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片機IO能輸入嗎
單片機 IO, IO 就是輸出/ 輸入,當然上圖的問題在於, 單片機 P0 口 沒有內部上拉電阻,就不能
點亮 LED , 至於程序問題 就另當別論。
2. 單片機IO口是怎麼區別輸入輸出的啊
I/O口即通用輸出輸出口,I/O口只能出入或者輸出0和1,0對應低電平,1對應高電平,如果是3.3V系統,高電平就為3.3,如果為5V,那高電平就為5V,低電平為0V。如果做輸出口的話,就是單片機通過軟體置位相關寄存器讓埠置高電平或低電平,達到電平輸出的目的,如果做輸入口,就是單片機捕捉埠的電平然後置位相關寄存器,然後軟體讀取寄存器中0或1,達到輸入作用。這是很通俗的理解,如果想更深的了解可以參考通用I/O的結構。
3. 8052單片機如何設置IO輸入還是輸出
8052單片機的IO直接使用,不需要設置的。注意作為輸入時,先對該IO寫1
再讀。如:sbit
P10
=
P1^0;P10
=
1;if(
P10
==
0
){
...}
4. 在採用單片機的I/O口作為輸入口或輸出口時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p0口在作為io口的時候要接上拉電阻;
四個io口作輸入口對其進行讀操作時要先寫1。
電壓的大小(包括它能感知的最小電壓作為高電平),電流的驅動能力例如51的p0口若作為io口使用就要加上拉電阻,不然的話高電平是高阻態的形式。還有就是io口默認是不是作為io口,有的io口有第二功能的。
(4)單片機io輸入擴展閱讀:
I/O介面的功能是負責實現CPU通過系統匯流排把I/O電路和 外圍設備聯系在一起,按照電路和設備的復雜程度,I/O介面的硬體主要分為兩大類:
(1)I/O介面晶元
這些晶元大都是集成電路,通過CPU輸入不同的命令和參數,並控制相關的I/O電路和簡單的外設作相應的操作,常見的介面晶元如定時/計數器、中斷控制器、DMA控制器、並行介面等。
(2)I/O介面控制卡
有若干個集成電路按一定的邏輯組成為一個部件,或者直接與CPU同在主板上,或是一個插件插在系統匯流排插槽上。
按照介面的連接對象來分,又可以將他們分為串列介面、並行介面、鍵盤介面和磁碟介面等。
5. 單片機輸入IO口擴展
單片機的輸入IO口擴展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實現:
1、通過並行擴展晶元,比如8255 ,8155等。
2、通過鎖存器或緩沖器來擴展,比如74LS273,74LS373,74LS244,74LS245等等
3、通過串口-並口來擴展,比如74HC595,74HC164等等。
4、通過解碼器來擴展,比如74HC138,74HC154等等。
6. 51單片機IO埠做輸入時的驅動能力
51單片機io口為集電極上拉輸出方式,高電平輸出電流等於上拉電阻的電流,這個電流比較小,低電平輸出是內部晶體管吸收的電流,最大可以達到10ma,但是整個埠的總電流不能超過24ma。
電平低於0.7v就是低電平,高於1.8v就是高電平。在這個之間不確定。
7. 單片機輸入IO口怎麼擴展
單片機的輸入IO口擴展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實現:
1、通過並行擴展晶元,比如8255 ,8155等。
2、通過鎖存器或緩沖器來擴展,比如74LS273,74LS373,74LS244,74LS245等等
3、通過串口-並口來擴展,比如74HC595,74HC164等等。
4、通過解碼器來擴展,比如74HC138,74HC154等等。
8. 單片機中,當I/O口作輸入時,應先初始化為什麼
因為IO口作為輸入時初始被置1, 這樣就可以被外部器件拉低, 檢測IO口的電平高低就可以知道有沒有被外部器件拉低了
9. 單片機 IO 輸入口
上拉或者下拉操作,原因是單片機作為輸入口時,IO口狀態一般是漏極開路方式,如果不加電阻進行上、下拉操作,靜電很容易把單片機IO擊穿壞,輸入口狀態也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