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單片機的機器周期,震盪周期和指令周期
(1)振盪周期:也稱時鍾周期,是指為單片機提供時鍾信號的振盪源的周期,一般實驗板上為11.0592MHZ,12MHZ和24MHZ用的也比較多。
■ (2)狀態周期:每個狀態周期為時鍾周期的2倍,是振盪周期經二分頻後得到的。
■ (3)機器周期:一個機器周期包含6個狀態周期S1~S6,也就是12個時鍾周期。在一個機器周期內,CPU可以完成一個獨立的操作。
■ (4)指令周期:它是指CPU完成一條操作的所需的全部時間。
❷ 單片機掃描周期為100ms 定時周期為多少 ps:步驟
//100個1ms不就是100ms.
#include <reg51.h>
typedef unsigned char BYTE;
typedef unsigned int WORD;
BYTE N=1; //次數
void main(void)
{
InitTimer0();
Timing_cycle100ms();
}
void Timing_cycle100ms() //定時100ms
{
if(N=100)
{
//...............
}
}
void Timer0Interrupt(void) interrupt 1
{
TH0 = 0x1C;
TL0 = 0x18;
N++;
//add your code here!
}
void InitTimer0(void)
{
TMOD = 0x04;
TH0 = 0x1C; //計時1ms
TL0 = 0x18;
EA = 1;
ET0 = 1;
TR0 = 1;
}
❸ 單片機的周期
單片機的周期一般可以使用的話,十點左右,但是周期的可以設置自定義時間,這個時間的話,是你自己設定的,如果是程序裡面的話。
❹ 單片機的機器周期和時鍾周期分別怎麼算的,還請舉例說明下
單片機的機器周期=12秒/晶振頻率,時鍾周期=振盪周期,等於單片機晶振頻率的倒數,如常見的外接12M晶振,那它的時鍾周期=1/12M。
時鍾周期以時間動作重復的最小周期來度量,度量單位採用時間單位。在單個時鍾周期內(現代非嵌入式微處理器的這個時間一般都短於1納秒),邏輯零狀態與邏輯一狀態來回切換。由於發熱和電氣規格的限制,周期里邏輯零狀態的持續時間歷來要長於邏輯一狀態。
一般情況下,一個機器周期由若干個S周期(狀態周期)組成。通常用內存中讀取一個指令字的最短時間來規定CPU周期,(也就是 計算機通過內部或外部匯流排進行一次信息傳輸從而完成一個或幾個微操作所需要的時間)),它一般由12個時鍾周期(振盪周期)組成,也是由6個狀態周期組成。
(4)單片機掃描周期擴展閱讀
在一個時鍾周期內,CPU僅完成一個最基本的動作。由於時鍾脈沖是計算機的基本工作脈沖,它控制著計算機的工作節奏(使計算機的每一步都統一到它的步調上來)。顯然,對同一種機型的計算機,時鍾頻率越高,計算機的工作速度就越快。
但是,由於不同的計算機硬體電路和器件的不完全相同,所以其所需要的時鍾周頻率范圍也不一定相同。我們學習的 8051單片機的時鍾范圍是1.2MHz-12MHz。
一個機器周期包含六個狀態周期(用S表示)。一個狀態周期有兩個節拍(用P1、P2表示)。8051系列單片機的一個機器周期同6 個S周期(狀態周期)組成。也就是說一個機器周期=6個狀態周期=12個振盪周期(即時鍾周期)。
❺ 51單片機數碼掃描時間時間的問題
是50毫秒吧! 51/12MHZ的晶振能定50000毫秒? 1秒=1000毫秒 50000毫秒,循環20次是1000秒=16.5分鍾。
數碼管動態掃描j每個管掃描時長為10~20毫秒合適,也就是每個管子通電時間。先將一個管通電送段碼,延時讓它通10~20毫秒,通然後關掉再給另一個通電送段碼,延時讓它通10~20毫秒,如此循環,如果你用定時器做延時當然和定時器有關系了,在程序別的地方修改了定時器就會產生沖突。
❻ 單片機中的晶振周期、系統時鍾周期、機器周期各是什麼它們之間有何關系
晶振周期:晶振的振盪周期就是時鍾周期,比如12M晶振時鍾周期是1/12M;機器周期是單片機執行指令所消耗的最小時間單位。比如51是12分頻,51的1個機器周期劃分為6個狀態周期、12個節拍;12M晶振機器周期是1/12M*12=1S;
時鍾周期:也稱為振盪周期, 定義為時鍾脈沖的倒數 (可以這樣來理解,時鍾周期就是單 片機外接晶振的倒數, 例如 12M 的晶振, 它的時間周期就是 1/12 us) , 是計算機中最基本的、 最小的時間單位。
機器周期:單片機完成一次完整的具有一定功能的動作所需的時間周期。如一次完整的讀操作或寫操作對應的時間。一個機器周期=6個狀態周期。【指令周期】: 執行完某條指令所需要的時間周期,一般需要1~4個機器周期,如MUL AB指令是四機器周期指令。一個指令周期=1~4個機器周期。
關系:時鍾周期,是晶振頻率的倒數。 狀態周期,是時鍾周期的二倍。機器周期,是時鍾周期的12 倍。 如:晶振頻率是 12MHz,時鍾周期就是,(1/12)us。 狀態周期就是,(2/12)us。機器周期就是,(12/12)=1us。
例如:在MCS-51單片機的時鍾周期與振盪周期是相等的,12M晶振,振盪周期就是(1/12M)s,
機器周期的時序,由12個時鍾周期(12T)組成,在一些增強型的51單片機中,機器周期縮短為6T,甚至1T,以提高匯流排訪問速率。(飛利浦降為6T,STC已降為1T)
❼ 單片機程序的整個掃描周期是120ms,我如果加看門狗的話,看門狗的溢出時間設為多少合適呢
你要是有把握「整個掃描周期是120ms」,就選131ms;要是沒把握,或是系統要求不嚴格,考慮到以後程序會加長周期,就選長點的。
要我就選最長的,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