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操作系統 > 單片機引言

單片機引言

發布時間:2022-07-16 01:30:56

⑴ 基於單片機的電器遙控器設計引言怎麼寫

本文介紹了一種利用51系列單片機實現對紅外遙控信號的自學習及還原方法,本方法實現電路簡單、可靠性高,可學習及還原多種紅外遙控規程的信號。
關鍵詞 單片機 紅外遙控信號 自學習
1概述
隨著遠程教育體系的不斷發展和日趨完善,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各級各類學校都得到了廣泛應用。近年來,我們在進行多媒體教學系統的開發和研製過程中,經常遇到多種用於教學中的紅外遙控設備,如:數字投影機、DVD、VCD、錄像機、電視機等,由於各種設備都自帶遙控器,而且不同的設備所遵循的紅外遙控規程也不盡相同,操縱這些設備得使用多種遙控器,給使用者帶來了諸多不便。我們採用集中控制各設備的方式如圖(1)所示解決了該問題。集中控制各設備的方法是首先對各設備的紅外遙控信號進行識別並存儲(自學習),然後在需要時進行還原。圖(1)中由PC或集中控制器發送設備號及控制命令號至紅外遙控信號自學習及還原電路,再由自學習及還原電路恢復對應的紅外遙控信號,並發射出去控制指定的紅外遙控設備動作
圖(1)集中控制多種紅外遙控設備示意圖
2紅外遙控信號的自學習及還原
2.1紅外遙控信號編碼、發射原理
通常,紅外遙控器是將遙控信號(二進制脈沖碼)調制在38KHz的載波上,經緩沖放大後送至紅外發光二極體,轉化為紅外信號發射出去的。二進制脈沖碼的形式有多種,其中最為常用的是PWM碼(脈沖寬度調制碼)和PPM碼(脈沖位置調制碼)。前者以寬脈沖表示1,窄脈沖表示0,如圖(2)所示。後者脈沖寬度一樣,但是碼位的寬度不一樣,碼位寬的代表1,碼位窄的代表0。如圖(3)所示。
遙控編碼脈沖信號(以PPM碼為例)通常由引導碼、系統碼、系統反碼、功能碼、功能反碼等信號組成,如圖(4)所示。引導碼也叫起始碼,由寬度為9ms的高電平和寬度為4.5ms的低電平組成(不同的遙控系統在高低電平的寬度上有一定區別),用來標志遙控編碼脈沖信號的開始。系統碼也叫識別碼,它用來指示遙控系統的種類,以區別其它遙控系統,防止各遙控系統的誤動作。功能碼也叫指令碼,它代表了相應的控制功能,接收機中的微控制器可根據功能碼的數值去完成各種功能操作。系統反碼與功能反碼分別是系統碼與功能碼的反碼,反碼的加入是為了能在接收端校對傳輸過程中是否產生差錯。為了提高抗干擾性能和降低電源消耗,將上述的遙控編碼脈沖對頻率為38KHz(周期為26.3us)的載波信號進行脈幅調制(PAM),再經緩沖放大後送到紅外發光管,將遙控信號發射出去。

⑵ 單片機如何解密

作為電子產品的設計工程師非常有必要了解當前單片機攻擊的最新技術,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數,才能有效防止自己花費大量金錢和時間辛辛苦苦設計出來的產品被人家一夜之間仿冒的事情發生。
1引言 單片機(Microcontroller)一般都有內部ROM/EEPROM/FLASH供用戶存放程序。為了防止未經授權訪問或拷貝單片機的機內程序,大部分單片機都帶有加密鎖定位或者加密位元組,以保護片內程序。如果在編程時加密鎖定位被使能(鎖定),就無法用普通編程器直接讀取單片機內的程序,這就是所謂拷貝保護或者說鎖定功能。事實上,這樣的保護措施很脆弱,很容易被破解。單片機攻擊者藉助專用設備或者自製設備,利用單片機晶元設計上的漏洞或軟體缺陷,通過多種技術手段,就可以從晶元中提取關鍵信息,獲取單片機內程序。因此,作為電子產品的設計工程師非常有必要了解當前單片機攻擊的最新技術,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數,才能有效防止自己花費大量金錢和時間辛辛苦苦設計出來的產品被人家一夜之間仿冒的事情發生。
2單片機攻擊技術解密目前,攻擊單片機主要有四種技術,分別是:(1)軟體攻擊該技術通常使用處理器通信介面並利用協議、加密演算法或這些演算法中的安全漏洞來進行攻擊。軟體攻擊取得成功的一個典型事例是對早期ATMEL AT89C 系列單片機的攻擊。攻擊者利用了該系列單片機擦除操作時序設計上的漏洞,使用自編程序在擦除加密鎖定位後,停止下一步擦除片內程序存儲器數據的操作,從而使加過密的單片機變成沒加密的單片機,然後利用編程器讀出片內程序。
(2) 電子探測攻擊解密該技術通常以高時間解析度來監控處理器在正常操作時所有電源和介面連接的模擬特性,並通過監控它的電磁輻射特性來實施攻擊。因為單片機是一個活動的電子器件,當它執行不同的指令時,對應的電源功率消耗也相應變化。這樣通過使用特殊的電子測量儀器和數學統計方法分析和檢測這些變化,即可獲取單片機中的特定關鍵信息。
(3)過錯產生技術解密該技術使用異常工作條件來使處理器出錯,然後提供額外的訪問來進行攻擊。使用最廣泛的過錯產生攻擊手段包括電壓沖擊和時鍾沖擊。低電壓和高電壓攻擊可用來禁止保護電路工作或強制處理器執行錯誤操作。時鍾瞬態跳變也許會復位保護電路而不會破壞受保護信息。電源和時鍾瞬態跳變可以在某些處理器中影響單條指令的解碼和執行。
(4)探針技術解密該技術是直接暴露晶元內部連線,然後觀察、操控、干擾單片機以達到攻擊目的。為了方便起見,人們將以上四種攻擊技術分成兩類,一類是侵入型攻擊(物理攻擊),這類攻擊需要破壞封裝,然後藉助半導體測試設備、顯微鏡和微定位器,在專門的實驗室花上幾小時甚至幾周時間才能完成。所有的微探針技術都屬於侵入型攻擊。另外三種方法屬於非侵入型攻擊,被攻擊的單片機不會被物理損壞。在某些場合非侵入型攻擊是特別危險的,這是因為非侵入型攻擊所需設備通常可以自製和升級,因此非常廉價。
大部分非侵入型攻擊需要攻擊者具備良好的處理器知識和軟體知識。與之相反,侵入型的探針攻擊則不需要太多的初始知識,而且通常可用一整套相似的技術對付寬范圍的產品。因此,對單片機的攻擊往往從侵入型的反向工程開始,積累的經驗有助於開發更加廉價和快速的非侵入型攻擊技術。
3侵入型攻擊的一般過程侵入型攻擊的第一步是揭去晶元封裝。有兩種方法可以達到這一目的:第一種是完全溶解掉晶元封裝,暴露金屬連線。第二種是只移掉硅核上面的塑料封裝。第一種方法需要將晶元綁定到測試夾具上,藉助綁定台來操作。第二種方法除了需要具備攻擊者一定的知識和必要的技能外,還需要個人的智慧和耐心,但操作起來相對比較方便。
備註:【單片機解密扣扣】1-9-9-4-2-2-6
目前,單片機解密技術還有很多,這里是【雙高科技】與你分享一部分,更多具體的解密技巧與經驗還需要廣大設計者在實踐中積累。歡迎更多電子愛好者與我們共同學習和分享!

⑶ 寫有關單片機的畢業論文 可以寫控制什麼

1、題目:題目應簡潔、明確、有概括性,字數不宜超過20個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本專科畢業論文一般無需單獨的題目頁,碩博士畢業論文一般需要單獨的題目頁,展示院校、指導教師、答辯時間等信息。英文部分一般需要使用Times NewRoman字體。
2、版權聲明:一般而言,碩士與博士研究生畢業論文內均需在正文前附版權聲明,獨立成頁。個別本科畢業論文也有此項。
3、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語言精練、明確,中文摘要約100—200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4、關鍵詞:從論文標題或正文中挑選3~5個(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最能表達主要內容的詞作為關鍵詞。關鍵詞之間需要用分號或逗號分開。
5、目錄:寫出目錄,標明頁碼。正文各一級二級標題(根據實際情況,也可以標注更低級標題)、參考文獻、附錄、致謝等。
6、正文:專科畢業論文正文字數一般應在3000字以上,本科文學學士畢業論文通常要求8000字以上,碩士論文可能要求在3萬字以上(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畢業論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論、結論三個部分。
前言(引言)是論文的開頭部分,主要說明論文寫作的目的、現實意義、對所研究問題的認識,並提出論文的中心論點等。前言要寫得簡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長。
本論是畢業論文的主體,包括研究內容與方法、實驗材料、實驗結果與分析(討論)等。在本部分要運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實驗結果,分析問題,論證觀點,盡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
結論是畢業論文的收尾部分,是圍繞本論所作的結束語。其基本的要點就是總結全文,加深題意。
7、致謝:簡述自己通過做畢業論文的體會,並應對指導教師和協助完成論文的有關人員表示謝意。
8、參考文獻:在畢業論文末尾要列出在論文中參考過的所有專著、論文及其他資料,所列參考文獻可以按文中參考或引證的先後順序排列,也可以按照音序排列(正文中則採用相應的哈佛式參考文獻標注而不出現序號)。
9、注釋: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有些問題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闡述和說明。
10、附錄:對於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參考價值的內容,可編入附錄中。有時也常將個人簡介附於文後。

⑷ 單片機溫度控制系統論文 誰告訴我前言和摘要要怎麼寫,要中英版的.還要總結和感謝,誰發個給偶啊#53

基於51單片機的溫度測量系統
摘要: 單片機在檢測和控制系統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溫度則是系統常需要測量、控制和保持的一個量。 本文從硬體和軟體兩方面介紹了AT89C2051單片機溫度控制系統的設計,對硬體原理圖和程序框圖作了簡潔的描述。
關鍵詞: 單片機AT89C2051;溫度感測器DS18B20;溫度;測量

引言
單片機在電子產品中的應用已經越來越廣泛,並且在很多電子產品中也將其用到溫度檢測和溫度控制。為此在本文中作者設計了基於atmel公司的AT89C2051的溫度測量系統。這是一種低成本的利用單片機多餘I/O口實現的溫度檢測電路, 該電路非常簡單, 易於實現, 並且適用於幾乎所有類型的單片機。

一.系統硬體設計
系統的硬體結構如圖1所示。

1.1數據採集
數據採集電路如圖2所示, 由溫度感測器DS18B20採集被控對象的實時溫度, 提供給AT89C2051的P3.2口作為數據輸入。在本次設計中我們所控的對象為所處室溫。當然作為改進我們可以把感測器與電路板分離,由數據線相連進行通訊,便於測量多種對象。

DS18B20是DALLAS公司生產的一線式數字溫度感測器,具有3引腳TO-92小體積封裝形式;溫度測量范圍為-55℃~+125℃,可編程為9位~12位A/D轉換精度,測溫解析度可達0.0625℃,被測溫度用符號擴展的16位數字量方式串列輸出,支持3V~5.5V的電壓范圍,使系統設計更靈活、方便;其工作電源既可在遠端引入,也可採用寄生電源方式產生;多個DS18B20可以並聯到3根或2根線上,CPU只需一根埠線就能與諸多DS18B20通信,佔用微處理器的埠較少,可節省大量的引線和邏輯電路。以上特點使DS18B20非常適用於遠距離多點溫度檢測系統。解析度設定,及用戶設定的報警溫度存儲在EEPROM中,掉電後依然保存。DS18B20使電壓、特性有更多的選擇,讓我們可以構建適合自己的經濟的測溫系統。如圖2所示DS18B20的2腳DQ為數字信號輸入/輸出端;1腳GND為電源地;3腳VDD為外接供電電源輸入端。

AT89C2051(以下簡稱2051)是一枚8051兼容的單片機微控器,與Intel的MCS-51完全兼容,內藏2K的可程序化Flash存儲體,內部有128B位元組的數據存儲器空間,可直接推動LED,與8051完全相同,有15個可程序化的I/O點,分別是P1埠與P3埠(少了P3.6)。

1.2介面電路

圖2 單片機2051與溫度感測器DS18B20的連接圖

介面電路由ATMEL公司的2051單片機、ULN2003達林頓晶元、4511BCD解碼器、串列EEPROM24C16(保存系統參數)、MAX232、數碼管及外圍電路構成, 單片機以並行通信方式從P1.0~P1.7口輸出控制信號,通過4511BCD解碼器解碼,用2個共陰極LED靜態顯示溫度的十位、個位。

串列EEPROM24C16是標准I2C規格且只要兩根引腳就能讀寫。由於單片機2051的P1是一個雙向的I/O埠,所以在我們在設計中將P1埠當成輸出埠用。由圖2可知,P1.7作為串性的時鍾輸出信號與24C16的第6腳相接,P1.6則作為串列數據輸出接到24C16的第5腳。P1. 4和P1.5則作為兩個數碼管的位選信號控制,在P1.4=1時,選中第一個數碼管(個位);P1.5=1時,選中第二個數碼管(十位)。P1.0~P1.3的輸出信號接到解碼器4511上作為數碼管的顯示。此外,由於單片機2051的P3埠有特殊的功能,P3.0(RXD)串列輸入埠,P3.1(TXD)串列輸出埠,P3.2(INTO)外部中斷0,P3.3(INT1)外部中斷1P3.4,(T0) 外部定時/計數輸入點,P3.5(T1)外部定時/計數輸入點。由圖2可知,P3.0和P3.1作為與MAX232串列通信的介面;P3.2和P3.3作為中斷信號介面;P3.4和P3.5作為外部定時/記數輸入點。P3.7作為一個脈沖輸出,控制發光二極體的亮滅。

由於在電路中採用的共陰極的LED數碼管,所以在設計電路時加了一個達林頓電路ULN2003對信號進行放大,產生足夠大的電流驅動數碼管顯示。由於4511隻能進行BCD十進制解碼,只能譯到0至9,所以在這里我們利用4511解碼輸出我們所需要的溫度。

1.3報警電路簡介

圖3 溫度在七段數碼管上顯示連接圖

本文中所設計的報警電路較為簡單,由一個自我震盪型的蜂鳴器(只要在蜂鳴器兩端加上超過3V的電壓,蜂鳴器就會叫個不停)和一個發光二極體組成(如圖3所示)。在這次設計中蜂鳴器是通過ULN2003電流放大IC來控制。在我們所要求的溫度達到一定的上界或者下界時(在文中我們設置的上界溫度是45℃,下界溫度是5℃),報警電路開始工作,主要程序設計如下:

main()//主函數
{unsigned char i=0; <br/>unsigned int m,n; <br/>while(1) <br/>{i=ReadTemperature();//讀溫度}
if(i>0 && i<=10) //如果溫度在0到10度之間直接給七段數碼管賦值
{P1=designP1[i];}
else//如果溫度大於10度
{m=i%10;//先給第一個七段數碼管賦值 <br/>D1=1; <br/>D2=0; <br/>P1=designP1[m]; <br/>n=i/10;//再給第二個七段數碼管賦值 <br/>D1=0; <br/>D2=1; <br/>P1=designP1[n]; <br/>if(n>=4&&m>=5)%%(m<=5)//判斷溫度的取值范圍,如果大於45或小於5度,則蜂鳴器叫,發光二極體閃爍 <br/>{ int a,b; <br/>Q1=1;//蜂鳴器叫 <br/>for(a=0;a<1000;a++)//發光二極體閃爍 <br/>for(b=0;b<1000;b++) <br/>Q2=1; <br/>for(a=0;a<1000;a++) <br/>for(b=0;b<1000;b++) <br/>Q2=0;}}}

⑸ 51系列單片機應用軟體編程技術的序言

嵌入式計算機系統是目前IP技術發展的熱點之一。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IP技術從以PC為核心的、通用型、開放式的系統應用階段,走向以專用計算機為核心的,滿足特殊需要的,體積、功耗、性能受約束的嵌入式系統應用階段。
無論是開放式系統還是嵌入式系統,計算機都是由軟、硬體兩部分組成的。由硬體實現計算機的基本運算架構,由軟體最後確定應用系統的功能。
開放式系統力求計算機硬體組成的通用化,軟體開發的標准化。這樣,可實現硬體生產批量化,軟體開發產業化。以此來降低計算機應用系統的開發、推廣成本,實現較高的性能價格比。但這樣的模式,使系統的整體優化受到限制。它以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基本需求為目的,卻很難滿足用戶的某些特殊需要。直接的表現,就是追求海量數據存儲、海量數據處理能力,而將體積和功耗優化降為次要位置。如果應用目標有體積、功耗的限制,則開放式系統的應用效能受限,甚至無法使用。
而嵌入式系統追求的是硬體組成的標准化,軟體開發的多樣化。硬體組成的標准化,使得嵌入式計算機系統的硬體組成,可以用滿足體積、能耗約束的,可以工業化批量生產的、廉價的器件組成;而後,用專用軟體確定系統的最後功能,滿足最終應用的特殊要求。這種模式,使得用戶需求和計算機系統優化達到最佳組合。因此,嵌入式系統可以全方位地嵌入到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生活中。未來,它將有更加廣泛的應用前景。
對於嵌入式系統而言,軟體是其核心內容。軟體緊密貫穿整個嵌入式系統體系,決定著它的功能、性能。由於嵌入式系統的軟體具有多樣性的特點,軟體開發時,涉及匯編語言編程技術、嵌入式C語言編程技術、系統管理軟體編程技術、嵌入式操作系統的應用編程技術、嵌入式資料庫技術,甚至,還涉及軟體工程等諸多方面。本書及其姊妹篇《51系列單片機管理軟體編程技術》一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將後續出版),從上述多方面對軟體編程技術進行詳細的專題討論。

⑹ 單片機80c51控制霓虹燈設計論文的引言怎麼寫好

寫好一篇論文,首先要有一個好的想法,想法的由來不是看專業的文獻,而是從現實生活中得到,比如報紙、雜志,書本,所以平時結合自己的興趣多看些專業的網站,多留意一些數據。想要在經濟學上有高深的造詣,我們就要有良好的觀察能力,善於從經濟現象中看出本質的東西,數據之後深刻的問題,建立模型,對其進行深刻而全面的分析,就有了良好的論文構思。

開始的時候,我們會得到很多不成熟的想法,需要對其檢驗,就是要問自己哪個想法適合進一步研究,哪個想法能更好的說明一個問題,通常可以進行一般的推導,也可以建立模型。有了這個「點子」,我們就需要一段時間的思考,可以和自己的導師,同學,朋友交談,將自己的想法完善,不要急於看專業文獻,否則會被其束縛,沒有自己的東西。

一個好的文章要有好的開始,引言部分應盡量簡潔,但能吸引讀者的注意力。要使我們的想法更科學、更能解釋實際,我們需要抽象思維構建模型,一個模型是要把問題涉及的變數聯系在一起,說明兩個甚至是幾個變數之間的關系,這里的變數涉及內生變數和外生變數,必須區別之。一個好的模型開始時應設計苛刻的假設條件,即模型應當盡量簡化,直到只包括模型成立的必要組成部分為止,這個模型也許是其他一些模型的一個特例,也許只能說明最簡單的、顯而易見的問題,這是個耗時間的工作,堅持住。後來我們加以擴展,加些約束條件和變數,使其一般化,在這個過程中,要考慮到可能存在的問題,要知道它能解釋的問題和不能解釋的問題。建模過程中我們會犯很多錯誤,但這是必須的,翻了一個錯誤會少一個,直到自己的模型能夠自圓其說,也即推導出結論與現實實際相符,如果不符首先要看自己的模型的建立與分析是否正確,或者修改自己的想法。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ef95970100cujn.html) - 怎樣寫好一篇論文_初白的頭發_新浪博客
文章的正文也要簡介,冗長的復雜的解釋可以放到附錄,文現綜述部分我們可以看看相關問題的論文所做的解釋,這樣我們可以看到自己與前人所作研究的不同,自己創新的地方。

具體:

導師給了我論文選題後,與導師交流一番,思考了兩三天,主要是思考大的范圍和框架,論文該怎麼展開,分成哪幾個部分,直到架構雛形的顯現,接著就是查資料,查找與論文各個部分相關的資料,去圖書館現刊閱覽室或網上論文資料庫等,查了很多資料,並將其分類,分屬於不同的部分,我還特地在電腦中央建了一個文件夾,一來是放些資料,二來是開機時提醒自己還有任務准備工作做完以後就是學習資料了,把自己准備的資料都看看,可以檢驗原先的框架是否合理是否可行,這樣需要花幾天的時間,最終把論文框架構思出來,選取一些比較文資料和書籍將其列印,白天重點學習,思考並做些筆記,晚上自習回來在電腦上寫,一天規定一個任務,晚上必須完成,幾天過去了,論文大體也寫出來了在論文中標出引用別人的東西,把它寫在參考文獻部分,修改和調整格式,標點和字體等等列印出來看看,因為列印出來的東西看的更清楚,防止在電腦上看時遺漏些錯誤,修改後反饋到電腦上,論文的初稿這樣最終定下來,發給導師,讓導師指導開始時與導師的交流很重要,因為這決定著論文的研究內容和方向,此後的工作都是在此基礎上展開的,所以要領會導師的意思資料的查找也需注意,應盡量找些比這樣寫出來的論文才能夠體現作者的理論深度文章應避免口語化,盡量應用標准術語,這樣才能讓別人覺得自己有水平,文章盡量寫長點,這樣論據才會充分,而且給自己留下修改的餘地,正文部分最好要有模型和公式,如果論文不能被模型化,

變數沒辦法衡量等,這時就需要有理論和數據的支持論文寫出來後可以和比自己學習好的同學商討,讓他批評和指正,就是讓他不說好話,只是批評,自己要仔細的聆聽,盡管也許會讓你覺得不高興,但這是提高自己的一種途徑

閱讀全文

與單片機引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程序員越來越困 瀏覽:865
女朋友java程序員 瀏覽:338
魔獸世界加密貨幣 瀏覽:783
程序員打卡日記 瀏覽:766
車間壓縮空氣有水怎麼處理 瀏覽:835
java類調用php 瀏覽:475
php時間控制 瀏覽:807
用流程圖表示演算法分類 瀏覽:931
本地git文件夾誤刪除怎麼恢復 瀏覽:748
java快速開發平台開源 瀏覽:996
java實戰從入門 瀏覽:155
javahello程序 瀏覽:13
java系統輸出 瀏覽:934
430單片機存儲 瀏覽:396
私人雲php源碼 瀏覽:449
解壓系統內核 瀏覽:802
java精確兩位小數 瀏覽:839
安卓系統如何看游戲幀數 瀏覽:435
生產節拍模擬app哪個好用 瀏覽:438
光遇安卓渠道怎麼轉 瀏覽: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