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21-01-11:linux中,如何看內存的使用情況呢
1./proc/meminfo
查看 RAM 使用情況最簡單的方法是通過 /proc/meminfo。這個動態更新的虛擬文件實際上是許多其他內存相關工具 (如:free / ps / top) 等的組合顯示。/proc/meminfo 列出了所有你想了解的內存的使用情況。進程的內存使用信息也可以通過 /proc//statm 和 /proc//status 來查看。
$cat/proc/meminfo
圖0:Linux下查看內存使用情況方法總結
2.atop
atop 命令是一個終端環境的監控命令。它顯示的是各種系統資源(CPU, memory, network, I/O, kernel)的綜合,並且在高負載的情況下進行了彩色標注。
$sudoatop
3.free
free 命令是一個快速查看內存使用情況的方法,它是對 /proc/meminfo 收集到的信息的一個概述。
$free-h
4.GNOME System Monitor
GNOME System Monitor 是一個顯示最近一段時間內的 CPU、內存、交換區及網路的使用情況的視圖工具。它還提供了一種查看 CPU 及內存使用情況的方法。
$gnome-system-monitor
5.htop
htop 命令顯示了每個進程的內存實時使用率。它提供了所有進程的常駐內存大小、程序總內存大小、共享庫大小等的報告。列表可以水平及垂直滾動。
$htop
6.KDE System Monitor
功能同 4 中介紹的 GENOME 版本。
$ksysguard
7.memstat
memstat 是一個有效識別 executable(s), process(es) and shared libraries 使用虛擬內存情況的命令。給定一個進程 ID,memstat 可以列出這個進程相關的可執行文件、數據和共享庫。
$memstat-p
8.nmon
nmon 是一個基於 ncurses 的系統基準測試工具,它可以監控 CPU、內存、I/O、文件系統及網路資源等的互動模式。對於內存的使用,它可以實時的顯示總 / 剩餘內存、交換空間等信息。
$nmon
9.ps
ps 命令可以實時的顯示各個進程的內存使用情況。Reported memory usage information includes %MEM (percent of physical memory used), VSZ (totalamount of virtual memory used), and RSS (total amount of physical memory used)。你可以使用 「–sort」 選項對進程進行排序,例如按 RSS 進行排序:
$psaux–sort-rss
圖8:Linux下查看內存使用情況方法總結
10.smem
smem 命令允許你統計基於 / proc 信息的不同進程和用戶的內存使用情況。內存使用情況的分析可以導出圖表(如條形圖和餅圖)。
11.top
top 命令提供了實時的運行中的程序的資源使用統計。你可以根據內存的使用和大小來進行排序。
12.vmstat
vmstat 命令顯示實時的和平均的統計,覆蓋 CPU、內存、I/O 等內容。例如內存情況,不僅顯示物理內存,也統計虛擬內存。
❷ linux系統上有沒有什麼跑分工具
有的,UNIXBENCH是linux、unix測試系統基準性能的經典工具,UNIXBENCH測試包含了系統調用、讀寫、進程、2D、3D、管道、運算、C庫等系統基準性能,它的優點在於提供了對系統性能的一種評價體系,為系統評分,如此方便對系統作對比測試;但UNIXBENCH在網路性能測試欠缺。
❸ 如何基準測試Linux PC的性能
有個Unigine軟體專門測試顯示性能,你可以看看自己系統的軟體倉庫有沒有這個軟體包,如果沒有就到官網下載,這個軟體是商業版要收費的,可下載試用版。 還有個Phoronix Test Suite套件也包含有顯示性能測試組件,這個是開源免費的。
❹ LINUX是什麼
Linux是一套免費使用和自由傳播的類Unix操作系統,是一個基於POSIX和Unix的多用戶、多任務、支持多線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統。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Linux得到了來自全世界軟體愛好者、組織、公司的支持。它除了在伺服器操作系統方面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以外,在個人電腦、嵌入式系統上都有著長足的進步。使用者不僅可以直觀地獲取該操作系統的實現機制,而且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來修改完善這個操作系統,使其最大化地適應用戶的需要。
Linux不僅系統性能穩定,而且是開源軟體。其核心防火牆組件性能高效、配置簡單,保證了系統的安全。在很多企業網路中,為了追求速度和安全,Linux操作系統不僅僅是被網路運維人員當作伺服器使用,Linux既可以當作伺服器,又可以當作網路防火牆是Linux的 一大亮點。
Linux與其他操作系統相比 ,具有開放源碼、沒有版權、技術社區用戶多等特點 ,開放源碼使得用戶可以自由裁剪,靈活性高,功能強大,成本低。尤其系統中內嵌網路協議棧 ,經過適當的配置就可實現路由器的功能。這些特點使得Linux成為開發路由交換設備的理想開發平台。
而且Linux前景好、待遇高、就業范圍多,非常適合零基礎人員學習,如果你想要學習的話,我感覺這里還不錯。
❺ 什麼是liux系統,
1991 年的十月,當初網際網路還不像現在這麽普遍,上網的人大部分都隸屬於一些研究機構,或者是大學裡面的學生、教授,有一個名為 Linus Torvalds 的年輕芬蘭大學生在 comp.os.minix 這個新聞群組上發表了這樣一封內容不怎麽起眼的 POST:
Hello everybody out there using minix -
I'm doing a (free) operation system (just a hobby,
won't be big and professional like gnu) for 386(486) AT clones.
這個 Linus 的興趣(hobby)就是 Linux 核心程式 0.02 版的原始碼,當初還是個大學生的 Linus 大概完全沒想到當初被他視為個人興趣的程式,在幾年以後會有超過千萬個使用者,由他自己帶頭開發的作業系統現在已經在世界各地受到普遍的歡迎,還被視為是軟體業巨人微軟公司大力促銷的 NT 系統最大的競爭對手。
Linux 是一套 Unix-like 的作業系統,是 Unix 的一種,它控制整個系統基本服務的核心程式 (kernel) 是由 Linus 帶頭開發出來的,「Linux」這個名稱便是以「Linus's Minix」來命名,Linus 選擇用「大眾公有版權」 (GPL)的方式來發行這份程式,這個版權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形式與散 Linux 的原始程式,換句話說,Linux 實際上是「免費的」,使用者在網路上就可以抓到 Linux 的原始程式碼,隨心所欲的與更改 Linux 的原始程式,在網際網路的日漸盛行以及 Linux 開放自由的版權之下,吸引了無數電腦高手投入開發、改善 Linux 的核心程式,使得 Linux 的功能日見強大,所以今日我們可以在網路上免費下載 Linux 使用,或者花很少的一點費用就可以取得 Linux 光碟,這都是因為 Linux 是 GPL 版權的緣故。
除了核心程式以外,一個作業系統還需要其他的系統程式跟應用程式才有實用性,Linux 系統中常用的系統程式大部份是美國自由軟體基金會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開發出來的軟體,而且也有不少機構或個人為 Linux 開發應用程式,這些程式一樣大多都是自由軟體,任何人都可以免費的在網路上取得,不過自行去取得這些程式再一一安裝非常不便,於是有些公司或團體就會去搜集、整合 Linux 上的程式,把「核心-系統程式-應用程式」總合起來構成一個完整的作業系統,讓一般使用者可以簡便的安裝完整個系統,這就是所謂的「安裝套件」(distribution),我們一般講的 Linux 系統便是針對這些安裝套件而言,同樣是 Linux 系統,卻分成不同公司、機構整合出來的不同安裝套件,這就是大家常常在網路上看到 Linux 有那麽多「種」的原因。
Linux 具有 Unix 系統的程式介面跟操作方式,也繼承了 Unix 穩定有效率的特點。網路上安裝 Linux 的主機連續運做一年以上而不曾當機、不必關機是稀鬆平常的事,不過 Linux 卻不像一般 Unix 要負擔龐大的版權費用,也不需要在專屬的昂貴硬體上才可以使用;Linux 可以在一般的 i386 PC 上執行,效能又高,自然而然的接收了過去幾十年來在 Unix 上累積的程式資源跟使用者,加上 GPL 的版權允許大家自由散 Linux 的原始碼,並針對自己的需求修改程式,使得 Linux 在目前已經成為非常受人歡迎的一個多人多工、免費、穩定、效率高、可以在包括 i386、Sparc、Alpha、Mips、PPC 等眾多不同電腦系統平台上執行的作業系統 。
=====
1991年8月,芬蘭的一個學生在comp.os.minix新聞組貼上了以下這段話:
你好,所有使用minix的人 -我正在為386(486)AT做一個免費的操作系統(只是為了愛好,不會象gnu那樣很大很專業).
這名學生就是Linus Torvalds, 而他所說的'愛好'就變成我們今天知道的Linux.
Linux引起黑客們(hacker)的注意,通過計算機網路加入了Linux的內核開發,Linux傾向於成為一個黑客的系統----直到今天,在Linux社區里內核的開發被認為是真正的編程.由於一批高水平黑客的加入,使Linux發展迅猛.
作為一個具備所有特性的類似POSIX的操作系統,Linux並非僅由Linus一人開發,而是由全世界 幾百個程序員共同開發的.有趣的是這個巨大的全世界的開發活動不是很協調. 當然, Linus 為內核定了調子,但Linux並不只是內核. 沒有一個管理組織;一個俄羅斯學生得到一塊新的 主板,就寫了驅動程序支持這塊主板. 馬里蘭的一個系統管理員需要備份軟體, 就寫一個,並把它傳給任何需要的人. 好象總是在正確的時間發生正確的事.
到1993年底94年初,Linux 1.0終於誕生了! Linux1.0已經是一個功能完備的操作系統,而且內核寫得緊湊高效,可以充分發揮硬體的性能,在4M內存的80386機器上也表現得非常好,至今人們還在津津樂道於此,不過自從2.1.xx系列的內核Linux開始走高端的路子----硬體的發展太快了,但是Linux不會失去它的本色.Linux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移植性,大約在1.3版本之後,開始向其他硬體平台上移植,包括弧稱最快的CPU---Digital Alpha(至少目前主頻是最高的).所以不要總把Linux與低檔硬體平台聯繫到一塊,Linux發展到今天,這是一個誤區,它只是將硬體的性能充分發揮出來而已,Linux必將從低端應用橫掃到高端應用!
在Linux的發展歷程上還有一件重要的事:Linux加入GNU並遵循公共版權許可證(GPL).此舉大大加強了GNU和Linux,幾乎所有應用的GNU庫/軟體都移植到Linux,完善並提高了Linux的實用性,而GNU有了一個根基,我現在也搞不清楚到底是GNULinux呢還是基於Linux的GNU. :-)更重要的是遵循公共版權許可證,在繼承自由軟體的精神的前提下,不再排斥對自由軟體的商業行為(如把自由軟體打包以光碟形式出售),不排斥商家對自由軟體進一步開發,不排斥在Linux上開發商業軟體.
另一個有趣的事是你可不花錢就得到Linux. 你只要有時間並願意下載,你就可以免費得到大多數軟體.
為了使Linux變的容易使用,Linux也有了許多發布版本,發布版實際上就是一整套完整的程序組合。現在已經有許多不同的Linux發行版和各自的版本號,為了不產生混淆,我們先解釋一些常提到的術語。
當我們提到的Linux時,一般是指"Real Linux",即內核,是所有UNIX操作系統的「心臟」。但光有linux並不能成為一個可用的操作系統。還需要許多軟體包,編譯器,程序庫文件,Xwindow系統等等。因為組合方式不同,面向用戶對象不同,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有許多不同的Linux發行版的原因。
各地出現了很多的Linux發行版,如Slackware,Redhat,Suse,TurboLinux,OpenLinux等十多種,而且還在增加,注意,嚴格來說,你不能說"Redhat Linux""Suse Linux""SlackwareLinux"等等,Linux主要指操作系統內核,對所有發行版內核原代碼都是一樣的(但集成的內核版本可能因發行時間不同而有所不同).
越來越多的公司在Linux上開發商業軟體或把其他Unix平台的軟體移植到Linux上來,如今很多IT業界的大腕IBM, Intel, Oracle, Infomix, Sysbase,Corel,Netscape,CA,Novell等都宣布支持 Linux!商家的加盟彌補了純自由軟體的不足和發展障礙,Linux迅速普及到廣大計算機愛好者,並且進入商業應用,正是打破某些公司壟斷文化圈的希望所在!!
Linux是愛好者們通過Internet協同開發出來的,當然它的網路功能十分強大,比如你可以通過ftp,nfs等來安裝Linux,用它來做網關等等.隨著Linux的發展衍生出來的應用恐怕出乎Linus本人最初的預料,如有人用它來做路由器,有人來做嵌入式系統,有人來做實時性系統......常有新手問Linux能做什麼,其實它不象那些中看不中用的操作系統,不在於你用它能幹什麼,而在於你想干什麼!
感謝Internet的飛速發展使得全世界的程序開發員有了一種全新的有效溝通方法。還要感謝在數年之前由Richard Stallman主持的GNU項目。Linux在幾年後變成了一個完整的操作系統。它的能量特到了釋放,它變得非常可靠,並且每天都會有新的改進加入進去。
為了使Linux變的容易使用,Linux也有了許多發布版本,發布版實際上就是一整套完整的程序組合。現在已經有許多不同的Linux發行版和各自的版本號,為了不產生混淆,我們先解釋一些常提到的術語。
當我們提到的Linux時,一般是指"Real Linux",即內核,是所有UNIX操作系統的「心臟」。但光有linux並不能成為一個可用的操作系統。還需要許多軟體包,編譯器,程序庫文件,Xwindow系統等等。因為組合方式不同,面向用戶對象不同,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有許多不同的Linux發行版的原因。
Linux是一個在386/486/Pentium PC機上運行的Uinux系統.Linux系統具有最新 Unix的全部功能,包括真正的多任務,虛擬存儲,共享庫函數,即時負載,優越的存儲管理和TCP/IP,UUCP網路工具.Linux系統及其發展均符合Posix標准.其內核支持Ethernet,PPP,SLIP,NFS,AX.25,IPX/SPX(Novell),NCP(Novell)等.系統應用包括tellnet,rlogin,ftp,Mail,gopher,talk,term,news(tin,trn,nn)等全套UNIX工具包.X圖形庫,包括xterm,fvwm,xxgdb, mosaic, xv, gs, xman等全部X-Win應用工具.商業軟體有Motif,WordPerfect.中文工具已有Cxterm,celvis,cemasc,cless,hztty,cytalk,ctalk,cmail,等,可以處理GB,BIG5,HZ文件.此外還有DOS模擬軟體,可以運行DOS/Win下的軟體。
Linux由於其系統軟體的免費獲取,硬體費用低廉的特點,近年來發展迅猛.Linux的應用軟體已達上千兆.從DOS環境摸擬到圖像,音響信號的處理,從游戲到中文軟體,無所不包.各大軟體公司已紛紛開始推出Linux版本的商業軟體.最近,對Linux所做的基準測試表明,Pentium/100的速度可以跟SUN/200蓖美.94年底在華盛頓萬國會議中心召開了Linux世界年會,各大軟體公司都派出了陣容強大的代表團.
❻ linux認證有哪些
1. CompTIA Linxu+
CompTIA Linux+ 是LPI(Linux Professional Institute,Linux專業委員會)主辦的一個Linux認證,在全世界范圍內提供培訓。其提供的Linux相關知識,可以用於從事一大批Linux相關專業的工作,如Linux管理員、高級網路管理員、系統管理員、Linux資料庫管理員和Web管理員。如果任何人想從事安裝和維護Linux操作系統,該課程會幫助他達到認證要求,並且通過提供對Linux系統更寬闊的認識,能夠為通過考試做好准備。LPI的CompTIA Linux+認證的主要目的就是,提供給證書持有者足夠扎實的,關於安裝軟體、操作、管理和設備排障的知識。我們可以付出一定的費用、時間和努力,完成CompTIA Linux+,同時獲得三個業內認可的證書:LPI LPIC-1和SUSE Certified Linux Administrator (CLA)證書。
認證代碼 : LX0-103,LX0-104(2015年3月30日啟動)或者LX0-101,LX0-102
題目數量:每次考試60道題
題目類型:多選
考試時長:90分鍾
要求:A+,Network+,並且有至少12個月的Linux管理經驗
分數線:500 (對於200-800的范圍來說)
語言:英語,將來會有德語,葡萄牙語,繁體中文,西班牙。
有效期:認證後三年有效
注意:不同系列的考試不能合並。如果你考的是LX0-101,那麼你必須考LX0-102完成認證。同樣的,LX0-103和LX0-104又是一個系列。LX0-103和LX0-104系列是LX0-101和LX0-102系列的升級版。
2. LPIC
LPIC,全稱Linux專業委員會認證( Linux Professional Institute Certification),是Linux專業委員會的一個Linux認證程序。這是一個多級別的認證程序,要求在每個級別通過一系列(通常是兩個)的認證考試。該認證有三個級別,包括初級水平認證 LPIC-1 ,高級水平認證 LPIC-2和最高水平認證 LPIC-3。前兩個認證側重於 Linux系統管理,而最後一個認證側重一些專業技能,包括虛擬化和安全。為了得到 LPIC-3 認證,一個持有有效的 LPIC-1 與LPIC-2 認證的考生必須通過300復雜環境測試、303安全測試、304虛擬化測試和高可用性測試中的一個。LPIC-1認證按照證書持有者可以通過運行Linux,使用命令行界面和基本的網路知識安裝,維護,配置等任務而設計,LPIC-2測試考生是否作為管理中小型混合網路的候選人。LPIC-3認證是為企業級Linux專業技能設計所設計,代表了最高的專業水平和不針對特定 Linux 發行版的行業認證。
認證代碼:LPIC-1(101和102),LPIC-2(201和202)和LPIC-3(300,303或者304)
題目類型:60個多項選擇
考試時長:90分鍾
要求:無,建議有 Linux Essentials 認證
分數線:500(在200-800的范圍內)
語言:LPIC-1:英語,德語,義大利語,葡萄牙語,西班牙語(現代),漢語(簡體),漢語(繁體),日語
LPIC-2:英語,德語,葡萄牙語,日語
LPIC-3:英語,日語
有效期:退休之後五年內仍然有效
3.Oracle Linux OCA
Oracle聯合認證(OCA)為個人而定製,適用於那些想證明其部署和管理Oracle Linux操作系統的知識牢固的人。該認證專業知識僅僅針對Oracle Linux發行版,這個系統完全是為Oracle產品特別剪裁的,可以運行Oracle設計的系統,包括Oracle Exadata資料庫伺服器,Oracle Exalytics In-Memory 伺服器,Oracle Exalogic 均衡雲,和Oracle資料庫應用等。Oracle Linux的「堅不可摧企業內核」為企業應用帶來了高性能、高擴展性和穩定性。OCA認證覆蓋了如管理本地磁碟設備、管理文件系統、安裝和移除Solaris包與補丁,優化系統啟動過程和系統進程。這是拿到OCP證書系列的第一步。OCA認證以其前身為Sun Certified Solaris Associate(SCSAS)而為人所知。
認證代碼:OCA
題目類型:75道多項選擇
考試時長:120分鍾
要求:無
分數線:64%
有效期:永遠有效
4. Oracle Linux OCP
Oracle專業認證(OCP)是Oracle公司為Oracle Linux提供的一個認證,覆蓋更多的進階知識和技能,對於一個Oracle Linux管理員來說。它囊括的知識有配置網路介面、管理交換分區配置、崩潰轉儲、管理軟體、資料庫和重要文件。OCP認證是技術性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基準測試,這些知識與技能需要在公司里廣泛用於開發、部署和管理應用、中間件和資料庫。Oracle Linux OCP的工作機會在增長,這得益於工作市場和經濟發展。根據考試綱領,證書持有者有能力勝任安全管理、為Oracle 資料庫准備Oracle Linux系統、排除故障和進行恢復操作、安裝軟體包、安裝和配置內核模塊、維護交換空間、完成用戶和組管理、創建文件系統、配置邏輯卷管理(LVM)、文件分享服務等等。
認證代碼:OCP
題目類型:60至80道多項選擇題
考試時長:120分鍾
要求:Oracle Linux OCA
分數線:64%
有效期:永遠有效
5. RHCSA
RHCSA是紅帽公司作為紅帽認證系統工程師推出的一個認證程序。RHCSA們是指一些擁有在著名的紅帽Linux環境下完成核心系統管理技能和能力的人。這是一個入門級的認證程序,關注在系統管理上的實際勝任能力,包括安裝、配置一個紅帽Linux系統,接入一個可用的網路提供網路服務。一個紅帽認證的系統管理員可以理解和使用基本的工具,用以處理文件、目錄、命令行環境和文檔;操作運行中的系統,包括以不同的啟動級別啟動、識別進程、開啟和停止虛擬機和控制服務;使用分區和邏輯卷配置本地存儲;創建和配置文件系統和文件系統屬性,包括許可權、加密、訪問控制列表和網路文件系統;部署配置和維護系統,包括軟體安裝、更新和核心服務;管理用戶和組,包括使用一個中心的目錄用於驗證;安全性的工作,包括基本的基本防火牆和SELinux配置。要獲得RHCE和其他認證,首先得認證過RHCSA。
認證代碼:RHCSA
課程代碼:RH124,RH134和RH199
考試代碼:EX200
考試時長:21-22小時,取決於選擇的課程
要求:無。有一些Linux基礎知識更好
分數線:300總分,210過(70%)
有效期:3年
6. RHCE
RHCE,也叫做紅帽認證工程師,是一個中到高級水平的認證程序,為一些想要學習更多技能和知識,成為一個負責紅帽企業Linux的高級系統管理員的RHCSA開設的,RHCE應該有能力、知識和技能來配置靜態路由、包過濾、NAT、設定內核運行參數、配置一個ISCSI初始化程序,生成並發送系統用量報告、使用shell腳本自動完成系統維護任務、配置系統日誌,包括遠程日誌、提供網路服務如HTTP/HTTPS、FTP、NFS、SMB、SMTP、SSH和NTP等等。推薦希望獲得更多高級水平的認證的RHCSA們、已經完成系統管理員I,II和III、或者已經完成RHCE 快速跟進培訓的人們參加認證。
認證代碼:RHCE
課程代碼:RH124,RH134,RH254和RH199
考試代碼:EX200和EX300
考試時長:21-22個小時,取決於所選課程
要求:一個RHCSA證書
分數線:300總分,210過(70%)
有效期:3年
7. RHCA
RHCA即紅帽認證架構師,是紅帽公司的一個認證程序。它的關注點在系統管理的實際能力,包括安裝和配置一個紅帽Linux系統,並加入到一個可用網路中運行網路服務。RHCA是所有紅帽認證中最高水平的認證。考生需要選擇他們希望針對的領域,或者選擇合格的紅帽認證的任意組合來創建一個他們自己的領域。這里有三個主要的領域:數據中心、雲和應用平台。精通數據中心領域的RHCA能夠運行、管理數據中心;而熟悉雲的可以創建、配置和管理私有雲和混合雲、雲應用平台以及使用紅帽企業Linux平台的靈活存儲方案;精通應用平台集合的RHCA擁有技能如安裝、配置和管理紅帽JBoss企業應用平台和應用,雲應用平台和混合雲環境,藉助紅帽的OpenShift企業版,使用紅帽JBoss數據虛擬化技術從多個資源里組合數據。
認證代碼:RHCA
課程代碼:CL210,CL220.CL280,RH236,RH318,RH413,RH436,RH442,JB248和JB450
考試代碼:EX333,EX401,EX423或者EX318,EX436和EX442
考試時長:21-22個小時,取決於所選課程
要求:未過期的RHCE證書
分數線:300總分,210過(70%)
有效期:3年
8. SUSE CLA
SUSE認證Linux管理員(SUSE CLA)是SUSE推出的一個初級認證,關注點在SUSE Linux企業伺服器環境下的日常任務管理。為了獲得SUSE CLA認證,不用必須完成課程任務,只需要通過考試就能獲得認證。SUSE CLA們能夠、也有技術去使用Linux桌面、定位並利用幫助資源、管理Linux文件系統、用Linux Shell和命令行工作、安裝SLE 11 SP22、管理系統安裝、硬體、備份和恢復、用YaST管理Linux、Linux進程和服務、存儲、配置網路、遠程接入、SLE 11 SP2監控,任務自動化和管理用戶訪問和安全工作。我們可以同時獲得SUSE CLA,LPIC-1和CompTIA Linux認證,因為SUSE,Linux Professional Institute和CompATI合作提供了這個同時獲得三個Linux認證的機會。
認證代碼:SUSE CLA
課程代碼:3115,3116
考試代碼:050-720,050-710
問題類型:多項選擇
考試時長:90分鍾
要求:無
分數線:512
9. SUSE CLP
SUSE認證Linux專業人員(CLP)是一個認證程序,為那些希望獲得關於SUSE Linux企業伺服器更多高級且專業的知識的人而服務。SUSE CLP是通過SUSE CLA認證後的下一步。應該通過CLA的考試並擁有證書,然後通過完成CLP的考試才能獲得CLP的認證。通過SUSE CLP認證的人員有能力完成安裝和配置SLES 11系統、維護文件系統、管理軟體包、進程、列印、配置基礎網路服務、samba、Web伺服器、使用IPv6、創建和運行bash shell腳本。
認證代碼:SUSE CLP
課程代碼:3115,3116和3117
考試代碼:050-721,050-697
考試類型:手寫
考試時長:180分鍾
要求:SUSE CLA 認證
10. SUSE CLE
SUSE認證Linux工程師(CLE)是一個工程師級別的高級認證,為那些已經通過CLE考試的人准備。為了獲得CLE認證,人們需要已經獲得SUSE CLA和CLP的認證。獲得CLE認證的人員擁有架設復雜SUSE Linux企業伺服器環境的技能。CLE認證過的人可以配置基本的網路服務、管理列印、配置和使用Open LDAP、samba、IPv6、完成伺服器健康檢測和性能調優、創建和執行shell腳本、部署SUSE Linux企業板、通過Xen實現虛擬化等等。
認證代碼:SUSE CLE
課程代碼:3107
考試代碼:050-723
考試類型:手寫
考試時長:120分鍾
要求:SUSE CLP 10或者11證書
11. LFCS
Linux基金會認證系統管理員(LFCS)認證考生使用Linux和通過終端環境使用Linux的知識。LFCS是Linux基金會的一個認證程序,為使用Linux操作系統工作的系統管理員和工程師准備。Linux基金會聯合業內專家、Linux內核社區,測試考生的核心領域、關鍵技能、知識和應用能力。通過LFCS認證的人員擁有一些技能、知識和能力,包括在命令行下編輯和操作文件、管理和處理文件系統與存儲的錯誤、聚合分區作為LVM設備、配置交換分區、管理網路文件系統、管理用戶帳號/許可權和屬組、創建並執行bash shell腳本、安裝/升級/移除軟體包等等。
認證代碼:LFCS
課程代碼:LFCS201,LFCS220(可選)
考試代碼:LFCS 考試
考試時長:2小時
要求:無
分數線:74%
語言:英語
有效期:兩年
12. LFCE
Linux基金會認證工程師(LFCE),是Linux基金會為Linux工程師推出的認證。相比於LFCS,通過LFCE認證的人員在Linux方面擁有更大范圍的技能。這是一個工程師級別的高級認證程序。LFCE認證的人具備一些網路管理方面的技能和能力,如配置網路服務、配置包過濾、監控網路性能、IP流量、配置文件系統和文件服務、網路文件系統、從倉庫安裝/升級軟體包、管理網路安全、配置iptables、http服務、代理服務、郵件服務等等。由於其為高級工程級別的認證程序,所以普遍認為相比LFCS,學習和通過的難度更大些。
認證代碼:LFCE
課程代碼:LFS230
考試代碼:LFCE 考試
考試時長:2小時
要求:認證過LFCS
分數線:72%
語言:英語
有效期:2年
❼ 為什麼說 Linux 容器將顛覆虛擬化
Mark Shuttleworth在十幾年前發起了Ubuntu inux項目,現在他在Canonical(一家提供Ubuntu支持服務的公司)主管戰略和用戶體驗。他認為新一輪的伺服器虛擬化浪潮與前一輪不太相同。
在他的指導下,Canonical和其他的Linux機構一樣,在其發布版本中先是Xen Hypervisor,接著是KVM然後繼續支持Docker,成功地趕上了虛擬化的幾輪潮流。當Eucalyptus是用的可計算雲控制器時該公司成為排頭兵,而當業界開始支持另一個開源項目- OpenStack而且OpenStack做為Linux的首選被部署到多個公有雲上時,他們也迅速地轉向OpenStack。Docker及其軟體容器方式完全類似於虛擬化並且讓雲計算服務商為之癲狂,但是讓Shuttleworth興奮的是另一種稱為Linux容器 (縮寫為LXC)的技術及與之相應的稱為LXD的Hypervisor。LXD是由Canonical開發的一個後台進程來管理這些容器並且提供了或多或少與開源的Xen及KVM、微軟的Hyper-V或者VMware的ESXi這些伺服器虛擬化Hypervisor類似的功能。
Shuttlworth向The Next Platform表示:「我們相信這是十年來對Linux虛擬化最大的突破,你可以看到我們對此是多麼興奮」。
LXC容器的想法和初期的工作都是由Google完成的,容器化應用程序已經在其基礎架構上運行了超過十年時間,而且據說每天會啟動超過20億的容器。Canonical和其他大約80個組織已經開始致力於LXC的商業化,因為LXC最初並不是一個對用戶很友好的技術。商業化是為了讓其具有常見伺服器虛擬化的觀感和體驗,盡管它使用的是非常不同且簡化的技術。
「對於容器,很多人並不了解的是我們用來配置容器的系統其實可以用很多種方法來做虛擬或者模擬」,Shuttleworth解釋說」有時你希望模仿看起和Docker類似的東西,而有時你又想模擬其他的東西。就LXC而言,我們想要創建容器的途徑是創建假想的主機,而不是運行操作系統的主機或者構成一個操作系統的所有進程。這與Docker所作的完全不同,雖然它們都使用相同的底層原語,但是創建了不同的的東西。LXC的宗旨是不藉助硬體虛擬化來創建虛擬機「
說起Docker,它在早期是基於LXC的但是現在它有了自己的抽象層,它更像一個運行在文件系統之上的單個進程,就好比你啟動了主機但並沒有運行 Init和所有構成操作系統的進程而是直接運行資料庫或者其他的東西,然後在一台主機上啟動多個容器並把它們一起置於其中。通過LXC及其LXD守護進程,Canonical希望保持擁有一個完整Debian、CentOS、Ubuntu或其他Linux操作系統的感觀。
「在LXC 1.0中,常見的情景是程序員說:「給我創建這個容器」。現在我們做法接收代碼然後將其納入LXD守護進程來管理,因此並不需要由程序員去創建每一個容器,我可以擁有上百個虛擬機並且與LXD守護進程進行通信來進行統一管理,因此我所擁有的虛擬機集群與你使用VMware ESXi hypervisor所構建的類似。把LXC打包到一個守護進程中就使得它變成了一個hypervisor。什麼是ESXi?它基本上是一個操作系統,你可以通過網路跟它通信並且讓它給你創建一個虛擬機。通過LXD,你可以跟一個運行LXC的主機說給我創建一個運行CentOS的新容器。這成為一個集群的導引機制。」
LXD也提供了另一個重要功能:它是運行的在兩台不同物理主機上的一個軟體,從而使得LXC實例能夠在主機間在線地遷移。
程序員都追求簡潔而且他們喜歡保持事物有序和整潔。在某種程度上,只是因為硬體虛擬化的成本很高就不得不把程序部署到多個主機上已經成了一個痛點。現在,你可以快速地在一台主機上運行多個程序而沒有這些開銷並且始終保持他們的原始狀態和隔離。
本周,Canonical發布了首次包括LXD hypervisor的LXC 2.0 beta版本。在本月將要發布的Ubuntu Server 15.10的更新中就包括這兩個組件,而Canonical也通過統一步驟把LXC 2.0反推入Ubuntu Server 14.04 LTS(LTS是Long Term Support的縮寫)的伺服器版本。LTS版本每兩年發布一次而且具有五年的支持生命期。由於它的穩定性有保證,所以70%的客戶都在生產環境中運行 Ubuntu伺服器的LTS版本。據Shuttleworth說,包含LXD hypervisor的LXC 2.0生產級別版本將在明年亮相,根據命名方案的建議可能就在二月或者三月最遲到4月就與新的企業級版本 – Ubuntu Server 16.04 LTS一同發布。負責Ubuntu產品和戰略的Dustin Kirklan對TheNext Platform說,從下一個LTS版本開始,在每一個Ubuntu Server中就會預設安裝LXC和LXD組件,這樣每個主機都可以運行幾十到幾百個容器 –IBM在最大的使用POWER處理器的伺服器上甚至可以運行數千個容器。
相比於依靠硬體虛擬化的常規虛擬機,LXC容器具有兩個巨大的優勢:一台主機上可以打包的容器數量和這些容器的啟動速度。盡管為了在一台硬體上用不同的容器運行不同的Linux需要一些額外的工作,但是由於LXC其實就是用Linux運行Linux,所以不需要虛擬什麼。
「這在性能方面前進了一步,而在密度方面的改進則是巨大的」,Shuttleworth無不得意地說:「而這對於低延遲、實時型的應用程序具有顯著的改善。在雲計算環境中這類事情都變得容易處理了,當然過去他們可不是這樣。如果你的雲平台運行了LXC,很快高性能計算可以搞定了、雲計算平台上的實時計算也可以搞定了,而且如果你是一個需要低傳輸延遲的電信運營商的話,那麼NFV(網路功能虛擬化)也可以搞定了。在這些需要巨大資金投入的領域,人們真的希望使用雲計算和虛擬化,而LXC使其成為可能。這是非常令人振奮的」
Shuttleworth說LXC容器在密度方面可以達到諸如EXSi、Xen或KVM這類使用虛擬機的hypervisor的14倍,而且 LXC和LXD組合在開銷方面卻只佔基於硬體虛擬化的Hypervisor的20%不到。對於空閑的負載而言,VM和LXC容器就和大多數VM和物理主機所作的一樣大部分時間在等待。對於繁忙的VM而言,LXC容器則能夠提供明顯要好得多的I/O吞吐量和更低的延遲。因此,對於空閑的主機你專注於整合,而對於繁忙的主機你專注於吞吐量和延遲。而且由於Hypervisor和VM的特定開銷可以釋放出來用於實際工作,所以你可以得到大約20%的性能提升。
現在已經開始對LXC及LXD組合進行基準測試。在上周東京召開的OpenStack峰會上,Canonical LXD開發團隊的Tycho Andersen展示了一些在虛擬化環境中的測試基準,其中一個是使用Hadoop TeraSort測試而另一個是對Cassandra NoSQL數據存儲的壓力測試。這兩個測試中,主機運行的是在峰會期間發布的最新OpenStack 「Liberty」雲控制器和同樣剛發布的Ubuntu 15.10. 15.10,它既有KVM也有LXD hypervisor和各自的虛擬機和容器。這些伺服器配備了24核和48GB內存,一個控制器負責管理OpenStack而其他三台用作基本的計算節點。
在TeraSort測試開始的時候,在三台主機上LXC和KVM的表現基本一致,但是當OpenStack/Hadoop集群中的主機數量隨著數據集的規模增長後,兩種不同的虛擬化手段在性能方面的差異開始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