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pn532連接了arino還能連電腦嗎
可以。
用usb轉串口模塊將pn532與電腦連接,串口助手發送選擇hex。只用一個空白的晶元是無法實現在arino編程環境中編程的,晶元需要燒錄arino專用的bootloader才能使用。
arino就是以ATmega單片機為控制核心的單片機控制板,板上除了ATmega328最小系統電路外,還包含了穩壓電路、USB轉串口電路、一些指示用的LED,以及一些擴展用的電路插座。
⑵ 想學習單片機外圍電路
每種單片機型號不同,外圍電路當然不一樣,比如有的單片機自帶AD或DA,你可以先學51單片機,這個最簡單最基本。
首先要學的就是最小系統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5%A5%C6%AC%BB%FA%D7%EE%D0%A1%CF%B5%CD%B3&in=21532&cl=2&lm=-1&pn=0&rn=1&di=40765736163&ln=200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
再有就去學測控電路,感測器採集來的信號要進入單片機中需要放大、濾波等等過程,這部分電路也要學。測控電路是本書,你可以買到。
請採納。
⑶ 學生實驗用單片機應該用哪型號
學生用來做實驗用的,有AT89C51,AT89C52,8051,80C31等,哪個廠家的都可以.商家問的後輟,後輟代表的是溫度范圍或是工業用的還是軍用的,還是民用的或時鍾頻率.這都有區別的.列出的學生實驗用的:AT89C52-24PC,P80C31SBPN,P87C51FB-4N,AT89C2051-24SC等等,還有更多
⑷ 單片機怎樣驅動交流接觸器
先驅動微型繼電器,再用該繼電器來控制交流接觸器。
交流接觸器上有A1、A2,這是它的線圈,給它接上一定電源(如:220V),它就會吸合。
其它的為工作觸點:
例如常見的135、246為三組主觸點,135進,246出,
no nc(13、14) 為常開常閉輔助觸點。
如圖: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3&tn=imagedetail&word=%BD%BB%C1%F7%BD%D3%B4%A5%C6%F7&in=26312&cl=2&cm=1&sc=0&lm=-1&pn=23&rn=1&di=611363120&ln=493
⑸ 單片機原理圖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tn=imagedetail&word=%B5%A5%C6%AC%BB%FA%D4%AD%C0%ED%CD%BC&in=4343&cl=2&lm=-1&pn=7&rn=1&di=183526290&ln=2000&fr=ala0&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
⑹ 51單片機各引腳的地址
這可看你在那種語言中使用的了,在匯編中不用再定義,它中都是符號化好的了,用時直打PN.n(N=0~3, n=0~7),在C語言中用就掛上現成的頭文件就行了。
它們的實際的位元組地址為P0=80H、P1=90H、P2=0A0H、P3=0B0H;
它們的實際的位地址為P0.n=80~87H、P1.n=90~97H、P2.n=0A0~0A7H、P3.n=0B0~0B7H、(這中的n=0~7)
當然你也可用BIT或EQU把它們重定義為你真正用的用途名(匯編中)。
⑺ 單片機接三極體時為什麼要加限流電阻
我記得9013是NPN的,一樓的回答是錯的,給的典型電路也是錯的。NPN是高電平導通,樓主的做法沒錯,樓主你是不是用P0口去驅動三極體?如果是,那就必須要上拉,P0是漏極開路,此時MCU輸出1但實際上得不到要的高電平。或者你用P1-P3口驅動就不用上拉了(標准51是這樣的,但我個人使用時還是有碰到一些奇怪的問題,歡迎交流)
⑻ 單片機控制可控硅
不管是高電平還是低電平都是導通,但我把他的控制引腳懸空時就斷開了???
這個問題看清楚了SCR的原理就明白了:
控硅是可控硅整流元件的簡稱,是一種具有三個PN 結的四層結構的大功率半導體器件,一般由兩晶閘管反向連接而成.它的功用不僅是整流,還可以用作無觸點開關以快速接通或切斷電路,實現將直流電變成交流電的逆變,將一種頻率的交流電變成另一種頻率的交流電等等。可控硅和其它半導體器件一樣,其有體積小、效率高、穩定性好、工作可靠等優點。它的出現,使半導體技術從弱電領域進入了強電領域,成為工業、農業、交通運輸、軍事科研以至商業、民用電器等方面爭相採用的元件。(如圖)
晶閘管T在工作過程中,它的陽極A和陰極K與電源和負載連接,組成晶閘管的主電路,晶閘管的門極G和陰極K與控制晶閘管的裝置連接,組成晶閘管的控制電路
從晶閘管的內部分析工作過程:
晶閘管是四層三端器件,它有J1、J2、J3三個PN結圖一,可以把它中間的NP分成兩部分,構成一個PNP型三極體和一個NPN型三極體的復合管圖二.
當晶閘管承受正向陽極電壓時,為使晶閘管導銅,必須使承受反向電壓的PN結J2失去阻擋作用。圖2中每個晶體管的集電極電流同時就是另一個晶體管的基極電流。因此,兩個互相復合的晶體管電路,當有足夠的門極電流Ig流入時,就會形成強烈的正反饋,造成兩晶體管飽和導通,晶體管飽和導通。
設PNP管和NPN管的集電極電流相應為Ic1和Ic2;發射極電流相應為Ia和Ik;電流放大系數相應為a1=Ic1/Ia和a2=Ic2/Ik,設流過J2結的反相漏電電流為Ic0,
晶閘管的陽極電流等於兩管的集電極電流和漏電流的總和:
Ia=Ic1+Ic2+Ic0 或Ia=a1Ia+a2Ik+Ic0
若門極電流為Ig,則晶閘管陰極電流為Ik=Ia+Ig
從而可以得出晶閘管陽極電流為:I=(Ic0+Iga2)/(1-(a1+a2)) (1—1)
硅PNP管和硅NPN管相應的電流放大系數a1和a2隨其發射極電流的改變而急劇變化如圖三所示。
當晶閘管承受正向陽極電壓,而門極未受電壓的情況下,式(1—1)中,Ig=0,(a1+a2)很小,故晶閘管的陽極電流Ia≈Ic0 晶閘關處於正向阻斷狀態。當晶閘管在正向陽極電壓下,從門極G流入電流Ig,由於足夠大的Ig流經NPN管的發射結,從而提高起點流放大系數a2,產生足夠大的極電極電流Ic2流過PNP管的發射結,並提高了PNP管的電流放大系數a1,產生更大的極電極電流Ic1流經NPN管的發射結。這樣強烈的正反饋過程迅速進行。從圖3,當a1和a2隨發射極電流增加而(a1+a2)≈1時,式(1—1)中的分母1-(a1+a2)≈0,因此提高了晶閘管的陽極電流Ia.這時,流過晶閘管的電流完全由主迴路的電壓和迴路電阻決定。晶閘管已處於正向導通狀態。
式(1—1)中,在晶閘管導通後,1-(a1+a2)≈0,即使此時門極電流Ig=0,晶閘管仍能保持原來的陽極電流Ia而繼續導通。晶閘管在導通後,門極已失去作用。
在晶閘管導通後,如果不斷的減小電源電壓或增大迴路電阻,使陽極電流Ia減小到維持電流IH以下時,由於a1和a1迅速下降,當1-(a1+a2)≈0時,晶閘管恢復阻斷狀態。
⑼ pcr532和pn532是一樣的么
不一樣。
具體如下:
1、從含義上,pcr532是一款讀寫器軟體,而pn532是NXP公司研發的一款近場通信(NFCRFID)用的晶元。
2、從使用方式上,pcr532是在手機上安裝使用的,而pn532是安裝在固定的設備上進行使用的。
PN532晶元是一款高度集成的非接觸式通訊收發模塊,基於8051單片機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