,因為我也懂一點點韓語!
第5步:這一步,是讓你選擇你的鍵盤,我用到現在的鍵盤,除了US的,我還沒用過其它的呢!下一步!
第6步:讓你選擇滑鼠。就算你不知道你是什麼類型的滑鼠也無所謂,因為我們以後都是用字元操作,有沒有滑鼠也無所謂!
選擇安裝類型,這里我們選擇「伺服器」其實只要你懂,你選擇哪種類型都無所謂!
第7步:因為大家是跟著我做,所以不要擔心你懂不懂!我們選擇「手工分區」!
第8步:如果你的硬碟只有一個分區,你就會看到如下界面,如不是,你可以點刪除它們!下面我們點「新建」!
第9步:點「新建」讓你添加一個分區!我們首先添加一個,/boot分區(想當於windows下的引導分區)類型為ext3(相當於FAT32、NTFS)大小為100
,模仿我的圖就對了!
第10步:再點「新建」我們建一個swap文件系統(內存交換區)在「文件系統類型」那一欄選擇
「swap」
大小:你的內存
512*2=1024,設這里要注意一下!大小要設成你內存大小的雙倍,但要考慮到以後你要加內存,我們就設高一點,如果你以後內存的極限為2G*2=4096,那麼我們就提前設成4096!不過linux是低配置,高性能的操作系統哦!
G. Puppy Linux 4.00怎樣裝在U盤上
方案一:
Linux不像Windows一樣,接上新硬體後可以自動識別,在Linux下無法自動識別新硬體的,需要手動去識別。USB移動存儲設備通常被識別為sda1,具體可以通過fdisk -l命令查詢。
在使用U盤前,我們先要為外掛點新建一個子目錄,一般外掛點的子目錄都是建立在/mnt裡面的,我們也建在那裡,當然也可以建在/目錄下,名字可以自己定,我們就取名為usb,終端下的命令如下:
mkdir /mnt/usb
然後我們就可以接上我的U盤了,然後在終端下輸入命令並擊Enter鍵即可:
mount /dev/sda1 /mnt/usb
在Windows下當我們用完U盤後,在我們取下U盤前我們先要刪除,同樣在Linux下我們也要刪除掛起點,方法是:
umount /dev/sda1 /mnt/usb 或 umount /dev/sda1
如果不把U盤給umount掉,那樣很容易造成數據的丟失
方案二:
USB的支持關鍵在於驅動,沒有驅動設備時mount執行是肯定不成的。我在Red Hat里使用U盤的通用方法如下,屢試不爽
1. 先別插U盤,/sbin/lsmod看是否有usb-storage。如果沒有的話:
cd /lib/moles/2.4.20-8/kernel/drivers/usb
for v in *.o storage/*.o ; do /sbin/insmod $v ; done
2. 這里再/sbin/lsmod,應該有usbcore、usb-ohci(或usb-uhci,根據主板晶元組而不同)、usb-storage、scsi_mod等。其中usb-storage的狀態應該為
(unused)。
3. 插入U盤,不停的/sbin/lsmod,這期間usb-storage的狀態應為Initializing,持續時間大約半分鍾,其實就相當於Windows在右下角不停的彈汽球:)
4. 初始化結束後, /sbin/fdisk -l,應該能看到/dev/sda1設備。這時,執行
mount /dev/sda1 /mnt/udisk 才能成功。如果是MSDOS格式,又想看到中文,可以
mount -t vfat /dev/sda1 /mnt/udisk -o iocharset=gb2312。
(為方便可以/etc/fstab加一行,以後就可以 mount /mnt/udisk就行了)。
5. 奇怪的是有時候fdisk是看不到sda1,但是也能mount上
使用以上步驟掛U盤基本上可說是「萬全」了。台式機、筆記本、VMware都一樣。
mkdir /mnt/usb
mount /dev/sda1 /mnt/usb
筆記本上安裝linux用法和台式機一樣
ps:
首先要檢查lsmod|grep usb-storage 這是支持USB的模塊。如果沒有的話,是無法操作USB介面的設備的。
如沒有的話,可以手功modprobe usb-storage,一般查看U盤可以用fdisk -l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這個硬體的設備名
,比猜測硬體名要准確多了.
H. 如何用u盤啟動cdlinux+puppy linux
【第一步】:用UltraISO把CDlinux的鏡像刻錄進U盤。打開UltraISO,在左下角的「本地目錄」找到CDlinux所在文件夾。
找到後綴為「.iso」鏡像,雙擊進入鏡像文件。
在左上角「光碟目錄」中選中鏡像中的「CDlinux」文件夾,【一定要選中】
2
在菜單欄點擊「啟動」--「寫入硬碟映像」
3
「硬碟驅動器」選擇你的U盤,這里一定要看清楚。
然後檢查「映像文件」的路徑是否正確。
寫入方式默認是「HDD+」,這個不用更改,其它選項默認即可。最後點「寫入」。
(如果你的U盤之前安裝過像老毛桃這樣的PE,要先選擇「格式化」。記得備份u盤數據。)
4
一般等待一兩分鍾,就刻錄完成了。刻錄成功後,U盤的文件是這樣的:
5
【第二步】:復制4個文件到U盤。
打開下載好的「grub4dos」壓縮包,把裡面的三個文件復制到U盤。
grldr grub.exe menu.lst
6
打開U盤的「CDlinux」文件夾,再打開「boot」文件夾。
把「splash.xpm.gz」壓縮包復制到U盤。
7
【第三步】:給U盤添加引導。
打開下載的「grubinst」壓縮包,打開「grubinst_gui.exe」文件。
8
「磁碟」選擇你的U盤,根據容量判斷。
選中下面的三個選項:
「不保存原來MBR」 「不引導原來MBR」 「啟東時不搜索軟盤」
然後「安裝」。
9
進入一個DOS窗口,按ENTER鍵安裝。
10
【第四步】:到這里,U盤中共有6個文件(1個文件夾,5個文件)。檢查下自己的文件是否齊全。
11
【第五步】:選中「menu.lst」文件,用記事本打開。在裡面插入下面的代碼:
title start Cdlinux
find --set-root /CDlinux/bzImage
kernel /CDlinux/bzImage CDL_DEV=LABEL=CDLINUX CDL_LANG=zh_CN.UTF-8
initrd /CDlinux/initrd
boot
紅框內填寫的是你的U盤卷標,也就是U盤的名字。根據你的情況改寫。其它的代碼不用改變!!!
12
不知道U盤卷標的童靴看這里。紅框內英文就是卷標。
13
到這里CDlinux的U盤啟動工具就製作完成了。重啟進BIOS選擇U盤啟動就行了。
CDlinux的界面還是挺漂亮的。
I. 如何把puppy linux裝到u盤的一個文件夾里
網路一下syslinux。
或者你可以試一試unetbootin。
J. U盤上的操作系統 Puppy Linux 4.1.1 怎樣安裝
安裝的時候把系統裝在u盤上,把u盤的一個分區掛載點設為/,把引導程序裝在u盤的引導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