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linux系統如何備份
做法是:
1、在保存備份文件的目錄 xxx 下建立一個文件 backup.sh,其內容是:
tar -zcf bin.tar.gz /bin
tar -zcf boot.tar.gz /boot
tar -zcf dev.tar.gz /dev
tar -zcf etc.tar.gz /etc
tar -zcf lib32.tar.gz /lib32
tar -zcf lib64.tar.gz /lib64
tar -zcf lib.tar.gz /lib
tar -zcf opt.tar.gz /opt
tar -zcf sbin.tar.gz /sbin
tar -zcf selinux.tar.gz /selinux
tar -zcf srv.tar.gz /srv
tar -zcf var.tar.gz /var
tar -zcf usr.tar.gz /usr
2、在需要備份的時候進入到保存備份內容的目錄執行一次命令: sh backup.sh
3、在保存備份文件的目錄 xxx 下建立一個叫 restore.sh 的文件,其內容如下:
tar -zxf /mnt/xxx/bin.tar.gz
tar -zxf /mnt/xxx/boot.tar.gz
tar -zxf /mnt/xxx/dev.tar.gz
tar -zxf /mnt/xxx/etc.tar.gz
tar -zxf /mnt/xxx/lib32.tar.gz
tar -zxf /mnt/xxx/lib64.tar.gz
tar -zxf /mnt/xxx/lib.tar.gz
tar -zxf /mnt/xxx/opt.tar.gz
tar -zxf /mnt/xxx/sbin.tar.gz
tar -zxf /mnt/xxx/selinux.tar.gz
tar -zxf /mnt/xxx/srv.tar.gz
tar -zxf /mnt/xxx/var.tar.gz
tar -zxf /mnt/xxx/usr.tar.gz
4、如果需要系統恢復,我就用光碟啟動,mount 原來的根目錄為 yyy,接著 mount 保存備份文件的目錄為 xxx,接著進入到 /mnt/yyy,並在此下達命令: sh /mnt/xxx/restore.sh
Ⅱ linux系統盤怎麼全盤備份
方法/步驟
Linux 全盤備份恢復工具(Clonezilla)
准備Clonezilla鏡像文件,
如圖,穩定版的有兩個,一個是基於Ubuntu、一個是基於Debian。
點擊下載的時候記得選擇amd64處理器和ISO文件格式。
刷入U盤(做成啟動盤)
這里採用ISO to USB工具。
開機進入Clonezilla
對於不同機器有不同的方式進入 boot option選項,但大多都是以F12為主
進入後默認選第一項,進入Clonezilla。
等待幾分鍾
默認不修改鍵盤映射。
下面就有必要介紹一下了。
[備份或恢復]操作的對象是 :
第一項,硬碟/分區 與 壓縮的鏡像文件。
第二項,硬碟/分區 與 硬碟/分區。
這里建議是第一項,將數據備份成 壓縮的鏡像文件,可以備份多個。
此處就是Clonezilla強大的地方,它支持多種方式的文件讀寫。
Ⅲ linux怎麼備份系統
首先切換到root用戶下,執行sudo su
並執行cd / 切到跟路徑下,再按下面執行操作
執行命令df -h
查看分區磁碟情況,一些沒有作用的分區可以不用備份的。比如說mnt,一般都是掛載的光碟機文件,還有media等。
使用命令 tar cvpzf backup.tgz --exclude=/data --exclude=/datafile /
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舍棄,先分析一下你的各分區大小,在看看備份的路徑分區大小夠不夠。我這里是將不用的datafile和data分區舍棄了,備份的文件名backup.tgz存放路徑是「/」路徑(因為足夠大,就索性全備了)
ps:「cvpfz」是tar的選項,意思是「創建檔案文件」、「保持許可權」(保留所有東西原來的許可權)、「使用gzip來減小文件尺寸」。
執行命令後,linux就立即開始了備份作業,備份過程截圖備份完成後有如下的一個警告提示,應該是不影響的。
我們來看看備份的最終成果吧,在「/」路徑下執行命令:ls -l
可以看到備份的文件backup.tgz了
也可以用命令df -h看看/根目錄分區的使用狀態,比未備份前少了8%,約7G左右
Ⅳ linux 怎麼備份鏡像
您好,前期准備
1
製作U盤Winpe引導,這里簡單介紹大白菜Winpe安裝,下載最新的大白菜Winpe安裝文件,下載完畢後,雙擊打開安裝文件,單擊「下一步(N)」。
2
選中「我同意該許可協議的條款」,單擊「下一步(N)」。
3
選中「更改(H)」更改文件存儲路徑,單擊「下一步(N)」。
4
進入安裝界面。
5
單擊「完成」,大白菜U盤啟動製作工具安裝完畢。
6
插入U盤,打開程序「大白菜U盤啟動V5.0裝機維護版」,單擊「一鍵製作USB啟動盤」。
7
彈出信息提示對話框,單擊「確定」。
註:請提前保存U盤資料。
8
開始製作製作U盤Winpe。
9
彈出「信息提示」,單擊「是(Y)」,Winpe啟動U盤製作完畢。
Linux系統備份
1
插入Winpe引導U盤,啟動主機,按F9或F12鍵引導進入設備啟動菜單選項,選擇「USB Storage Device」。
2
插入大容量移動硬碟,進入Winpe系統界面,雙擊打開「Ghost32 115.1」程序,點擊「local」,點擊「Disk」,點擊「To Image」。
3
選擇需要備份的「Linux備份系統的源盤」,單擊「OK」。
4
選擇存放備份文件的移動硬碟,定義備份文件名稱,單擊「Save」。
5
彈出選擇壓縮方式,推薦「fast」。
6
彈出Question(1832)對話框,單擊「Yes」,開始進行備份。
7
進度條滾動完成後,系統彈出「Image Creation Completed Successfully」,備份完畢,單擊「Continue」,退出。
備份驗證
1
點擊「Local」,點擊「Check」,點擊「Imagefile」。
2
選擇備份的Linux文件,後綴名為".gho",彈出「Question (1814)」對話框,單擊「Yes」,開始進行驗證。
3
彈出「Verify complete」驗證完成對話框,「Image File Passed integrity check」,備份文件通過驗證,單擊「Continue」退出,返回主菜單。
END
Linux系統恢復
點擊「local」,點擊「Disk」,點擊「From Image」。
選擇備份的鏡像文件,選擇需要恢復的硬碟,單擊「OK」。
選中「Primary」,單擊「OK」。
彈出「Question(1822)」對話框,單擊「Yes」,備份鏡像開始進行Linux系統還原。
滾動條運行完畢後,彈出「Clone Completed successfully」對話框,單擊「Reset Computer」重啟系統,Linux系統還原完畢。
Ⅳ 如何備份Linux系統
備份一般備份最初的ETC目錄或者單獨備份某個配置文件和增量VAR目錄還有HOME目錄。原因是如果你電腦被入侵了,你備份整個系統會出現恢復了短時間內又被hcek的可能。
安裝以個LINUX系統最多隻要20分鍾。你完全可以從新安裝一個。使用備份了的配置文件來恢復服務。對文件恢復可以在安裝好系統後掛在備份的文件,然後解包出來就OK
Ⅵ 如何將linux系統完整備份出來
備份Linux系統的策略有很多,比如使用dd命令直接克隆硬碟分區:
sudo
dd
if=/dev/sda1
of=/dev/sdb1
或者,使用tar將硬碟上的文件打包:
cd
/
sudo
tar
cvpzf
backup.tgz
--exclude=/proc
--exclude=/mnt
--exclude=/sys
--exclude=/backup.tgz
/
還原系統的命令是:
sudo
dd
if=/dev/sdb1
of=/dev/sda1
或
tar
xvpfz
backup.tgz
-C
/
Ⅶ linux下備份文件
其實不管是linux系統還是windows系統,重要文件都是需要進行備份的,備份也分兩種手動或者自動,那麼在linux下如何自動備份文件呢?下面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1、首先新建一個腳本文件,輸入touch /home/backup.sh,點擊回車鍵。
2、打開剛剛創建的腳本文件,輸入vi /home/backup.sh,點擊回車鍵。
3、輸入:
#!/bin/bash
date_time=`date +"%Y%m%d%H%M"`
backup_dir=/www/backup
backup_log=/data/backup/svn_backup_logs/backup.log
err_log=/data/backup/svn_backup_logs/err.log
echo -e "\033[33m--------------------------------------\033[0m" >> ${backup_log}
echo -e `date +"%Y-%m-%d %H:%M"` >> ${backup_log}
echo -e "Starts backing up openvpn...." >> ${backup_log}
cd /opt
zip -r ${backup_dir}/vpn_${date_time}.zip svn 1>/dev/null 2>>${err_log}
if [ "$?" -ne 0 ];then
echo -e "\033[31svn backup failed!\033[0m" >> ${backup_log}
echo -e "\033[33m--------------------------------------\033[0m" >> ${backup_log}
echo -e "\n" >> ${backup_log}
echo -e "at ${date_time} packaged svn file error" >> ${err_log}
echo -e "\n" >> ${err_log}
其中date_time:備份時間;backup_dir:備份到那個目錄;backup_log:備份成功的log文件;err_log:備份失敗的log文件;這些根據需要進行修改。
4、保存後運行該腳本,首先cd到腳本所在的文件夾,輸入cd /home,點擊回車鍵。
5、輸入./backup.sh,點擊回車鍵即可運行腳本。
6、在linux下這種備份方法還是挺簡單的,那如果換成windows操作系統,如果我們想定時備份文件該如何操作呢,有的運營會選擇使用windows server backup,但是由於這個功能創建備份計劃時只能夠創建一個,小編所在的公司是放棄的,直接使用了備份軟體來操作,下面就以大勢至server文件備份軟體來設置下備份供大家參考下。
7、網路下載該系統,解壓後進行安裝,安裝完成後返回桌面找到快捷方式,雙擊打開,根據提示輸入帳號admin和密碼123,點擊確定。
8、在主界面中部找到並點擊新增計劃,在彈出的窗口中找到源備份路徑,點擊其後的瀏覽,選中需要備份的文件或者文件夾,點擊確定。
9、在後方備份目標路徑中輸入備份保存的路徑,這里可以是本地路徑也可以是遠程伺服器路徑,如果是遠程伺服器路徑則在點擊添加後需要輸入遠程伺服器帳號和密碼,點擊確定。
10、在左側菜單中點擊備份開始時間,在右側設置備份開始的日期和時間。
11、在左側菜單中點擊全量備份頻率,在右側勾選全量備份啟用,然後設置備份頻率。
12、在左側菜單中點擊增量備份頻率,在右側勾選增量備份啟用,最後設置增量備份的備份頻率。
13、在左側菜單中點擊備份數據清理,在右側設置清理的周期,最後點擊保存,計劃創建完成,如果需要創建多個備份計劃,通過相同的設置方法繼續設置即可。
Ⅷ linux系統上備份有哪兩種模式
在Linux系統上做備份可以有兩種類型:系統備份和用戶備份
。其中前者是指對
操作系統
的備份,後者是指對
應用程序和用戶文件的備份。
1、兩種備份類型備份方法都是一樣的,就像備份或壓縮其它東西一樣,使用TAR。和Windows不同,Linux不會限制root訪問任何東西,可以把分區上的所有東西都扔到一個TAR文件里去。
2、首先成為root用戶:
$
sudo
su
然後進入文件系統的根目錄(當然,如果不想備份整個文件系統,也可以進入想要備份的目錄,包括遠程目錄或者移動硬碟上的目錄):
#
cd
/
下面是用來備份系統的完整命令:
#
tar
cvpzf
backup.tgz
--exclude=/proc
--exclude=/lost+found
--exclude=/backup.tgz
--exclude=/mnt
--exclude=/sys
/
Ⅸ linux系統怎麼做整個系統備份還原
1.備份
a)可以直接通過tar對整個文件系統(』/『)進行備份,但是有幾點需要注意:
i. 不能備份以下幾個文件(目錄)
當前壓縮文件
/proc文件夾
/lost+found文件夾
/mnt文件夾
/sys文件夾
/media文件夾
b)所以,命令為:
tar cvpzf backup.tar.gz --exclude=/proc --exclude=/lost+found --exclude=/backup.tar.gz --exclude=/mnt --exclude=/sys --exclude=/media/
2.還原
a) Linux可以再正在遠行的系統中還原系統,如果當前啟動無法啟動,可以通過live cd來啟動並執行恢復操作
b) 操作如下
tar xvpfz backup.tar.gz -C /
c) 需要額外創建目錄
i. mkdir proc
ii. mkdir lost+found
iii. mkdir mnt
iv. mkdir sys
Ⅹ linux如何備份文件
備份的話,就是復制一次,最好是能壓縮,還要有做增量或差異……
有個工具可以,是用來打包的,就是tar……
可以加參數-g來組壓縮,不過壓縮了就不能做添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