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MCS-51單片機p0,p1,p2,p3埠的位元組地址是多少
p0.0~p0.7
p0口8位雙向口線(在引腳的39~32號端子)。
p1.0~p1.7
p1口8位雙向口線(在引腳的1~8號端子)。
p2.0~p2.7
p2口8位雙向口線(在引腳的21~28號端子)。
p3.0~p3.7
p3口8位雙向口線(在引腳的10~17號端子)。
p0口有三個功能
1、外部擴展存儲器時,當做數據匯流排(如圖1中的d0~d7為數據匯流排介面)
2、外部擴展存儲器時,當作地址匯流排(如圖1中的a0~a7為地址匯流排介面)
3、不擴展時,可做一般的i/o使用,但內部無上拉電阻,作為輸入或輸出時應在外部接上拉電阻。
p1口
只做i/o口使用:其內部有上拉電阻。
p2口有兩個功能
1、擴展外部存儲器時,當作地址匯流排使用
2、做一般i/o口使用,其內部有上拉電阻;
p3口有兩個功能
除了作為i/o使用外(其內部有上拉電阻),還有一些特殊功能,由特殊寄存器來設置,具體功能請參考我們後面的引腳說明。
有內部eprom的單片機晶元(例如8751),為寫入程序需提供專門的編程脈沖和編程電源,這些信號也是由信號引腳的形式提供的,
即:編程脈沖:30腳(ale/prog)
編程電壓(25v):31腳(ea/vpp)
接觸過工業設備的兄弟可能會看到有些印刷線路板上會有一個電池,這個電池是干什麼用的呢?這就是單片機的備用電源,當外接電源下降到下限值時,備用電源就會經第二功能的方式由第9腳(即rst/vpd)引入,以保護內部ram中的信息不會丟失。
② MCS-51單片機外設埠地址和存儲器地址是統一編址還是分開編址
嘿嘿
這個
俺可以幫助你
1
對於並行的I/O介面晶元
MCS-51單片機外設埠地址和片外數據存儲器地址是統一編址,在介面時,將每一個外設的埠
看成是一個片外數據存儲器的一個單元,給每一個外設埠都分配一個數據存儲器的地址。
51
單片機沒有專用的I/O指令,訪問外設要用訪問片外數據存儲器的指令
即
MOVX
A,@DPTR
或
MOVX
@DPTR,A
用片外存儲器的讀寫信號,控制外設埠傳送數據的方向。
2
對於串列的I/O介面晶元
則另當別論(不屬於統一編址的范疇)。
呵呵
滿意
就選滿意回答吧
③ 單片機和外部設備連接,外設的埠地址是怎麼看的,就像用74ls377和51連接(E與p2.7連接地址就是7FFFH
呵呵,這個主要看你單片機和外部設備地址匯流排及片選信號是怎麼連接的。
舉例來說,一外部設備有3根地址線A0,A1,A2,片選信號CS(低電平有效);地址匯流排可以直接和單片機的地址匯流排相連,如果連的是單片機的A0,A1,A2,CS直接連到單片機的A11腳上,那麼外部設備的地址為:
A16 —— A12 A11 A10 A9 A8 A7——A4 A3 A2 A1 A0
X···········X 0 X X X X·········X X 0 0 0 地址下線
X···········X 0 X X X X·········X X 1 1 1 地址上限
X表示可以為任意值(0 或1)。
例如外部設備地址范圍:
0xF7F8——0xF7FFF
④ 單片機 8255A的埠地址如何確定
伺服器端的埠號是固定的(伺服器只要開著,對應的服務就一直運行著),埠號一般系統中對應於知名的1-1023之間,這些知名埠號由I n t e r n e t號分配機構(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 IANA )來管理
而客戶端的埠號只有用戶開啟相應的程序時才打開對應的埠號(因此也稱臨時埠號),大多數給臨時埠號分配1024~5000之間的埠號。大於5000的埠號是為其他服務預留的(internet上不常用的服務)
(4)單片機的埠地址擴展閱讀:
在微機系統中,每個埠分配有唯一的地址碼,稱之為埠地址。
所謂的埠,就好像是門牌號一樣,客戶端可以通過ip地址找到對應的伺服器端,但是伺服器端是有很多埠的,每個應用程序對應一個埠號,通過類似門牌號的埠號,客戶端才能真正的訪問到該伺服器。
為了對埠進行區分,將每個埠進行了編號,這就是埠號。
⑤ C51單片機中這兩個晶元的埠地址為啥是7FFFH
P3.6(WR)和P2.7(A15)接74LS32(或門)的出入;
這個是由於MOVX @DPTR,A ;輸出數據 會讓WR產生一個負脈沖
加上DPTR的位15(也就是P27)為低,執行這句之後,或門的輸出就會有一個從高到低,再到高的負脈沖輸出
由這個形成對74LS273的CLK
與此同時,P0的值是DPTR的低8位,這個狀態送到273,以此來做為驅動LED的信號
不過有我不解,從這個電路上來看,地址碼應該是:
0XXXX XXXX 0000 0000(X表示無關)
因為它的LED在273里應該是「共陽方式」以0為點亮的哈,可能是我忘了D觸發器的結構了
剛剛我看TI的273,輸入為什麼即輸出為什麼,沒有翻轉啊,應該我的理解沒錯
⑥ 51單片機串列通訊埠默認是
MCS-51單片機內部有一個全雙工的串列通信,即串列接收和發送緩沖器<SBUF,這兩個在物理上獨立的接收發送器,既可以接收數據也可以發送數據。但接收沖器只能讀出不能寫入,而發送沖器則只能寫入不能讀出,它們的地址為99H。這個通信口既可以用於網路通信,亦可實現串列非同步通信,還可以構成同步移位寄存器使用。如果在傳行口的輸入輸出引腳上加上電平轉換器,就可方便地構成標準的RS-232介面。
⑦ 單片機埠用C語言怎麼定義
單片機的介面是指連接到單片機系統的所有外部通道,比如RS232介面等等;
而埠指的是單片機引腳這些單片機的直接輸出輸入口。
因此通常對埠的定義就是直接定義每一個引腳。以51為例:
51單片機的埠分類方法:P0、 P1、 P2、 P3.
這分別代表一組引腳,每組有8個引腳;如 P0 是由 P0.0、P0.1、P0.2...P0.7共8個引腳組成的。
⑧ 哪一個一個埠是51單片機的高地址增口當將低地址限定為00H時,還可以訪問多
P2口是訪問片外存儲空間的高地址埠。
如果地址低八位固定為一個值,由於地址高八位任意可變,所以最多可能訪問2的8次方也就是256個地址。
⑨ 請問MCS-51單片機的I/O埠地址范圍是多少訪問I/O埠的指令助記符是什麼
外部擴展的IO埠地址范圍可以是0000H~FFFFH或00H~FFH,訪問指令有兩種,跟訪問外部數據存儲器RAM一樣:
MOVX
A,@DPTR
16位地址。
MOVX
A,@R0
8位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