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mcs-51單片機內部有幾個定時/計數器它們由哪些寄存器組成
mcs-51單片機內部有2個定時/計數器,即定時/計數器0和1,52系列有3個。功能比0,1強。在專用寄存器TMOD(定時器方式)中,各有一個控制位(C/T反),分別用於控制定時器/計數器0和1是工作在定時器方式還是計數器方式。
選擇計數器方式時,計數脈沖來自相應的外部輸入引腳T0和T1,當輸入信產生由1至0的跳變時,計數寄存器(TH0,TL0或TH1,TL1)的值增1。
❷ 單片機定時器由什麼組成
基準時鍾+分頻+溢出中斷組成;
❸ 簡要描述定時器的結構和主要功能
單片機是一種集成在電路晶元,是採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把具有數據處理能力的中央處理器CPU隨機存儲器RAM、只讀存儲器ROM、多種I/O口和中斷系統、定時器/計時器等功能(可能還包括顯示驅動電路、脈寬調制電路、模擬多路轉換器、A/D轉換器等電路)集成到一塊矽片上構成的一個小而完善的計算機系統。 現在的單片機功能越來越強大,集成度越來越高,有很多曾經的外圍器件都已經在內部集成。
它的功能很多:比較器;模數、數模轉換器;PWM;多種多樣的介面;LCD驅動;存儲器等等。因為本人接觸的也不多,不能一一列舉。
同時它就是計算機——單片微型計算機。部分單片機的計算能力已經比早期PC的CPU強大,速度也越來越快。甚至也有類似雙核CPU的設計出現。因為能夠運行程序,所以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幾乎您上網用的計算機能做的事情,它都同樣能做。只是能力沒那麼強大。比如:可以讀寫硬碟、可以接受按鍵輸入、可以顯示輸出、可以驅動列印、您甚至可以給它接個滑鼠。當然這可能涉及一些介面的問題,但是CPU也不是直接做這些事情的。
它的輸入輸出,如前面所說,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使模擬量,也可以是數字量,標準的USB介面也已經集成在了單片機內部。
如果您較為深入的了解了它,會發現,它的種類真的太多,功能真的太強大了
❹ MCS_51定時器的內部結構由哪四部分組成
16位定時器T0
16位定時器T1
定時器工作方式寄存器TMOD
定時器控制寄存器TCON
❺ 51單片機定時器的工作原理
單片機內有兩個16位的寄存器,用於定時計數,一個機器周期計數一次,直到計數器溢出再執行中斷代碼。
❻ 8051單片機的內部硬體結構包括哪五大部分
8051單片機的內部硬體結構包括:
1、中央處理器CPU:它是單片機內部的核心部件,決定了單片機的主要功能特性,由運算器和控制器兩大部分組成。
2、存儲器:8051單片機在系統結構上採用了哈佛型,將程序和數據分別存放在兩個存儲器內,一個稱為程序存儲器,另一個為數據存儲器在物理結構上分程序存儲器和數據存儲器,有四個物理上相互獨立的存儲空間,即片內ROM和片外ROM,片內RAM和片外RAM。
3、定時器/計數器(T/C):8051單片機內有兩個16位的定時器/計數器,每個T/C既可以設置成計數方式,也可以設置成定時方式,並以其定時計數結果對計算機進行控制。
4、並行I/O口:8051有四個8位並行I/O介面(P0~P3),以實現數據的並行輸入輸出。
5、串列口:8051單片機有一個全雙工的串列口,可實現單片機和單片機或其他設備間的串列通信。
6、中斷控制系統:8051共有5個中斷源,非為高級和低級兩個級別它可以接收外部中斷申請、定時器/計數器申請和串列口申請,常用於實時控制、故障自動處理、計算機與外設間傳送數據及人機對話等。
(6)單片機定時器內部結構擴展閱讀:
單片機不是完成某一個邏輯功能的晶元,而是把一個計算機系統集成到一個晶元上。相當於一個微型的計算機,和計算機相比,單片機只缺少了I/O設備。
概括的講:一塊晶元就成了一台計算機。它的體積小、質量輕、價格便宜、為學習、應用和開發提供了便利條件。同時,學習使用單片機是了解計算機原理與結構的最佳選擇。
單片機的使用領域已十分廣泛,如智能儀表、實時工控、通訊設備、導航系統、家用電器等。
❼ 單片機的定時器部件有哪兩種功能
使用51單片機時經常用到一個元件,那就是單片機定時器。在很多定時系統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單片機定時器有哪些作用?使用單片機時定時器是怎樣工作的?怎樣運行的?本文就由大神普及單片機定時器的相關知識,為大家講解在系統中單片機定時器發揮著什麼作用?
首先要為大家解釋的一個問題是,單片機定時器其實跟我們平時常說的計數器,是同一個電子元件,只不過計數器記錄的是51單片機外部情況,所接受的也是外部脈沖,而定時器則是由單片機自身提供的一個非常穩定的計數器,這個穩定的計數器就是單片機上連接的晶振部件。單片機的晶振經過12分頻之後提供給單片機的只有1MHZ的穩定脈沖,晶振的頻率是非常准確的,所以單片機的計數脈沖之間的時間間隔也是非常准確的,這個准確的時間間隔是1微秒。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一個單片機定時器的簡單結構圖,如下圖所示:
單片機定時器的簡單結構圖
而無論是單片機定時器,還是計數器,他們在單片機的工作運行過程中都有定時或事件計數功能,因此常常會被應用於時間控制、程序延時、對外部時間計數和檢測等工作范圍內。而一旦了解了計數器/定時器的應用領域和使用情況,工程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單片機定時器來完成一些對時間限制要求精準的程序的設定,例如信號檢測或電氣自動化設計,都是比較常用到51單片機計數器進行程序設計的領域。
❽ 單片機定時器 計數器的工作原理,及如何實現定時 計數功能
原理: 16位的定時器/計數器實質上就是一個加1計數器,其控制電路受軟體控制、切換。 當定時器/計數器為定時工作方式時,計數器的加1信號由振盪器的12分頻信號產生,即每過一個機器周期,計數器加1,直至計滿溢出為止。
顯然,定時器的定時時間與系統的振盪頻率有關。因一個機器周期等於12個振盪周期,所以計數頻率fcount=1/12osc。
兩個位元組最大數據為65536(十進制),或者0FFFFH(十六進制)
高位元組為TH0=(65536-X)/256,就是除以256後的整數部分;
低位元組為TL0=(65536-X)%256,減去高位元組後餘下的部分;
定時/計數器
定時/計數器T0和T1分別是由兩個8位的專用寄存器組成,即定時/計數器T0由TH0和TL0組成,T1由TH1和TL1組成。此外,其內部還有2個8位的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和TCON,TMOD負責控制和確定T0和T1的功能和工作模式,TCON用來控制T0和T1啟動或停止計數,同時包含定時/計數器的狀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定時器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