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單片機信號採集有干擾怎麼辦
1)你的信號採集是個什麼環境,傳輸距離很遠嗎;
2)單片機電源是獨立的嗎;
3)你的單片機需要和電腦一直連接著的嗎;
B. 單獨的一個51單片機從1米高的地方摔到地板上會不會破壞裡面的程序呢
不會,哪怕你的單片機從100米摔下來也不會,因為裡面沒有活動部件,就算是封裝(外殼)碎了,裡面的程序還是在的(當然,這時候單片機是不能用了)。與此類似,你什麼時候見過U盤摔一下把裡面的文件摔壞過啊?
C. 如何檢查單片機是否損壞
電壓正常只能說明晶元內部沒有短路,晶振腳沒有波形並不代表單片機壞了,現在的單片機都有內部RC振盪器,即使沒有晶振都能工作。
最可靠的方法是,如果單片機裡面有程序,上電,看程序是否在執行,能執行程序肯定是好的了;或者單片機連上下載器,看能不能正常下載程序,如果可以的話,單片機也是好的。
註:以上說的單片機是好的說的是CPU、存儲器這塊沒有問題,至於外設(有時壞一兩個外設,單片機其他部分沒問題也是能用的)這塊需要在CPU沒問題、能夠正常燒寫的前提下,自己寫程序測試外設了
D. 手觸摸AVR單片機晶振引腳導致外部FLash數據被破壞,該怎麼解決
FLASH數據確實招破壞?招破壞肯定是晶振導致的?試試有源晶振唄!!晶振停了應該不會破壞FLASH的數據吧?是不是程序哪裡沒處理好啊?
E. 單片機寫入程序後,長時間後會不會丟失!
會的,在尖峰浪涌電壓作用下,單片機內部的程序可能會被破壞,有些單片機比如有的8751,在紫外光的作用下,也會擦除內部的程序。
F. 單片機的攻擊技術
攻擊單片機主要有四種技術,分別是:
(1)軟體攻擊
該技術通常使用處理器通信介面並利用協議、加密演算法或這些演算法中的安全漏洞來進行攻擊。軟體攻擊取得成功的一個典型事例是對早期ATMEL AT89C 系列單片機的攻擊。攻擊者利用了該系列單片機擦除操作時序設計上的漏洞,使用自編程序在擦除加密鎖定位後,停止下一步擦除片內程序存儲器數據的操作,從而使加過密的單片機變成沒加密的單片機,然後利用編程器讀出片內程序。
(2) 電子探測攻擊
該技術通常以高時間解析度來監控處理器在正常操作時所有電源和介面連接的模擬特性,並通過監控它的電磁輻射特性來實施攻擊。因為單片機是一個活動的電子器件,當它執行不同的指令時,對應的電源功率消耗也相應變化。這樣通過使用特殊的電子測量儀器和數學統計方法分析和檢測這些變化,即可獲取單片機中的特定關鍵信息。
(3)過錯產生技術
該技術使用異常工作條件來使處理器出錯,然後提供額外的訪問來進行攻擊。使用最廣泛的過錯產生攻擊手段包括電壓沖擊和時鍾沖擊。低電壓和高電壓攻擊可用來禁止保護電路工作或強制處理器執行錯誤操作。時鍾瞬態跳變也許會復位保護電路而不會破壞受保護信息。電源和時鍾瞬態跳變可以在某些處理器中影響單條指令的解碼和執行。
(4)探針技術
該技術是直接暴露晶元內部連線,然後觀察、操控、干擾單片機以達到攻擊目的。為了方便起見,人們將以上四種攻擊技術分成兩類,一類是侵入型攻擊(物理攻擊),這類攻擊需要破壞封裝,然後藉助半導體測試設備、顯微鏡和微定位器,在專門的實驗室花上幾小時甚至幾周時間才能完成。所有的微探針技術都屬於侵入型攻擊。另外三種方法屬於非侵入型攻擊,被攻擊的單片機不會被物理損壞。在某些場合非侵入型攻擊是特別危險的,但是因為非侵入型攻擊所需設備通常可以自製和升級,因此非常廉價。
大部分非侵入型攻擊需要攻擊者具備良好的處理器知識和軟體知識。與之相反,侵入型的探針攻擊則不需要太多的初始知識,而且通常可用一整套相似的技術對付寬范圍的產品。
G. 單片機解密的方法有哪些啊
晶元破解 2017/08/18 10:26:02
單片機解密,主要有以下方法
1、漏洞破解
早年Atmel的一個Flash片子有一個bug,就是晶元擦除的時候,會先擦除保護位再擦除內容 。
於是破解法就來了,擦除的時候,准確定時,中途斷電,於是保護去掉了,內容也可以讀出 了。
但此類,越來越少,新晶元用此法幾乎絕種了,因為沒有一個客戶會容忍自己的供應商竟然 如此置客戶代碼安全於不顧。
2、後門破解
因為FAE晶元分析,很多廠商在IC內部放入後門,通過花花腸子式的時序進入測試模式,然 後可以讀出用戶程序。也有的晶元內部藏有另外一個存儲區,必要時候寫一段代碼進去,然 後用這段代碼把 用戶程序讀取出來。
這個也越來越少,但仍有一些廠商一直保留有此類後門。但進入不是那麼簡單的時序,資料 管控也不是大陸的低端IC廠可比的。
3、FIB修改
很多電工有PCB割線的經驗,單片機破解也一樣,把晶元打開後,用離子束把保護邏輯破壞 ,而保持其他電路不變,然後用標準的燒錄器讀取出來。這個最麻煩的是,尋找IC內部的保 護邏輯電路。很 多二手的低端FIB設備,也從IC測試領域逐步流向單片機解密行業。
目前FIB修改,是破解的主力。想想STC破解成本高的原因,不是它保護技術高,是因為它沒 有公開的讀取工具。還有就是PIC的熔絲深埋技術,就是把保護邏輯放在IC的內層,也是大 幅提高破解成本。還 有燒斷燒錄IO也是個好法子,致芯科技對大部分STC、PIC晶元都已經 有非常成熟的解密方案。
H. 關於單片機
單片機是一種集成電路晶元,是採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把具有數據處理能力的中央處理器CPU隨機存儲器RAM、只讀存儲器ROM、多種I/O口和中斷系統、定時器/計時器等功能(可能還包括顯示驅動電路、脈寬調制電路、模擬多路轉換器、A/D轉換器等電路)集成到一塊矽片上構成的一個小而完善的微型計算機系統,在工業控制領域的廣泛應用。從上世紀80年代,由當時的4位、8位單片機,發展到現在的32位300M的高速單片機。
單片微型計算機簡稱單片機,是典型的嵌入式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 單片機晶元常用英文字母的縮寫MCU表示單片機,單片機又稱單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個邏輯功能的晶元,而是把一個計算機系統集成到一個晶元上。相當於一個微型的計算機,和計算機相比,單片機只缺少了I/O設備。概括的講:一塊晶元就成了一台計算機。它的體積小、質量輕、價格便宜、為學習、應用和開發提供了便利條件。同時,學習使用單片機是了解計算機原理與結構的最佳選擇。它最早是被用在工業控制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