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操作系統 > android非同步機制

android非同步機制

發布時間:2022-07-08 09:18:15

android 開發中,有哪些坑需要注意

1、不要排斥新技術和新工具。

Android Studio 1.0 之後的版本,基本已經穩定到可以支持正常的工作開發的程度了。單純就書寫效率而言,Android Studio 帶來的好處絕對大於它和Gradle的學習成本。JetBrains的IDE,用過都說好。
還有就是適當的提升targetSdkVersion到新版本。
2、代碼設計方面的問題,大部分都能在Android系統源碼里找到解決方案。
當你想設計一個新模塊,或者實現一個新ui組件的時候,應該採用哪些設計模式、應該以哪種形式給外界提供介面之類的問題,大部分都可以參考Android系統的源碼,找到實現方式。Google為安卓程序員提供了一座現成的寶庫。
3、理解Android和java內存管理方式,至少要理解垃圾回收和Java的引用。
就好比學OC就要先理解黃金法則一樣,而java的內存管理,其實比OC要好理解多了。
這可能會幫助你大大減少程序非同步操作產生的空指針崩潰。也會幫助你理解為什麼濫用單例模式會導致內存的臃腫。還會幫助你養成不用「+」去連接超大字元串的好習慣。
4、ContentProvider並不是只有在跨進程共享數據的才有用,把資料庫表映射到一個獨立的uri是Google鼓勵的實現方式。
從設計上講,用uri(統一資源標識符)去描述數據,肯定比sql語句要理想。
從效果上講,用CursorLoader讀取數據是讓iOS程序員都羨慕不已的事情,作為android程序員,何苦不用呢。
5、理解Activity任務棧。
非Activity的Context對象如果直接啟動Activity會報錯,這只是一個表面現象,真正起作用的其實是Activity任務棧機制。
理解Activity任務棧機制以及Activity的各種啟動方式,會幫助解決大部分頁面關系錯亂問題,以及應用互相掉起、任務欄進入應用、後台彈窗引起的各種問題。
6、對於一些奇葩的第三方ROM,調用其非主流api的時候,可以使用反射。
在適配一些第三方ROM的的時候,調用一些在開發環境中沒有,但在運行環境中有的方法時,可以使用反射。
7、SQLite的鎖,是資料庫級別的鎖,也就是說同一個資料庫的寫操作無法並發執行。
所以,在資料庫設計的時候,如果表太多,盡量將沒有關聯的表拆到多個資料庫文件中。
8、Bitmap的內存佔用問題。
這是一個困擾2.X時代android程序員的問題。
2.X時代Bitmap對象雖然存儲在堆內存中,但是用了一個byte數組存儲其像素信息。通過計數器來記錄該像素信息被引用的個數。有人認為這個byte數組在native堆中,但事實上它也在堆中。
只有在使用者調用recycle()後,Bitmap對象才會釋放像素信息,才會在失去引用後,被垃圾回收機制銷毀。再加上DVM的heap size有嚴格的閥值,所以在使用大量圖片資源的時候,及其容易發生OOM。
解決辦法一般都是,用一個哈希表存儲Bitmap對象的軟引用,作為內存緩存,並在適當時機掉用其recycle()。
3.0以上版本Bitmap對象可以通過垃圾回收機制完全銷毀,理論上不用再調用recycle()。

❷ 如何自學android

學電腦不如學【視頻剪輯】,理由很簡單,容易學(不像其它行業學習成本高,難度大),適合短期3-4個月短期學習,而且行業缺口非常大,無論是找工作還是自己在家裡接私單,月收入輕松過萬,兩三萬也是稀鬆平常。【點擊進入】免費「短視頻剪輯後期」學習網址:
www.huixueba.net/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13&zdhhr-11y17r-281528507

因為現在【短視頻】的崛起,任何企業,任何工作室或者個人都需要製作剪輯大量的短視頻來包裝品牌,發抖音,發朋友圈,發淘寶等自媒體渠道做展示。因為每天都要更新並發布新內容,所以剪輯師根本招不夠,,供需失衡就造成了剪輯師高薪水。

而且剪輯這個技術並不需要高超的電腦技術,也不需要美術音樂造詣,基本都是固定套路,要什麼風格的片要什麼節奏,經過三四個月的培訓都可以輕松掌握。但凡有點電腦基礎會用滑鼠拖拽,會點擊圖標,會保存除非自己不想學,沒有學不會的。但是要學好學精,就一定要找專業負責的培訓機構了,推薦這個領域的老大:王氏教育。

在「短視頻剪輯/短視頻運營/視頻特效」處理這塊,【王氏教育】是國內的老大,每個城市都是總部直營校區。跟很多其它同類型大機構不一樣的是:王氏教育每個校區都是實體面授,老師是手把手教,而且有專門的班主任從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學習模式,提升會很快,特別適合0基礎的學生。王氏教育全國直營校區面授課程試聽【復制後面鏈接在瀏覽器也可打開】: www.huixueba.com.cn/school/yingshi?type=2&zdhhr-11y17r-281528507


大家可以先把【繪學霸】APP下載到自己手機,方便碎片時間學習——繪學霸APP下載: www.huixueba.com.cn/Scripts/download.html

❸ handler機制的原理

Handler主要用於非同步消息的處理:當發出一個消息之後,首先進入一個消息隊列,發送消息的函數即刻返回,而另外一個部分在消息隊列中逐一將消息取出,然後對消息進行處理,也就是發送消息和接收消息不是同步的處理。 這種機制通常用來處理相對耗時比較長的操作。

一、Handler的定義:
主要接受子線程發送的數據, 並用此數據配合主線程更新UI。
解釋:當應用程序啟動時,Android首先會開啟一個主線程 (也就是UI線程) , 主線程為管理界面中的UI控制項, 進行事件分發, 比如說, 你要是點擊一個 Button ,Android會分發事件到Button上,來響應你的操作。 如果此時需要一個耗時的操作,例如: 聯網讀取數據, 或者讀取本地較大的一個文件的時候,你不能把這些操作放在主線程中,如果你放在主線程中的話,界面會出現假死現象, 如果5秒鍾還沒有完成的話,會收到Android系統的一個錯誤提示 "強制關閉"。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把這些耗時的操作,放在一個子線程中,因為子線程涉及到UI更新,,Android主線程是線程不安全的, 也就是說,更新UI只能在主線程中更新,子線程中操作是危險的。 這個時候,Handler就出現了。,來解決這個復雜的問題 ,由於Handler運行在主線程中(UI線程中), 它與子線程可以通過Message對象來傳遞數據, 這個時候,Handler就承擔著接受子線程傳過來的(子線程用sedMessage()方法傳弟)Message對象,(裡麵包含數據) , 把這些消息放入主線程隊列中,配合主線程進行更新UI。
二、Handler一些特點
handler可以分發Message對象和Runnable對象到主線程中, 每個Handler實例,都會綁定到創建他的線程中(一般是位於主線程),它有兩個作用:
(1)安排消息或Runnable 在某個主線程中某個地方執行;
(2)安排一個動作在不同的線程中執行。
三、Handler實例
子類需要繼承Hendler類,並重寫handleMessage(Message msg) 方法, 用於接受線程數據。

❹ android 什麼是非同步載入

因為我們都知道在Android中的是單線程模型,不允許其他的子線程來更新UI,只允許UI線程(主線程更新UI),否則會多個線程都去更新UI會造成UI的一個混亂有些耗時的操縱(例如網路請求等),如果直接放到主線程中去請求的話則會造成主線程阻塞,而我們系統有規定的響應時間,當響應的時間超過了了阻塞的時間就會造成"Application No Response",也就是我們熟知的ANR錯誤解決上述問題的時候:我們一般使用的是線程或者線程池+Handler機制如果線程拿到一個數據需要去更新UI,那麼就需要Handler把子線程的更新UI的數據發消息給主線程,從而讓主線程去更新UI那麼還在使用Thread或ThreadPool+Handler的你是否已經厭倦這些繁瑣的操縱而且你會發現這些操作的代碼都很類似。所以AsyncTask就應運而生了。

❺ Android:在一個非主線程內直接調用UI線程的Handler實例,這樣沒問題嗎

我們開發應用程序的時候,處於線程安全的原因子線程通常是不能直接更新主線程(UI線程)中的UI元素的,那麼在Android開發中有幾種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其中方法之一就是利用Handler處理的。

下面說下有關Handler相關的知識。
多線程一些基礎知識回顧:
在介紹Handler類相關知識之前,我們先看看在Java中是如何創建多線程的
方法有兩種:
通過繼承Thread類,重寫Run方法來實現
通過繼承介面Runnable實現多線程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Handler是什麼?如何來用

Handler是這么定義的:
主要接受子線程發送的數據, 並用此數據配合主線程更新UI.

Handler的主要作用:主要用於非同步消息的處理

Handler的運行過程:
當(子線程)發出一個消息之後,首先進入一個(主線程的)消息隊列,發送消息的函數即刻返回,而在主線程中的Handler逐個的在消息隊列中將消息取出,然後對消息進行處理。這樣就實現了跨線程的UI更新(實際上還是在主線程中完成的)。
這種機制通常用來處理相對耗時比較長的操作,如訪問網路比較耗時的操作,讀取文大文件,比較耗時的操作處理等。

在大白話一點的介紹它的運行過程:
啟動應用時Android開啟一個主線程 (也就是UI線程) , 如果此時需要一個耗時的操作,例如: 聯網讀取數據,或者讀取本地較大的一個文件的時候,你不能把這些操作放在主線程中,如果你放在主線程中的話,界面會出現假死現象(這也就是你在主線程中直接訪問網路時會提示你異常的原因,如我們上篇文章所述Android主線程不能訪問網路異常解決辦法
)。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把這些耗時的操作,放在一個子線程中,因為子線程涉及到UI更新,Android主線程是線程不安全的,更新UI只能在主線程中更新.。
這個時候,Handler就出現了,來解決這個復雜的問題,由於Handler運行在主線程中(UI線程中), 它與子線程可以通過Message對象來傳遞數據, 這個時候,Handler就承擔著接受子線程傳過來的(子線程用sedMessage()方法傳弟)Message對象,(裡麵包含數據) , 把這些消息放入主線程隊列中,配合主線程進行更新UI。

接下來我們看看關於Handler都有哪些方法(它都能幹什麼):
其中Handler對象的一些主要方法,如下:

post(Runnable) postAtTime(Runnable,long)

postDelayed(Runnable long)

sendEmptyMessage(int)

sendMessage(Message)

sendMessageAtTime(Message,long)

sendMessageDelayed(Message,long)

正如方法名字中看到的,有兩類方法:

(1)在某個主線程中執行Runnable
(2)在子線程中發送一個消息,在主線程中檢測該消息處理

線程間傳遞Message對象的sendMessage方法和發送Runnable多線程對象的post方法。正對應著上面所說的兩個特性1)、2)

下面開發個Handler實例做說明:
用post的方法執行一個Runnable對象,在該對象中隨機產生一個10-100之間的隨機數,賦值到UI主線程中的TextView中線程,執行5次,每次相隔5秒, 拼接每次的數字, 最後執行結果應該如:10 22 33 44 61

主要代碼如下:
int i = 0;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handler.post(run);
}

Handler handler = new Handler(){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Message(Message msg){
String s = String.valueOf(msg.what);
TextView tv = (TextView)findViewById(R.id.textView);
tv.setText(tv.getText() + 」 」 + s);
}
};

Runnable run = new Runnable(){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Random r = new Random();
int rnum = r.nextInt((100 – 10) + 1) + 10;
handler.sendEmptyMessage(rnum);
handler.postDelayed(run, 5000);
i++;
if (i==5){
handler.removeCallbacks(run);
}
}
};

❻ Android 非同步消息處理機制的幾種實現

public class Calcul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ircularArea(); } public static void circularArea(){ int r=2; float π=3.14f; float circularArea = π*r*r; System.out.println(circularArea); }

❼ Android如何阻塞一個線程讓其等待一個時間發生之後再繼續執行

你所謂的線程阻塞是指的ui線程嗎?這應該是從你在開發的經驗以及測試當中去體驗的,如果你說是用代碼去判斷線程阻塞的話,估計比較復雜,也沒那個必要,android的機制在出現ui線程阻塞的話會出現anr給予用戶提示,出現這樣的情況是開發者在開發過程中就得去避免的!

❽ android多核,多線程該如何用

在程序開發的實踐當中,為了讓程序表現得更加流暢,我們肯定會需要使用到多線程來提升程序的並發執行性能。但是編寫多線程並發的代碼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相對棘手的問題,所以想要獲得更佳的程序性能,我們非常有必要掌握多線程並發編程的基礎技能。
眾所周知,Android 程序的大多數代碼操作都必須執行在主線程,例如系統事件(例如設備屏幕發生旋轉),輸入事件(例如用戶點擊滑動等),程序回調服務,UI 繪制以及鬧鍾事件等等。那麼我們在上述事件或者方法中插入的代碼也將執行在主線程。

一旦我們在主線程裡面添加了操作復雜的代碼,這些代碼就很可能阻礙主線程去響應點擊/滑動事件,阻礙主線程的 UI 繪制等等。我們知道,為了讓屏幕的刷新幀率達到 60fps,我們需要確保 16ms 內完成單次刷新的操作。一旦我們在主線程裡面執行的任務過於繁重就可能導致接收到刷新信號的時候因為資源被佔用而無法完成這次刷新操作,這樣就會產生掉幀的現象,刷新幀率自然也就跟著下降了(一旦刷新幀率降到 20fps 左右,用戶就可以明顯感知到卡頓不流暢了)。

為了避免上面提到的掉幀問題,我們需要使用多線程的技術方案,把那些操作復雜的任務移動到其他線程當中執行,這樣就不容易阻塞主線程的操作,也就減小了出現掉幀的可能性。

那麼問題來了,為主線程減輕負的多線程方案有哪些呢?這些方案分別適合在什麼場景下使用?Android 系統為我們提供了若干組工具類來幫助解決這個問題。
AsyncTask: 為 UI 線程與工作線程之間進行快速的切換提供一種簡單便捷的機制。適用於當下立即需要啟動,但是非同步執行的生命周期短暫的使用場景。
HandlerThread: 為某些回調方法或者等待某些任務的執行設置一個專屬的線程,並提供線程任務的調度機制。
ThreadPool: 把任務分解成不同的單元,分發到各個不同的線程上,進行同時並發處理。
IntentService: 適合於執行由 UI 觸發的後台 Service 任務,並可以把後台任務執行的情況通過一定的機制反饋給 UI。
了解這些系統提供的多線程工具類分別適合在什麼場景下,可以幫助我們選擇合適的解決方案,避免出現不可預期的麻煩。雖然使用多線程可以提高程序的並發量,但是我們需要特別注意因為引入多線程而可能伴隨而來的內存問題。舉個例子,在 Activity 內部定義的一個 AsyncTask,它屬於一個內部類,該類本身和外面的 Activity 是有引用關系的,如果 Activity 要銷毀的時候,AsyncTask 還仍然在運行,這會導致 Activity 沒有辦法完全釋放,從而引發內存泄漏。所以說,多線程是提升程序性能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使用多線程卻需要十分謹慎小心,如果不了解背後的執行機制以及使用的注意事項,很可能引起嚴重的問題。

❾ 為什麼Android要使用各種BroadcastReceiver

作為Android四大組件之一的BroadcastReceiver(廣播接收者),同Activity(活動)一樣,經常被大家用到,網上也是一堆對它的講解,那麼為什麼Android要用廣播接收者這種機制呢?
廣播分為:普通廣播和有序廣播
1.Normal broadcasts(普通廣播):Normal broadcasts是完全非同步的可以同一時間被所有的接收者接收到。消息的傳遞效率比較高。但缺點是接收者不能將接收的消息的處理信息傳遞給下一個接收者也不能停止消息的傳播。可以利用Context.sendBroadcast發送。
2.Ordered broadcasts(有序廣播):Ordered broadcasts的接收者按照一定的優先順序進行消息的接收。一次傳送到一個接收器。 隨著每個接收器依次執行,它可以將結果傳播到下一個接收器,或者它可以完全中止廣播,使得它不會被傳遞到其他接收器。 命令接收器運行可以用匹配的意圖過濾器的android:priority屬性控制; 具有相同優先順序的接收器將以任意順序運行。可以利用Context.sendOrderedBroadcast發送。
官網上介紹廣播是用的監聽系統網路狀況的例子,其實關鍵字在於「監聽」。
(1) 創建廣播接收者
BroadcastReceiver是一個抽象類,所以我們要創建自己的廣播接收者就要繼承它,繼承後會有提示重寫onReceive方法。
public class NetworkBroadcastReceiver extends BroadcastRecei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Receive(Context context, Intent intent) {
if (intent.getAction().equals(ConnectivityManager.CONNECTIVITY_ACTION)) {
ConnectivityManager manager = (ConnectivityManager) context.getSystemService(Context.CONNECTIVITY_SERVICE);
NetworkInfo activeNetwork = manager.getActiveNetworkInfo();
if (activeNetwork != null && activeNetwork.isAvailable()) {
Toast.makeText(context, "有網路連接", Toast.LENGTH_SHORT).show();
} else {
Toast.makeText(context, "無網路連接", Toast.LENGTH_SHORT).show();
}
}
}
}

廣播接收者的生命周期是從接收廣播開始,到onRecevier方法執行完成結束,時間很短,一般不允許處理大批量耗時操作。這里順便給出列印NetworkInfo的信息以供參考:
NetworkInfo:
type: WIFI[,type_ext: WIFI],
state: CONNECTED/CONNECTED,
reason: (unspecified),
extra: "TP-LINK_EFE8",
roaming: false,
failover: false,
isAvailable: true,
: false,
isIpv4Connected: true,
isIpv6Connected: false

[type: MOBILE[LTE],
state: CONNECTED/CONNECTED,
reason: connected,
extra: cmnet,
roaming: false,
failover: false,
isAvailable: true,
: false]

(2) 靜態注冊廣播
靜態注冊廣播,需要在AndroidManifest.xml中,添加<recevier/> 標簽,將廣播接收者注冊到應用中。要添加過濾器IntentFilter,由於系統網路變化時會發送ConnectivityManager.CONNECTIVITY_ACTION ("android.net.conn.CONNECTIVITY_CHANGE")的廣播,所以我們要監聽這條廣播。
<receiver android:name=".NetworkBroadcastReceiver">
<intent-filter android:priority="1000">
<action android:name="android.net.conn.CONNECTIVITY_CHANGE"/>
</intent-filter>
</receiver>

這里priority代表的是執行順序的優先順序,取值[-1000,1000],後面的有序廣播會講到。
(3) 動態注冊廣播
i.意圖過濾器 IntentFilter 用於給BroadcastReceiver綁定監聽廣播類型
ii.自定義的BroadcastReceiver,例如上文的
iii.注冊方法 Context.registerReceiver(Receiver, IntentFilter)
iv.反注冊方法 unregisterReceiver(Receiver)
IntentFilter mFilter = new IntentFilter(ConnectivityManager.CONNECTIVITY_ACTION);
mReceiver = new ();
registerReceiver(mReceiver, mFilter);

@Override
public void onDestroy() {
super.onDestroy();
unregisterReceiver(mReceiver);
}

這段代碼是成對出現的,可以在onCreate的時候注冊,在onDestroy的時候反注冊,也可以在onResume和onPause中執行這寫方法。不過Google API推薦的做法,在activity的onResume()中注冊,在onPause()反注冊。效果是當界面pause時,就不接收廣播,從而減少不必要的系統開銷。還有就是一定要主動反注冊你的廣播,否則會出現異常。
動態注冊和靜態注冊的差別:動態注冊後,廣播接收者會依賴Activity的生命周期,而靜態注冊的廣播不會,只要是系統有發出的廣播,它都會接收,與程序是否啟動無關。
(4) 發送普通廣播
具體使用的方法是sendBroadcast(Intent intent),通過隱式調用就可以,注意action是你自定義的,意思就是不可以發送系統廣播,我試了,直接就崩了。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
intent.setAction("com.fleming.chen.mybroadcast");
sendBroadcast(intent);

針對(3)(4)兩點,如果你要用到的廣播僅僅是應用里的,那麼你可以用LocalBroadcastManager這個類,它與上述描述中的區別在於:
LocalBroadcastManager.getInstance(context).registerReceiver(mReceiver, mFilter);

LocalBroadcastManager.getInstance(context).unregisterReceiver(mReceiver);

LocalBroadcastManager.getInstance(context).sendBroadcast(intent);

通過sendBroadcast發送的廣播,不會被通過LocalBroadcastManager類注冊的廣播接收者接收,反之也是如此,兩者是不可以」互通友誼「的,推薦使用LocalBroadcastManager來管理廣播。
(5) 發送有序廣播
上面講了那麼多都是普通廣播,那什麼又是有序廣播呢?
有序廣播關鍵在於這類廣播是有序的,上文中提到priority,這是IntentFilter的屬性,用來讓不同的廣播擁有不同的執行順序,即優先順序不同。
定義三種不同優先順序的廣播接收者:
public class MyBroadcastReceiver extends BroadcastRecei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Receive(Context context, Intent intent) {
if (intent.getAction().equals("com.fleming.chen.myreceiver")) {
String message = getResultData();
Toast.makeText(context, message, Toast.LENGTH_SHORT).show();
setResultData("這是修改後的數據");//第一個接收後處理一下,再交給下一個
}
}
}

public class MyBroadcastReceiver2 extends BroadcastRecei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Receive(Context context, Intent intent) {
if (intent.getAction().equals("com.fleming.chen.myreceiver")) {
String message = getResultData();//得到上一個的處理結果
Toast.makeText(context, message, Toast.LENGTH_SHORT).show();
abortBroadcast();//主動停止廣播,不再繼續傳下去
}
}
}

public class MyBroadcastReceiver3 extends BroadcastRecei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Receive(Context context, Intent intent) {
if (intent.getAction().equals("com.fleming.chen.myreceiver")) {
//此時雖然該廣播接收者也監聽了,不過也沒有內容
Toast.makeText(context, getResultData(), Toast.LENGTH_SHORT).show();
}
}
}

<receiver android:name=".MyBroadcastReceiver" >
<intent-filter android:priority="1000">
<action android:name="com.fleming.chen.myreceiver"/>
</intent-filter>
</receiver>
<receiver android:name=".MyBroadcastReceiver2">
<intent-filter android:priority="0">
<action android:name="com.fleming.chen.myreceiver"/>
</intent-filter>
</receiver>
<receiver android:name=".MyBroadcastReceiver3">
<intent-filter android:priority="-1000">
<action android:name="com.fleming.chen.myreceiver"/>
</intent-filter>
</receiver>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
intent.setAction("com.fleming.chen.myreceiver");
sendOrderedBroadcast(intent, null, null, null, 0, "這是初始的數據", null);

對於廣播的內容,在Android 7.0上做了修改,即Project Svelte:後台優化
Android 7.0 移除了三項隱式廣播,以幫助優化內存使用和電量消耗。此項變更很有必要,因為隱式廣播會在後台頻繁啟動已注冊偵聽這些廣播的應用。刪除這些廣播可以顯著提升設備性能和用戶體驗。
移動設備會經歷頻繁的連接變更,例如在 WLAN 和移動數據之間切換時。目前,可以通過在應用清單中注冊一個接收器來偵聽隱式 CONNECTIVITY_ACTION 廣播,讓應用能夠監控這些變更。由於很多應用會注冊接收此廣播,因此單次網路切換即會導致所有應用被喚醒並同時處理此廣播。
同理,在之前版本的 Android 中,應用可以注冊接收來自其他應用(例如相機)的隱式 ACTION_NEW_PICTURE 和 ACTION_NEW_VIDEO 廣播。當用戶使用相機應用拍攝照片時,這些應用即會被喚醒以處理廣播。
為緩解這些問題,Android 7.0 應用了以下優化措施:
面向 Android 7.0 開發的應用不會收到 CONNECTIVITY_ACTION 廣播,即使它們已有清單條目來請求接受這些事件的通知。在前台運行的應用如果使用 BroadcastReceiver 請求接收通知,則仍可以在主線程中偵聽 CONNECTIVITY_CHANGE。
應用無法發送或接收 ACTION_NEW_PICTURE 或 ACTION_NEW_VIDEO 廣播。此項優化會影響所有應用,而不僅僅是面向 Android 7.0 的應用。
如果您的應用使用任何 intent,您仍需要盡快移除它們的依賴關系,以正確適配 Android 7.0 設備。Android 框架提供多個解決方案來緩解對這些隱式廣播的需求。例如,JobScheler API 提供了一個穩健可靠的機制來安排滿足指定條件(例如連入無限流量網路)時所執行的網路操作。您甚至可以使用 JobScheler 來適應內容提供程序變化。
所以說,在Android的世界,到處都充滿著廣播,就是為了用來監聽手機的各種狀態,給用戶提醒,這是一種很好的用戶體驗,不過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廣播也不可以多用哦,

❿ 關於android中的gridview載入和AsyncTask非同步問題

gridview和listview一樣,都是在你滑動的時候都會重復多次執行你的baseAdapter里的getView函數里代碼,你把AsyncTask放在getview里的話他當然會多次非同步載入了。

閱讀全文

與android非同步機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文件夾變成了 瀏覽:560
linuxpython綠色版 瀏覽:431
怎麼下載小愛同學音箱app 瀏覽:554
python佔位符作用 瀏覽:76
javajdbcpdf 瀏覽:543
php網頁模板下載 瀏覽:192
python試講課pygame 瀏覽:409
安居客的文件夾名稱 瀏覽:677
家裡伺服器如何玩 瀏覽:451
網站源碼使用視頻 瀏覽:748
stc89c52單片機最小系統 瀏覽:452
郵件安全證書加密 瀏覽:416
雲伺服器如何訪問百度 瀏覽:279
常州電信伺服器dns地址 瀏覽:839
用小方塊製作解壓方塊 瀏覽:42
圖像壓縮編碼實現 瀏覽:68
特色功能高拋低吸線副圖指標源碼 瀏覽:71
西方哲學史pdf羅素 瀏覽:874
python最常用模塊 瀏覽:184
溫州直播系統源碼 瀏覽: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