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麼測試單片機跟乙太網晶元已經連接的軟體
1,8019,這是最早的嘗試。8019是一款ISA介面的乙太網網卡晶元,只支持10M乙太網。因為ISA匯流排與單片機的匯流排很類似,所以可以很容易地接到8051上。不過這顆晶元已經停產,市面上基本都是拆機件。這顆晶元的源程序,網上也很好找到。2,CP2200/C
㈡ 51單片機接入乙太網的幾種方案
1、MAC+PHY方案
所謂的TCP/IP協議棧是一系列網路協議的統稱,不僅包括我們熟知的TCP協議和IP協議。
還有網路層的ICMP(Internet控制報文)協議、IGMP(Internet組管理)協議、ARP(地址解析)協議,傳輸層的UDP(用戶數據包)協議,應用層的HTTP(超文本傳輸)協議、DNS(域名解析)協議、FTP(文件傳送)協議、SMTP(簡單郵件管理)協議等等。
傳統的乙太網接入方案由MCU+MAC+PHY再加入網路介面實現乙太網的物理連接,通過在主控晶元中植入TCP/IP協議代碼實現通信及上層應用。
應用這種軟體TCP/IP協議棧方式實現的比較成熟方案有ENC28J60,CS8900A,DM9000,當然也有像STM32F107這類(內部自帶MAC)+PHY等方案。
2、硬體協議棧晶元方案
由MCU+硬體協議棧晶元(內含MAC和PHY)直接加網路介面,便可方便的實現單片機聯網,所有的處理TCP/IP協議的工作都是通過這位MCU的「小秘書」——硬體協議棧晶元來完成。
乙太網晶元的內核由傳輸層的TCP、UDP、ICMP、IGMP等協議、網路層的IP、ARP、PPPoE等協議以及鏈路層的MAC構成,再加上物理層的PHY和外圍的寄存器、內存、SPI介面組成了這一整套硬體化的乙太網解決方案。
這套硬體TCP/IP協議棧代替了以往的MCU來處理這些中斷請求,即MCU只需要處理面向用戶的應用層數據即可,傳輸層、網路層、鏈路層及物理層全部由外圍WIZnet的晶元完成。
這套方案從硬體開銷和軟體開發兩個方面來簡化前面所述的五層網路模型,簡化產品開發方案。這樣一來,工程師們就不必再面對繁瑣的通信協議代碼,只需要了解簡單的寄存器功能以及Socket編程便能完成產品開發工作的的網路功能開發部分。
(2)單片機如何連接isa擴展閱讀
乙太網協議:
一個標準的乙太網物理傳輸幀由七部分組成。
PR SD DA SA TYPE DATA FCS
同步位 分隔位 目的地址 源地址 類型欄位 數據段 幀校驗序列 7 1 6 6 2 46~1500 4
除了數據段的長度不定外,其他部分的長度固定不變。數據段為46~1500位元組。乙太網規定整個傳輸包的最大長度不能超過1514位元組(14位元組為DA、SA、TYPE),最小不能小於60位元組。
除去DA、SA、TYPE14位元組,還必須傳輸46位元組的數據,當數據段的數據不足46位元組時需填充,填充字元的個數不包括在長度欄位里;超過1500位元組時,需拆成多個幀傳送。
事實上,發送數據時,PR、SD、FCS及填充欄位這幾個數據段由乙太網控制器自動產生;而接收數據時,PR、SD被跳過,控制器一旦檢測到有效的前序欄位(即PR、SD),就認為接收數據開始。
㈢ 如何用單片機連接電腦和機床
用串口通過RS232連接。
用串口通過RS232連接,最簡單。用並口,稍微復雜點。用USB口連接,相對復雜些,需要做USB驅動。將單片機作為一個外設,做成ISA卡,或PCI卡,插在計算機插槽里,最復雜,但可擴展性更強。
單片機就是一個「微型的電腦」,有RAM,有FLASHI,有CPU,一般也有UART口、USB口,並口等等,但是必須增加外圍電路才可以真正的在產品中使用。
㈣ 如何將A/D與單片機相連
【1】A/D在數據介面上通常可以分為並口和串口兩種。
1、對於並口型:
數據匯流排,一般通過鎖存器掛在P0口上(P0口復用擴展情況下),如果口足夠的話可以直接掛在任意一個P口上。(建議位序與埠位序相同。呵呵。我就干過反過來,亂排的)
控制線有:啟動線,轉換結束線,讀取有效線。掛在任意IO口上。
2、對於串口型:
對於IIC介面或者SPI介面的,如果單片機支持IIC或SPI主站模塊,那對應接就好了。若不支持,則任意GPIO口就可以了。
【2】模擬部分,通常注意參考電壓及前端調理。
【3】多通道AD,則需增加地址輸入口。
所有的A/D晶元,都有資料,按照其參考資料中提到的接法,參照著進行最優設計就可以了。
㈤ 單片機與電腦相連需要怎麼連接
最方便的是COM(串口),Print(並口)也是可以的。USB我是不會用,一般是將USB轉成COM口,但要通信,你要學會VC或是其他程序軟體,這樣才可以寫上位機軟體。
㈥ 單片機isis模擬圖,數碼管應該怎麼連接到89c51上
點擊的「終端模式」,選擇「DEFAULT」,在「設計圖」上放置多個終端。把這這些終端「重命名」為相同的名字,這些端點就已經是連接上了的
㈦ 單片機模擬軟體ISIS 7中,時鍾晶元DS12C887的AD腳是匯流排引出的,如何把它與51單片機連接啊
AD【0:7】表示有8條匯流排分別和51單片機的PX【0:7】(X表示1-3i/o的總編號)的0到7腳相連。
AF,RW,DS,CS腳分別自定義和單片機任何管腳相連(只要和其他的IO口重復就可以了)最後加個復位電路就可以了。
點擊左邊框的BusesMode連接51單片機的PX口(不必要一個個連哦)然後在單擊左邊框的WireLabelMode將滑鼠放到IO口上當出現X符號時單擊左鍵輸出你要命名的IO名稱(在這里你只要輸入AD0-AD7就可以了)。最後如圖所示:
㈧ 單片機如何與ISA匯流排介面連接
把D0-D7接到雙向數據介面,把AEN,IOW,IOR接到I/O口控制數據流向就可以了。
㈨ 單片機怎麼連接電腦
1、單片機就是一個「微型的電腦「---有RAM,有FLASHI,有CPU,一般也有UART口、USB口,並口等等,但是必須增加外圍電路才可以真正的在產品中使用!
2、與電腦連接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單片機(晶振、電容等組成最小系統電路)+MAX232晶元+DB9的接頭,然後編寫通信程序就可以與計算機進行通信了!
3、更復雜的還有USB、RS485、CAN、TCP/IP、無線等等通信方式,需要慢慢了解與學習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