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何linux系統里的視頻軟體不管安了插件和沒有安插件都不好用
一般現在都用 mplayer 或者 xine 。他們需要裝 codec ,不能播放 mp3 是因為 mp3 壓縮協議可能存在版權問題,所以 redhat 和 novell(好像是他),都屏蔽了 mp3 播放的支持。可以裝插件解決。
linux 裡面的媒體播放軟體有很多種,他們都有自己的解碼器包。
想看電影?先說說你想看的電影所用的編碼格式,是 mpeg2,mpeg4,divx,xvid,real video, windows media video ?還是 H264、3gp?還是別的?
⑵ 關於MPEG-4
目前,還有許多消費者對MP4的認識比較模糊,就簡單認為MP4,就是MP3的下一代,能夠播放MPEG-4的播放器, 後來,隨著知識的積累,才有比較系統的認識。關於MP4的准確概念,一言難盡,因為無論是從MP4的品牌、市場、產品規格、配置標准等各方面來說,都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亂」。不知是炒作還是趨勢 ,在現在商家眼裡,只要能視頻沾一邊的播放器,統統都叫MP4,這種說法簡單直觀,似乎和筆者當初模糊的認識基本一致。
關於MP4的概念眾說紛紜,下圖是筆者集百家之言,總結出來的關於MP4概念的認識,MP4既「軟」,又「硬」,紛繁復雜。
音頻MP4格式:AAC
MP4最初是一種,音頻格式,和MPEG-4沒有太大的關系,就像MP3和MPEG-3沒有關系一樣。MP3是MPEG-1 Audio Layer 3 的縮寫;而MP4是MPEG-2 AAC,完完全全是一種音頻壓縮格式, 增加了諸如對立體聲的完美再現、多媒體控制、降噪等新特性,最重要的是,MP4通過特殊的技術實現數碼版權保護,這是MP3所無法比擬的。
視頻MP4格式:MPEG-4
現在市面上的MP4多數偏向於多媒體播放器,能夠播放AAC的,可以說是鳳毛麟角。甚至有媒體把MP4說成是MPEG4的縮寫,這在以前看來是一個謬論,但是經過商家不斷的炒作,這個謬論也就成為了真理。現在若果你去電腦城聽到MP4這個詞,絕對是能播放視頻格式的多媒體播放器的概念,而不是能播放音頻MP4 AAC的隨身聽。出現這種怪現象不是毫無原因的,上面已提到AAC有版權保護功能,這也是眾多唱片公司支持AAC的原因,要使自己的播放器支持AAC,還得支持付一定的版權費或專利費,另外,AAC的來源也是個問題,不像MP3那麼開放,網上來源極少,所以目前音頻MP4播放器發展尚不成熟,鑒於以上現狀,眾商家乾脆「借屍還魂」,把MP4等同MPEG-4縮寫而論,這樣也恰好應了MP4是MP3的下一代這條規律,除了支持MP3所具有的音樂播放功能外,還具備強大的MPEG-4視頻播放能力,另外,恰好「4」在「3」後,從這點出發,把MP4等同MPEG-4是合理的。
能播放視頻的MP3
這種播放器其實不算是MP4,本質上是MP3,視頻播放只不過是其附件功能,被稱作MP4,純粹是商業炒作。這種播放器局限性極大屏幕很小(0.8~1.8英寸),快閃記憶體容量小,支持特定的格式(MTV、MP4、MPV和DMV等),而且大多數是採用OLED和CSTN等低端屏幕,所以准確地說,這只能稱作可播放視頻的MP3罷了。代表有:DEC F12R、金邦炫彩王、3E E1000和PISA 炫彩飛艇等。
硬碟式MP4
這類MP4是現階段發展的主流,產品數量也占絕對的優勢,對於硬碟MP4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以硬碟作媒介的隨身看。大肚能容天下,有了硬碟再也不用擔心不夠空間了。硬碟MP4一般來說還集成其它很多功能,例如, 數碼相機、攝像機、錄音筆、數碼伴侶...... 本次橫評有11款是硬碟MP4。
快閃記憶體式MP4
對比硬碟式MP4,快閃記憶體式MP4就是以快閃記憶體來作存儲媒介的隨身看,這種MP4一般都支持內接快閃記憶體卡擴充,一般都是SD卡。這次橫評有兩款是這類型MP4,分別是Govideo PMP-120 和 JXD-680。快閃記憶體式MP4相對小巧輕便得多,價格便宜幾倍。
沒有顯示屏的MP4
有些廠商認為MP4的3.5英寸屏幕太小,播放高質量的視頻顯得寒暄,另外對於快閃記憶體式MP4的128~256M,也令人不能欣賞大片,因此這些廠商設計出一種沒有屏幕的硬碟MP4,這種MP4可以通過AV-OUT等輸出端輸出到電視等屏幕,並且採用的是2.5英寸硬碟,體積上偏大,但是對於這種不強調移動性的MP4來說,體積上比傳統的DVD機要小巧不少,市面上僅有寥寥可數的幾款,這種MP4帶有幾十吉的容量,但售價和快閃記憶體式MP4相若。例如, 博可視MP4 。
關於MP4的各種稱呼
雖然MP4這個概念有軟硬之分,但是就硬體的MP4來說,根據所採用的設計標准不一樣或是功能的側重點相異又有不同的名字,例如,MP4,PMP,PMC,PVP,PVR,PMA等。
MP4
一個籠統而沒有統一定義的概念,這里說的是硬體MP4的概念,MP4可以是隨身看,可以是MP3的下一代,可以是所有的PMP,PMC,PVP,PVR......諸多如此的播放器的總稱。
PMP( Portable Media Player)
沒有統一的標准,而是完全按照廠商自己的要求生產,如iRiver PMP-120,PMP-120的軟體系統基於Linux,PMP的系統一般都是Linux開發的,沒有固定的軟體和硬體要求,可以任意組合,但這也是造成MP4產品多樣化的原因。另外,PMP的格式兼容性和解碼能力跟硬體有關,所以升級比較難。
PMC( Portable Media Center)
該平台的硬體和軟體都由微軟統一規定,硬體方面指定用Intel的XScale處理器,而軟體系統是Windows Portable Media Player,這個平台屬於開放式構架,軟體方面容易擴展。PMC是微軟為進軍移動娛樂數碼領域而制定的新標准。例如,YH-999,完完全全符合PMC的標准。
PVR( Personal Video Recorder )
PVR的功能側重點是視頻錄像,可以說PVR具有強大的視頻錄像功能,PVR一般都帶有AV-IN/AV-OUT或錄像功能。例如,拍得麗iTouch,Mustek PVR-H140。
PVP(Personal Video Player)
和PMP差不多的概念。
PMA( Pocket Media Assistant)
簡單地說就是PDA與硬碟MP4的合體,是比較新潮的數碼產品,Archos PMA 4XX系列,是全球首款也是現今唯一一款集個人娛樂,商務應用和無線上網於一體的PMA。
2.MP4的硬體構架
MP4的「芯」臟
從原理上說,MP4與MP3區別不大,但是從硬體性能來說,兩者相差甚遠,主要是因為視頻播放功能,Divx和Xvid等MPEG-4的播放,要求中央處理器和DSP較高的處理能力,而且要有一定的系統內存,Divx編碼器問世之初,編碼器開發者就使用主頻為400MHz以上的計算機來完成解碼,可見MP4要求晶元具有很高的計算性能,很多MP4華麗的操作界面也會消耗不少的系統資源,MP4不僅僅是視頻數據和圖像數據的處理器,現在的MP4還是很多數碼功能和多媒體功能的統一體,要實現形形式式的功能,例如,數碼伴侶,視頻採集,DC,FM,Game......甚至有些MP4還支持多線工作。所以MP4的晶元不僅要求具有很高的計算能力,還要集成多方面的功能。
由於MP4核心晶元的製作,工藝水平要求過高,所以一般的MP4廠商都無能為力,這些核心一般由有傳統晶元大家製作,如Intel,TI,Sigma Designs等,甚至AMD也推出了MP4專用處理晶元—— AU1200。現階段MP4主要採用的都是TI的方案和Wintel的完整軟硬體方案。其中,TI(Texas Instruments)是移動娛樂設備的晶元巨頭,而Intel台式平台的晶元巨頭,由於TI起步早,所以現在大多是MP4都是採用TI的晶元方案佔領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雖然硬體有一定的規范,但是軟體系統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而是格商家自己進行開發(多數是Linux),這也是「造亂」的一個很大的原因。現在絕大部分廠商都是採用TI的方案,主要的有愛可視、以及歐美和日系數碼廠商的sony、東芝。
而Wintel強強聯盟,推出PMC新標准,中央處理器採用Intel的XScale系列,軟體系統是微軟的Windows Portable Media Center系統,軟體和硬體都具有統一的標准,充分體現微軟進軍便攜媒體市場,雄心勃勃,由於系統Windows Portable Media Center,整體架構為開放式,所以可以在操作系統的基礎上自行擴展應用軟體。Wintel的反感,統一了業界的標准,某種程度上為MP4的發展點明了方向。目前該方案的支持這主要有iRiver、微星、三星和創新等。
TMS320DM270晶元:
TMS320DM270內部結構:
由TMS320DM270的核心,可以看出該晶元是一款功能極強大的晶元,主要由ARM(80MHz)、C54xDSP(90MHZ)和iMX(180MHz)三核心組成,其中ARM7 RISC 微處理器主要負責外部介面的管理, C54X DSP數字信號處理器負責音頻方面的各種處理,而iMX引擎處理視頻數據和圖像數據。另外,集成的各種功能模塊和控制器使其還具有其它強大的功能,如照相,讀卡器,錄音,AV-IN/AV-OUT等。
TI關於MP4系統方案:
TI的tms320dm270方案是MP4目前最先進解決方案之一,具有畫質好和視頻格式兼容性好的特證,本次橫評大多數MP4都是採用該方案。MP4內部核心架構大多數都是採用中央處理器配合DSP協調工作的方式,一般中央處理器和DSP是集成在一起的。DSP(Digit Signal Processor)主要負責視頻解碼和編碼;而中央處理器主要是處理檔案管理、存取,以及使用介面、周邊組件的掌控等事務。另外,某些功能模塊還要增加特殊的晶元,例如DC控制模塊和顯示控制模塊等。
從上圖看,該方案主要由音頻處理、視頻顯示、存取管理、電源管理、視頻採集和TMS320DM270等幾部分組成。
音頻處理
音頻處理方面,TI主要採用自家開發的TLV320AIC23B編碼器,它一款高性能低功耗的立體聲音頻Codec晶元,內置耳機輸出放大器,支持MIC和LINE IN兩種輸入方式,輸入/輸出都具有可編程增益調節。AIC23內部集成了模數轉換(ADC)和數模轉換(DAC)電路,輸出信噪比可分別達到90dB和100dB,可在8K~96K的頻率范圍內提供16/20/24/32位的采樣。 音質較為純正,保真度高,高音響亮,低音實凈。本次橫評的MSI MEGAWVIEW 561就是採用這種音頻解碼晶元。
視頻顯示
視頻顯示即可以是通過NTSC或PAL制式往外部輸出,也可以是輸出到自帶的液晶屏幕,現在MP4採用的屏幕主要有:CSTN、TFT和LPTS等液晶屏,關於這三種屏幕的特性與效果方面的知識,請參考太平洋較早前的文章: 《掃盲運動 攜帶型媒體播放器MP4全面釋疑》。
存取管理
目前主流的硬碟MP4採用的都是來自HITACHI、FUJITSU及TOSHIBA的1.8英寸的為硬碟,偶爾也有採用2.5英寸筆記本硬碟的;而為了節約成本,市面上也有採用小容量和縮小體積快閃記憶體的MP4,不過對於MP4來說採用快閃記憶體作為介質,從目前的技術背景和市場價格來看,雖然快閃記憶體具有硬碟無從攀比的優點(穩定,能耗低,防震性好),但是快閃記憶體還不是正道。自HITACHI上一年發布的0.8英寸的微硬碟以來,給處於尷尬局面的MP4帶來了新希望。
電源管理
關於電源的問題,正如片源一樣,一直都是MP4的死穴,一般的硬碟MP4僅能支持一部大片時間的視頻播放續航,這是絕對不夠的,特別是對於內置鋰電池的MP4,這是極不方便的,因為電池續航力太短等於失去了隨身看的意義。不過,這次從接評的10多款MP4種看到了電池問題的新希望,有MP4用可拆御的鋰電池,有用AA干電池,更令人欣喜的就是有當中有可以連續播放視頻8小時和11小時的。想知誰是誰非,請看下文。
微軟PMC採用的核心——Intel XScale PXA255
PXA255的內部構成
3.關於MPEG-4編碼與格式
MP4播放器所支持的編碼格式可以說是「亂中之亂」,除了PMC,由於硬體平台的沒有統一的標准,軟體系統也是由廠商自行設計,這是造成MP4播放器的解碼兼容性和解碼穩定性參差不齊的根本原因;另外,由MPEG-4編碼體系洐生出來的格式很多,除PMC之外的MP4,解碼兼容性和硬體有關,這就大大增加了解碼的難度,視頻格式本來就多例如AVI,ASF,MPG,WMV,再加上編碼演算法也多:MPEG-1,MPEG-2,MPEG-4,而大多MP4播放器所支持的MPEG-4編碼,又有多種衍生的編碼演算法:DivX、XviD、H.263、 MS MPEG-4 3688 、 Microsoft Video1 、Microsoft RLE......
流媒體格式當中,微軟所開發的ASF和WMV都是採用MPEG-4編碼的,部分MP4支持ASF或WMV這兩種流媒體格式,而RM和RMVB,這兩種網路上流傳極為廣泛的流媒體格式,居然沒有一款MP4能夠支持。而mpg格式既可以是MPEG-1和MPEG-2編碼又可以是MPEG-4編碼。
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MPEG-4並沒有確定必須用什麼擴展名,它只是一種編碼方法而已,使用avi作為擴展名,是一種習慣性的沿用,這和標準的AVI是有所區別的。現在主流的MP4一般都支持DivX或Xvid編碼的avi格式,但是其它很多編碼的avi就不一定支持了。最後一提,格式兼容性還跟視頻格式的解析度,zhen率和比特率有關,一個支持DivX的MP4播放器,卻播放不了DivX的avi,很可能跟前面的三個因素有關。
⑶ linux系統下有什麼好的視頻轉換工具
Linux下的視頻轉換:mencoder 製作適合在智能手機和PDA上觀看的mpeg4視頻。 Linux上有一個很強大的視頻音頻轉換軟體,就是Mplayer自帶的mencoder (MPlayer's Movie Encoder)。mencoder就象是一台全手動的照相機,可調整的選項非常多,不過這兒只是把最常見的情況說一下。 轉換avi文件,並把字幕內嵌到視頻中。首先假設一下下列的條件: 文件名:video.avi 字幕文件名:video.srt 目標文件:new.avi 目標文件格式:mpeg4 目標文件視頻碼率:200 目標文件音頻碼率:64 目標文件解析度: 320:240 製作內嵌字幕所需的字體:simsun.ttf (上面各項都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轉換命令如下: mencoder-oac mp3lame -lameopts vbr=3:br=64 -ovc lavc -lavcoptsvcodec=mpeg4:mbd=1:vbitrate=200 -sub video.srt -o new.avi -fontsimsun.ttf video.avi -subcp cp936 -subfont-text-scale 4 -vfscale=320:240 各選項的含義: -oac 編碼文件的音頻部分。這兒是用lame將音頻encode成mp3,即mp3lame。其他可用的選項可以調用mencoder的man page查看。 -lameopts 顧名思義,即lame選項,這兒只需定義一下碼率就可以了。 vbr 設定音頻碼率的方法,格式為vbr=<0-4> 0 cbr average bitrate 1 mt 2 rh constant bitrate Also forces CBR mode encoding on subsequent ABR presets modes. 3 abr 4 mtrh 在這兒用的是3,abr。 br 就是設定我們所需要的碼率值,格式為br=<0-1024>,只能在vbr為0和3的情況下才能使用該選項。 -ovc 編碼文件的視頻部分。主要有以下幾個選項 -ovc 不進行編碼,只是復制視頻流 -ovc divx4 編碼成DivX4/DivX5 -ovc raw 編碼成任意不壓縮的格式(用『-vf format』設定具體的格式) -ovc lavc 使用libavcodec進行編碼 -lavcopts 就是libavcodec的選項。 vcodec=使用指定的視頻編碼,下面列一下幾個主要的值 h264 H.264 h263 H.263 h263p H.263+ mpeg4 MPEG-4 (DivX 4/5) msmpeg4 DivX 3 msmpeg4v2 MS MPEG4v2 wmv1 Windows Media Video, version 1 (又稱 WMV7) wmv2 Windows Media Video, version 2 (又稱 WMV8) rv10 舊的RealVideo格式 mpeg1video MPEG-1 video mpeg2video MPEG-2 video mbd 決定視頻宏塊的演算法,這兒只需要mbd=1即可。其餘的可以查看man page。 vbitrate 設定視頻的碼率(默認為800)。 -sub 設定字幕文件 -o 目標視頻文件 -font 製作內嵌字幕所需字體的路徑 -subcp 字幕的編碼,簡體中文就是cp936 -subfont-text-scale 字幕字體的大小 -vf scale 視頻的解析度 如果不需要將字幕內嵌入視頻文件,只需要去掉-sub、-font、-subcp、-subfont-text-scale這幾個選項。將rmvb轉換成mpeg4也是如此。 ◆Linux下的視頻轉換:ffmpeg 格式:ffmpeg [[輸入文件選項]- i 輸入文件名] {[輸入文件選項] 輸出文件名} 主要選項: -L 顯示ffmpeg的版權說明 -h 顯示幫助 -version 顯示版本 -formats 顯示支持的文件格式,編碼和協議 -f 格式名 強制使用格式 -img 文件格式名 強制使用片格式 -i 文件名 待轉換文件名字 -y 覆蓋同名輸出文件 -t 時間 設置影片時間長度 -fs 最大尺寸 設置文件的最大尺寸 -ss 時間點 設置開始轉換的時間點 -title 文字 設置標題 -author 文字 設置作者 -right 文字 設置版權聲明 -comment 文字 設置備注 視頻選項: -b 比特率 設置文件比特率 (單位是kbit/s) -r 速度 楨速度 (Hz value) -s 大小 設置大小,寬乘高 -newvideo 在現在的視頻流後面加入信的視頻流 Audio options: -aframes 數字 設置轉換多少楨(frame)的音頻 -ab bitrate 設置音樂的比特率(單位:kbit/s) -aq 質量 這只音頻質量 (指定編碼) -ar 采樣率 設置音頻采樣率 (單位:Hz) -ac 聲道數字 設置聲道數 -an 取消音頻 -acodec 編碼 強制音頻 編碼 ('' to stream) -vol volume 改變音量 (256為普通) -newaudio 追加音樂
⑷ 如何在linux下編譯mpeg4ip
1.編譯單個源文件[例如]在屏幕上列印"Hello,Linux."[源代碼]#include
⑸ 支持mpeg4編碼、rtsp協議的流媒體伺服器
用VLC可以的吧,而且操作很簡單,VLC既是一款播放器,也能作為流媒體伺服器進行發布,下面是具體步驟:
打開播放器後,點擊「媒體」--》「流」;
最後保持著伺服器一直開著就好了
當然,這是windows系統下的操作,看你用了red5,如果是linux下的話,VLC是跨平台的,也是可以的!望採納!
⑹ 如何在Linux下編碼WebM格式的視頻
當前,video 元素支持三種視頻格式: Ogg = 帶有 Theora 視頻編碼和 Vorbis 音頻編碼的 Ogg 文件 MPEG4 = 帶有 H.264 視頻編碼和 AAC 音頻編碼的 MPEG 4 文件 WebM = 帶有 VP8 視頻編碼和 Vorbis 音頻編碼的 WebM 文件
⑺ MPEG4視頻文件的數據結構
MPEG4 IP Camera方案
■張克非 陳宏銘
一、前言——IP Camera監控系統介紹
隨著數字化和Internet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設備都在進行數字化和網路化的革命。在監控領域,集中了多媒體技術、數字圖像處理及遠程網路傳輸等最新技術的網路化監控系統正在逐步取代傳統的模擬監控,它代表了監控系統的發展潮流,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工業、商業及其他部門所使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巨大。
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DVR(digital video recorder)系統和具有部分網路功能的NVR (Network DVR)系統向網路化視頻監控系統,又稱為IP Camera監控系統轉變。IP Camera監控系統最早出現於2001年。網路化視頻監控系統從一開始就是針對在網路環境下使用而設計的,因此它克服了DVR/NVR無法通過網路獲取視頻信息的缺點,用戶可以通過網路中的任何一台電腦來觀看、錄制和管理實時的視頻信息。
IP Camera監控系統一般具有下列特點:
1. 高效能影像壓縮
IP Camera監控系統一般採用MPEG4實時影像壓縮技術,在保證視頻質量的同時,最大的降低對網路帶寬的需求。MPEG4作為標準的視頻格式,在各種平台上都有豐富的解碼軟體。
2. 直接連接標准乙太網絡
獨立運轉,不需要主機控制,直接通過乙太網絡連接到網路伺服器,容易實現系統集成。實現遠程監控,使用瀏覽器即可觀看實時影像,不需要安裝專用的解碼軟體,在多種系統平台,手機/PDA等均可觀看。
3. 嵌入式操作系統
由於需要處理復雜的協議,並且對可靠性,長時間工作的穩定性的嚴格要求,需要運行功能強大,成熟的操作系統。Linux憑借其良好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並且免版權費用等優勢,成為最常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統。
4. 許可權管理
由於直接連接在Internet,需要確保隱私與安全,需要完整和可靠的許可權管理方案。
數字化視頻監控系統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遠程訪問能力:用戶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訪問實時的視頻畫面。
②便於集成原有和新建的應用系統:用戶可以將網路攝像機按需部署到任意的地點,並方便地與其他系統集成,從而進一步提升用戶投資的價值;同時視頻伺服器能夠將用戶的模擬CCTV系統平滑過渡到基於IP的數字化解決方案,並同樣能夠實現與其他系統的集成。
③靈活擴展:按需對系統進行擴展,用戶可以每次增加一台設備,或者一次增加上百台設備。
④經濟實用:採用業內的統一開放標准,在提供高性能的同時,大大節省系統建設和維護費用。
⑤分布式智能:將智能集成到網路攝像機和視頻伺服器這些前端設備商,便於建設分布式系統,使用戶可以按需對系統的智能進行合理部署。
⑥經過實踐檢驗的成熟技術:網路化視頻產品融合了傳統視頻技術和先進的IT技術,這些技術都是經過了長時間的實踐檢驗的技術,並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先進的地位,這一切都確保了用戶投資的安全性。
二、IP Camera監控系統的組成
IP Camera監控系統由CCD/CMOS攝像頭,MPEG4編碼和網路協議處理設備,乙太網網路系統,存儲或者緩沖伺服器,用戶管理等部分構
隨著集成電路技術的發展,出現了包括MPEG4壓縮和網路處理功能的單晶元,可以把CCD Camera和MPEG4 編碼和網路處理設備集成到一個模塊中,一般把這樣的模塊稱為IP Camera。
⑻ linux m4a文件怎麼打開
M4A是MPEG-4 音頻標準的文件的擴展名,音質比mp3高,下載一般的音頻播放器如QQ音樂,網易雲音樂,或使用windows內置的播放器都可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