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QT語音有ios和安卓系統的手機版了嗎
QT語音有IOS版本了,但是安卓版本目前還沒有推出。
可以前往QT語音官方網站下載手機版本。
QT語音是一款支持多人語音交流的團隊語音通信工具,主要面向需團隊協作的游戲用戶,也適用於需多人語音溝通的辦公和家庭用戶。
㈡ 如何採用QT開發出windows/linux/Mac/Andriod/iOS的程序
qt的代碼本身在windows和linux底下用qtcreator編譯可以跨平台,但要發布的話還要手動的靜態編譯qtcreator源碼,mac,ios開發好像要用mac平台下的軟體,android一般是java,python之類的,qt沒聽說過。qt是c++的超集,加了些qt自己的庫而已。
㈢ qt5.4為什麼那麼多版本有ios什麼android 還有 winrt這些都有什麼用
qt跨平台啊。
讓寫好的程序可以在各個系統上運行。
不是為了跨平台的話用qt幹嘛。
㈣ 我同學說塞班系統裝qt組件後可以運行安卓軟體,那麼安卓系統能不能通過安裝qt組件運行iOS和塞班軟
這個是不可以的
㈤ 使用QT,統一開發android和IOS平台是不是一個合適的選擇
這主要體現在一下3點: 1.關於跨平台: Qt的一大優勢就是跨平台,一份代碼若准守Qt標准開發,那麼理論上可以跨所有Qt支持的平台並且不需要修改。但是這個是有代價的。比如說對於iOS平台,若用OC或者swift,可能用1份的開發時間就可以完成開發,但是用Qt可能是1.5份。這主要體現在Qt在移動平台沒有提供現成的、成熟的(Qt目前有一個lab,是一個控制項包,針對移動平台有做優化,但是還在測試階段)控制項供應開發者使用。比如說Qt沒有側滑窗口、沒有滑動返回、沒有頂部狀態欄,很多東西都需要自己造輪子,非常浪費時間,而且效果不一定好。我記得5.5的時候,連訪問系統相冊這個功能都沒有,要自己寫OC代碼去訪問,不過5.6加上了。這個開發的工作量,對於一個沒有跨平台需求的App,明顯是不合適的。但是如果有跨平台需求,那麼可能是1.5份的開發量,就可以獲得iOS+Android兩份平台的App,相比2份的開發量性價比就上來了。而且如果有需求還可以部署到WP、UbuntuPhone等移動平台。 2.關於Quick Qt從5開始,就主推界面用Quick開發(Quick是框架,QML是配合Quick的一個語言),然後用C++開發復雜的邏輯。這個願景是好的,但是推行真的很慢。這是因為新的框架也就是Quick,帶來了新的學習成本,這個直接就嚇跑了很多人。我知道很多用Qt的人,即使開發了N年Widgets,對Qucik也可能都是完全沒有接觸的狀態。當然Quick本身是好的,相比Widgets開發效率高、漂亮、運行速度快。另外,如果是Widgets開發移動端App,我建議你直接打消這個念頭,還是算了。這主要是因為用Widgets開發的程序,各方面實在是太差了。比如說Widgets很多界面都是CPU繪制的,然後移動平台CPU本來就弱,這就導致了界面很卡。還有開發效率也低。 3.關於成熟度 從目前Qt5.6的角度看,已經加入了很多以前沒有的模塊了,我覺得用於Qt開發一些基礎的App,已經完全可以勝任了。但是對於功能復雜的App,我建議還是權衡一下比較好。還有就是現在很多SDK包,都只對原生框架做了適配,用Qt開發意味著還是要回到原生框架去處理一些通訊、交互什麼的,這個也要注意。
㈥ qt for android和ios一樣嗎
這兩個是不一樣的。
Qt for Android (NECESSITAS)是一個為了讓 Android 平台支持 Qt 開發的項目。
iOS是由蘋果公司為iPhone開發的操作系統。它主要是給iPhone、iPod touch以及iPad使用。就像其基於的Mac OS X操作系統一樣,它也是以Darwin為基礎的。原本這個系統名為iPhone OS,直到2010年6月7日WWDC大會上宣布改名為iOS。iOS的系統架構分為四個層次:核心操作系統層(the Core OS layer),核心服務層(the Core Services layer),媒體層(the Media layer),可輕觸層(the Cocoa Touch layer)。系統操作佔用大概240MB的存儲器空間。
㈦ 有人用QT開發android,ios,windows,三者可以運行程序經驗嗎
沒有ios設備但是寫過幾個應用在win, linux, android上能跑, 確實不用改代碼, 很好部署
但是qml在移動端上性能不太好, 像android上內存吃得很多, ipad上gl效率也不太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