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單片機定時器的T0 和T1要分TH0和TL0/TH1和TL1賦值
th0和tl0是控制定時/計數器t0的,th1和tl1是針對t1的。也就是用th0和tl0中的數來控制t0到底定時多久或計數多少再進入中斷,th1和tl1也一樣。
至於定時器t0和t1的區別,其實使用上沒有區別,只是很多時候要同時用上兩個,比如定時的數只用th0和tl0裝不下,然後就要用兩個定時器級聯;
或者有時候要一邊定時一邊計數,那樣t0和t1也要同時用到
B. 單片機中TH0和TL0是什麼意思
TH 0和TL0都是單片機的8位定時器。TH 0中的H即為HIGH縮寫,它是表示定時器高八位。TL 0中L即為LOW縮寫,它所代表為低八位。
單片機定時器的工作就是,當低八位定時器滿溢後,向高八位進行進位。兩個八位的TH 0和TL 0構成了單片機的16為定時/計數器。
8051系列單片機有兩個定時器:T0和T1,分別稱為定時器和定時器T1,這兩個定時器都是16位的定時器/計數器;8052系列單片機增加了第三個定時器/計數器T2;它們都有定時或事件計數功能,常用於時間控制、延時、對外部時間計數和檢測等場合。
8051單片機的兩個定時器T0和T1分別都由兩個特殊功能寄存器組成;T0由特殊功能寄存器TH0和TL0構成,而T1則是由TH1和TL1構成。
作為定時器使用時,定時器計數8051單片機片內振盪器輸出經過12分頻後的脈沖個數,即:每個機器周期使定時器T0/T1的寄存器值自動累加1,直到溢出,溢出後繼續從0開始循環計數;所以,定時器的解析度是時鍾振盪頻率的1/12。
作為計數器使用時,通過引腳T0(P3.4)或T1(P3.5)對外部脈沖信號進行計數,當輸入的外部脈沖信號發生從1到0的負跳變時,計數器的值就自動加1;計數器的最高頻率一般是時鍾振盪頻率的1/24。
由此可知,不論是定時器還是計數器工作方式,定時器T0和T1均不佔用CPU的時間,除非定時器/計數器T0和T1溢出,才可能引起CPU中斷,轉而去執行中斷處理程序;所以說,定時器/計數器是單片機中效率高而工作靈活的部件。
C. 51單片機定時計數器T0,T1的組成與功能簡介
1、 主體結構
1)16位加法計數器,由高8位(THi)和低8位(TLi)SFR組成。
2)在用作計數器時,引腳P3。4(T0)和P3。5(T1)分別是兩個計數器的外部脈沖輸入端。
3)引腳P3。2(/INT0)和P3。3(/INT1)在位GATE=1時可用作T0、T1的門控信號。
4)SFR-TCON和TMOD控制T0和T1的運行狀態和工作方式。
2、 控制寄存器TCON(地址88H)
D7~D0:TF1 TR1 TF0 TR0 IE1 IT1 IE0 IT0
高4位與定時/計數器有關,低4位用於控制外部中斷。
TFi-定時/計數器溢出標志位;計數溢出時,硬體自動置1,在中斷允許條件下,是向CPU請求中斷的信號。中斷被響應後,硬體自動清0。該位也可由軟體置位和清0,(中斷屏蔽時)可以由軟體查詢測試。
TRi-定時/計數器運行控制位;該位置1時,定時/計數器才運行,否則,停止。
ITi-外部中斷請求電信號觸發方式選擇(0電平、1下降沿)
IEi-有外部中斷請求標志。
3、 工作方式寄存器TMOD(地址89H)
GATE C//T M1 M0 GATE C//T M1 M0
高4位控制T1,低4位控制T0。
M1 M0 工作方式選擇;T1沒有方式3
C//T 計數器/定時器方式選擇;在定時方式中,以振盪器輸出的脈沖的12分頻信號為計數單元,
即每一個機器周期計數加1。在計數方式中,內部硬體在每個機器周期的S5P2采樣外引腳狀態,當外部輸
入電平發生負跳變時,計數器加1。因此,外部事件計數時的最高計數頻率為晶振頻率的1/24。
GATE 門控位,當GATE=1時,Ti 工作受INTi引腳信號的控制,INTi=1時 Ti才能運行,否則停止。
4、 16位計數器的高、低位元組:TH0、TL0,TH1、TL1寄存器;
通過對高、低位元組設置初值,達到所要求的定時或計數的目的。
D. MCS-51單片機有多少個特殊功能寄存器它們的名稱和功能
MCS-51單片機內的I/O口鎖存器、定時器、串列口緩沖器以及各種控制寄存器和狀態寄存器都以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形式出現
。它們位於片內數據存儲器之上,離散地分布在80H~FFH的地址空間范圍內。MCS-51單片機特殊功能寄存器的總個數為26個
。其中有12個可以位定址,用戶可以通過位功能標記對這12個寄存器的任意一個有效位進行操作。
這些特殊功能寄存器頒在以下各個功能部件中:
(1)CPU:ACC、B、PSW、SP、DPTR(由DPL和DPH兩個8位寄存器組成);
(2)中斷系統:IP、IE;
(3)定時器/計數器:TMOD、TCOM、TL0、TH0、TL1、TH1;
(4)
並行I/O口:P0、P1、P2、P3;
(5)
串列口:SCON、SBUF、PCON。
51單片機的寄存器基本上都是8位的,而16位都是由兩個組裝起來的,例如DPTR以及定時器T0與T1
摘抄自:https://..com/question/498261582.html
E. 51單片機內部定時器t1和t0表示
t1表示定時器1,t0表示定時器0。
F. 結構組成中的THO、TLO、TH1和TL1與定時器/計數器是什麼關系
這是51單片機內部的兩個定時器/計數器T0和T1,每個計數器是16位的,由兩個寄存器組成,TH0、TL0組成T0,TH1、TL1組成T1。這四個屬於特殊功能寄存器,不叫結構組成。
G. 51單片機有兩個完全相同的16位定時器t0和t1,對還是錯,原因是什麼
t0,t1本質上沒有太大區別,都是一個可以數數的累加器。它們都有0到3,4種工作模式,常用的是模式一,就是當做16位的計算器來用,也比較常用它們的自動重裝模式(模式幾忘了)這個模式多是在寫uart(串口通信)時用的,這時只有t1可以用因為t1有內部的電路連接。其他模式基本不用了,你就不用換時間看了,t1,t2在不寫uart通信時可以理解為沒有區別。
手機打的,不容易啊,歡迎追問,更歡迎採納~^_^
H. 51單片機TMOD中m1 m0 和TH0 TH1以及TO T1的關系是什麼
m1m0確定定時器的工作方式,00~11分別對應於方式0到方式3.
TH0是T0的高八位定時寄存器。
TH1是T1的高八位定時寄存器。
I. 單片機中th1和tl1是干什麼的
1、TH1和TL1 分別指的是單片機中定時器1的Timer寄存器的高八位,低八位。
2、定時器的核心部件是一個加法(也有減法)的計數器,其本質是對秒沖進行計數。
只是計數脈沖來源不同:
如果計數脈沖來自系統時鍾,則為定時方式,此時定時器/計數器每12個時鍾或者每1個時鍾得到一個計數脈沖,計數值加1;
如果計數脈沖來自單片機外部引腳(T0為P3.1,T1為P3.5),則為計數方式,每來一個脈沖加1。
3、定時器1作為計數器時,TH1和TL1 保存計數值,當計數值到達最大時,可產生溢出標志位TF1。
定時器1作為定時器時,先對TH1和TL1設置初值(可以控制溢出時間,達到定時的目的),然後對系統內部時鍾進行計數,當溢出引起中斷時,需在定時器1的中斷服務函數中重新對TH1和TL1賦初值。
J. 單片機定時器T0和T1有什麼區別呀
單片機定時器T0和T1的區別:
1、工作方式選擇的不同。定時器T1沒有方式3 ,方式3隻適合定時器T0,使其增加一個8位定時器。若定時器T1選擇方式3,T1將停止工作,相當於TR1=0的情況。
2、工作方式控制位的不同。在工作方式寄存器TMOD中,高4位控制定時器T1,低4位控制定時器T0。
3、運行狀態的不同。定時器T0可分成2個獨立的8位定時器,而定時器T1則不能;定時器T1可作為串口的波特率發生器,而定時器T0則不能。
(10)51單片機t0和th1擴展閱讀:
51單片機中有兩個16位定時/計數器T0和T1(52系列有三個:T0、T1和T2),而定時/計數器T0和T1分別是由兩個8位的專用寄存器組成,即定時/計數器T0由TH0和TL0組成,T1由TH1和TL1組成。
此外,其內部還有2個8位的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和TCON,TMOD負責控制和確定T0和T1的功能和工作模式,TCON用來控制T0和T1啟動或停止計數,同時包含定時/計數器的狀態。其中:
TF1:定時器1溢出標志。定時/計數器溢出時由硬體置位。中斷處理時由硬體清除。或用軟體清除。
TF0:定時器0溢出標志。定時/計數器溢出時由硬體置位。中斷處理時由硬體清除,或用軟體清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定時器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