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STC、51、ARM哪種電氣穩定性更好
STC是仿51單片機最成功的公司之一!但是他還是51內核的!51內核對用抗干擾的地方很差!所以只能用在干擾很小的地方(51內核可以自己外擴匯流排,匯流排是沒有屏蔽的),ARM方案,只能用在奢侈的地方!(如:軍工,和高端的電子產品啊)!PIC是穩定性比較好的一款!價格適中!(多用於汽車電子,和工控行業!)
Ⅱ 如何提高51單片機最小系統的穩定性
電機的耗電量比較大,而且是感性負載,通斷時對電源的影響比較大,使用時可能會影響單片機電源電壓的穩定性。最好就是再做一個電源給電機,用光耦隔離控制,或者用驅動IC(如ULN2004)控制。有的變壓器會輸出多個電壓,一個只給數字部分用。其他的給一些負載使用,如繼電器,或者用於一些遠程開關信號的檢測等等。
Ⅲ 51單片機是不是過時了
不會過時的,可以當作基礎來擴展
Ⅳ 什麼是51單片機
單片機是對所有兼容Intel8031指令系統的單片機的統稱。該系列單片機的始祖是Intel的8031單片機,後來隨著Flashrom技術的發展,8031單片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很多公司都有51系列的兼容機型推出,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將佔有大量市場。51單片機是基礎入門的一個單片機,需要注意的是52系列的單片機一般不具備自編程能力。成為應用最廣泛的8位單片機之一,其代表型號是ATMEL公司的AT89系列,它廣泛應用於工業測控系統之中。好的單片機可以去朱有鵬的某寶店進行購買,品牌的,不會有差錯。
Ⅳ 說說51單片機與PLC的優缺點,如果我做個設計用51單片機和...
C開發周期短,在工業現場應該不需要考慮更多硬體問題,在家裡程序編好,櫃子裝好就可以用;
單片機需要綜合考慮輸入輸出通道問題,到現場干擾問題等等,板子做好後拿到現場有可能不好用,對初學者來說尤其如此.但勝在成本低.
Ⅵ 老大們:請問哪款51內核的單片機抗干擾最好
說句實在話,國產的抗擾能力與穩定性都不夠。試過某國產品牌(本人是支持國產的,為了不影響國產的繼續發展,不點名),持續工作情況下,平均每1個月會復位一次,平均每1~2月會死機一次。當然,復位是環境干擾的問題,而死機卻是穩定性不夠的問題。
51單片機的工業穩定性好的,當屬Atmel的單片機,可是,Atmel 的單片機均為早期開發的產品,其內置功能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現階段產品的密集化要求了。
Ⅶ 51單片機p00口輸出不穩定是怎麼回事
你這樣表述問題,可用信息很少,也就是不知道你遇到的問題是如何產生的。
單片機埠輸出低電平的能力要比輸出高電平的能力強,尤其是51晶元,所以對驅動後級電路,最好採用輸出低電平有效的邏輯,這樣就能容易獲得很好的穩定性了。
如果需要輸出數據信號,即有高低電平變化的信號,就需要好好搭配外圍電路 ,以保證和滿足穩定性的要求。
因為情況不明白,現在就只能給你說些大概的東西。
Ⅷ 如何提高51單片機工作的穩定性
1.提高電源的質量。
2.隔離技術。
3.看門狗。
4.程序設計時的安全,穩定性設計。
5,電路板的抗干擾設計。
Ⅸ 51,PIC,AVR單片機它們的優點缺點都有哪些
51單片機,是嵌入式系統的起源。歷史悠遠,種類繁多。
優點:
①上手易(各種51教程、常式一撈一大把);
②價格低(10塊錢以內各種選擇);
缺點:
①標准51內置功能少,很多功能需外部支持,所以有很多外圍晶元存在(現在國產STC已經彌補了內置功能少的問題,不過工業穩定性不好);
②工業性能不高,應用場景范圍窄(主要應用在教育、消費類產品)
③兼容性低(廠家N多,各行其道,無法統一。除了STC號稱有AT的所有型號兼容品,但同一品牌自身的產品兼容替換就不好)
PIC單片機,不知道怎麼點評。
優點:
①工業穩定性非常好;
②內置功能強大;
③兼容性高(所有一樣封裝的IC都是Pin對Pin);
④應用場景寬(汽車、工業、醫療、安防……而且microchip一直在推陳出新)。
缺點:
①操作繁瑣(即便是老手,也沒法完全摸透PIC的使用套路,新手更難,寫個流水燈都夠你琢磨一段時間了);
②埠特性很講究(同意的程序,這口能實現的,那口不一定能實現);
③硬體堆棧也講究(低級單片機(便宜貨)堆棧只有2~3級,就是主函數調一個子函數,子函數再調一個子函數就到頭了;不過目前常用的都已經是8級、16級堆棧了,夠用了);
④價格貴(動不動就是10塊20塊的)。
⑤對除法的運算能力低下(一條除法要上千個周期);
⑥無越級移位能力(個人總結,所謂越級,是8位單片機竟然不能操作1<<16操作(結果為long型))。
AVR單片機,沒使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