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麼讓單片機ADC採集到負電壓音頻信號
反向跟隨,采正電壓。
電壓(voltage),也稱作電勢差或電位差,是衡量單位電荷在靜電場中由於電勢不同所產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其大小等於單位正電荷因受電場力作用從A點移動到B點所做的功,電壓的方向規定為從高電位指向低電位的方向。電壓的國際單位制為伏特(V,簡稱伏),常用的單位還有毫伏(mV)、微伏(μV)、千伏(kV)等。此概念與水位高低所造成的"水壓"相似。需要指出的是,"電壓"一詞一般只用於電路當中,"電勢差"和"電位差"則普遍應用於一切電現象當中。
⑵ 單片機板電路 晶元負電壓怎麼輸入。
GND接你電路板的GND,穩壓器選擇跟蹤狀態並調整到12V,加號的那端接+12V,減號的那端接-12V。
⑶ 單片機中常用的負電壓是怎樣產生的
這個要看你對負電壓的具體規格要求。如果要求高的話可以用專門的負壓發生晶元,例如TFT液晶屏驅動所需的負壓可以由專門的液晶驅動晶元來產生,也可以用電荷泵晶元來完成;如果要求不高,可以電感電容二極體搭個廉價的反壓電路,主控通過PWM即可控制輸出的反壓。
⑷ 51單片機可以這樣控制負電壓嗎
首先,這個圖沒有給出單片機自身的供電方式。單片機是正5v和地供電,還是地和負5V供電?兩種情況直接影響I/O口的輸出電位。
假如是第一種情況,單片機是正5v和地供電,那麼單片機的I/O口不可能為負電壓,所以不能像圖中那樣控制負電壓。
假如是第二種情況,單片機是地和負5V供電,那麼單片機的I/O口可以像圖中那樣連接,但是對於51單片機,還要考慮輸出電流的大小。
對於P1口可以設置為「強上拉模式(推挽輸出)」的新型51單片機,可以這樣設計。在三極體Q的集電極輸出控制信號。
對於傳統51單片機,P1口上拉能力很弱,用這樣的設計就不行,因為單片機的P1口上拉電流小,不能有效控制三極體的導通。
⑸ 單片機自帶AD輸入為一負電壓,有什麼解決辦法沒有
如果要求不嚴格,完全可以用電阻分壓方式解決。當然有一定局限性。
例如輸入范圍是 0~ -5v,可用2個20K電阻接於負輸入和 +5.電阻中間點接AD,當輸入是 -5時,AD端是0,輸入是0時,AD端是 2.5V。局限性在於負輸入是否能帶起來這20K的負載。至於精度和幅度問題,你沒有說,是否能符合你要求請斟酌。
用運放的方式非常靈活,是很好的解決方法,就是電路稍微復雜點。可用運放的反向比例放大器電路完全勝任。
⑹ 單片機測負電壓電路
不行你就搞個模擬光耦隔離下,然後在單片機里建立一個測試表(因為為非線性的,所以建表是最簡單的),轉換後查找表就可以得出電壓了
⑺ 單片機AD能採集負電壓嗎
如果是單片機的話,一般是不可以直接採集負壓的。
負電壓,可以採用電壓抬升的方法,先抬高到正電壓,再輸入到單片機的AD引腳。
抬升的方法,可以採用運放,搭建一個加法器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