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單片機或者M3,M0晶元中為什麼要倍頻後又分頻呢
因為外面的晶振頻率達不到要求,而m3到達72m,所以需要倍頻,然後分頻給各種外設使用了(內核處理指令速度快,頻率高,外設速度慢,分頻了),比喻io口,時鍾、adc、定時器等。
㈡ 一倍頻到二倍頻
沒有什麼區別之說,振動分析是通過對振動信號頻域的分析來實現對設備運行狀態的監測的。不同的特徵頻率反應的是不同故障狀態。一倍頻、二倍頻……主要是針對旋轉機械的特徵頻率,這些都是實驗測得的數據觀察分析後得到的結論。如轉子不平衡對應頻域中1倍頻振幅顯著增大;轉子彎曲對應頻域1倍頻,並伴有二倍諧波成分,且存在軸向振動。不對中故障在一倍頻和二倍頻都有增加,其中平行不對中故障對應頻域二倍頻為主,伴有1倍頻,角度不對中主要引起較大的軸向振動,其1×轉頻的幅值往往會高於2×轉頻的幅值。
有了倍頻和分頻器,就不用每個頻率用一個振盪器,它可以對原來的基頻的多次計數就可以產生新的頻率.單片機的振盪時間為4納秒,4倍頻後為1納秒,若再通過幾個8位計數器就可以得到毫秒和秒時鍾信號,不必還有製造一個一秒鍾晶振了.
對於高頻振盪來說,我有一個9MHz的晶振,這個振盪除了產生9MHz基頻外.還有2倍頻和3倍頻也會產生,我們選用一個高頻放大和選頻電路,抑制其他頻率只讓3倍頻的頻率通過,就剛好是無線玩具的業余頻率的頻率了.製造9MHz晶振容易,但幾十幾百兆的頻率只能用諧振濾波振子來完成了.
注意,音響中也有一個分頻,那是把音頻的一些頻率濾除,專門利用特有的頻率送到發聲的喇叭去.這些你可以去查一下音響分頻器的定義.
㈢ 單片機時鍾倍頻是什麼意思
通常的理解,
實時時鍾是指給日期及時間計數器累加的時鍾,通常是32768Hz,
系統時鍾是指單片機內部的主時鍾,給各個模塊提供工作時鍾的基礎,
CPU時鍾是指經過CPU的PLL後將系統時鍾改變為CPU工作的時鍾。
在一般的低速單片機系統中,系統時鍾和CPU時鍾基本相等,在高速單片機系統中,CPU時鍾比系統時鍾高得多。而實時時鍾只有在需要日期時
㈣ 分頻與倍頻的區別什麼啊,分別起什麼作用呢
分頻和倍頻的定義正好相反.但是單片機的倍頻和分頻是對周期而言的,而單片機以外的分頻和倍頻定義是對頻率而言的.
高頻中常說的2倍頻,就是原頻率的2倍,如27MHz的2倍頻就是54MHz的波形處,而分頻是對原頻率的幾分之一.如54MHz的兩分頻就是27MHz.我剛學單片機時候用高頻的這個定義去理解單片機的倍頻器的概念就反錯了.
有了倍頻和分頻器,就不用每個頻率用一個振盪器,它可以對原來的基頻的多次計數就可以產生新的頻率.單片機的振盪時間為4納秒,4倍頻後為1納秒,若再通過幾個8位計數器就可以得到毫秒和秒時鍾信號,不必還有製造一個一秒鍾晶振了.
對於高頻振盪來說,我有一個9MHz的晶振,這個振盪除了產生9MHz基頻外.還有2倍頻和3倍頻也會產生,我們選用一個高頻放大和選頻電路,抑制其他頻率只讓3倍頻的頻率通過,就剛好是無線玩具的業余頻率的頻率了.製造9MHz晶振容易,但幾十幾百兆的頻率只能用諧振濾波振子來完成了.
注意,音響中也有一個分頻,那是把音頻的一些頻率濾除,專門利用特有的頻率送到發聲的喇叭去.這些你可以去查一下音響分頻器的定義.
㈤ ATmega16 單片機如何四倍頻
在AVR單片機中好像沒有倍頻這種功能。選用ATmega16A,可以通過編輯熔絲得到最高的16MHz時鍾工作頻率。這種速度在單片機中已經不低了,因為這幾乎就是執行指令的速度。
如果電機轉速每分鍾200轉,用解析度每轉1000個脈沖的編碼器,這時編碼器脈沖頻率是0.2MHz。使用16MHz時鍾的AVR每個編碼器脈沖之間可以有80個單片機工作時鍾,也就是單片機可以在此期間執行七十多個指令。理論上看ATmega16A可以應對。出現反應不過來可能的原因是;
1、單片機選型頻率或時鍾頻率設置過低,ATmega16的最高頻率是8MHz,如果不修改熔絲默認的頻率是1MHz。
2、計數中斷中處理工作太多導致計數慢。計數程序要盡量簡練以最少語句完成。
3、可能是使用C語言編的程序,導致匯編後語句冗餘執行慢。應使用匯編語言編程才能達到AVR最高速度(這就是匯編語言的優勢)。
此外如果控制要求不高,採用低解析度的編碼器也是一種方法。也可以採用雙MPU的方案,一個專門負責計數另一個負責控制處理。還有採用更高速的AVR如ATxmega16A4,時鍾可到32MHz。
㈥ stm32單片機的倍頻是怎麼弄出來的是不是在內部加了倍頻電路(就是12M晶振給stm32就會變
內部有PLL,可以設置倍頻系數
㈦ ATmega16單片機如何c語言倍頻讓單步執行速度提高,本來應該和51一樣,都是1M,怎麼提高
你所說的ATMEGA16不是因為它倍頻,而是因為51單片機進行了12分頻來穩定整個系統,也就是需要12個時鍾周期,系統才會去執行一次程序,而ATMGEA16就沒有進行分頻,一個時鍾周期就執行一條指令,所以要快很多
㈧ 單片機倍頻問題
標準的51用的是12分頻(12t),stc的89系列單片機可以通過編程配置位控制內部電路為6分頻(6t),就實現了倍頻。stc的12c2051系列很多指令都可以實現1t。
對與89系列的stc可以使用stc的isp下載軟體設置為12t還是6t,如果希望倍頻,可以選擇6t,下載進去就ok了,速度會快一倍。
軟體下載地址:http://www.mcu-memory.com
㈨ 16位的PIC單片機為什麼要4倍頻啊
頻率高了,單片機執行速度就快了,性能就高了,例如,同樣是LED動態顯示,如果不倍頻,LED上刷新時就會一閃一閃,如果倍頻了,那麼同樣的程序,LED刷新頻率就上去了,人眼就感覺不到閃爍了。
沒有任何的成本付出就能獲得幾倍的性能提高,算不算好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