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p為存儲臨時文件的文件夾,包含系統和用戶創建的臨時文件。當系統重新啟動時,這個目錄下的文件都將被刪除。
使用Linux,用戶可以設置目錄和文件的許可權,以便允許或拒絕其他人對其進行訪問。Linux目錄採用多級樹形結構,用戶可以瀏覽整個系統,可以進入任何一個已授權進入的目錄,訪問那裡的文件。
文件結構的相互關聯性使共享數據變得容易,幾個用戶可以訪問同一個文件。Linux是一個多用戶系統,操作系統本身的駐留程序存放在以根目錄開始的專用目錄中,有時被指定為系統目錄。圖1.1中那些根目錄下的目錄就是系統目錄。
(1)linuxtmp許可權擴展閱讀
linux常用文件夾及說明:
1、/- 根
每一個文件和目錄從根目錄開始。
只有root用戶具有該目錄下的寫許可權。請注意,/root是root用戶的主目錄,這與/.不一樣。
2、/bin中 - 用戶二進制文件
包含二進制可執行文件。
在單用戶模式下,你需要使用的常見linux命令都位於此目錄下。系統的所有用戶使用的命令都設在這里。
例如:ps、ls、ping、grep、cp
3、/sbin目錄 - 系統二進制文件
就像/bin,/sbin同樣也包含二進制可執行文件。
但是,在這個目錄下的linux命令通常由系統管理員使用,對系統進行維護。例如:iptables、reboot、fdisk、ifconfig、swapon命令。
Ⅱ LINUX 如何對文件分配許可權 許可權分別是什麼
在Linux中,許可權的所有者分為用戶許可權,組許可權和其他許可權,分別是用字母u, g, o 代表
許可權分為:讀 r , 寫 w , 執行 x。
比如看到了,你一個文件夾1個的許可權是: rwxr-xr-x 這個許可權的意思是這個文件夾的所有者用戶是完全控制(第一段rwx),這個文件夾的所屬組用戶的許可權是讀取和執行(第二段r-x),這個文件夾的對於其他用戶來說是讀取和執行(第三段r-x)。
這些許可權都可以用數字來表示:r 4, w 2 , x 1, 那麼上邊的許可權就是755 (一段一段的加和)更改許可權的命令是chmod。
想這對文件夾/test設置許可權,希望是test文件夾的所屬用戶完全控制,所屬組和其他用戶只能讀取和執行。
(2)linuxtmp許可權擴展閱讀:
HFS+卷使用分配文件有以下幾點優勢:
1、使用文件允許分配文件為其自身分配存儲塊,這種方式相對簡單得多,因為這樣卷就只有一種塊類型——分配塊。HFS之所以復雜是因為它使用扇區來存儲分配點陣圖,用分配塊來存儲文件。
2、分配文件可以是不連續的,允許分配信息和用戶數據交叉存取。許多現代的文件系統都採取這種方式以減少文件增大的過程中的磁頭運動行程。
3、分配文件可以擴展。因為分配文件的可擴展性,所以很容易增加磁碟上的分配塊的數量。這無論是對於想減小分配塊的大小還是擴大整個磁碟的空間都是非常有用的。
4、分配文件的可收縮性。可以為不同大小的卷創建適當的鏡像,回寫至磁碟時,即便磁碟很大,也可以建立足夠的分配文件數據;如果寫入較小的磁碟,分配文件又可以收縮至適當的大小。
Ⅲ linux /tmp 目錄訪問許可權
不是,/tmp目錄的許可權位是drwxrwxrwt,/tmp目錄對所有用戶的讀寫許可權僅限於目錄本身,而不是/tmp目錄下的目錄或者文件。
你舉的例子中,1.txt上傳後的所屬應該是 root root,sam用戶能否復制或者刪除1.txt取決於1.txt的許可權位。
Ⅳ Linux的幾個特殊許可權
1、setuid與setgid講解
看一下系統中用到它的地方,以/etc/passwd和/usr/bin/passwd為例: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root@Salve1 school]# ll /etc/passwd /usr/bin/passwd
-rw-r--r-- 1 root root 2005 Apr 23 01:25 /etc/passwd
-rwsr-xr-x 1 root root 23420 Aug 11 2010 /usr/bin/passwd
[root@Salve1 school]#
分析一下,/etc/passwd的許可權為 -rw-r--r-- 也就是說:該文件的所有者擁有讀寫的許可權,而用戶組成員和其它成員只有查看的許可權。我們知道,在系統中我們要修改一個用戶的密碼,root用戶和普通用戶均可以用/usr/bin/passwd someuser這個命令來修改這個/etc/passwd這個文件,root用戶本身擁有對/etc/passwd的寫許可權,無可厚非;那普通用戶呢,這里就用到了setuid,setuid的作用是「讓執行該命令的用戶以該命令擁有者的許可權去執行」,就是普通用戶執行passwd時會擁有root的許可權,這樣就可以修改/etc/passwd這個文件了。它的標志為:s,會出現在x的地方,例:-rwsr-xr-x 。而setgid的意思和它是一樣的,即讓執行文件的用戶以該文件所屬組的許可權去執行。
2、stick bit(粘滯位)
看一下系統中用到它的地方,以/tmp為例: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root@Salve1 /]# ll -d /tmp
drwxrwxrwt 13 root root 4096 Apr 23 02:06 /tmp
[root@Salve1 /]#
我們知道/tmp是系統的臨時文件目錄,所有的用戶在該目錄下擁有所有的許可權,也就是說在該目錄下可以任意創建、修改、刪除文件,那如果用戶A在該目錄下創建了一個文件,用戶B將該文件刪除了,這種情況我們是不能允許的。為了達到該目的,就出現了stick bit(粘滯位)的概念。它是針對目錄來說的,如果該目錄設置了stick bit(粘滯位),則該目錄下的文件除了該文件的創建者和root用戶可以刪除和修改/tmp目錄下的stuff,別的用戶均不能動別人的,這就是粘滯位的作用。
3、如何設置上述特殊許可權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chmod u+s xxx # 設置setuid許可權
chmod g+s xxx # 設置setgid許可權
chmod o+t xxx # 設置stick bit許可權,針對目錄
chmod 4775 xxx # 設置setuid許可權
chmod 2775 xxx # 設置setgid許可權
chmod 1775 xxx # 設置stick bit許可權,針對目錄
4、注意:有時你設置了s或t 許可權,你會發現它變成了S或T,這是因為在那個位置上你沒有給它x(可執行)的許可權,這樣的話這樣的設置是不會有效的,你可以先給它賦上x的許可權,然後再給s或t 的許可權。
Ⅳ linux下的TMP目錄需要改成什麼許可權才能重命名裡面的文件啊
然後再試著刪除。
2.進入「安全模式刪除」。
3.在純DOS命令行下使用DEL,DELTREE和RD命令將其刪除。
4.如果是文件夾中有比較多的子目錄或文件而導致無法刪除,可先刪除該文件夾中的子目錄和文件,再刪除文件夾。
5.在任務管理器中結束Explorer.exe進程,然後在命令提示符窗口刪除文件。
6.如果你有安裝ACDSee,FlashFXP,Nero,Total這幾個軟體,可以嘗試在這幾個軟體中刪除文件夾。
二、高級解決方案:
1.磁碟錯誤
運行磁碟掃描,並掃描文件所在分區,掃描前確定已選上修復文件和壞扇區,全面掃描所有選項,掃描後再刪除文件。
2.預讀機制:
某些媒體播放中斷或正在預覽時會造成無法刪除。在「運行」框中輸入:REGSVR32 /U SHMEDIA.DLL,注銷掉預讀功能。或刪除注冊表中下面這個鍵值:[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Classes\CLSID\\InProcServer32]。
3.防火牆:
由於反病毒軟體在查毒時會佔用正在檢查的文件,從而導致執行刪除時提示文件正在使用,這時可試著暫時關閉它的即時監控程序,或許可以解決。
4.OFFice、WPS系列軟體:
OFFice的非法關閉也會造成文件無法刪除或改名。重新運行該程序,然後正常關閉,再刪除文件。
5.藉助WinRAR:
右擊要刪除的文件夾,選擇「添加到壓縮文件」。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中「壓縮後刪除源文件,」隨便寫個壓縮包名,點確定。
6.許可權問題:
如果是2000和xp系統,請先確定是否有許可權刪除這個文件或文件夾。
7.可執行文件的刪除:
如果可執行文件的映像或程序所調用的DLL動態鏈接庫文件還在內存中未釋放,刪除時就會提示文件正在使用,解決方法是刪除系統的頁面文件,Win98中是Win386.SWP,Win2000/XP是pagefile.sys。注意要在DOS下刪除。
8.文件粉碎法:
使用文件粉碎機,如File Pulverizer,可以徹底刪除一些頑固文件。
三、製作一個無法刪除的「文件保險箱」
文件夾無法刪除,未必就是不好的事情,如果把一些重要的文件放在這個目錄中,不就可以避免誤刪了嗎?一個文件名只包含空格的文件夾在Windows中是不允許創建和刪除的,但在DOS下卻可以創建文件名包含\的文件夾。
在我們使用Windows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即使是最簡單的刪除文件也可能遇到麻煩,要麼系統提示「文件正在被另一個人或程序使用」,要麼就是報告「訪問被拒絕」……如果你也遇到過這種情況,不妨看看本文。
原因一:文件正在使用中
在刪除文件時,經常會遇到的一個問題是,文件正在使用,無法刪除。如果試圖刪除以獨占訪問而不是以共享訪問方式打開,並且正在使用中的文件時,系統就會出現錯誤提示:「無法刪除xxx:文件正在被另一個人或程序使用」。而另一種情況則是,能夠使用刪除命令刪除文件,但在打開文件的進程釋放該文件之前,文件實際上並未刪除。
要解決上述問題,需要確定擁有文件打開句柄的進程,然後關閉此進程。在以前的Windows中,我們可以使用資源工具包的Oh.exe。但在XP中,安裝好的Support
Tools卻不帶Oh.exe。不過,XP提供了一個新的Openfiles.exe命令行工具,它能夠報告進程打開的各個文件。與Oh.exe相似,Openfiles.exe也要求打開系統內核監視,這會消耗一些內存,並降低系統操作的性能。打開系統監視的命令是「Openfiles
/local
on」,它會啟用系統全局標志「維護對象列表」,需重新啟動系統才能生效。重新啟動系統後,在命令提示符下執行不帶參數的「Openfiles」,即可看到各個進程打開文件的清單。
原因二:文件系統損壞
磁碟上的壞區、其他硬體故障或者軟體錯誤都可能會損壞文件系統,使文件出現問題而無法刪除。典型操作失敗的方式可能各不相同,當檢測到文件系統損壞時,通常會收到一條提示運行Chkdsk的信息。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在磁碟卷上運行Chkdsk實用工具以糾正任何存在的錯誤。根據損壞的性質,Chkdsk也許能夠恢復文件數據,也許無法恢復,但Chkdsk可以使文件系統返回到一種在內部一致的狀態。有關Chkdsk實用工具的命令及參數,可以在命令提示符下執行「Chkdsk
/?」查閱。
原因三:文件使用了存取控制列表
如果某個文件使用了存取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簡稱ACL),而操作者又沒有相應的許可權,那麼刪除文件時就可能出現「訪問被拒絕」的提示。
通常情況下,管理員具有取得任何文件所有權的隱含能力,文件所有者也具有修改文件許可權的隱含能力。不過,這些默認的許可權是可以被修改的。
要解決因ACL導致文件無法刪除的問題,就必須以具有相應許可權的用戶身份登錄,或者是賦予自己刪除文件的許可權,然後才能刪除文件。要注意的是,操作者必須擁有這些文件的所有權才能更改許可權。如果是因為文件使用了不規范的ACL而不能使用某些安全工具顯示或修改其許可權時,可以嘗試使用命令行工具Cacls.exe進行修改。
原因四:文件名使用了一個保留名稱
眾所周知,像AUX、LPT1這樣的名稱是為舊式DOS設備保留的。為了向後兼容,在Windows中不允許使用這些文件名,也不能使用典型的Win32文件調用來創建它們。反之,如果文件名是Win32命名空間中的一個保留名稱,則同樣可能無法刪除此文件。
要解決此類問題,可以在Linux或其他非Windows的操作系統下重命名或刪除該文件。另外,如果能夠使用特定的語法指定到該文件的路徑,也可以使用一些內置的命令繞過典型的Win32保留名稱檢查。例如,在Windows
XP中使用以下命令,可以刪除名為「lpt1」的文件(Del命令後面加上「?」來避免Windows檢查文件名的合法性):
Del [URL=]?c:[/URL]文件路徑lpt1
原因五:無效的文件名稱
如果文件名中包括一個無效名稱,例如文件名有一個尾隨空格,或一個尾隨句點,或者文件名僅由一個空格組成,同樣可能無法刪除該文件。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使用典型的Win32語法打開名稱中有尾隨空格或尾隨句點的文件,則尾隨空格或句點在打開實際文件之前會被去掉。因此,如果在同一個文件夾中有兩個分別名為「File.txt」和「File.txt
」的文件(注意第二個文件名後面的空格),當使用標准Win32調用打開第二個文件時,實際上會打開第一個文件。同樣,如果文件的名稱僅是「
」(一個空格字元),當嘗試使用標准Win32調用打開它時,實際上會打開該文件的父文件夾。在此情況下,如果嘗試更改這些文件上的安全設置,就有可能會意外更改其他文件上的設置。
與解決文件名使用保留名稱的方法類似,可以使用一種適當的內部語法刪除此文件。例如要刪除包含尾隨空格的文件,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Del [URL=]?[/URL] c:文件路徑(尾隨空格的文件名)
原因六:文件路徑太深無法訪問
文件位於比最大路徑字元數(MAX_PATH)更深的路徑中,可能導致文件無法訪問,當然,這種情況較為少見。如果路徑深的原因是文件夾名稱太長,最簡便的解決方案是使用自動生成的8.3名稱訪問該文件。如果8.3路徑也太長,可以從根文件夾開始重命名文件夾,縮短它們的名稱,以使目標文件的路徑深度不超過MAX_PATH。若是文件的深度超過128個文件夾,可以通過創建一個網路共享,使其位於文件夾樹中盡可能深的位置,然後通過訪問此共享來訪問文件。
一般情況下,如果遇到因文件路徑太深無法訪問的情況,可以通過使用創建文件的軟體來管理這些文件。也就是說,如果有一個程序,它可以創建超過MAX_PATH的文件,則我們也可以使用該程序來管理這些文件。此外,對於通過網路共享創建的深層次結構的文件也可以通過使用同一共享來進行刪除。
前面介紹了Windows系統中文件或文件夾無法刪除的幾種原因以及解決的方法。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還會遇到上述各種原因的不同組合,使得刪除文件的過程更加復雜。這就需要讀者能夠舉一反三,靈活應用微軟提供的各種實用工具進行解決了。
Windows XP中刪除AVI文件的問題
很多朋友可能會遇到Windows XP中無法刪除AVI文件的問題,這主要是由於Windows
XP視頻預覽功能的Bug所導致的。你可以嘗試用以下方法進行刪除。
方法一 在運行命令框中輸入「Regs-vr32/u
Shmedia.dll」並回車,卸去Windows
XP的視頻文件預覽功能。當以後想要恢復視頻預覽功能時,再使用「Regsvr32Shmedia.dll」命令重新注冊即可。
方法二
先打開命令提示符窗口,然後在任務管理器中結束Explorer進程,再從命令提示符窗口中切換到保存視頻文件的文件夾下,用Del命令刪除文件。
方法三
如果安裝了雙系統,可以從另一個系統,如Win98下進行刪除。
Ⅵ Linux的文件夾許可權如何更改
chmod命令用於修改文件或目錄的許可權,格式為:"chmod
[參數]
許可權
文件或目錄名稱"。
chown命令用於修改文件或目錄的所屬主與所屬組,格式為:「chown
[參數]
所屬主:所屬組
文件或目錄名稱」。
chmod與chown的命令參數很簡單記——對於文件不加參數,遇到目錄加大寫-R(遞歸,修改目錄內所有文件的屬性)。
linux下文件還有很多隱藏屬性:http://www.linuxprobe.com/chapter-05.html#54
創建工作目錄並給予GID許可權:
[root@linuxprobe
~]#
cd
/tmp
[root@linuxprobe
tmp]#
mkdir
testdir
[root@linuxprobe
tmp]#
ls
-ald
testdir/
drwxr-xr-x.
2
root
root
6
Feb
11
11:50
testdir/
[root@linuxprobe
tmp]#
chmod
-Rf
777
testdir/
[root@linuxprobe
tmp]#
chmod
-Rf
g+s
testdir/
[root@linuxprobe
tmp]#
ls
-ald
testdir/
drwxrwsrwx.
2
root
root
6
Feb
11
11:50
testdir/
切換至普通用戶linuxprobe,在該目錄創建文件:
[root@linuxprobe
tmp]#
su
-
linuxprobe
Last
login:
Wed
Feb
11
11:49:16
CST
2015
on
pts/0
[linuxprobe@linuxprobe
~]$
cd
/tmp/testdir/
[linuxprobe@linuxprobe
testdir]$
echo
"linuxprobe.com"
>
test
[linuxprobe@linuxprobe
testdir]$
ls
-al
total
8
drwxrwsrwx.
2
root
root
17
Feb
11
11:50
.
drwxrwxrwt.
18
root
root
4096
Feb
11
11:50
..
-rw-rw-r--.
1
linuxprobe
root
15
Feb
11
11:50
test
Ⅶ Linux中/tmp文件夾的訪問許可權問題 我的問題和您一樣,請問你最後是怎麼解決的
進入single(運行級為一的那個)模式,然後chmod 644 /tmp,試試,理論上講可行
Ⅷ linux系統除了chmod可以吧/tmp/x的這個文件提升為777許可權還有什麼命令可以
修改文件許可權只能使用chmod命令
除非是你在創建前先設置賬號的umask,這樣他會根據你的umask來創建文件,但是執行許可權默認不會賦予文件,還是需要手動添加
Ⅸ 在linux中怎麼給文件夾賦許可權
在linux中給文件夾賦許可權的步驟如下:
1.首先,咱們用客戶端工具(工具很多,我用的是xshell),用需要建立的文件夾的賬戶登錄系統,例如我現在是用的Root用戶。紅色框框內,寫著root證明,登錄的用戶沒有問題。
Ⅹ 在linux中怎麼給文件夾賦許可權
chmod 許可權 文件夾
比如 : chmod 0755 /tmp //這個只設置/tmp文件夾許可權為0755
chmod -R 0755 /tmp //這個設置/tmp文件夾及其子文件夾的許可權為0755
linux的文件夾也有三種許可權分別是:
r(Read 讀取):對文件有讀取文件內容的許可權(cat指令);對目錄有查看目錄下內容的許可權(ls命令)。
2.x(eXecute 執行):對文件有執行文件的許可權(./指令);對目錄該有進入目錄的許可權(cd命令)。
3.w(Write 寫入):對文件有增加、刪除、修改文件內容的許可權;對目錄有增加、刪除、修改目錄下內容的許可權。w 是可以在目錄下創建、修改、刪除文件,不僅可以修改自己的文件也可以修改別人的文件,因此增加了一個t 許可權對 x 許可權進行了限制,表示只可以修改自己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