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圖形界面下的虛擬終端,設置(根據不同的
shell
修改不同的環境參數配置文件,如
bash
就修改
.bashrc
文件或
.bash_profile
文件)
1
export
lang=zh_cn.utf-8
如果是遠程登錄(比如使用
ssh
登錄),則根據你的客戶端的環境進行設置,一個可能的方案是:
1
export
lang=zh_cn.gb18030
locale
看看你的當前是什麼語言顯示
然後
1
vi
/etc/sysconfig/i18n
一般情況下linux伺服器都是配置utf-8,不使用中文的。
『貳』 Linux下JAVA程序輸出中文變問號
應該是字元集編碼不一致的問題導致的。Java一般用的是utf-8編碼
『叄』 LINUX中顯示這么多問號是怎麼回事呀!請問怎麼解決。
如果ll提示permission denied,一般是當前用戶對當前目錄沒有讀許可權造成的 看下目錄的owner和group中是否包含當前執行賬號
『肆』 阿里雲伺服器,linux主機導入資料庫後中文全都是問號!!!!
你先用軟體轉碼為utf-8的 ,然後再導入linux主機中
『伍』 suse linux下的中文顯示成問號
mount -o utf8,umask=0 /dev/sda1 /mnt/sda1
手動載入,主要是編碼問題。
『陸』 如何解決 linux 操作系統顯示中文亂碼問題
通過分析腳本,我知道,圖形界面啟動的時候腳本是根據LANG變數來決定是否啟用輸入法,以及啟用哪種語言的輸入法等。問題在於:我們還沒有把LANG變數改成英語之前,系統得到的LANG變數是中文的,因此,它知道需要在圖形界面啟動過程中啟用中文輸入法,但把LANG變數改成英文後,系統根據LANG變數知道系統是英文的,它便不再啟動中文輸入法,也不再設置和導出相關的變數,導致中文輸入法不可用。因此,只要在這個腳本中,「騙」過系統,讓輸入法腳本「以為」系統是中文的,它不就運行中文輸入法,並導出相關變數了嗎? 於是,通過分析腳本,我在xinput.sh中的: lang_region=$(echo $tmplang | sed -e 's/\..*//') 後面又添加了lang_region="zh_CN" 直接把lang_region=$(echo $tmplang | sed -e 's/\..*//') 修改成 lang_region="zh_CN" 也可以 多添加一行是為了以後改過來方便,直接刪除添加的一行就可以了。 當然,把for循環中的/etc/X11/xinit/xinput.d/${lang_region}該成 /etc/X11/xinit/xinput.d/zh _CN也可以。 當然還有其他的改法,前提是你要懂得shell 腳本的語法,看得懂腳本的意思。這樣修改後,即便系統是英文的,xinput.sh腳本也會去讀取/etc/X11/xinit/xinput.d/zh _CN 文件並導出其中的內容、設置好XMODIFERS等輸入法變數,並運行iiimx輸入法程序。 那麼為什麼不在圖形界面啟動後直接運行iiimx輸入法程序呢?實驗一下就知道,這根本不行。因為輸入法程序是須要和被輸入的應用程序配合運行的軟體,在運行過程中需要導出很多變數。直接運行iiimx只運行了主程序,而沒相關變數,沒辦法和應用程序配合完成輸入工作。 完成修改工作後,保存腳本文件。輸入startx命令啟動圖形界面,就可以用全英文的系統界面和中文輸入法了。但需要注意的是:由於系統是全英文的,默認輸入法也是英文,通過GNOME或者KDE菜單起動的應用程序第一次輸入中文的時候不能按ctrl+空格來切換到中文,需要用滑鼠在任務欄上點擊輸入法圖標切換,第一次切換後以後就可以用ctrl+空格快捷鍵來切換中英文輸入法了。 四,一些後續問題 某些軟體,比如Open Office,通過GNOME或者KDE菜單啟動的話,即使切換到中文輸入法也輸不進中文,這是因為整個桌面系統的環境是英文的,軟體「繼承」了英文環境的相關變數,這些軟體就「認死理」,就是不讓輸入中文,這時候可以打開一個gnome終端,把LANG變數臨時設置成zh_CN.UTF-8 : [root@gucuiwen ~]# LANG="zh_CN.UTF-8" 然後在這個gnome終端中,用命令打開open office: [root@gucuiwen ~]# oowriter & 這樣Open Office就「繼承」了gnome終端的LANG變數,起動後,工具欄和菜單等都是中文的,而且能輸入中文。推而廣之,任何軟體都可以用這種方法,根據需要,打開中文界面的軟體和英文界面的軟體。要以英文界面運行軟體時,只要從GNOME或者KDE菜單打開,要用中文界面運行軟體時,在終端中修該LANG變數,從修改過LANG變數的終端中通過命令運行即可。當然,如果你還安裝了其他語言的字體,你還可以以其他語言的界面來運行程序。如日語: [root@gucuiwen ~]# LANG="ja_JP.UTF-8" [root@gucuiwen ~]# gedit & 我用上面的兩條命令打開的gedit 編輯器就是全日語界面的,但是能輸入中文和英文,並顯示日文。從而達到,一個系統,多種語言和文字共存的目的。 當然,前提是要安裝了日語字體和日語locale,否則所有有文字的地方會全部顯示成一連串問號。總之,要先懂得原理,之後想怎麼玩就怎麼玩,隨心所欲,完全不受限制,充分享受用Linux的樂趣。 五, 快速設置步驟: 1.修改/etc/sysconf/i18n文件,把 LANG="zh_CN.UTF-8" 修改成: LANG="en_US.UTF-8" 2.修改/etc/X11/xinit/xinitrc.d/xinput.sh文件,把其中一行: lang_region=$(echo $tmplang | sed -e 's/\..*//') 修改成: lang_region=」zh_CN」 3,重新啟動圖形界面,就可以用英文的界面並且正確顯示中文和輸入中文。
『柒』 linux下,oracle的視圖中中文變問號了,描述有點長,請不吝賜教
這個是字元集轉換的問題,是你導出和導入的客戶端字元集和dmp文件字元集不一致。
解決辦法:
在linux環境變數里加上
export LANG =zh_CN.gb2312
或者導入的時候先輸入export LANG =zh_CN.gb2312
『捌』 linux命令模式下出現問號,請問怎麼解決
如果是圖形界面下的虛擬終端,設置(根據不同的 shell 修改不同的環境參數配置文件,如 bash 就修改 .bashrc 文件或 .bash_profile 文件)
1
export LANG=zh_CN.UTF-8
如果是遠程登錄(比如使用 ssh 登錄),則根據你的客戶端的環境進行設置,一個可能的方案是:
1
export LANG=zh_CN.GB18030
locale 看看你的當前是什麼語言顯示
然後
1
vi /etc/sysconfig/i18n
一般情況下linux伺服器都是配置utf-8,不使用中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