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51單片機的io口可以隨便接元器件嗎
51單片機的I/O口不可以隨便接元器件。因為I/O口有極限參數,如果外接元件造成I/O口的電器極限參數超出規定值,就會造成I/O口的永久損壞。
有的51單片機可以設置I/O口的狀態,例如高祖輸入,開漏准雙向,強推挽輸出等,那麼不同狀態對於外接元件的選擇也是要求不一樣的。
不同的I/O埠也有不同的功能特性,以及第二甚至第三功能,因此選擇合適的元器件連接合適的I/O埠能夠更好的實現想要的功能。
當所選的外接元件不會對單片機埠造成損壞,而且能夠實現所要功能的時候,就可以放心連接元器件了。
簡單舉個例子:假如一個線路中需要單片機I/O口控制一個三極體,如果單片機I/O口直接連接到三極體的基極b,就有可能因為電流過大導致I/O口或者三極體的損壞,因此必須串接一隻阻值合適的限流電阻再連接到三極體的基極b,就可以了。
② 單片機Io口檢測到高電平最短時間是多少
正常情況是5us。
51單片機檢測輸入的高電平方法:引腳設置為輸入狀態,輸出一個1就行。這是單片機的設計者、生產廠家所規定的。在這個前提下,外界,只有輸入低電平,才會改變引腳的狀態;輸入高電平,是沒有反應的。如果,外設一定要送來高電平,那就必須加上一個反相器,再連接到單片機的引腳即可。切忌要將單片機的檢測埠設置為輸入,否則可能影響被檢測模塊埠的電壓(如:被拉低電平至0v,或被拉高),注意單片機一般是TTL電平模式的,因此高電平的最低應該是2V,低電平的最高是0.8V。
還需注意:
1、51單片機的IO口檢測高低電平是需要首先讓該埠置為1的。此時這個引腳才被設置為輸入。
2、如果是avr單片機,可以通過設置DDRx的值來設置輸入輸出。
3、切忌要將單片機的檢測埠設置為輸入,否則可能影響被檢測模塊埠的電壓(如:被拉低電平至0v,或被拉高)
4、注意單片機一般是TTL電平模式的,因此高電平的最低應該是2V,低電平的最高應該是0.8V。
③ 51單片機的4組IO口有什麼區別
51單片機的4組IO口有什麼區別
單片機4個IO口 P0、P1、P2、P3做普通IO的時候功能一樣,注意P0口是漏極開路,做普通IO口使用必須用上拉電阻,P0和P3有第二功能
④ 6. 51單片機的4個I/O埠在結構上有何異同使用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P0口內部沒有上拉電阻,在硬體設計上需要外接上拉電阻。P1、P2口作為普通IO口使用,P3口有特殊功能,配合外部中斷、串口等進行使用。注意別插錯埠就行了。
單片機(Single-Chip Microcomputer)是一種集成電路晶元,是採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把具有數據處理能力的中央處理器CPU、隨機存儲器RAM、只讀存儲器ROM、多種I/O口和中斷系統。
定時器/計數器等功能(可能還包括顯示驅動電路、脈寬調制電路、模擬多路轉換器、A/D轉換器等電路)集成到一塊矽片上構成的一個小而完善的微型計算機系統,在工業控制領域廣泛應用。從上世紀80年代,由當時的4位、8位單片機,發展到現在的300M的高速單片機。
簡介
單片機又稱單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個邏輯功能的晶元,而是把一個計算機系統集成到一個晶元上。相當於一個微型的計算機,和計算機相比,單片機只缺少了I/O設備。概括的講:一塊晶元就成了一台計算機。
它的體積小、質量輕、價格便宜、為學習、應用和開發提供了便利條件。同時,學習使用單片機是了解計算機原理與結構的最佳選擇。單片機的使用領域已十分廣泛,如智能儀表、實時工控、通訊設備、導航系統、家用電器等。
⑤ 一個操作51單片機某幾個IO口的方法
對於51單片機的P口來說,我們習慣上的賦值是P1 = 0xXX。但是這樣操作是一次性操作了8個IO口。而有些情況下,我們只需要操作其中的幾個而不是全部的時候,我們如何操作呢?如下圖注釋上邊的部分,是我寫的程序代碼。
這個是操作51單片機P1口的低4位對步進電機進行操作的程序,在這個操作過程中,我們只使用到了P1口的低4位,因此我們希望高4位保持不變,只改變P1的低4位。首先把P1進行一個備份到變數tmp中去,然後把變數tmp的經過兩條語句,得到最終要賦值給P1的值以後,再一次性賦值給P0,這個方法大家都可以學習一下。
而注釋下邊的這段程序,是一位同學寫的,這位同學的理由是下邊這種寫法,也沒有改變P1的高4位。表面看也沒什麼問題,但是實際上如果不利用tmp這個變數,P1就會產生一個錯誤的中間值。
P1= P1&0xF0;這條語句執行完畢以後,P1 = 0xX0;其中X是未知的,保持了之前P1的高4位的原值,而低4位是0;
再然後P1= P1|BeatCode[index];這樣操作後,P1得到了最終的值。
但是這中間,P1 = 0xX0;這個值是我們根本不需要的一個錯誤值。不要怕有問題,但是我也不希望沒有經過思考的問題。而這個問題,就是同學經過思考的問題,我認為很好,寫出來提供給同學們共同學習。
⑥ 使用51單片機的i/o口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傳51單片機P0口需外接上拉電阻,否則輸不出高電平
作為輸入埠時,讀取前要向該IO埠寫1
外電路可將高電平拉低,但不能強行將低電平拉高
IO埠高電平輸出電流只有300UA左右,低電平輸出電流(灌電流)可達10ma以上
現今的增強型51單片機有IO埠配置寄存器,可以配置為弱上拉 推挽 浮空 開漏四種模式,P0口也是這樣 另外,單個管腳 高低電平輸出能力可達20mA,但多個IO口總電流被限制為200ma或400ma
⑦ 簡述80c51單片機的i/o口的功能和特點
80C51單片機的引腳及其功能介紹
首先我們來連接一下單片機的引腳圖,如果,具體功能在下面都有介紹。
單片機的40個引腳大致可分為4類:電源、時鍾、控制和I/O引腳。
⒈ 電源: ⑴ VCC - 晶元電源,接+5V;
⑵ VSS - 接地端;
⒉ 時鍾:XTAL1、XTAL2 - 晶體振盪電路反相輸入端和輸出端。
⒊ 控制線:控制線共有4根,
⑴ ALE/PROG:地址鎖存允許/片內EPROM編程脈沖
① ALE功能:用來鎖存P0口送出的低8位地址
② PROG功能:片內有EPROM的晶元,在EPROM編程期間,此引腳輸入編程脈沖。
⑵ PSEN:外ROM讀選通信號。
⑶ RST/VPD:復位/備用電源。
① RST(Reset)功能:復位信號輸入端。
② VPD功能:在Vcc掉電情況下,接備用電源。
⑷ EA/Vpp:內外ROM選擇/片內EPROM編程電源。
① EA功能:內外ROM選擇端。
② Vpp功能:片內有EPROM的晶元,在EPROM編程期間,施加編程電源Vpp。
⒋ I/O線
80C51共有4個8位並行I/O埠:P0、P1、P2、P3口,共32個引腳。P3口還具有第二功能,用於特殊信號輸入輸出和控制信號(屬控制匯流排)。
⑧ 這單片機上的io口在哪呢
單片機上的io口,指的就是引腳,I/O是Input/Output的意思,即輸入/輸出。如下圖,是傳統的51單片機,
有四個並行口,P0、P1、P2、P3,就是四個I/O口,每一個並行口有8個引腳,如P0口的8個腳依次是P0.0、P0.1~P0.7,依此類推。共32個I/O引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