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操作系統 > 51單片機模擬器使用教程視頻

51單片機模擬器使用教程視頻

發布時間:2022-07-04 17:36:15

Ⅰ 51單片機如何使用

使用51單片機需要達到以下基本條件:

1、至少要搭建一個最小系統;

2、你需要編制一個51的控製程序;

3、你需要將程序編譯連接成HEX或BIN格式的代碼並下載或燒錄到51單片機。

這樣你就可以使用這款51單片機了。

Ⅱ 單片機模擬器調試

單片機模擬器是用來調試單片機程序及電路的。 一般通過一個可以插到應用系統的模擬頭, 使得模擬器的CPU代替你的CPU運行。 可能你的CPU的代碼修改不方便,但是有了 模擬器,就可以通過計算機的通訊口方便程序的載入。 你的txt文件應該是一個波形文件,必須設法把它放到
單片機系統的內存中(rom or ram),可以採用通訊載入,也可以通過固化的方法。然後讀出送到對應的埠,應該是可以用模擬器實現.
建議你去好機芯去學習一下我給你個地址:
http://www.superflash.cn/superflash/default.asp

Failed to setup RS232 connection with target MCU !!! 問題
我覺得首先是燒監控要對應晶元,還要燒到對相應的存儲區;電路就只是串口通信的電平轉換電路,沒什麼的。下載SOFTICE564.HEX完成後,晶元已是softice程序了也就是說成了模擬器,要連接KEIL才可以用。
建議你再仔細檢查下每一步試試。個人意見,僅供參考!祝你好運

Ⅲ 51單片機偉福模擬器

你在NIMULmn: MOV A,R0這一句前邊加了END,END下邊的程序是不被編譯的,所以會出現NMULmn無定義的錯誤,把END放在程序最下邊就OK了。

希望可以幫到你。分給我吧。
另我這有8腳片機,和14腳片機,如果有需要,加我網路HI。
有別的事,可以網路HI我,或者加我。

Ⅳ 51單片機和模擬器連在一起還能使用嗎 怎麼使用

一般51單片機單板都有分模擬運行模式和燒寫運行模式的,簡單的就是板上帶有一個跳線之類的地方,手動更換成帶模擬器運行模式就行了;復雜點的就是帶有外部管理晶元的可以自動識別。具體的要看實際電路說明。

Ⅳ 單片機模擬器的使用方法

按照使用說明安裝好並設置,再把模擬器插到目標板上,即可通過軟體逐步模擬,這主要是指51的,如果是別的的話可能不同,如avr的直接把模擬器的插口插都目標板的JTAG上即可。

Ⅵ MCS51單片機編程教程的視頻

網路上搜下...郭老師的教程...十天學會單片機,這教程跟者學習你只要跟著練習..一兩周你就會了...

Ⅶ DS18B20 與51單片機 怎麼用

DS18B20使用:
接線時,面對著扁平的那一面,左負右正,一旦接反就會立刻發熱,有可能燒毀,同時,接反也是導致該感測器總是顯示85℃的原因。實際操作中將正負反接,感測器立即發熱,液晶屏不能顯示讀數,正負接好後顯示85℃。
DS18B20是常用的溫度感測器,具有體積小,硬體開銷低,抗干擾能力強,精度高的特點。
51單片機使用方法:

1.將模擬器插入需模擬的用戶板的CPU插座中,模擬器由用戶板供電;
2.將模擬器的串列電纜和PC機接好,打開用戶板電源;
3.通過Keil C 的IDE 開發模擬環境UV2 下載用戶程序進行模擬、調試。
51單片機是對所有兼容Intel 8031指令系統的單片機的統稱。該系列單片機的始祖是Intel的8004單片機,後來隨著Flash rom技術的發展,8004單片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成為應用最廣泛的8位單片機之一,其代表型號是ATMEL公司的AT89系列,它廣泛應用於工業測控系統之中。很多公司都有51系列的兼容機型推出。

Ⅷ 學習51單片機怎樣才能熟練掌握使用編程

自學MCS-51單片機心得體會
無論是作為一名業余的電子愛好者還是一名電子行業的相關從業人員,掌握單片機技術無疑可以使您如虎添翼,為您的電子小製作或者開發設計電子產品時打開方便的大門! 而且現在學習單片機技術的熱潮正在不斷升溫,時下多家電子類的報刊雜志如:《電子製作》《無線電》《電子報》《電子世界》都開設了詳細的單片機學習專欄,對於想學習單片機的朋友來說幫助很大,可以說現在的單片機學習環境是最好的,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採用單片機來開發設計電子產品已經不再是專業電子工程師的「專利」!作為一個普通的電子愛好者完全可以通過一番努力後熟練掌握!國外的電子愛好者採用單片機來設計小製作非常普及,一些智能機器人、智能自動裝置內部都離不開單片機的身影~~~
現今單片機學習環境真的是太好了,有網路,有書籍,有報刊雜志,還有視頻教程,元件的采購方面也非常充足,相關的器材又多有便宜,相比而言,本人當初的學習條件就只可以「寒磣」二字來形容了:
站長的單片機技術是通過看書、動手自學學會的。 又因為站長的專業不是電子專業,所以單片機對於我來說是完全陌生的——最初我對單片機的概念都不清楚,還弄了一年多時間的單板機(i8085)——直到後來在圖書城「蹲點」(當時上網還是件奢侈的事情,何況我也沒電腦),才總算明白什麼是單片機。 當時(7年前,我還上高中的時候),可以供選擇的單片機種類並不如現今這么多,因此通常說起單片機就是特指MCS-51,因此我也就學了它。不過,正是因為用它的人多,所以能夠獲得的資料也多,元件也比較好購,因此我的自學之路才得以順利走下去。 當時那個窮啊,不敢買新零件,只能在廢舊家電上拆,參數不匹配也將就著用,而且還多虧了商鋪老闆看我可憐而以6折的價給了我一片i8051和一片2864,要知道當時這兩個東東加起來有七十多塊啊,夠我三個月的零花錢了(都高中了,三個月才這么點零花錢!)。 元件基本上差不多了,沒有電腦寫程序怎麼辦呢,好在我買的那本書上提供了指令的機器碼,所以我就先用筆在紙上把匯編源程序寫出來,然後根據書上的指令表把源程序手工翻譯成機器碼,就是10001111這樣的代碼,寫在源程序旁邊。這就是我的「編輯環境」和「編譯器」! 程序也有了,可是怎樣把它弄到存儲器里去呢,買編程器是不現實的,一來沒有電腦,二來,當時一隻編程器上千元的價格也只能讓我嘖嘖搖頭。
那怎麼辦呢……想來想去,找來找去,最後我利用以前做小實驗的那幾塊麵包板,拼在一塊合適大小的木板上,然後把存儲器按照要求插好,用插線連好電源和地,用電阻做出高低電平,然後通上電,再根據地址和數據的狀態,用鑷子把那些連線一根一根插到高或低電平,核對之後再把WR引線接一下地,這樣就可以寫入一個位元組,寫下面的位元組的時候就重復以上這些步驟就行了。若是程序要改動一點,那個工作量就「非常龐大」了。
這就是我的「編程器」! 我寫的第一個MCS-51單片機程序——點亮一隻LED,以及後來的流水燈程序等,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來完成的。 現在,一個最廉價的模擬器也才人民幣幾十元,一塊功能多些的單片機實驗板也才上百元,簡直就是學習者的天堂了。 網路也給愛好者提供了很多很好的資料,例如平凡的單片機網站。平凡的單片機網站上有非常詳細的51單片機基礎知識教程,寫得非常生動朴實,對初學者來說幫助極大,其它還有不少網站也提供這些內容,還有專供愛好者討論交流的論壇。 學習單片機技術有一定的難度,不花費一番努力是很難學會的,但是只要不斷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學習單片機永遠記住一句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方法。多動手做,哪怕是從點亮一隻指示燈開始,也要動手去做,否則就會永遠停留在書本上。 從51系列開始學單片機是個不錯的選擇:
1.書多、資料多
2.掌握51技術的人多,碰到問題能請教的老師也就多了
3.51系列的實驗晶元AT89C51價格低廉而且很容易買到,AT89C51晶元而且可以反復擦寫1000次以上,對於初學者來說真是太合適了,就算以後考慮工業運用,也可以先學透51後再學其他類型的單片機,畢竟技術是相通的。
4.相關的器材很廉價,具有絕大多數功能的下載型模擬器才幾十元,最簡單的專用編程器也才幾十元,如果有能力自己做編程器就更便宜。 學習單片機的第一步是看書,單片機是一個知識密集的東東,不看書是絕對不行的,北航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出版了大量單片機方面的好書,可以直接登錄他們的網站進行郵購。本人認為第一本書應該是8051單片機的基礎原理書。我看的第一本書是咬牙買的兵器工業出版社的《8051/8098單片機原理幾介面設計》,這本書不是別人向我推薦的,也不是教材,但它比較系統地介紹了51晶元的基礎知識,我正是通過這本書入門的,可以很系統地了解51單片機。對比我後來買的其它51方面的書籍,我還是推薦這本。雖然這些書籍一開始不一定能懂,不過確實很有用,很有嚼頭,可以先大致看一遍,不消化的可以以後在試驗實踐中反復研究。 學習單片機的第二步是購買工具,單片機晶元必須藉助編程器才能寫入程序,本人用的編程器是一種性能較好的TOP2003通用編程器,通用編程器的特點是專為開發單片機和燒寫各類存儲器而設計的通用機型,它的編程可靠性高,支持的器件品種很多,不過這些商品化的設備價格偏高,不太適合初學者,或者說有一定程度上的浪費。 本人向初學者推薦一類廉價的編程器,注意,我說的是「一類」,而不是一種特定型號的。
這種編程器一般具有以下特點:
1.沒有外殼,而是以裸露的線路板直接銷售
2.通常支持常用的單片機和一些其它的晶元,例如存儲器等
3.通常不是USB介面,一般採用串列或並行介面連接電腦
4.價格一般在一兩百元左右
本站暫時不打算做這樣的編程器,但若朋友們有需要,本人也可以考慮做一些提供給大家。
不過從長遠的方面考慮,購置一台通用編程器還是有必要的,需要了解的朋友可以搜索一下「單片機編程器」。 學習單片機的第三步是反復編程實踐,一個好的實驗平台非常重要,實驗平台的類型有許多,那些專業的產品動輒幾千元,不是普通愛好者能承受的,也完全沒有必要使用那樣的產品。象編程器一樣,有廉價實驗板作為替代,有的產品比那些專業器材更好,例如本站推出的MCS-51 Study Board V3.0和V5.0板,就是非常貼近實際使用的設計,如果給它們配上適當的軟體,是完全可以直接作為工業控制板而安裝在機械設備中使用的。 模擬器對單片機初學者來說既是那麼耳熟,同時又有些陌生,這主要是因為市場上傳統的模擬器價格都在千元以上,對經濟不是非常寬裕的人來說是不小的開支。同時模擬器是用來提高調試程序效率的,也不是非需不可的,所以站長在自學單片機的時候沒有用過模擬器,碰到程序出錯的時候,只好苦思冥想,或者在程序中插入一些驅動埠的指令,然後再接上一些發光二極體做簡單指示,一般調試一個程序,反復燒寫幾十次晶元是很經常的。 具備了必要的工具以後就可以開始學習單片機了,對單片機進行編程可以採用匯編語言或者C語言,匯編語言的特點是代碼緊湊,對初學者的電腦水平要求低、上手快,但是程序編寫工作量大,站長網站的程序範例就是採用匯編語言編寫的,這里說的C語言是專用於51單片機的C語言,它的特點是編寫效率高,但是對使用者的電腦水平要求高,最好是已經會C語言了,站長網站上也有單片機C語言教程,是磁動力工作室網站明浩站長編寫的,站長不會C語言,所以是從匯編語言開始學編程的。我認為初學單片機的人最好懂一些匯編語言,匯編語言可以直接控制單片機的資源,比如具體的單片機引腳、內存地址,掌握這些也是很有必要的,學會匯編語言可以打下比較好的基礎,很多參考書也是這么說的,如果你是專業單片機開發人員,那麼C語言效率高,更適合你。 自學匯編語言,首先要學會看懂別人的匯編語言程序,可以將匯編語言的指令翻譯成自己容易理解的功能描述性文字,詳細注釋在程序後面,這樣便於自己以後引用或者別人容易看懂。站長看到別人寫的一些匯編程序的注釋都非常少,這非常不利於初學者學習和互相交流,所以只要是站長寫的程序都做了非常詳細的注釋。 學習匯編語言可以參考相關的書,匯編語言有100多條指令,但是常用的指令也就二三十條,可以先記住常用的匯編指令,如果一時記不住可以列印在紙上慢慢熟悉,然後對別人的匯編程序再加以試驗驗證,最後還可以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對匯編程序的相關參數修改再反復試驗。 最後告訴朋友們一個秘密:學習單片機沒有捷徑!

閱讀全文

與51單片機模擬器使用教程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內核源碼超頻 瀏覽:224
怎樣把圖片文件夾轉化為壓縮包 瀏覽:460
程序員概率題 瀏覽:254
東營銀行app限額在哪裡設置 瀏覽:481
word虛擬列印pdf 瀏覽:733
pdf畫面 瀏覽:886
文件夾常用命令 瀏覽:203
被調侃的程序員 瀏覽:489
哪裡有無損音樂app下載 瀏覽:221
單片機如何使用proteus 瀏覽:991
java常用的伺服器 瀏覽:281
集結APP在哪裡下載 瀏覽:800
歐洲cf玩什麼伺服器 瀏覽:529
如何連接另一台電腦上的共享文件夾 瀏覽:681
如何讓桌面文件夾搬家到e盤 瀏覽:73
java自動格式化 瀏覽:619
ipad怎麼查看文件夾大小 瀏覽:583
手工粘土解壓球 瀏覽:552
在線視頻教育源碼 瀏覽:41
快四十學什麼編程 瀏覽: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