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谷歌為什麼要把安卓開源
為了減少投入,為了出路,為了搶占市場份額,為了適應市場規律,為了開拓更大市場
2. 安卓既然是開源的,為什麼還需要谷歌授權
雖然安卓是開源的,但是谷歌依舊享有對安卓系統的控制權和注冊權。
在現在的智能機市場,安卓和iOS是其中最為出色兩個系統,其中也有不少而手機公司想要自己開發系統,但是因為技術或者是生態的原因導致雖然能夠開發出自己的系統,但是體驗卻並不好,於是不少的公司最終都放棄了對於操作系統的研發,轉而向谷歌獲取授權使用安卓系統,但是安卓系統是谷歌開源的系統,為什麼其他的廠商在使用的時候需要獲取谷歌的授權了?
因此雖然安卓系統在開發之後就被谷歌開源了,但是安卓系統的實際擁有權依然在谷歌手中,使用的話必須要向谷歌獲取授權。
3. 谷歌當初為什麼要讓安卓開源,而不是像塞班一樣收取版權費
因為它出生在一個多競爭的時代
再說有蘋果呢
蘋果現在封閉的還能賣的這么好
你絕對要是安卓也封閉
對蘋果
來說不是天大的好事么
蘋果肯定賣的更火
這也算是營銷策略吧
只有開源免費
才能讓大家都去體驗一下他的好壞
才能決定用不用他
現在火了
總有一天裡面有些東西要開始收費的
4. 為什麼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統發展著這么快此發展跟摩根定理的關系何在
查了下才發現摩根定律是高中數學知識,都忘干凈了...
我不知道這個發展速度跟交集並集有什麼直接連續,才疏學淺,見笑了。
發展這么快,原因我想有如下幾點:
1,開源免費。光免費這一點就足以吸引很多廠商了,霸王餐誰都喜歡吃。開源使之可以客制化,可以運行在不同的設備,靈活性很強;同時各大設備製造商可以定製系統使自己的產品區別與其他採用android系統的產品,故而受到眾廠商的青睞。所以如你所見,手機的高中低端被全線覆蓋,從機頂盒到汽車,android也隨處可見。
2,iPhone的風行。可以說是iPhone的出現才間接的催生了android。iPhone讓世人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觸摸屏操作,改變了以往觸摸屏手機在人們心中的形象,引領了觸摸屏手機的風潮。可以說是iPhone開辟了一條新道路,眾多路人跟隨其後,android則是其中最耀眼的。
3,google的造勢。實話說,這一點我是看來的...具體是怎麼一回事,我沒什麼了解。
android其實還有很多弊病,但google為了其推廣,一直放任不管,例如多平台之間的軟體兼容性、解析度問題以及版本升級的問題等等,什麼都有兩面性,為了android的高速發展這些必然是要犧牲的,不過好在google現在開始重視這些問題了,畢竟android的發展已經到達一個瓶頸,這些問題也是到了要面對的時候了。
打這么多字好累呀....
5. 谷歌現在要強行推行安卓10,打的什麼算盤
谷歌的安卓已經到了收割的階段,因為生態系統已經非常成熟了,主流的手機廠商已經上道了,已經不是當初谷歌求著各大常見使用安卓系統的時代了,所以谷歌在最近發布的規則已經不像之前那麼自由了,可以預見未來谷歌的限制規則會更多,直接影響到的就是國內手機廠家,而且很可能針對不安裝GMS的廠家採取規則,從這個層面講華為已經被推到死角上了,而且最近中美關系也下降到冰點了,一個如何依賴中國贊助商的火箭隊的總經理,竟然發表有關中國主權問題的信息。美國也出台了新的實體清單又有8家中國企業被拉進去,中美之間的經濟摩擦進一步升級,谷歌推出新的規則有非常大的強制性。
國內市場沒有影響。這是華為手機最後的堡壘了,在國內即使沒有GMS授權也能繼續使用安卓系統,因為GMS的主體是谷歌全家桶包括谷歌的應用市場,郵件,視頻,地圖等等,這在國內能很輕松的找到替代產品,所以在國內沒有任何影響,這次華為最壞的結果是守住國內市場,國外市場就能自己操作系統構建的程度了,如果能跟上還能多賣點,如果跟不上基本上就只能依靠國內市場了,這就是華為公司面臨的現實問題。
6. 谷歌為什麼要開放安卓系統
也不是全部開放吧,有所保留的,這個就是商業策略了。
便宜,開放,能吸引更多的用戶,是是市場佔領的一種方式
7. google和Android的關系
2005年
Google收購了成立僅22個月的高科技企業Android公司。
2007年
11月5日,谷歌公司正式向外界展示了這款名為Android的操作系統,並且在這天谷歌宣布建立一個全球性的聯盟組織,該組織由34家手機製造商、軟體開發商、電信運營商以及晶元製造商共同組成。這一聯盟將支持谷歌發布的手機操作系統以及應用軟體,將共同開發Android系統的開放源代碼。
2008年
5月28日,Patrick Brady於Google I/O大會上提出Android HAL架構圖。
8月18日,Android獲得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的批准。
9月22日,谷歌正式對外發布第一款Android手機——HTC G1。
9月23日,谷歌發布Android1.0。
9月24日,全球業界都表示不看好Android操作系統,並且聲稱最多1年,Android就會被Google關閉。
2009年
4月30日,Android1.5正式發布。
5月10日,HTC G1和HTC G2市場大賣,成為僅次於iPhone的熱門機型。
9月25日,Android1.6正式發布。
9月29日,HTC Hero G3廣受歡迎,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機型。
10月28日,Android 2.0 智能手機操作系統正式發布。
11月10日,由於Android的火熱,Android平台出現第一個惡意間諜軟體:Mobile Spy。
8. Google 當年為什麼收購 Android
android不是google開發的,但是android之父安迪·魯賓與google公司頗有一段淵源,事實上,安迪·魯賓與微軟、蘋果、谷歌三家公司都有關系,而他首份工作是在大名鼎鼎的卡爾·蔡司公司。說到為什麼google要收購android,憑什麼眼光這么獨到,這裡面就不得不提到有關android之父安迪·魯賓的故事了,完整的內容請看這篇文章:《安卓之父魯賓:被喬布斯羨慕嫉妒的天才》(原文鏈接http://link.hu.com/?target=http%3A//tech.sina.com.cn/t/2011-06-11/04185636037.shtml
9. 為什麼谷歌現在要強行推行安卓10
谷歌為了推動安卓10可謂是煞費心思。根據外媒報道,谷歌已經宣布從明年2月開始,將不再批准運行舊版本系統的設備通過GMS認證。也就是說如果明年發布的新手機仍然搭載安卓9或者更早的系統,將無法使用谷歌服務框架。而無法使用谷歌框架,意味著安卓手機無法安裝Play商店、Chrome瀏覽器、WhatsApp等應用軟體,這對於國產手機來說可能沒什麼,但對於在海外銷售的安卓智能手機而言就要命了。那麼谷歌為什麼要強行推動安卓10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主要針對華為手機。谷歌已經在今年9月全面吊銷了華為Mate
30系列手機的GMS許可權,目前華為Mate
30系列已經無法通過正常途徑來安裝谷歌服務框架了。雖然華為也針鋒相對地拿出了自己的「HMS」服務框架,並投入10億美元吸引海外開發者參與到華為的開發平台當中來
但遠水救不了近火,現在絕大多數海外用戶還是非常依賴谷歌GMS服務的,這將對華為手機的海外市場銷量帶來嚴重的影響。同時,谷歌也擔心華為推動的HMS服務會取代GMS,所以希望通過遏制華為手機銷量,將華為HMS消滅在萌芽狀態。
所以目前國產手機的當務之急就是擺脫對谷歌安卓操作系統的依賴,甚至打造屬於咱們自己的國產手機操作系統。雖然華為已經在搞「鴻蒙」了,但我個人認為光靠單打獨斗很難與谷歌抗衡。還是需要依靠工信部等領導部門牽頭,成立類似Linux那樣的開源系統聯盟,各家廠商共同發力,才能夠搞出所有廠商都願意用的國產手機操作系統。
10. 主要是奇怪谷歌花那麼大力氣研究了這么好的安卓系統,他為什麼不收錢呢居心何在呢為了什麼呢
2012年5月2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為了促使中國同意谷歌收購摩托羅拉移動,谷歌公司表示未來至少5年內,安卓系統依然免費提供給任何人使用。從技術上講,安卓也不是谷歌的財產。它由開放手機聯盟(Open Handset Alliance)研發,谷歌只是聯盟成員之一。雖然谷歌公司貢獻最大,但是要想向其他生產商關掉安卓系統的大門,恐怕也要費一些力氣。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移動運營商和生產商經常在設備上使用個性化的安卓系統,這項收購將使得谷歌不斷研發和建立個性化定製的基礎 。
廣告盈利,全球只要是安卓系統的都內置谷歌瀏覽器,想像一下它的訪問量得多大,還有谷歌地圖,等等,想像一下它的廣告效應,並且還可以擴大其知名度,打壓潛在競爭對手,更重要的是,他可以利用安卓系統形成一個有限度的聯盟,所有使用安卓系統的廠商都再也不能做損害谷歌利息的事,否則系統的專利是谷歌的他不讓你用你就用不成!那你就慘了。所以好處頗多,有些是經濟的,有些好處不是但又間接推動谷歌的發展。
廣告盈利是Google的主要盈利模式,這種模式支撐了Google龐大的搜索工程。
根據谷歌知音的統計,在谷歌的所有產品中,共有47個產品目前還沒有為谷歌及其股東帶來任何收益。
以下就是根據谷歌知音統計整理出的47個尚未產生收益的谷歌產品:
Google AdSense (廣告聯盟)
Google Blog Search(博客搜索)
Google News(谷歌資訊)
Google Notebook(網路記事本)
iGoogle(個性化主頁)
Picasa(圖片管理軟體)
Google Talk(即時通信工具)
Google Directory(網頁目錄)
Google Catalogs(郵購搜索服務)
Google Analytics(網站分析工具)這是一款衡量網站與網上營銷活動效能流量分析服務,在Google沒推出這項服務時,互聯網上是這項服務是收費的,當時國內的99Click就靠這個掙錢。Google大手筆收購Urchin Software更名為Google Analytics,又用了8個月的時間推出這個擁有17種語言界面的服務,巨額投資必不可少。盈利空間廣大,又是如此高額的投入,免費提供給向所有人。此舉一下讓很多公司倒閉。
Orkut(社交網站)
Google Base(可以存儲文字,圖片和網頁的資料庫)
Google Scholar(學術搜索)
Google Shared Stuff(網頁分享工具)
Google Desktop(桌面搜索)
Google Patents(專利搜索)
Google Translate(谷歌翻譯服務)
Google Video(視頻分享網站)
Google Chrome(網路瀏覽器)
Google Toolbar(瀏覽器工具條)
Google Webmaster Tools(網站管理員工具)
Google Moderator(互動提問工具)
Google Trends(谷歌趨勢)
Google Insights for Search(谷歌趨勢的延伸服務,對關鍵詞進行深入分析)
Google Ride Finder(交通查詢服務)
Google Reader(RSS閱讀器)
Google Homepage(個性化主頁)
Google Sites(側重於團隊協作的網站編輯工具)
Google Photos Screensaver(屏幕保護程序製作軟體)
Google 3D Warehouse(谷歌3D模型庫)
Google Friend Connect(社會化工具)
Jaiku(微型博客網站)
Android(開源手機操作系統)
Google Subscribed Links(網站關鍵詞和描述信息提交工具)
Google Mashup Editor(混搭編輯器)
Google Web Toolkit(開源Java軟體開發框架)
Google MarsGoogle MoonGoogle SkyGoogle TransitGoogle AlertsGoogle Life ChinaGoogle Site Navigation ChinaTianya Come Here ChinaGapminder websiteGoogle mobile converterGoogle AJAX APIGoogle SMS Channels In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