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電腦用linux作系統的這么少
電腦使用Linux系統少的原因主要有:
1、Microsoft
市場開拓能力的強勁;
2、個人的誤解。
任何市場都有一定的慣性。特別是軟體,當用戶熟悉了一種軟體以後,就很少有人願意去關注功能基本相同的另外一種軟體。這與用戶掌握的難易程度無關。實際上,如果你付出同樣的時間來使用
Linux,
掌握它的難易程度並不比
Windows
高。
你的個人誤解也有兩方面。首先,是「電腦」這個概念如果把手機這類嵌入式系統也算上去,Linux
的使用量絕對多於
Windows。第二,如果你不是在中國而是在美國,你會發現,Windows
的裝機量連一半都不到,大多數學生使用的是與
Linux
基本相同的
FreeBSD。
Ⅱ 有沒有可以裝在U盤上的windows系統或者linux系統,我的u盤是2G容量,哪位達人推薦一款好的u盤系統
老毛桃或者是杏雨梨雲的U盤系統都很不錯,WINPE的
Ⅲ 為什麼使用 Linux
其實這個題目應該修改成為什麼不使用Linux。我們通常意義上說的Linux是類unix的系統,蘋果的Mac OS也是類unix的一種。所謂為什麼使用Linux,就表明需要知曉Linux相較於windows操作系統有什麼優勢這個問題。
Linux首先是免費的。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最近瘋傳的小米筆記本准備搭載Linux操作系統,這樣可以不必向windows支付操作系統的使用費用,因此,小米才可以繼續發燒。
Linux相較於windows起效率更高,這個可以從Linux伺服器的裝機量遠高於windows得出,Linux伺服器可以長久無需重啟,而穩定運行,反觀windows,你往往不知道為什麼他就藍屏了,藍屏了啊,甚至速度一點點變慢。
Linux相較於windows也有缺點,那就是視窗界面不是很友好,有時候都是使用命令行來實現響應的功能,不過隨著很多的Linux發行版的起步,比如ubuntu,其界面也越來越美觀。
Ⅳ Windons Server2003
Windows Server 2003意味著什麼?
5月22日,耗資14億美元用於全球推廣、被稱為微軟基於「。NET」平台「開山之作」的Windows Server 2003中文版將正式發布。然而,從它被孕育的第一天起,微軟這款第一次鎖定在大企業環境下的操作系統平台,就註定了將被置於Windows/Linux這一巨大的歷史分水嶺中接受嚴峻考驗。
2003年2月8日,北京國際機場候機大廳。
這天還算是農歷春節,而用友U8事業部的總工程師鄧適宜和兩位手下,馬上就要登機前往美國。他們這次是應微軟的邀請,到西雅圖微軟總部考察,而此行的真正目的,是有關微軟SQL Server下一代版本Yukon。
鄧適宜一行在微軟開發部的辦公樓里呆了整整半個月。微軟SQL Server的產品經理接待了他們,把還在前期設計開發階段的Yukon的新增功能向他們做了演示。同時,這位產品經理向鄧征詢了意見和需求,並做了實驗。
作為國內最大的ISV的核心開發人員,鄧已經是第二次到西雅圖來了,上一次是在3個月前,而交流的對象就是Windows Server 2003。「微軟很在意ISV對Windows Server 2003的測試結果」,鄧說,事實上微軟這次格外看中合作夥伴的意見,並提供了難以想像的支持,畢竟Windows Server 2003對於微軟來說有著致命的重要性。
在距離微軟「。NET」理念提出兩年後,Windows Server 2003是讓其真正「落地」的第一款有著重要意義的產品,稱得上是「。NET」的開山之作。
「。NET」開山之作
其實,早在2003年4月24日,在舊金山的Windows Server 2003的全球發布會上,除了發布Windows Server 2003的7個不同版本的產品外,微軟同期還發布了開發工具Visual Studio。NET 2003和64位的資料庫SQL Server 2000企業版。
僅參與Windows Server 2003產品研發的工程師就多達5000人,取得了650項技術創新和突破。而在Windows Server 2003面市前的700天,微軟就對合作夥伴的開發人員進行了培訓,面市1年前開發工具就被提供給了ISV,從alpha版開始全球共有69萬人參加了試用,僅中國就有1萬多家企業客戶參與進來,按微軟的話說是「一切都Ready(准備就緒)了」。這樣的發布策略和推廣力度在歷史上是罕見的。特別是,從14億美元的全球推廣費用上,更可看出微軟對Windows Server 2003的期待和良苦用心。
Windows Server 2003就像一個明星嬰兒,在母親腹中就引來了太多的關注。尚未落地,Windows Server 2003的測試已經得到公開認證,各調查機構也紛紛就其對市場的影響展開分析。正如微軟自己所說「Windows Server 2003是為業界期待的產品」,事實上,這種關注某種程度上源於它是微軟在「防守」態勢中的一次關鍵回擊。
微軟的回擊
Windows Server 2003的孕育環境早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最重要的是,所向披靡的「Wintel時代」已經過去了。
從2001年開始,對於市場的變化,微軟開始有了些許不適應感。在微軟一貫有優勢的前台市場上,PC和筆記本的增長速度已經放緩。而在比PC高出一個數量級的手機市場上,微軟與NOKIA的Symbian的較量還是迷霧一團。
在後台,微軟面臨的競爭環境更加惡劣。隨著企業的信息化不再只是電腦和電腦之間的數據溝通,企業的需求重點也不再是買多少伺服器、伺服器上跑什麼軟體,而是多業務的銜接和整合,於是期望有開放標准後台的需求在企業信息化中凸現出來。IDC統計數字表明,2001年在全球伺服器操作系統市場上,Linux已佔有26%的「江山」,當然,在中國市場Linux對微軟的威脅相對較小,根據微軟提供的2003年初Tailor Nilson公司的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市場所有伺服器的裝機量中Linux操作系統僅佔4%。但無論如何,微軟都必須為自己增加競爭的籌碼了。
企業用戶對伺服器的安全性、可靠性的苛刻要求,使得微軟在企業級產品高端市場進展不大。加之行業信息化經驗的缺乏,微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像SAP、Peoplesoft這樣的公司在身邊快速增長,而自己卻沒有新的增長點。
可以說「。NET」的提出標志著微軟的戰略在進行革命性的遷移。從「每個人桌上都有電腦」的理想到「開放的構架和開放的平台」,微軟企業級產品在整個業務中的比重越來越重(下圖)。
為此,微軟對基於Microsoft。NET的伺服器操作系統明確地提出了5個開發目標,即:滿足各種計算復雜度需求的伺服器平台;高附加值、含有多組件的伺服器平台;高效支持應用程序的伺服器平台;可擴展性強的伺服器平台;最具生產效率和最佳TCO的伺服器平台。
「其實,這一切都是用戶告訴我們的」,微軟中國市場部產品經理舒騁向記者介紹道,微軟清�乜吹劍�按覫nternet時代走向企業信息即時溝通時代,用戶需要更多的企業應用,來支撐『即時溝通、個人體驗』,這就需要更強大的平台支持需求日益增長的『Web Service』,於是能支撐更大規模應用、內置整合功能更強大伺服器的需求很迫切,而同時又要求這樣的伺服器管理成本近於『零』,自我維護簡單、安全」。
在2003年1~3月的財季中,微軟的「伺服器平台」部門的收入比上一年同期增加了21%。除了傳統的伺服器市場,微軟也試探著從專有Unix產品手中搶奪市場,而微軟靈魂人物比爾·蓋茨提出高信度計算的理念,更是明示了對這個市場的決心。
與前台市場相比,微軟在後台的競爭對手Linux還稍顯單薄,而Unix的陣營還沒有強大到堅不可摧,因此,向後台市場突圍或許是微軟改變自己被動局勢的最好方案,而「。NET」理念作為「一整套方法學」,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決定微軟反擊的成敗。
多級競爭陣營
「IBM公司的部分部門將銷售微軟產品,而另一些部門則將與之競爭,還有一些部門則為其提供服務」。IBM對於Windows Server 2003發布的回應從某種程度上折射了現在市場上各廠商間微妙的競爭關系,盡管實際的競爭已經白熱化。
64位的Windows Server 2003目標直指高端市場,「IBM還會利用AIX (Unix)操作系統與Linux戰略,與Windows Server 2003展開競爭。該戰略將是取代Windows及『。NET』戰略的開放源代碼利器。IBM軟體還將與微軟的中間件競爭,包括SQL Server和Exchange」。但現在,IBM軟體全部五大品牌——WebSphere、DB2、Lotus、Tivoli、Rational,都已經提供了支持Windows Server 2003的產品。
同是傳統的Unix高端伺服器廠商惠普對Windows 2003 Server的態度和IBM卻有很大的不同。惠普最大的主機超騰和Windows Server 2003配合創造出了最快的TPCC值。NEC的主機也對Windows Server 2003敞開了大門。
而對於微軟的老搭檔Intel來說,它和微軟一樣在「後Wintel時代」尋找著新的興奮點,只是Intel可以更多地結盟。「目前Intel架構伺服器所支持的操作系統平台品種繁多且都各有千秋,但Windows Server 2003作為最新產品,吸收了其他操作系統的精華,對市場的貢獻會更突出。」Intel中國區業務發展經理羅斌這樣表示。畢竟,市場中基於Intel架構的伺服器大量運行在微軟的平台上,32位Windons Server 2003操作系統的推出,鞏固和加強了Intel和微軟在這一傳統領域的優勢。而64位的Windows Server 2003直指Intel期望已久的那10%的、RISK架構佔領的高端市場,「64位的Windows Server 2003自然是Intel進入這個市場最有利的利器。」難怪在Windows Server 2003美國的發布會上,Intel是惟一一家除微軟之外的第二家品牌企業做了主題演講。
事實上,目前市場的競爭態勢已經不再是二元結構。「陣營」、「都支持」、「開放性」、「聯盟」都表明了一種多元的競和關系已經成為目前市場的主流格局,廠商們在這種多級的競爭中博弈,用戶是制衡的惟一力量。微軟是否能藉助Windows Server 2003突圍而出,取決於各合作端的回應。
ISV的機會
離5月22日Windows Server 2003中文版的發布還有一周時間,微軟產品經理舒騁這幾天是最忙的,電話一直沒有斷過。
其中的一個電話來自金蝶。盡管北京「非典」疫情影響了即將到來的發布會的規模,但金蝶表示他們高級副總裁金卓君一定會到來。作為國內重要的ISV,金蝶一直都與微軟走得很近。
與以往相比,微軟這次對ISV的支持力度格外地重。在中文版面市之前,已經有18家ISV通過了Windows Server 2003的認證。並且,微軟收集了每一家ISV對Windows Server 2003的評價和對Visual Studio。NET 2003的評價。
用友U8事業部總工程師鄧適宜向記者介紹了ISV感興趣的Windows Server 2003的新特性及對ISV的意義,「首先,作為應用伺服器的支撐平台,Windows Server 2003所帶的COM+1.5的可配置事務隔離級別、允許公用/私有組件、無組件服務的嵌套和聯合等新特性為ISV在應用服務端軟體設計方案的選擇上提供了更多的靈活性,能有效地改善高並發的服務端性能,特別是對進行復雜資料庫應用開發的管理軟體公司非常有意義;其次,IIS6.0、MSMQ 3.0、UDDI及COM+1.5對XML WEB服務的支持構成了良好的本機環境,簡化了高度互操作的軟體開發;另外,AD、集群、安全模型的改進和增強,對更多CPU和內存提供支持,為企業高容量的事務處理關鍵任務解決方案(ERP等)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金蝶研發中心技術總監林峰也同樣認為:「Windows Server 2003在內部安全機制及安全策略方面有了更加完善的考慮,默認的安全設置從防止安全隱患的角度進行設置,防止了用戶配置不當造成的安全問題。系統服務如IIS 6.0在性能及可靠性方面的進步,提升了企業應用的可靠性及可用性。新增的集群服務使得企業應用方案更加完整,配置方便而且降低了整個企業應用方案的成本」。
與許多ISV一樣,微軟Windows Server 2003的發布給用友的業務帶來了很大的沖擊。這種沖擊一方面來自於自己產品與Windows Server 2003兼容性的考驗,「ISV不能不關注微軟的影響力,如果用戶用Windows Server 2003,用友不轉不行呀」,U8就為此出了一個補丁。
而另外一方面,從應用的實現上說,這又是ISV和開發商們一次難得的機會。
國內做業務基礎平台公司的思維加速的總裁馬科對記者表示:「從開發商的角度上看,很高興微軟在產品性能上投入了這樣的精力。以前對於基於NT開發的方案用戶是心存疑慮的,Windows Server 2003對安全性和穩定性的改進是應該的。」事實上,許多中低端市場的開發商和ISV認為,盡管64位的Windows Server 2003目標是向高端市場沖擊,但或許隨著Windows Server 2003性能的提升,更多的應用得以實現,中低端市場挖掘出的「PC的生產力」會給微軟帶來不小的驚喜。目前ISV們希望能盡早看到Windows Server 2003新的服務和特性出來,他們期待著進一步的培訓。
微軟Windows Server 2003要想成功地向高端沖擊,主要依賴於ISV能否在上面開發出高端應用,而ISV早早地介入微軟下一代伺服器平台的開發,就是為了縮短這個進程。
用戶的抉擇
「Windows Server 2003在得到用戶採用方面面臨嚴峻的挑戰」。一位合作夥伴尖銳地指出。
這樣的處境或許是微軟能夠預料到的。微軟在Windows Server 2003推出前期就對關鍵用戶的關鍵業務進行了移植。
上海電信從2002年開始,在原有基礎上搭建上海熱線II寬頻應用平台,基於微軟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統平台,和該系統內置全新的Windows Media 9流媒體平台,建構了流媒體娛樂服務方案;佐丹奴集團在2002年就加入了Windows Server 2003的預覽計劃和測試計劃,將企業內部的操作系統伺服器平台都升級到Windows Server 2003,內容包括內部的活動目錄系統、郵件系統、資料庫及決策支持系統,以及連接不同分公司的VPN系統;另外海爾集團、海關總署等用戶,也在試用移植後表示了對Server 2003的支持。
一份來自Yankee集團的調查報告顯示,該機構在調查了1000家公司後發現,其中不到20%的公司計劃在下一年安裝Windows Server 2003,而34%的公司預計在某種程度上採用它。另外15%明確表示不會升級。Yankee集團高級分析員Laura DiDio說,這一採用率與過去的微軟軟體相比黯然失色,並且落後於3年前發布的Windows Server 2000。Windows Server 2000發布後的12個月內,遷移的用戶有30%。
然而,另外一家國際調研機構的調查結果顯示,就中國市場來說,到2004年,用戶購買高端伺服器的預算將下降兩個百分點,而Windows Server 2003其中一個賣點就是它的性價比高和能夠有效降低用戶的TCO(總擁有成本)。
用戶究竟會怎樣選擇?
有專家分析認為,目前操作系統在架構和原理上逐漸趨同,只是實現策略各不相同,市場最終的判斷不會基於技術或者價格這樣的單一因素,影響用戶偏好的環節實在太復雜,這也是市場競爭充滿魅力的原因。無論是Intel、惠普、Dell還是IBM,他們對Windows Server 2003選擇的前提都是「這是用戶的選擇」。用友的蔣蜀革說得很明白:「平台是為我們所用的,用戶選擇什麼,我們就選擇什麼。」微軟也從來沒有像今天一樣那麼頻繁地提出「用戶滿意度。」
「事實上,在企業中高端伺服器產品中,客戶有很大的自由度。微軟過去的Windows 2000、NT定位於中小企業環境,而此次推出Windows Server 2003已經進入了大企業的環境,這就像整個硬體平台的設計一樣,人們不能再沿襲過去的思路,系統之間、平台之間必須進行平滑的過渡,這一重整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商業已經走到了一個完全開放的環境,而用戶也有了更多的選擇。」惠普中國公司一位高層管理曾對記者說了這么一席意味深長的話,雖然並非特別針對Windows Server 2003而言,但這位負責人提到的商業環境的改變卻令人深思。
未來的市場格局尚為懸念。微軟中國Windows Server 2003中文版的發布推廣措施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可以預見的一點是,Windows Server 2003的命運某種意義上預兆了微軟的前途。在從桌面操作系統向企業級產品的戰略轉折中,Windows Server 2003在中高端伺服器操作系統中的爭奪,一開始就註定了將被置於Windows/Linux這一巨大的歷史分水嶺中接受嚴峻考驗。
很顯然,微軟正在遭遇它茁壯成長20多年來歷史上的最大敵人,這個敵人就是它自身,即在一個越來越更加開放的商業環境中,如何重新把握自己的道路選擇。
Windows Server 2003的先、後天之辨
《計算機世界》記者馬文方
很多公司對自己的新產品寵愛有加,把產品的推出稱之為誕生,將這個比喻更加擬人化,就可以用先天來比喻產品的研發和試用階段,用後天來比喻產品發布後的市場階段。正如一個人的天賦將會對其一生產生很大的影響一樣,研發賦予產品性能上的優劣也將決定該產品的命運。
先天蓄能
從1993年發布第一款伺服器操作系統Windows NT 3.1開始,直到1996年發布的Windows NT 4.0,特別是1997年發布的Windows NT 4.0企業版,微軟才算在伺服器操作系統市場站穩了腳跟。而微軟認為2000年發布的Windows 2000,則占據了中低端市場大半江山,把Unix逼到了高端市場;之後,Windows 2000又憑借Datacenter版開始「垂涎」高端市場。
在微軟伺服器操作系統發展進程中,「安全性差」的傳言似乎是總也揮之不去的陰影,盡管微軟的Windows NT 4.0與Unix在安全性上不分伯仲,同屬TCSEC標准中的C2級。為了「洗清惡名」,Windows 2000參加了信息技術安全評估通用標准(CCITSE)認證。據微軟介紹,Windows 2000還通過了獨立的科學應用國際協會(SAIC)的評估,「Windows 2000的認證包含了范圍最廣的方案和迄今為止所達到的最高評估級別」。
Windows Server 2003還是完全按照蓋茨提出的可信賴計算理念研發的第一款產品,微軟不惜暫停研發工作,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將Windows 2000的源代碼逐行逐句地檢查了一遍,因此,Windows Server 2003未來在安全上的表現,將是對微軟可信賴計算的一次重要考驗。
除了安全外,以Unix容錯技術知名的Stratus公司也在Windows系統上實現了99.999%的可用性。有了安全和可用性的保障,Windows 2000就可以盡情地在性能上發揮了:與SQL Server攜手,包攬了在線交易基準測試(TPC-C)集群系統的前三名。
然而,代表著商業計算系統最高水平的非集群系統TPC-C卻一直被Unix所壟斷。Windows Server 2003的推出終於有了歷史性的突破,不僅擠進了前10名,今年4月24日憑借惠普系統658277 tmpC(每分鍾交易次數)拔得頭籌,同時以9.80美元/tmpC保持著前10名中最佳的性價比。5月9日,IBM以680613 tmpC居於榜首,維護了Unix的榮譽,但它比第2名惠普系統高出3.4%的性能是靠高出17.4%的系統造價換得的。目前,基於Windows Server 2003和64位SQL Server 2000企業版的系統在單機系統TPC-C前10名中佔了4個席位,而在前5名中更佔有3個席位,也就是說,在當今性能最高的5個商用單機計算系統中,Windows平台就占據了3個席位。
由於首次嵌入了「。NET」應用的運行平台——。NET Framework,從而使得Windows Server 2003成為「。NET」應用就緒的平台。加之同時發布的Visual Sti。NET 2003,不僅為64位平台提供了開發工具,而且進一步方便了ISV對「。NET」應用的開發。
Windows Server 2003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特點是,利用插件技術來保持操作系統對新技術和新應用持續的支持。通常,在新一代產品發布之前,新的特性只能通過補丁程序或者新版本添加進來,而補丁程序承擔的是修修補補的任務,新功能的添加是極其有限的,而更新版本的次數也是有限的,如在Windows 98之後,微軟又推出了Windows 98 SE(第二版)。因此,這兩種方式對新技術的支持要麼有限,要麼不及時。微軟在Windows Server 2003中借用硬體系統中匯流排的概念,將新技術和新應用做成插件,隨時可以插入操作系統中。微軟承諾,未來將陸續發布幾十個插件供用戶免費下載,從而使得Windows Server 2003成為性能和功能上「動態更新」的操作系統,同時也保障了用戶的投資回報。
後天發力
如果說Windows Server 2003先天得益於性能和功能的研發,那麼,與Windows家族其他產品的協作則在很大程度上增添了它的後天優勢。人們知道,在自然界中,狼不僅喜群居而且講究分工合作。做個有些牽強的類比,Windows Server 2003就像是微軟產品家族中一呼百應的首領--「頭狼」,這不僅因為Windows Server 2003是所有微軟企業級平台和應用的最新基石,還在於它與其他產品之間的協同關繫上。
這種協同是建立在Windows Server 2003和XML之上的。在Windows Server 2003發布後,微軟重要的應用平台Exchange Server 2003和Office 2003的英文版預計將會在今年6月發布,而除OS外微軟最重要的平台產品SQL Server 2000的下一代產品Yukon將在明年發布。這種發布順序凸現了OS的基石作用—其他產品都是「建立」其上,准確地說都是基於Windows Server 2003進行了優化,這在微軟還是第一次。值得注意的是,微軟這一次「一股腦」發布了7個版本的Windows Server 2003,其中有32位版本,也有64位版本,還有專為Web應用定製的Web版,甚至還推出了面向中小企業的版本,覆蓋了伺服器操作系統的方方面面。
Windows Server 2003的加盟使得Windows家族成為業界惟一的覆蓋了從手機、PDA等移動設備,到PC等客戶端設備,直至最高端數據中心伺服器在內的完整的操作系統家族,藉助開發工具VS。NET,用戶可以用多種編程語言,一次編寫。NET應用,便可在Windows家族不同平台上運行。憑借這些優勢,微軟既可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也可以統一架構環境滿足企業級用戶不同層次的計算需求。這也應該視為協同的一種。
協同還表現在與Windows Server 2003同時發布的64位版資料庫軟體SQL Server 2000和Visual Studio。NET 2003上。64位的企業級應用必須建立在64位資料庫平台上,因此,僅僅發布64位操作系統是遠遠不夠的。有了64位操作系統,有了64位SQL Server,再加上64位企業級應用的開發環境Visual Studio。NET 2003,便構成了完整的企業級應用開發和運行環境,三者缺一不可。
Windows Server 2003也得到了SQL Server的幫襯。在企業級應用領域熱門的商業智能上,微軟無論是在銷量還是在銷售收入上均位居OLAP(在線分析處理)市場的榜首,除了單獨銷售外,微軟在SQL Server中免費地提供這種數據挖掘工具。
當然,Windows Server 2003還要藉助於Visual Studio。NET帶來的開發和運行效率。Middleware Company是一家定位於企業級Java技術高級培訓和顧問的公司,BEA、Oracle、Cisco都是它的客戶。該公司在2002年10月發表的《J2EE與。NET應用伺服器和Web服務基準測試》中披露,在「寵物店」演示程序的實現上,。NET的代碼數量只是J2EE的1/6;Web服務方面,在峰值吞吐量、最大支持用戶數等全部4項測試中,無論是在雙CPU、4CPU還是8CPU系統上,。NET的性能明顯優於J2EE。這無疑加大了微軟在代表軟體未來發展方向的Web服務上的砝碼。
有人說,Windows Server 2003最大的競爭對手有兩個:一個是原有的Windows操作系統,另一個是當前不見起色的經濟環境。對於早已成熟的且Windows佔有壟斷份額的32位市場來說,此話不假。目前,很多用戶的應用在NT4.0上跑得很好,加之NT4.0上的部分應用不像Windows 2000上的應用那樣可以平滑地遷移到Windows Server 2003,因此,微軟面臨的任務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勸說Windows NT 4.0遷移到新的平台上,而不景氣的經濟環境又增加了這一難度。
但對於基於英特爾安騰產品家族(IPF)的64位平台,則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於企業級用戶特別是那些關鍵業務應用的用戶來說,很大程度上,穩定可靠壓倒一切。而穩定可靠的體驗是通過對包括硬體系統、操作系統平台、資料庫平台以及各種應用的長期考驗獲得的,也就是說,整個計算環境的成熟度是企業用戶最為關注的,而這種成熟是以數年為代價的。對於基於IPF的64位計算環境來說,一切是新的——新的CPU、新的OS、新的資料庫以及各種新的應用,一切都有待時間的考驗,每個環節都不能出現閃失。
給64位Windows平台帶來負面影響的還有因Y2K帶來的企業級用戶大規模地對IT設施的更新換代,而企業級軟硬體的更新速度要遠低於客戶端的更新速度,因此,用戶在原有系統的生命周期內大規模更新換代的可能性不大,除非原有系統無法適應企業的發展,而在生命周期內大規模遷移到一個全新平台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至於說到經濟的不景氣,對於64位Windows來說倒有可能是件好事。對於那些從網路泡沫時代走過來、如今又飽受經濟衰退煎熬的企業用戶來說,IT投入的數量已經變成了敏感的數字,這將有助於用戶從原有的相對昂貴的Unix平台遷移到性價比和TCO上具有很大優勢的Windows平台上。
筆者估計,2005年將會是Windows在64位市場上取得不凡業績的一年。一是因為經過數年的考驗,硬體系統已經成熟,而英特爾也將推出含有雙CPU內核的高性能產品;二是經過幾年的遷移和新的應用的開發豐富了這一平台上的應用;三是因Y2K而升級換代的系統又迎來了新一輪的更新換代。
Ⅳ mac,windows,linux各個系統介紹
Linux
From the name of its creator, Linus Torvalds, influenced by the term Unix. The original name of Linux was Freax, combining the words Free and Unix, and referring to phreaking. The administrator of the server on which Linux was first held didn't like the connection to phreaking, so Torvalds changed the name to Linux.
The Linux kernel is an operating system kernel used by the Linux family of Unix-like operating systems. It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examples of free and open source software.The Linux kernel is released under the 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 version 2 (GPLv2) plus proprietary licenses for some controversial BLOBs and is developed by contributors worldwide. Day-to-day development takes place on the Linux kernel mailing list.The Linux kernel was initially conceived and created by Finnish computer science student Linus Torvalds in 1991. Early on, the MINIX community contributed code and ideas to the Linux kernel. At the time, the GNU Project had created many of the components required for a free software operating system, but its own kernel, GNU Hurd, was incomplete and unavailable. The BSD operating system had not yet freed itself from legal encumbrances. This meant that despite the limited functionality of the early versions, Linux rapidly accumulated developers and users who adopted code from those projects for use with the new operating system. The Linux kernel has received contributions from thousands of programmers. Many Linux distributions have been released based upon the Linux kernel.
Windows
Microsoft Windows is a series of software operating systems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proced by Microsoft. Microsoft first introced an operating environment named Windows in November 1985 as an add-on to MS-DOS in response to the growing interest i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s). Microsoft Windows came to dominate the world's personal computer market, overtaking Mac OS, which had been introced previously. As of Octoboer 2009, Windows had approximately 93% of the market share of the client operating systems for usage on the Internet. The most recent client version of Windows is Windows 7; the most recent server version is Windows Server 2008.
mac
The Macintosh, or Mac, is a series of several lines of personal computers designed, developed, and marketed by Apple Inc. The first Macintosh was introced on January 24, 1984; it was the first commercially successful personal computer to feature a mouse and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rather than a command-line interface.Through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980s, the company built market share only to see it dissipate in the 1990s as the personal computer market shifted towards IBM PC compatible machines running MS-DOS and Microsoft Windows. Apple consolidated multiple consumer-level desktop models into the 1998 iMac all-in-one, which was a sales success and saw the Macintosh brand revitalized. Current Mac systems are mainly targeted at the home, ecation, and creative professional markets. They are: the aforementioned (though upgraded) iMac and the entry-level Mac mini desktop models, the workstation-level Mac Pro tower, the MacBook, MacBook Air and MacBook Pro laptops, and the Xserve server.
Ⅵ Ubuntu Kylin 和 Deepin Linux 哪一個更有發展前途
這個還真不好說,都是國內公司做的中文linux發行版
Ubuntu Kylin是基於Ubuntu做的(而Ubuntu是基於Debian做的),得到了Ubuntu官方的認可
deepin是直接基於Debian做的
從distrowatch的受歡迎程度看,deepin裝機量更大,目前排名第10,Ubuntu Kylin排名第95,從這個排名看至少目前deepin整體做得更好
Ⅶ 關於linux的問題
我暈……這個東西不好說……網上好多資料的啊!!!
1.linux系統有什麼特點???
————Linux的發行版就是將Linux核心與應用軟體做一個打包。較知名的有:SlackWare、RedHat、Den、Mandrake、SuSE、Xlinux、TurboLinux、BluePoint、RedFlag、Xterm等。
RedHat Linux是最成熟的一種Linux發行版,其無論在銷售還是裝機量上都是市場上的老大。在中國老一輩Linux愛好者中幾乎都是RedHat的使用者。市場上有大量的文章是針對RedHat來說的。
RedHat Linux朴實、簡潔、穩定,是作為商業應用、鑽研Linux的好平台。
TurboLinux是一家美國公司建立的發行版,早期其致力於Linux的國際化工作,它的中文版,是最早的成熟中文Linux發行版。TurboLinux注重面向具體應用,開發出針對不同應用的發行版,在國際影響力方面越來越大,是RedHat的一個主要競爭對手。
BludePoint Linux是由Devin、Samuel、hahalee三個中國內核黑客通過互聯網聯手合作的傑作,在互聯網上深受中國Linux愛好者的好評。它最主要的特點是:內核級的漢化,有許多自己的東西。
Xterm是由北京沖浪公司製作的Linux發行版,可以算得上中國最早的Linux發行版。它的最大特點是:用戶界面好,進入門檻低,適合初學Linux人試用。
RedFlag是由中科院、北大方正、康柏公司聯合開發,是基於RedHat Linux改進的中文版。它的特點是:開發力量強大,比較權威,可以一試。
相對來說,SlackWare、RedHat、Den這三種發行版比較適合一些有一定基礎,或很強調性能、穩定性的人。筆者強烈推薦使用RedHat。
TurboLinux、BluePoint、RedFlag、Mandrake則在用戶界面比前三種更友好,穩定性適中,其中Turbo、BulePoint、RedFlag還內置了中文支持,應該是剛從Windows轉到Linux中的人的最好選擇。
而象Xterm、聯想Happy等這些的用戶界面更加優秀,內置的中文支持,捆綁了更多游戲、辦公軟體,比較適合Linux的嘗試者或初學者使用。
2.學習起來容易嗎???學習了linux以後出去工作有用嗎???linux以後在中國發展空間大嗎???發展趨勢如何???
一、 Linux的誕生
Linux的興起可以說是Internet創造的一個奇跡。 1991年初,當年輕的芬蘭大學生Linus Torvalds在開始其Linux 操作系統的設計時,他的目的只不過是想看一看Intel 386存儲 管理硬體是怎樣工作的,而絕對沒有想到這一舉動會在計算機界 產生如此重大的影響。他的設計進展得很順利,只花了幾個月時 間就在一台Intel 386微機上完成了一個類似於Unix 的操作系統, 這就是最早的Linux版本。1991年底,Linus Torvalds首次在Internet 上發布了基於Intel 386體系結構的Linux源代碼,從此以後,奇跡開始 發生了。由於Linux具有結構清晰、功能簡捷等特點,許多大專院校的學 生和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紛紛把它作為學 習和研究的對象。他們在更正原 有Linux版本中錯誤的同時,也不斷地為Linux增加新的功能。在眾多熱心者的 努力下,Linux逐漸成為一個穩定可靠、功能完善的操作系統。一些軟體公司, 如Red Hat、InfoMagic等也不失時機地推出了自己的以Linux為核心的操作系統 版本,這大大推動了Linux的商品化。在一些大的計算機公司的支持下,Linux還 被移植到以Alpha APX、PowerPC、Mips及Sparc等為處理機的系統上。Linux的使 用日益廣泛,其影響力直逼Unix。
Linux的成功得益於如下因素:
(1) 具有良好的開放性。Linux及其生成工具的源代碼均可通過Internet免費獲取,linux愛 好者能非常 容易地建立一個Linux開發平台。
(2) Internet的普及使熱心於Linux的開發者們能進行高效、快捷的交流,從而為Linux 創造了一個優良的分布式開發環境。
(3) Linux具有很強的適應性,能適應各種不同的硬體平台。
Linux的版本更新很快。在短短的七年時間里,其版本已升至2.1.x。這里之所以用"x"表示,是因為 x的值變化太快,很難准確地定位它的值。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從事Linux的研究者之多。不過,Linux用得最 多的版本還是2.0.30,許多商品化的操作系統都以它為核心。
二、 Linux的主要特點
作為一個操作系統,Linux幾乎滿足當今Unix操作系統的所有要求,因此,它具有Unix操作系統的基本 特徵。
1.符合POSIX 1003.1標准
POSIX 1003.1標準定義了一個最小的Unix操作系統介面,任何操作系統只有符合這一標准,才有可能運 行Unix程序。考慮到Unix具有豐富的應用程序,當今絕大多數操作系統都把滿足POSIX 1003.1標准作為實現 目標,Linux也不例外,它完全支持POSIX 1003.1標准。另外,為了使Unix System V和BSD上的程序能直接在 Linux上運行, Linux還增加了部分System V和BSD的系統介面,使Linux成為一個完善的Unix程序開發系統。
2.支持多用戶訪問和多任務編程
Linux是一個多用戶操作系統,它允許多個用戶同時訪問系統而不會造成用戶之間的相互干擾。另外, Linux還支持真正的多用戶編程,一個用戶可以創建多個進程,並使各個進程協同工作來完成用戶的需求.
3.採用頁式存儲管理
頁式存儲管理使Linux能更有效地利用物理存儲空間,頁面的換入換出為用戶提供了更大的存儲空間。
4.支持動態鏈接
用戶程序的執行往往離不開標准庫的支持,一般的系統往往採用靜態鏈接方式,即在裝配階段就已將 用戶程序和標准庫鏈接好,這樣,當多個進程運行時,可能會出現庫代碼在內存中有多個副本而浪費存儲 空間的情況。Linux 支持動態鏈接方式,當運行時才進行庫鏈接,如果所需要的庫已被其它進程裝入內存, 則不必再裝入,否則才從硬碟中將庫調入。這樣能保證內存中的庫程序代碼是唯一的。
5.支持多種文件系統
Linux能支持多種文件系統。目前支持的文件系統有:EXT2、EXT、XIAFS、ISOFS、HPFS、MSDOS、UMSDOS、 PROC、NFS、SYSV、MINIX、SMB、UFS、NCP、VFAT、AFFS。Linux最常用的文件系統是EXT2,它的文件名長度可 達255字元,並且還有許多特有的功能,使它比常規的Unix文件系統更加安全。
6.支持TCP/IP、SLIP和PPP
在Linux中,用戶可以使用所有的網路服務,如網路文件系統、遠程登錄等。SLIP和PPP能支持串列線上的 TCP/IP協議的使用,這意味著用戶可用一個高速Modem通過電話線連入Internet網中。
除了上述基本特徵外,Linux還具有其獨有的特色:
支持硬碟的動態Cache 這一功能與MS�DOS中的Smartdrive相似。所不同的是,Linux能動態調整所用的 Cache存儲器的大小,以適合當前存儲器的使用情況,當某一時刻沒有更多的存儲空間可用時,Cache將被減少, 以增加空閑的存儲空間,一旦存儲空間不再緊張,Cache的大小又將增加。
支持不同格式的可執行文件 Linux具有多種模擬器,這使它能運行不同格式的目標文件。其中,DOS和 MS�Windows正在開發之中,iBCS2模擬器能運行SCO Unix的目標程序。(iBCS2 模擬器不是Linux標准核心的 一部分,但可從ftp.informatik.hu�berlin.de:/pub/os/linux下載)
三、 Linux的主要構成
Linux主要由存儲管理、進程管理、文件系統、進程間通信等幾部分組成,在許多演算法及實現策略上, Linux借鑒了Unix的成功經驗,但也不乏自己的特色。
1.存儲管理
Linux採用頁式存儲管理機制,每個頁面的大小隨處理機晶元而異。例如,Intel 386處理機頁面大小 可為4KB和2MB兩種,而Alpha處理機頁面大小可為8KB、16KB、32KB和64KB。頁面大小的選擇對地址變換算 法和頁表結構會有一定的影響,如Alpha的虛地址和物理地址的有效長度隨頁面尺寸的變化而變化,這種變 化必將在地址變換和頁表項中有所反映。
在Linux中,每一個進程都有一個比實際物理空間大得多的進程虛擬空間,為了建立虛擬空間和物理空 間之間的映射,每個進程還保留一張頁表,用於將本進程空間中的虛地址變換成物理地址。頁表還對物理頁 的訪問許可權作出了規定,定義了哪些頁可讀寫,哪些頁是只讀頁,在進行虛實變換時,Linux將根據頁表中規 定的訪問許可權來判定進程對物理地址的訪問是否合法,從而達到存儲保護的目的。
Linux存儲空間分配遵循的是不到有實際需要的時候決不分配物理空間的原則。當一個程序載入執行時, Linux只為它分配了虛空間,只有訪問某一虛地址而發生了缺頁中斷時,才為它分配物理空間,這樣就可能 出現某些程序運行完成後,其中的一些頁從來就沒有裝進過內存。這種存儲分配策略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它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物理存儲器。
盡管Linux對物理存儲器資源的使用十分謹慎,但還是經常出現物理存儲器資源短缺的情況。Linux有一 個名為kswapd的進程專門負責頁面的換出,當系統中的空閑頁面小於一定的數目時,kswapd將按照一定的淘 汰演算法選出某些頁面,或者直接丟棄(頁面未作修改),或者將其寫回硬碟(頁面已被修改)。這種換出方式不 同於較舊版本Unix的換出方式,它是將一個進程的所有頁全部寫回硬碟。相比之下,Linux的效率更高。
2.進程管理
在Linux中,進程是資源分配的基本單位,所有資源都是以進程為對象來進行分配的。 在一個進程的生 命期內,它會用到許多系統資源,會用CPU運行其指令,用存儲器存儲其指令和數據,它也會打開和使用文件 系統中的文件,直接或間接用到系統中的物理設備,因此,Linux設計了一系列的數據結構,它們能准確地描 述進程的狀態和其資源使用情況,以便能公平有效地使用系統資源。Linux的調度演算法能確保不出現某些進程 過度佔用系統資源而導致另一些進程無休止地等待的情況。
進程的創建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通常的做法需為子進程重新分配物理空間,並把父進程空間的內容全 盤復制到子進程空間中,其開銷非常大。為了降低進程創建的開銷,Linux採用了Copy�on�write技術,即不 拷貝父進程的空間,而是拷貝父進程的頁表,使父進程和子進程共享物理空間,並將這個共享空間的訪問許可權 置為只讀。當父進程和子進程的某一方進行寫操作時,Linux檢測到一個非法操作,這時才將要寫的頁進行復制 。這一做法免除了只讀頁的復制,從而降低了開銷。
Linux目前尚未提供用戶級線程,但提供了核心級線程,核心線程的創建是在進程創建的基礎上稍做修改, 使創建的子進程與父進程共享虛存空間。從這一意義上講,核心線程更像一個共享進程組。
3.文件系統
Linux最重要的特徵之一就是支持多個不同的文件系統,前面我們已經看到,Linux目前支持的文件系統 多達十餘種,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數目還在不斷增加。在Linux中,一個分離的文件系統不是通過設備標識 (如驅動器號或驅動器名)來訪問,而是 把它合到一個單一的目錄樹結構中,通過目錄來訪問,這一點與Unix十分相似。Linux用 安裝命令將一個新的文件系統安裝到系統單一目錄樹的某一目錄下,一旦安裝成功,該目錄下的所有內容將 被新安裝的文件系統所覆蓋,當文件系統被卸下後,安裝目錄下的文件將會被重新恢復。
Linux最初的文件系統是Minix。該文件系統對文件限制過多,並且性能低下,如文件名長度不能超過14 個字元、文件大小不能超過64MB。為了解決這些問題,Linux的開發者們設計了一個Linux專用的文件系統EXT。 EXT對文件的要求放鬆了許多,但在性能上並沒有大的改觀,於是就有了後面的EXT2文件系統。EXT2文件系統 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文件系統,它無論是對文件的限制還是在性能方面都大大優於EXT文件系統,所以,EXT2自 從推出就一直是Linux最常用的文件系統。
為了支持多種文件系統,Linux用一個被稱為虛擬文件系統(VFS)的介面層將真正的文件系統同操作系統及 系統服務分離開。VFS掩蓋了不同文件系統之間的差異,使所有文件系統在操作系統和用戶程序看來都是等同的。VFS允許用戶同時透明地安裝多個不同的文件系統。
4.進程間通信
Linux提供了多種進程間的通信機制,其中,信號和管道是最基本的兩種。除此以外,Linux也提供 System V的進程間通信機制,包括消息隊列、信號燈及共享內存。為了支持不同機器之間的進程通信, Linux還引入了BSD的Socket機制。
四、 Linux的不足及發展趨勢
Linux從出現到現今只經歷了短短七年的時間,但其發展速度是驚人的,這與它的開放性和優良的性能 是密不可分的。不過我們應該看到,作為一個由學生開發的系統,Linux還有許多先天不足,它的設計思想 過多地受到傳統操作系統的約束,沒有體現出當今操作系統的發展潮流,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不是一個微內核操作系統;
是一個分布式操作系統;
不是一個安全的操作系統;
沒有用戶線程;
不支持實時處理;
代碼是用C而不是C++這樣的現代程序設計語言編寫的。
盡管Linux有這樣和那樣的不足,但其發展潛力不容低估,其發展的動力就是遍布全球、為數眾多的 Linux熱心者。今後Linux將會朝著完善功能、提高效率的方向發展,包括允許用戶創建線程、增加實時處 理功能、開發適合多處理機體系結構的版本。我們相信,Linux、Unix及NT三足鼎立的時代將為期不遠。
————
3.學習了linux以後出去工作有用嗎???
————要看你做哪方面linux工作了,有做管理員的,有做開發的,開發還分很多,比如一般的c/c++,還有嵌入式等等;管理也分,是資料庫管理,還是其它什麼應用。
http://www.ossplus.net
江蘇Linux技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