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單片機的通信方式有那些
單片機是一種集成在電路晶元,是採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把具有數據處理能力的中央處理器CPU隨機存儲器RAM、只讀存儲器ROM、多種I/O口和中斷系統、定時器/計時器等功能(可能還包括顯示驅動電路、脈寬調制電路、模擬多路轉換器、A/D轉換器等電路)集成到一塊矽片上構成的一個小而完善的計算機系統。 51 單片機內部有一個全雙工串列介面。什麼叫全雙工串口呢?一般來說,只能接受或只能發送的稱為單工串列;既可接收又可發送,但不能同時進行的稱為半雙工;能同時接收和發送的串列口稱為全雙工串列口。串列通信是指數據一位一位地按順序傳送的通信方式,其突出優點是只需一根傳輸線,可大大降低硬體成本,適合遠距離通信。其缺點是傳輸速度較低。
❷ 如何實現單片機與手機的遠距離通信
單片機接GSM模塊,可以與手機通訊,要節約成本,可以定時以簡訊方式發送。很多戶外探測都是如此,比如油田、深井。
❸ 我想單片機遠距離通信
嗯!用RS485通訊可以,但是間距超200M以上可能不一定行了
你可以試試GPRS通訊!
❹ PC與單片機並口通訊中實現遠距離傳輸
利用VB 6.0實現網路遠程PC與單片機通信 2008-12-08 嵌入式在線 收藏 | 列印 在各種單片機應用系統的設計中,常常遇到單片機與PC的通信問題,在速度要求不高、傳送距離不遠的場合一般採用RS 232標准串列介面實現,在傳送距離較遠的場合,也有學者研究通過網路實現PC間的通信。但是,要同時滿足高速度和遠距離PC與單片機通信這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和網路越來越普及,對單片機的遠程式控制制與測量的要求也越來越多。本文在結合現有研究的基礎上,對相關的設計進行一定的改進和創新,設計一個遠程通信系統,他由3部分構成:遠端PC、本地端PC和單片機系統。通過VB可視化編程,遠端PC利用區域網向本地端PC發出命令,本地端PC接到命令後,自動與單片機通過列印機介面以EPP1.9協議進行通信(串列介面作為備用通信口),並將接到的單片機數據實時傳送給遠端PC,以實現高速遠程情況下PC與單片機通信的要求。 1 系統結構與設計 系統構成如圖1所示,遠端PC通過區域網和本地PC通信,在通信中使用Winsock控制項和TCP/1P協議;本地端PC通過並行通信介面或串列通信介面與單片機通信,在並口通信中使用WINIO並口通信驅動程序、EPP協議和LPT列印機介面,在串口通信中使用MsComm控制項、RS 232C協議和COM口。在此結構中,本地PC端起到中繼的作用,當本地端PC接收到從遠端PC傳送過來的命令,在選擇通信方式後,與單片機通信,使單片機向遠端PC傳送數據。 2 遠端PC與本地端PC通信設計 TCP/IP是目前在網路通信中廣泛採用的一組完整的網路協議,該協議的核心是TCP,IP和UDP協議。TCP/IP網路環境下應用程序通過網路系統編程界面套接字(Socket)實現與內核的交互。利用Socket通信編程介面編寫程序,其目的是在TCP/IP所組建網路的不同機器之間利用客戶/伺服器模式建立通信連接,開發人員只要提供一些基本的連接信息,其餘由操作系統內核完成。WinSock(Windows Socket)是Windows操作系統下的通用的TCP/IP應用程序的網路編程介面,通過調用WinSock的介面函數來調用TCP/IP的各種功能。在VB 6.0中,WinSock控制項對Windows Sockets API進行封裝,使用程序員可以不必了解TCP/IP或調用底層WinSock API的具體細節,只要設置好相應屬性,在觸發的事件過程中作好相應處理,就能編寫出網路應用程序。 遠端PC與本地端PC通信通過VB 6.0調用WinSock控制項實現,圖2(a),(b)分別為其控制界面。需說明以下幾點:遠端PC選擇好要連接的本地端PC的IP地址和網路傳送埠後,再發起聯機申請;本地端PC網路傳送埠必須和遠端PC傳送埠一致,串列埠選擇是COM1/COM2,並行埠輸入並口地址(378H);遠端PC在命令輸入區輸入命令後,發送命令按鈕才有效;回傳數據區存放單片機傳送回來的實時數據並可保存成文本文件,信息區存放網路工作狀態、遠端PC的命令,及單片機數據傳送情況。其工作過程如圖2(c)所示。 3 本地端PC與單片機通信設計 3.1 本地端PC與單片機並口通信設計 3.1.1 並行通信介面及協議 在速率要求較高的場合,可以利用PC機上的列印機介面(CENTRONICS標准,DB-25芯針座,TTL電平)實現。並口通信有SPP、EPP和ECP三種工作模式。本文採用EPP協議。 (1)EPP協議 增強型並行介面協議EPP(Enhanced Parallel Port),為PC和外設之間定義了並行雙向通信的標准,該協議通過硬體自動握手,能達到500 kB/S~2 MB/s的通信速率,適合大量數據傳輸的外設進行告訴通信。EPP分為EPP1.7和EPP1.9,二者之間的區別是:EPP1.9需要判斷超時(避免出現「死循環」)以及nwait信號是否有效,而EPP1.7不需要判斷,傳輸速度更快。EPP協議支持4種操作,包括數據寫出、地址寫出、數據讀取和地址讀取。 (2) EPP協議的寄存器地址及一些主要的引腳定義,如表1,表2所示。 3.1.2 WINIO並口通信驅動程序 在VB中無法直接使用輸入/輸出指令來完成對埠的訪問,尤其是Windows 2000/XP系統對埠的保護更加嚴格。要對埠進行訪問,一般有2種方法:第一種是通過C/C++等編程軟體開發一些動態鏈接庫(DLL)或ActiveX控制項用於在VB中調用來完成對底層硬體的控制;第二種更為簡便的方法是到互聯網上去尋找一些免費的DLL或ActiveX控制項,本系統使用的是網路上免費的動態鏈接庫文件WINIO.DLL(適用於Windows 2000/XP),主要實現了對底層並行埠使用的方法。WINIO是一個綠色環保軟體,他不需要向注冊表中添加任何信息,只要把WINIO.VXD,WINIO.SYS,WINIO.DLL放在應用程序所在的文件夾下就可以。在使用的時候,直接將WINIO.BAS引用到工程中,就可以實現對埠的控制和訪問。 3.1.3 並口通信設計 如圖3所示,列印機口通過單片機的P1口傳送數據,nWait和nDstorbe通過P2.0和P2.1與單片機連接。並行介面與單片機相連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連接,另一種是使用雙向驅動器或鎖存器的匯流排方式。本系統採用第一種方式,能最大限度發揮EPP速度快的優勢,但單片機易受到不穩定信號的干擾。EPP模式為雙向傳輸協議,為了簡化設計,只進行採用單片機向PC傳送數據的單向讀傳送,並口採用EPP1.9模式,支持超時和nwait判斷。 本地端PC通過並口與單片機通信的VB源程序如下: 3.2 本地端PC與單片機串口通信設計 MsComm控制項是Microsoft公司提供的簡化Windows下串列通信編程的ActiveX控制項,他為應用程序提供通過串列介面收發數據的簡便方法。該控制項具有完善的串口數據的發送和接收功能。通過此控制項,PC機可以利用串列口與其他設備實現輕松連接,簡單高效地實現設備之間的通訊。 PC串列介面COM1/COM2信號符合RS 232C電氣標准,而單片機串列介面採用TTL邏輯電平,實現二者之間的非同步串列通信需要電平轉換晶元。單片機串列介面有一個全雙工串列介面,經過MAX 232晶元可方便地轉換成RS 232電氣標准。 本系統以串列通信為備用通信方式,本地端PC通過串口與單片機通信的VB源程序如下: 3.3 單片機程序設計 單片機部分可進行並口和串口2種方式的通信,用匯編語言編寫通信子程序。在這里分別給出2種方式的程序流程圖。如圖4(a),(b)所示。 本系統有如下特色:本地端PC起到中繼作用;這里使用區域網(如果要使用Internet,必須為本地端PC提供固定的IP地址),當網路連接中斷時,可自動重新連接;本地端PC採用並口和串口2種方式與單片機通信。並口採用EPP1.9模式,單片機也可判斷超時;遠端PC可實時讀取單片機中的數據。 本文利用了VB面向對象和可視化編程的特點,將網路、並口、串口通信方式相結合實現了遠程PC與單片機系統的通信,並在大功率開關電源控制系統上測試,可完全正常運轉。本系統給出的方法,對其他PC通信場合亦有一定參考價值。
❺ 並行I/O埠是用於處理單片機遠距離通信對嗎
並行I/O埠主要用於單片機近距離傳輸數據。
串口用於遠距離通信,但要進行電平轉換,否則還是傳不遠。常用RS232或RS485電平轉換器,根據傳輸速度不同可傳輸幾百米至幾千米。
❻ 單片機如何遠距離通信
遠距離通訊可以採用GPRS模塊方式,比較方便,就是將30個點分別安裝GPRS模塊,就可以實現遠距離相互通訊。
❼ 請問遠距離串列通信(10公里以上),51單片機是如何實現的
這是個已經應用的產品。 用串口轉乙太網,OK。當然可以。 如果不需要並網,只是單獨的上位機+介面(長距離通訊)+下位機。那麼這個東西就很有必要了。請各位繼續指點
❽ 怎樣實現單片機遠距離與手機通信
實現單片機遠距離與手機通信,可以用GPRS模塊(模塊需要有SIM通訊卡)單片機通過編程初始化模塊,也可以用wifi模塊(如ESP8266等)手機直接連接模塊(近距離通訊 或者 模塊連接路由器可以遠程通訊)同樣需要單片機通過編程初始化模塊,後一種成本低廉現在已得到廣泛應用。
❾ 51單片機雙機通信最遠距離能有多遠
單片機雙機通信有很多模式,距離也是不一樣的。
UART-TTL1-2米,速率1M以內,有線連接,3條線(RXD-TXD、TXD-RXD、GND),串列全雙工。
SPI1米以內,速率10M以內,有線連接,5條線(含共地),主從模式雙工。
315M/2.4G無線模塊,速率100K以內,無線連接,可靠距離通常在50-100米,半雙工。
藉助於公共通信網路(GSM、CDMA、EVDO、電話線路),距離可以說是沒什麼限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