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c51單片機可以直接接其他設備,它的三匯流排和擴展介面
單片機的輸出只要和其他設備的電平匹配就可以直接連接,
但是要注意一般只是接控制介面,單片機的埠驅動能力不同,接的設備也不同,
如果需要一定帶載能力,那麼需要接驅動晶元才能接外圍設備。
Ⅱ C51單片機的開關量輸入介面有哪些類型
常見的開關量輸入電氣元件有鈕子開關、按鈕、行程開關等。它們在電氣上呈現的「通」或「斷」兩種狀態
Ⅲ C51單片機串列介面的結構是怎樣的
C51系列單片機內部有一個功能很強的全雙工串列非同步通信介面(UART)。如圖所示為C51單片機的串列口結構框圖。它主要由兩個串列數據緩沖器(SBUF)、發送控制、發送埠、接收控制、接收埠和波特率控制等組成。
C51系列單片機串列介面結構框圖
Ⅳ c51單片機哪個埠適合做數據輸入輸出單片機的四個I/0口,哪一個最適合做數據
c51單片機哪個埠適合做數據輸入輸出
單片機的四個I/0口,哪一個最適合做數據?
P1。
別忘了採納。
Ⅳ MCS-51單片機的串列介面有幾種工作方式請簡述各種方式的功能.
89系列單片機的串列通信有4種工作方式:
方式0是同步移位寄存器方式,幀格式8位,波特率固定為fosc/12。
方式1是8位非同步通信方式,幀格式10位,波特率可變:T溢出率/n(n= :32或16)。
方式2是9位非同步通信方式,幀格式11位,波特率固定: fosc/n(n=32 或16)。
方式3是9位非同步通信方式,幀格式11位,波特率可變:T溢出率(m=32或16)。
方式1、2、3的區別主要表現在幀格式及波特率兩個方面。
(5)c51單片機介面擴展閱讀
方式0和方式2的波特率是固定的,都是由單片機時鍾脈沖經相關控制電路處理後獲得。其中方式0的波特率完全取決於系統時鍾頻率fosc的高低,不受其他因素影響;而方式2的波特率還受SMOD(PCON.7)狀態控制。當SMOD=1時,為fosc/32, SMOD=0時為fosc/64。
方式1和方式3的波特率是可變的,通常使用單片機中的定時器T1工作在其方式2 (自動重裝初值方式)作為波特率發生器使用,以產生所需的波特率信號。
K為定時器T1的位數,與其工作方式有關(方式0,K=13; 方式1,K=16;方式2,K=8)。 由波特率計算公式可知,方式1和方式3下波特率受fosc、SMOD、T1工作方式以及T1初值等多種因素影響。
通常是在fosc、SMOD和T1工作方式選定情況下,通過調整T1初值(即調整T1的溢出率)的方式來改變波特率。
Ⅵ C51單片機串列介面是怎樣控制的
1串列數據緩沖器(SBUF)
C51系列單片機串列口有兩個串列數據緩沖器
Ⅶ 51單片機的串列介面結構
8051單片機串列介面是一個可編程的全雙工串列通信介面。它可用作非同步通信方式(UART),與串列傳送信息的外部設備相連接,或用於通過標准非同步通信協議進行全雙工的8051多機系統也能通過同步方式,使用TTL或CMOS移位寄存器來擴充I/O口。
8051單片機通過管腳RXD(P3.0,串列數據接收端)和管腳TXD(P3.1,串列數據發送端)與外界通信。SBUF是串列口緩沖寄存器,包括發送寄存器和接收寄存器。它們有相同名字和地址空間,但不會出現沖突,因為它們兩個一個只能被CPU讀出數據,一個只能被CPU寫入數據。
Ⅷ 51單片機有哪些介面
有些io是復用的,介面有很多種,普通io口,串口tx rx,外部中斷,定時器輸出口,有些51單片機還具有AD介面,PWM波輸出口等。看具體的單片機,現在市面上的單片機各種各樣,多看手冊。
Ⅸ 51單片機iic匯流排有哪些io口
IO口模擬其實就是數據口配合時鍾口一位一位地接受或發送數據,然後存到內存里。
單片機又稱單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個邏輯功能的晶元,而是把一個計算機系統集成到一個晶元上。
相當於一個微型的計算機,和計算機相比,單片機只缺少了I/O設備。概括的講:一塊晶元就成了一台計算機。它的體積小、質量輕、價格便宜、為學習、應用和開發提供了便利條件。同時,學習使用單片機是了解計算機原理與結構的最佳選擇。
單片機的使用領域已十分廣泛,如智能儀表、實時工控、通訊設備、導航系統、家用電器等。
運算器有兩個功能:
(1)執行各種算術運算。
(2)執行各種邏輯運算,並進行邏輯測試,如零值測試或兩個值的比較。
運算器所執行全部操作都是由控制器發出的控制信號來指揮的,並且,一個算術操作產生一個運算結果,一個邏輯操作產生一個判決。