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操作系統 > 單片機晶振電路的電容

單片機晶振電路的電容

發布時間:2022-07-19 23:46:18

❶ 請問單片機晶振電路中兩個電容的作用是什麼

單片機晶振電路中兩個電容(負載電容)的作用是把電能轉換成其他形式的能。如果沒這兩個電容的話,振盪部分會因為沒有迴路而停振。電路不能正常工作了。

負載頻率不同決定振盪器的振盪頻率不同。標稱頻率相同的晶振,負載電容不一定相同。因為石英晶體振盪器有兩個諧振頻率,一個是串聯揩振晶振的低負載電容晶振:另一個為並聯揩振晶振的高負載電容晶振。

所以,標稱頻率相同的晶振互換時還必須要求負載電容一致,不能冒然互換,否則會造成電器工作不正常。

電動機能把電能轉換成機械能,電阻能把電能轉換成熱能,電燈泡能把電能轉換成熱能和光能,揚聲器能把電能轉換成聲能。電動機、電阻、電燈泡、揚聲器等都叫做負載。

晶體三極體對於前面的信號源來說,也可以看作是負載。對負載最基本的要求是阻抗匹配和所能承受的功率。

(1)單片機晶振電路的電容擴展閱讀

單片機能正常工作的必要條件之一就是時鍾電路,所以單片機就很需要晶振。通過一定的外接電路來,可以生成頻率和峰值穩定的正弦波。

而單片機在運行的時候,需要一個脈沖信號,做為自己執行指令的觸發信號,可以簡單的想像為:單片機收到一個脈沖,就執行一次或多次指令。

單片機工作時,是一條一條地從RoM中取指令,然後一步一步地執行。單片機訪問一次存儲器的時間,稱之為一個機器周期,這是一個時間基準。

—個機器周期包括12個時鍾周期。如果一個單片機選擇了12兆赫茲晶振,它的時鍾周期是1/12us,它的一個機器周期是12×(1/12)us,也就是1us。

晶振是給單片機提供工作信號脈沖的。這個脈沖就是單片機的工作速度。比如12兆晶振。單片機工作速度就是每秒12兆。單片機內部也有晶振。接外部晶振可以或得更穩定的頻率。

❷ 單片機晶振電路電容大小

去查一下晶振的原理圖。簡單說就是晶振從外部看來是一個電感,與外接電容一起組成LC串聯諧振迴路。既然已經知道頻率是12m,又知道電容值30pf,可以反推出晶振的電感值。

❸ 51單片機晶振上接的電容如何選擇

CL=[Cd*Cg/(Cd+Cg)]+Cic+△C

Cd,Cg:分別接在晶振的兩個腳上和對地的電容,一般情況下 Cd == Cg,但 Cd != Cg 也是可以的,Cd、Cg稱作匹配電容或外接電容,其作用就是調節負載電容使其與晶振的要求相一致,需要注意的是Cd、Cg串聯後的總電容值(Cd*Cg/(Cd+Cg))才是有效的負載電容部分,假設Cd==Cg==30pF,那麼Cd、Cg對負載電容的貢獻是15pF。
Cic:晶元引腳分布電容以及晶元內部電容(部分晶元為了在PCB上省掉Cd、Cg,會在晶元內部集成電容)。
△C:PCB走線分布電容,經驗值為3至5pf。

❹ 如何選擇合適的單片機晶振電容

原理上講直接將晶振接到單片機上,單片機就可以工作。但這樣構成的振盪電路中會產生偕波(也就是不希望存在的其他頻率的波),這個波對電路的影響不大,但會降低電路的時鍾振盪器的穩定性. 為了電路的穩定性起見,建議在晶振的兩引腳處接入兩個瓷片電容接地來削減偕波對電路的穩定性的影響,所以晶振必須配有起振電容,但電容的具體大小沒有什麼 普遍意義上的計算公式,不同晶元的要求不同。
(1):因為每一種晶振都有各自的特性,所以最好按製造廠商所提供的數值選擇外部元器件。
(2):在許可范圍內,C1,C2值越低越好。C值偏大雖有利於振盪器的穩定,但將會增比較常用的為15p-30p之間。
晶振的作用不同,材料不同,型號不同,源於每一種晶振都有各自它們各自的特性,所以最佳按製造廠商所供應的數值選擇外部元器件。 當然晶振的電容也是按照不同的晶振類型所製造的,這是理所當然的。下面是晶振的電容選擇方法,一定要仔細看哦:
晶振電容選擇的幾大標准
(1):在容許范圍內,C1,C2值越低越好。
(2)C值偏大雖有利於振盪器的安穩,但將會增加起振時間。
(3):應使C2值大於C1值,這么可使上電時,加快晶振起振。
晶振的起振原因分析
在石英晶體諧振器和陶瓷諧振器的運用中,就需要留心負載電容的選擇。因為不一樣廠家出產的石英晶體諧振器和陶瓷諧振器的特性和質量都存在較大差異。
選擇晶振電容的注意事項
(1)在選用時,需要了解該類型振盪器的要害方針,例如等效電阻,(凱越翔廠家建議負載電容,如頻率偏差等。
(2)但是在實習電路中,也能夠通過示波器查詢振盪波形來判別振盪器是不是作業在最佳情況。
|(3)當然在示波器查詢振盪波形時,所查詢的OSCO管腳(Oscillator output),應選擇100MHz帶寬以上的示波器探頭,這種探頭的輸入阻抗高,容抗小,對振盪波形相對影響小。
(4)由於探頭上通常存在10~20pF的電容,所以觀測時,恰當減小在OSCO管腳的電容能夠取得更靠近實習的振盪波形。
(5)凱越翔建議:因為作業出色的振盪波形應當是一個美麗的正弦波,峰峰值應當大於電源電壓的70%。若峰峰值小於70%,可恰當減小OSCI及OSCO管腳上的外接負載電容。反之,若峰峰值靠近電源電壓且振盪波形發生畸變,則可恰當增加負載電容。 所以在選擇晶振的最佳電容時,是可以參考的哦!!!
專業儀器檢測專晶振(更技術的選擇)
因為用示波器查看OSCI(Oscillator input)管腳,如果簡略致使振盪器停振(原因是:有些的探頭阻抗小不能夠直接檢驗)所以晶振的電容能夠用串電容的方法來進行檢驗。
取中心值的小竅門(凱越翔獨家揭秘)
如常用的4MHz石英晶體諧振器,通常凱越翔廠家建議的外接負載電容為10~30pF支配。若取中心值15pF,則C1,C2各取30pF可得到其串聯等效電容值15pF。凱越翔k字晶振考慮到還別的存在的電路板分布電容的影響。以及晶元管腳電容,晶體自身寄生電容等都會影響總電容值,故實習配備C1,C2時,可各取20~15pF支配。因此C1,C2運用瓷片電容為佳。
當然這只是一部分的電容選擇要求和技巧,然而最佳的晶振選擇要求和技巧,還是要根據不同的晶振型號,類型和不同的材料晶振而定,當然還是要看各自的客戶的選擇要求來定哦如果你對晶振的電容選擇上還有什麼疑慮的,不妨登入凱越翔官查詢更加詳細的資料哦。(本文來自凱越翔,k字晶振)

❺ 單片機晶振電路中接在晶振旁的兩個電容的作用是什麼

單片機晶振電路中接在晶振旁的兩個電容叫負載電容,它的作用是負載頻率不同決定振盪器的振盪頻率不同。標稱頻率相同的晶振,負載電容不一定相同。

晶體振盪器是指從一塊石英晶體上按一定方位角切下薄片(簡稱為晶片),石英晶體諧振器,簡稱為石英晶體或晶體、晶振;而在封裝內部添加IC組成振盪電路的晶體元件稱為晶體振盪器。其產品一般用金屬外殼封裝,也有用玻璃殼、陶瓷或塑料封裝的。

(5)單片機晶振電路的電容擴展閱讀:

晶振在應用具體起到的作用,微控制器的時鍾源可以分為兩類:基於機械諧振器件的時鍾源,如晶振、陶瓷諧振槽路;RC(電阻、電容)振盪器。一種是皮爾斯振盪器配置,適用於晶振和陶瓷諧振槽路。另一種為簡單的分立RC振盪器。基於晶振與陶瓷諧振槽路的振盪器通常能提供非常高的初始精度和較低的溫度系數。

RC振盪器能夠快速啟動,成本也比較低,但通常在整個溫度和工作電源電壓范圍內精度較差,會在標稱輸出頻率的5%至50%范圍內變化。但其性能受環境條件和電路元件選擇的影響。需認真對待振盪器電路的元件選擇和線路板布局。在使用時,陶瓷諧振槽路和相應的負載電容必須根據特定的邏輯系列進行優化。具有高Q值的晶振對放大器的選擇並不敏感,但在過驅動時很容易產生頻率漂移(甚至可能損壞)。

❻ 單片機晶振的兩個電容有什麼作用

單片機晶振的兩個電容與晶振組成振盪器,不停的充放電就得到了脈沖波形了。

❼ 單片機的晶振電路中晶振的負載電容可以是獨石電容嗎

C1與C1(加上元件引腳的輸入電容)組成諧振電路的負載電容,C1,C1一般取22pF~30pF。
獨石電容廣泛應用於電子精密儀器。各種小型電子設備作諧振、耦合、濾波、旁路。
容量范圍:10pF~10μF,單片機晶振負載電容可以用獨石電容,
我使用的STAR-MA280
單片機開發板的晶振電容就是30pF獨石電容。

❽ 單片機的外部晶振電路是怎麼回事,如何計算所選電容的

  1. 晶振是晶體振盪器的簡稱,在電氣上它可以等效成一個電容和一個電阻並聯再串聯一個電容的二端網路。電工學上這個網路有兩個諧振點,以頻率的高低分,其中較低的頻率是串聯諧振;較高的頻率是並聯諧振。由於晶體自身的特性致使這兩個頻率的距離相當的接近,在這個極窄的頻率范圍內,晶振等效為一個電感,所以只要晶振的兩端並聯上合適的電容它就會組成並聯諧振電路。這個並聯諧振電路加到一個負反饋電路中就可以構成正弦波振盪電路,由於晶振等效為電感的頻率范圍很窄,所以即使其他元件的參數變化很大,這個振盪器的頻率也不會有很大的變化。

  2. 晶振有一個重要的參數——負載電容值,選擇與負載電容值相等的並聯電容,就可以得到晶振標稱的諧振頻率。一般的晶振振盪電路都是在一個反相放大器(注意是放大器不是反相器)的兩端接入晶振,再有兩個電容分別接到晶振的兩端,每個電容的另一端再接到地,這兩個電容串聯的容量值就應該等於負載電容。請注意一般IC的引腳都有等效輸入電容,這個不能忽略。一般的晶振的負載電容為15pF或12.5pF,如果再考慮元件引腳的等效輸入電容,則兩個22pF的電容構成晶振的振盪電路就是比較好的選擇。

  3. 如上圖:晶振是給單片機提供工作信號脈沖的 這個脈沖就是單片機的工作速度 比如 12M晶振 單片機工作速度就是每秒12M 當然 單片機的工作頻率是有范圍的不能太大 一般24M就不上去了 不然不穩定。
    晶振與單片機的腳XTAL0和腳XTAL1構成的振盪電路中會產生偕波(也就是不希望存在的其他頻率的波) 這個波對電路的影響不大 但會降低電路的時鍾振盪器的穩定性 為了電路的穩定性起見ATMEL公司只是建議在晶振的兩引腳處接入兩個10pf-50pf的瓷片電容接地來削減偕波對電路的穩定性的影響 所以晶振所配的電容在10pf-50pf之間都可以的 沒有什麼計算公式。
    晶振電路中如何選擇電容C1,C2?
    (1)因為每一種晶振都有各自的特性,所以最好按製造廠商所提供的數值選擇外部元器件。
    (2)在許可范圍內,C1,C2值越低越好。C值偏大雖有利於振盪器的穩定,但將會增加起振時間。
    (3)應使C2值大於C1值,這樣可使上電時,加快晶振起振。
    在石英晶體諧振器和陶瓷諧振器的應用中,需要注意負載電容的選擇。不同廠家生產的石英晶體諧振器和陶瓷諧振器的特性和品質都存在較大差異,在選用,要了解該型號振盪器的關鍵指標,如等效電阻,廠家建議負載電容,頻率偏差等。在實際電路中,也可以通過示波器觀察振盪波形來判斷振盪器是否工作在最佳狀態。示波器在觀察振盪波形時,觀察OSCO管腳(Oscillator output),應選擇100MHz帶寬以上的示波器探頭,這種探頭的輸入阻抗高,容抗小,對振盪波形相對影響小。(由於探頭上一般存在10~20pF的電容,所以觀測時,適當減小在OSCO管腳的電容可以獲得更接近實際的振盪波形)。工作良好的振盪波形應該是一個漂亮的正弦波,峰峰值應該大於電源電壓的70%。若峰峰值小於70%,可適當減小OSCI及OSCO管腳上的外接負載電容。反之,若峰峰值接近電源電壓且振盪波形發生畸變,則可適當增加負載電容。
    用示波器檢測OSCI(Oscillator input)管腳,如何解決容易導致振盪器停振的問題?
    部分的探頭阻抗小不可以直接測試,可以用串電容的方法來進行測試。如常用的4MHz石英晶體諧振器,通常廠家建議的外接負載電容為10~30pF左右。若取中心值15pF,則C1,C2各取30pF可得到其串聯等效電容值15pF。同時考慮到還另外存在的電路板分布電容,晶元管腳電容,晶體自身寄生電容等都會影響總電容值,故實際配置C1,C2時,可各取20~15pF左右。並且C1,C2使用瓷片電容為佳。硬之城

❾ 51單片機晶振上接的電容大小該如何選擇

5-33pf都可以,一般用的是15P和30P,晶振大小影響不大,常用的4M和12M以及11.0592M和20M 24M都用的30P,單片機內部有相應的整形電路。

在規定的時間內,由於規定的工作和非工作參數全部組合而引起的晶體振盪器頻率與給定標稱頻率的最大頻差。

總頻差包括頻率溫度穩定度、頻率溫度准確度、頻率老化率、頻率電源電壓穩定度和頻率負載穩定度共同造成的最大頻差。一般只在對短期頻率穩定度關心,而對其他頻率穩定度指標不嚴格要求的場合採用。

(9)單片機晶振電路的電容擴展閱讀:

在多數應用中,晶體振盪器是長期加電的,然而在某些應用中晶體振盪器需要頻繁的開機和關機,這時頻率穩定預熱時間指標需要被考慮到(尤其是對於在苛刻環境中使用的軍用通訊電台,當要求頻率溫度穩定度≤±0.3ppm(-45℃~85℃),採用OCXO作為本振,頻率穩定預熱時間將不少於5分鍾,而採用DTCXO只需要十幾秒鍾)。

石英晶體振盪器是利用石英晶體(二氧化硅的結晶體)的壓電效應製成的一種諧振器件,它的基本構成大致是:從一塊石英晶體上按一定方位角切下薄片,在它的兩個對應面上塗敷銀層作為電極,在每個電極上各焊一根引線接到管腳上,再加上封裝外殼就構成了石英晶體諧振器。

閱讀全文

與單片機晶振電路的電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好興動app還款怎麼登錄不上去了 瀏覽:661
鄭州雲伺服器託管 瀏覽:718
伺服器地址跟蹤 瀏覽:978
免費google雲伺服器 瀏覽:516
摘譯和編譯的英文 瀏覽:359
熱泵壓縮機選型 瀏覽:121
op手機微信加密如何解除 瀏覽:386
如何在王牌戰爭找到高爆率伺服器 瀏覽:13
江浙小學語文輔導課用什麼APP 瀏覽:99
新夢幻大陸伺服器地址 瀏覽:241
網吧伺服器怎麼更換壁紙 瀏覽:530
linux命令方法 瀏覽:332
linux下載freetype 瀏覽:123
程序員入駐平台 瀏覽:327
程序員大戰外掛 瀏覽:745
html實例教程pdf 瀏覽:157
linux命令開放所有許可權 瀏覽:575
30歲能學會編程 瀏覽:737
小火箭的伺服器是什麼 瀏覽:967
cad查信息命令 瀏覽: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