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麼查看samba用戶
查看samba伺服器中已擁有哪些用戶:pdbedit -L
其他操作用法:
刪除samba服務中的某個用戶:smbpasswd -x 用戶名
查看linux中所有用戶:cat /etc/passwd
查看Linux中添加了多少用戶:cat /etc/passwd|grep -v nologin|grep -v halt|grep -v shutdown|awk -F":" '{ print $1"|"$3"|"$4 }'|more
查看Linux中所有組:cat /etc/group
刪除linux某個用戶:userdel 用戶名
刪除linux中某個用戶所有信息:userdel -r 用戶名
② linux samba 如何實現指定用戶看見此文件夾,而其他用戶無法看見。
用子
配置文件
:
(1)在
Samba伺服器
有一個共享目錄smbtest(/test的自身許可權為777)只希望用戶tomyang可見可讀可寫,另一個共享目錄smb
test1
(/test1的自身許可權為777)只希望用戶tonyzhang可見可讀可寫。通過子配置文件實現方法如下:
①:在/etc/samba下建立一個文本文件其名稱為tomyang.smb.conf,在該文件中加入如下內容:
[smbtest]
comment
=
This
is
smb
test
path
=
/test
write
list
=
tomyang
②:在/etc/samba下建立一個文本文件其名稱為tomyang.smb.conf,在該文件中加入如下內容:
[smbtest1]
comment
=
This
is
smb
test1
path
=
/test1
write
list
=
tonyzhang
③:引用子配置文件。在引用子配置文件時有二種方法:
??
config
file:在[global]標簽下入如下參數:
[global]
config
file
=
/etc/samba/%U.smb.conf
??
include:在[global]標簽下入如下參數:
[global]
include
=
/etc/samba/%U.smb.conf
config
file和include的區別是:使用config
file時,當以tomyang的身份訪問Samba伺服器,只能瀏覽到smbtest,其他在smb.conf中定義的共享資源都無法查看;當以tonyzhang的身份訪問Samba伺服器,只能瀏覽到smbtest1,其他在smb.conf中定義的共享資源都無法查看。使用include時,當以tomyang的身份訪問Samba伺服器,除了可以瀏覽到smbtest,其他在smb.conf中定義的共享資源也可以瀏覽到;當以tonyzhang的身份訪問Samba伺服器,除了可以瀏覽到smbtest1,其他在smb.conf中定義的共享資源也可以瀏覽到。
③ 在linux下如何訪問伺服器
給虛擬機的Linux裝一個ssh服務,開啟之後再xp上用putty之類的ssh客戶端訪問。
當然還可以安裝telnet服務,vnc服務等等,這些需要另外的客戶端。
建議先提前了解所需的Linux命令,如下進行搜索
Linux伺服器端准備工作
首先需要在Linux伺服器上安裝openssh-server,打開Linux伺服器命令行終端,鍵入下面命令
sudo apt-get install openssh-server
修改Linux伺服器的ssh配置文件
sudo gedit /etc/ssh/sshd_config
先使用」#」注釋掉PermitRootLogin without-password
添加一行 PermitRootLogin yes
然後開啟ssh服務
ps -e | grep ssh
④ linux samba如何實現指定用戶看見此文件夾
用子配置文件:
(1)在Samba伺服器有一個共享目錄smbtest(/test的自身許可權為777)只希望用戶tomyang可見可讀可寫,另一個共享目錄smbtest1(/test1的自身許可權為777)只希望用戶tonyzhang可見可讀可寫。通過子配置文件實現方法如下:
①:在/etc/samba下建立一個文本文件其名稱為tomyang.smb.conf,在該文件中加入如下內容:
[smbtest]
comment = This is smb test
path = /test
write list = tomyang
②:在/etc/samba下建立一個文本文件其名稱為tomyang.smb.conf,在該文件中加入如下內容:
[smbtest1]
comment = This is smb test1
path = /test1
write list = tonyzhang
③:引用子配置文件。在引用子配置文件時有二種方法:
?? config file:在[global]標簽下入如下參數:
[global]
config file = /etc/samba/%U.smb.conf
?? include:在[global]標簽下入如下參數:
[global]
include = /etc/samba/%U.smb.conf
config file和include的區別是:使用config file時,當以tomyang的身份訪問Samba伺服器,只能瀏覽到smbtest,其他在smb.conf中定義的共享資源都無法查看;當以tonyzhang的身份訪問Samba伺服器,只能瀏覽到smbtest1,其他在smb.conf中定義的共享資源都無法查看。使用include時,當以tomyang的身份訪問Samba伺服器,除了可以瀏覽到smbtest,其他在smb.conf中定義的共享資源也可以瀏覽到;當以tonyzhang的身份訪問Samba伺服器,除了可以瀏覽到smbtest1,其他在smb.conf中定義的共享資源也可以瀏覽到。
⑤ 在虛擬機linux怎麼安裝samba伺服器,查詢只有客戶端
用命令行
打開 samba設置vi /etc/samba/smb.config 打開文件之後 修改 250 行 左右(直接拉到最下,我的是rethat 不知道一樣不) 有個 shared definitions
下一行添加
[root]
comment =Root Derectories ;說明
browseable = yes ;可瀏覽
writable = yes ;可寫
path = / ;共享的目錄
valid users = yourname ;這個表示你要注冊 的用戶名NING 估計 你漏了這個
以上中文皆不要 如果再需要共享多一個 用戶時 ,可以再下一行添加 valid users = yourname2
對了 注冊的時候samba號的時候 好像先 要 添加虛擬機使用者的 用戶名
#useadd NING
#password NING
輸入密碼
然後 再注冊你的samba
#smbpasswd NING
然後提示你輸入密碼了
命令行注冊 具體原因 我也不知道你的情況
不過可以看看少了哪一步小魚溜溜達您好!歡迎共同討論!更多交流在軟體測試基地,365testing
⑥ linux下怎麼配置samba伺服器的用戶名密碼
安裝samba包 yum install samba 修改samba配置文件 vim /etc/samba/smb.conf 加入下面信息 [root] comment=root share path = / writable=yes browseable = yes guest ok = yes public = yes valie users = root 在命令行運行下面命令
⑦ linux下samba伺服器的用戶訪問目錄設置(ubuntu11)
可以的,在「ubuntu server最佳方案」一書中有提到過一種home級的共享方案,就是你要求的方法,只要linux和windows中都有該用戶只要以該用戶名和密碼登錄就能相應的進入該用戶自己的共享文件夾內,而且設置還比較簡單。
⑧ 如何在linux上安裝配置samba伺服器
1、首先需要登入安裝了Linux系統的計算機,安裝Samba。Fedora發行版一般使用yum工具安裝Samba伺服器,可以使用「rpm -q samba」查詢Samba伺服器是否已經安裝,當然,也可以直接使用「yum install samba」安裝Samba伺服器。如果Samba已經安裝,yum會給出提示,否則按照步驟,輸入「y」就可以直接下載安裝Samba伺服器了。2、安裝完成之後,需要查看一下Samba是否已經加入到自啟動服務。使用「/sbin/chkconfig | grep smb」和「/sbin/chkconfig | grep nmb」命令可以查看smb和nmb是否加入到系統服務。(SMB是Samba共享服務,nmb是NetBIOS服務,為配合Windows使用,他們兩個服務都要加入到系統服務中)。然後再使用「/sbin/service smb status」和「/sbin/service nmb status」查看服務是否已經啟用。
3、接下來就要配置samba伺服器了。編輯修改「/etc/samba/smb.conf」,設置共享和認證參數。如圖就是我在用的Samba用戶共享典型配置文件。編輯修改完成之後,可以使用「testparm /etc/samba/smb.conf」驗證配置文件的有效性,以免因配置文件錯誤而導致Samba服務無法啟動。
4、驗證OK的話,接下來就是添加Samba共享用戶了,使用「/usr/bin/smbpasswd -a <用戶名稱>」的方式添加Samba共享用戶,並為每個用戶設置Samba共享認證的密碼。
5、到這里基本上Samba伺服器配置就完成了,如果上述步驟中smb和nmb服務沒有自動添加到系統服務中,可以使用「/sbin/chkconfig --level 2345 smb on」和「/sbin/chkconfig --level 2345 nmb on」將其加入到系統服務中,其中2345是Linux的運行級別,一般都不會超出這幾個運行級別。然後我們就可以使用「/sbin/service smb restart」和「/sbin/service nmb restart」重啟服務了。
6、重啟完成之後,Windows就可以訪問用戶共享了。在Windows資源管理器輸入「\\共享IP地址\共享用戶」,就可以訪問用戶自己目錄下的全部文件了。
7、為了測試共享許可權,我們進入用戶共享目錄,嘗試在Windows資源管理器中創建一個「test」目錄。
8、回到Linux的用戶目錄,我們就可以看到,Windows和Linux查看到的用戶共享目錄是一致的。(你可能覺得看到的文件和目錄說不一致,這是因為我的Windows設置了顯示隱藏文件和文件夾的緣故。)
⑨ linux里的samba服務
第一步: 更改smb.conf
我們來實現一個最簡單的功能,讓所有用戶可以讀寫一個Samba 伺服器共享的一個文件夾;我們要改動一下smb.conf ;
首先您要備份一下smb.conf文件;
[root@localhost ~]# cd /etc/samba
[root@localhost samba]# mv smb.conf smb.confBAK
然後我們來重新創建一個smb.conf文件;
[root@localhost samba]#touch smb.conf
然後我們把下面這段寫入smb.conf中;
[global]
workgroup = LinuxSir
netbios name = LinuxSir05
server string = Linux Samba Server TestServer
security = share
[linuxsir]
path = /opt/linuxsir
writable = yes
browseable = yes
guest ok = yes
註解:
[global]這段是全局配置,是必段寫的。其中有如下的幾行;
workgroup 就是Windows中顯示的工作組;在這里我設置的是LINUXSIR (用大寫);
netbios name 就是在Windows中顯示出來的計算機名;
server string 就是Samba伺服器說明,可以自己來定義;這個不是什麼重要的;
security 這是驗證和登錄方式,這里我們用了share ;驗證方式有好多種,這是其中一種;另外一種常用的是user的驗證方式;
如果用share呢,就是不用設置用戶和密碼了;
[linuxsir] 這個在Windows中顯示出來是共享的目錄;
path = 可以設置要共享的目錄放在哪裡;
writable 是否可寫,這里我設置為可寫;(設置目錄其他用戶對這個目錄有「寫」的許可權)
browseable 是否可以瀏覽,可以;可以瀏覽意味著,我們在工作組下能看到共享文件夾。如果您不想顯示出來,
那就設置為 browseable=no
guest ok 匿名用戶以guest身份是登錄;
第二步:建立相應目錄並授權(可以略掉);
[root@localhost ~]# mkdir -p /opt/linuxsir
[root@localhost ~]# id nobody
uid=99(nobody) gid=99(nobody) groups=99(nobody)
[root@localhost ~]# chown -R nobody:nobody /opt/linuxsir
注釋:關於授權nobody,我們先用id命令查看了nobody用戶的信息,發現他的用戶組也是nobody,我們要以這個為准。有些系統nobody用戶組並非是nobody ;
第三步:啟動smbd和nmbd伺服器;
[root@localhost ~]# smbd
[root@localhost ~]# nmbd
第四步:查看smbd進程,確認Samba 伺服器是否運行起來了;
[root@localhost ~]# pgrep smbd
13564
13568
第五步:訪問Samba 伺服器的共享;
在Linux 中您可以用下面的命令來訪問;
[root@localhost ~]# smbclient -L //LinuxSir05
Password: 註:直接按回車
在Windows中,您可以用下面的辦法來訪問;
在運行里輸入:
\\計算機名地(IP)
http://e-mailwu.blog.163.com/blog/static/6510403620093189392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