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去分析iOS,android 和 Windows的 UI 設計誰有詳細的表格嗎
iPhone、GalaxyS3以及Lumia920是市場上如今最引人注目的三款智能手機,正好對應iOS、Android及WindowsPhone三大平台,盡管三大操作系統在市場份額、出貨量以及用戶認可方面都有著不小的差異。但更能我們興趣,更有討論價值的其實是這三大平台在設計方面的差異,這不僅最終決定著用戶的體驗,也決定了開發者的參與熱情。這篇文章從包括變局、導航邏輯、設計風格等六大方面的差異對三大平台的交互設計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分析和討論,極具參考價值。一,布局形式的差異1)iOS經典的「tabbar」在iOS應用內如果要切換不同的模塊,或者頁面內要切換不同的欄目,往往都會用到「tabbar」這一形式的控制項。這個經典設計從iOS早期沿用至今,大部分iOS應用都是這樣設計的。當然,iOS本身是很包容的,最近也很流行抽屜式導航。但是tabbar一直是最受歡迎也最好被用戶認知的方式:2)Android提供了2種視圖控制方式在Android4.0規范出來之後,Android提出了2種視圖控制方式,一種是直接在導航欄的標題下加入一個觸控按鈕,點擊後會彈出切換欄目的菜單比如日歷應用點擊後可以切換不同的視圖,另外一種是直接在導航欄的下面加入了一個視圖控制欄(下右圖中2標注位置),和iOS的tabbar很像,不過是僅放在了上面,而且提倡支持手勢滑動切換:3)WindowsPhone的創新WindowsPhone與上面兩個平台就差距很大了,因為WindowsPhone獨特的MetroUI提倡回歸傳統的閱讀體驗,像瀏覽報紙和雜志一樣瀏覽手機上的內容,更關注與內容而不是修飾,所以WindowsPhone整體都給人一種像在看雜志的感覺。WindowsPhone的視圖控制通過一種叫做「全景視圖」的方式(下圖)。實際上,4個視圖的內容是在一個頁面上的,而且是一個頁面同時載入的。用戶的手機默認只顯示第一屏的內容,通過滑動把後面的內容拉出來。這種視圖方式很創新,而且方便閱讀,不得不說瀏覽的體驗好了很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因為其實這3個欄目是同一頁面視圖,所以不要將內容放的過多,否則載入會很慢影響效率;•對交互設計過程中的排版和視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外,WindowsPhone還提供了一種叫做樞軸的方式,樞軸和iOS的tabbar相差不是很大,只不過完全是通過滑動來切換欄目的:(樞軸布局)二,導航邏輯的差異大家都知道iOS是沒有實體返回按鍵的,所有返回都是通過導航欄的back按鈕來完成。在iOS的導航邏輯中,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來,整個程序是一頁一頁的切換,就像一個幻燈片。而返回按鈕也就是切換到上一頁。所以,iOS的返回控制的是頁面。但是Android和WindowsPhone就不是這樣了,Android和WindowsPhone是有物理返回按鈕的,點擊物理返回按鈕,控制的不光是一個頁面,而且包括了上一步的操作,比如說:進入頁面A,點擊文本框彈出鍵盤。那麼點擊返回按鍵就是鍵盤。所以Android和WindowsPhone的返回邏輯是按照時間流來判斷的,而不僅僅是頁面,返回按鈕控制的是動作。需要特意提一下的是:WindowsPhone的返回邏輯不單限於應用內,還影響到應用之間。也就是說你當前正在桌面,再點擊一次back,就會進入你上一次打開的應用。另外在Android4.0開始,提出了一個向上的概念,就是導航欄標題前面的一個小箭頭,點擊這個箭頭,是回到該頁面的上一個層級:三,應用之間聯系的差異眾所周知,iOS是一個封閉的系統,而Android是一個開放的系統。我們可以比喻iOS每一個應用都是一個小房間,每個應用都在自己的房間里做自己的事情,互相之間不進行任何來往。而Android則是一個大大的公區,每個應用雖然也有自己的工位,但是可以互相串門或者借用東西,而WindowsPhone則遵循著和iOS差不多的方式。到了iOS6的時候可以支持應用直接互相跳轉了,但那也僅限於你跳出去了,就不再回來了,也就是說到了那個房間你就是那個房間的人了,與之前的房間沒有關聯了。這樣的差異意味著,iOS和WindowsPhone應用的許可權變得很低,身為應用的你既不能修改系統的一些屬性(除非越獄了),也不能修改其他應用的內容。而Android的一款應用不但可以控制系統的一些操作,還可以控制其他應用執行某些特定的操作。這種差異會讓Android上的應用設計有了的可能,身為設計師的你可以根據這一特性設計很多不錯的功能,比如系統美化或者系統優化,殺毒,攔截電話等功能,而iOS和WindowsPhone就不能。但是這也讓Android系統面臨了很嚴峻的安全問題,所以Android上各種優化和殺毒軟體很流行。四,多任務的差異多任務的差異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iOS和WindowsPhone都是假的多任務,而Android是真的多任務。如果你設計的應用有下載,那麼iOS和WindowsPhone切換到後台下載就被暫停了,而Android不但不會暫停,你還可以設計一些偷偷在後台運行的功能!五,解析度的差異親,你知道Android現在有多少種解析度嗎?(TECH2IPO註:此數據圖顯示的是2011年Android手機狀況,現在,相關問題已經有所緩解和減輕。)適配一直是Android很頭痛的問題,身為前端往往要為不同的解析度調效果而保證界面不會變形和模糊。而解析度問題不僅僅影響視覺這一塊,對交互設計也有很大的影響。因為這些手機往往屏幕比例也是不同的,你需要考慮不同的長寬比下,你的界面布局應該是怎樣的。所以在設計Android的時候,你不能要求把界面布局寫死,應該盡量保證每個控制項都是浮動的,而且自己能評估出各種古怪的布局下的效果。iOS和WindowsPhone就會好很多。iOS解析度分為320x480,640x960,640x1136,WindowsPhone解析度分為480x800,800x1280,800x1136。雖然看起來也蠻多的,但是界面的比例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所以對於交互上的布局影響並不是很大,視覺設計師也可以通過腳本縮小裁圖簡單的解決問題。六,設計風格的差異設計風格是這3個客戶端自己獨特的個性,設計風格不單影響的是視覺設計的層面,對交互設計也非常的重要。尤其是在考慮動效,擬物化交互的時候需要重視。iOS的設計風格偏向擬物化風格,這個擬物化不光是視覺上做出很多擬物的小按鈕小控制項的,為了配合視覺,你往往在交互上也可以加一些生動有趣的內容。比如說像最新的Path,進入商店時遮陽板會有一個的效果,小卡片也會根據重力感應而搖擺。如果交互上就能體現出平台的設計風格的話,無疑會非常討好用戶,增加產品細節上的亮點。Android平台就簡單一些了,在整體的布局和交互形式和iOS差不多的情況下,盡量的簡潔,呈現一種科幻的風格即可以了。Android平台盡量少用擬物化的動效,因為Android系統對於動畫效果的渲染比較差,如果太復雜的話可能會讓界面非常的卡。WindowsPhone平台則有著很大的不同,MetroUI的理念要求設計者的考慮如何展現內容,使用平滑的過渡動畫。而且還對設計者的排版和平面設計提出了一些考驗。所以建議交互設計的人好好讀讀WindowsPhone界面設計准則,並且平時就積累一些WindowsPhone界面的視覺界面感覺,不然視覺設計師很可能會埋怨你哦!
『貳』 如何讓安卓手機的桌面圖標和字體變得更大
圖標系統自帶的沒辦法。
1、打開手機的「設置",選擇」顯示與亮度「。
拓展資料
安卓(Android)是一個基於Linux內核的操作系統,是Google公司在2007年11月5日公布的手機操作系統,不是手機,不過有很多手機採用安卓系統。
安卓系統是一款手機系統,現在流行的主流的手機系統之一。手機系統有,java,塞班等,類似於電腦的windows2000系統、windowsVista系統等,這款系統常用在HTC的手機上,屬於智能系統。
『叄』 安卓桌面軟體哪個好 七大桌面軟體推薦
安卓桌面軟體推薦①.GO桌面加強版(GO launcher EX)
GO桌面是Android系統上最受用戶歡迎的桌面替換軟體,支持自定義美化桌面及更換主題,操作體驗流暢,更有許多貼心實用功能,為你開啟全新的手機操作體驗!
<img <img
GO桌面加強版實際使用起來非常流暢,切換特效十分炫目,主題資源也相當豐富,屏幕主頁數量可以任意添加拖動,托盤工具欄也可以左右滑動,方便添加更多的程序快捷方式,支持桌面搬家,支持功能表中卸載程序,可定製性非常強。
總評:頂尖的桌面軟體,電子市場的下載量說明一切!
【下載「GO桌面」】
安卓桌面軟體推薦②ADW launcher EX
在ADWLauncher EX桌面的問世之前,ADW和launcher Pro這兩個可以說是用戶數最多的桌面增強軟體了,且LP明顯強於ADW,但增強版的ADWLauncher EX蓄勢而發,新增的改進很多,可以說在功能上已經超越LP了。
<img <img
ADW的主題資源十分豐富,切換特效也提供了多種選擇,而其流暢度則是讓人稱奇,返回Home頁以及進入功能表幾乎毫無延遲;托盤圖標欄支持最多5個快捷方式,另外在功能表中選取程序的桌面快捷方式十分簡單只需要長按住程序圖標就好了,這一點是其他許多桌面軟體不具備的。
總評:老牌的桌面軟體,完美詮釋流暢與華麗!
【下載「ADW Launcher桌面增強工具」】
安卓桌面軟體推薦③.桌面助手增強版(LauncherPro)
LauncherPro是由Federico Carnales開發的一款桌面增強軟體,用原生系統機型的機友不用再羨慕HTC Sense、Moto Blur、Touch Wiz等第三方廠商的華麗界面了。
<img <img
用慣了Android自帶的桌面和程序彈出風格,那就換換口味吧, LauncherPro菜單彈出更順滑,支持更多的桌面,底部托盤快捷方式的彩色顯示需要自己重新設置一下,不然默認都是灰色圖標,這點ADW更強一些。
總評:與ADW一樣都是老牌桌面軟體,只是已今非昔比!
【下載「LauncherPro」】
安卓桌面軟體推薦④.SPB shell 3D
要說WM平台上最牛的美化程序是SPB Mobile Shell的話,我想所有使用過這款軟體的WM用戶都不會有任何異議的。這款美化軟體能夠以獨特的3D旋轉的形式來顯示你的桌面,並提供了多種美化方式。
<img <img
SPB Shell 3D採用了新的3D引擎,通過它,你能夠在你的Android顯示3D部件,或者用來瀏覽3D照片、播放視頻和音樂,並可查看天氣預報等應用。此 外,Android版本的SPB Mobile Shell 5.0還支持多點觸摸功能和觸覺反饋功能,顯示效果相當的華麗,人機交互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總評:華麗麗的桌面軟體,可惜對機器要求較高,相當一部分用戶都不能流暢運行!
【下載「SPB shell 3D」】
安卓桌面軟體推薦⑤.MX Home
MXHome Launcher是一款設計新穎的桌面程序,自帶多功能時鍾。
<img <img
主屏幕的時鍾插件是絕對的亮點,集成了時鍾快捷按鈕,包括聯系人,簡訊電話WIFI等等,電子市場里有一批主題可供選擇,有些主題的時鍾比原生這個還要好看,用戶可以自行選擇下載。
總評:創意的時鍾設計,可惜運行較卡,功能表尚需改進!
【下載「MX Home」】
安卓桌面軟體推薦⑥.QQ桌面
QQ桌面Pro是一款優秀的Android桌面軟體,它提供屏幕管理、應用程序管理等常用桌面功能,可完全替代原生系統桌面。相比原生桌面,QQ桌面Pro擁有更華麗的界面、更豐富的功能、以及更卓越的性能。
<img <img
QQ桌面內置特色Widget,如快捷開關、任務管理器,天氣插件,軟體商店,應用隨心,另外還支持一鍵桌面搬家,比較方便。
總評:乍一看還以為是MIUI,騰訊果然厲害,不能用MIUI的同志們倒是可以試試QQ桌面,作為桌面軟體來講還是十分不錯的。
【下載「QQ桌面」】
安卓桌面軟體推薦⑦.點心桌面
點心桌面是創新工場推出的一款適用於安卓系統的桌面軟體,內置海量超炫桌面主題,以及豐富桌面滑屏特效,極大改善用戶安卓桌面操作體驗。
<img
點心桌面界面較為美觀,默認顯示天氣、點心清理、相機和圖庫功能圖標,最下方有電話、簡訊、聯系人和程序等快捷方式。
點評:簡潔實用的個性化桌面,主題豐富,視覺效果細膩,功能貼心,性能極度流暢。
『肆』 華為怎麼美化桌面
針對不少朋友的個性化需求意向,手機殼或者說是手機桌面主題的設置就顯得十分重要。我們可以隨時更換自己喜歡的手機顯示主題或者界面的效果等等板塊的信息,
一、華為手機如何更換桌面主題風格-圖標樣式
1、首先,熟悉地打開我們的手機桌面,然後找到一個主題的應用,這是個系統應用。肯定會有。
2、打開後就是物色新的好的桌面壁紙,可以看常規的。
3、在分類中查看或許找的可以更加的符合你的風格,更加快速找到適合的。
4、點擊一款進入查看可以展開有趣地設置。
5、接著可以進一步設置多項,包括鎖屏壁紙,應用圖標,解鎖動畫等。
6、例如下面的風格可以拿來進行嘗試,就是改變圖標的應用。
7、最後不要忘記應用,點了之後,自動進行替換然後就可以生效了。手機視覺效果立馬煥然一新。
二、華為榮耀暢玩版簡易模式桌面如何開啟使用
榮耀暢玩版如何開啟簡易桌面?很多朋友買榮耀暢玩版都是為了給父母用的,華為也很貼心地為暢玩版設置了適合老人使用的簡易模式桌面,下面,小編就來教大家榮耀暢玩版如何開啟簡易桌面。
1)打開榮耀暢玩版的【設置】,選擇【桌面樣式】。
2)選擇【簡易樣式】點擊【應用】,這樣桌面就變成簡易樣式了,適合老人使用。
三、華為手機桌面UI使用指導
1、將您的手機打開至桌面,用兩支手指(課代表一般是用大拇指和食指哈)指腹
在屏幕上按下圖方向滑動。
2、向右滑動頁面至最後一頁,點擊屏幕中的「+」可以增加頁面
3、若有空白閑置的桌面,也可點擊下方的「×」刪掉空白頁
點擊「鎖屏壁紙」或「桌面壁紙」,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使用桌面壁紙」或者「使用其他壁紙」,更換現有的壁紙。
您也選擇激活「搖動切換」按鈕,每次搖動手機時,手機會自動切換壁紙;激活「隨機切換」,並選擇時間間隔和播放相冊,手機會自動切換壁紙。現在就來試一下,花式壁紙隨心換!
在小圖標欄上左右滑動,然後選擇您想要在主屏幕顯示的工具。
舉個例子,我想把「 收音機 」添加到主屏幕上,那麼先滑動小圖標欄,找到「收音機」然後點擊,看一下屏幕的變化。
作為當之無愧的國民手機品牌,華為手機不僅在市面上的知名度和質量優勢突出,並且根據用戶的實際使用體
『伍』 Android UI 的設計規則
一. Launcher(啟動圖標):
1.在背景下易見;
2.尺寸 Phone: 48*48 dp
Google Play: 512*512 pixels
3.風格:任意輪廓。三維,正視圖,稍微透視看起來像從頂部往下看(使用戶有深度感)。
二. Action Bar(工具欄):工具欄圖標為圖片按鈕
1.尺寸: phone下為32*32dp
2.焦點區比例: 光學直角區可為24*24dp
3.風格: 象形,平淡,不要太詳細,光滑曲線或尖銳的形狀。若圖片偏窄,可轉動45度角以填充焦點區,筆畫寬度與空白寬度至少為2dp
4.顏色: #333333 激活:60%不透明 禁用:30%不透明
#FFFFFF 激活:80%不透明 禁用:30%不透明
三. Small/Contextual Icons(小的上下文圖標):用於為動作和狀態提供特殊項目
1.尺寸: 16*16dp
2.焦點區域與比例: 全部為16*16dp, 光學直角區域為12*12dp
3.風格: 中性,平淡,簡單。填充的形狀比簡單的筆畫易見。使用簡單的視覺暗示以便用戶能輕易讀懂。
4.顏色: 使用少量的非中性顏色。激活時與背景形成對比。
四. Notification Icons(通知圖標)
1.尺寸: 必須為24*24dp
2.焦點區域與比例: 全部區域24*24dp 光學直角區域22*22dp。
3.風格: 平實簡單,與啟動圖標一樣使用視覺暗示。
4.顏色: 全白,也可以使其根據系統變暗。
專題二、設計原則:
一. 使用戶著迷:
1.用驚艷吸引人:漂亮界面、動畫、聲音……
2.實際對象比按鈕和菜單更有趣:使用戶能直接觸摸和控制App中的對象
3.使成為自己的:既有默認的,又可以進行自定義設置
4.了解學慣用戶所需:學慣用戶愛好與習慣,而不是要求用戶單調的做
二. 讓生活簡單化:
1.保持簡潔:用短語
2.圖片比文字更快:用圖片解釋想法
3.替用戶做決定,但最終決定權在於用戶:不是一開始就問,先猜測,允許撤銷
4.只顯示用戶正需要的:將任務和信息分塊,隱藏不是必須的選項
5.用戶一直要知道自己在哪:在屏幕間用切換顯示關系,提供任務反饋
6.從不丟失:保存用戶花時間創建的,並讓他們可以從任何地方接入,記住設置、個人觸摸和創建
7.看起來一樣,功能也一樣:外觀、模式差不多的操作都要相近
8.重要的時候才打擾用戶:一個好的個人助手,會避免掉不重要的事情,使用戶能集中精力
三. 讓用戶興奮起來:
1.給用戶所有地方都能使用的技巧:使應用程序簡單易學
2.不是我的錯:紳士的讓用戶做修正,如果出錯,給出恢復指導但省略科技細節
3.給出鼓勵(回饋):將復雜任務切成易於完成的小步驟,在用戶動作後給出回饋,例如一個光暈
4.為用戶完成繁重的事務:使新手做他們認為自己不會做的事情,而且做得像專家一樣。例如多種照相功能的快捷鍵使業余愛好者通過簡單幾步就能完成
5.讓重要的事情更快:將App中最重要的部分更容易找到,更快使用,像照相機的快捷鍵、音樂播放器的暫停鍵等。
專題三、書寫風格:
一. 使用戶著迷:
1.保持簡潔:簡明、簡單、精確
2.保持簡單:使用簡短單詞、動詞和名詞
3.友好:用第二人稱你稱呼用戶,使用戶感覺安全、快樂和激情
4.重要的事放在前
5.避免重復
『陸』 安卓調試中如何更改圖片按鈕的形狀,改為圓形
shape
<shape>和<selector>在Android UI設計中經常用到。比如我們要自定義一個圓角Button,點擊Button有些效果的變化,就要用到<shape>和<selector>。
可以這樣說,<shape>和<selector>在美化控制項中的作用是至關重要。
在看這篇文章之前,可以看下這個小例子:鏤空按鈕的實現
1.Shape
簡介
作用:XML中定義的幾何形狀
位置:res/drawable/文件的名稱.xml
使用的方法:
Java代碼中:R.drawable.文件的名稱
XML中:Android:background="@drawable/文件的名稱"
屬性:
<shape> Android:shape=["rectangle" | "oval" | "line" | "ring"]
其中rectagle矩形,oval橢圓,line水平直線,ring環形
<shape>中子節點的常用屬性:
<gradient> 漸變
Android:startColor
起始顏色
Android:endColor
結束顏色
Android:angle
漸變角度,0從左到右,90表示從下到上,數值為45的整數倍,默認為0;
Android:type
漸變的樣式 liner線性漸變 radial環形漸變 sweep
<solid > 填充
Android:color
填充的顏色
<stroke >描邊
Android:width
描邊的寬度
Android:color
描邊的顏色
Android:dashWidth
表示'-'橫線的寬度
Android:dashGap
表示'-'橫線之間的距離
<corners >圓角
Android:radius
圓角的半徑 值越大角越圓
Android:topRightRadius
右上圓角半徑
Android:bottomLeftRadius
右下圓角角半徑
Android:topLeftRadius
左上圓角半徑
Android:bottomRightRadius
左下圓角半徑
『柒』 android ui設計
下載安卓界面工具,打開界面工具,熟悉界面功能。
認真練習體會android的八種布局方式,其中absolutelayout,framelayout,Linearlayout,relativelayout,tablelayout.可以直接拖曳,布局方式
然後在布局基礎上放控制項,widgets有點擊類,編輯類,日期時間等。properties。是具體微調。
可以進行button,autocomplete等的設計。包括畫廊,日期時間,選項卡的設計。
最後一步,進行文件xml的保存,保存後的文件可以直接應用於android的UI設計。功能的實現主要依靠於code的控制。至此,android界面的簡單設計就完成了。
『捌』 如何分析 iOS,Android 和 Windows Phone 的 UI 設計
iPhone、Galaxy S3 以及 Lumia 920是市場上如今最引人注目的三款智能手機,正好對應iOS、Android及Windows Phone三大平台,盡管三大操作系統在市場份額、出貨量以及用戶認可方面都有著不小的差異。
但更能我們興趣,更有討論價值的其實是這三大平台在設計方面的差異,這不僅最終決定著用戶的體驗,也決定了開發者的參與熱情。
這篇文章從包括變局、導航邏輯、設計風格等六大方面的差異對三大平台的交互設計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分析和討論,極具參考價值。
一,布局形式的差異
1)iOS 經典的「tab bar」
在 iOS 應用內如果要切換不同的模塊,或者頁面內要切換不同的欄目,往往都會用到「tab bar」這一形式的控制項。這個經典設計從 iOS 早期沿用至今,大部分 iOS 應用都是這樣設計的。當然,iOS 本身是很包容的,最近也很流行抽屜式導航。但是 tab bar 一直是最受歡迎也最好被用戶認知的方式:
2)Android 提供了 2 種視圖控制方式
在 Android 4.0 規范出來之後,Android 提出了 2
種視圖控制方式,一種是直接在導航欄的標題下加入一個觸控按鈕,點擊後會彈出切換欄目的菜單
比如日歷應用點擊後可以切換不同的視圖,另外一種是直接在導航欄的下面加入了一個視圖控制欄(下右圖中 2 標注位置),和 iOS 的 tab bar 很像,不過是僅放在了上面,而且提倡支持手勢滑動切換:
3) Windows Phone 的創新
Windows Phone 與上面兩個平台就差距很大了,因為 Windows Phone 獨特的 Metro UI
提倡回歸傳統的閱讀體驗,像瀏覽報紙和雜志一樣瀏覽手機上的內容,更關注與內容而不是修飾,所以 Windows Phone 整體都給人一種像在看雜志的感覺。Windows Phone 的視圖控制通過一種叫做「全景視圖」的方式展開(下圖)。
實際上,4 個視圖的內容是在一個頁面上的,而且是一個頁面同時載入的。用戶的手機默認只顯示第一屏的內容,通過滑動把後面的內容拉出來。
這種視圖方式很創新,而且方便閱讀,不得不說瀏覽的體驗好了很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因為其實這3個欄目是同一頁面視圖,所以不要將內容放的過多,否則載入會很慢影響效率;
•對交互設計過程中的排版和視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另外,Windows Phone 還提供了一種叫做樞軸的方式,樞軸和 iOS 的 tab bar 相差不是很大,只不過完全是通過滑動來切換欄目的:
(樞軸布局)
二,導航邏輯的差異
大家都知道 iOS 是沒有實體返回按鍵的,所有返回都是通過導航欄的 back 按鈕來完成。
在iOS的導航邏輯中,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來,整個程序是一頁一頁的切換,就像一個幻燈片。而返回按鈕也就是切換到上一頁。所以,iOS 的返回控制的是頁面。
但是 Android 和 Windows Phone 就不是這樣了,Android 和 Windows Phone 是有物理返回按鈕的,點擊物理返回按鈕,控制的不光是一個頁面,而且包括了上一步的操作,比如說:進入頁面 A,點擊文本框彈出鍵盤。那麼點擊返回按鍵就是收起鍵盤。
所以 Android 和 Windows Phone 的返回邏輯是按照時間流來判斷的,而不僅僅是頁面,返回按鈕控制的是動作。
需要特意提一下的是:Windows Phone 的返回邏輯不單限於應用內,還影響到應用之間。也就是說你當前正在桌面,再點擊一次 back,就會進入你上一次打開的應用。
另外在 Android 4.0 開始,提出了一個向上的概念,就是導航欄標題前面的一個小箭頭,點擊這個箭頭,是回到該頁面的上一個層級:
三,應用之間聯系的差異
眾所周知,iOS 是一個封閉的系統,而 Android 是一個開放的系統。
我們可以比喻 iOS 每一個應用都是一個小房間,每個應用都在自己的房間里做自己的事情,互相之間不進行任何來往。而 Android 則是一個大大的辦公區,每個應用雖然也有自己的工位,但是可以互相串門或者借用東西,而 Windows Phone 則遵循著和 iOS 差不多的方式。到了 iOS 6 的時候可以支持應用直接互相跳轉了,但那也僅限於你跳出去了,就不再回來了,也就是說到了那個房間你就是那個房間的人了,與之前的房間沒有關聯了。
這樣的差異意味著,iOS 和 Windows Phone
應用的許可權變得很低,身為應用的你既不能修改系統的一些屬性(除非越獄了),也不能修改其他應用的內容。而 Android 的一款應用不但可以控制系統的一些操作,還可以控制其他應用執行某些特定的操作。
這種差異會讓 Android
上的應用設計有了更多的可能,身為設計師的你可以根據這一特性設計很多不錯的功能,比如系統美化或者系統優化,殺毒,攔截電話等功能,而 iOS 和 Windows Phone 就不能。但是這也讓 Android 系統面臨了很嚴峻的安全問題,所以Android上各種優化和殺毒軟體很流行。
四,多任務的差異
多任務的差異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iOS 和 Windows Phone 都是假的多任務,而 Android 是真的多任務。
如果你設計的應用有下載,那麼 iOS 和 Windows Phone 切換到後台下載就被暫停了,而
Android 不但不會暫停,你還可以設計一些偷偷在後台運行的功能!
五,解析度的差異
親,你知道Android現在有多少種解析度嗎?
(TECH2IPO 註:此數據圖顯示的是 2011 年 Android 手機狀況,現在,相關問題已經有所緩解和減輕。)
適配一直是 Android
很頭痛的問題,身為前端往往要為不同的解析度調效果而保證界面不會變形和模糊。而解析度問題不僅僅影響視覺這一塊,對交互設計也有很大的影響。因為這些手機往往屏幕比例也是不同的,你需要考慮不同的長寬比下,你的界面布局應該是怎樣的。所以在設計 Android 的時候,你不能要求把界面布局寫死,應該盡量保證每個控制項都是浮動的,而且自己能評估出各種古怪的布局下的效果。
iOS 和 Windows Phone 就會好很多。iOS 解析度分為 320x480,640x960,640x1136,Windows Phone 解析度分為 480x800,800x1280,800x1136。雖然看起來也蠻多的,但是界面的比例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所以對於交互上的布局影響並不是很大,視覺設計師也可以通過腳本縮小裁圖簡單的解決問題。
六,設計風格的差異
設計風格是這 3 個客戶端自己獨特的個性,設計風格不單影響的是視覺設計的層面,對交互設計也非常的重要。尤其是在考慮動效,擬物化交互的時候需要重視。iOS 的設計風格偏向擬物化風格,這個擬物化不光是視覺上做出很多擬物的小按鈕小控制項的,為了配合視覺,你往往在交互上也可以加一些生動有趣的內容。
比如說像最新的 Path,進入商店時遮陽板會有一個收起的效果,小卡片也會根據重力感應而搖擺。如果交互上就能體現出平台的設計風格的話,無疑會非常討好用戶,增加產品細節上的亮點。
Android 平台就簡單一些了,在整體的布局和交互形式和 iOS 差不多的情況下,盡量的簡潔,呈現一種科幻的風格即可以了。Android 平台盡量少用擬物化的動效,因為 Android 系統對於動畫效果的渲染比較差,如果太復雜的話可能會讓界面非常的卡。
Windows Phone 平台則有著很大的不同,Metro UI 的理念要求設計者更多的考慮如何展現內容,使用平滑的過渡動畫。而且還對設計者的排版和平面設計提出了一些考驗。所以建議交互設計的人好好讀讀WindowsPhone界面設計准則,並且平時就積累一些Windows
Phone界面的視覺界面感覺,不然視覺設計師很可能會埋怨你哦!
『玖』 linedeco安卓機怎麼用
很簡單啊~下載安裝好之後打開應用,會看到各種壁紙和圖標,選擇你喜歡的圖標點一下,會出現一個新頁面,點擊使用按鈕,會有彈窗,再選擇你想要哪個原來的應用圖標變成這個新圖標,然後貼到主頁面即可PS:安卓機這個圖標只有貼到主頁面上的圖標才會變,程序菜單上的圖標還是app原圖標
『拾』 人工智慧計算器的更新日誌
2014-5-5 V2.1.0:
1. [新增]獨一無二的檢查作業功能(顯示計算過程),老師家長最愛。
2. [新增]增加了靜音按鈕。
3. [新增]實現了對最下方功能按鈕欄的拖動。
4. [優化]對主界面進行了美化。
5. [優化]將橫屏時的數字區調整到了右邊。
6. [優化]進一步改進了大按鈕模式。
7. [優化]增加了免費用戶許可權。
8. [優化]讀取計算歷史時,不再清除原有計算內容。
9. [優化]對更新檢查功能進行了優化。
10. [修復]修復了在android4.4上顯示空格的錯誤。
11. [修復]修復了自定義函數精度降低的錯誤。
12. [修復]修復了個別手機自定義函數超過2條會導致程序退出的錯誤。
13. [修復]修復了一些計算過程的錯誤。
2014-3-15 V2.0.0:
1. [新增]新界面主題更簡潔美觀,美化各子界面為藍白風格。
2. [新增]實現了界面主題選擇功能。
3. [新增]新圖標,更清爽。
4. [新增]實現了加減乘除連續計算功能。
5. [新增]實現了運算符替換功能。
6. [新增]實現了快捷輸入欄的位置記憶。
7. [新增]實現了文本的整行復制和整個文本復制功能。
8. [優化]增加了單位轉換中單位的英文縮寫。
9. [優化]在切換大按鈕模式時,實現了字體大小的變化。
10. [修復]解決了讀音」8「有破音的問題。
11. [修復]解決了網友反饋的lg(10^(-5))語法錯誤的問題。
12. [修復]修改了緬甸(新國旗)、利比亞的國旗圖片。
13. [修復]修復了新台幣和個別文字的錯誤。
14. [修復]修復了一億念成一億萬的錯誤。
15. [修復]修復了保存的文本歷史中,個別手機存在單選按鈕不能選中的錯誤。
16. [修復]修復了小米反饋的一系列導致系統崩潰退出的問題。
2013-4-2 V1.41:
1. [新增]將AiCalc更名為IdeaCalc,感謝眾多網友們給的點子。
2. [新增]實現了進制轉換功能。
3. [新增]實現了大按鈕模式。
4. [新增]實現了更新檢測和下載功能。
5. [新增]實現了任意底數的對數log(x,y)功能。
6. [新增]實現了不播報語音結果的功能(出於保護用戶隱私考慮)。
7. [優化]更換的語音包,新語音更動聽。
8. [優化]改進了界面色彩。
9. [優化]將數字按鈕布局改為默認逆序,加減乘除號默認改為逆序,退格和清除鍵對調,清除鍵改為AC,同通用計算器一致。
10. [優化]改進了單位轉換和匯率換算中,數字不便刪除的問題,實現了長按清除功能。
11. [優化]將10為底的對數函數由log()改為lg()。
12. [優化]單位轉換中增加了「兆帕」。
13. [修復]解決了round()函數計算不準確的問題。
14. [修復]修復了黃金分割參數的錯誤。
15. [修復]解決了整數的冪運算有精度誤差的問題。
2012-11-14 V1.40
1. [新增]全新的主題界面,更多的按鈕和新圖標,更加美觀實用。
2. [新增]雙擊計算框全屏,查看計算歷史更方便。
3. [新增]實現了計算文本的保存及導入導出等功能。
4. [新增]可拖動的函數欄,選擇函數更方便。
5. [新增]「︽」「︾」按鈕實現了顯示模式的切換。
6. [新增]實現了X,Y,Z變數功能。
7. [新增]實現了%、‰、科學計數符E輸入的功能。
8. [優化]實現了長按退格鍵刪除到行首的功能。
9. [優化]解決了個別手機載入時間過長的問題。
10. [優化]加入了音質更高的中文語音包,解決音質不佳和1、7分不清的問題。
11. [修復]修改了切換屏幕後屏幕不能保持常亮的問題。
12. [修復]解決了在西班牙語下計算出的結果中小數點會變成逗號的錯誤。
13. [修復]解決了識別空行存在的bug。
2012-8-26 V1.39
1. [新增]對按鈕進行了美化,將部分文字按鈕改為圖標按鈕顯示。
2. [新增]新增對繁體的支持,繁體時採用中文真人語音播報。
3. [優化]支持低解析度手機,解決了低解析度下單位換算界面顯示不全的問題。
4. [優化]解決了在android 4.1下點擊時,游標位置不變的兼容性問題。
5. [修復]修正了1.38版匯率換算頁面獲取匯率後未乘上文本框數值的錯誤。
6. [優化]對部分界面進行了優化。
2012-7-16 V1.38
1. [新增]實現了計算結果的語音播報功能(中英文均支持),如:1234讀作一千二百三十四。
2. [新增]實現了對數值的智能識別復制和粘貼功能。
3. [新增]實現了對自定義常量和函數的導入導出功能。
4. [新增]增加了用戶操作指南界面。
5. [新增]軟體默認安裝到SD卡以減少用戶內存佔用。
6. [新增]實現了對自定義常量和函數的修改操作。
7. [優化]完美解決了匯率獲取不到時,用戶長時間等待不能退出的問題。
8. [優化]溫度轉換界面可輸入負數了。
9. [修復]解決了單位轉換和匯率換算切屏時,文本數值未保存的問題。
2012-6-20 V1.37
1. [新增]實現了語音功能(在主界面按音量調節鍵可調節音量)。
2. [優化]對界面按鈕位置和字元大小進行了調整,界面布局更人性化。
3. [修復]改進了個別手機常量和函數列表背景色顯示錯誤問題。
4. [優化]將屏幕改為默認為不常亮,將按鍵震動反饋改為默認不震動。
2012-6-1 V1.36
1. [新增]實現了度分秒轉換功能(在單位換算中)。
2. [新增]自定義常量和函數添加了說明項。
3. [優化]修改了系統圖標。
4. [優化]單位換算界面實現了分類滑動選擇,優化了界面顯示。
2012-5-15 V1.35
1. [新增]實現了對運算符號的著色。優化了系統UI的顏色。
2. [修復]解決了某些手機啟動時全屏可能顯示不全的問題。
3. [優化]解決了常量和函數分類項在高解析度顯示屏上文字堆疊的問題。
4. [優化]解決了常量和函數拖動不連貫、高度跳變的問題。
2012-5-1 V1.34:
1. [新增]實現了強大的自定義函數和自定義常量的功能。
2. [新增]實現了括弧前可不輸入乘號的功能,如:3(1+2)(2+3)=45。
3. [新增]在單位換算和匯率轉換界面增加了交換按鈕和換算按鈕。
4. [新增]增加了「啟動時顯示上次用戶退出時的文本」選項。
5. [新增]增加了階乘符號「!」。
6. [優化]取消了計算器的標題欄,使界面空間更大。
7. [優化]將括弧輸入改為「()」,輸入更方便。
8. [修復]修正了round(2.5)=2的bug。
9. [修復]修改了平方丈換算錯誤的問題。
10. [修復]修改了快速雙擊常量和函數按鈕會出現兩個表的情況。
2012-3-20 V1.33:
1. 算式修改後,按「=」號可重新計算結果(覆蓋上次計算結果)。
2. 對常量和函數進行了分類,實現了分類滑動選擇的功能。
3. 實現了常量和函數分類及列表用戶點選位置自動記憶的功能。
4. 修改部分手機在單位換算和匯率轉換時,數字框游標默認顯示在1之前的問題。
5. 用戶可自定義按鈕震動反饋時間長度了。
6. 增加了兆焦換算,修改了大卡換算。
7. 修改了個別轉換錯誤。
2012-3-6 V1.32:
1.解決android3.0以上系統游標不顯示的問題
2.實現了用戶可選擇顯示或不顯示行分隔線
3.實現了用戶可選擇計算結果不顯示在下一行
4.實現了用戶可選擇顯示或不顯示文本提示信息
5.實現了對常量和函數用戶選擇位置的自動記錄
6.解決了單位換算和匯率轉換的用戶點選位置在屏幕切換時不能保存的問題
7.修正了茶匙、湯匙、液盎司、杯和立方英尺、立方英寸的換算錯誤
8.增加了整數的求余rem()和求商quo()函數
9.適當擴大了計算屏大小。
2012-2-10 V1.31:
1.修正了單位換算中的一些換算錯誤。
2.實現了用戶可選小數位精度(註:在科學計數法時不能選擇精度)
3.在單位換算和匯率轉換中,自動記憶用戶點選位置。
4.增加了光照度換算。
2012-2-3 V1.30:
1. 實現了匯率實時換算(從網路獲取數據),並增加到143個國家和組織。
2. 用戶退出時保存文本框字體大小。
3. 加入屏幕常亮控制。
4. 實現1-9正序和逆序顯示。
5. 改進了小數點精度問題。
6. 計算結果可選擇是否使用科學計數法符號'E'。
7. 對界面設計進行了改進。
2011-12-15 V1.20
1.新版程序主界面支持所有解析度和屏幕密度的屏幕了,支持所有PAD.
2.新版程序的圖標更美觀了.
3.支持用[*][/]替換 [×][÷]運算符號
4.支持全屏模式和非全屏模式
5.√y 和 x√y: √9=3 3√8=2.
6.首次運行顯示更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