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片機片內存儲器和片外存儲器的作用和概念
單片機片內存儲器包括片內ROM和片內RAM,片內ROM用於存儲程序代碼,片內RAM包括寄存器和片內擴展RAM,比如STC的很多型號都有片內擴展EEPROM。
片外存儲器包括片外ROM和片外RAM,片外ROM用戶存儲程序代碼,片外RAM用於存儲用戶的可改寫數據。
2. 51單片機訪問外部數據存儲器有幾種方法,各寫出范常式序
讀,有兩種:
MOVX A, @DPTR
MOVX A, @Ri
寫,也有兩種:
MOVX @DPTR, A
MOVX @Ri, A
3. 請簡述51單片機和外部數據存儲器利用I/O口傳送地址和數據信息的基本過程
I/O數據傳送的方式主要有:同步傳送、非同步傳送和中斷傳送方式。
·同步傳送方式
同步傳送方式,又稱TC4011BP為條件傳送。當外部設備速度可與單片機速度相比擬時,常常採用同步傳送方式,最典型的同步傳送就是單片機和外部數據存儲器之間的數據傳送。
·非同步傳送方式
非同步傳送方式又稱為查詢傳送方式或有條件傳送方式,單片機通過查詢得知外部設備准備好後,再進行數據傳送。非同步傳送方式的優點是通用性好,硬體連線和查詢程序十分簡單,但是效率不高。為了提高單片機的工作效率,通常採用中斷傳送方式。
·中斷傳送方式
中斷傳送方式是利用MCS-51本身的中斷功能和I/O介面的中斷功能來實現I/O數據的傳送。單片機只有在外部設備准備好後,發出數據傳送請求,方中斷主程序,而進入與外部設備進行數據傳送的中斷服務程序,進行數據的傳送。中斷服務完成後又返回主程序繼續執行。因此,採用中斷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單片機的工作效率。
4. 80c51單片機的片內片外程序存儲器和片內片外數據存儲器訪問如何區分
管腿EA接高電平,單片機首先訪問內部ROM,當地址值超過4K(0FFFH)時自動訪問外部ROM。EA接低電平,單片機只訪問外部ROM。
對於數據的話,可以通過定義來區分,idata,即片內 RAM 從 0x00~0xFF;pdata,即片外 RAM 從 0x00~0xFF;xdata,即片外 RAM 從 0x0000~0xFFFF。
5. 單片機的片內和片外存儲器的功能各是什麼
單片機的存儲器的按功能分為RAM和ROM,RAM常用作寄存器和數據存儲器,ROM都用作程序存儲器,片內和片外沒什麼差別,往往是片內不夠用,片外擴充,當然,單片機的特殊寄存器(用作運算或設置單片機功能)一定在片內,而且也是不能擴充的。
6. 單片機外部擴展存儲器的四個I/O介面各起什麼作用
當單片機外部擴展存儲器 一般要採用匯流排擴展:
1 P0口將作為匯流排的低8位地址線和8位數據線使用
2 P2口將作為匯流排的高8位地址線使用 沒有使用的高位地址線 將作為存儲器的片選信號
3 P3口的P3.6和P3.7將作為片外數據存儲器的寫信號、讀信號 即做控制匯流排使用
單片機的29引腳 PSEN將作為片外程序存儲器的讀信號。
P3口其它引腳 可作為專用線使用 如定時計數器的輸入、外部中斷0和1的輸入、串列口的
數據輸入、輸出線。
4 P1口可以做I/O口使用 連接輸入/輸出設備
7. 單片機中存儲器分類,按照內部和外部、ROM和RAM進行分類
單片機中存儲器分類,分為內部ROM和外部ROM。數據存儲器分為內部RAM和擴展的外部數據存儲器RAM。
按照內部ROM分類,分為掩膜ROM,可一次性編程的PROM,多次擦除/燒寫的EPROM,可在線編程的FLASH。
8. 單片機訪問外部數據存儲器採用什麼指令
用MOVX指令。
單片機(Microcontrollers)是一種集成電路晶元,是採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把具有數據處理能力的中央處理器CPU、隨機存儲器RAM、只讀存儲器ROM、多種I/O口和中斷系統、定時器/計數器等功能(可能還包括顯示驅動電路、脈寬調制電路、模擬多路轉換器、A/D轉換器等電路)集成到一塊矽片上構成的一個小而完善的微型計算機系統,在工業控制領域廣泛應用。從上世紀80年代,由當時的4位、8位單片機,發展到現在的300M的高速單片機。
9. 單片機 外擴數據存儲器地址的問題
若MCS-51外擴16KB×8數據存儲器的末地址若為9000H,則首地址為( )H。
需要知道計算的過程
----------------
末地址若為 9000H?
不可能的。
題目,出錯了。
末地址,不可能是偶數。
有可能是 8FFFH。
10. 單片機的存儲器可以分為幾種
單片機的存儲器可分為程序存儲器(ROM)和數據存儲器(RAM)。
程序存儲器是專門用來存放程序和常數的。
數據存儲器是程序在運行中存放臨時數據的,掉電後數據即丟失,現在有些型號的單片機提供了EEPROM,可用來存儲掉電後需要保存的關鍵數據,如系統的一些設置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